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教材分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教材分析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彭青青

一、单元概述

(一)单元教学意义

“时间”听起来很熟悉,可又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但时间是不停地在流逝的。“时间”单元的研究就是从感觉时间流逝开始。学生在听到“时间”一词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向导手表与时钟,因为手表和时钟可以告诉我们过去了多少时间和现在是几点钟。可是如果反过来思考:手表和时钟是人们为了计时而发明的,在手表和时钟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来知道时间的呢?这样就引出了“在时钟发明之前”“夜间的计时器”“用水测量时间”“做一个水钟”等课题的研究。本单元就是这样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加深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理解,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二)单元组成

1.时间在流逝

2.在时钟发明之前

3.夜间的计时器

4.用水测量时间

5.做一只水钟

6.用摆计时的钟

7.测量摆的快慢

8.调整钟摆

9.保持时间统一

10.寻找时间的痕迹

(三)单元概念关系

(四)单元目标

科学概念: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

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过程与方法:经历“太阳钟”、“蜡烛钟”、“水钟”、“摆钟”等计时器原理的探究和制作过程,经历感受时间从模糊到精确的活动过程。加深对控制变

量的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作用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意识到时间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并以其固定的速度缓缓流逝;在对科学发展史的了解中,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为获得一个精确实验结果不断进行研究的

意志品质。

二.各课活动编排及建议

1.时间在流逝

编者意图:

时间是一个很难加以描述的词汇,要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并且进行研

究必须借助客观的物体.本课是“时间”单元的起始课,主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估计时间,感受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时间”有时使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钟表是现代人们用于计量时间的常用工具;在不同的情况下,

我们对相同时间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

逝的。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测时间。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各种方法感受1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合理地估计10分钟、1小时我们能做哪些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活动编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一:现在几点了

“现在几点了”是让学生不看手表估计现在是几点钟。这个活动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猜现在几点了,而是要促进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来估计现在的时间,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调动学生原有经验烁烁自己或别人是根据什么来估计时间的。再看看手表,我们根据自己的方法估计得是否正确。因为这是一节单元引入课,如果这个活动开展得充分,就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且与以后的几课产生结构。

活动二:一分钟有多长

“1分钟有多长”这个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物来描述时间的长短。1分钟,在我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段,但是1分钟到底有多长?学生可能没有真正地去注意过。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去感受?就是要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方法充分地感受1分钟的时间间隔。教材中有两个学生在对话:每分钟心跳是80次,以及阅读书籍和用手打节拍的插图。提示学生1分钟可以这样来感受它的长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这样描述时间:1分钟大约是我心跳80次吧……”在对分钟有了直观的认识后,再让学生对“10分钟又有多长”“1小时有多进行描述。有了1分钟的感受,相信学生会运用更多的方法对“1个小时”进行描述。

活动三:过去多长时间了

课上到这里,那么“这节课过去多长时间了呢?”教师在学生研究投入的情况下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对过去的时间要么估计过短要么过长。原因就是课堂上过于投入或者没有兴趣,影响了他们的估计。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问学生:“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是对刚才的估计寻找归因。那这节课真的比原来长了(或者比原来短了)很多吗?于是引出了“时间有快慢吗”的讨论话题。这个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辩论,使学生知道时间是不会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它总是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

活动实施建议:

1、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2、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过度语:

现在几点钟了?我们可以看自己的手表。可是古代人没有手表怎么知道时间的?因为在第一课的学习中,他们知道了借助身边很多能够感受时间。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在时钟发明之前

编者意图:

引导学生对人类最早的计时方法“日”进行了解,了解“天”的具体计时方法——时辰。讨论“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和阴天、夜间不能计时的,为下一节课“夜间计时器”作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古时候的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把昼夜交替的一个周期算作一天,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随着时间的变化,阳光下物体

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

古人制成了“日晷”用于计量时间。

过程与方法:制作一个“太阳钟”,思考和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并发现太阳钟的弊端。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和探索过程.

