项目1:无线局域网组成
- 格式:pptx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53
无线局域网是什么意思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简称为Wi-Fi(Wireless Fidelity)。
它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数据信号,实现局域网内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和通信。
一、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频谱进行通信。
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电波作为载体,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在无线信号的基础上进行传输和接收。
二、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无线局域网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1. 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负责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同时还能够提供网络连接和管理功能。
2. 无线网络适配器(Wireless Network Adapter):是连接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的硬件设备,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脑可识别的数据。
3. 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用于管理和控制无线局域网内的各种设备,同时提供连接互联网的功能。
三、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无线接入点向周围发送无线信号。
2. 无线网络适配器接收无线信号。
3. 无线网络适配器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
4. 无线网络适配器将转换后的数字数据传输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
5. 电脑或其他设备接收并解码数字数据。
6. 电脑或其他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操作。
四、无线局域网的优势无线局域网相比有线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方便快捷:无线局域网不需要通过有线连接,用户可以在任何有信号覆盖的地方进行网络访问。
2. 灵活性强:无线局域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网络覆盖范围的调整,容易实现扩展和增加新设备。
3. 节省成本:无线局域网不需要布置大量的网线和设备,可以减少网络布线和维护成本。
4. 移动性强:无线局域网可以为移动设备提供网络连接,方便用户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网络访问。
五、应用领域无线局域网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家庭和小型办公室网络:无线局域网可以方便地实现家庭和小型办公室内多个设备的联网。
166 主干网上,并通过天线与无线设备进行通信。
接入点或者与之相连的天线通常安装在墙壁或天花板等高处。
像蜂窝电话网络中的小区一样,当用户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多个接入点可支持从一个接入点切换到另一个接入点。
接入点的有效范围是20~500m。
根据技术、配置和使用情况,一个接入点可以支持15~250个用户。
通过添加更多的接入点,可以比较轻松地扩充无线局域网,从而减少网络拥塞并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
需要多个接入点的大型企业相交地部署这些接入点,以使网络连接保持不断。
一个无线接入点能够跟踪其有效范围之内的客户行踪,允许或拒绝特殊的通信或者客户通过它进行通信。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无线路由器多为54Mbit/s以及108Mbit/s的速度,另有300Mbit/s速度的Wi-Fi路由器正在逐步普及。
Wi-Fi下一代标准制定启动最高传输速率可达6.7Gbit/s。
当然这个速度并不是连接互联网的速度,连接互联网的速度主要取决于Wi-Fi热点的互联网线路。
二、无线局域网卡无线局域网卡(wireless lAN card)一般称为无线网络卡,其与传统的Ethernet网络卡的差别在于前者的数据传送是借助无线电波,而后者则是通过一般的网络线。
目前无线网络卡的规格大致可分成2Mbit/s、5Mbit/s、11 Mbit/s 3种,而其适用的接口可分为PCMCIA、USB和PCI 3种。
三、天线(antenna)无线局域网的天线(见图7-3)与一般电视所用的天线不同,原因是它们使用的频率不同,WLAN所用频率为较高的2.4GHz频段。
天线的功能是将信号源的信号,通过天线本身的特性而传送至远处,至于能传多远,一般除了考虑信号源的输出强度之外,其另一重要因素乃是天线本身的dB值,也就是俗称的增益值,dB值越高,相对所能传达的距离就越远。
通常每增加8dB,可以增至原距离的一半。
7.4.2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无线局域网由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组成,采用单元结构,每个单元称为一个基本服务集(BSS)。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学习情境8-组建无线局域网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无线局域网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中的学习情境8——组建无线局域网的相关知识。
一、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和原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使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资源。
与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包括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简称WAP)、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设备等。
无线接入点是无线局域网的核心设备,它负责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将有线网络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
二、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步骤1. 确定网络需求在组建无线局域网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网络需求。
包括网络的覆盖范围、设备的数量、传输速度要求等。
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和设备。
