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目的

2.教学

3.教育制度

4.学校管理

5.最近发展区

6.精细加工策略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要回答《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容及其含义。

2.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

3.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4.简要分析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有人认为“近墨者黑”,有人认为“近墨者未必黑”。请联系相关理论和个体实践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中国当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你选择某一方面并分析其产生的

原因,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3.试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4.试述评杜威的教育本质论。

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解析】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2.【解析】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3.【解析】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类似的性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4.【解析】学校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

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5.【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6.【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的精细加工(对学习材料的意义进行添加、构建或生发等),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习者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把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的教学要: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充分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精细加工的实例,让学生掌握精细加工的方法;及时反馈评价。

二、简答题

1.【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中国教育史部分第二章私人讲学的

兴起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第七节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述。

2.【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外国教育史部分第四章文艺复兴时

期的教育第二节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3.【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教育心理学部分第八章问题解决能

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第二节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4.【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三章学习及其理

论第四节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三、分析论述题

1.【解析】考查人的发展与环境的作用,具体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教育学原理部分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2.【解析】中国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1)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的差异是我国

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它也是城乡居民教育机会不均的最严重表现。2)城镇居民的工作单位性质是我国社会分层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标准,仍然影响居民的生活条件及其子女的教育机会。3)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拉大,致使各阶层教育消费方式不同,产生新了的教育不公平。

4)由于行业和职位不同所构成的差距扩大,人为地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归纳起来,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的差别上,这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国情之一。

鼍彀蔫蕊潦飞攀题餐爨眷唯一,鸶墼疑蓑遴搀羧惑藏熟悉戡耩錾奄麓糍理鼹蕊褥赛。逮藏曩攀豢囊囊舀常rF!。9注皆国酶教清热,蘸姆题≯最娥锯阕镶一些相关。姆期刊,以7F- t紧己

激麓蟹誊

3.【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中国教育史部分第七章欧美教育思

想的发展第十节杜威的教育思想。

4.【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外国教育史部分第七章欧美教育思

想的发展第十节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山东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与答案

2018 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三) 一、不定向选择题(30 分)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 A、导向作用 B、教育作用 C、激励作用 D 、评价作用 3、教师的一般角色有( ) A、传道者 B、榜样 C、管理者 D、朋友 4、新课程标准从( )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A、理想与爱好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属于我国古代《学记》中的教案原则有( ) A、教案相长 B、“预”“时”“孙”“摩” C、因材施教 D、“长善救失” 6、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追因法 B、临床法

C、产品分析法 D、跟踪法 7、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有( ) A、教育人文化 B、教育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8、学校文化是由( )几部分构成的。 A、观念文化 B、规范文化 C、校园文化 D、物质文化 9、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 A、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10、CIPP 评价模式包括的步骤有(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11、( )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德育的体谅模式形成于20 世纪70 年代,为学校德育学家( )所创,风靡

于英国和北美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13、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4、把大班教案、小班研究和个别教案三种教案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案形式叫( )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案制 D、班级授课制 1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采用( )等几种形式 A、铺垫式 B、直线式 C、螺旋式 D、问答式 16、《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 ) A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17、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 A、协商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2019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千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20分) 1._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_____的提出。() 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_______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_______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于() 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

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8.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_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相一致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0.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1.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2.在1988年改革之前,_______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罗斯 1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复试时间安排

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复试时间安排 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复试时间安排 工作时间 工作内容 组织 部门 工作要求 3月17日前 公布复试名单 研招办 3月21—24日 网上缴纳复试费 研招办 考生登陆复试名单查询系统缴纳 3月18日—24日 研招网开始接收调剂生源 研招办 各学院 登陆调剂系统选择合格调剂生源 3月25日

8:30—16:00 复试考生报到 资格审核 研招办 各学院 考生先到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文化东路88号)各学院报到(具体地点见附表),进行资格审核,领取《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记录表》,了解有关专业面试、笔试、同等学力加试等有关事项。 各学院请安排值班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月25日 18:00—21:00 英语笔试 研招办 学校统一组织,考场安排25日前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71553085.html,/查询。 参加英语笔试及专业课笔试、面试均须携带并出示准考证、身份证。 3月26日 上午8:00—11:00 下午1:30—4:30 3月27日 上午8:00—11:00

