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太极拳口令

学习太极拳口令

学习太极拳口令
学习太极拳口令

这篇文章是对李德印8式太极教学视频中的原文记录:(可边看视频边记忆。也有人根据李德印的讲解编成我之前发的那份,要想学好8式太极,这两份中必须掌握一份,最好两份融会贯通。此为武功心法也,当脱口而出,体随心动。本文蓝色字加了着重点的要领,请务必记住。)

现在我们进行一段、二段、三段太极拳的教学,什么是一段、二段、三段太极拳呢?应该说它的准确称呼是:中国武术段位制基础教材中的公段位太极拳教学,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中国武术研究院和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为全民锻炼而确定的一项等级制度,他根据本人参加武术锻炼的年限、技术水平、理论水平、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事业的研究成果、发展贡献来授予不同等级称号,段位一共分三级九段,一、二、三段为初段位,四——六段为中段位,七、八、九段是高段位,以之配套的技术教材是对各个段位进行技术考核的指定教材。这个教材都是有一个专家委员会特别审定的,一二三段太极拳就是这个基础教材当中初段位基础教材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广全民武术锻炼,国家武术管理中心把每年的5月定为全民太极拳锻炼月,向广大爱好者推广一段、二段太极拳,有人习惯上把一段太极拳称为8式太极拳,二段太极拳叫16式太极拳.实际上,一段太极拳有10个动作,应该叫10式太极拳,现在我们就先进行一段太极拳的教学,首先请大家看一下一段太极拳10个动作的连贯演练:

一、第一动——第三动

预备式的时候,身体自然直立,心静体松,呼吸自然.

第一动:起式

1、左脚分开,两脚平行,与肩同宽.

2、两臂前平举,与肩同高.

3、屈蹲按掌,两手按到腹前.

第二动:卷肱式

1、翻掌,撤肘后摆 ,两手展开,头转向右手.

2、屈臂卷肱收手,到肩上耳旁.头转向前方,假设是正南方向.

3、前推后收,右手推倒身前,指尖对着鼻尖,后手收到腰间,手心向上.

4、翻掌,撤手后摆 .

5、屈臂,卷肱,收手到耳侧.

6、前推,后收,方向仍向正南.

第三动:搂膝拗步

1、摆手,收脚,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两手摆动,右手向上摆到右肩的外侧,左手摆到右肩前,手心一个向上,一个向下.

2、转身出脚,左转身,左脚向正东的方向迈出一步,右手收到肩上耳旁,左手落到腹前.

3、弓步搂推,重心前移成弓步,前腿屈膝前弓,后腿自然蹬直,右手推到身前,指尖与鼻尖相对,左手从膝盖上方搂过,停在左胯的旁边.

4、坐腿,扣脚,转身.

5、摆手,收脚,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轻轻点地,两手摆动,左手摆到左肩的外侧,手心向上,右手摆到左肩前.

6、转身出脚,向正西的方向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左手收到耳旁,右手落到腹前.

7、弓步搂推,方向正西.

练习时注意的几个要点:

1、用力要轻柔,身体要放松,太极拳讲究:“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切不可以身体紧张,僵硬,用力过分.

2、身体保持中正,好像端正地、放松地坐在自己的腿上,不可前伏,也不要后仰,也不要左右歪斜.

3、两手动作要协调同时,推和收同时完成,不要推快收慢,也不要上边快,下边慢,结果动作缺少配合,就不协调,不自然.

4、注意弓步的时候,两脚左右要留一点宽度,不要象踩在独木桥上一样,以免身体紧张,摇晃不稳.一般来说,两脚左右之间有10—30厘米的宽度,这样身体重心容易站稳,身体也容易放松,弓步的前脚脚尖向前,后脚尖斜向前大约45度,后腿自然蹬直,如果脚尖外撇过大,可以随着蹬腿的时候脚跟蹬转调整一下,随着转腰蹬腿把后脚的脚尖斜向前方45度左右.

下面(第一动

............注意口令

....:.

..第三动)三个动作背向演练

......——

1.、起势

....

..屈蹲按掌

..举手

... : .分脚

2.、卷肱势

..前推

.......收手

......:.撤手

..收手前推

....左转身撤肘翻掌

3.、搂膝拗步

....坐腿

..扣脚

..转身

..摆.

....弓步搂推

.....:.摆手

..收脚

..转身出脚

手.收脚点地

....

....搂手弓推

....转身出脚

二、第四动—第六动

第四动:野马分鬃

从搂膝拗步开始

1、坐腿、扣脚、转身。

2、抱手、收脚、点地、两手在右胸前上下合抱,好像抱球的样子。

3、转身出脚、向正东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

4、弓步分手、两手向左上方、右下方分开,前手与眼同高,手心斜向上,后手按压胯侧。

5、坐腿、扣脚、转身。

6、抱手收脚,在左胸前抱球。

7、转身出脚,向正西上步。

8、弓步,分手。

第五动:云手

1、摆手、翻掌。

2、转身、摆脚、扣脚、左云:两手心都向内,左手与头同高,右手与腹同高。

3、左云:收脚、并步。

4、转身、右云。

5、右云:出脚、开步、两手云到右侧、翻转;右手心向外,左手心向内。

6、转身、弓腿、左云、翻掌、成左侧弓步。

7、右云:两手交叉,向右划立圆,翻掌、收脚并步。

8、左云:两手交叉、划立圆向左摆,摆到左侧,翻掌、出脚。

9、转身、弓腿右云、成侧弓步、眼睛随着上面的手转动。

第六动:金鸡独立

1、坐腿、转身、落手、重心落到左腿上来,左手按到体侧,右手下落到右腿的旁边,手心都向下。

2、提腿、独立、挑掌、侧立掌高不过眉,手与肩相对。右腿膝关节和手关节相对。

3、落脚、落手。

4、左手提膝挑掌、脚尖自然向下垂。

这三个动作练习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野马分鬃和独立、云手,这些个动作包括有其它的动作八部分源于武术,包含有一定的攻防含义,比如说:野马分鬃,分开——这个动作的含义是:一个手抓住对方的手腕,另一只手插在对方的腋下,分靠对方,下边手是采住他、按住他,这只手穿到他的胳膊下边是分靠的动作。云手、云钩防守破坏掉对方的进攻,转腰翻掌拨开。金鸡独立,用手挑开对方,然后拿膝关节顶撞。武术的谚语说:“远了拿脚踢,近了便用膝”这是攻击的一个力点。那麽还要注意,在动作当中,弓步、搂膝拗步、野马分鬃,都是要保持两腿左右较大的宽度,大约是30厘米左右,这样站的稳。独立步,一定要使重心稳定,上体保持正直,膝关节手关节上下相对。太极拳我们现在已接触了独立步、弓步和侧弓步几种步形,步形要做的准确,步伐要做的轻灵、稳定,轻起、轻落,收脚点地的时候,也要轻起、轻落,不要落脚沉重,摇晃不稳。

看(第四动

................

.....—.第六动)三个动作的背向演练口令:

第四动:野马分鬃

........

转身、扣脚、抱球、收脚、上步、分手、在坐腿,向右转、抱手、

.............................

收脚、上步、分手

........

第五动:云手

......

向左云

...——

..

..收脚

向右云

..出脚

..

...——

向左云

...

..侧弓步

...——

向右云

........

...——

..翻掌、收脚、并步

向左云

........

...——

..翻掌、出脚、开步

向右云...——..侧弓步、翻掌......

第六动:金鸡独立........

提右腿、挑右掌、轻轻地落脚,在用左手把左腿提起来,独立站稳、..............................立身中正。.....

