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社会学理论期末复习题7.12

西方社会学理论期末复习题7.12

西方社会学理论期末复习题7.12
西方社会学理论期末复习题7.12

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题7.12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B.斯宾塞C.迪尔凯姆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A.社会形式B.工具理性C.有机团结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B.秩序与进步C.效率与公平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A.社会主义B.自然主义C.主观主义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A.社会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A.游牧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B.社会规律C.社会组织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B.几何学C.心理学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B.生物学C.几何学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B.社会形式C.社会规律D.社会行动

11.韦伯主张用(C)的方法开展社会学研究。

A.客观论B.主观论C.理解论D.认识论

12.韦伯把自己的社会学称为(B)社会学。

A.科学的B.解释的C.正确的D.德国的

13.韦伯认为,科层制是最系统、最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C)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A.价值理性B.有限理性C.工具理性D.科学理性

14.帕累托指出,大量的社会行为或社会事件都是(A)的。

A.非逻辑B.合逻辑C.合理性D.合规律性

15.帕累托认为,只有在(D)的社会才能涌现出较多的确有才干的精英。A.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C.高度发展D.流动开放

16.帕森斯认为,(D)是社会现实最小的和最基本的单位。

A.家庭B.群体C.个体D.社会行动

17.帕森斯认为,动机取向的社会行动是行动者以(D)为争取目标的主观要求。A.价值理想B.社会进步C.道德要求D.直接利益

18.帕森斯认为,(B)是行动者对超越直接功利的道德目标和理想信念的追求。A.行动目标B.价值取向C.社会进步D.物质利益

19.默顿认为,(C)功能就是这样一些客观结果,它对系统的调节和适应做出贡献,而这种作用是系统参与者所期望并公认的。

A.积极的B.重要的C.显性的D.组织的

20.默顿认为,某种最初有益于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在后来演化过程中变成了有害于这种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这种功能称之为(C)。

A.隐功能B.功能失调C.反功能D.显功能

21.默顿认为,所谓(A)是指某种最初有益于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在后来演化过程中变成了有害于这种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

A.反功能B.功能失调C.隐功能D.显功能

22.黙顿认为,(B)功能就是那些并非人们预先期望和公认的功能。

A.显性的B.隐性的C.反面的D.正面的

23.米德认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C)。

A.情感沟通B.语言交流C.姿势对话D.意义表达

24.米德认为,西方语言中我的主格I同宾格me之分,实质是自我意识(C)的清楚表现。

A.正确B.清楚C.分化D.整合

25.霍曼斯认为,群体的一些活动、互动和情感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的,由此而形成了群体的(B)。

A.内部系统B.外部系统C.客观系统D.主观系统

26.霍曼斯认为,(A)指人们在社会交换行为中为获得某种利益,或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预先做出的支付。

A.成本B.关爱C.友谊D.帮助

27.布劳认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获得权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别人(A)。A.提供帮助B.显示能力C.开展竞争D.学习优点

28.以下哪些学者是社会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ACD)。

A.科塞B.布劳C.达伦多夫D.柯林斯

29.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对立与冲突,而社会冲突是社会变迁的(D)。

A.严重障碍B.不利因素C.破坏因素D.根本动力

30.(D)是柯林斯展开冲突理论从微观迈向宏观研究所使用的核心观念。A.社会矛盾B.利益关系C.阶级斗争D.互动仪式链

31.常人方法学超越了(C)的对立。

A.个人与社会B.唯物与唯心C.主观与客观D.传统与现代

32.丹尼尔?贝尔认为,(C)在产业结构中总的比重迅速上升,这是后工业社会来临的首要标志。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知识经济

33.丹尼尔?贝尔认为,知识阶级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力量,一个重要根据在于:(B)上升到首要地位。

A.生产技术B.理论知识C.文学艺术D.发明创造

34.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一种追根溯源地研究现实生活的新社会学,亦可称

为在时间过程中理解现实的(A)。

A.历史社会学B.发展社会学C.解释社会学D.实证社会学

35.福柯主张,知识考古学要在实证性的话语实践中揭示出具有(B)的规则。A.相似性B.差别性C.规律性D.普遍性

36.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福柯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科学话语如何制约或构造着人们的(C)。

A.理论知识B.思维能力C.感性经验D.理性选择

37.布迪厄试图从(B)的立场超越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对立。

A.主观B.实践C.客观D.实证

38.布迪厄试图从实践的立场超越社会物理学和社会(C)的对立。

A.生物学B.心理学C.现象学D.历史学

39.布迪厄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量行为是由(D)支配的。

A.理性思维B.宗教观念C.理想性D.实践感

40.布迪厄指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臵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D)。A.现象B.场所C.领域D.网络

41.马尔库塞认为,本能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设无压抑性文明,而无压抑性文明的根本点在于(D)的解放。

A.人性B.思想C.理性D.爱欲

42.哈贝马斯认为,目的理性行动中的规范结构展开于主观与客观之间,亦即展开于(D)之间。A.人与社会B.人与人C.人与群体D.人与物

43.哈贝马斯认为,到近现代越来越模糊的公共领域,在(A)时期是界限分明、形式清楚、功能明确的。A.古希腊B.中世纪C.文艺复兴运动D.启蒙运动44.为了强调研究语言问题的实践性,哈贝马斯把自己的语言行为理论称为(B)。A.实用语言学B.普遍语用学C.对话语言学D.行为语言学

45.为了强调研究语言问题的(B),哈贝马斯把自己语言行为理论称为普遍语用学。A.科学性B.实践性C.客观性D.规律性

46.吉登斯提出以结构的(B原则来取代主客二元论。

A.多元论B.二重性C.统一论D.实践论

47.吉登斯认为,社会系统中的结构是由人们头脑中的(B)亦即结构观念指导人们的实践行动创造出来的。

A.理论观念B.记忆痕迹C.价值理想D.传统观念

48.吉登斯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不是注重类型划分或理想类型与模式的讨论,而是把社会行动看作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称之为(D)。