体检 校医院 各学院 26日上午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院、传媒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体检; 26日下午安排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历史与社会 发展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 科学学院体检; 其他学院考生27日上午体检。 查体前一日清淡饮食,查体当日需禁食水4小时以上,孕期不能进行胸部X线检查者,请查体时出具孕检证明。 体检具体组织工作由各院研究生秘书负责。 3月26—28日 面试 专业笔试 各学院 具体时间及考场安排由各学院负责,考生到学院报到时向学院咨询。 需要教室申请的请于3月20日前报研招办,统一与教务处协调。 各学院安排时间 同等学力加试 政治理论考试 各学院 由各学院具体安排。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2-49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2-56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6-200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6-218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1-18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3-87 A.格思里 B.赫尔 C.托尔曼 D.卡特尔 )3-74 10.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 )7-233 A.分析说与综合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11.教材中未提到的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是( D )7-252/253 A.守恒法 B.分类法 C.排除法 D.两难故事法 12.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D )10-354/355 A.媒体观 B.胚胞期系统观

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逐章练习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 年 4 月) C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2、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 者是(06年10月)B A 、詹姆斯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06 D 、临床个案法 1903 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开始,该书的作 D 、布鲁斯 D 、行为学习 《教育心理学》 ,该书的出版于 (075、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是以 1903 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 是 ( 07 年 10 月) B A .华生 B.桑代克 C .布卢姆 D.詹姆士 6、 有目的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研究 方法叫( 07年 10月) C A.观察法 B 调查法 C.实验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7、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 ,该书出版的时间是( 08 年 4 月) A . 1933 B.1923 C . 1913 D.D 1903 8、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是( 08 年 4月) C A .华生 B.布鲁纳 C.布鲁姆 D.班杜拉 二、填空题 1 、一般认为, 1903 年桑代克的 《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 志。(06 年 4 月) 2、 在教育心理学得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得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调 查法 。(07 年 10 月) 3、 《教育目标分类》是心理学家 布鲁姆 的代表作。( 07 年 10 月) 三、简答题 1、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07年 10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06 年 4月) B A 、史莫克 B 、莫雷若 C 、加涅 D 、奥苏贝尔 2、 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 响的是( 06 年 4 月) D A 、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B 、中等年龄的学生 C 、年龄较大的学生 D 、年纪较小的学生 3、 关于教师期望和教育效果关系的实验研究,是 1968 年进行的,实验的主持者是( 07 年 10 月) D 3、 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06年 10月) A A 、掌握学习 B 、认知学习 C 、情感学习 4、 一般认为, 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桑代 克著 年 4 月) A A 、 1903 B 、 1913 C 、 1923 D 、 1933

新版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15)中国通史 参考书: 《中国古代史》(第5版),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中国近代史》,李侃等,中华书局,1994年;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中国史简编·古代卷》,安作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 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 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其实不是的,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只是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比如casualty表示伤亡,我们口语常见是casual 随意的。这种能力一定不是背单词搞出来的,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坐下来读书。 关于阅读 第一次我阅读很差,对答案错了一大半。这次我阅读是满分。如何做到?我非常认同老钟的观点,不要再管命题人,不论谁命题,不论什么题型,都是围绕着你有没有读懂作者在说什么,题型的存在只是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点。只有回到阅读本身,才会真的恍然大悟,而不是被定位的思想牵着盲人摸象。我算明白了为什么考研这么重视阅读,当你真的学会了读学术文章,你才会体会到一个研究者的乐趣。

教育心理学部分历年真题

教育心理学(2003年)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 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 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 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 组织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元认识策略 D 复述策略 3.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应对的年代() A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以后 C 20世纪60到70年代末 D 20世纪90年代起 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 前运算阶段 B 感知运动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5.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 A 2岁 B 4-5岁 C 4岁 D 6岁 6.“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 强化说 B 认知失调论 C 从众说 D 观察学习理论 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考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 A 场依存性 B 场独立性 C 冲动性D沉思性 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A 图表 B 新知识 C 认知框架 D 以上都对 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份是() A 认知成份 B 情感成份 C 行为倾向成份 D 认知与情感成份 10.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 A 学龄时期 B 学前期 C 成人 D 以上都是 11.奥苏泊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相关类属学习 1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 积极作用 B 消极作用 C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 没有作用 13.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A 动作表征 B 符号表征 C 映像表征 D 表象 1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 最新获得的能力 B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 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5.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认知策略 D 动作技能 1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 痕迹消退说 B 动机说 C 同化说 D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17.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 顺向正迁移 B 逆向正迁移 C 顺向负迁移 D 逆向负迁移 18.在哪个阶段,学生的理论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 学前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历年真题之(中学教育学)问答题总结