活动编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一:用太阳来计时

现在几点钟了?我们可以看自己的手表。可是古代人没有手表怎么办?在第一课的学习中,他们知道了借助身边很多能够感受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会很快地做出回答:古人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来判断时间。学生们还会想到古人还用“流水”“香炷”等计时。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最早的时间单位可能是“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了最初的计时单位后,慢慢地需要对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划分一天的呢?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古人的计时方法:古代所说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代表几点;古代的一个时辰是现在我们规定的的几个小时。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计时,对于现代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建议教师在上课前应该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人的“十二时辰”计时资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他们理解古代和一些近代的文学作品打好基础(许多文学做中有用十二时辰表示时间的)。活动尽可能充分,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研究教材安排的第二个活动。

活动二:用光阴来计时

在了解了古人一天的时间划分后,发展比较快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古人是怎么知道现在是“午”时还是“申”时等时辰的呢?他们也像现代人一

样有像手表或者时钟那样的计量时间的仪器吗?这就引出“用光阴计时”这个

活动的研究。如何利用光阴进行计时呢?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但教师心中应该明白,让学生设计太阳钟本身并不是苛求孩子能制造准确的计时工具,而是希望学生能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日晷的构造和原理。当然如果有科学工具箱的教师,这个活动要充分地展开,课堂上教师还要留有时间让学生用日晷去计时。

活动三:讨论与思考

在计时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日晷显示的时间与手表的时间有一定的误差,这就引出了太阳计时的缺陷性。组织学生对太阳钟进行分析,它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也为第三课的学习埋下伏笔,使学生在学完这课后能进一步思考。如,古人阴天怎么办,到了晚上怎么办等问题。

活动实施建议:

1、这节课的三个活动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每个活动都有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对下个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要将其孤立地分开。

2、对“时辰”的概念的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只要学生理解,出示时间,能算出时辰,出示时辰能说出时间,不需要很熟练,只要会算就行。对各时辰相对应的时间,教师可采用一些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

3、工具箱里的日晷是塑料的,其对折的角度要根据你所在地的纬度进行调整的,学生通过对太阳钟的操作,理解利用太阳计时的原理。

(当然也可以利用一张薄纸板、木板、半圆规、磁性罗盘、透明胶条等材料自己制造日晷。)

附相关资料:怎样做一个日晷仪

材料:

一张薄纸板

木板或纸板基座

( 30厘米×15厘米)

半圆规、磁性罗盘

透明胶条

制作方法:

用一张薄纸板可以剪成一个直角的三角形,这就是一个指示针。但首先你要知道,你所在地的纬度,这是一条想像的、环绕地球的圆线,纬度线与赤道平行。从赤道到地球的极分成若干个度数,赤道的度数是零度,北极是北纬 90度,南极是南纬90度,你可以在地球上找出你所在的纬度。美国约是在北纬30~50度;中国约是在北纬5~55度。

假设你所在的纬度是 40度,这就是你所做的三角形最长边(斜边)的角度。在直板上画一个15厘米长的基线(如图1),再画一个90度的角,沿这个角边

线向上约长13厘米,从底线量出40度的角,并沿这个角画直线,完成了这个三角形。这条斜线长约20厘米,剪下这个三角形。画一个 30厘米×15 厘米的方块,再把这个方块的中间对折,使之成为两个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半圆。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底座。用胶条把前面的三角形贴在这个底座上,三角形的底边就放在使长方形分成两个正方形的折线上,三角形40度角的斜边端点放在半圆的中心(如图2)。

用一个罗盘针使太阳表成南北走向(如图 2),使日光表站立的直角边向北,圆心向南,也可以使直角边向正北方向而不是磁极的北极。一般街道都是正南正北的,你也可以在晚上借助北极星来确定正北。

日晷仪安置完毕后,在底盘上记下每小时的太阳阴影的位置。你可以得到日晷仪开始的时间在半圆的开始处是 6点,在三角形的直角边处是12点,在半圆的另一端是下午6点。每一个小时间距是一样的。这样,在晴朗的天气,你就可以用日晷仪来测时间。

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画出 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会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就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也就好比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的不同,可分成地平日晷 (晷面水平放置而晷针指向北极,其晷面和晷针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赤道日晷(晷针平行地球自转轴而晷面呈北低南高状摆放,其晷面和晷针垂直)等。

过渡语:

在没有太阳的夜间,古人是怎样计时的?