A.行动链B.行动态C.行动化D.行动流

49.吉登斯认为,(B)既是现代性的动力之一,又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生活体验。

A.时空压缩B.时空分离C.时空聚合D.时空一体化

二、多选题:

1.孔德强调了社会学研究的(AD)原则。

A.客观性B.自主性C.能动性D.相对性

2.孔德认为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BCD)三个不同的阶段。

A.原始阶段B.神学阶段C.形而上学阶段D.实证阶段

3.斯宾塞站在(AB)立场阐述了他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A.自然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人文主义

4.斯宾塞认为,社会有机体包含着生物有机体一样的系统,包括:(ACD)等系统。A.循环系统B.骨骼系统C.神经系统D.营养系统

5.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的主要特点是:(ABD)

A.不可还原性B.对个体的制约性C.主体能动性D.社会普遍性

6.迪尔凯姆指出,解释社会事实基本原则是(AD)。

A.只能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B.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C.坚

持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方法D.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源与功能混同起来7.迪尔凯姆指出,到现在为止,社会经历了两种最基本的团结形式:(CD)。A.个体团结B.群体团结C.机械团结D.有机团结

8.迪尔凯姆论述了以下几种自杀类型(ABD)。

A.利己性自杀B.利他性自杀C.恐惧性自杀D.失范性自杀

9.齐美尔根据(ABD)几个标准对统治和服从的关系进行了划分。

A.服从于个人B.服从于多数人C.服从于组织D.服从于思想原则

10.韦伯指出,理解社会行动的基本形式是(BCD)。P68

A.关心B.投入C.体验D.设身处地

11.韦伯概括出三种权威类型:(BCD)。P74

A.专制权威B.传统权威C.感召权威D.合法权威

12.韦伯划分的社会行动类型包含下列哪几类?(ABCD)

A.价值理性行动B.工具理性行动C.传统性行动D.情感性行动

13.帕累托认为,下列属于派生物的是:(ABD)。P86

A.哲学B.伦理学C.本能D.政治学

14.价值取向是行动者对(CB)和()的追求。P95

A.有用事物B.理想信念C.道德目标D.物质利益

15.下列哪几点属于帕森斯论述的社会系统结构功能框架的内容?(ABCD) A.适应B.目标达到C.整合D.模式维持

16.米德论述了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CBD)P125

A.孕育B.游戏C.嬉戏D.普遍化他人

17.米德指出,游戏阶段是嬉戏阶段的发展,它的基本特点是(BCD)。P126 A.娱乐性B.复杂性C.组织性D.规则性

18.丹尼尔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在(ABC)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A.产业结构B.就业结构C.阶级结构D.家庭结构

19.哈贝马斯认为,古希腊时期的广场型公共领域具有如下特点:(ABD)。P262 A.公私分明B.对话沟通C.关注市场D.讨论政治

20.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ABC)P262-263

A.古希腊广场型公共领域B.中世纪代表型公共领域C.近现代资产阶级公共领域D.当代社会主义公共领域

21.哈贝马斯认为,实现语言的有效沟通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ABCD)。P271 A.表达的可领会性B.陈述的真实性C.表达的真诚性D.言说的正当性22.吉登斯认为,传递性经验是通过(AD)而形成的间接性经验。P300

A.知识信息B.人际交往C.群体互动D.通讯媒体

三、名词解释:

1.社会秩序(孔德)在孔德那里,社会秩序是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间稳定的有序联系,并且是一种如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的社会联系。

2.实证阶段(孔德)孔德认为,实证阶段是超越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虚幻性和绝对性的阶段,是以实证科学为知识基础,直接面向经验事实的阶段。

3.有机团结(迪尔凯姆)有机团结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形成的社会团结,它以社会高度分化、社会成员充分分工为基础。在有机团结中,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社会专业化而造成的他们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

4.社会比率(迪尔凯姆)社会比率是由个人行为或个别事实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计比例或计量关系,如出生率、死亡率、失业率等。

5.集体表象(迪尔凯姆)人们在社会交往或集体活动中形成的共有的集体观念,包括公众意见、社会心理、社会规范、道德理想和思维模式等。

6.社会形式(齐美尔)社会形式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互动模式,是社会现实的表现形式,因此它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

7.社会唯名论韦伯的立场被称为“社会唯名论”,其实质是认为那些诸如阶层、阶级、组织和社会比率等概念并不是实际存在,而是表达人们思想观念的名词,真正实在的是受主观意愿支配而真实行动着的人。

8.合法权威(韦伯)合法权威是以正式法规为基础的社会控制形式,无论是统治者行使权力,还是被统治者认可权力,都要以法律和规则为依据。

9.中程理论(默顿)中程理论是一种介于微观描述和宏观概括之间的中介性社会学理论。这种社会学理论,不仅直接面对经验事实,而且能概括出不脱离经验

事实的理论观点。

10.利益最小原则(霍曼斯)霍曼斯用成本与报酬的关系来解释社会交换权力的形成。他认为,在社会交换行为中,如果一个人在交换中付出的成本大于对方,而获得的报酬却小于对方,那么他在交换中将获得支配对方和控制交换行为的权力。霍曼斯称之为“利益最小原则”。

11.稀有资源原则(霍曼斯)在霍曼斯看来,如果一个人在交换行为中提供给其他人的东西是很难得的资源,他就能获得较高的交换权力,尤其在他提供的资源具有普遍性的需求时,他获得的交换权力就更大。

12.内部报酬(布劳)内部报酬是从社会交换关系本身获得的报酬,内部报酬从内部交换获得;内部交换是带有非功利色彩的情感方面的交换,例如友谊、恋爱就属于内部交换;由内部交换而得到的内部报酬具有非功利的情感性质。13.外部报酬(布劳)外部报酬是从外部的社会交换中获得的报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以从交换对方那里获取物质利益为目的的社会交换则属于外部交换,外部报酬具有功利性或属于物质利益。