三、第七动—第十动

第七动:蹬脚

金鸡独立开始

1、落脚、抱手,两手在腹前交叉,左手在上,右脚跟提起。

2、举抱到胸前,提腿、举抱。

3、分手、蹬脚。

4、落脚、抱手,转向左前方。

5、举抱、提腿。

6、分手、蹬脚,手脚上下相对。

第八动:揽雀尾

1、落脚、抱手,在左胸前抱球,右脚跟提起。

2、转身、向正西上步出脚、脚跟落地。

3、弓步、棚手,右臂半屈,棚在身前与肩同高。

4、翻手、摆掌。

5、后坐、下捋,经过腹前,摆至身体的侧后方,后手与肩平,手心向上,右手摆到左胸前,手心向内。

6、转身搭手,左手的手指贴近右手的手腕,两手相搭。

7、弓步前挤,方向正西,成右弓步,两手棚圆。

8、坐腿、收手到胸前,落到腹前。

9、弓步前按,两手与肩同宽,掌心向前。

10、转身、坐腿、扣脚、分手、左手向左平摆,两手侧平举,眼看左手。

11、抱球、收脚,上面的手与肩同高,屈抱在右胸前;下面的手与腹同高,手心向上,两手相对,好像抱球的样子。

12、转身、向正东出脚上步。

13、弓步棚手、左手像一道屏障,棚架在身体的前方。

14、翻手、摆掌,手心斜相对。

15、坐腿、下捋、后摆。

16、转身、搭手。

17、弓步、前挤。

18、两手分开、坐腿、收手。

19、弓步、向前推按。

第九动;十字手

1、坐腿、扣脚、转身、摆脚、推手,两手侧平举,手心向前。

2、坐腿、落手,右脚尖回扣,两手拉开划弧,落到腹前相抱,手心向内。

3、收脚、开立、举抱在胸前,两手腕部交叉,成斜十字,手心向内,右手在外。

第十动:收势

1、翻手下落。

2、收脚并步,还原成预备势。

第七动—第十动,这几个动作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

A蹬脚时,上体要保持正直,不要紧张憋气,不要低头弯腰,还要保持松正,高度因人而异,不要勉强。

B做揽雀尾时,重心向前,向后移动要充分,虚实要分明,手法也要把他的攻防,含义表达清楚。包括四个攻防的技法:

a向前的棚手好像一道屏障,棚架在胸前,保护自己。

b两手从前轻轻地捋回来,顺势拉回来。

c两手相合,贴住对方,把对方挤出去。

d承接住对方,把他引进来,再把他推出去,先引进、后前推,这种推我们叫前按,要把这四种技法的手法表达清楚。

第七动

...—.第十动背向演练口令:

..........

第七动:蹬脚

......

蹬脚、落脚、

......抱手、提腿、举抱、分手、蹬脚(力在脚跟)、落脚、落手相...........................

抱、举手、提腿、

.........................再分手、蹬脚(脚尖回钩,力在脚跟)

第八动:揽雀尾

.......

落脚、抱手、提起右脚跟、转身上步、弓步前棚、摆手翻掌、下捋后坐、折.................................

臂搭手、向前挤出去、分手、坐腿收回来,前脚尖跷起、再弓腿按出去、转身扣...................................

脚、分手、再坐回来、抱手、收脚、转身上步、弓步棚、由前向后捋、由后向前...................................

挤、先引回来、再向前推按出去。

...............

第九动:十字手

.......

转身扣脚、撇脚、分手、落手合抱、收脚、举抱在胸前、两手立棚圆。

...............................

第十动:收势

......

翻掌、

................

...分手、下落、左脚收拢、并脚还原。

现在我们把一段太极拳的十个动作都学完了,第一:大家学练的时候,宜慢不宜快,要打好基础,不要贪多求快,也不要随便地和别人攀比,要从自己的身体和基础出发,因人而宜。第二:在这一过程当中身体要保持放松,心理安静,立身中正,用力要轻柔,动作要连贯,速度要均匀,呼吸要自然,当呼则呼,当吸则吸,不要勉强。

最后在给大家看一下一段太极拳这十个动作的背向演练:

(本文完)

三十二式太极剑口令词

三十二式太极剑 起势(1.两脚开立2.两臂平举3.转腰摆臂收脚屈蹲 4.转腰上步弓步前指 5.盖步穿掌坐盘展臂 6.左外后上步 7.屈左臂弓步接剑) 第一组 一、并步点剑1.绕剑跟步2.并步前点 二、独立反刺1.撤步崩剑2.丁步挑剑3.提膝反刺 三、扑步横扫1.撤步压剑2.反穿剑指扑步扫剑 四、向右平带1.收脚收剑2.上步送剑3.弓步右带 五、向左平带1.收脚收剑2.上步送剑3.弓步左带 六、独立抡劈1.收脚转体抡剑2.上步举剑3.独立劈剑 七、退步回抽1.退步提剑2.虚步抽抱剑 八、独立上刺1.转腰拨步2.提膝上刺 第二组 九、虚步下截1.向后退步2.转体摆剑3.虚步下截 十、左弓步刺1.撤步提剑2.转体撤剑3.收脚收剑4.弓步平刺 十一、转身斜带1.扣脚收剑2.提脚转体送剑3.弓步右斜带 十二、缩身斜带1.收脚收剑2.退步送剑(反穿剑指)3.丁步左带十三、提膝捧剑1.退步虚步分剑2.提右膝捧剑 十四、跳步平刺1.落脚沉剑2.送剑前刺3.跳步压剑4.弓步平刺十五、左虚步撩1.收脚后绕剑2.上步绕剑3.虚步撩剑

十六、右弓步撩1.转体绕剑2.上步绕剑3.上步弓步撩剑 第三组 十七、转身回抽1.后坐收剑2.弓步送剑3.后坐抽剑4.虚步前指 十八、并步平刺1.转体移步2.并步平刺 十九、左弓步拦1.转体绕剑2.上步绕剑3.弓步拦剑 二十、右弓步拦1.撇脚绕剑2.收脚收剑3.弓步拦剑 二十一、左弓步拦1.撇脚绕剑2.收脚收剑3.弓步拦剑 二十二、进步反刺1.盖步收剑2.高歇步后刺3.上步挑剑4.弓步反刺二十三、反身回劈1.转身扣脚收剑2.提脚举剑3.弓步劈剑 二十四、虚步点剑1.落手收脚2.转身上步举剑3.虚步点剑 第四组 二十五、独立平托1.后插步绕剑2.转身上托剑 二十六、弓步挂劈1.转身挂剑2.上步举剑3.弓步劈剑 二十七、虚步抡劈1.撇脚转腰抡剑2.上步举剑3.虚步劈剑 二十八、撤步反击1.提脚合剑2.撤步侧弓步反击剑 二十九、进步平刺1.提脚横剑2.垫步收剑3.弓步平刺 三十丁步回抽1.扣脚后坐2.丁步抽抱 三十一、旋转平抹1.摆步横剑2.扣步抹剑3.虚步分剑 三十二、弓步直刺1.提膝收剑2.弓步直刺 收势(1.后坐扣脚2.转身接剑3.转身摆剑 4.跟步落剑 5.并步还原)