3、夜间计时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古人还利用燃烧的蜡烛、流动的沙子、流动的水等制成计时的工具,因为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蜡烛钟的活动过程;经历改进自己制作的蜡烛钟活动过程;

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蜡烛报时器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成果的制作需要不断的改进。

活动编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一:做个蜡烛钟

在没有太阳的夜间,古人是怎样计时的?课前可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利用课前已收集的信息或者自己的推测、想象,充分地讨论交流关于古人夜间有哪些计时的方法。在讨论的基础时间行,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在夜间常用的照明工具主要是蜡烛,可否利用燃烧的蜡烛作为计时的工具?那么“蜡烛为什么可以作为计时的工具呢?”这个问题与上节课的“太阳为什么能作为计时工具”有着同样的含义。因为太阳的东升西落和蜡烛的燃烧都是一种空间的变化,时间和空间有密切的关系,时间的测量是通过空间位移转换而来的。

教材安排了“让我们用蜡烛做一个可以计时 10分钟的蜡烛钟!”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希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思考怎样来确定时间刻度(想比做更重要)。当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标号了时间刻度,就来尝试用自制的蜡烛钟进行计时。“用我们自己的蜡烛钟来计时,准确吗?”学生根据于手表的对照肯定会发现蜡烛钟的误差。这时就可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希望学生对各种可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设法进行控制。这个环节的学习,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制作成果进行改进与反思,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蜡烛钟的制作技艺。

活动二:设计一个报时闹钟

这个活动是探究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个趣味性的拓展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时间决定,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就在课堂上讨论方法,将具体制作放在它作为课外进行。

活动实施建议:

怎样做一个蜡烛钟?要给学生一个具体可操作的要求:

(1)蜡烛的长度怎么计算,怎样测量?

(2)蜡烛1分钟燃烧的长度该怎么测量?

(3)在实验时,四人小组该怎么分工才能比较精确的确定时间?(4)燃烧的蜡烛该怎么拿?

(5)实验时还需要注意什么?

4、用水测量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流流动是有规律的,在一定的时间里,在统一装置里,水流的流量是基本一定的,但流速先快后慢。

过程与方法:经历记录100亳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量筒里的水积聚到 10 毫升和50 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进

行推测和验证。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中能做到乐于与人合作。

活动编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一:认识两种类型的水钟

古代人是怎么利用流水报时的呢?教材中分别安排了“受水钟”、“泄水钟”、“漏壶”三种古人的计时工具,这三种计时工具是怎样计时?的我们要让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上,考虑他们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成计时工具的。因为流水是一种运动的事物,与蜡烛和太阳极为相似。这样的认识要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接下来的问题“流水和时间有哪些相似特点?”这是对上节课的太阳、蜡烛做计时工具原因的进一步概括,发展了前两节课的思考。使学生感受到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在流动,更加形象地认识时间这一事物。

活动二:滴漏实验

该活动是要让学生从思维层面转向实践操作,亲身体验上怎样用水来计量时间的流逝。教材利用“滴漏实验”,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计量时间这一活动。先组织学生进行“ 100毫升水从杯中缓慢流出需要多少时间”的推测实验活动,根据这个活动推测这样的速度流10毫升与50毫升需要多少时间?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根据地进行科学推测。然后进行滴水实验。这三个活动互相联系,所以每个活动学生都要充分体验,因为前一活动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着下一个活动的开展。