14.场域(布迪厄)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场域中有社会行动者、团体机构、制度和规则等因素存在,场域的本质是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网络。

15.社会物理学(布迪厄)布迪厄认为,社会物理学的代表是孔德和迪尔凯姆,他们把社会看成是外在于主观意识的,可以用外部观察、测量和统计的方法加以研究的物理现象,并自认为采取了一种纯客观的、确实可信的科学原则。16.实践意识(吉登斯)实践意识是有能力支配行为的感性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话语意识之间的“只做不说的意识”;实践意识具有日常性和惯例性。

四、简答题:

1.默顿是怎样批判结构功能主义?答:默顿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对宏观结构功能主义原则的批判:首先,默顿批判了“社会功能的统一性”原则。其次,默顿批判了“普遍的功能主义”。再次,默顿还批判了社会功能不可缺少性原则。默顿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批判的核心精神是:强调中程结构功能分析的特殊性和相对性,否定宏观结构功能分析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2.简述默顿提出的中程功能分析原则的基本内容。答:建立在个别性和相对性基础上的中程功能分析原则,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中程功能分析方法是一种考察和解释社会行动及其后果的战略,即关于可感知的社会活动及其后果的研究原则、方法和手段,而不是具有规范性的理论模式和系统性的理论体系。第二,中程功能分析形成的理论应当有经验材料支持,仅靠概念演绎和逻辑推理

形成的理论是不可靠的,应当受到中程功能分析的批判和抵制。第三,判断一种理论是不是中程理论,关键看它能否作为“产生经验的假设”。第四,强调分析客观的社会后果,不关心社会行动的主观取向。

3.霍曼斯是怎样论述群体凝聚力的?答:霍曼斯用成本与报酬来讨论群体凝聚力问题。在他看来,群体凝聚力强弱首先是由成员获得报酬的途径决定的。凝聚力较强的群体,其成员在群体内部获得的报酬较多,包括成员之间的相互赞许都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这时,成员遵守群体的规范和制度就不必支付较高的成本,成员的向心力和群体的凝聚力都会不断增强。凝聚力较弱的群体,其成员在群体外获得报酬较高,由此而把成员的注意力转移向外,而对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成员的凝聚力都将减弱。与此同时,群体规范和制度的坚持就会遇到较大困难。因为群体成员从外部可以获得较高报酬,而当成员迫于群体内部压力而遵守维护群体的规范与制度、维护群体的团结时,他们降低对外部报酬的获取,那么就意味着他们以较高的成本来被迫维持群体的团结。而成员为维持群体团结付出的成本越高,群体凝聚力的强度和持续性都将越来越弱。群体凝聚力还与成员在群体内活动获得的报酬与他个人独立活动获得报酬的差别相关。

4.柯林斯怎样论述社会冲突的根源?答:柯林斯对冲突的根源的讨论既表达出他立足“互动仪式链”综合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的理论特色,又综合了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和戈夫曼等人的主要思想,主要包括控制他人的主观愿望、资源的不平等占有与强制力量的威胁三个方面。在主观上,柯林斯认为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是人们努力地去控制他人以便在个人互动中增加自身优势的主观愿望。资源的不平等占有也被柯林斯视为社会冲突的根源之一。一方面,柯林斯继承韦伯关于经济、权力、声望这三类资源是决定人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位臵的理论,认为人们根据分层标准三要素改善他们地位的活动引发了复杂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柯林斯继承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影响人们在分层体系中的地位的论述,认为占有或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们之间,在支配“精神与情感”的生产资料以及强制性权力方面也同样具有差别,同样引发了错综的冲突。强制力量的威胁是柯林斯所指出的社会冲突的又一种根源。一方面,掌握着社会的强制手段的人们可以通过暴力威胁把自身意志强加给无强制手段者;另一方面,人们又总是在努力摆脱或尽量降低他人强制力量的控制。

5.加芬克尔是怎样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行动的?首先,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行动具有权宜性。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者并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而行动,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和特定的场景条件而行动,行动过程就是行动者在该过程中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把有关的各种即时的相关因素联系整合起来的复杂的组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动者进行了大量权宜性、创造性的努力和工作。其次,日常生活中实践行动具有情景组织性。常人方法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行动是在具体的局部的场景中完成的,任何社会行动都处于一个具体的场景之中的,具有空间局部性。再次,日常生活中实践行动的索引性。索引性是指人们在实践行动中如在对话活动、情景互动中进行语言或体态表达时,互动双方往往省略(或者说隐含)双方共同知道的知识、信息,但这种省略或者不言明而隐含的知识、信息对彼此的互动并非没有影响。

最后,日常生活中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和反思性。加芬克尔认为,尽管行动具有索引性,但行动还是可以观察和可描述的,也就是还是可以说明的。

6.丹尼尔?贝尔的学术立场是什么?丹尼尔?贝尔的学术立场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强调国家或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调控社会经济行为时,应

充分考虑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因素和经济活动结果、经济调控政策的社会影响。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强调公众领域人人平等,私人领域个性自由,但是都应当有一定的规则与制约。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强调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维护美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抵制具有刺激性和煽动性的文化现象。

7.丹尼尔?贝尔论述的中轴原理具有哪些方法论意义?中轴原理具有突出的问题意识,中轴原理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功效性。中轴原理不追求稳定不变的普遍性原则,而是在动态变化中不断概括和回答各种新问题。不同的社会层面中有不同的中心因素或中轴原理,因此,不能用同一种因素作为解释各种社会层面存在、变化和发展的根据。用这种“旋转着的中轴”研究社会问题,可以避免用同一种因素作为解释各种社会层面存在、变化和发展根据的机械决定论。8.福柯是如何论述权力和知识的关系的?福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权力和知识的关系:其一,知识是在权力的制约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没有脱离权力关系的抽象知识;其二,权力离不开知识,不仅权力在特定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中形成,而且知识本身就是权力;其三,权力同知识不可分,只有在权力与知识的联系中才能把握权力的实质与作用。

