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热应激原因分析及其综合防控
- 格式:pdf
- 大小:153.15 KB
- 文档页数:2
鸡的热应激及其防控措施鸡最适宜的外界温度是18~24℃,当外界温度升至25℃以上时鸡开始感到不适,并处于热应激状态,但鸡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来维护代谢平衡和正常生产性能;当鸡舍温度超过30℃时,鸡群便处于强烈热应激状态。
鸡长时间处于强烈应激状态时,便会出现临床症状(过渡张口呼吸、饮水量剧增、稀粪便、饲料利用率降低等)、生理生化指标改变、生产性能(产蛋率、蛋品质、种鸡受精率、孵化率、健母雏率等)下降、免疫机能降低、体重降低、中暑死亡等系列状况,给生产带来损失。
肉鸡会出现体增重降低,增重率降低。
因此,如何克服高温带来的困扰,把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鸡群生产正常进行,力争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是养鸡生产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热应激对鸡的影响1、蛋鸡采食量减少,产蛋率降低鸡处于热应激状态时,采食中枢的兴奋受到部分抑制,表现出采食量下降,同时以增加饮水量来减轻热负荷。
采食量的下降将导致营养摄入的不足,使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蛋品质变差,体重持续下降。
鸡采食量下降的同时,饮水量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鸡的饮水、采食量比可以由正常情况下的2︰1变为4︰1,,饮水量的增加,导致肠道内消化酶浓度降低,加剧肠道蠕动,饲料在肠道停留时间缩短,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鸡体营养不良进一步加剧。
有资料显示,鸡舍温度在24-30°C时,每升高1°C,采食量下降1.4-1.6%,,饲料转化率下降(比寒冷时更甚);鸡舍温度在31-38°C时,每升高1°C,采食量降3%。
饮水量增加,导致肠道内消化酶浓度降低,加剧肠道蠕动,饲料在肠道停留时间缩短,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鸡体营养不良进一步加剧。
蛋重降低和蛋壳变薄是热应激时最早发生的现象。
另外,热应激还可使蛋鸡排卵数减少,产蛋率下降。
2、热应激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由于鸡没有汗腺,身体覆盖有羽毛,当温度升高到30~35℃左右时,蛋鸡则主要靠张口、加大呼吸频率来散发体热。
肉鸡夏季热应激的防治白肉鸡正常体温约41℃。
生长最适温度约为19~27 ℃。
当环境温度超过29℃时,开始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开始会因热应激而死亡。
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下鸡只不用额外花费能量就可以维持体温。
环境若是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鸡只的生长、发育、或产蛋等等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因为有一部分能量被用来维持体温(产生热能或是散热)。
一旦鸡只的热能(环境及代谢)增加到鸡只无法排除时,体温随即上升。
一、热应激因子1、日龄日龄愈高,热应激感受性愈明显。
热应激程度受其它应激因子影响,尤其。
2、密饲。
3、高湿高温环境。
4、球虫药二、炎热指数炎热指数是在环境温度、相对湿度两个基础上计算得出的。
也就是说在温度固定而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实际感觉到的温度会发生变化。
炎热指数越高,代表热应激越大。
(如下表)华式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值= 热应激系数值.(STRESS INDEX)热应激系数值(炎热指数):150 :等于或低于150不会造成问题.155 :等于155时介于热应激边缘值.160 :摄取量下降.增加饮水量.产蛋率下降.165 :如160值且发生鸡只第一次死亡.170 :如160值且发生鸡只高的死亡率三、热应激的危害:1、死亡率提高2、饮水量增加3、料肉比增加:减少饲料能量摄取,以降低体热产生(消化食物过程会产生热)当环境温度高于「生长适温带」20oF(1.1°C)时,料肉比提高0.04。
4、体脂肪增加(鸡只肥胖),外界温度每增加1oC,其总脂肪量增加0.8 %,腹脂量增加1.6%脂肪生成可帮助肉鸡适应环境,减少热生成。
5、免疫力(抗病力)下降四、热应激时鸡只的表现:1、鸡只会迅速的调整行为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2、饮水量增加以补充张口喘气散热呼出的水蒸气。
3、玩水4、伸颈、张口呼吸5、走路和站立的时间减少。
6、翅膀微开帮助散热。
7、与其它鸡只的互动行为减少。
8、姿势变换次数减少。
9、采食减少。
2018年第10期热应激属于畜禽在生理机能和体温调节方面出现异常而表现出的反应,主要就是受到过高的温度所影响而导致的。