不用手表仅观察水的流动我们就能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吗?这是对前面活动

的一个巩固与提高。接着教材创设了一个没有手表或者时钟的情境,根据刚才我们对 100毫升流水时间的记录,估计要多少时间,量筒内的水能积聚10毫升?到50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自己的推测结果,并验证自己推测的结果正确与否。错了,原因是什么?对了,原因又是什么?指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推测,意识到推测要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而不是随意的猜想。

在前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流水的速度慢了,时间是不是也跟着放慢了?教材也提供了这样的提示,试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进一步体验时间的快慢是不会因为流水的快慢而加快或者防慢的。时间的流逝我们不能控制,但是同样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是可以控制的。这就于第一课产生了呼应。

教材在结束的时候,向谁提出了“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滴漏”的活动,延续了关于滴漏的研究,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活动实施建议(滴漏实验的指导):

1.怎样才能知道我所测量的是流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

先倒满150毫升的水,开始流时计时,当水位到50毫升时,再计时,这样就是流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

2.为了能比较准确地测量出100毫升的水,你觉得在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减少误差?为什么?

(1)倒水前先用手堵住小孔

(2)指导学生看水位的方法:平视、凹线为准

(3)如何计时?分工合作、同步进行(一人喊口令,一人看钟)

过渡语:

经历了前一节课关于滴水计时的研究后,学生已经有了制作水钟的欲望和理论基础。

5、做一只水钟

编者意图:

让学生经历“设计——制作——运用——改进”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古人利用流动的水制成计时的工具,因为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设计制作水钟方案;并且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中能做到乐于与人合作,并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

度。

活动编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一:设计水钟

经历了一节关于“用水测量时间”的研究,学生已经有了制作水钟的欲望和理论基础。本节课的重要活动是:设计水钟,制作水钟。教学时可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预备制作的水钟的类型、式样、材料、操作步骤等事项,教材要求学生用图画设计方案,在插图的右边作了提示与思考,引领学生在制作设计方案的时候,思考一些必要问题,有准备、有目的地制作计划。计划的完善是制作水钟的一个关键,在这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清晰地将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反映在计划上,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分工及操作过程。

活动二:做个水钟

这是计划的实施阶段,要求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严格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作水钟。其重点应放在怎样标出时间的刻度、控制水流的速度上。教材中有吊针的

一幅插图,这里是提示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事物,来控制水流的速度。关于标时间刻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做法比较简单。学生在做蜡烛钟的时候已经积累下这样的经验,在这里学生会想到只要测 1分钟或者几分钟就行了,不需要测量10分钟。

活动三:用水钟来计时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制作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设计的水钟可能不能准确计时甚至误差较大,这就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水钟进行改造。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再次经历了一个思考方案——制定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成果的科学探究活动。要让学生意识到,一项科学成果的完成光有方案是不够的,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改进。

6、用摆计时的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相关的研究方案;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摆摆动的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

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中能做到乐于与人合作,并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活动编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一:观察钟摆

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人类对计量时间的要求也更加精确了,往往有的时候需要以秒来计算时间。以前学生探究过的日晷、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摆钟的发明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的计时工具都要精确呢?这对学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观察摆钟的构造,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教材就是这样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内部构造图片。通过观察发现,同一座钟的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一样呢?教材引

导学生自己用一条细绳和一个小重物制作一个简单的摆,并测量其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由于学生使用的细绳长短不一样,每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也就不一样。这就自然引发了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什么有关的问题。

活动二:问题与思考

摆动的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希望学生通过讨论做出自己的推测。怎么来验证我们自己的推测?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推测,选择一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内容,并讨论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教材右下角给学生在讨论方案时,作了一个提示。提示学生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研究的问题;二是我们计划的可实施性;三是怎么对自己的计划进行改进。在交流计划时,也要从这三个方面评价一个小组制定的计划。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制定一份研究计划是本节课的活动重点。教材虽然对制作计划做了一定提示,但教师还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一定的指导。

7、测量摆的快慢

编者意图:

本节课是上节课的延续,教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摆长是影响摆快慢的主要因素,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和摆的幅度没有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主要与单摆的长度有关:摆长越长,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越多。

