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204.28 KB
- 文档页数:39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病名探析心脏神经官能症(简称心神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病因是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失衡,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
中医认为,心神症是由于情志不遂,导致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精神过度紧张,最终导致心脏功能障碍。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解析心神症的病名探析。
一、中医病名心神症在中医中称为“心悸病”、“心病”、“心绪不宁”等。
其中,“心悸病”主要是指心悸不安,心跳过速的症状;“心病”则指忧郁、抑郁、恐惧、烦躁等情绪应激下,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心绪不宁”则包括前述两种症状,同时伴有失眠、健忘、多梦等精神异常表现。
二、中医病因分析1. 情志不遂中医认为,情志是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反应。
情志面临不顺,常常会导致人的情绪积郁不畅。
情绪的过多积聚,就会影响人体脏腑功能,最终导致心脏功能紊乱。
心神症病人多数会因生活、工作压力导致情绪波动,或因长期精神困扰、心情不佳等因素引起长期欠佳的心理状态。
2. 湿热内扰中医认为,湿热内扰是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引起,使体内水液代谢不畅,产生了潮湿、瘀滞、热邪的形态。
长期的大量饮酒或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等食物,会造成肝气郁结,阳气不畅,血瘀气滞,最终导致湿热内扰,引起心脏神经官能症。
3. 肝郁气滞中医认为,肝为人体藏血之脏,主管着情志的调节和平衡。
当情志不畅时,肝气就容易失调,导致气滞血瘀,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长期的情绪波动,延缓了肝气的流通,导致心脏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产生心脏病症状,最终引起心脏神经官能症。
三、中医治疗方案1. 食疗方案中医治疗心神症的首选,是从饮食方面入手。
建议患者少食辛辣、肥腻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加体内维生素的含量。
此外,中药茶剂也是较好的治疗方法,比如:当归、黄芪、枸杞、牛膝等药材。
2. 中药方案针对心神症病因进行中药治疗,主要是清热解毒,散瘀通络,调气安神等。
常用的中药包括:苍术、茯苓、白术、陈皮、香附、柴胡、丹参、川芎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常用于中医药领域的药方,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定脾的功效。
这种药方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的临床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特点: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情况。
患者常常出现情绪波动大,神经紧张、易激动等表现,影响了生活和工作。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处理,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控制,但长期使用药物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寻求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药理作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中医药方中的一种经典处方,其组成药物包括柴胡、龙骨、牡蛎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功效,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缓解心身疲劳,安定情绪,平抑情绪波动的效果。
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柴胡可以理气解郁,舒肝解郁,改善心理状况,龙骨可以镇静安神,牡蛎则具有安定情绪的作用,三者合用能够有效地缓解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针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的研究表明,该药方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神经官能症症状。
有研究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心悸、胸闷等症状方面具有优良的疗效,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该药方还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紧张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认可,成为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常用药方之一。
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方案与疗效分析:在临床应用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常常作为中药颗粒剂或汤剂进行服用。
一般的用法是每日3次,每次服用3剂,连续用药1个疗程,一般疗程为15天。
对于轻度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通常在用药1-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
治疗心脏神经官功能症的中成药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与心脏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有关。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心绞痛等,严重时可出现昏厥甚至猝死。
中医学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要是由于心脏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因此可以采用中成药的治疗方法来调整心脏神经系统的功能。
1.养心安神类中成药:养心安神类中成药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常用的药物类别。
主要包括参丸、珍珠散、安神补脑丸等。
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心脏神经系统的功能、安抚情绪,来减轻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其中,参丸能够调整心脏的兴奋性,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减轻心悸。
珍珠散则能够镇静安神,改善情绪,缓解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绞痛。