9.福柯怎样论述西方社会纪律机制的极度扩张?(1)纪律机制扩展为各种机构的普遍性运作方式;(2)纪律功能不仅具有惩罚的消极功能,而且也具有了促进的积极功能;(3)纪律机制渗透到一切非制度化的社会层面,使社会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得到了控制;(4)纪律机制成为国家控制社会的基本手段或基本形式,监狱成为国家机器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10.布迪厄怎样论述文化资本的三种存在状态?答:布迪厄区分了文化资本的三种状态:具体化状态、客观化状态和体制化状态。具体化状态的文化资本,是指与个人的身体直接联系的文化资本,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储存于个人身体中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和文化修养。客观化状态的文化资本是以文化商品形式存在的,它是文化观念和文化能力的物化。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具有两种基本特征:物质性和象征性。体制化状态的文化资本是经过某种制度确认的文化资本,它的常见的或典型的表现形式是通过毕业证书、单位证书和职称证明等确认的学术资格或文化程度。

11.哈贝马斯怎样论述公共领域原初形态的特征?哈贝马斯认为古希腊广场型公共领域是公共领域的原初形态,它具有如下特征:(1)公共领域同私人领域有明确界限;(2)公共领域的活动形式是对话和交往,在话语沟通中发挥舆论的作用;(3)公共领域涉及的公共事务主要是政治生活、军事活动和体育、武力竞技等,而生产劳动和经济活动则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领域里的事情。

12.哈贝马斯怎样论述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性质、结构和内部矛盾?(1)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私人领域同公共权力领域的中间地带;(2)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活动的人是有私有经济地位、从私人领域出发的自主的个人;(3)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私人因共同的利益和目的而联系起来,并同公共权力机关发生矛盾;(4)矛盾的主要内容是商品交换和社会交往的一般规则问题,亦即从公共权力出发还是私人利益出发确立和调整交换规则;(5)矛盾的展开形式是话语交流和观点论证。

五、论述题:

1.布迪厄怎样论述场域的特点?如何借鉴布迪厄的场域观点开展社会学研究?首先,场域对影响社会行动者及其实践的外在力量有自主的形塑机制。其次,场域表现为不同类别或不同形式,各种场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或阶级结构中存

在的,都具有某种特殊的利益要求和政治作用。再次,场域都是关系的系统,而这些关系系统又独立于这些关系所确定的人群,具有客观性。根据布迪厄的这些论述,开展社会学研究时,应当把研究对象放到场域关系中考察,既要重视场域环境对行动者的形塑机制,也要考虑场域包含的利益矛盾和***。

2.试述布迪厄关于社会资本特点的论述,对现实生活有何借鉴意义?社会资本有如下特点:首先,社会资本是一种从中可以吸取某种资源的、持续性的社会网络关系;其次,社会资本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关系,而不是那些靠亲属关系和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自然联系,是在特定的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中存在的,它要通过某种制度性的关系来加强,否则就是变动不居的偶然联系,而不是作为具有稳定联系的社会网络;再次,社会资本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只有当社会网络被行动者调动或利用时,它才能以某种能量或资源发挥资本在实践中的作用,这时它就是现实的社会资本,而当它未被调动和利用时,它仅仅是静态的网络关系,是潜在的社会资本,可见,社会资本是动态的实践性概念;最后,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网络资源,每一个被联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但受益的程度要依每个人实践能力的大小而有所区别。

3.哈贝马斯如何论述目的理性行动和交往行动之间的关系?其实践意义是什么?哈贝马斯把社会行动区分为两大类:目的理性行动和交往行动,并指出两类行动具有不同的规范结构。目的理性行动中的规范结构展开于主观与客观之间,亦即展开于人与物之间,而交往行动中的规范结构则展开于主观之间,亦即展开于人与人之间。目的理性行动把功利目标、手段选择、技术操作、价值测评和决策筹划等因素考虑周全,并使这些因素在目的理性行动中协调一致,这就是目的理性的规范结构。交往行动的规范结构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按照真、诚、正、通四条原则行事(或根据交往理性行事),这也就是哈贝马斯追求的交往行动理性化。哈贝马斯观点的实践意义在于,在现实生活中,要把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等面对客观事物的行动同面对人的交往活动区分开,不能用对待物的原则或行为方式去对待人。

