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卫星通信信道的系统仿真
- 格式:pdf
- 大小:354.85 KB
- 文档页数:5
卫星通信系统级仿真方法卫星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网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
为了确保卫星通信系统的高效运行,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级仿真,以评估其性能、优化设计和预测系统行为。
卫星通信系统级仿真方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卫星轨道设计、射频链路分析、地面站布局和网络规划等。
在进行系统级仿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卫星轨道设计,卫星轨道对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仿真分析不同轨道参数的影响,可以优化卫星轨道设计,以实现更好的通信覆盖和服务质量。
2. 射频链路分析,射频链路是卫星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影响着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通过仿真分析射频链路的性能指标,可以优化天线设计、功率分配和频谱利用,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3. 地面站布局,地面站的布局对卫星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仿真分析不同地面站布局方案的优劣,可以选择最佳的地面站位置和数量,以实现最佳的通信覆盖和容量。
4. 网络规划,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规划涉及到多个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通信连接,需要进行仿真分析以评估网络的可靠性、容量和延迟等性能指标,以优化网络设计和规划。
在进行卫星通信系统级仿真时,通常会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具和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等,以建立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
通过系统级仿真,可以全面评估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方案,提前预测系统行为,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之,卫星通信系统级仿真方法是确保卫星通信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全面评估系统性能,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系统级仿真方法也将不断完善和提升,为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信系统仿真原理与无线应用一、引言通信系统仿真是指使用计算机模拟和分析通信系统的运行和性能。
无线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通信系统仿真原理以及无线应用进行介绍和讨论。
二、通信系统仿真原理通信系统仿真是通过计算机对通信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优化设计。
通信系统仿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系统建模:首先需要将通信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
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系统的结构、信号的传输特性以及各个组件的工作原理等因素。
2. 信号生成:通过随机过程或特定信号源生成符合实际通信环境的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是声音、图像、视频等。
3. 信道建模:通信系统仿真需要考虑信道的影响。
信道建模可以采用统计模型或基于物理特性的模型,以模拟真实的信道传输特性。
4. 传输过程模拟:通过模拟信号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过程,包括编码、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环节,以及信号的干扰、衰落等现象。
5. 性能评估:通过仿真实验,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传输速率等。
可以通过改变系统参数,优化系统设计。
6. 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性能,选择最优的方案。
三、无线应用无线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无线应用场景: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的典型应用之一,包括手机通信、无线局域网、蓝牙等。
移动通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通信。
2. 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是由大量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这些节点可以实时采集环境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心节点进行处理和分析。
无线传感网络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物联网等领域。
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通过卫星中继信号进行通信的方式。
卫星通信可以实现广域覆盖,适用于远距离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
4. 無線射頻辨識(RFID):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自动识别目标的技术。
NC-OFDM卫星通信方法及系统仿真
王勇;赵青松;王迪;王磊
【期刊名称】《计算机仿真》
【年(卷),期】2022(39)7
【摘要】为了提高卫星通信的频谱利用效率,提出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Non-continuou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NC-OFDM)卫星通信方法,研究了NC-OFDM子载波分配方法、系统建模仿真和对授权用户的干扰分析。
基于频谱感知的子载波分配方法实现了NC-OFDM卫星通信系统对频谱空洞的有效利用,系统仿真结果和干扰分析表明,NC-OFDM卫星通信能够提高频谱利用率,并且在采用频谱感知和自适应信道接入技术的条件下,NC-OFDM卫星通信系统能够与授权用户实现频谱兼容。