在我国的夏季,环境的温度普遍都是比较高的,而肉鸡通常都是体型比较大、快速的生长、皮厚而且皮下脂肪较多,这类的生理特点造成肉鸡容易患病的情况,生产中主要可见患鸡采食量降低,生产性能变差,免疫力低下,发病的鸡只容易出现死亡等情况,患病相对比较严重的鸡只会导致直接死亡的严重情况,给肉鸡饲养业的经济效益带来比较大的危害。
1饲养危害正常饲养的肉鸡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8~24℃,此种环境下的肉鸡代谢产生的热量会以不同的方式散发,可见辐射、传导以及对流散发,此外肉鸡排泄粪便、呼吸等途径也同样可以散发热量,这样可以保证产热和散热状态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其自身的体温处于正常状态,肉鸡对于饲料的利用率增高并且机体生长速度加快,但是死亡率呈现降低的趋势。
如果肉鸡的生活环境温度超过30℃,鸡群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可见鸡只呈现张口呼吸并且大量饮水的状态;但是如果环境的温度超过了38℃,鸡只体热的散发和传导都会出现障碍,而体温就会逐渐升高至44℃,从而导致鸡只非常容易死亡。
伴随着鸡只所处的外界环境温度呈现不断升高的状态,鸡只的体温自然也会随之逐渐的上升,这样情况肉鸡的心跳加快同时血压降低,呼吸速度加快并且喘息非常的明显,严重的肉鸡会表现出呼吸性碱中毒的情况,血液中的pH 值升高,血钠增多的同时血钾含量降低,造成钠钾比例呈现异常的状态,与此同时肉鸡机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总蛋白质、白蛋白以及球蛋白水平均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如果肉鸡表现热应激反应,通过体内的各种异生以及异化作用最终就血浆葡萄糖的水平不断上升。
热应激的肉鸡会表现内分泌紊乱,机体的代谢率降低。
如果肉鸡饲养在高温潮湿的环境条件中,会有大量的多种病原菌、寄生虫等进行快速的繁殖,受到热应激刺激的肉鸡免疫力表现低下,感染各类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2患病表现此种患病类型的肉鸡大多喜欢长久的在阴凉处进行休息,生产中可见其通常会大量的饮水,鸡冠呈现下垂的状态,表现出伸颈张口呼吸的情况。
深度解析鸡热应激的危害与防治热应激,是指鸡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对鸡的采食量、生产性能、饲料转换率等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鸭出现热休克和死亡。
深度解析鸡热应激的危害与防治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在于:1.夏季强烈的阳光照射,使屋顶及各种各样地面产生大量的辐射热,大量的热,通过辐射、传导和风眼等途径进入禽舍。
2.饲养密度大,诱发每个个体所占的空间较小而不利于个体体热的促发散发,尤其是笼养鸡。
3.鸡舍内蓄积的热量散发出现障碍,如通风不良,风扇损坏,空气温度过高。
热应激对鸡的危害:1、干扰鸡只的正常生理功能。
热应激可使鸡的心跳速率增加,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喘息,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2、降低生产性能。
①试验表明,环境温度在21℃-30℃时,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1.5%;在32℃-38℃范围内,环境温度每上升1℃,采食量降低4.6%以上。
②严寒环境影响鸡的生理功能,机动性使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降低,蛋鸡表现产蛋量为产蛋率和蛋重下降,且软壳蛋、无壳蛋、破壳蛋、褪色蛋增多,肉鸡则主要表现为生产减慢。
3、对健康状况产生恶劣影响。
当环境温度升高超过一定有效时,鸡只可通过蒸发,加快呼吸频率,增加饮水排出体内多余的增加热源,故此时势必增加鸡肺部的负担。
若此时鸡患有呼吸道疾病,势必严重影响鸡呼吸和鸡体内热量的散发,病情必然加重,甚至使得衰竭死亡。
具体的症状表现可以参考东东工作室技术老师的文章。
缓解热催产素的措施:1、禽舍建筑不能太矮,一般可采取玩意走向,屋檐应超出约1米,以避免阳光直射,舍内开设足够的通风孔,同时,禽舍周围适当种植无根、草,特别是立足于南方或西方的半开放鸡舍,以减少阳光直射量和热的辐射,这样也窄小可以调整鸡场内的小生态气候。
2、屋顶及向阳墙壁喷洒白色反向漆,或涂白石灰水以减少对热量的吸收和热的辐射。
这样可而使正常温度下降2℃-4℃左右。
3、喷淋降温,这是一种很有效的降温推升措施,在三伏天里,采取转嘴喷雾器,抽取井水或凉水向鸡舍屋顶或鸡体喷凉水,每2-3小时喷水一次,可降低舍温4℃-8℃。
肉种鸡热应激的诊断与应对方法作者:***来源:《家禽科学》2024年第06期肉种鸡饲养周期短、劳动效率高、生长速度快,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集约化养殖中肉种鸡难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各种应激反应,如冷热应激、免疫应激、换料、转群分笼应激、天气突变应激等。