2. 选择无线局域网标准常见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包括Wi-Fi、Bluetooth等。
Wi-Fi是最常用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它能够提供较高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大部分场景。
3.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根据网络需求和实际场景,设计无线局域网的布局和拓扑结构。
确定无线接入点的位置和覆盖范围,避免信号覆盖的重叠和死角。
4. 配置无线接入点将无线接入点连接到有线网络,配置相关参数,如无线信道、加密方式等。
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5. 连接客户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客户端设备,如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
根据需要,设置无线网络的名称(SSID)和密码,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6. 进行网络测试和优化在组建完成后,进行网络测试和优化,确保无线局域网的稳定性和性能。
测试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
三、无线局域网的优势和应用1. 增加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无线局域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连接,不受有线连接的限制。
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⒈引言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局域网的技术,可以极大地方便用户进行移动办公和无线接入网络。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包括网络规划、设备选型、安全措施等。
⒉网络规划⑴网络范围确定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包括建筑物内部以及室外的覆盖情况。
根据需求分析确定无线访问点的位置,并进行信号强度测试。
⑵网络拓扑根据组织结构和业务需求,确定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如星型、网状等。
⑶子网划分根据用户数量和业务需求,确定子网的划分方案,并为每个子网分配唯一的IP地址段。
⒊设备选型⑴无线访问点选择适合企业规模和需求的无线访问点,考虑覆盖范围、性能、安全性等因素。
⑵网络交换机选择支持无线局域网的网络交换机,考虑端口数、速率、安全性等因素。
⑶安全设备选择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加强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⒋网络配置⑴无线访问点配置进行无线访问点的基本配置,包括SSID、信道、加密方式等。
⑵网络交换机配置配置交换机端口的VLAN、QoS等参数,保证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和安全。
⑶安全设备配置配置防火墙规则、入侵检测系统参数等,保护无线局域网免受攻击和恶意访问。
⒌网络管理⑴用户认证实施用户认证机制,可以选择基于密码、证书等方式。
⑵流量监控通过流量监控工具对无线局域网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⑶配置管理建立配置管理机制,对无线局域网的设备配置进行定期备份和恢复,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
⒍安全措施⑴ WLAN加密使用强密码的加密方式,如WPA2-PSK,保护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安全。
⑵访问控制通过MAC地址过滤、访问控制列表等方式,限制无线局域网的访问权限。
⑶审计日志开启审计日志功能,记录无线局域网的操作日志和事件,便于排查问题和追溯。
⒎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网络规划图、设备配置文件等。
⒏法律名词及注释⑴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局域网的基本组成一、引言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某一特定地理范围内,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的计算机网络。
二、硬件设备局域网的基本组成是由以下硬件设备构成:1、路由器: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并实现网络间的互联。
2、交换机: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共享。
3、网络设备(如网卡、网络线等):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到局域网中。
三、软件组件局域网的软件组件主要包括:1、操作系统:计算机上安装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Linux等。
2、网络协议:局域网中通信所使用的协议,如TCP/IP协议,用于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局域网管理软件:用于管理和监控局域网的软件,例如网络监控工具、安全防护软件等。
四、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1、星型拓扑:所有设备通过一个中央交换机或集线器连接在一起,中心设备充当数据传输的中转站。
2、总线型拓扑:所有设备直接连接在一条共享的传输线上,数据在传输线上通过冲突检测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3、环型拓扑:设备通过形成一个环形连接在一起,数据在环输,每台设备都可以接收到传输的数据。
五、网络安全局域网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防火墙:设置防火墙来控制网络流量,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密码机制:使用强密码来保护账户和设备的安全。
3、数据加密: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听或篡改。
4、访问控制:限制对局域网的访问,只允许授权的用户或设备连接到局域网。
六、附件本文档附件提供局域网中常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组件的详细说明和配置示例。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局域网:指在某一特定地理范围内,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的计算机网络。
2、路由器:用于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并实现网络间的互联的网络设备。
3、交换机: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共享的网络设备。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无线局域网的组成一、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在有限范围内实现局域网功能的网络系统。
