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右旗做精做细羊产业做大做强羊经济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镶黄旗:一只羊托起一方产业作者:暂无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第9期近年来,镶黄旗全面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少养精养品牌之路,察哈尔羊养殖已成为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的主要方式。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依靠黄河发展特色产业、“新农人”返乡创业……圆梦小康的美丽乡村已成为包头市九原区农民群众开创幸福生活的沃土。
文| 牡丹初秋的察哈尔草原,天高气爽、芳草如茵。
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阿拉腾毛都嘎查牧民托亚无暇欣赏这金秋草原的优美景象,她急忙赶羊进入羊舍,接着又给近期要出栏和留下过冬的羊群做分类标注。
在宽敞、干净、明亮的羊舍,一只只察哈尔羊闲庭漫步,睡上了“席梦思”,门前整齐停放的打搂草机、饲料搅拌机、拖拉机、装载机、剪毛机等现代畜牧业机械是托亚夫妇的“得力助手”。
托亚是该旗203个察哈尔羊核心群养殖户之一。
今年,她在2015年创办的“托亚家庭牧场”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有着多年养牧经验的托亚更加注重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以草定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科学繁育、严格选育、标准化饲养,探索出一条“精养、少养、绿色、高效”的生态可持续草原畜牧业发展之路。
多年来,她在自家2400亩草场和流转租赁1100亩草场上留下过冬的察哈尔羊数量从未超过200只。
托亚拿出账本一一计算近年养牧收入,2017年,63只2岁母羊以平均每只1250元的价格出栏,16只2岁公羊以平均每只1650元的价格出栏,64只羊羔以平均每只850元的价格出栏,卖羊毛收入1.6万元;2018年,105只察哈尔基础母羊共接了170只羊羔;2019年,不到200只察哈尔羊创收21万元……“对我们来说,养殖肉毛兼用、双羔率极高的察哈尔羊是最好的选择,虽然经营辛苦点,但是因为近年来牧区基础设施在不断改善,所以省了不少工夫。
我们打算继续发展壮大察哈尔羊养殖产业。
”托亚的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为了适应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镶黄旗党委、政府和广大牧民群众共同努力,以内蒙古细毛羊为母本、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了体型外貌基本一致、抗逆性强、肉用性能良好、繁殖率高、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质肉毛兼用羊——察哈尔羊。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行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正文:----------------------------------------------------------------------------------------------------------------------------------------------------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行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行署各委、办、局:《2019年行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已经行署党组2019年第2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各副盟长要加强对重点工作的日常调度,准确把握时间节点和难易程度,有计划地指导、协调、督促和组织推进落实。
要统筹抓好工作调度和评估,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各责任部门、地区要将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逐项细化、量化工作任务,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明确责任主体、阶段性目标、工作措施、完成时限,确保每项工作任务抓得实、能落实。
涉及两个或多个部门的重点工作事项,由清单中排名首位的部门牵头负责制定方案、统筹协调落实,其他责任部门按照工作职能职责,全力配合完成好共同承担的工作任务。
从2019年4月起,各主责部门于每月底前,将1月1日至本月底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反馈至行署办公室各相关科室。
三、行署办公室要建立分管副秘书长、副主任日常调度推进机制。
各相关科室对口建立重点任务落实督办台账,及时跟踪督办,每月7日前将各责任部门、地区落实情况经分管秘书长审核,并报分管副盟长审签后,反馈至行署督查室。
四、行署督查室要将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督查计划。
每月10日前将各副盟长牵头的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汇总,经行署秘书长审核后,报盟长审阅。
科右前旗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研究摘要:品牌对于任何产品来讲都是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品牌建设是提升绿色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虽然科右前旗农畜产品产量高,但附加值低,长期以来还停留在“养牛卖牛,养羊卖羊”的传统销售模式上,产品虽好,常常是卖不上好价钱。