4.吉登斯怎样论述传递性经验?有什么现实意义?十分发达的信息技术和通讯媒体,不仅加速了时空分离化和抽离化趋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传递性经验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经验。传递性经验是通过知识信息和通讯媒体而形成的间接性经验,实质上是知识经验或信息经验。只有在现代社会进入知识化或信息化时代,传递性经验才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基本经验,在某些社会领域中甚至是主要的生活经验。传递性经验也是一种某物可以不在场的经验,因而是一种超越具体时空点位限制的可能性经验。依靠信息传递而形成的高度现代性的生活经验,伴随着时空分离和抽离化机制的作用,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瞬息万变的风险世界,同时也是一个蕴含无限机遇的、可供人们创造和选择的世界。并且,这是一个在全球时空范围内展开的可能世界。因此,现代人必须在全球性视野里反思风险,把握机遇,做出对自我与社会的重新设计。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卷含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80)。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孔德认为形而上学阶段所对应的是B A.虚构阶段 B.抽象阶段 C.非实证阶段 D.实证阶段 2.墨顿认为:接受某些目标与手段,但又拒绝某些目标与手段的行为是D A.创新 B.仪式主义 C.隐退主义 D.反叛 3.将戏剧引入社会学分析的是B A.伯克 B.戈夫曼 C.布卢默 D.米德 4.单位招人时会招一些能力好的人,以掩盖走后门进来的入,这种现象反映的是D A.误解表演 B.补救表演 C.神秘化表演 D.理想化表演 5.强调社会科学要研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的是B A.戈夫曼 B.舒茨 C.加芬克尔 D.达伦多夫 6.下列属于米尔斯观点的是A A.疯人现实主义 B.行动理论 C.价值合理 D.角色扮演 7.我们所买的东西确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反映的是A A.商品化社会 B.现代主义阶段 C.消费社会 D.风险社会 8.下列不属于后现代理论代表人物的是C A.哈贝马斯 B.布希亚 C.利奥塔 D.詹姆逊 9.“打字员与她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这种现象说明的是劳动阶级的C A.职业分层 B.异化 C.同化 D.革命性 10.与米切尔斯的“寡头政治铁律”一样的是米尔斯的B A.巨型理论 B.权力精英论 C.社会学的想象力 D.疯人现实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l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孔德的整体性方法论的内容有ABCD A.社会是一个整体 B.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C.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人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D.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E.社会秩序论 1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体系”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ABCD A.适应 B.目标获取 C.整合 D.模式维护 E.有机体 13.布劳认为,对权力的反抗有ABCDE

【必考题】初一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必考题】初一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校九年级学生毕业时,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的相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留作纪念, 全班共送了 2070 张相片,如果全班有 x 名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 ) A .x (x -1)=2070 C .2x (x +1)=2070 B .x (x +1)= 2070 2.若 x 是 3的相反数, y 5,则 x y 的值为( ) A . 8 B . 2 C . 8或 2 D . 8或 2 3.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 45cm ,一边长是 acm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D .( 45 a )cm 2 2 4.中国华为麒麟 985处理器是采用 7 纳米制程工艺的手机芯片,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 塞 进了 120 亿个晶体管,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具有人工智能的手机处理器,将 120 亿个用科学 记数法表示为 ( ) A . 9 1.2 109 个 B .12 109 个 C .1.2 1010 个 D . 1.2 1011 个 5 . 下列方程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 由 3x =﹣ 4,系数化为 1 得 x = 3 4 B . 由 5= 2 ﹣ x ,移项得 x = 5﹣ 2 C . x1 由 2x 3 1 ,去分母得 4( x ﹣1)﹣ 3( 2x+3)= 1 6 8 D . 由 3x ﹣( 2﹣ 4x )= 5,去括号得 3x+4x ﹣2=5 6 . 整式 x 2 3x 的值是 4 ,则 3x 2 9x 8 的值是( ) A . 20 B .4 C . 16 D . -4 7.商店将进价 2400 元的彩电标价 3200元出售,为了吸引顾客进行打折出售,售后核算仍 可获利 20%,则折扣为( ) A .九折 B .八五折 C .八折 D .七五折 8.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22 A .3x 2 2x 2 1 B . 3x 2 2x 2 5x 4 C .3x 2y 3yx 2 0 D . 4x y 4xy 9. 下面结论正确的有( ) ①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 定大 于每一个加数. ② 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 ③ 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 ④ 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D . x (x 1) =2070 2 A . a (45 2 a ) cm 2 B .a ( 45 2 2 a ) cm 2 45a 2 C . cm 2 2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典型题】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典型题】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x 是3-的相反数,5y =,则x y +的值为( ) A .8- B .2 C .8或2- D .8-或2 2.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必有( ) A .0a b +> B .0a b -< C .0ab > D .0a b < 3.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照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 元,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 A .0.8×(1+40%)x =15 B .0.8×(1+40%)x ﹣x =15 C .0.8×40%x =15 D .0.8×40%x ﹣x =15 4.8×(1+40%)x ﹣x =15 故选:B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利润、进价、售价之间的关系. 5.如图的正方体盒子的外表面上画有3条黑线,将这个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外表面朝上),展开图可能是( ) A . B . C . D . 6.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x 3,-x 5,x 7,-x 9,x 11,……第n 个单项式是( ) A .(-1)n -1x 2n -1 B .(-1)n x 2n -1 C .(-1)n -1x 2n +1 D .(-1)n x 2n +1 7.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2525x x -+=-+ B .()142222x x --=-+ C .()122333m n m n -=+ D .222233m x m x ??--=-+ ??? 8.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材料力学性能》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课程编号:012009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含实验 8 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指定必修课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 教材:《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工业出版社、束德林主编,2005年)参考书目:[1] 王从曾编著,《材料性能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Thomas H.Courtney(美)著,材料力学行为(英文版),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4年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主要内容有金属在静载荷(单向拉伸、压缩、扭转、弯曲)和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金属的断裂韧度、金属的疲劳、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金属的磨损和接触疲劳、金属的高温力学性能。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金属材料工程方向指定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工程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断裂韧性、疲劳性能、磨损性能以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与性能测试方法,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探讨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途径,提高分析材料力学性能的思维能力与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能力,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材料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材料力学性能》授课课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八章。 第一章:金属在单项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6学时 主要内容:载荷—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塑性变形及性能指标;断裂 重点、难点:塑性变形机理,应变硬化机理,裂纹形核的位错模型,断裂强度的裂纹理论,断口形貌。 第二章:金属在其它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6学时 主要内容是:缺口试样的静拉伸及静弯曲性能;材料缺口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扭转、弯曲与压缩的力学性能;硬度试验方法。 重点、难点:缺口处的应力分布特点及缺口效应 第三章: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4学时 主要内容:冲击弯曲试验与冲击韧性;低温脆性;韧脆转化温度及其评价方法;影响材料低温脆性的因素。 重点、难点:韧脆转化 第四章:金属的断裂韧度 7学时 主要内容: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韧性和断裂k判据;断裂韧度在工程上的应用;J积分的概念;影响材料断裂韧度的因素。 重点、难点:断裂韧性。 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5学时 主要内容:疲劳破坏的一般规律;疲劳破坏的机理;疲劳抗力指标;影响材料及机件疲劳强度的因素。 重点、难点:疲劳破坏的机理。 第六章: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 5学时 主要内容:应力腐蚀;氢脆 重点、难点:应力腐蚀和氢脆的机理 第七章: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6学时 主要内容: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接触疲劳;材料的耐磨性;减轻粘者磨损的主要措施;减轻磨粒磨损的主要措施;提高接触疲劳的措施。 重点、难点:磨损机理 第八章: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5学时