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摆的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

分析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记录的。

活动编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一:用摆做实验

本节课是对上节课制定计划的实施阶段。要研究影响摆动次数的因素,先要制作一个摆。实验前组织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数据更精确:一是制作的摆是否能自由摆动;二是摆动幅度的大小;三是测量的表的选用;四是测几次比较科学。教材对这些问题都做了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直接把这些给予学生。

关于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在前一节课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推测,影响摆快慢的可能因素有摆锤的重量、摆绳的长度、摆动的幅度。这三个实验,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1-2个在课堂上进行。但是不论是选做哪项实验,都要特别强调对实验变量的控制,比如在研究摆锤的时候,摆长和摆幅一定要保持一致。

活动二:思考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哪种摆的速度比较快?哪种摆的速度比较慢?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锤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幅有关吗?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实验希望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并能产生新的问题。

总之在这三个实验中,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要起到一个“扶、引、放”的作用。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参与者,是一个合作者,三个实验中不断地强化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并且能够利用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

8、调整钟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控制摆长,可以制成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或任意次)的单摆。过程与方法:经历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的活动过程;经历对摆长不断地调整直至摆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为测量到一个精确的实验结果而不断地进行研究的意志品质。

活动编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一: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在对摆的快慢进行研究后,学生会对摆有一个新的认识。一个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学生会继续提出问题:摆长是怎样影响摆动次数的?教材就此提出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 60次的摆。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要制作一个每分钟摆60次的摆,必须先要清楚地知道摆长是怎样影响摆动次数的这个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能探究出“摆长越长,摆速越慢;摆长越短,摆速越快。”摆速正好是每分钟60次的摆的摆长是多少呢?学生只能靠不断尝试了。也就是说,他们只能用“试误”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当然,“试误”也并不盲目的,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减少“试误”的次数。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出这方面的思考。教材在这里提示学生在摆长30厘米与15厘米之间进行实验,也减少了学生“试误”的范围。

活动二:做个钟摆

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就有办法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 60次的摆。在做之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怎样制作这个60次摆?接着教师为学生提供一根绳子和一个摆锤,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这里关键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反复实验。实验结束,交流制作的结果和经验,同时引出摆钟的摆与我们刚才制作的钟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机械摆钟就是根据摆的原理制作而成的,以及我们制作的摆在形状和材料上进行改进就是摆钟的摆。如果时间仓促的话,可把这个活动放在课外。

9、保持时间统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随着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为了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序,时间的计量必须要有统一标准。

过程与方法:经历感受时间从模糊到精确发展的活动过程;学会调整自己时钟出现的不准确或者误差。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感受到人类为提高时间计量精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活动编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一:精确计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也在不断地发展。要求越来越高了。教材通过一段资料的介绍和交流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时间计量方面的不断探索。这可以说是对前面八课学习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前面8课时学习的一个升华。

活动二:校对时钟

正因为现代生活对时间计量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引出了要保持时间的同一。所以教材在这课的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保持时间统一的重要性。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我们各个人的钟表显示的时间不相同,那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如果没有统一的时间会怎样?我们的钟表出现误差时,怎样校对和调整?有学生会提到我们要与北京时间对照,也有学生还可能会思考为什么不用自己当地的时间报时呢?教材对这样的问题没有做出回答,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希望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答,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相关资料:

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

人类的日常生活、科研、导航及测绘等工作都离不开时间。时间的计量涉及两个量:历元和时间间隔。任何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自然现象都可以用来测量时间。人类从以地球自转为基准来计量时间发展到机械钟、石英钟、乃至原子钟,经历了约3500年的发展变化进程。

在公元前 1500年出现的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埃及人首先开始使用这项技术,然后在整个地中海地区普及开来。日晷是以太阳投向刻度盘的阴影为基础的,通常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会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在公元前 1400年出现的漏壶(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仪器。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滴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的。古代人设计的“五轮沙漏”通过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以此来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的依次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来显示时刻,这种古老的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完全相同。