2.通络活血类中成药:通络活血类中成药主要用于改善心脏周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症状。
常用药物有舒筋健脾丸、青蛇蛇胆丸等。
这些药物通过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来缓解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舒筋健脾丸能够调理脾胃,改善代谢功能,增强心脏的供血能力,减轻心绞痛。
青蛇蛇胆丸则能够活血化瘀,舒张血管,改善心脏周围的血液循环。
3.降脂类中成药:心脏神经官能症与高血脂常常相关联,因此降脂类中成药对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常用药物有降脂康胶囊、降脂宝等。
这些药物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绞痛、心悸等症状。
降脂康胶囊能够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减轻心绞痛。
降脂宝则能调理脾胃,促进血脂代谢,减少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
除了中成药,中医药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心脏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症状。
推拿则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疏通经络,调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心脏周围的血液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其次,在使用药物时应该遵循医嘱,控制用药剂量,避免过度用药。
中医大师治疗神经官能症型心脏病医案
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它的病因复杂,治疗也较为困难。
而神经官能症型心脏病,则更为复杂。
神经官能症型心脏病是因为心理、生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神经系统亢进,从而引发心脏病的一种心理障碍病。
在中医理论中,神经官能症型心脏病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情志失调等所致。
因此,治疗神经官能症型心脏病的关键在于调整情志、调和气血。
在我国中医界,有一位著名的中医大师,他治疗了许多患有神经官能症型心脏病的患者,达到了很好的疗效。
他的疗法是在中药的基础上,辅助运用针灸等中医疗法,达到调理人体气血、调整情志的效果。
中药方剂方面,他常用的方剂有:六君子汤、四逆散、柴胡桂枝汤等。
这些方剂可以调理人体元气、益气生津、减轻心脏负担等功效。
同时,他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合方调剂,以达到最佳疗效。
而针灸疗法方面,他则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如太冲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以调整人体气血流通、平衡阴阳等。
此外,他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推荐一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神经官能症型心脏病是一种复杂的心脏病,要想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综合使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心理咨询等中
医疗法。
而中医大师的治疗方法以调和气血、调整情志为核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为患者带来福音。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分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汤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导致心理和生理紧张状态长期存在,进而影响心脏神经系统功能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为中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验方,起源自《伤寒论》,主要由柴胡、龙骨、牡蛎等中药组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通过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养阴清热的功效,调理身体阴阳平衡,减轻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柴胡能疏肝解郁,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龙骨能安神定志,镇心安神;牡蛎则能贤哲赋。
临床分析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心脏神经官能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以缓解心悸、胸闷、气短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主要症状。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从而有利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康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具有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担,保护心脏健康。
但是同时也需要注意,在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当慎重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心慌、胸闷、胸痛、疲乏、头晕等。
这些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也对心脏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中医药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心脏经络气血不畅、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等原因导致的心脏功能紊乱。
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中医药有着独特的优势。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有着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通过临床实验和病例分析,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配伍特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以柴胡、龙骨、牡蛎为主要药材的中药方剂。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的作用,能够缓解情志不舒导致的心脏功能紊乱;龙骨、牡蛎则具有安神补心、平肝息风的功效,能够缓解心悸、心慌等症状。
这三味药物相互配伍,能够共同调和心脏功能,使心脏神经官能症得到有效的治疗。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悸、心慌、胸闷、情绪不稳等症状。