三十二式太极剑动作口诀

三十二式太极剑动作口诀 起势(1)左脚开步(2)两臂前举(3)转体摆臂 (4)弓步前指(5)坐盘展臂(6)弓步接剑 第一组 1.并步点剑 2.独立反刺(1)撤步崩剑(2)丁步挑剑(3)提膝反刺 3.仆步横扫(1)撤步劈剑(2)仆步扫剑 4.向右平带(1)收脚收剑(2)上步送剑(3)弓步右带 5.向左平带(1)收脚收剑(2)上步送剑(3)弓步左带 6.独立抡劈(1)转体抡剑(2)上步举剑(3)独立劈剑 7.退步回抽(1)退步提剑(2)虚步抽剑 8.独立上刺(1)转体上步(2)提膝上刺 第二组 9. 虚步下截(1)转体摆剑(2)虚步下截 10.左弓步刺(1)退步提剑(2)转体撤剑(3)收脚收剑 (4)弓步平刺 11.转身斜带(1)扣脚收剑(2)提脚转体(3)弓步右带 12.缩身斜带(1)收脚收剑(2)撤步送剑(3)丁步左带 13.提膝捧剑(1)虚步分剑(2)提膝捧剑 14.跳步平刺(1)落脚收剑(2)蹬腿前刺(3)跳步压剑 (4)弓步平刺 15.左虚步撩(1)收脚绕剑(2)垫步绕剑(3)虚步左撩 16.右弓步撩(1)转体绕剑(2)垫步绕剑(3)弓步右撩 第三组 17.转身回抽(1)转体收剑(2)弓步劈剑(3)后坐抽剑 (4)虚步前指 18.并步平刺(1)转体移步(2)并步平刺 19.左弓步拦(1)转体绕剑(2)上步绕剑(3)弓步拦剑 20.右弓步拦(1)撇脚绕剑(2)收脚绕剑(3)弓步拦剑

21.左弓步拦(1)撇脚绕剑(2)收脚绕剑(3)弓步拦剑 22.进步反刺(1)上步收剑(2)转体后刺(3)弓步反刺 23.反身回劈(1)转体收剑(2)提脚举剑(3)弓步劈剑 24.虚步点剑(1)落手收脚(2)转体举剑(3)虚步点剑 第四组 25.独立平托(1)插步绞剑(2)提膝托剑 26.弓步挂劈(1)转体挂剑(2)弓步劈剑 27.虚步抡劈(1)转体抡剑(2)上步举剑(3)虚步劈剑 28.撤步反击(1)提脚合剑(2)撤步击剑 29.进步平刺(1)提脚横剑(2)垫步收剑 ( 3 ) 弓步平刺 30.丁步回抽 31.旋转平抹(1)摆步横剑(2)扣步抹剑 ( 3 ) 虚步分剑 32.弓步直刺 收势(1)后坐接剑(2)跟步收势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 一、起式 1、两脚开立 2、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靠 4、坐腿转身撇脚 5、抱球收脚 6、转身上步 7、弓步分靠 8、坐腿撇脚转身 9、抱球收脚10、转身上步11、弓步分靠 三、白鹤亮翅 1、跟步抱手 2、坐腿转腰 3、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右臂前摆 2、摆臂收脚 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推 5、坐腿转身撇脚 6、摆臂收脚 7、屈臂上步 8、弓步搂推 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12、弓步搂推掌 五、手挥琵琶 1、跟步展臂 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转体撒手翻掌 2、退步卷肱 3、后坐虚步推掌 4、转体撒手翻掌 5、退步卷肱 6、后坐虚步推掌 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卷肱9.后坐虚步推掌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卷肱12、后坐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1、转体撒手 2、收脚抱手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1、转身分手 2、收脚抱手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 九、单鞭 1、坐腿转身扣脚云手 2、云手、勾手、收脚 3、转身上步 4、弓步推掌 十、云手 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 2、左云翻掌收步 3、右云翻掌开步 4、左云翻掌收步 5、右云翻掌开步 6、左云翻掌收步 十一、单鞭 1、右云勾手 2、转身上步 3、弓步推掌

48式太极拳-口诀词

48式太极拳口令 六组动作口令如下: 一 1 白鹤亮翅 2 左搂膝拗步 3 左单鞭 4 左琵琶式 5 捋挤式(3个) 6 左斑斓捶 7 左掤捋挤按 二 8 斜身靠 9 肘底捶 10 倒卷肱 11 转身推掌 12 右琵琶式 13 搂膝栽捶 三 14 白蛇吐信(2个) 15 拍脚伏虎(2个) 16 左撇身捶 17 穿拳下式 18 独立撑掌(2个) 19 右单鞭 四 20 右云手(3个) 21 右左分鬃 22 高探马 23 右蹬脚 24 双峰贯耳 25 左登脚 26 掩手撩拳 27 海底针 28 闪通背 五 29 右左分脚 30 搂膝拗步(2个) 31 上步擒打 32 左右穿梭 33 左云手(3个) 34 右撇身捶 35 左右穿梭 36 退步穿掌 六 37 虚步压掌 38 独立撑掌 39 马步靠 40 转身大捋 41 撩掌下式 42 上步七星 43 独立跨虎 44 转身摆莲 45 弯弓射虎 46 右斑斓捶 47 右掤捋挤按 48 十字手

三十二式太极剑口令词预备式,起势, 1,并步点剑,2,独立反剑,3,仆步横向扫,4,向右平带,5,向左平带,6,独立抡劈,7,退步回抽, 8,独立上刺,9,虚步下截,10,左弓步刺,11,转身斜带,12,缩身斜带,13,提膝捧剑,14,跳步平刺,15,左虚步撩,16,右弓步撩,17,转身回抽,18,并步平刺,19,左弓步拦,20,右弓步拦,21,左弓步拦,22,进步反刺,23,反身回劈,24,虚步点剑,25,独立平托,26,弓步挂劈,27,虚步抡劈,28,撤步反击,29,进步平刺,30,丁步回抽,31,旋转平抹,32,弓步直刺。收势。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领练口令

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一路领拳口令 1、预备式 2、起势提双手到肩膀高度往远探下沉按收到预备式位置 3、金刚捣碓 提重心右移动左手在左膝上方右手在腹前中心线略走上弧线挤重心左移左手在中心线右手在右膝上方按合重心右移右掌在中心线左掌在左膝上方穿掌右掌到嘴的高度坐按略走上弧线捋重心左移左掌在中心线右掌在外侧右转身转右脚裆走后弧线倒重心到右腿双手前掤收左脚提膝斜角方向蹬出,略扣脚落地坐按翻掌挤左掌在中心线右掌在右膝上方左转身转脚到预备式的方向移重心到左腿撩左掌在太阳穴的高度略下沉合收右脚上步穿右掌翻左掌握右拳提右膝同时沉左掌冲右拳震 4、懒扎衣 冲右拳重心右移推左掌重心左移下沉挂重心右移右拳变掌插重心还在右双手上掤到头的高度翻掌打同时重心左移坐按重心在左双掌上下拉开重心右移移重心穿左掌同时沉右掌下沉合收脚提右膝穿右掌左掌在右小臂上立掌下沉蹬脚移重心穿右掌翻左掌坐按拉开重心还在右腿放远 5、六封四闭 右掌下沉翻掌拉开重心移右双掌提重心还在右翻右掌掤重心左移下沉按右掌翻右掌挤叼托重心右移下沉左右拉开重心到右翻掌略上掤翻掌合手挑肘重心还在右下沉合右腿挤肘收左脚双掌按出 6、单鞭 双掌下沉开重心在右下沉合穿左掌重心左移右掌合在左小臂右掌大中指捏拢下沉掤圆重心右移拉开右勾手在肩高度左手在腹前中心线收左脚提膝下沉蹬左脚移重心勾右脚穿左掌到嘴的高度坐按翻掌略走上弧线拉开下沉放远 7、第二金刚捣碓 切下来重心继续左移双掌上掤翻掌挤略走上弧线右捋同时重心右移双掌下沉按掌挤重心左移双掌上掤到头高度翻掌挤略走上弧线右捋同时重心右移坐按翻掌挤左转身转左脚移重心撩左掌下沉合收右脚上步穿右掌翻左掌握右拳提震 8、白鹤亮翅 冲右拳重心右移推左掌重心左移下沉挂重心右移右拳变掌插重心还在右双手上掤到头的高度翻掌打同时重心左移坐按重心在左双掌上下拉开重心右移移重心穿左掌同时沉右掌下沉合收脚提右膝穿右掌左掌在右小臂上立掌下沉斜角蹬出微扣脚移重心穿右掌坐按收左脚同时双掌拉开下沉放远 9、斜行 搓重心继续右移从中心线沉右掌重心同时左移穿左掌到头的高度翻掌同时挤右掌以右脚跟为轴转身劈左掌按右掌移重心到右腿提左腿穿右掌下沉蹬左脚拉开合右掌到脖子根左掌切到左膝上方捏左勾手移重心到左腿同时提左勾手按右掌右掌从中心线上掤拉开下沉放远 10、初收 左勾手变掌下沉双掌往中心线合重心继续左移上掤拉开重心右移下沉翻掌合重心左移按重心右移收脚提膝按掌 11、前蹚拗步 下沉捋双手上掤到头的上方翻掌蹬左脚劈脚落地搭手脚落实坐按重心在右转身转脚移重心收脚提右膝下沉蹬双掌上掤移重心到右腿拉开下沉放远 12、第二斜行 下沉重心左移左掌在中心线右掌在外侧坐按右移右掌在中心线左掌在外侧坐按略