近几年,科右前旗加大力度推动农牧业产业优化升级,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实施“品牌振兴”计划,并全力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品牌。
本文针对科右前旗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前期调研,典型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及对策建议,希望为我旗乃至兴安盟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畜产品品牌建设一、科右前旗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基本情况(一)科右前旗农牧资源优势明显科右前旗具有丰富的农牧资源,资源优势为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垫底了坚实基础。
我旗是传统的农牧业大旗,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为256.6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0亿斤左右,属全国超级产粮大县。
现有草场总面积1475万亩,可利用面积1260万亩,是全区为数不多、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草场,大小畜存栏达470万头(只、口)以上,在全区103个旗县区排名第一位,属草原畜牧业,具有绿色、天然、无污染的特征,是世界公认的“玉米黄金种植带”“甜菜黄金种植带”和“最佳养牛带”。
我旗林业资源丰富,有林地资源822万亩,森林覆盖率32.6%,现有林果基地16万亩,初步形成果品分级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
科右前旗依托自身农牧业优势,培育“米、菜、油、糖,猪、药、牛、羊”农牧业八大主导产业,并获得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有机农产品示范旗”等荣誉称号,为我旗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树立了良好的地域口碑。
(二)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概述科右前旗绿色农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产量可观,为提高农畜产品市场认可度,科右前旗着力创立本地绿色农畜产品品牌,目前重点工作是着力推进“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认证,通过认证的绿色农畜产品代表着对这一产品的品质认可,同时也代表着这一产品的经济价值,这项工作是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品牌的重要环节之一。
2016年第4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浅谈阿勒泰地区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及经验做法努尔古丽·热孜比克(阿勒泰地区畜牧工作站,新疆阿勒泰836500)[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4-0247-01近年来,阿勒泰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以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为核心,以畜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努力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阿勒泰实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
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8.44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43%,农牧民人均收入8211元,较上年增长1362元,畜牧业拉动农牧民人均增收410元。
今年以来,地区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畜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地区的优势产业,在促进农牧民增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1肉牛肉羊发展政策扶持情况近年来,国家、自治区相继出台了模化养殖场、贴息发放、活畜补助、棚圈建设等系列扶持牲畜养殖、牧区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肉牛肉羊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落实良种补贴政策。
截至目前,全地区共开设冷配站162座,完成黄牛改良8.5万头,其中冷配2.7万头,牵引配5.8万头,提高了牲畜良种化程度。
二是推进牲畜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各级财政投入8800万元建成228个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其中奶牛养殖场27个,肉牛肉羊养殖场134个,促进了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有效保障了肉类产品市场供应。
三是加快发展牛羊育肥业。
积极推行牧繁农育、农繁农育生产模式,在农区、城郊和定居点以小型贷款、棚圈补助等方式,鼓励发展家庭养殖育肥业和冬羔生产,壮大牛羊育肥产业。
四是加快建设活畜交易市场。
全地区已建成投运2个活畜交易市场。
2015年通过自治区畜牧业转型项目在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各建1座活畜交易市场。