1: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3: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具有科学技术研究功能. 5: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 6:学校文化的特性(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7:学生文化的成因及特征 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渡性、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1)顺序性循序渐进(2)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4)互补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9: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10: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1: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人” 该教育目的反映出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2: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或说素质教育的本质)(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3: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6 种: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1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 学科专业素:(1)精通所教学科的技术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该学科相关知识;(3)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育专业素:(1)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5:师生关系包括哪些方面:(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

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七)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以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是 (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卢姆 D.詹姆士 2.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到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 ( ) A.年龄较大的学生 B.年龄较小的学生 C.中等年龄的学生 D.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3.在中小学,非正式群体的规模一般是 ( ) A.10~15人 B.男女生混合群体 C.男生群体较女生大 D.女生群体较男生大 4.根据齐卜勒等的分类法,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依发展的程序有四个步骤,即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言语交流和 ( ) A.应用 B.统合 C.价值的性格化 D.言语行为 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二至七岁的儿童处于 ( ) 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6.学习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习是 ( ) A.奖惩的结果 B.接受讲述 C.获得事实材料 D.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 7.学生学习不具有的特点是 ( )

A.间接性 B.组织计划性 C.有效性 D.社会性 8.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遗忘的规律,他认为遗忘是 ( ) A.均衡的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没有一定规律 9.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的是 ( ) A.可利用性 B.可辨别性 C.稳定性和清晰性 D.目的性和合理性 10.多方面呈现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形式,以便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是( ) A.变式 B.定势 C.具体化 D.系统化 11.技能是通过练习逐步形成的,动作技能的形成大体要经过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其第二个阶段是 ( ) A.练习阶段 B.认知和定向阶段 C.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D.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12.在学习过程中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原因是 ( ) A.学习目的 B.学习动机 C.学习态度 D.学习兴趣 13.研究表明,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故意表扬组比错误校正组成绩要好;而对中年级学生,故意表扬组比错误校正组成绩要差,这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学习评定时要注意评定的 ( ) A.客观与公正性 B.正确性 C.指导性和激励性 D.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14.客观测验的缺点之一是 ( ) A.过于客观 B.过于简明扼要

山东教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 B、教育作用 C、激励作用 D、评价作用 3、教师的一般角色有() A、传道者 B、榜样 C、管理者 D、朋友 4、新课程标准从()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A、理想与爱好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属于我国古代《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有() A、教学相长 B、“预”“时”“孙”“摩” C、因材施教 D、“长善救失” 6、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追因法 B、临床法 C、产品分析法 D、跟踪法 7、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有() A、教育人文化 B、教育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8、学校文化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A、观念文化 B、规范文化 C、校园文化 D、物质文化 9、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A、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的步骤有()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11、()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德育的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学校德育学家()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13、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14、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形式叫()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 1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采用()等几种形式 A、铺垫式 B、直线式 C、螺旋式 D、问答式 16、《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17、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A、协商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18、班级管理总结一般分为()几类