24,42式太极拳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 第一组 一.起式 1.左脚开立,与肩同宽. 2.两臂棚举,达于肩平. 3.沉胯按掌,落掌胯旁. 二.野马分鬃 1.悬胯揽掌,丁步抱球. 2.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3.坐步分掌,撇脚扣步. 4.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5.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6.坐步分掌,撇脚扣步. 7.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三.白鹤亮翅 1.跟步抱球,合气化一. 2.重心后坐,分靠列采. 3.左脚点地,虚步亮掌. 第二组 四.搂膝拗步 1.旋胯摆掌,收脚举臂. 2.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3.坐步转胯,收脚举臂. 4.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5.坐步转胯,收脚举臂. 6.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1.按掌跟步,坐步捋带. 2.转腰拧胯,虚步合臂. 第三组 六.倒卷肱 1.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2.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3.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4.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5.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7.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8.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0.翻掌转臂,虚步开胯. 11.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12.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七.左揽雀尾 1.转腰展臂,丁步抱球. 2.猫步前探,弓步棚臂. 3.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4.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5.坐步分掌,沉胯采按. 6.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八.右揽雀尾 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丁步抱球,实左虚右. 3.猫步前探,弓步棚臂. 4.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5.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6.坐步分掌,沉胯采按. 7.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第四组 九.单鞭 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丁步抱球,猫步勾手. 3.转腰绷臂,弓步推按. 十.云手 1.后坐翅脚,扣步右采. 2.收脚棚园,并步合臂. 3.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4.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十一.单鞭 1.丁步云摆,猫步勾手. 2.转腰棚臂,弓步推按. 第五组 十二.高探马 1.跟步翻掌,坐腿曲臂. 2.卷收按掌,虚步沉胯. 十三.右蹬脚 1.提膝穿掌,弓步分掌. 2.提膝合抱,蹬脚分掌. 十四.双峰贯耳 1.转腰合胯,提膝托手. 2.落步后捋,弓步贯拳.

32式太极拳拳谱解读(李德印)

32式太极拳拳谱解读(根据李德印视频整理) 预备式:两脚并步,身体直立,保持舒松、自然、端正、平静的状态 1、起势:左脚分开半步与肩同宽,两手慢慢前平举,曲蹲、按掌(要保持沉肩顶头含胸立腰,两手轻轻地按到腹前) 2、右揽雀尾:微微向右转身,两手在右胸前相合,提脚向左前方上步(东南),弓步左捧手,前手与肩同高,手心向内,力点在前臂的外侧,后手按在胯旁;坐腿转腰扣脚,抱手收脚把右脚提起来收到左脚的内侧,转身向正西上步;弓步右棚手(后手按在胯的旁边,掌心向下);伸臂翻掌,坐腿、转腰、后捋捋到腹前,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转腰、搭手,身体转向正西,两手在胸前相合,左掌掌指轻轻贴在右腕的内侧,弓步前挤,坐腿转腰向右平画弧,转腰扣脚旋臂,右手内旋停在右肩前(正南);然后重心右移,按掌、收脚、丁步,左手掌指一直附在右腕内侧(西南) 3、左单鞭:勾手、转身、出脚,身体向左转,出脚的方向正东偏北;弓步推掌 4、左琵琶式:跟步摆掌,坐腿带手,虚步合手 5、进步搬拦捶:转腰穿掌,上步穿掌,进步拦掌(左手心翻转向下,右手变拳落在腰间,拳心转向上),丁步打拳(右拳拳眼向上,左拳拳心向下停在左臂的下面,右脚收拢成后丁步) 6、如封似闭:坐腿翻掌,上步收掌(经过胸前到腹前,手心翻转向前下方),弓步推按 7、搂膝拗步:第一个:转腰撇脚,摆手收脚,收手上步(正东),弓步搂推。第二个:转腰撇脚,摆手收脚(转腰看后手,与肩同高,手心向上),收手上步(曲臂收手到肩上头侧正东),弓步搂推。 8、右单鞭:坐腿、转腰、扣脚、云手,重心左移、坐腿、转腰,云手、翻掌、收手,勾手、转腰、上步(正西偏北),弓步推掌 9、右云手:坐腿、转腰、扣腿、松勾,右云(两手交叉在身体的前面向左向右立园画弧,手心向内带有一定的棚劲,高不过头,掌心对着自己的鼻子,下面的手经过小腹前)、翻掌、收脚并步(两脚平行向前,相距10到20厘米成小开步),左云、翻掌、开步、出脚,右云、翻掌、收脚并步,转腰左云、翻掌、开步 10、野马分鬃:转腰、抱手、提脚,转身上步(正西),弓步分手(前手与肩同高。手心斜向上),转腰撇脚向右转,抱手收脚,转腰向西上步,弓步分手 11、海底针:跟步翻掌,右手向前摆摆到右腰前,坐腿提手到肩上头侧,左手翻转按在右腹前,虚步向前下插掌(上体略向前倾) 12、闪通臂:立腰、提手、出脚,弓步推掌(右手举在头侧上方) 13、揽雀尾:转腰撇脚、腰向左转(两手慢慢下落分开),抱手提脚、左胸前抱球,向正西出脚上步,弓步棚手,伸臂翻掌,坐腿后捋转腰(后手心斜向上,右手心斜向内),转腰搭手,向正西弓步前挤,坐腿收手经过胸前往下沉按到腹前,弓步推按14、转身撇身锤:坐腿扣脚转腰分手(两手在体侧侧平举),重心右移,坐腿收脚握拳合手(右手落在左前臂的内侧,左手变拳停在腹前拳心向内),转腰上步举拳(上不方向正东偏北),弓步撇打(左臂和左腿上下相对,方向东北,拳与头同高,拳心斜向上,右手附在左前臂上面) 15、捋挤势:扣脚转腰(右手画一个小平弧停在左臂的上方,带手画一个小弧),弓腿抹掌(腰手都转向东南),收脚后捋捋到腹前。转腰搭手上步(方向东南,两手合在胸前),弓步前挤,坐腿扣脚转腰左手画弧(穿手停在右前臂的上方),弓腿穿抹