五是加大牛羊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内蒙古乌审旗【内蒙古乌审旗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乌审旗是内蒙古的畜牧业大旗,牧区人口以蒙古族为主体。
近几年,乌审旗畜牧业发展中最大亮点和优势在于,细毛羊业已成为乌审旗畜牧业主导产业之一,乌审旗也成为全国细羊毛主产区之一,牧区牧民60%的收入来源于细毛羊产业。
xx年通过举办国毛论坛方式,进一步加强了细毛羊产业产、供、销等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有效链接,扩大了乌审旗细毛羊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根据公布的数据,xx年鄂尔多斯细羊毛价格一路飙升,参加拍卖的牧民户均增收xx多元。
一、乌审旗畜牧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
属于温带极端性大陆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暖而短促,年平均气温7.1℃,年降水量360毫米,无霜期125—135天,日照2800—3000小时。
地上地下资源富集,发展细毛羊产业优势明显。
土地面积11645平方米,耕地面积59.17万亩,草场面积1060.1万亩。
这是乌审旗畜牧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二、畜牧业发展现状(一)农牧民收入和消费xx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8754.6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工资性收入1345元,增长21.3%;家庭经营收入6586元,增长6.4%。
全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174元,增长10.9%。
xx年,由于农牧区务工工价和农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54元,增长14.8%,高于上年同期增速4.6个百分点。
(二)牲畜头数和产量xx年底牲畜总头数119.74万头(只),占鄂尔多斯市的14.48%。
其中绵羊87.71万只,占鄂尔多斯市的31.38%;山羊9.86万只,占鄂尔多斯市的2.06%;牛8.35万头,占鄂尔多斯市的41.34%;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3.52万头,占鄂尔多斯市的37.37%;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46.02万只,占鄂尔多斯市的10.36%;牛肉产量5285吨,占鄂尔多斯市的36.90%;羊肉产量5420吨,占鄂尔多斯市的6.95%吨;奶类产量1.72万吨,占鄂尔多斯市的5.39%;羊绒产量24吨,占鄂尔多斯市的0.92%;绵羊毛产量988吨,占鄂尔多斯市的9.87%。
肉羊:五原县农民开启致富之门的“金钥匙”五原县位于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腹地,县域总面积2544平方公里,可耕地230万亩,全县辖8镇1乡1农场,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0万。
素有“巴美肉羊之乡”之美誉,获评全国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县,入围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是巴美肉羊保种和繁育基地,形成了百万只以上肉羊生产联合体。
五原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把构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肉羊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县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之一。
围绕“扩量、提质、增效、创牌”的发展思路和“工厂化养殖、集约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战略,积极实施肉羊产业“四个一”工程(即:培育一批肉羊养殖示范社、示范户,建设一个万亩肉羊养殖园区,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经营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组建一批肉羊专业合作社),加快肉羊产业大县创建步伐。
二十多年来,五原县始终将发展肉羊产业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来抓,全县肉羊总量达到500万只,其中:羊存栏220万只(基础母羊130万只),年出栏肉羊280万只。
农民人均年收入15673元,人均来自肉羊产业收入达到4500元,贫困人口由3370户下降到220户。
加强农企利益联结,夯实产业扶贫之基龙头企业建养殖场,贫困户入园区养殖脱贫。
我县建成了力农巴美肉羊养殖千户扶贫示范园,占地3300亩,由力农集团、亿林公司、青青草原等5家公司投资新建7个肉羊养殖场,建成标准化圈舍面积22万平方米,作为全县扶贫养殖基地。
基地内以户为单元进行建设,贫困家庭可整户进驻场区打工。
由公司提供肉羊、饲草料、管理、技术、销售等服务内容,周边贫困户到场养羊。
养殖基地可同时容纳500多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到场养殖,年养殖收入最高可达10多万元。
创新农企利益联结模式,发展肉羊合同托管育肥。
青青草原公司,选择有养殖场地、有劳动能力的农户,签订肉羊托管育肥合同,企业为农户免费提供所需的育肥羊羔、饲料和技术服务,农户有偿为企业进行育肥,直到出栏。
1近日,农业农村部制定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
《方案》提出,农区要围绕适度规模发展,以增产增效为重点,提升发展水平。
2021年政策适当倾斜,重点支持吉林省等9个省份创建肉牛产业园或肉牛产业集群。
到2025年,全国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羊肉产量稳定在500万吨左右;规模养殖羊比重达到50%。