自考《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史上最全

自考《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史上最全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而产生出来而必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结合关系: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

2008年1月浙江省自考试卷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280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7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孔德认为,社会是一种________的结构。 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体系”包括四种功能子系统,英文可简写为________。 3.对于人们进行的所有行动来说,一个人的特定行动越是经常受到奖励,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霍曼斯把这一命题称为________命题。 4.科塞的冲突理论,重点在于探讨冲突对社会的________。 5.达伦多夫把社会冲突的起因首先归为权力________。 6.布希亚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________的时代”。 7.贝尔“有关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社会预测”的著作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的学者是( ) A.斯宾塞 B.孟德斯鸠 C.孔德 D.杜尔克姆 2.1896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业的社会学家,并创办了《社会学年鉴》的人是( ) A.孔德 B.韦伯 C.帕森斯 D.杜尔克姆 3.杜尔克姆提出社会学研究七个准则的著作是( ) A.《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B.《社会分工论》 C.《自杀论》 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4.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____的整合与均衡。( ) A.个性系统 B.文化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行为 5.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库利 B.帕森斯

2017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2的相反数是() A.1+B.1﹣C.2D.﹣2 【考点】相反数.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 【解答】解:﹣2的相反数是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2.埃及金字塔类似于几何体() 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 【考点】认识立体图形.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棱锥的定义分析即可求解. 【解答】解:埃及金字塔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所以是棱锥.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棱锥的概念的掌握情况.棱锥的定义: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做棱锥.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9.06×105,则原数是() A.9060B.90600C.906000D.9060000 【考点】科学记数法—原数.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由9.06×105的形式,可以得出原式等于 9.06×100000=906000,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9.06×105=906000,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化为原数,得出原式等于9.06×100000=906000是 解题关键. 4.利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A.15°B.80°C.105°D.135° 【考点】角的计算. 【分析】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 【解答】解:A、利用45°角与30°角,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副三角板无法画出80°角,故B符合题意; C、利用45°角与60°角,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45°角与90°角,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利用了角的和差,熟悉一副三角板的各角是解题关键.5.下列调查,不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A.想知道一大锅汤的味道 B.要了解我市居民节约用电的情况 C.香港市民对“非法占中”事件的看法 D.要了解“神舟6号”运载火箭各零件的正常情况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材料性能学(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10分) 钢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会越弯越硬,直到断裂,而铅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则始终处于软态,其原因是() A. Fe发生加工硬化,发生再结晶,Pb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B. Pb发生加工硬化,发生再结晶,Fe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C. Fe不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Pb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D. Pb不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Fe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2 【单选题】(10分) 冷变形的金属,随着变形量的增加() A. 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B. 强度增加,韧性降低 C. 强度增加,塑性增加 D. 强度降低,塑性增加

3 【单选题】(10分)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的() A. 位错类型的改变 B. 晶粒的相对滑动 C. 位错的滑移 D. 晶格的扭折 4 【单选题】(10分)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影响下,面心立方晶体的滑移系个数为() A. 12 B. 8 C.

6 D. 16 5 【单选题】(10分) 下列对再结晶的描述的是() A. 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主要决定于变形程度 B. 原始晶粒越细,再结晶温度越高 C. 发生再结晶需要一个最小变形量,称为临界变形度。低于此变形度,不能再结晶 D. 变形度越小,开始再结晶的温度就越高 6 【单选题】(10分) 冷加工金属经再结晶退火后,下列说法的是() A. 其机械性能会发生改变

B. 其晶粒大小会发生改变 C. 其晶粒形状会改变 D. 其晶格类型会发生改变 7 【单选题】(10分) 加工硬化使金属的() A. 强度减小、塑性增大 B. 强度增大、塑性增大 C. 强度减小、塑性降低 D. 强度增大、塑性降低 8

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马克思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B) A.社会规范 B.社会事实 C.社会制度 D.社会问题 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C) A.严复 B.章太炎 C.费孝通 D.雷洁琼 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A)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深度访谈 D.定量分析 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 析方法是(D)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定量方法 D.定性方法 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C) A.生产关系 B.交往关系 C.社会关系 D.群体关系 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A) A.文化传播 B.文化采借 C.文化杂交 D.文化冲突 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 斯和(C) A.马克思 B.雷克斯 C.布劳 D.帕森斯

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A)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D)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C) A.互动论 B.交换论 C.拟剧论 D.理性选择论 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B) A.个人选择 B.印象管理 C.自我坦白 D.扮演角色 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C)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D) A.合作 B.学习 C.共享 D.交换 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A)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同辈群体 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C)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第四部门 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 A.社会控制功能 B.传播知识功能 C.文凭功能 D.社会选择功能 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B) A.涂尔干 B.滕尼斯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关系联系着其他社会现象”,对国际关系进行这样界定的学者是(B) A.孔德 B.阿隆 C.霍曼斯 D.蒂里阿基安 2.米德指出,人类的心智包括两种能力:其一是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其二是_(B)_的能力。 A.学习象征符号 B.运用象征符号 C.解决象征符号 D.创造象征符号 3.人们对自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进行规范性指导的群体称为(B) A.目标群体 B.参照群体 C.功能群体 D.利益群体 4.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A) A.符号 B.利益 C.情境 D.价值 5.提出“情境定义”概念及其理论的学者是(B) A.布卢默 B.托马斯 C.米尔斯 D.米德 6.认为西方社会是病态社会的是(D) A.柯林斯 B.达伦多夫 C.李普塞特 D.马尔库塞 7.《后现代状况》一书的作者是(A) A.利奥塔 B.詹姆逊 C.托夫勒 D.贝尔 8.人们通过对_(B)_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是布卢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A.角色 B.符号 C.身份 D.阶层 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的整合与均衡。 A.个性系统 B.文化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行为 10.杜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七个准则之一是,将_(B)_看做客观事物。 A.社会结构 B.社会现象 C.社会知识 D.社会常识