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以增强疗效。
下面我们通过几例临床病例来具体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
病例一:患者李某,男,45岁,主要症状为心悸、头晕、疲乏。
中医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
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每日两次,连服一个月。
一个月后,患者心悸、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良好。
通过以上临床病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具有明显疗效。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患者都可以通过调整用药剂量和加减药物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较为安全的中药方剂,但仍有一些禁忌和不良反应需要注意。
禁忌症主要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体质虚弱者等。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有少数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可减量或停药后逐渐缓解。
四、总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有效中药方剂。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晕厥。
西医常采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镇静剂等药物治疗,但是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太阳经证的代表方,具有调和表里、和解疏泄的功效。
近年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一、基本方药及功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基本方药组成为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干姜、大枣、龙骨、牡蛎。
基本功效包括调和表里、和解疏泄、宣肝解郁等。
二、临床应用(一)心脏神经官能症合并不同证型1.以实证为主:加减方案以黄连、黄芩为主,加入龙骨、牡蛎、大枣清泻热痰,舒肝平胃;若伴随失眠、多梦,再加入天麻、黄苓、茯苓等安神药物,以调节神经功能。
2.以虚证为主:加减方案以人参、黄芪、白术为主,加入柴胡、龙骨、牡蛎、大枣调和气血,平肝止痛,养心安神。
(二)典型病例某女性,35岁,自述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近一个月,患者神情烦躁,情绪容易激动,睡眠质量差。
体检:血压正常,心率89次/分。
中医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
治疗方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子为次。
柴胡20g,黄芩10g,生姜10g,枳壳10g,茯苓10g,半夏10g,甘草6g,大枣6枚,龙骨20g,牡蛎20g。
取上药,水四碗,煮至二碗半,去渣取汁,再加姜汁一钱,一日二次,早晚各服一碗。
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神情平和,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三、临床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常用方剂之一,其药物组成能够调和表里,和解疏泄,宣肝解郁,兼有清热、祛湿、安神等功效。
根据患者病情及辨证论治,临床上可加减方案,在保证基本组成药物的情况下针对不同证型进行调整。
本文报道的病例以覃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的女性患者为例,治疗三个月症状全部消失,神情平和,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汤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胸闷、心悸、疲乏无力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主要是情志不舒、饮食不节、体力过劳等原因导致心脏气血不畅,从而引发病症。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重要方剂之一。
该方剂主要由柴胡、龙骨、牡蛎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安神、益气生津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对该病有良好的疗效。
一、临床表现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等症状。
患者常感到心跳加快、间歇不规律,甚至出现心律失常。
严重时还可出现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心脏神经官能症病情呈慢性发展,症状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和调理。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配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主要成分包括柴胡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3克。
将这些药物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该方剂汤性温和,药性相互配伍,能够起到调理心脏神经功能、缓解症状的作用。
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疗效1. 调节情绪:柴胡作为本方的主要药物,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能够调节人的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2. 清热安神:龙骨、牡蛎具有清热安神、滋养心脏的作用,能够平复心神,安定情绪,提高人体的抗压能力,减少患者对外界压力的敏感度。
3. 益气生津:生姜、大枣、甘草具有益气生津、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加速机体的恢复和调节。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以从多个方面调理和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对此种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实际临床应用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应用,加强疗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由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失调所导致的一组症状的综合征,它具有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治较为困难等特点。
而传统中医中多种方剂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其中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疗效显著,本文旨在探讨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效果。