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和农副产品饲料资源,现羊存栏数700万只,计划增长到1000万只。
如何借助吉林省肉羊养殖传统,发挥自然优势,提高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肉羊产业转型升级,一直是多年来吉林省探寻研究的方向。
基础扎实 优势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吉林省养羊生产主导方向从毛、绒用羊为主转向肉羊为主,生产结构由成年羊肉转向羔羊肉;饲养方式由粗放式经营逐步转向集约化、商业化经营。
养羊基础较好,具备以下几点优势:——区域优势。
作为国家传统细毛羊三大产区之一,吉林省长岭、乾安、扶余、前郭、通榆、镇赉、大安、洮南、洮北、农安、双辽11个县(市、区)位于农牧交错地区,养羊基础好。
2008年,原农业部发布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将该区域列入“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域”,发展优质型肉羊产业。
随后,梨树、伊通等中部农区、和龙等东部山区的肉羊养殖业也蓬勃兴起。
——饲料优势。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秸秆年产量4000多万吨,草原面积1000多万亩,饲料饲草资源丰富,独特的冷凉气候适宜优质肉羊产业发展。
——政策保障。
2019年,吉林省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2020年,省畜牧局制定下发了《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实现秸秆全量化利用的目标和具体工作举措,秸秆饲料化稳步推进,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品种优势。
吉林省先后培育出东北细毛羊、东北半细毛羊、新吉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和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等优良品种,其抗逆等优良性状已通过杂交导血融入主体品种结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自治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7.12•【字号】内政办发〔2022〕47号•【施行日期】2022.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自治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有关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于2023年1月底前报告工作情况。
2022年7月12日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精神,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统筹资源开发与保护,优化产业布局,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以巩固提升“两个基地”为抓手,推进优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1.实施新能源绿色替代行动,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
(牵头单位:自治区能源局)2.完成煤电节能降碳改造项目12个,灵活性改造项目6个,实现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低2克标煤/千瓦时。
(牵头单位:自治区能源局)3.支持钢铝融合铝基新材料技术研发和示范。
(牵头单位:自治区科技厅)4.重点推进胜利煤田煤层气开发、牙克石一五九煤层气开发项目建设。
(牵头单位:自治区能源局)5.实施乌海华恒、乌海三维可降解材料等项目。
(牵头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6.积极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大唐40亿立方米煤制气二期、汇能16亿立方米煤制气二期、华星40亿立方米煤制气、宝丰400万吨煤制烯烃、国能集团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盛虹180万吨煤制烯烃、荣信80万吨甲醇制烯烃等项目。
产业透视11张家□市养羊业现状及发展举措张家口市自然风貌得天独厚,面积广阔,湖泊、岗梁、滩地、草坡和草滩相间分布,气候四季 分明,独特的优势为张家口市畜牧业发展奠定 了基础。
养羊成为当地人民就业、增加收人、稳 定脱贫、提高生活水平的一项基本技能。
市场化 羊产业发展的今天,张家口市已成为全省农区 乃至华北地区“架子羊”重要的生产基地,为河 北省养羊业的“北繁南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羊产业现状(一) 存栏量大,品种较多据统计,2019年全市羊存栏和出栏分别为 167.3万只、260.0万只,占全省的14%和16.4%,词养量占全省的12.46%,羊肉产量位居 全省的第3位。
张家口市因地理位置和自然独特,传统养 殖中羊的品种较多,以地方品种蒙古羊、燕山绒 山羊和培育品种河北细毛羊为主,后期引进小 尾寒羊、湖羊及无角陶塞特、萨伏克、杜泊等部 分国外肉用品种。
经过20多年的选种选育,培 育了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备良好生长性能和 繁殖能力的小尾寒羊主推品种。
(二) 饲养量大,出栏率低1. 词养量通过近5年来的数据显示,张家口市 2015、2017、2019年羊的词养量分别为430.0万 只、421.4万只、427.2万只,其中2019年的词养 量是2015年的99.34%。
同年度全省羊的词养 量分别3686.2万只、3397.0万只和3329.4万 只,全省2019年的词养量是2015年的 90.32%,低于张家口近9个百分点。
2. 出栏率2015、2017、2019年张家口市羊的出栏率分别为60.86%、62.75%和63.05%,呈现逐步上 升趋势,同年度全省羊的出栏率分别为60.12%、63.85%和 67.1%。