在互动的公理规则中提出,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必须进行修改的是 A.布劳 B.霍曼斯 C.卢曼 D.帕森斯 12.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马克思 D.杜尔克姆 帕森斯认为,现代社会两个最有影响的功能领域是经济与 A.教育 B.军事 C.政治 D.科技 消除系统破坏性倾向的过程,被卢曼称为 A.社会分化 B.社会整合 C.社会系统 D.越轨行为 15.布卢默的理论建构方法是(A) A.实证的 B.可操作的 C.间接观察 D.非实证的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调节方式有仲裁、调停和 A.合作 B.竞争 C.和解 D.自我约束 戈夫曼拟剧互动理论的主题是 A.剧本期望 B.剧情 C.剧组 D.印象管理 认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含有乌托邦的取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达伦多夫 B.柯林斯 C.李普塞特 D.科塞 19.首次使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词的是(C) A.科塞 B.柯林斯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0.互动仪式链是由(A)_提出来的。 A.柯林斯 B.登津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1.哈贝马斯认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属于(D) A.体制危机 B.合理性危机 C.同一性危机 D.合法性危机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b+2a2b=a2b B.2a﹣a=2 C.3a2+2a2=5a4 D.2a+b=2ab 2.在我国南海某海域探明可燃冰储量约有194亿立方米.194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94×1010 B.0.194×1010 C.19.4×109 D.1.94×109 3.已知(1﹣m)2+|n+2|=0,则m+n的值为() A.﹣1 B.﹣3 C.3 D.不能确定 4.下列关于单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数是3,次数是2 B.系数是,次数是2 C.系数是,次数是3 D.系数是,次数是3 5.由一个圆柱体与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C.D. 6.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若CO⊥AB,∠1=56°,则∠2等于() A.30° B.34° C.45° D.56° 7.如图,E点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BC∥AD的是() A.∠3=∠4 B.∠C=∠CDE C.∠1=∠2 D.∠C+∠ADC=180°

8.关于x的方程4x﹣3m=2的解是x=m,则m的值是() A.﹣2 B.2 C.﹣ D. 9.下列说法: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 ④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则数字“2016”在() A.射线OA上 B.射线OB上 C.射线OD上 D.射线OF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比较大小:﹣﹣0.4. 12.计算:=. 13.若∠α=34°36′,则∠α的余角为. 14.若﹣2x2m+1y6与3x3m﹣1y10+4n是同类项,则m+n=. 15.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c|+|a﹣b|﹣|c+b|=. 16.若代数式x+y的值是1,则代数式(x+y)2﹣x﹣y+1的值是. 17.若方程2(2x﹣1)=3x+1与方程m=x﹣1的解相同,则m的值为. 18.已知线段AB=20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cm.

西工大——材料性能学期末考试总结

材料性能学 第一章材料单向静拉伸的力学性能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应力:载荷除以试件的原始截面积即得工程应力σ,σ=F/A0。 2.工程应变:伸长量除以原始标距长度即得工程应变ε,ε=Δl/l0。 3.弹性模数: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4.比弹性模数(比模数、比刚度):指材料的弹性模数与其单位体积质量的比值。(一般适用于航空业) 5.比例极限σp: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即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值。 6.弹性极限σe: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屈服变形)时的应力。 7.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p:即试验时非比例伸长达到原始标距长度(L0)规定的百分比时的应力。 8.弹性比功(弹性比能或应变比能) a e: 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材料弹性变形达到弹性极限时单位体积吸收的弹性变形功来表示。 9.滞弹性:是指材料在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的性能。 10.粘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和粘性两种变形机理同时存在的力学行为。 11.伪弹性: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应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金属或合金将产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伴随应力诱发相变产生大幅的弹性变形的现象。 12.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1-4%),然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13.内耗:弹性滞后使加载时材料吸收的弹性变形能大于卸载时所释放的弹性变形能,即部分能量被材料吸收。(弹性滞后环的面积) 14.滑移: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正应力在某面上的切应力达到临界切应力产生的塑变,即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进行的切变。 15.孪生:晶体受切应力作用后,沿一定的晶面(孪生面)和晶向(孪生方向)在一个区域内连续性的顺序切变,使晶体仿佛产生扭折现象。 16.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17.超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约1000%),而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 18.韧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 19.脆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基本上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没有明显预兆,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 20.剪切断裂:材料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 21.解理断裂:在正应力的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断裂。 22.韧性:是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23.银纹:聚合物材料在张应力作用下表面或内部出现的垂直于应力方向的裂隙。当光线照射到裂隙面的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裂隙因全反射而呈银色。 24.河流花样:在电子显微镜中解理台阶呈现出形似地球上的河流状形貌,故名河流状花样。 25.解理台阶:解理断裂断口形貌中不同高度的解理面之间存在台阶称为解理台阶。 26.韧窝:微孔聚集形断裂后的微观断口。 27.理论断裂强度:在外加正应力作用下,将晶体中的两个原子面沿着垂直于外力方向拉断所需的应力称为理论断裂强度。 28.真实断裂强度:用单向静拉伸时的实际断裂拉伸力Fk除以试样最终断裂截面积Ak所得应力值。 29.静力韧度:通常将静拉伸的σ——ε曲线下所包围的面积减去试样断裂前吸收的弹性能。 二、填空题。 1. 整个拉伸过程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屈服变形,均匀塑性变形,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四个阶段。 2. 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本质是由于构成材料原子(离子)或分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应。 3. 在工程中弹性模数是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即材料的刚度,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 201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 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 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C ) 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C.阶级斗争理论D.政治经济学 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A) 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功能学派 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 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A.文案法B.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D) 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 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A) 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实地研究D.非介入性研究 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 A ) 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整体性社会结构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A.人口素质B.人口规模C.人口结构D.人口分布 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C) 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C.文化震惊D.文化排斥 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D ) 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 12. 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被称为(A) A.先赋角色 B .开放性角色 C .首要角色D.表现性角色 13.在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被 称为(A ) 14.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被称为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二种冲突类型。科塞注意到:“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是说,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感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冲突就是这样。 同时,科塞也注意到紧密关系中,当不牵涉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也就是说,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例如老同学关系、老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便是如此。 (三)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三类社会冲突类型。它是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而划分的。内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酌冲突。科塞分析了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酌一些重要特征。 在分析内群体冲突时科塞指出,R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人程度相关。“在只是涉及其成员人格表面部分的群体中,或用帕森斯的术语来说,在其关系是专门性的和非情感性的群体中。其冲突的程度要比在其关系是扩展性的、情感性的,其成员用整个人格从事其活动的群体中的冲突程度低,也较少是最烈的。” 因为,前者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度远低于后者。前者的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群体,那么情感性因素进入现实性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较小,所以冲突的程度便相对的低些。 此外,在内群体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因为那些积极的成员是与群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而叛徒即便不是在实际上也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威胁到群体的生存。再加上叛徒离开群体后往往对原来群体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清算,这就更使得原来的群体把其视为危险的象征而激烈地反对。 再有,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对变革者更充满敌意。因为叛徒离开这个群体只是到敌人那里去。而异端分子虽然拥护群体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但是主张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手段。从而使群体分裂成不同的派别,严重威胁了群体内现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

