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城停车设施规划—2030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50 KB
- 文档页数:15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停车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 掌握不同类型停车场的停车方法。
- 熟悉车辆停放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地驾驶车辆进入和离开停车场。
- 能够根据不同停车场类型选择合适的停车位置。
-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停车相关的事故。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员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 增强学员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员良好的停车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停车基础知识- 停车场的类型及特点。
- 停车场的布局与标识。
- 停车场的收费标准与规定。
2. 停车技巧- 如何选择合适的停车位置。
- 如何平稳地驾驶车辆进入和离开停车场。
- 如何在狭窄的空间内停车。
3. 停车安全- 停车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 如何预防车辆被盗或损坏。
- 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解,使学员了解停车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演示法- 教师现场演示停车技巧,让学员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 学员在教师指导下,亲自操作车辆进行停车练习。
4.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实际停车案例,让学员总结经验教训。
四、教学步骤1. 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停车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
2. 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停车基础知识、停车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3. 演示- 教师现场演示停车技巧,包括停车、入库、出库等。
4. 实践- 学员在教师指导下,亲自操作车辆进行停车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员的错误动作。
5. 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并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员对停车知识的掌握程度。
- 学员在实践操作中的熟练程度。
2. 课后作业- 学员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考试评估- 通过笔试或实操考试,评估学员的整体停车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与讲义- 编写适合学员的停车教学教材和讲义。
2. 实践场地- 准备用于实践操作的停车场或模拟场地。
3. 媒体资源- 制作停车教学视频,供学员观看学习。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停车场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停车场引言:停车场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场所,它不仅提供停放车辆的空间,还有助于交通管理和安全。
对于幼儿来说,停车场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环境。
通过引入停车场主题,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停车场的功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大班科学教案中,如何设计有关停车场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目标:1. 认识停车场的功能和作用;2. 观察并描述停车场中的不同交通标志和标线;3. 学习了解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4. 培养幼儿的观察、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停车场图片和模型车辆;2. 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图片和模型;3. 玩具车、纸板和颜料;4. 感受材料如沙子、小石子等。
三、教学活动:活动1:认识停车场1. 展示停车场的图片给幼儿观看,并鼓励他们描述停车场的特点和功能。
2. 设计简易停车场,利用纸板和颜料创造一幅停车场图像,并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和创作。
3. 引导幼儿围绕停车场的功能进行讨论,例如停车、出入口、标志、标线等。
活动2:观察交通标志和标线1. 准备一批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图片,向幼儿展示并解释每个标志和标线的含义。
2. 设计一个模拟停车场的角色扮演活动,幼儿以驾驶员的身份,在停车场中观察和识别交通标志和标线。
3. 指导幼儿自己设计和制作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模型,鼓励他们在模拟停车场中使用这些模型进行角色扮演。
活动3:学习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1. 利用幼儿平时的积木、玩具车等道具,设计一个小景观停车场,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模拟停车与倒车的过程。
2. 通过小组合作,幼儿们可以划分角色,其中有负责控制交通的幼儿,了解并宣传相关交通规则。
3. 引导幼儿从上述行为活动中深化对于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的认识,让幼儿们能够明白和体会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4:创造力培养1. 利用感受材料如沙子、小石子等,设计一个幼儿制作停车场的手工活动。