无线局域网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二、设备1.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是无线局域网的核心设备,负责接收无线终端设备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有线局域网或互联网上。
无线接入点通常通过有线网络与其他网络设备连接。
2.无线终端设备(Wireless Client Devices)无线终端设备是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方式、平板电脑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点与网络进行通信。
3.网络接口设备(Network Interface Device)网络接口设备负责将无线接入点连接到有线网络上。
它通常是一个网桥或路由器,起到传输数据的作用。
三、无线通信技术1.无线局域网协议(Wireless LAN Protocol)无线局域网协议是定义了无线局域网设备之间通信的规范。
常见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包括Wi-Fi(IEEE 802.11系列)和蓝牙等。
2.信道管理(Channel Management)无线局域网中,无线信号通过信道进行传输。
信道管理负责分配合适的信道给不同的无线终端设备,以减少干扰和提高通信质量。
3.安全机制(Security Mechanism)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机制是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的一种措施。
常见的安全机制包括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WPA(Wi-Fi Protected Access)和WPA2等。
四、网络拓扑结构1.基础设施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基础设施模式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常见的拓扑结构。
无线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点连接到有线网络或互联网上。
2.自组织网络模式(Ad-hoc Mode)自组织网络模式是一种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其中无线终端设备直接相互连接,没有中央的无线接入点。
李雪李雪通信教研室通信教研室本章学习目标:研究无线技术及其应用评价无线联网技术确定无线网络应用讨论无线网络的问题和局限性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在一起并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能够进行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
预备知识:网络介质衰减:几乎所有的电缆和:几乎所有的电缆和RF RF RF介质中,都有一个传输距离的局限,超过这个介质中,都有一个传输距离的局限,超过这个距离,线路上的信号就会变弱并无法辨认。
抵消:放置得非常接近的两根电线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抵消。
交调:如果两根导线的电磁或者静电特性相互耦合,那么各根电线上携带的传输信号会相互叠加在一起,造成干扰。
近端交调(近端交调(近端交调(NEXT NEXT NEXT)) 远端交调(远端交调(远端交调(FEXT FEXT FEXT))电磁干扰(电磁干扰(EMI EMI EMI)):所有的电气设备都会辐射电磁波,电磁波会引起干扰并削弱其他设备的信号。
射频干扰(射频干扰(RFI RFI RFI)):电气设备可以接收到附近发射机广播的无线电波,并造成RFI RFI。
电缆特性传统有线组网时的传输媒介双绞线缆大部分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双绞线缆是由四对线组成的,每对线相互扭绞在一起,组成一个双绞线对。
RJ-11RJ-11插头:电话网络中使用插头:电话网络中使用或者要支持许多安全设备时RJ-45RJ-45连接器插座或者连接器插座或者插头:数据网络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屏蔽双绞线(STP):额外的金属箔层卷绕在双绞线对外部,减少电线之间的交调和信号抵消。
UTPUTP的成本低,对数据网络来说,是最的成本低,对数据网络来说,是最常见的双绞线电缆类型。
同轴电缆铜导线金属屏蔽静电缓冲区外部护套(塑料或硅材料)BNC-TBNC-T连接器产生从一个连接器产生从一个网络节点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连续连接,将节点互连为菊花链RG-59RG-59或或RG-6RG-6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同轴电缆:505050欧姆电缆,用于欧姆电缆,用于连接有线电视业务或者有线因特网接入;RG-58RG-58(细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或RG-8RG-8RG-8(粗同轴电(粗同轴电缆):缆):757575欧姆电缆,用于联网。
信息技术课tougao4@23JUN 2019 NO.11们要帮助它不断完善,而不是全盘否定,我们不能阻止时代的进步,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阶段。
那么信息社会的新特征有哪些?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进行简要回答。
教师进行点拨:①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结构正在变化,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人力资源知识化。
②社会网络成为信息社会的组织方式,网络化社会协调发展。
③数字化信息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内容,信息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消费内容。
④信息社会促使政府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互联网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
(3)交流讨论,展望未来。
观看未来一天视频小短片,让学生想象在十年后自己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请学生在下一节课前在魔灯平台讨论区讨论自己的感受,并发布一篇100字以内的小短文。
设计意图:所谓“理不辩不明,事不鉴不清”,设计讨论两个事件的教学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学习掌控新技术,迎接信息化新时代的到来。
设计最后一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信息社会的新特征后,发挥合理想象,设想未来一天的生活,使学生更加明确描述信息社会的新特征。
● 教学反思课堂以课本为主线,展开两个任务的学习活动,重在让学生体验新的信息技术及展望信息社会的未来。
对于任务一中的表格填写环节,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学生有畏难情绪,输入内容太多,并且第二、三列有难度。
