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首设数字出版专业
- 格式:pdf
- 大小:80.77 KB
- 文档页数:1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章程(送审稿)序言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出版印刷类学校,原隶属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0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建高校。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立足上海、发展特色、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技能型高等院校,使学校成为国家出版印刷人才培养基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基地、国际先进传媒技术推广基地。
为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校名称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版专,英文译名为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简称SPPC。
学校网络域名为:。
第二条学校法定住所为上海市杨浦区水丰路100号。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可设立或调整校区。
第三条学校的举办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学校的分立、合并以及终止等重要事项,须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
第四条学校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条学校是以培养印刷、出版、文化传媒等领域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学校的基本办学活动。
第六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深化内涵、彰显特色、推进国际化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工文艺融合,注重学生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艺术眼光、创新意识的印刷出版传媒类高端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国家和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七条学校的基本教育形式是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
【出版印刷与数码技术融合】 2018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任伟泉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任伟泉先生早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对电子线路设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智能仪器设计及底层技术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近十年来,一直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在销售和市场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有良好的心得和建树,对企业运营管理、组织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有深刻的体会。
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并没有减少纸张的使用,也没有代替印刷。
但无可否认,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的确改变了出版与印刷的传统运作方式。
传统印刷出版的未来就是与数码技术有机融合,数码技术不仅将变革印刷出版的生产工具,也必将改变印刷出版的业务形态。
今天,印刷业将全面走向数字化时代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我们可以预言,印刷就是信息服务。
数码印刷为大势所趋在国际上,出版印刷技术与数码技术相融合而产生的各种成功应用层出不穷,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
网络书报摊、电子书(EBOOK)、按需出版、印制自己的教科书、Web 服务、印刷个性化促销资料等各种新型的印刷方式正在冲击着旧有的印刷格局,也正在表现着一个迥异的印刷需求市场。
美国Rochester技术学院教授Frank Romano,是长期研究出版印刷的国际知名学者,他提醒业者以前的印刷繁荣景象己不复存在,大家必须做多方面的调整。
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比较清晰了,印刷固然不会消失,但需求有重大改变:印量减少、时效要求缩短、而且市场转向有对象的目标。
杂志与书的印量目前尚能维持,但在未来4~6年内,可能小幅下降;报纸则明显的陷于困境,而表格的印刷已宣告死亡。
今后唯有不能用电子产品替代的印刷品,才能继续成长,如直接邮寄(Direct Mail)、广告及其附属品、包装,其中以包装印刷品的增长最被看好。
数码印刷是必然的趋势,预估增长率会从2002年的6%增加到2010年的38%,而其中可变数据(Variable Data)印刷将占到20%。
数字印刷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数字印刷、印刷数字化和绿色印刷是中国印刷业实现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的重要转型方向,急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应用技术能力,适应印刷技术向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不断发展的数字印刷新型人才的加入。
在数字化、按需印刷的背景下,深圳印刷厂不得不引进新技术,实施精益管理,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寻求转型,以获得持续发展。
为解除印刷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新技能人才奇缺的“瓶颈”问题,21世纪初,一些高校即开始探素数字印刷的人才培养问题。
2004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国内率先提出开设数字印刷技术专业,并开设《静电照相印刷》、《喷墨印刷》、《可变数据印刷》、《数字印前工艺》、《数字印刷质量评价》等相应的专业课程;2005年,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第一个本科层面数字印刷技术专业在全国率先正式招生;2008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专科层次的数字印刷技术专业,随后国内很多印刷类专业院校纷纷开设数字印刷课程,或在印刷机设计、印刷工艺课程中加大了数字印刷的内容。
尽管如此,从国际数字印刷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数字印届胶术应用人才的培养现状与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专业内涵定位与数字印刷所应用的产业主流技术之间存在差距、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培养核劳拼口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解决就业岗位对人才复合性能力的要求,以及产学研整体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几方面。
数字
印刷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还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产业素质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印刷业的十大发展举措之一。
推行产学研合作培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执业资格鉴定是培养数字印刷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考专业有哪些?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出版印刷类高等学校,中国出版印刷专业教育的摇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特色学校;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为“国家印刷出版人才培养基地”,连续三次被国家授予“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是国家100所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60年来培养了5万多名高层次技术骨干和行业高级管理人才。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服务行业;多年的传承与积淀形成了工、文、艺融汇且有鲜明特色的“印刷工程与包装设计”、“出版传播与文化管理”、“艺术设计与影视动漫”三大专业群。
学校现设有印刷包装工程系、出版与传播系、印刷设备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文化管理系、影视艺术系、基础教学部、中外合作教育部和继续教育部等教学部门。
学校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形成了由课程实验、生产实训、顶岗实习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有一流的实验、实训设施,专业设备种类齐全,实验实训项目丰富。
2017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成人高考专业 2017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考学习形式:“业余”学习形式:利用周六、周日到校上课、考试;“函授”学习形式:利用寒、暑假上课、考试。
2017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考证书颁发:学生学完规定课程,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由学校颁发专科毕业证,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2017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考报名优惠:凡报名学生邮寄复习资料2017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考报名方式:8月31日9:00~9月4日24:00截止报名。
9月9日—12日(具体时间依省招办发布时间为准)到县、市、区招办指定地点进行数码照像。
专升本考生需持专科毕业证、身。