即除 2015 年与全省 基本一致外2〇丨7年、2019年分别低于全省1.1、4.05个百分点。
(三)从业者减少,积极性差一是由于羊在舍词养殖后,养殖成本增 加,利润减少;二是从2014年到2017年间市场 行情差,养羊不赚钱;三是空心村取缔,从业者 失去了养殖的载体;四是在当前劳动力成本骤 增的背景下,养羊比较效益低,既脏又累,不挣□郭田顺周燕玲(张家口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钱。
纤·检测园地Fiber · Testing Garden窗口Windows年7至9月是自治区羊毛交易旺季。
这几天,在内蒙古纤维检验局乌审旗羊毛公证检验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正忙着对刚扦取的羊毛样品进行检测,分样、洗毛、提油……每一项操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实验室外,牧民巴音都仁一脸焦急。
一会儿工夫,检验员朱卫红将一份检验报告送到巴音都仁手上。
仔细翻看着检验报告,巴音都仁焦急的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他紧紧握住小朱的手激动地说:“只要检验报告在手,不愁羊毛不好卖,不怕卖不上好价钱!”一份公证检验报告为啥如此重要?近年来,随着自治区毛绒纤维公证检验制度不断深入,农牧民与企业交易双方依据公证检验数据计价的交易方式得到有效推广。
如今,在毛绒交易过程中损害农牧民利益、掺杂掺假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已成为农牧民与企业的共识。
“公证检验制度好不好,农牧民说了算。
”巴音都仁是鄂尔多斯乌审旗的一位普通牧民,2010年他带领周边9户牧民注册成立了细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从那时起细羊毛交易收入就成了合作社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质量意识不强,羊毛交易主要凭经验进行。
年底算账,虽然卖毛量相比过去多了不少,但与其他合作社相比,增收却不明显。
巴音都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喂同样的饲草,付同样的辛苦,为啥别人家的羊毛既好卖,还能卖上好价钱?”后经多方咨询,巴音都仁终于找到了症结。
原来自家生产的羊毛在交易前不仅没统一分选分级,更重要的是没经过公证检验,卖毛没有话语权,价格完全由收购企业说了算,和别人一样卖毛,就是卖不上个好价钱。
得知巴音都仁面临的困境,内蒙古纤维检验局公证检验工作队的专家们主动为巴音都仁所在的合作社提供技术帮扶。
从饲养、剪毛到羊毛分选分级,从组批打包到公证检验标准要求……每一个细节专家们讲得认真细致,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纤检专家的精心指导帮扶下,巴音都仁和合作社成员终于认识到了公证检验、分选分级在羊毛交易中的重要性。
《以羊为媒_汉满蒙生计共同体建构》篇一以羊为媒_汉满蒙生计共同体建构以羊为媒:汉满蒙生计共同体建构一、引言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汉、满、蒙三个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景观。
其中,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在三个民族的生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以羊为媒,探讨汉满蒙三个民族在生计共同体建构中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二、羊在汉满蒙生计中的地位1. 汉族的羊文化在汉族地区,羊是重要的家畜之一,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家庭生活和文化传承。
羊肉、羊毛等羊产品为农民提供了经济来源,同时羊也被视为吉祥、繁荣的象征。
在传统节日中,羊肉菜肴常常是不可或缺的美食。
2. 满族的羊习俗满族地区的羊文化独具特色。
满族人视羊为祥瑞之物,常以羊祭神祈福。
在满族的传统节庆中,羊肉也是重要的美食之一。
此外,满族人还善于利用羊毛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如地毯、衣物等。
3. 蒙古族的羊经济在蒙古族地区,羊更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
蒙古族人以牧业为生,羊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羊肉、羊毛等羊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人的生活需求,还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商品。
三、羊与汉满蒙生计共同体的建构1. 经济交流与融合羊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促进了汉满蒙三个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融合。
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满族的文化传统和蒙古族的牧业经验在共同的羊产业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经济文化交流。
2. 文化传承与共享羊文化在汉满蒙三个民族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交流与融合,这些不同的羊文化得以传承与共享,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例如,汉族的羊肉菜肴、满族的羊祭文化和蒙古族的牧业经验,都在相互交流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3. 社会认同与和谐共生羊作为生计共同体中的重要资源,促进了汉满蒙三个民族之间的社会认同与和谐共生。
在共同的羊产业中,三个民族的人们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