课堂设计可以以第二列信息技术手段为主,后面改为口头阐述内容。
课本中文字内容比较多,通过设计提取关键字,进行图表展示,让学生进行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任务二设计了两个讨论环节,在魔灯平台上选择观点这个环节的加入,可以使学生全员参与,并能直观反映学生态度,通过讨论明确对新的信息技术应有的态度。
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设置为更为具体的对电商如淘宝等应用的未来展望,或者是更加开放性的作业,如由自己来制定与家人一起完成一次短途旅行。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技术实验项目教学设计董雪 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新教材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二单元“信息系统的集成”的内容。
邢台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线网络技术导论实验实验项目实验一、认识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授课教师王慧斌专业班级10网工本1班学号2010A21209学生姓名刘沼辉系部信息科学与技术2012~2013学年度第2学期●实验目的及要求:认识无线网络设备和网卡,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实验环境:Pci接口无线局域网卡,usb接口无线网卡,无线ap●实验内容及步骤:1. 无线局域网络基本组成一个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一般由无线接入点(AP)、无线网卡以及计算机等设备组成。
2. 无线局域网卡无线局域网卡是无线局域网络和计算机连接的中介,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中,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以无线电信号方式接入到局域网中。
按照接口标准,无线网卡可以分为:台式机专用的PCI接口无线网卡,如图1.1所示;笔记本电脑专用的PCMICA接口网卡,如图1.2所示;还有一种是广泛应用的USB无线网卡,如图1.3所示。
图1.1 PCI接口无线局域网卡图1.2 PCMICA接口网卡图1.3 USB接口无线网卡使用USB无线网卡时,只需把该网卡插入到计算机的USB端口,安装驱动程序,就可以自动搜索附近地区的信号,接入无线局域网络。
使用十分方便,受到用户广泛的欢迎。
通过无线网卡之间的直接连接,就可以组成一个最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络,如图1.4所示。
图1.4 无线网卡连接形成的网络3. 无线AP无线AP也称为无线网桥,如图1.5所示。
无线AP的作用类似于有线以太网中的集线器,与集线器不同的是,无线AP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无线信号方式实现。
图1.5 无线接入设备AP 图1.6 无线AP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络实验结果及体会:通过本次试验了解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成,以及了解了各种硬件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无线局域网期末知识点总结一、无线局域网概述1. 无线局域网,即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是指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局域网中,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局域网,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和移动通信。
2.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由无线网络设备、无线接入点(AP)、无线客户端设备、无线局域网控制器(WLC)等组成。
3. 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的差异:无线局域网不需要物理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点接入网络,实现更加灵活的网络覆盖和接入方式。
二、无线局域网技术1. 802.11标准: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等,用于规范无线局域网设备的通信协议、频段、速率等参数,保证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相互通信和兼容。
2. 无线传输技术:包括调制解调、信道复用、传输功率控制、信号编码等技术,用于提高无线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无线接入技术:包括CSMA/CA、TDMA、CDMA等无线接入协议,用于调度和管理无线接入点和客户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实现无线网络的高效利用和负载均衡。
三、无线局域网系统设计1. 网络规划:根据网络需求和覆盖范围设计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拓扑和布局,包括AP的部署位置、信号覆盖范围、无线频道分配等。
2. 容量规划:根据用户数量、应用需求等因素,预估无线局域网的容量需求,包括网络吞吐量、覆盖范围、信道利用率等。
3. 安全设计:设计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包括加密算法、认证机制、访问控制等,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无线局域网设备1. 无线接入点(AP):用于提供无线网络覆盖和接入,连接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实现有线和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
2. 无线客户端设备:用于接入无线局域网并进行数据传输,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设备。
3. 无线局域网控制器(WLC):用于集中管理无线网络设备,包括AP的管理、配置下发、故障排除等功能。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通过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连接起来的一组计算机和设备。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设备、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等。
本文将介绍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和详细内容。
一、硬件设备局域网的硬件设备是构成局域网的基石,主要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等。
1. 计算机计算机是局域网中最基本的设备,它们通过网卡与局域网相连。
计算机可以是个人电脑、工作站、服务器等,它们通过局域网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2. 交换机交换机是局域网中起到连接和转发数据的作用的设备。