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文字内容一、规划思路继承创新结合充分尊重与汲取同步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体现规划延续滚动。
交通用地互动充分与城市总体规划互动反馈,凸显交通引导与支撑作用。
导则指引反馈充分尊重与依据新版综合交通规划导则要求,并应用于规划实践;同步思考、反馈导则技术指引完善的可能。
近期远期兼顾既要为盐城勾画交通发展蓝图、确定重大设施布局;也要为盐城近期交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二、规划范围和年限本次综合交通规划规划范围及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如下表所示:表1 规划范围和年限三、愿景与目标愿景愿景:建设“畅达、绿色、人本” 的健康交通体系。
畅达:对外交通实现突破与融合,城市交通实现整合与集约,构建发达开放的对外交通系统和高效畅达的城市交通系统。
绿色:形成以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BRT )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方式协同发展,“集约环保、减碳节能”的综合交通体系。
人本:营造低碳、健康的交通环境,为全体交通使用者提供舒适、人性化、多样化的交通体系。
目标表2 规划目标四、战略任务任务一:区域交通建设谋求新突破南融长三角、北承渤海湾,西联中西部、东出东北亚。
提升交通区位,打造区域性航空与铁路综合枢纽,注重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快速复合通道建设,加强与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圈、徐州都市圈交通体系衔接,推进与西向交通廊道预控,积极加强与沿海重要港口的联系,构建以盐城为核心的多方式协调的放射交通系统。
任务二:交通引领发展创造新格局以交通走廊引导和支撑“双城双区”城市空间的形成,以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引导城南新区、城西片区、河东片区及城北片区的协调发展;土地利用布局与开发建设贯彻公交引导的原则,采取有机疏散与集中发展、集约利用相结合;保持适度超前的交通投资,加快关键快速通道和骨架路网的建设;建设与组团片区功能和用地强度相适应的交通网络和运行体系;加强快速道路、快速公交沿线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控制。
《盐城市城市停车设施规划(2014—2030)》文字内容 一、规划理念 1、交通引导,用地协调 主动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调控交通需求增长,统筹交通设施布局。 2、以供定需,供需统筹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要充分发挥停车设施在调控城市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系统协调、供需统筹,逐步实现供需总量和空间分布的协调。
3、分区规划,差别引导 以促进实现“公交优先”为目标,通过划分停车分区,采取相应停车发展政策,鼓励居民出行优先使用公共交通。根据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通过在不同区域采取相应的停车发展政策,使不同消费群体都能享有便捷的城市交通服务。
4、停车调控,以静制动 按照道路网络功能,平衡不同区域的道路容量和停车设施供应总量的关系,合理组织交通流,促使停车交通与道路交通协调发展。
二、规划范围和年限 1、规划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中心城区范围,西南至盐淮高速公路,西北至盐靖高速公路及新洋港,东至南洋镇界与沈海高速公路,面积约433平方公里。
重点规划范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面积约186平方公里。 2、规划年限 基准年:2013 年 近期:2014~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三、规划目标 通过本规划,科学划定停车分区,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及供应结构,制定符合城市总体交通发展战略的停车发展策略及政策措施,形成与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性质相协调的停车设施布局方案,构建完整城市停车设施体系。
四、停车发展策略 4.1总体策略 增加供给——提升停车配建标准,注重公共停车场建设,鼓励建筑挖潜。 分区优化——停车政策分区,制定差别化配建、收费政策,规划P&R停车场。
高效管理——完善法规及执法力量,引入科技智能化管理,鼓励泊位开放、共享。
产业引导——制定停车建设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停车产业化发展。
4.2对策措施 1、增加供给,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1)制定与经济发展和机动化水平相匹配的建筑配建停车标准,并严格执行,避免历史欠账进一步扩大。
(2)加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严格控制规划停车设施用地,缓解城市中心地区停车矛盾。
(3)加强老城区现状用地、建筑及停车场的停车供应能力的挖潜,综合采用立体停车设施、停车共享、临时停车等手段,缓解重点地区停车矛盾。
(4)因地制宜增设路内公共停车泊位,补充停车供应数量,调节停车运行状况。 2、分区引导,发挥停车调控作用 (1)差别化的公共停车设施供应,针对不同区域交通特征,调整各区公共停车设施供应量,中心地区停车供应适当收紧
(2)差别化的建筑配建停车指标,针对不同区域交通特征及不同建筑类型制定不同的配建指标值,平衡动静态交通
(3)差别化的停车收费标准,交通需求大、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地区采用较高的收费标准,引导交通均衡分布
3、规范管理,保障有序运行 (1)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加强停车执法力量建设,消除管理盲区。
(2)引入新型管理技术。建立P&R停车换乘系统,截流进入城市中心车辆,鼓励公共交通;建立停车诱导系统,提高泊位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车辆绕行;路内停车推广咪表管理技术,提高路内停车泊位停放秩序和利用效率;鼓励配建开放,建筑泊位错时共享,提高公建利用率。