这种社会认同与和谐共生,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内蒙古的羊是什么品种1.内蒙古的羊大多数是蒙古羊品种,生活在蒙古高原上,也有其它分支,比如乌珠穆沁羊、巴音布腰鲁克羊、细毛羊等。
2.苏尼特羊是内蒙古优良的地方肉羊品种之一,以肉质嫩,口感好而名扬全国。
在苏尼特草原特定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形成的历史悠久。
在放牧条件下,成为具有耐寒、抗旱、生长发育快、生命力强、最能适应荒漠半荒漠。
3.敖汉细毛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被毛白色,为同质毛。
多数羊的颈部有纵皱褶,少数羊的颈部有横皱褶。
公羊体大,鼻梁微隆,大多数有螺旋形角。
母羊一般无角,或有不发达的小角。
敖汉细毛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赤峰市一带,是由蒙古羊与高加索细毛羊、斯达夫细毛羊杂交培育,于1982年育成的新品种。
敖汉细毛羊具有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等特点,适于干旱沙漠地区饲养,是较好的毛肉兼用细毛羊品种。
4.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孕育出世界一流的绒肉兼优型珍稀品种——阿尔巴斯白绒山羊。
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被列为中国20个优良品种之一,其羊绒被誉为“软黄金”、“纤维宝石”,其肉被誉为“肉中人参”。
扩展资料:蒙古羊的主产区内蒙古高原,其地貌由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巴彦淖尔、阿拉善、鄂尔多斯高原组成,平均海拔1 000 m。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
其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夏季短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冬季寒冷漫长、多寒潮。
年平均气温0~8 ℃,最高气温43 ℃,最低气温-45 ℃。
年降水量50~5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700 h,干旱、大风、暴雪等灾害频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7年第218号--关于批准对苏尼特羊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12.28•【文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7年第218号•【施行日期】2007.1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标与相关标识,商标使用与管理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7年第218号)关于批准对苏尼特羊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我局组织了对苏尼特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
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苏尼特羊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一、保护范围苏尼特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关于确认“苏尼特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锡署字〔2007〕3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现辖行政区域。
二、质量技术要求(一)羊源。
1. 在苏尼特草原独特的气候、自然条件下,在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中自然放牧、自然选育的耐寒、耐粗、宜牧、小脂尾型肉质优良的苏尼特绵羊品种。
2. 经过初生、断乳、周岁3个年龄段的鉴定,选留的特级和一级的6月以上羔羊(体重40kg以上)、成年羯羊(体重65至80kg)和母羊(体重50kg以上)。
3. 苏尼特羊体格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公母羊均无角,鼻梁隆起,耳大下垂,眼大明亮,颈部粗短,大腿肌肉丰满,四肢强壮有力,脂尾小呈纵椭圆形,中部无纵沟,尾端细而尖且一侧弯曲。
被毛为异质毛,毛色洁白,头颈部、腕关节和飞节以下部、脐带周围有有色毛。
(二)饲养管理。
1. 饲养条件以天然放牧为主,草场植被无污染、纯天然生长环境;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炎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早;草场类型主要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主要植物种类有沙葱、多根葱、小型针茅草等达477种。
通辽市扎鲁特旗生态肉羊养殖模式实施现状与效果调查分析仝宗永1,李喜利2,郑丽娜3,何峰1,李振松1,甄莉丽4,李向林1*(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2.扎鲁特旗新利生态农场,内蒙古通辽 029119;3.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肉羊养殖的主要牧区,但是草地沙化退化现象严重,饲草供应和消费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缓解草场退化的环境压力和满足现代市场需求旺盛的现状,笔者以通辽市扎鲁特旗为试验点,设计以“公司+农户”组成合作社为基础的肉羊生态养殖模式,公司负责生态修复和人工种植并为养殖环节提供饲料,并且提供给农户种羊和母羊,农户负责繁殖和饲养羔羊,至4月龄、体重约40 kg时出售给公司,公司通过优化日粮配方集中育肥到8月龄、约70 kg时出栏销售,并对其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调研和分析。