山东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题(1998-2006) 1998年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填上下列人物所属的文学作品题目。 方凌轩(《丹心谱》);婵娟(《屈原》);春妮(《霓虹灯下的哨兵》);陈白露();蔡文姬();程疯子(《龙须沟》);魏莲姑(《获虎之夜》);黑子(《我这一辈子》);匡复(《上海屋檐下》);白洁(《报春花》) 2:填上下列作品的作者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周作人);《菜园小记》(吴伯箫);《鹰之歌》(丽尼);《小橘灯》();《月迹》(贾平凹);《雨前》(何其芳);《囚绿记》(陆蠡);《风景谈》(茅盾);《山之子》(李广田);《乌蓬船》(周作人) 二:简答题(选答5个题目。报考文化传播即影视方向的考生第6题必答,其他方向的考生任意选答。每题10分,共50分) 1.鲁迅小说刻画的农村妇女祥林嫂与爱姑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说艾青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 3.概述赵树理和孙犁在小说艺术是各有什么特色?(必须联系作品) 4.简略比较杨朔和秦牧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联系作品简析) 5.简要地对梁三老汉和许茂这两个艺术形象进行比较。(联系作品) 6.文学作品改拍成电视剧,在艺术表现上有何突出特点?(必须说明)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现代注意文艺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以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和新时期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为例,论述三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1999年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填上下列作品的作者。 《终身大事》(胡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一只马蜂》(丁西林);《金锁记》(张爱玲);《斯人独憔悴》(冰心);《野百合花》(王实味);《背影》(朱自清);《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水滴石穿》(康濯);《三年早知道》(马烽);《李慧娘》(孟超);《大淖记事》(汪曾祺);《老马》(臧克家);《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茫茫的草原》(玛拉沁夫) 2:填上下列人物所属文学作品的题目。 爱姑(鲁迅);梅行素(《虹》);汪文宣(《寒夜》);梅娘(《回春之曲》);方鸿渐(《围城》);钱文贵(《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杰(《咆哮了的土地》);马多寿(《三里湾》);佑亭(《山乡巨变》);倪吾诚(《活动变人形》);郑子云(《沉重的翅膀》);朱自治(《美食家》);安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丙崽(《爸爸爸》);白音宝力格(《黑骏马》)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吐血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C.相对论阶段 2.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A.家庭教育方式 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C.高中阶段 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D.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得分 5.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B.皮亚杰 6.在弗洛依德的人格动力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的部分是 A.原我 7.可以为“教育万能论”提供支持的心理学理论是 B. 行为主义理论 8.在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识记A.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9.下列人际关系属于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是 B. 同学关系 10.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给他十几个健康的婴儿,他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出身及种族是什么。他完全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可以造就一切。这位心理学家是属于下列哪一个心理学流派的? B. 行为主义 1.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是D.荣格 2.对研究的问题了解有限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称为 B.探索性实验 3.将内部图式加以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的过程叫 C.顺应 4.埃里克森认为,幼儿阶段(3~6岁)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C.主动性对内疚感 5.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唐氏综合症 6.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C.家谱分析法 7.婴儿(2岁左右开始)表现出怕黑、怕狼、怕坏人,属于B.预测性恐惧 8.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言语能力,以及培养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是 B.教学游戏 9.婴幼儿动作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的,越是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越是远离身体中轴的部位,动作发展越迟。这体现了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 B.由近及远原则 10.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的反映属于A.时间知觉 11.初中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属于 D.成人感 12.情绪情感表现可以用“疾风暴雨”来形容的是 B.初中生 13.有的高中生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对“理想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他们属于B.自我否定型 14.在心理学领域,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般使用的概念是C.智商 15.以下不属于元认知成分的是 D.元认知结构 16.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是 A.桑代克 17.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18.区分多种刺激的不同之处,如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属于 B.多重辨别学习 19.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是C.概念和命题 20.对具体加工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指的是B.精加工策略 21.学习之间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即抽象的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经验的组成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这种迁移属于D.特殊迁移 22.在动作技能的习得过程中,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是在B.联系形成阶段 23.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说明其道德发展处于 D.权威阶段 24.道德认知形成的关键是 A.道德信念的确立 25.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B.海德 26.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B.自我实现的需要 27.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称为D.教育机智 28.在教学过程之前,为准确了解每位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准备状态,或者为准确了解学习落后学生困难原因而进行的学习评价,称为 D.诊断性学习评价 29.参照某种特定标准解释学生测验分数的测验,称为B.准则参照测验

2020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1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12、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 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 13、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18岁时期发展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是( ) 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 B发展主动性的阶段 C变得勤奋的阶段 D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1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真题(中学部分)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清代 E.元代 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 )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 B.宫廷学校 C.大主教学校 D.职官学校 E.教区学校 3.学校文化由( )构成。 A.观念文化 B.物质文化 C.设施文化 D.环境文化 E.规范文化 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E.特朗普制 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 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E.总结性评价

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 A.导向功能B.甄别功能C.诊断功能D.调节功能E.促进功能 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 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 B.奋斗目标明确 C.规章制度严格 D.组织纪律严明 E.集体舆论正确 8.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C.为学生指定书目 D.加强评价和辅导 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9.常规训练包括( )。 A.礼貌常规训练 B.学生守则训练 C.课堂常规训练 D.卫生常规训练 E.实践能力训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效果评价 E.成果评价 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 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2.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A.6 B.7 C.5 D.8 E.10 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2019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及答案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科目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9.04.29

目录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1)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5)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10)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14)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18)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3)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7)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 (31)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 (38)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 (45) 2019.04.29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 (50)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 (56)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 (62)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 (70)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选错均无分。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说明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6.发达国家大多数已经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式 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数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A.指导性教学 B.情境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D.程序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