4、政策扶持,吸引社会资本 (1)根据综合交通发展政策,与公交优先发展相结合,通过提高中心区的停车费用、限制中心区的停车供应,提高停车使用成本,实现“以静制动”,吸引小汽车出行方式向公交转化。
(2)规划控制,加强停车场用地的规划控制,停车用地给予优惠土地政策。 (3)建设扶持,建设停车专项基金,给予公共停车场建设资金补贴。配建停车设施尤其是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给予优惠政策,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
(4)经营扶持,减免相关税费,降低运营成本。 (5)价格扶持,合理制定停车价格体系,提升公共停车收益。 五、停车分区与策略引导 5.1分区划分 形成三类停车分区,分别为一类地区——严格控制供应区、二类地区——平衡供应区和三类地区——扩大供应区。 停车分区划分 停车分区 分区范围 考虑要素 一类区 严格控制供应区 新洋港河、西环路、大庆路、开放大道围合区域,面积约7.8平方公里。 北至世纪大道,南至盐渎路,西至盐城路,东至串场河。面积约5.2平方公里。 老城区及城市核心区域
二类区 平衡供应区 北至北环路,西至204国道,东至范公路、南至盐淮高速除去一类区区域。 北至迎宾大道,南至盐渎路,东至峨眉山路,西至天山路围合区域。 主要建成区
三类区 扩大供应区 中心城区内的其他地区 5.2分区引导策略 1、一类区(严格控制供应区) 供给策略:公共车位从严控制,基本车位适度控制; 供应结构:以路外公共停车和配建公共停车为主,适当提高路内停车比例; 管理策略:坚持停车价格调控,按时间实施阶梯费率,鼓励短时停车,提高停车周转率。 2、二类区(平衡供应区) 供给策略:公共车位适度控制,基本车位适度满足,加强主城区外围停车换乘,强化公交走廊地区和非走廊地区的衔接; 供应结构:以路外公共停车和配建公共停车为主,适当设置路内停车; 管理策略:制定合理停车价格,降低换乘停车费用。 3、三类区(扩大供应区) 供给策略:公共车位和基本车位均基本满足需求; 供应结构:提高配建停车泊位的比例,降低路内公共停车比例; 管理策略:制定合理停车价格。 六、规划方案 6.1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 本规划结合盐城市中心城区的用地和建筑类型,考虑实际的可造作性,将建筑物类型划分为9大类、29小类。9大类包括住宅、办公、商业、医院、学校、文化体育设施、公园、交通枢纽、工业等,较现状增加了文化体育设施、游览场所和交通枢纽。 盐城市机动车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指标建议值
类别 计算单位 机动车指标 一类区 二类区 三类区 下限 上限 下限 下限
住宅 联排式住宅 车位/户 1.5 2.0 2.0 2.0
商品房与酒店式公寓
户型≥144 m2 1.1 1.3 1.5 1.5 90≤户型<144 m2 1.0 1.2 1.2 1.2 户型<90 m2 0.8 1.0 1.0 1.0 未分户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8 1.1 1.1 1.1 廉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集体宿舍 0.2 0.3 0.3 0.3
办公 行政办公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1.4 1.6 1.6 1.6 其他办公楼 1.0 1.2 1.2 1.2
商业 大型商业50000 m2以上*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1.0 1.2 1.2 1.2 普通商业50000 m2以下* 0.8 1.0 1.0 1.0 大型超市* 0.8 1.0 1.0 1.0 农贸市场 0.4 0.6 0.6 0.6 专业市场 0.8 1.2 1.2 1.2 零售网点 1.6 0.8 0.8 0.8 宾馆、饭店、娱乐设施
宾馆 车位/客房 0.6 0.8 0.8 0.8 饭店、宾馆配套餐饮、娱乐餐饮、娱乐设施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1.2 1.5 1.5 1.5
医院 综合医院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7 0.9 1.0 1.0 专科医院 0.5 0.7 0.7 1.0 社区医疗 0.2 0.3 0.3 0.5 其他医疗 0.3 0.4 0.4 0.4
学校 高等院校 车位/百师生 3.0 4.0 4.0 4.0 中学 教职工停车 3.0 4.0 4.0 4.0 临时停车 1.0 2.0 2.0 2.0 小学 教职工停车 3.0 4.0 4.0 4.0 临时停车 1.5 3.0 3.0 3.0
幼儿园 教职工停车 3.0 4.0 4.0 4.0 临时停车 0.8 1.0 1.0 1.0
文化娱乐等设施 博物馆、图书馆*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6 0.8 0.8 0.8 展览馆、会议中心* 0.8 1.0 1.0 1.0 影剧院* 车位/100座位 4.0 6.0 6.0 6.0 体育场馆* 4.0 6.0 6.0 6.0 浏览场所、公园* 车位/公顷 1.0 2.0 2.0 4.0
工业 厂房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 — 0.3 0.3 仓库 — — 0.3 0.3 办公、职工宿舍、工业邻里中心 — — 1. 1.0 交通枢纽 长途客运枢纽* 车位/高峰日每千旅客 — — 2.0 2.0
公交枢纽站* — — 0.3 0.3 注: (1)表中标注* 的建筑类型为特殊类型建筑,停车标准为参考值,具体车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确定配建的车位数; (2)住宅S 建≤70 ㎡的户型,其配建指标可按未分户型计算;经济适用房S 建>90 ㎡的户型按照商品房指标执行; (3)建筑物附属配套餐饮娱乐设施可按照独立指标的80%执行,但不再使用混合建筑车位折减;
6.2公共停车设施布局规划 1、城中片区 共规划路外公共停车场34个,其中规划新增23个,现状保留或提升改造11个,总泊位数5295个。 城中片区路外公共停车场规划一览表 编号 位置 规模(m2) 泊位数(个) 建设型式 1-1 育才路与希望大道交叉口西南 2400 80 地下 1-2 跃进路与六合路交叉口东南 6300 210 地面 1-3 跃进路与文港路交叉口东北 2400 80 地面 1-4 黄海东路与开放大道交叉口东北 2700 90 地下 1-5 毓龙东路与跃进河路交叉口东南 1200 40 地面 1-6 鲁艺路与文港北路交叉口西南 4200 140 地面 1-7 黄海路与小海路交叉口西南 5100 170 地下 1-8 健康路与毓龙路交叉口西北 5600 186 地下 1-9 双元路与惠民路交叉口西北 900 30 地面 1-10 体西路与大庆路交叉口西南 2100 70 地下 1-11 盐马路与青年路交叉口东北 2400 80 地下 1-12 双元路与解放路交叉口西南 1200 40 地下 1-13 迎宾路与大庆路交叉口东北 1200 40 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