32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32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根据传统的杨式太极剑套路改编的32式太极剑,全部动作除“起势”和“收势”之外,共选定了32个主要动作。整个套路分为4段,每段8个动作,从起势到收势往返共两个来回;练习实践大体需要3分钟。动作中包括抽、带、撩、刺、击、挂、点、劈、截、托、扫、拦、抹等主要剑法和各种身法、步法。通过这些主要动作的练习,既可以更好地增强体质,又能增加练习者的锻炼兴趣,达到修身养性、益寿延年之目的。第一段的10个动作中,有仆步、弓步、独立步,特点是以平稳为主,步法以上步为主,运动速度应缓慢、均匀、稳健。剑法主要以点、刺、平、带、劈等基本剑法为主。本段动作简单,但动作协调性强,对腿部的控制能力要求高,因此在演练时,步型步法要正确规范,剑法要清楚;运动中身械要顺遂、协调。本段出现了3处独立平衡,演练中对腿部力量及单腿支撑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平时要加强腿部训练,像马步桩、虚步桩、提膝控腿等动作练习,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演练水平。第二段第三段的6个动作中,步形以弓步为主,共出现5次;剑法以拦剑为主,共出现3次;重点突出了拦剑这一剑法。在弓步演练的过程中,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虚实转换,上步时要先落脚跟,后重心前移,逐渐是前脚掌落实,这样才能虚实分明,步法稳健。同时要注意剑的方向,应使剑向对面侧前方拦挡对方刺来的剑,这样左挡右拦连续进击,技击意识逼真,动作生动活泼、气势饱满。剑在随体转画斜立圆是要连贯圆活,眼睛要随剑走,由意识引导动作。第四段的8个动作中,步形、步法变化多,较灵活,有插步、弓步、虚步、撤步摆扣等;剑法有绕剑、托剑、挂剑、劈剑、抡劈剑、反撩剑、反刺、平刺、回抽等;动作方位布局多变,最后以旋转平抹及摆扣步转体柔缓轻稳收势。在动作演练过程中,身械要协调配合,剑法要正确、清楚,方向、位置要准确,做到步到身随、剑法准,眼睛看着剑的运行方向,体现出手、眼、身法、步与身体和器械的高度协调。 预备起势 第一段 第一式并步点剑第二式独立反刺第三式仆步横扫第四式向右平带第五式向左平带第六式独立抡臂第七式退步回抽第八式独立上刺第九式虚步下截第十式左弓步刺第二段 第十一式 第十二式弓步平斩第十三式弓步崩剑 第十四式歇步压剑 第十五式进步绞剑 第十六式提膝上刺 第三段 第十七式转身回抽 第十八式并步平刺 第十九式左弓步拦 第二十式右弓步拦 第二十一式左弓步拦 第二十二式进步反刺 第二十三式反身回劈 第二十四式虚步点剑 第四段 第二十五式独立平托 第二十六式弓步挂劈 第二十七式虚步抢劈 第二十八式撤步反击 第二十九式进步平刺 第三十式丁步回抽 第三十一式旋转平抹 第三十二式弓步直刺 收势

88式太极拳动作口令

88式太极拳动作口令 第一式预备势 ⑴两脚开立⑵两臂平举 第二式起势 ⑴屈膝下按 第三式揽雀尾 ⑴收脚抱球⑵弓步掤手⑶转身抱球⑷弓步掤手⑸转腰举手⑹坐腿后捋⑺弓步前挤⑻坐腿后引⑼弓步前按 第四式单鞭 ⑴扣脚摆掌⑵收脚勾手⑶弓步推掌 第五式提手 ⑴扣脚转体⑵虚步合手 第六式白鹤亮翅 ⑴转身抱球⑵虚步亮掌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 ⑴收脚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 第八式手挥琵琶 ⑴跟步落手⑵虚步合手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 ⑴收脚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⑷坐腿摆掌⑸上步屈收⑹弓步搂推⑹坐腿摆掌⑻上步屈收⑼弓步搂推 第十式手挥琵琶 ⑴跟步握拳⑵虚步合手 第十一式进步搬拦捶 ⑴转体握拳⑵上步搬拳⑶上步拦掌⑷弓步打捶第十二式如封似闭 ⑴坐腿后引⑵弓步前按 第十三式十字手 ⑴转身分手⑵收腿抱手 第十四式抱虎归山 ⑴转体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 第十五式斜揽雀尾 ⑴转腰举手⑵坐腿后捋⑶转体搭手⑷弓步前挤⑸坐腿后引⑹弓步前按 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⑴转体摆掌⑵收脚摆掌⑶摆步摆掌⑷跟步落手⑸落拳穿掌 第十七式左右倒卷肱 ⑴转体摆掌⑵提脚屈收⑶退步推掌⑷转体摆掌⑸提脚屈收⑹退步推掌⑺转体摆掌⑻提脚屈收⑼退步推掌⑽转体摆掌

第十八式斜飞势 ⑴收脚抱球⑵转体上步⑶弓步分手 第十九式提手 ⑴跟步转掌⑵虚步合手 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⑴转体抱球⑵虚步亮掌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⑴落手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⑴跟步落手⑵虚步插手 第二十三式闪通背 ⑴上步提掌⑵弓步架推 第二十四式转身撇身捶 ⑴转身握拳⑵上步撇拳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⑴收脚收拳⑵上步搬拳⑶上步拦掌⑷弓步打捶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 ⑴上步抱球⑵上步掤手⑶转腰举手⑷坐腿捋手⑸转体搭手⑹弓步前挤⑺坐腿后引⑻弓步前按第二十七式单鞭 ⑴转体摆掌⑵收脚勾手⑶弓步推掌 第二十八式云手 ⑴转体摆掌⑵左云收脚⑶右云开步⑷左云收脚⑸右云开步⑹左云收脚 第二十九式单鞭 ⑴提脚勾手⑵弓步推掌 第三十式高探马 ⑴跟步伸掌⑵虚步推掌 第三十一式右分脚 ⑴上步抱手⑵分脚分手 第三十二式左分脚 ⑴落步分手⑵收脚抱手⑶分脚分手 第三十三式转身左蹬脚 ⑴落脚合手⑵转体抱手⑶蹬脚分手 第三十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⑴落脚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搂推⑷收脚摆掌⑸上步屈收⑹弓步搂推 第三十五式进步栽捶 ⑴收脚摆掌⑵上步屈收⑶弓步栽捶 第三十六式翻身白蛇吐信 ⑴转体举掌⑵收脚合手⑶上步撇拳⑷弓步推掌第三十七式进步搬拦捶 ⑴收脚握拳⑵上步搬拳⑶上步拦掌⑷弓步打捶第三十八式右蹬脚

太极功夫扇口令词(大字打印版)

太极功夫扇 (一) 1. 开步抱扇(起势) 2. 侧弓步举扇(斜飞式) 3. 虚步亮扇(白鹤亮翅) 4. 进步刺扇(黄蜂入洞) 5. 转身下刺扇(哪吒探海) 6. 独立撩扇(金鸡独立) 7. 翻身劈扇(力劈华山) 8. 转身抡压扇(灵猫捕蝶) 9. 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二) 10.弓步削扇(野马分鬃) 11.并步亮扇(雏燕凌空) 12.进步刺扇(黄蜂入洞)13.震脚推扇(猛虎捕食) 14.戳脚撩扇(螳螂捕蝉) 15.盖步按扇(勒马回头) 16.翻身藏扇(鹞子翻身) 17.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三) 18.马步推扇(举鼎推山) 19.转身刺扇(神龙回首) 20.叉步反撩扇(挥鞭策马) 21.点步挑扇(立马扬鞭) 22.歇步抱扇(怀中抱月) 23.并步贯扇(迎风撩衣) 24.云手劈扇(翻花舞袖) 25.歇步亮扇(霸王扬旗) 26.开步抱扇(抱扇过门)