一、方剂说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平肝降压的中成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黄芩、黄连、龙骨、牡蛎、甘草等,具有抗炎解毒、镇静安神、调节肝脏功能等作用。
该方剂适用于外感发热或暑热引起的烦闷、头痛、口渴、恶心、呕吐、胁痛等症状,尤其适用于肝胆不和、肝气郁结、高度紧张和神经衰弱等病人,近年来也逐渐被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二、加减方案2.1 方剂组成:柴胡12g,黄芩12g,黄连9g,龙骨30g,牡蛎30g,甘草6g。
2.2 方剂加减:(1)加减首选:如患者心血管系统有病史并经检查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变,可依相应病症加减选某些降脂、降压、扩张血管药物等进行合理调理。
(2)中医辨证施治:2.2.1 肝郁气滞、胃热口干:柴胡、香附各9g,枳壳6g,龙骨、牡蛎各30g,甘草6g。
2.2.2 气滞血瘀、心胸疼痛:柴胡、枳壳各10g,黄芩、赤芍各12g,龙骨、牡蛎各30g。
2.2.3 脾虚湿滞、情志失调:柴胡、苍术各10g,白术、茯苓各15g,龙骨、牡蛎各30g,甘草6g。
三、临床应用选取100例经临床诊断属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并依据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治疗,其中肝气郁结、脾虚湿滞、气滞血瘀三证各选取33例,前两证用加减一,后一证用加减二,并配合相应西药调节血脂、血糖、降压治疗。
服药4周后,进行随访,包括中医体质测量、中医症状量表评定、理化检查等,对症状改善、体征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
四、结果分析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效果总体较好,症状改善率达到78%,其中以脾虚湿滞、肝气郁结证型效果最佳,病症改善率分别为91%和85%,而气滞血瘀证型、加减二组效果相对较差,其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4%和68%。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辩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它表现。
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临床上常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
一般并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
本症常与器质性心脏病的症状相混淆,并常影响到健康和劳动力。
【病因病机】本病的中医病机主要涉及虚实两方面,气、血、阴、阳的亏虚,导致心脏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实则多为肝郁气滞,瘀血阻络,饮邪上泛,以致心脉不畅,心神失宁。
总之,本病虚实之间常互相挟杂,互为因果,相兼为患。
现代医学,1.神经功能失调不同个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不同,对客观刺激的耐受程度也不同。
同样环境或条件下,某些人较易发生神经功能失调,因而有易患神经官能症的倾向。
精神因素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上起重要作用,如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均为常见诱因。
也可由于患者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某些生理性心血管功能改变或某些医学术语产生误解,或被错误地诊断为“心脏病”后,造成患者精神负担加重、紧张和焦虑而诱发本病。
此外,由于器质性心脏病或重病后体力活动减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至稍事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或耐受者,也容易产生过度的心血管系统反应而致本病。
2.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亢进此类患者多为年轻人,其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并常同时伴有高动力循环的表现,如左心室喷血速度增快,心排血量增加,动脉搏动增强和偶见的收缩压升高,此类病人对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反应良好,应用此类药物,常可使症状完全消失。
【鉴别诊断】1.甲状腺功能亢进多伴有甲状腺肿大,并常伴有血管杂音及震颤、多汗、多食、消瘦等,T3、T4 及甲状腺131 碘吸碘率增高。
2.嗜铬细胞瘤发作时除心率增快外大多伴有血压显著升高,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增多,组织胺激发试验或酚妥拉明试验阳性。
3.冠心病心绞痛典型心绞痛多在体力活动的当时发作,部位大多固定,以胸骨后最常见,可放射至左肩和左臂。
中医大师治疗神经官能症型心脏病医案患者张某,男性,45岁,因脉搏不规则、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前来就诊。
经西医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型心脏病。
中医大师在充分了解病史和症状后,开出了以下方案: 1.调理心气,益气养心: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材,每日泡茶饮用。
2.平肝熄风,安神定志:柴胡、川楝子、青皮、飞鸽子、麦冬等药材,制成丸剂,每日分3次服用。
3.配合适当的针灸治疗,针灸部位包括心包、心脏、肝经、脾经、神门等。
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张某的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脉搏也逐渐规律。
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经随访,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再未出现相关症状。
- 1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中医里常用的一种汤剂,它是由柴胡、龙骨、牡蛎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
在中医药治疗中,常常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舒筋活络,可以缓解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将从临床角度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的应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药性对心脏神经官能症具有明显的疗效。