当夏季遇到罕见的热浪袭击,在此高温期间,热应激对肉种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甚至引起大量肉种鸡死亡,给肉种鸡饲养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通过采取环境降温、改善饲养管理等措施,有效应对高温对肉种鸡带来的热应激,从而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
1 肉種鸡发生热应激的原因和特点1.1 发病原因肉种鸡没有汗腺,在高温环境下,主要通过呼吸进行散热,成年鸡全身覆盖羽毛,体温一般在40.5~42 ℃之间,保温性能较高,散热差,难以适应高温环境;肉种鸡的最佳生长温度在15.6~21.1 ℃之间,温度超出28 ℃时,易发生热应激反应。
肉种鸡发生热应激主要与气候因素、饲养管理不当有关。
夏季高温天气,鸡舍内未及时做好应对措施,造成舍内温度过高,超过了肉种鸡的适宜生活环境范围,导致其出现热应激症状;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饮水供给不足等管理问题也可能导致肉种鸡出现热应激。
1.2 热应激的发病特点肉种鸡热应激的发病具有季节性,常发生于夏季高温天气;具有地区性,气候炎热、湿度较高的地区,在高温和潮湿的双重影响下,肉种鸡更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具有群体性,一旦发生,整个鸡群都可能受到影响;具有持续性,鸡群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
2 症状表现2.1 呼吸急促呼吸急促是肉种鸡热应激的典型症状之一。
当鸡感到过热时,它们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散发体热,试图降低体内温度,这种呼吸急促可能表现为鸡频繁张口喘气,呼吸急促而有力。
2.2 颜色变化鸡冠和肉髯的颜色变化也是热应激的一个迹象。
如果鸡冠和肉髯变得苍白,这可能表明鸡正在经历贫血。
这通常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急性或慢性出血以及热应激等因素引起的。
肉鸡热应激的防治措施热应激是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引起肉鸡机体产生的一种特异反应。
在炎热季节里,当外界气温超过适宜范围的上限时,鸡不能维持其正常的体温,表现轻者影响其代谢,重者虚脱而死亡。
在炎热季节里,肉鸡饲养户饲养的肉鸡发生热应激是普遍存在并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临床可见发病鸡群普遍表现体温升高,张口呼吸,翅膀张开,伏卧不动,饮水倍增,采食量显著下降或废绝,排水样稀便;雏鸡、育成鸡表现发育不良,均匀度及合格率下降;种鸡表现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蛋内容物稀薄,蛋壳薄易碎,软壳蛋增多,受精率和孵化率明显下降;如热应激持续时间很长,在后期则会因发生“热应激综合症”而导致鸡体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衰竭而死亡。
病鸡剖检可见嗉囊内充满水样内容物;肺脏充血或瘀血,重症呈紫黑色,部分组织坏死;腺胃粘膜脱落,胃壁变薄;肠大部分粘膜脱落或易于剥离,肠壁变薄,这在十二指肠或空肠段表现尤为明显,肠内有大量水样稀薄内容物。
2预防措施2.1进行降温。
每天高温阶段,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之间,结合带鸡消毒,用低浓度的消毒液进行喷雾2~3次,较高温度时可用清凉水喷于鸡体上,能有效起到防暑降温、清洁环境卫生及消毒作用。
2.2加强通风换气。
密闭式鸡舍有条件最好安装空调设备,或增设抽风机,炎热天气加大通风量,保证每分钟换气在0.13立方米/kg鸡体重。
对开放式鸡舍安装吊风扇,炎热天气打开所有南北门窗,开动电扇,增强鸡舍内空气对流。
2.3勤巡视。
要勤巡视鸡舍,观察鸡群动态,在舍内慢慢走动,赶动密集鸡群,使鸡有一些活动,特别是墙边、屋角的鸡,防止挤堆闷死。
2.4合理调节给水给料时间。
鸡在炎热天饮水要比寒冷天增加1.5倍以上,通过多饮水增加水分散发而降低体温。
白天鸡饮水量剧增而采食量减少,在晚上采食量会有所增加,所以,在白天应供给充足的饮水,而在早晨和晚上空气比较凉爽时,应让鸡采食足够的料量,以保证鸡在一天的采食量,达到足够的营养,满足生产及生理需要。
肉鸡热应激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侯天燕1,韩邦运21.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沂水 276400;2.山东省费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费县 273400摘 要:肉鸡发生热应激是其在夏季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后会造成肉鸡的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病鸡出现休克和死亡的情况,给肉鸡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后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对肉鸡热应激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性提出防治措施,可以为广大养鸡场提供防治本病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肉鸡;热应激;防治措施由于在天气炎热的夏季,肉鸡自身的密度大,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导致其容易发生热应激,热应激的发生会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养殖中应当注意防止热应激的发生。