56 新闻传播大类5601新闻出版类专业代码560101专业名称数字图文信息处理技术基本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面向美术编辑、技术编辑、音像电子出版物编辑、印前处理和制作员等职业,图文处理、版面编辑、视觉传达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出版物制作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数字图文采集与处理、出版物装帧设计、数字出版物设计和制作、出版物印刷复制等知识,具备数字图文采集与处理软件和设备操作、出版物版式设计与编排、数字出版物编辑加工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出版物整体装帧设计、版面编排、数字出版物编辑加工和数字化转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1. 具有使用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录入与校对、图像采集与处理、图形制作的能力;2. 具有出版物封面、版面及整体装帧设计的能力;3. 具有使用常用排版软件进行版式设计与版面编排的能力;4. 具有使用有关软件对数字出版物进行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和内容制作的能力;5. 具有网页设计、页面重构与内容制作的能力;6. 具有使用有关软件对数字文件进行印前完稿、色彩调整的能力;7. 具有组织印刷复制、操作印刷品质量检测软件和设备的能力;8. 具有将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字出版领域的能力;9.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专业基础课程:出版与传播概论、印刷概论、编辑与校对、摄影基础、色彩原理与应用、平面与色彩构成、数字印前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制作、装帧设计、排版技术、数字出版物制358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印前完稿处理、印刷品质量检测。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图形图像处理、出版物设计与制作、印前处理与印刷品质量检测等实训。
在出版社、广告设计公司、印刷复制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新媒体编辑、数字影像处理接续专业举例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包装工程技术、数字印刷工程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新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包装工程、印刷工程专业代码560102专业名称网络新闻与传播基本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面向网络编辑、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融媒体记者、文案编辑、新媒体编辑、网络运营、新媒体策划等岗位(群)。
当前,世界经济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蓬勃发展,传统印刷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客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数字印刷、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陈出新,正在改变印刷技术的发展走向,对印刷产业形态也产生深刻影响,企业在转型发展,智能化不断得到应用。
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借助专业优势,强化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化数字化实训资源建设,引入数字化教学软件,以适应数字出版、数字印刷高速发展的行业态势,满足新闻出版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强化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 学校紧密结合专业行业发展需求,在原有课程教学资源基础上,不断更新、系统化整合专业知识,将数字化资源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分别完成了“字体设计与制作”微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制作,“印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印刷仿真操作”“印刷色彩基础”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网站与移动端网页同步建设,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及学生学习途径。
学校数字图书馆借助数字媒体制作专业优势进行开发,并成为学生参与数字资源更新实践的平台,目前已经成为服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实训任务等需求的“企业数字资源学习场”。
学校图书馆共有电子图书4万余册,现有新闻出版数字平台等7个数据库。
2018年,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完成“印刷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建成“数字化界面设计”微课程、“包装结构设计与制作”精品课程、“最美的书”教学课件等专业教学资源。
目前,信息化教学已经逐步成为学校课堂常态,学校互联网连接带宽速度为80 M b p s,无线网络覆盖校园,每个班级都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全校适应数字出版印刷发展加强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祁书艳 杨天奇PRINTING FIELD 2019.03共计27间。
快速稳定的校园网络,以及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师生无线网络的泛在学习提供可行的基础环境,推动了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
数字出版专业在大学的发展前景数字出版专业在大学的发展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数字出版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数字出版专业的需求、数字出版专业的技能要求、数字出版专业的就业前景三个方面来探讨数字出版专业在大学的发展前景。
首先,数字出版专业在大学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市场对于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
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数字阅读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印刷阅读。
数字出版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同时也为作家、编辑、设计师等出版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和就业机会。
因此,数字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在市场上将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就业前景广阔。
其次,数字出版专业的发展前景还取决于专业技能的要求。
数字出版专业涉及到包括数字阅读、电子出版、数字内容创作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知识,熟悉数字出版工作流程以及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另外,扎实的文化素养、优秀的编辑和写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数字出版专业所重视的能力。
因此,未来数字出版专业的发展将逐渐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目标,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将成为数字出版专业发展的趋势。
最后,数字出版专业的发展前景还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产业环境的影响。
数字出版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逐渐建立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同时,数字出版专业的发展还受到产业环境的影响。
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数字图书、电子杂志等数字出版物的销量不断攀升。
数字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在这种背景下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而言之,数字出版专业在大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数字出版业已成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出版专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市场对于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及国家政策和产业环境的支持。
未来数字出版专业的发展将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目标,数字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将具备较高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就业前景。
上海高职学校-数字出版-专业建设方案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方案所属学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专业名称:数字出版专业所属系部:出版与传播系专业创办时间:2010年一、专业的社会需求背景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共中央还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
新闻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肩负历史重任,而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业态已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新的战略制高点。
新闻出版总署不仅在2010年专门制定和发布《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而且还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该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而其中要重点发展的是数字出版、新媒体等新兴业态,并把浦东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二期、三期建设及虹口园区建设,开展沪版图书内容数字化工程,开展新一代电子书研发等,专门列为重点项目。
数字出版是新型出版形态,其主要特点在于把传统的内容生产过程与新兴的数字信息技术融合,改变出版物的复制和发行方式,既方便公众获得和使用精神文化产品,扩大传播范围,又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
但是,现有数字化出版物产品未能真正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
无论是实体类产品还是通过网络传播的产品,都基本上处于“更换载体”的低层次阶段,并且差错率很高,质量问题不少。
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国奇缺既掌握出版专业技术,又能熟练应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传统出版单位有资源、懂出版而不了解数字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行业则熟悉数字信息技术而不了解出版规律。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关于数字出版人才的调研报告明确指出,传统出版行业与数字技术行业相互断层,两个行业都需要既懂出版又懂数字技术的人才,但复合型人才稀缺,82%的被调查者都认为需要加紧数字出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