(四) 27.弓步削扇(野马分鬃) 28.并步亮扇(雏燕凌空) 29.进步刺扇(黄蜂入洞) 30.震脚推扇(猛虎捕食) 31.戳脚撩扇(螳螂捕蝉) 32.盖步按扇(勒马回头) 33.翻身藏扇(鹞子翻身) 34.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五) 35.马步顶扇(顺鸾肘) 36.马步抖扇(裹鞭炮) 37.虚步拨扇(前招势) 38.震脚拍扇(双震脚) 39.蹬脚推扇(龙虎相交)40.望月亮扇(玉女穿梭) 41.云扇合抱(天女散花) 42.歇步亮扇(霸王扬旗) 43.托扇行步(行步过门)(六) 44.虚步捧扇(七星手) 45.弓步捧扇(揽扎衣) 46.后捋前挤扇(捋挤式) 47.并步背扇(苏秦背剑) 48.弓步戳扇(搂膝拗步) 49.仆步穿扇(单鞭下势) 50.弓步架扇(挽弓射虎) 51.虚步亮扇(白鹤亮翅) 52.抱扇还原(收势)

三十二式太极剑动作名称、口诀

三十二式太极剑 一、动作名称G,XCq1G4 (1 )预备式 (2 )起势;,5H% H 第一组 1.并步点剑 2.独立反刺 3.仆步横扫 4.向右平带 5.向左平带 6.独立抡劈 7.退步回抽 8.独立上刺 >.;= s G 第二组 9.虚步下截 10.左弓步刺 11.转身斜带 12.缩身斜带 13.提膝捧剑 14.跳步平刺 15.左虚步撩 16.右弓步撩$S oosA&F 第三组 17.转身回抽 18.并步平刺 19.左弓步拦 20.右弓步拦;FG cm;y 21.左弓步拦 22.进步反刺 23.反身回劈 24.虚步点剑 第四组 25.独立平托 26.弓步挂劈 27.虚步抡劈 28.撤步反击 29.进步平刺 30.丁步回抽 31.旋转平抹 32.弓步直刺 33.h* t\4Nx4 二、动作口决u0Y 起势 1.左脚开步 2.两臂前举 3.转体摆臂 4.弓步前指 5.坐盘展臂 6.弓步接剑U.]3VKP~Hl 第一组UW];Agi 1. 并步点剑N KKhu[U 2. 独立反刺(1 )撤步崩剑(2 )丁步挑剑(3 )提膝反刺-$1ELCtt 3. 仆步横扫(1 )撤步劈剑(2 )仆步扫剑rbs *vPA 4. 向右平带(1 )收脚收剑(2 )上步送剑(3 )弓步右带, l*8x{R! 5. 向左平带(1 )收脚收剑(2 )上步送剑(3 )弓步左带Zn 6. 独立抡劈(1 )转体抡剑(2 )上步举剑(3 )独立劈剑|K.%o.GX 5

7. 退步回抽(1 )退步提剑(2 )虚步抽剑oV*x7.tL 8. 独立上刺(1 )转体上步(2 )提膝上刺^V(M_i 第二组1sL Zn(> 9. 虚步下截(1 )转体摆剑(2 )虚步下截eL4@m 10. 左弓步刺(1 )退步提剑(2 )转体撤剑(3 )收脚卷剑(4 )弓步平刺9D 11. 转身斜带(1 )扣脚收剑(2 )提脚转体(3 )上步送剑(4 )弓步右带G 12. 缩身斜带(1 )收脚收剑(2 )撤步送剑(3 )丁步左带M wo'~ %C 13. 提膝捧剑(1 )虚步分剑(2 )提膝捧剑m*Fj_J@tw 14. 跳步平刺(1 )落脚收剑(2 )蹬腿前刺(3 )跳步压剑(4 )弓步平刺 e {9L{- 15. 左虚步撩(1 )收脚绕剑(2 )垫步绕剑(3 )虚步左撩Ue+ E 16. 右弓步撩(1 )转体绕剑(2 )垫步绕剑(3 )弓步右撩XB'-/ -# 第三组=FZ K 18. 并步平刺(1 )转体移步(2 )并步平刺kz'+ d 19. 左弓步拦(1 )转体绕剑(2 )上步绕剑(3 )弓步拦剑t*Q!zn NoK 20. 右弓步拦(1 )撇脚绕剑(2 )收脚绕剑(3 )弓步拦剑%]>}K66 21. 左弓步拦(1 )撇脚绕剑(2 )收脚绕剑(3 )弓步拦剑DBv"6 22. 进步反刺(1 )上步收剑(2 )转体后刺(3 )弓步反刺 C 64o 1 23. 反身回劈(1 )转体收剑(2 )提脚举剑(3 )弓步劈剑7JY o^L*s 24. 虚步点剑(1 )落手收脚(2 )转体举剑(3 )虚步点剑&4vJU W i$ 第四组$+ -o+W 25. 独立平托(1 )插步绞剑(2 )提膝托剑m+)C5d 26. 弓步挂劈(1 )转体挂剑(2 )弓步劈剑+Mha C 1 27. 虚步抡劈(1 )转体抡剑(2 )上步举剑(3 )虚步劈剑H9&[r_C 28. 撤步反击(1 )提脚合剑(2 )撤步击剑B-Y LG/a{K 29. 进步平刺(1 )提脚横剑(2 )垫步收剑(3) 弓步平刺Ro

武当38式三丰太极拳陈师行道长教学口令、歌谣及拳谱

武当38式三丰太极拳陈师行道长教学口令——1,起勢 重心下沉,腳尖踮起,邁開馬步標準,重心輕移到左腳。這時候要做到:鬆肩沉胯,含胸拔背,全身放鬆。兩手合到腹前下沉,抱球,提到胸窩,翻腕沉到膝蓋與膝平,再抱球從兩膝蓋起與肩平,成大圓形。沉肩沉肘沉掌。氣哒菩暮响额^頂,翻腕下沉送腸與臍平,後收起下沉起於勾手與肩平,同肩寬。 ——2,退步崩式 兩手交叉抱球扣腳收腳丁步,手抱圓手臂撐圓。轉身左腳向前斜角邁步前移,馬步捧掌,左掌心朝里右掌心朝下,兩臂撐園。 ——3,攬雀尾 穿掌後坐,上手齊眉下手齊胯,抱球收腳丁步。穿掌下沉,邁步推按,擺左後右,擺右一插,,二插收腳,三撥換掌,左掌撐起,翻腕提膝,腳尖扣起蹬,腳尖绷直收回。重心下沉,上步馬步送掌。擺腳一帶至左上斜方,二換手退步,轉身弓步帶掌至右後斜角,後坐穿掌收腳,下沉後角抱球,面向正前方。 ——4,正單鞭 左掌外翻,右手從左掌心穿出勾手,左手扶助右肘,提膝蹬腳,腳尖繃直收回,重心下沉,左腳邁出,掌心朝里向外旋轉分開。 ——5,提手上勢 後坐扣腳,左掌從腸位(前位?)上穿出,稍比肩低點,形成正馬步。翻腕擺腳帶掌收腳,手與肩平向正前方托掌帶手至腸位,形成一個立園形,勾手提於肩平,提膝與手同步蹬腳。收腳抱球,重心下沉,腳跟著地,扣腳轉腰翻球,左腳點起與兩掌心相對,左腳邁出馬步沉掌,左掌心提至心窩,兩掌背相對。 ——6,白鶴亮翅 抱球收腳,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腳前點,兩臂撐園。 ——7,左摟膝拗步 右轉下按,左掌上托左腳收回成丁步,左掌心下按,右掌心上託與肩平,重心下沉左腳邁開摟膝推掌。 ——8,右摟膝拗步 跟步後坐左轉身帶掌,左掌託於肩平,右腳收回丁步,重心下沉右腳邁出,右下摟膝左推掌。——9,倒轉肱 撥掌後坐,轉腰右掌從腸位向左膝下插,抱左插扣腳。撥掌後坐兩手收至腸位,送掌提膝,兩掌心朝上。重心下沉右腳後退,左掌收至腸位向膝蓋下插,抱插扣腳,撥掌收腳兩手收至腸位,掌心向上送掌提膝,腳尖棚直。 ——10,斜飛式 重心下沉左腳向斜角退步,轉身右掌下插,抱插收腳丁步,右腳後退,轉身右掌從心窩送出,掌心向上。 ——11,虛步亮掌 左掌收到腸位,從腋下穿出,左腳前點成虛步亮掌,兩掌心朝前。 ——12,提手上勢 右掌穿出左腳後退,擺手收腳,兩手收至腸位,勾手提膝蹬腳。收腳抱球,重心下沉腳跟著地,扣腳轉腰翻掌抱球收腳,掌心相對。重心下沉左腳邁開,馬步沉掌掌背相對。 ——13,白鶴亮翅 抱球收腳,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腳前點。