1 肉鸡热应激的发病原因1.1 环境的高温通常在天气炎热的夏季,由于阳光的强烈照射,鸡舍的屋顶和地面会产生大量的热辐射[1]。
使得肉鸡受到的热能总量超过其自身的散热量,这样就会导致其内部的热平衡被破坏,从而引起肉鸡的热应激。
1.2 饲养管理不到位有的鸡舍内湿度以及密度过大,或者是鸡舍的通风不良以及饲喂的饲料营养不均衡,均可能会加重其对热应激的反应。
尤其是在一些集约化的养殖场内,进行高密度饲养肉鸡占有的空间过小,严重影响鸡体内热量的散发,还常常在内部形成一个高温的小环境。
1.3 自身的原因由于肉鸡自身的特点,没有汗腺,而且全身被羽毛所覆盖,使其体内热量的散热能力有限,热量不容易散去,蓄积而导致发生热应激。
2 临床症状当肉鸡温度超过27 ℃时,肉鸡就会逐渐表现出一些热应激的临床症状,如食欲下降、饮水量增加、排出的粪便不成型,以及饲料的转化率变低等情况,当温度不断升高达到32~40 ℃时,肉鸡呼吸加深加快,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有的肉鸡表现为张口呼吸,从口中流出白色泡沫。
肉鸡的鸡冠和肉髯潮红,严重时会表现出发绀症状。
肉鸡心率加快不能够站立,卧地不起,严重时会发生死亡。
2020年第11期热应激是夏季肉鸡常见病之一。
肉鸡发病时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都会发生紊乱,临床可见其食量和体重增加,产蛋率、种蛋的受精率和繁殖率都会下降,鸡蛋平均重量较轻,蛋壳变薄,经常出现破损坏蛋,严重时还会造成肉鸡死亡。
为保证肉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有必要深入了解热应激产生的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方法。
1热应激的概念及危害热应激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动物机体面对环境的要求发生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现象。
无论人还是动物,机体的基本技能都会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恒温动物机体存在等热区,可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通过调节来维持正常体温,但如果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上限时,机体便会发生热应激反映,对机体的生理性能和生产性能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发生热应激时,动物机体会出现热喘息、心率加快、体内氧化代谢增加、甲状腺和肾上腺素分泌旺盛、水和电介质平衡紊乱等现象,如果不能通过外界干预来使机体恢复到等热区内,就会使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逐渐减弱至丧失,即死亡。
2肉鸡热应激发生原因肉鸡热应激常发生于夏季高温时期,但高温不是肉鸡产生热应激的全部诱因,肉鸡自身因素、饲养管理不当以及其他应激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肉鸡热应激。
高温环境是肉鸡发生热应激反映的主要诱因。
科学研究标明,肉鸡机体最宜在15.6~21.1℃的气温环境中生长,机体等热区上限在28℃,一旦环境温度超过28℃,肉鸡便不能通过机体调节来保持体温,出现气喘、频繁饮水等热应激反应。
当环境温度超过38℃时,肉鸡便有死亡风险。
当环境温度并未达到28℃时,也有部分肉鸡出现热应激反应,这是肉鸡机体因素造成的。
虽然,为了使肉鸡尽量降低疾病发生率,在培育肉鸡种使便会考虑到热应激因素,但为了提高鸡肉收益,一般会通过大量喂食等方法促使肉鸡迅速生长,大量的能量摄入会使肉鸡新陈代谢的加快。
而且鸡本身没有汗腺,全身还有羽毛覆盖,新陈代谢的热量难以自主散发,从而导致热应激反应。
除了肉鸡自身因素,饲养管理不当也容易致使肉鸡发生热应激反应。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172 ·2021.010 引言鸡热应激是指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生理机能出现紊乱而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表现为生产性能显著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甚至会造成休克和死亡。