它可以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 路由器路由器是连接不同局域网或广域网的设备,它能够根据网络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4. 网卡网卡是计算机与局域网相连的接口设备,负责将数据包转换成电信号进行传输。
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设备需要不同类型的网卡来连接到局域网。
二、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决定了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和环型。
1. 星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一种以中心节点(一般是交换机)为核心,将其他设备通过独立的线缆连接到中心节点的网络结构。
它具有数据传输速度快、故障隔离性强的特点。
2. 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是一种将所有设备通过一条总线相连的网络结构。
当其中一台设备发送数据时,其他设备可以接收到数据。
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建设简单,但也存在单点故障和数据传输冲突的问题。
3. 环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是一种将设备通过环形连接的网络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具有高可靠性和故障隔离性,但扩展性较差。
三、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局域网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它负责解决数据的传输、组织和管理等问题。
常见的局域网通信协议包括以太网、Wi-Fi和TCP/IP协议等。
1. 以太网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标准,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实现多设备共享传输介质。
无线局域网方案1. 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WLAN)是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局域网解决方案,它提供了无线连接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能力。
在现代网络环境中,无线局域网已成为常见的网络部署方案,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和公共场所等各种场景。
本文将介绍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部署方案。
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2.1 WLAN的组成无线局域网由多个设备组成,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 AP):AP是无线局域网的核心设备,负责与有线网络进行连接,并向无线设备提供接入服务。
•无线设备:无线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终端设备。
•无线网卡:为了使有线设备能够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需要使用无线网卡进行无线通信。
2.2 WLAN的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技术将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
具体来说,WLAN工作的主要步骤如下:1.无线设备与无线接入点进行关联和认证,建立无线连接。
2.无线设备发送数据包,数据包经由无线接入点传输到有线网络。
3.有线网络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设备。
4.目标设备返回响应数据包。
5.响应数据包经由有线网络传输到无线设备。
6.无线设备接收并解析响应数据包。
2.3 WLAN的优势和局限性无线局域网相较于有线网络具有以下优势:•灵活性:无线局域网消除了传统有线局域网的限制,用户可以在无线信号范围内自由移动。
•便利性:无线局域网免去了布线的繁琐步骤,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扩展性:无线局域网可以根据需求方便地扩展覆盖范围。
然而,无线局域网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传输速度:无线信号的传输速度相较于有线网络较低,限制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安全性: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和攻击,需要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3. WLAN部署方案3.1 基础型 WLAN 部署方案基础型 WLAN 部署方案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其中包括单个无线接入点和少量的无线设备。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局域网组成部分]局域网组成部分包括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二大部分。
网络硬件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外设)等,如果要进行网络互连,还需要网桥、路由器、网关,以及网间互连线路等。
网络软件网络接口卡、传输介质,根据传输介质和拓扑结构的不同,还需要集线器(HUB)、集中器(concentrato主要是网络操作系统和满足特定应用要求的网络应用软件。
为了完整地给出LAN的定义,必须使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功能性定义,另一种是技术性定义。
前一种将LAN定义为一组台式计算机和其它设备,在物理地址上彼此相隔不远,以允许用户相互通信和共享诸如打印机和存储设备之类的计算资源的方式互连在一起的系统。
这种定义适用于办公环境下的LAN、工厂和研究机构中使用的LAN。
就LAN的技术性定义而言,它定义为由特定类型的传输媒体(如电缆、光缆和无线媒体)和网络适配器(亦称为网卡)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并受网络操作系统监控的网络系统。
功能性和技术性定义之间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功能性定义强调的是外界行为和服务;技术性定义强调的则是构成LAN所需的物质基础和构成的方法。
局域网(LAN)的名字本身就隐含了这种网络地理范围的局域性。
由于较小的地理范围的局限性。
由于较小的地理范围,LAN通常要比广域网(WAN)具有高的多的传输速率,例如,目前LAN的传输速率为10Mb/s,FDDI的传输速率为100Mb/s,而WAN的主干线速率国内目前仅为64kbps或 2.048Mbps,最终用户的上线速率通常为14.4kbps。
局域网中的一些协议,在安装操作系统时会自动安装。
如在安装Windows 2000或Windows 95/98时,系统会自动安装NetBEUI通信协议。