【总页数】5页(P60-63)
【作者】王勇;赵青松;王迪;王磊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电子制约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7.2
【相关文献】
1.认知无线电NC-OFDM系统中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新方法
2.载波干涉降低NC-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
3.NC-OFDM系统性能的仿真分析
4.基于非线
性缩放技术的NC-OFDM系统峰均比抑制方法5.基于改进NC-OFDM算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TK的MEO卫星通信系统的仿真与覆盖分析吴昊;王宇【摘要】基于对中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覆盖性能进行分析的目的,本文利用STK建立了两种典型的中轨道卫星通信系统星座的仿真模型,通过星座仿真模型分别对其全球覆盖性能和区域覆盖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ICO和Odyssey卫星通信系统星座的全球平均覆盖率均为100%,对北京区域的双星覆盖率均为100%,三星覆盖率分别为87.5%,89.8%,四星覆盖率分别为70.3%,34.2%,五星覆盖率分别为21.1%,3.1%.在全球覆盖性能方面,ICO星座和Odyssey星座均具有良好的覆盖性能;在区域覆盖性能方面,前者的多星覆盖性能远优于后者.%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ellation coverage performance of th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this paper uses STK to set up two constellation simulation models of the typic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n 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global and regional coverage performance are carried ou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lobal coverage rate of ICO and Odyssey are 100%. In Beijing region,the double-satellite coverage rate for is 100%,and the triple-satellite coverage rates are 87.5%and89.8%,and the four-satellite coverage rates are 70.3%and 34.2%,and the five-satellite coverage rates are 21.1% and 3.1%. The ICO has fine global coverage performance with Odyssey and its multiple coverage performance is even better than that of Odyssey in Beijing region.【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7(025)022【总页数】5页(P120-123,127)【关键词】中轨卫星通信系统;STK;星座;覆盖性能【作者】吴昊;王宇【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100;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7+.23利用中轨道(MEO)卫星提供全球移动通信[1]的优点在于:相比于GEO卫星,MEO卫星的传输损耗较小,对手持机和星载天线的要求也相应较低,研制难度与LEO卫星大致相当,其传播时延也大约为GEO卫星的四分之一。
综合课程设计卫星通信信道链路参数计算与模拟:学号:一、课程设计容及基本参数1、 设计目的近年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终端用户数量不断扩大、新业务不断增加,这对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卫星通信系统以其全球覆盖性、固定的广播能力、按需灵活分配带宽以及支持移动终端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向全球用户提供互联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服务的补充方案。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微波与卫星通信技术》这门课程,对于卫星通信技术有了基本的了解。
本课程设计基于已学的的基本理论,对卫星通信信道链路参数进行计算和模拟,从而掌握卫星通信信道链路参数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影响卫星通信信道性能的因素。
同时熟悉Matlab 编程仿真过程,利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
2、 基本参数列表表1 根据学号得到的系统参数3、 涉及公式1) ITU 法计算雨衰值:),()(βαp p R L R K A =(dB) (1) 其中,p R 为降雨率,单位为mm/h ,β为仰角,可以通过以下经验公式获得 0779.041.1-⨯=f α (255.0≤≤f ) (2)42.251021.4f K ⨯⨯=- (549.0≤≤f ) (3)上式中频率f 的计算单位为GHz 。
雨衰距离:14766.03]sin )108.1232.0(1041.7[),(---⨯-+⨯=ββp pp R R R L (km) (4)2)ITU 法计算氧、水蒸气分子吸收损耗值:氧分子损耗率,对于57GHZ 以下的频段,可以按下式近似计算3230226.09 4.81[7.1910]100.227(57) 1.50f f f γ--=⨯++⋅⋅+-+(dB/km) (5) 对流层氧气的等效高度0h 和水蒸气的等效高度可分别按如下公式确定:06(57)h kmf GHz =<因此,对于氧分子的吸收损耗为: 002h R O γ= (dB) (6) 水蒸气分子损耗率与频率和水蒸气密度)/(3m g p w 有关,对于350GHz 以下频段,都可以用下式计算(dB/km): 242223.610.68.9[0.050.0021]10(22.7)8.5(183.3)9.0(325.4)26.3w w w p f p f f f γ-=++++⋅⋅⋅-+-+-+ (7) 对流层水蒸气等效高度w h 可按如下公式确定: ]4)4.325(5.26)3.183(0.55)2.22(0.31[2220+-++-++-+=f f f h h w w (km) (350f GHz <) (8)其中,0w h 取2.1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