热应激是夏秋高温季节鸡易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会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且会降低鸡群对饲料的利用率和成活率,给家禽养殖产业造成经济损失。
在鸡养殖产业发展中,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掌握引发鸡热应激发生的具体原因,将各种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其正常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养殖场工作人员需提高重视程度,尤其是应注重积极做好鸡群夏季的热应激预防工作,一旦发现鸡群有热应激现象,应立即采取降温等积极措施,确保鸡群热应激症状能够快速缓解。
1 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1.1 采食量鸡的采食欲望和采食量主要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通常稳固环境比较适宜,饮水量合理,鸡采食量增加。
随着环境温度的增高,鸡的饮水欲望会显著增强,造成采食量显著下降。
鸡舍温度18~22 ℃时,每上升1 ℃或下降1 ℃鸡的采食量都会呈现下降或增加的趋势。
在热应激条件下,鸡的呼吸频率迅速加快,机体散热不足,降低鸡的采食欲望。
饮水欲望增加,使肠道中的消化酶浓度显著降低,加剧肠道蠕动,日粮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缩短,降低消化道对饲料的利用,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1.2 生产能力蛋鸡受到热应激影响后,会严重影响鸡蛋品质,造成产蛋量下降。
鸡的繁殖技能主要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
热应激条件下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调节,损害其生殖系统,造成繁殖机能显著下降。
热应激条件下,蛋鸡的产蛋能力会显著下降,且会改变鸡蛋的形状和比重,造成蛋壳较薄,鸡蛋个体较小,鸡蛋内容物发生显著变化。
这些主作者简介:王秀芹(1975-),女,山东平阴人,本科,畜牧师,从事畜牧方面工作。
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及防控措施王秀芹(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畜牧兽医局安城畜牧兽医站,济南 250409)摘要:热应激又被称为中暑症,是指鸡在高温条件下,由于体温调节和生理机能出现紊乱而引发的一种应激反应。
X u m u s h o u y i最近几年,商品肉鸡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中国很多地区的肉鸡饲养专业户在逐年增加。
但是在炎热的夏季,天气升温,很多鸡都会产生一些热应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鸡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在上升,但是鸡的免疫能力却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夏季肉鸡热应激的发病状况1、发病产生的原因肉鸡体表的羽毛比较丰厚,因此生长速度和其他鸡群比较,会很快,并且具有良好的新陈代谢的功能,自身的体温偏高。
在通常的情况下,会依靠自身呼吸,来起到蒸发散热的良好效果,从而维持热量之间的平衡,因此环境温度会对肉鸡的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
饲养的实践做出有效证明,肉鸡生长的温度不应太高,肉鸡只有在合理并且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够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自身系统的平衡,并且健康生长。
但是肉鸡生长的温度一旦过高,肉鸡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肉鸡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从而导致死亡现象的发生。
2、发病的临床症状肉鸡发病时,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差、采食量在变少、喜欢喝水、被毛出现凌乱、喜欢静卧在地上,以及身体多处的血管都会扩张,心跳剧烈加速,呼吸的次数得到提高。
产生这种病状的鸡群,双翅膀普遍会出现下垂的现象,粪便和正常情况下比较,非常稀薄。
实践中,相关人员在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后,发现病死鸡的肝脏主要呈土黄颜色,表面会出现不一样大小的血点。
在病例气管的内部会出现大量的黏液。
此外,遭受到热应激的肉鸡在免疫器官方面会产生一系列的损害。
二、夏季肉鸡热应激的防治措施1、对鸡舍结构进行改善相关人员为了防止肉鸡染病,一定要做好鸡舍内部的保温隔热功能。