三十二式太极剑分解动作名称

三十二式太极剑分解动作名称“中大”现代武术院首任监训长太极系列 总教练李德献 起势(三环套月) 1、左脚开步 2、两臂平举 3、转体摆臂 4、弓步前指 5、坐盘屈臂 6、弓步接剑 一、并步点剑(蜻蜓点水) 二、独立反刺(大魁星式) 三、仆步横扫(燕子抄水) 1、撤步劈剑 2、仆步扫剑 四、向右平带(右拦扫) 1、收脚收剑 2、上步送剑 3、弓步带剑 五、向左平带(左拦扫) 1、收脚收剑 2、上步送剑 3、弓步左带 六、独立伦臂(探海式)

1、转体抡剑 2、上步送剑 3、独立劈剑 七、退步回抽(怀中抱月) 1、退步提剑 2、虚步抽剑 八、独立上剑(宿鸟归林) 1、转体垫步 2、提膝上刺 九、虚步下截(乌龙摆尾) 1、转体摆剑 2、虚步下截 十、左弓步刺(青龙出水) 1、退步提剑 2、转体撤剑 3、收脚收剑 4、弓步平刺 十一、转身斜带(风卷荷叶) 1、拍脚收剑 2、提脚转体 3、弓步左带十二、缩身斜带(狮子摇头) 1、提脚收剑 2、撤步送剑 3、平步左带十三、提膝捧剑(虎抱头)

1、虚步分剑 2、提膝捧剑 十四、跳步平刺(野马跳涧) 1、落脚收剑 2、捧剑平刺 3、跳步分剑 4、弓步平刺 十五、左虚步撩(小魁星式) 1、收脚绕剑 2、垫步绕剑 3、弓步右撩十六、右弓步撩(海底捞月) 1、转体绕剑 2、弓步劈剑 3、后坐抽剑 4、虚步前指 十七、转身回抽(射雁式) 1、转体收剑 2、弓步劈剑 3、后坐抽剑 4、虚步前指 十八、并步平刺(白猿献果) 1、转体移步 2、并步平刺 十九、左弓步拦(迎风掸尘)

1、转体绕剑 2、上步绕剑 3、弓步拦剑二十、右弓步拦(迎风掸尘) 1、撇脚绕剑 2、收脚绕剑 3、弓步拦剑二十一、左弓步拦(迎风掸尘) 1、撇脚绕剑 2、收脚绕剑 3、弓步拦剑二十二、进步反刺(顺水推舟) 1、上步收剑 2、转体后刺 3、弓步反刺二十三、反身回劈(流星赶月) 1、转体收剑 2、提脚举剑 3、弓步劈剑二十四、虚步点剑(天马行空) 1、落指收剑 2、转体并剑 3、虚步点刺二十五、独立平托(挑帘式) 1、插步绕剑 2、提膝托剑 二十六、弓步挂劈(左车轮剑) 1转体挂剑2、弓步劈剑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第一段 〈一〉白鹤亮翅(正南):(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虚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 〈二〉左搂膝拗步: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三〉左单鞭(东偏北15度):後坐扣脚,右转平带,收脚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东偏北约15度). 〈四〉左琵琶势(正东):跟步平摆(右摆左釆),虚步合掌. 〈五〉捋挤势(三式)(东南-东北-东南):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上步提手,左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 〈六〉左搬拦捶(正东):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七〉左掤捋挤按(正东):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後坐右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 第二段 〈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後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正东):後坐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摆步左分,跟步右摆,後坐翘脚穿掌. 〈十〉倒卷肱(四式正东):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十一〉转身推掌(四式四隅角):撤步反提(东南),左转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 〈十二〉右琵琶势(正西):撤步左拈,翘脚挑掌. 〈十三〉搂膝栽捶(正西):丁步左捋,上步搭手,跟步前掤(後坐),丁步反提,弯肘上步,弓步栽捶. 第三段 〈十四〉白蛇吐信(二式正东):後坐托掌,扣脚转体(右),歇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盖步,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二式正东):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右拿左贯(正北),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左拿右贯(正南). 〈十六〉左撇身捶: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丁步握拳,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势:後坐分掌,合拳收脚,樽身穿拳,仆步举拳. 〈十八〉独立撑掌(二式正东):弓步挑拳,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左),盖步下压,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右). 〈十九〉右单鞭(西偏北约15度):撤步抱拈,後坐右捋,弓步左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东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右推. 第四段 〈二十〉右云手(三式,正南):後坐扣脚,左转按捋,勾手变掌,右云换重,反掌并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右云换重,反掌并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右云换重,反掌并步(扣步45度). 〈二一〉右左分鬃(正西):左云换重,丁步左抱,转体出步,弓步右分,後坐撇脚,丁步右抱,转体出步,弓步左分. 〈二二〉高探马(正西):跟步仰掌,虚步探掌. 〈二三〉右蹬脚(西偏北30度):转身带掌,上步穿掌,弓步分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32式太极剑各式的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口令

32式太极剑各式的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口令 预备势起势⑴左脚开立⑵两臂前举⑶转体摆臂⑷弓步前指⑸坐盘展臂⑹弓步接剑第一组 第一式并步点剑 第二式独立反刺⑴撤步抽剑⑵收脚挑剑⑶提膝反刺 第三式仆步横扫⑴撤步劈剑⑵仆步横扫 第四式向右平带⑴收脚收剑⑵上步送剑 第五式左平带⑴收脚收剑⑵上步送剑⑶弓步左带 第六式独立抡劈⑴转体轮剑⑵上步举剑⑶独立劈剑 第七式退步回抽⑴退步提剑⑵虚步抽剑 第八式独立上刺⑴转体垫步⑵提膝上刺第二组 第九式虚步下截⑴转体摆剑⑵转身下刺 第十式左弓步刺⑴退步提剑⑵转身撤剑⑶收脚收剑⑷弓步平刺 第十一式转身斜带⑴扣脚收剑⑵提脚转体⑶弓步右带 第十二式缩身斜带⑴提脚收剑⑵撤步送剑⑶丁步左带 第十三式提膝捧剑⑴虚步分手⑵提膝捧剑 第十四式跳步平刺⑴落脚落剑⑵捧剑前刺⑶跳步分剑⑷弓步平刺 第十五式左虚步撩⑴收脚绕剑⑵垫步绕剑⑶虚步左撩 第十六式右弓步撩⑴转体绕剑⑵垫步绕剑⑶弓步右撩第三组 第十七式转身回抽⑴转体收剑⑵弓步劈剑⑶后坐抽剑⑷虚步前指 第十八式并步平刺⑴垫步转体⑵并步平刺 第十九式左弓步拦⑴转体绕剑⑵上步绕剑⑶弓步拦剑 第二十式右弓步拦⑴撇脚绕剑⑵收脚绕剑⑶弓步拦剑 第二十一式左弓步拦⑴撇脚绕剑⑵收脚绕剑⑶弓步拦剑 第二十二式进步反刺⑴上步收剑⑵转体后刺⑶弓步反刺 第二十三式反身回劈⑴转身收剑⑵提脚举剑⑶弓步回劈 第二十四式虚步点剑⑴落指收脚⑵转体举剑⑶虚步点剑第四组 第二十五式独立平托⑴插步绕剑⑵提膝托剑 第二十六式弓步挂劈⑴转体挂剑⑵弓步劈剑 第二十七式虚步抡劈⑴转体轮剑⑵上步举剑⑶虚步劈剑 第二十八式撤步反击⑴提脚合剑⑵撤步击剑 第二十九式进步平刺⑴提脚横剑⑵垫步收剑⑶弓步平刺 第三十式丁步回抽 第三十一式旋转平抹⑴摆步横剑⑵扣脚抹剑⑶虚步分剑 第三十二式弓步直刺收势⑴后坐接剑⑵上步收式⑶并步还原