初一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一数学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方程834x ax -=-的解是3x =,则a 的值是( ). A .1 B .1- C .3- D .3 2.中国华为麒麟985处理器是采用7纳米制程工艺的手机芯片,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塞进了120亿个晶体管,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具有人工智能的手机处理器,将120亿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91.210?个 B .91210?个 C .101.210?个 D .111.210?个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的相反数是2 B .3的倒数是 13 C .()()352---= D .11-,0,4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是0 4.在数﹣(﹣3),0,(﹣3)2,|﹣9|,﹣14中,正数的有( )个. A .2 B .3 C .4 D .5 5.某商场购进一批服装,每件进价为200元,由于换季滞销,商场决定将这种服装按标价的六折销售,若打折后每件服装仍能获利20%,则该服装标价是( ) A .350元 B .400元 C .450元 D .500元 6.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5x ﹣x=5 B .2x 2+2x 3=4x 5 C .﹣4b+b=﹣3b D .a 2b ﹣ab 2=0 7.某商店卖出两件衣服,每件60元,其中一件赚25%,另一件亏25%,那么这两件衣服卖出后,商店是( ) A .不赚不亏 B .赚8元 C .亏8元 D .赚15元 8.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50天完成,甲先单独做4天,然后两人合作x 天完成这项工程,则可列的方程是( ) A . B . C . D . 9.如图,将甲、乙、丙、丁四个小正方形中的一个剪掉,使余下的部分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剪掉的这个小正方形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代数式值是负数的是( )

材料性能学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 1、 力—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在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屈服变形、均匀塑性变形及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4个阶段 将力—伸长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用拉伸试样的标距处的原始截面积Ao 和原始标距长度Lo 相除,则得到与力—伸长曲线形状相似的应力(σ=F/Ao )—应变(ε=ΔL/Lo )曲线 比例极限σp , 弹性极限σe , 屈服点σs , 抗拉强度σb 如果以瞬时截面积A 除其相应的拉伸力F ,则可得到瞬时的真应力S (S =F/A)。同样,当拉伸力F 有一增量dF 时,试样瞬时长度L 的基础上变为L +dL ,于是应变的微分增量应是de =dL / L ,则试棒自L 0伸长至L 后,总的应变量为: 式中的e 为真应变。于是,工程应变和真应变之间的关系为 2、 弹性模数 在应力应变关系的意义上,当应变为一个单位时,弹性模数在数值上等于弹性应力,即弹性模数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在工程中弹性模数是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即材料的刚度,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 比弹性模数是指材料的弹性模数与其单位体积质量(密度)的比值,也称为比模数或比刚度 3、 影响弹性模数的因素①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不大)②晶体结构(较大)③ 化学成分 (间隙大于固溶)④微观组织(不大)⑤温度(很大)⑥加载条件和负荷持续时间(不大) 4、 比例极限和弹性极限 比例极限σp 是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即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值。 弹性极限σe 试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值 5、 弹性比功又称为弹性比能或应变比能,用a e 表示,是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 的能力。一般可用材料弹性变形达到弹性极限时单位体积吸收的弹性变形功表示。 6、 根据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应力和应变的响应特点,弹性可以分为理想弹性(完全弹 性)和非理想弹性(弹性不完整性)两类。 对于理想弹性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应力和应变服从虎克定律σ=M ε,并同时满足3个条件,即:应变对于应力的响应是线性的;应力和应变同相位;应变是应力的单值函数。 材料的非理想弹性行为大致可以分为滞弹性、粘弹性、伪弹性及包申格效应等类型。 00ln 0L L L dL de e L e L ===??)1ln(ln 0ε+==L L 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