鸡舍隔热最重要的部门就是屋顶,屋顶通过将外面高温所产生的热量以及太阳照射的热量阻隔在外面,从而真正做到让鸡舍内部的环境清凉舒适。
通常情况下,隔热的材料包括两种,一种是多孔材料,另外一种是热反射材料。
多孔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本身所包含的孔隙来进行适当的隔热,R值可以来表示材料的隔热性能,隔热的性能越好,R值的材料就越高。
肉种鸡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热应激是指家禽在炎热的环境中产生的体征反应,它可导致生长
受阻、减重、饲料利用率低,并可能会引起死亡。
仔肉种鸡的热应激
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尤其在夏季。
针对热应激,可以采取多种预防和
控制措施。
首先,在环境管理方面,应采取措施减少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应
监控室内外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室内硬件,保持温度恒定,并提供
遮阴和通风。
同时,要加强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整理鸡舍,减少室内
温度。
其次,应在饲料方面采取措施,降低饲料的温度,使其尽可能接
近室温,尤其是夏季。
此外,要调整粮食的能量密度和营养结构,补
充适量的水分,在饲料中增加抗温性化合物,减少温度对牲畜的影响。
最后,可以增加用于减缓热应激效果的活性护理,如:加强喉头
清洁,每半小时轮换,增加水分补充量。
另外,除温度外,还可在饲
料中添加对抗热应激药物,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2019年第9期 吉林畜牧兽医23·禽业专栏·QinYe ZhuanLan 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徐 菁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 要:热应激病可以导致肉鸡生长速度缓慢,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出现热休克和死亡,对养禽业造成极大的危害和一定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对肉鸡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做一综述。
关键词:热应激;肉鸡;控制措施环境温度对集约化饲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适宜温度的环境内,属于恒温动物的家禽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均能表现出最佳的状态,环境温度一旦超过机体适宜温度范围时,则会出现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是一种生物学特殊的生理状态。
根据气温温度的变化,应激可以分为热应激和冷应激。
1 热应激的症状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1.1 热应激的症状表现肉鸡最适温度为8~12 ℃。
当环境温度超过28 ℃时,肉鸡表现为张口呼吸,呼吸急促,经常蹲伏在阴凉的地面,翅膀下垂,两腿劈开,饮水大幅度增加,采食量减少,可见嗉囊内充满液体,粪便变稀,鸡只精神萎靡,鸡冠发绀,免疫力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38 ℃时,就会有死亡的情况发生。
1.2 热应激产生的原因1.2.1 外界的高温:在夏季时,强烈的阳光照射着鸡舍的屋顶和地面,会产生大量的辐射热。
使肉鸡总热能超过散热量,热平衡就会受到破坏,引起热应激。
1.2.2 饲养管理不当:禽舍的湿度和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饲料营养不均衡等方面均可加重热应激反应。
尤其是集约化养禽场的密集饲养,由于每只肉鸡自身所占有的空间都比较小,严重地影响了肉鸡个体体热的散发,形成一个高于周围温度的高温小环境。
1.2.3 机体自身的因素:由于肉鸡全身被羽毛所覆盖、无汗腺的生理特点,使其体内代谢散热相对困难。
2 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2.1 热应激与生产性能热应激发生时,肉鸡的体温持续升高,食欲比正常时明显衰退,影响了机体体内的养分消化能力,削减了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使消化能力和生产水平逐渐降低。
热应激对肉鸡生产的危害及其防制措施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何迟垚一、发生原因肉鸡饲养密度过大,通风量不足或通风方式不正确,饮水量不足,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都易引起热应激甚至肉鸡中暑。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外界温度达到27℃时,成鸡便开始喘息;当温度达到33℃时,肉鸡处于热应激状态;当温度达到35℃时,持续10分钟,就有肉鸡死亡,死亡时间多集中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夜间死亡多因通风不畅引起。