在公元 1088年,中国宋朝的机械师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水钟)被认为是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它实际上就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1400年,第一批机械钟开始在欧洲流行,其始祖由意大利人乔瓦尼·唐迪于1364年制成,他首次在机械钟里引入了轮式钟摆。

1511年,荷兰人彼得·亨莱茵制成了第一块怀表,但它只有时针而没有分针和秒针。怀表和钟的结构其实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它利用螺旋弹簧制成的发条驱动,从而摆脱了传统的钟摆,它靠小巧的“体形”,轻松进入人们的口袋。

1656年,有摆的挂钟(或座钟)产生于荷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实验室内。它是以伽利略发现摆的摆动具有规则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自此以后人类掌握了比较精确测量时间的方法。

1969 年,由瑞士人创意、日本精工企业制作的第一块石英手表―― Seiko Astron 诞生,其价格在当时相当于一部汽车。石英手表的发明是由于科学家们发现了处于电路之中的石英晶体能产生频率稳定的振动,并且可以通过特殊的切割方式来控制石英晶体振动的频率。

时间基准

所谓时间基准,就是在当代被人们确认为是最精确的时间尺度。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着这样的时间尺度。

在远古时期,人类以太阳的东升西落作为时间尺度;公元前 2世纪,人们发明了地平日晷,一天差15分钟;1000多年前的希腊和我国的北宋时期,能工巧匠们曾设计出水钟,精确到每日10分钟误差;600多年前,机械钟问世,并将昼夜分为24小时;到了17世纪,单摆用于机械钟,使计时精度提高近100倍;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石英晶体振荡器出现,精密的石英钟,300年只差1秒……

自 17世纪以来,天文学家们以地球自转和世界时作为时间尺度:当地球绕轴自转一周,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人连续两次看见太阳在天空中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平太阳日。1820年法国科学院正式提出: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为一个平太阳秒,称为世界时秒长。

由于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不规则变化和长期减慢,所以世界时每天可精确到1×10-9。但是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特别是航天、空间物理、军事等)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时间尺度的精度需求越来越高。

1953年是时频科学一个新的里程碑。世界上第一台原子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由三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中有一位科学家是我们中国人,叫王天眷(后来回

国,多年从事祖国的频标事业)。原子钟的出现标志着一门崭新的学科:量子电子学诞生。1963年13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铯原子 C s 133 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震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1秒。此定义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从1963年后,时间基准的名称应该由PRIMARY CLOCK 来代替,它指的是实验室型大铯钟。就已发表的资料来看,德联邦的“联邦技术物理研究院”的PTB-CsI、美国国家标准局的NBS-6及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NRC-CsV的准确度均已达到10-14量级。我国计量院的CsⅡ、CsⅢ也达到10-13量级。由此可见PRIMARY CLOCK 的准确度至少要比商品型小铯钟高出一个数量级。

对于大铯钟这样的一级时间标准,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时频实验室拥有,而且,有的还不能长期可靠地工作。但是,对于世界上大多数没有大铯钟的实验室也可以有自己的时间尺度。其方法是:用多台商品型铯钟(目前 5071A型小铯钟的准确度为1×10-15)构成平均时间尺度。实验室的小铯钟越多,时间尺度的稳定性就越好。有了这样高稳定度的时间尺度,也可以满足国防、科研、航天等方面的急需。例如:我们国家授时中心有6台小铯钟,组成我们的地方原子时尺度,其稳定度为10-14量级。国外有的实验室有几十、乃至几百台小铯钟,那么,稳定度就更高了。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类对新的时间基准的研究仍在继续,大铯钟作为PRIMARY CLOCK 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例如:原子喷泉、光频标就是它的强劲对手。喷泉钟的准确度进入10-15 , 最好的达到1×10-12(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光抽运铯束基准频标的准确度也进入10-15(法国巴黎时间频率实验

室)。国家授时中心 5071铯钟组因此,不久的将来,喷泉钟或光频标完全有可能取代目前的微波频标,成为新一代的时间频率基准。

10.寻找时间的痕迹

编者意图:

本节课的研究要让学生“看到”时间,从视觉上给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使时间成为一个显性的东西,从中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大树的年轮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能够记录时间的长短。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各种方法寻找时间留下的各种痕迹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事物正悄悄地发生变化。

活动编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一:树木年轮的秘密

时间虽然是不可逆的,也不随人的意志改变,但是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能够找到时间所留下的痕迹,很多的事物能够记录时间的流逝。本节课要让学生“看到”时间,从视觉上给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这部分是观察记录时间的事物。教材中以树的年轮为例子,树的年轮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学生只要数一数树的年轮就能知道这棵树活了多少年。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可以事先请学生查阅关于记录时间事物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世界上还有没有像树木那样记录自己过了多少时间的事物?激发学生对时间研究的

兴趣。

活动二:寻找时间的痕迹

教材的许多插图也提示了时间在各处留下的痕迹。教学时,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教室或者学校等地方,在记录本上记录时间在我们教室或学校里留下的痕迹,使学生更加珍惜时间,珍惜周围的事物。

活动实施建议:

1、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 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 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 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 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 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 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 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 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 (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1.《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二、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三班的科学课,共有学生55人。通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五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逼迫老师调整课时;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1.《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寓教学于活动之中,探究性实验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 根据各教学目标、内容、资源的不同,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机会。如观察、实验、设计与制作、收集资料;又如搭建充分展现学生的看法和建议的学习活动平台: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书、耕地问题辩论会、克隆人的讨论会、改进工具的建议。这些活动还延续到课外,学生课后仍然保持浓厚地探究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年龄特点,开展专题研究。 以往的教材中因为学生年龄小,没有按排专题研究,而从五年级开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在上册课本中增加了三个专题研究(生物的生活环境、关于山地的研究、做个环保小卫士)。这一学期开展“我的机器” 一项专题研究和五项(齿轮的作用、自行车某组成部分研究报告、同种植物个体间差异、蘑菇石形成的原因实验报告、设计机器人)小探究小调查活动。“我的机器”专题研究提出了多个参考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选题设计研究计划、实施探究活动、撰写研究报告等等。也可以不完全依照教材的样子,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做专题研究有很多好处:有利于学生系统地研究某项内容,培养了他们深入研究事物的能力,学会了写研究报告等等,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介绍科学家、了解科技前沿的新技术。 通过讲介科学家的故事,如阿基米德、布朗、威尔莫特、弗朗西斯、雷第、米勒、达尔文、李四光,使学生产生对科学家的敬畏之情;本册增设学习科技前沿方面的新技术知识内容,如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生产机器人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繁殖技术,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内容、概念上不必要求学生精确把握、但又不能出错,比如炼铁的过程、结合简图来讲解将原料输送到高温炉中炼出生铁就可以了,其 他什么温度、添加剂等就不细讲。因为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主要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这一点我们小学科学老师要特别注意。 4、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本册教材中二、三、四、五单元与环境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活动,从小帮助学生发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环境带来的正、反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锦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萃 沉与浮单元概念 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 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的。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的。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的。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向上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拉力+重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省力。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有大小。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26、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7、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不一定能浮起来。 28、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不一定是盐。 29、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一样的。 30、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 3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 32、如果1立方厘米的某物体的重量为1克,那么它在浓盐水中就会上浮。 33、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每立方厘米液体轻重的仪器。 34、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浓盐水。