结果说明:合作社式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通过草地修复和人工种植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通过保姆式管理,集约化生产和销售,极大调动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公司和农户均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合作社农户的年收入是个体农户的2倍以上。
此模式可以为地方发展肉羊生态养殖产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肉羊;生态养殖;草地修复;日粮配方;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9556/j.0258-7033.20200421-06内蒙古自治区从古至今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之一,目前拥有草原总面积为7 600多万hm2[1],是我国主要的肉羊养殖基地[2]。
长期以来,肉羊一般是以依赖天然草地的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传统方式进行养殖[3]。
近代以来,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干燥等原因,很多天然草场发生严重的退化沙化,草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很难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求[4]。
同时,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养殖肉羊过程中产生的粪尿废弃物如何处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兼顾成为肉羊养殖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苏尼特右旗做精做细羊产业做大做强羊经济近日,由包钢集团下属的内蒙古草原万开蒙郭勒肉业有限公司总投资6100万元建设的肉羊屠宰加工项目在苏尼特右旗破土动工。
该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加工肉羊20万只,年产优质鲜、冻羊肉产品2250吨,下货副产品1200吨。
项目预计于今年9月建成,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上缴税金4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近年来,苏尼特右旗以“五大基地”建设为目标,以特色品种选育和苏尼特羊肉品牌化为抓手,以冬羔补饲提前出栏为切入点,积极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
该旗以培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畜牧业、组建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促进畜产品精深加工、冬羔补饲提前出栏为依托,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努力打造高效生态避灾型畜牧业。
目前,全旗51个嘎查实现种公羊集中管理,种公羊生产专业户累计达到250户以上,标准化畜群达到1000群。
苏尼特羊畜群畜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大力培育家庭牧场、合作社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
今年,在巩固提高2015年的50户高标准家庭牧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家庭牧场建设户的遴选工作,并按高标准家庭牧场的要求配齐各项基础设施,2016年计划认定高标准家庭牧场50户,年底前全旗高标准示范家庭牧场争取达到100户左右,确保起到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逐步完善企业与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利益
联结机制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企业和种养户结合,形成“企业+合作社+牧户”、“企业+银行+牧户”等生产联合体,让农牧民从产业化中得到更多实惠。
2015年,蓝天牧业与700户牧户签订了保价合同,合同保护价高于市场价格1元。
今年,内蒙古羊羊牧业公司联手中国银行苏右分行,以建立“企业+银行+牧户(合作社)”的利益联合体产业化经营模式,对该旗的苏尼特羊养殖户给予利益保护。
从2009年开始,该旗连续6年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牧民实施冬羔补饲提前出栏,累计出栏羔羊50余万只。
呈现出牧民收入逐年提高、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良好势头。
从2013年起至今,累计完成20.7万只苏尼特羊追溯体系建设任务,实现了苏尼特羊肉的全产业链无缝监管,有效提高了“苏尼特羊肉”的品牌知名度,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为充分发挥以苏尼特羊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优势,该旗采取外引内联的办法,对原有加工企业予以整合重组,吸纳一批龙头企业落户本旗,通过拉长、做大、延深,逐步形成畜产品加工园区,产品质量和产业层次明显提高。
目前,全旗肉食品加工企业由原来的30多家整合成为21家,其中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6家,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企业3家,盟级龙头企业3家,全旗活畜年加工能力达185万只羊单位,总库容量6800吨,总急冻能力5100吨,肉食品精深加工比重达75%。
(孙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