二、主要症状临床症状:病鸡呈现呼吸急促,张口喘气,两翅张开,饮水量剧增,采食量减少,重者不能站立,虚脱惊厥死亡,且多为肥胖大鸡,嗉囊内有大量的水。
剖检变化: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心外膜及腹腔器官表面有稀薄的血液,肺因呼吸衰竭颜色发深,气管潮红,剖开颅腔,大脑有出血点。
三、热应激对肉鸡生产的危害1、热应激可显著降低家禽的生产性能,其中以采食量减少最为主要。
在21-30℃,每升高1℃采食量下降1.5%,在32-38℃,每升高1℃采食量下降4.6%。
热应激可使肉鸡增重下降7%-17%。
2、在热应激环境下饲料消化率会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7%-14%,是由于饮水量大幅度上升,促进营养素快速通过肠道而减少吸收所致。
3、热应激时鸡代谢活动加强,外周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排出体,且鸡为对抗热应激大量饮水排出的稀粪会导致矿物元素大量丢失。
4、热应激可使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使鸡对某些病原菌易感性增加。
高温可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减少血液中淋巴细胞数量,使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而且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高温显著妨碍了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发育,降低了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相对体重的重量。
四、防制措施1、环境管理加强(1)经常检查通风设备是否完善有效,即:纵向通风的鸡舍检查风机电机运转是否正常(对风机的要求以满足舍内最大风速3米/秒为宜),检查皮带是否老化松懈;百叶窗及时维修、清洗和润滑,保证其正常开闭,检查鸡舍密闭性是否良好,调整进风口位置;实行自然通风的鸡舍屋顶必须设天窗,南北两侧墙壁底部设通风口,保证舍内空气流动通畅。
鸡热应激的发生与防控摘要介绍鸡热应激的机理、发生特点、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控措施,以为鸡热应激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热应激;机理;发生特点;危害特点;防控措施随着养鸡事业的发展,不少地区的养鸡生产已由传统家庭养殖发展为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养殖数量不断增加。
饲养密度也随之提高,导致夏季高温时鸡热应激现象更加突出。
热应激会导致鸡的免疫机能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导致大量死亡。
因此,养殖户必须重视鸡的热应激现象,并采取防控措施。
笔者现就鸡应激的发生及防控作一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1鸡热应激的机理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向其提出任何要求所做出的非特异性应答,即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一般在10-32℃的环境温度条件下,鸡能维持正常体温;在21-26℃的环境温度条件下,鸡能发挥最佳生产性能,该温度是鸡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温度;在26-32℃的环境温度条件下,鸡有不适感,但其生理功能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而当温度超过此温度限时,鸡只的生理功能会出现紊乱。
当环境温度超过鸡只的等热范围上限值时,机体会产生各种非特异性的应答反应。
这一现象即为鸡的热应激。
2鸡热应激的发生特点发生热应激时,大部分鸡只在棚舍内较阴凉处聚集,或挤堵在门窗比较通风凉爽处,其饮水量急剧增加,张口伸颈,张嘴喘息,呼吸急促,两翼下垂;当中午环境温度达到最高时,鸡蹲伏在地面上,躯体与垫料紧贴,表现嗜睡不愿动;鸡冠、眼结膜和肉髯的颜色呈紫蓝色;采食量下降,体重降低;肉鸡生长速度变缓,产蛋鸡的产蛋量减少,出现薄壳蛋的几率增加,蛋白比较稀薄;有的鸡两腿麻庳,不能站立,严重的大部分在12:00-15:00死亡。
剖检可以看到肺部有淤血、水肿症状,切面流出许多泡沫性液体,呈白色或粉红色,气管内存在大量的稀薄黏液;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症状,心肌松软,心室扩张;脑膜有充血或点状出血症状:部分皮下脂肪有出血症状;肝呈土黄色,有肿大症状,肝包膜下存在出血点或血泡症状;母鸡卵泡存在弥漫性淤血或出血症状,其子宫内经常会滞留未产出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