32式太极剑讲解及套路图解

三十二式太极剑讲解及套路图谱 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太极拳系统的一种剑术套路,它具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健身价值。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国家体委运动司于1957年,邀请太极拳专家李天骥从杨式太极剑套路中择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十二个式子改编而成,除起势与收势外分为四组,每组八个式子,全套计往返两个来回。它既保留了传统太极剑的风貌,又删繁就简,演练时间只需二、三分钟时间,易学易练,是学习太极剑的基础套路、入门套路,为练习其他剑术套路打基础。三十二式太极剑内容包括:点、刺、扫、带、劈、抽、截、撩、拦、挂、托、击、抹等多种剑法。太极剑的身型身法,步型步法与太极拳相同,凡学过太极拳者,很容易学会练好这套太极剑套路。 名称及图片 预备式 [教学要点] 头颈正直,下微向内收,精神要集中。 起式 [教学要点] 1、两臂上起时两肩自然松沉不要耸起。剑身紧贴左前臂下侧,剑尖不可下垂,剑把指向正前方。 2、转体、上步、弓腿和两臂的动作要柔和协调,同时完成。 3、上步要轻灵,身体重心移动要平稳,上下肢动作协调。 一、并步点剑 [教学要点] (一)并步与点剑要特别注意协调一致同时到位,应剑尖自后向前环绕几近270o,而右脚收并距离较短,应在剑尖下点时才并步落脚到位,不要脚已收并,剑还在绕环下点。 (二)并步时,要屈膝稍下蹲。右脚要全脚掌着地,不要做成右脚前掌着地的丁步型,但重心还是主要在左腿上,不要两腿平均负担体重。 (三)剑的划圆要在上体微微旋转带动下,以右腕的绕环来使剑在身体左侧划一立圆,两臂不可高举。

点剑是个使剑尖自上向下点啄的剑法动作,当右手握剑向前下落至胸高时,迅速提腕(右臂同时自然伸直)使剑尖快速下点,剑臂夹角约成35o左右。点剑时,要活把握剑,以拇指、无名指与小指着力,其他两指松握。 两肩松沉,上体保持自然正直。 二、独立反刺 [教学要点] (一)动作一:右脚后撤落步时,脚尖外撇约60o为宜(朝向南偏东),有助于独立时桩步稳固,右手剑后撤时要落臂沉腕,使剑尖自然向上翘起。 (二)动作二:右手剑向后抽撩要在身体充分右后旋转带动下进行,并与左脚内收协调一致。整个动作要连贯一气,不要间断。 其中要注意: 1)当剑自前向下、向后抽转时,右手腕仍要保持沉腕上折状,不使剑尖下垂触及地面; 2)待右手抽过右胯后边继续后抽、边伸直手腕使剑尖向后撩平; 3)到剑尖撩平时,右手要边外旋翻转、边稍向下沉腕,使剑尖自然上挑,要活把握剑(钳握),臂微屈,剑身斜置于身体右侧; 4)上体要正直,两肩平齐,避免上体左倾,耸肩扬肘及右胯外突等错误姿势。 (三)动作三:独立反刺时,右脚尖朝向不变,左膝尽量上提,膝尖朝向正前方(正东),并与左肘上下相对,上体要保持自然正直,不可前俯后仰。 刺剑是以剑尖领先,通过手臂的由屈到直,伸刺而出,力注剑尖。本式是反手握剑经头前上方向前(正东)伸臂前刺,不要做成将剑由下向上直臂上架错误动作。 三、仆步横扫 [教学要点] (一)动作一:由上式独立步转向本式仆步时,左脚向左后方撇步,步幅要稍大些,脚要横落,脚尖指向南稍偏东约15o。左脚着地时,右腿有个屈膝前弓过程,右脚跟里转,使脚尖与弓腿方向一致。劈剑方向为西南,剑臂要成平直一线。 (二)动作二:由弓步劈剑转换为仆步扫剑,在步法上,右腿要继续屈膝下蹲,重心尽量右移,左腿铺直,要成半仆步型(也可做成全仆步),不要未成仆步就向前弓步了;在剑法上要有个由上到下再横扫的过程,不要滑过。

陈氏太极拳拳谱口令

老架一路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拗步 11、斜行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22、斜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堂拗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四十六六封四闭47、单鞭 48、玉女穿梭19、懒扎衣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叉步) 53、摆脚跌岔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鹤亮翅 57、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63、高探马 64、十字脚 65、指裆捶 66、猿猴献果 67、单鞭 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太极拳交流QQ群:521776104

老架二路 1、预备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护心拳 7、斜行 8、回头金刚捣碓 9、撇身拳 10、第十式指裆 11、斩手 12、翻花舞袖 13、掩手肱拳 14、腰拦肘 15、大肱拳小肱拳 16、玉女穿梭 17、倒骑龙 18、掩手肱拳 19、里变里变 20、兽头式21、披架子 22、翻花舞袖 23、掩手肱拳 24、伏虎 25、抹眉肱 26、黄龙三搅水 27、左冲 28、右冲 29、掩手肱拳 30、扫堂腿 31、掩手肱拳 32、全炮捶 33、掩手肱拳 34、捣叉捣叉 35、左二肱右二肱 36、回头当门炮 37、窝底大捉炮 38、腰拦肘 39、顺拦肘 40、窝底炮

24,32,40,42,48式太极拳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带口令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右左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32式太极拳口令词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左琵琶势 5.进步搬拦捶(孙式) 6.如封似闭 7.搂膝拗步 8.右单鞭 9.右云手 10.野马分鬃 11.海底针 12.闪通背

13.右揽雀尾 14.转身撇身捶 15.捋挤式 16.右拍脚 17.左分脚 18.右蹬脚 19.进步栽捶 20.左右穿梭 21.肘底捶 22.倒转肱 23.右下势 24.金鸡独立 25.左下势 26.上步七星 27.退步跨虎 28.转身摆莲 29.弯弓射虎 30.左揽雀尾 31.十字手 32.收势 杨式4O式太极拳口令: 起势。二,榄雀尾。三,单鞭。四,提手上势。五,白鹤亮翅。六,搂膝拗步。七,手挥琵琶。八,搬拦捶。九,如封四闭。十,斜飞式。十一,肘底捶。十二,倒卷肱。+三,左右穿梭。十四,左右野马分鬃。十五,云手。十六,单鞭。+七,高探马。十八,右蹬脚。十九,双峰贯耳。二十,左分脚。二+一,转身右蹬脚。二+二,海底针。二+三,闪通背。二十四,白蛇吐信。二+五,右拍脚。二+六,左右伏虎。二十七,右下势。二+八,金鸡独立。二+九,指裆捶。三+,揽雀尾。三+一,单鞭。三十二,左下势。三十三,上步七星。三十四,退步跨虎。三十五,转身摆莲。三十六,弯弓射虎。三十七,搬拦捶。三+八,如封四闭。三十九,十字手。四十,收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