根据中医理论,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情绪不畅、气血不足等引起的,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益气养血的功效,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柴胡能疏肝解郁,舒筋活络,对于因情绪不畅引发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龙骨和牡蛎能够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乏力、气短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全面调理人体的气血,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对患者有着明显的疗效。
在临床应用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
针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症状,中医医师会结合实际情况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加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气虚血瘀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可以适量加入当归、川芎等补气养血的药材,以加强益气养血的作用;对于肝郁气滞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可以适量加入香附、延胡索等疏肝理气的药材,以增强疏肝解郁的效果。
通过合理的加减,可以更好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理,提高治疗效果。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过程中,需要患者在饮食和作息方面进行调理。
中医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作与患者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守中医的调理原则,比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等。
中医名师辨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治心脏神经官能症(肝郁气滞)方处方:柴胡、当归、陈皮、生地、白芍各8克,柏子仁、栀子、甘草各5克,川芎、黄芩、青皮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宁心活血。
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
症见心悸,胸闷气憋,胸痛,气短,乏力,少寐多梦,善太息,情态抑郁,舌苔薄白,脉弦。
专家点评:心脏神经官能症为临床常见病,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发病时以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疲乏无力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为主。
临床上多见于中青年人群,以20—40岁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以更年期妇女为多。
常因过劳、精神创伤或情绪激动加重,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中医学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主血,主神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血液之运行主要归属于心;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精神情志之调节功能与肝密切相关。
《血证论》云“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若因大怒或情绪波动等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以致木失冲和,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母病及子,火扰神明,则心神不安,其症可见治疗当以为主。
可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成方加减。
创方者:李存君郝毅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虚胆怯)方处方:远志、茯苓、当归各8克,黄连3克,酸枣仁10克,生地、麦冬各12克,朱砂0.5克,甘草5 克,橘红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心安神,潜镇定志。
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辨证属心虚胆怯型。
患者心悸胆怯,神摇不能自持而发病。
可见心悸不安,心慌,胸闷气短,少寐,坐卧不安,头晕,健忘,舌苔薄白,脉虚或弱。
专家点评:素体心胆虚怯,或突受惊恐,或见怪状、闻异声,或涉险登高,“惊则气乱”,则可出现心悸胆怯,神摇不能自持而发病。
治疗当以养心安神,潜镇定志为主。
可选安神定志丸、朱砂安神丸等成方加减。
创方者:李存君郝毅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心阳不振)方处方:龙骨、牡蛎各15克,升麻、甘草各5克,党参18克,黄芪12克,桂枝、白术、陈皮各6克,当归10克,远志、茯神各8克。
张仲景千古名方:桂枝汤,通心阳养心血,妙用可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有人问我,中医和西医比,哪个更善于治病?我的观点是,中医不善于治病。
中医只是调理人的整体状态,顺便去化解疾病。
另外,还要看你所说的病,是什么病,以及处于什么阶段。
比如说心脏病,到了急性心梗的时候,西医远比中医强,治疗迅速、快捷,效果立竿见影。
但是,有些心脏病,比如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通过调理阴阳气血的办法,效果不见得比西医差。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性,姓孙,年36岁。
本来,她根本没有心脏病史,家里头也没有遗传病史。
但是就在半年前一次夜行途中,无意间受到惊吓,从那时候开始就经常感觉心悸、胸闷、头晕、肢体乏力、晚上入睡困难,而且多梦。
这个人到医院检查过,没什么大事儿,确诊为“心神经官能症”。
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西药治疗,效果不是很好。
于是,她转向中医。
中医刻诊,见面色白无华,心悸,心慌,总觉得害怕,夜晚多梦难眠,手心多汗,舌淡少苔,脉数,于是就给开了一个配伍——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丹参、檀香、夜交藤。
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三剂之后,心悸胸闷的现象消失。
再用4剂,心电图完全正常。
总共用了十多剂,诸证息平,完全恢复正常。
有这样的效果,她之前求治过的西医觉得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吗?其实,如果从中医角度来看,这里头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这个人的一系列症候里头,有一个堪称是突破口,即“破获案件”的主要线索。
这就是手心出汗。
手心为什么会出汗?中医认为可能和胃热有关,可能和心阴不足有关。
当然,也可能和营卫不和有关。
就这个女性而言,显然属于营卫不和。
所谓营卫不和,我再说一遍,就是体表卫气、营血难以互相配合,使得肌表失固,从而多汗。
卫气、营血不和这个事儿,怎么看出来的?你看她,面色白、心悸乏力、夜晚难以入眠。
这显然是气血亏虚、脾胃生化不足。
这个状态下,体表营卫之气怎么能充盛、协调呢?所以说,调和营卫,是这个女性患者的当务之急。
调和营卫的办法,前面医案里头用的是张仲景的桂枝汤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