在安装NetWare时,系统会自动安装IPX/SPX通信协议。
其中三种协议中,NetBEUI和IPX/SPX在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就可以直接使用,但TCP/IP要经过必要的设置。
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⒈简介本文档旨在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WLAN)的组建提供详细的方案。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使用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计算机设备的局域网,在不需要布线的情况下提供网络连接。
⒉项目背景描述无线局域网组建的背景信息,包括组建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目标和预期效果等。
⒊技术要求列出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技术要求,如网络拓扑、覆盖范围、带宽需求等。
⒋硬件设备介绍所需的硬件设备,包括无线路由器、无线接入点、无线网卡等,并说明每个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⒌网络规划详细描述组建无线局域网的网络规划,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信号覆盖范围、频段和信道配置等。
⒍安全设置说明保障无线局域网安全的设置,包括身份认证、加密算法、访问控制等。
⒎管理与维护介绍无线局域网的管理与维护措施,包括设备监控、故障排除、固件更新等。
⒏成本估算提供组建无线局域网所需的成本估算,包括硬件设备、维护费用等。
⒐风险分析分析组建无线局域网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附件:⒈无线局域网组建示意图⒉硬件设备清单⒊网络规划图⒋安全设置配置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知识产权:指对于个人、集体或机构创造的、具有法律规定的权益保护的各种作品和发明的统称。
⒉数据隐私:指个人或组织产生的、被视为私密的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身份信息、财务数据、医疗记录等。
⒊法规合规:指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与特定行业或领域相关的法规和合规要求,以保证企业合法经营和规范运作。
第九章无线网络9-01.无线局域网都由哪几部分组成?无线局域网中的固定基础设施对网络的性能有何影响?接入点AP 是否就是无线局域网中的固定基础设施?答:无线局域网由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计算机和有关设备组成,采用单元结构,将整个系统分成许多单元,每个单元称为一个基本服务组。
所谓“固定基础设施”是指预先建立起来的、能够覆盖一定地理范围的一批固定基站。
直接影响无线局域网的性能。
接入点AP 是星形拓扑的中心点,它不是固定基础设施。
9-02.Wi-Fi 与无线局域网WLAN 是否为同义词?请简单说明一下。
答:Wi-Fi 在许多文献中与无线局域网WLAN 是同义词。
802.11 是个相当复杂的标准。
但简单的来说,802.11 是无线以太网的标准,它是使用星形拓扑,其中心叫做接入点AP(Access Point),在MAC 层使用CSMA/CA 协议。
凡使用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又称为Wi-Fi(Wireless-Fidelity,意思是“无线保真度”)。
因此,在许多文献中,Wi-Fi 几乎成为了无线局域网WLAN 的同义词。
9-03 服务集标示符SSID 与基本服务集标示符BSSID 有什么区别?答: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AP 唯一的ID 码,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最多可以有32 个字符,无线终端和AP 的SSID 必须相同方可通信。
无线网卡设置了不同的SSID 就可以进入不同网络,SSID 通常由AP 广播出来,通过XP 自带的扫描功能可以相看当前区域内的SSID。
出于安全考虑可以不广播SSID,此时用户就要手工设置SSID 才能进入相应的网络。
简单说,SSID 就是一个局域网的名称,只有设置为名称相同SSID 的值的电脑才能互相通信。
BSS 是一种特殊的Ad-hoc LAN 的应用,一个无线网络至少由一个连接到有线网络的AP 和若干无线工作站组成,这种配置称为一个基本服务装置BSS (Basic Service Set)。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由无线网卡和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 P)构成:一、无线设备的选购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由无线网卡和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构成。
简单地说WLAN就是指不需要网线就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局域网,只要通过安装无线路由器或无线AP,在终端安装无线网卡就可以实现无线连接。
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要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需要的硬件设备是无线网卡和无线接入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选购这些设备呢?1.无线网卡选购注意事项要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除了需要配备电脑外,我们还需要选购无线网卡。
对于台式电脑,我们可以选择PCI或USB接口的无线网卡;对于笔记本电脑,则可以选择内置的MiniPCI接口,以及外置的PCMCIA 和USB接口的无线网卡。
为了能实现多台电脑共享上网,最好还要准备一台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并可以实现网络接入,例如,ADSL、小区宽带、Cable Modem等。
在选购无线网卡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接口类型按接口类型分,无线网卡主要分为PCI、USB、PCMCIA三种,PCI接口无线网卡主要用于台式电脑,PC MCIA接口的无线网卡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USB接口无线网卡可以用于台式电脑也可以用于笔记本电脑。
其中,PCI接口无线网卡可以和台式电脑的主板PCI插槽连接,安装相对麻烦;USB接口无线网卡具有即插即用、安装方便、高速传输等特点,只要配备USB接口就可以安装使用;而PCMCIA接口无线网卡主要针对笔记本电脑设计,具有和USB相同的特点。
在选购无线网卡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无线网卡。
(2)传输速率传输速率作为衡量无线网卡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无线网卡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4Mbps,一般都支持IEEE 802.11g标准,兼容IEEE 802.11b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