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符号与符号学赵毅衡符号学讲义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594.50 KB
- 文档页数:88
2140302026 张飞翔美学浅论“艺术符号学”一、归类艺术的定义赵先生将艺术的定义归为四类:一是功能论。
艺术在我们的文化中执行某种功能,是“教益和愉悦”的工具。
毕加索和蒙克的作品,我们不能否定其为艺术,但显然不符合这个定义。
二是表现论。
艺术是表达情感的。
这个定义不具有排他性,因为任何讲述是毫无感情的。
三是形式论。
最早为“形象思维”,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形象是不同时代诗歌中变化最少的部分。
演变为“有意味的形式”,但没有真正之处艺术的标准。
四是体制-历史论。
丹图提出“艺术世界”理论,艺术世界是社会的“文化-经济”网络,是社会的“职业体系”。
属于艺术世界的人提供“可操作的艺术理论,让参与者用来区分艺术与非艺术”。
艺术世界公认一件作品是艺术,它就是艺术。
显然违反了文化民主潮流。
历史论认为艺术品解释要求一个艺术史语境。
困难在于无法对付“创新”和“异文化”。
五是“开放论”。
艺术的本质就是挑战程式,颠覆现有规范,艺术本质是反定义的。
和“体制论”的互动可以解释文化的规定性和冲破规定性的平衡。
但是这只提供了“艺术不是什么”。
二、符号的分类赵毅衡先生将符号定义为被认为携带着意义的感知。
定义包括两部分:一是“感知”包括物、事、物的缺失(零和空无)、心灵符号,二是这个“感知”必须在接受者那里成为一种被识别被解释的体验。
因此把符号按照物源和意义可以被分为:一是自然物(原先只具有实用性)。
包括:1.1只有使用性的自然物,1.2自然物符号化带上意义。
二是人工物。
包括:2.1为使用而制造(原先只具有实用性),2.2为表意而制造的纯符号(原先只具有意义)。
其中纯符号分为两类:2.2.1实用意义符号(原先只具有实用意义),2.2.2艺术意义符号(原先只具有非实用意义)。
其中1.1、2.1是纯然物,其余则是符号。
用鹅卵石举例:卵石大地基,即自然物的使用性(1.1),清洗发现漂亮雨花石,然后送给友人,即符号的实用意义(1.2),友人将其装帧成为纯符号(2.1),他供在墙上,怀恋他的童年岁月(2.2.1),来访者不知,只看到石头之美,即符号的艺术意义(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