五年级科学教材分析暨教学策略研讨会发言稿

五年级科学教材分析暨教学策略研讨会发言稿 五年级科学教材分析暨教学策略研讨会发言稿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整体特点: 五年级主要围绕“作用与平衡”这组统一概念,整合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及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本册围绕“作用与平衡”统整教学内容,共设6单元,22个题。 本册侧重“作用与平衡”中的“平衡”,通过研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以及地球与宇宙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向学生初步渗透自然界的物体无不在相互作用之中,物体间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又可以产生一次新的平衡现象。因此,自然界的物质永远都处在相互作用之中。 三、主要目标 根据新科学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的影响。 2、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动手操作,探究杠杆平衡、轮轴、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生物的进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 3、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五年级科学下学期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沉和浮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沉浮,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有关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之一。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系。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种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去解释密度的概念要求过高,于是,科书中没有直接揭示密度的概念,而是通过学生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在资料库中,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也渗透物体密度的概念,在同体积下,一些物体比水重,一些物体比水轻。这就给学生对密度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前科学概念的认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2.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

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3.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4.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6.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简单的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活动获得结果。 2.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 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 4. 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 5. 学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6. 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7. 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福利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8.经历观察法的设计、改进,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9. 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和概括,形成科学概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卷一 一、我来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向上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受冷时体积___缩小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B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优质文档】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内容概要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 单元组成的。 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 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在“热”单元里,将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感受时间的长短,了解古时候人类计时仪器,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认识钟摆及其原理并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 努力。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认识昼夜交替现象,让学生认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 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 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各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沉和浮》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 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描述的语言可能和科学家精确的定义不很相同,但通过这些探究可以修正或完善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理解上得以提高。这个探究过程会使学生认 识到他们也可以弄明白事物的规律。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有关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之一。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本单元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体概念:当把物体放人一种液体,相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重 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体积下,比液体重的物体会下沉,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 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 本质解释。 第二单元《热》 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 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 而产生的显著变化——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 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 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 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 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 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极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科学概念有: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等。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3、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都有着自己所特有的需求。如光照强度、水分多少、食物种类等。4、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如食物关系等。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6、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平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本单元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它包括:1观察,2提出问题,3预测,4制定计划,5实验操作。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包括:对比实验(1、2、3课),制作生态瓶(第6课) 对比实验的处理:确定一个研究条件。在实验中确保只有这个条件有变化而其他条件没有变化。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注意收集实验证据,用事实来说话。制作生态瓶的处理:重视建造生态瓶的准备工作。讨论建造方案要详细,为操作做准备。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操作。注意持续的观察活动,收集实验证据。 第二单元《光》,本单元首先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包括:1、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观察影子、光源、物体的之间的关系,寻找影子变化规律。2、观察记录一天中午体影子的变化,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作出有依据的推测或解释。3、理解课文中有关观察、实验操作的目的和方法,能按要求进行操作。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光的强弱、材料属性、物体与阳光的角度和物体升温快慢的关系。4、能准确地记录实验、观察中的数据,并根据要求绘制出柱状图或折线图。5、运用本单元的科学原理,设计、制作潜望镜、太阳能热水器。 本单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1、自然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为生产、生活、科研服务。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2、事物都有利有弊,科学技术也一样。人们应该在利用事物有利的一面的同时尽力避免不利的一面。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课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课知识点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答:有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或轻重)的大小.在水中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练习】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关系。 2.将一段铁丝没入水中.其沉浮情况是_________;将一块木块放入水中.其沉浮情况是 ________. 3.橡皮块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切成原来的八分之一甚至更小.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时() A.浮 B. 沉 C. 半浮半沉 D. 悬浮 4、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由不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为什么潜艇能够在水里自由浮沉? 答:潜艇有压载舱.当其中充满水时.潜艇就会下沉;当潜艇将其中的水排出时.潜艇就会上浮。所有潜艇时靠改变自身的重量大小改变浮沉的。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练习】 1.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上浮。体积大小相同的物体.________的容易上浮.________的容易下沉.轻重一样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_______,体积小的容易_______.(填“轻”或“重”.“下沉”或“上浮”) 2.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潜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沉浮的。 3.要使沉在海里的潜水艇上浮.正确的方法是() A.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注水.以增加潜水艇的重量。 B.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排水.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C.抛弃潜水艇的压载舱.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4、在水中沉的物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中浮的物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必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 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 (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 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 (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水中是浮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1、《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二、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统统的探究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