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2014高一教学论文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12
资料概述与简介 高二上期半期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 一、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孝悌tì 敕chì造庠序xiáng 赤金盘螭lí B.畏葸xǐ跬步guī牲醴lǐ扪参历井shēn C.创伤chuāng 逡巡qūn 榫头sǔn 沸反盈天feì D.猿猱náo 贿赂luò 修葺qì 锄櫌棘矜jī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凋蔽良莠惮精竭虑痴心妄想 B.披糜通缉却之不恭精神焕散 C.真谛松驰暴戾恣睢矫柔造作 D.厮杀顷刻嘉宾满座两全其美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好人”陈光标热心于慈善事业,虽然其作风高调,但是他的慈善基金确实帮助了方方面面的困难者,正是秉承了让“爱”无所不至的思想,他才成为那个最独特的“好人”。
值得教育部高考改革组重视的是,高中学生的能力良莠不齐,如何能让绝大多数同学进入合适的大学深造,就成了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马航客机MH370失去联系后,马来西亚政府和军方在披露信息方面不够及时,前后矛盾,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u-64一.选择题:(1-15:每题2分;16-20每题3分;总共45分)1. 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B.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科学C.化学支持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但面对伪科学和人体健康等问题却显得无能为力D.化学将为解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和方法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3.按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要求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14.31g NaCl ②用100mL量筒量取4.5mL稀硫酸③用紫色石蕊试液检测出某溶液的pH值为6 ④用100mL 容量瓶配制1mol/L Na2CO3溶液90mL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 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 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 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 过滤、蒸发、萃取、蒸馏5.在进行下列实验时,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错误的是()A.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B.进行蒸馏操作时,先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液体中下部加热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6.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C.冷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7.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D.分液时,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8.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
二十四木品雄浑黑白乌木 White and Black Ebony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木工之道,或刻画自然而然,或自抒怀抱见地,但总不离木材而见得,则凡良材佳木,务使健不可挠,牢不可破,才可当不朽之一,故先之以雄浑。
见于外曰“用”,存于内曰“体”,言浩大之用改变于外,由真实之体充满于内,即体精用宏之旨。
黑白乌木外显分明之墨迹,浑虚飘荡,如流云长风,而又以沉实之体得雄健于内,一物不着自到浑然之地,则万理兼备,莫与之抗衡,人言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几近之。
木工者,返虚入浑是读木,返字有心力;积健为雄是使器,积字有器力。
黑白乌木之形神往来,东方爱木者尤其能查其超乎象外又俱得环中之味;另言黑白乌木之质,一面浑化无迹,一面气势充沛,尽纳雄浑之妙。
冲淡神餐枫木 Ambrosia Maple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此格神餐枫木居其最。
如东坡所称“质朴而实绮,清矍而实腴,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雄浑者,又恐雄过于猛、浑流为浊。
惟猛惟浊,美之弃也,故进之以冲淡。
素默处之,平居淡素,以默为守,涵养既深,天机自合。
神餐枫木罕有浓深艳丽之色,虫食留灰痕,“心清闻妙香”。
鹤本淡逸之品,而又独飞,则神餐枫木之品可以仿佛。
枫木不重,硬度亦不高,虫食之影响更使其难以过硬过密,脱淡黄色之嫩若,有灰蓝玄冥之色配以淡粉,冲和无激,然而通体无不适之处。
操作此木,尝能查其声清以和,其境幽以静,而气味无伤。
造物做工,有意即此境,往往又愈觉其稀寂而莫可窥寻。
以其余木材求此淡泊之境,即使偶有形迹相似,然而一握手间已违本愿。
要非情思高远、形神潇散者不知其美。
纤秾亚洲锦缎木 Asia Satinwood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宜三中2014级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 文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1-3题。
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等一类的内容。
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
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选、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祯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
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
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
”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的“化境”和以空空为旨归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
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著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归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
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
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
2014.12 高一(上)12月考试题 政 治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出题人:潘德均 审题人:邓晓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分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推动了低碳产业的迅速发展 10、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高科技高成长等创业企业的 “助推器”和“孵化器”功能,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于2009 年10 月30 日上市交易。
首批28家公司当天即遭爆炒,以比发行价高106 . 23 %的整体涨幅收盘,然而第二天即有20 支股票跌停。
下列有关股票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股票市场,有利于筹集资金,促进企业的发展? ②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国家应限制股票市场的发展? ③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于股价上升带来的差价 ④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出资,但可以转售或在证券市场流通买卖A.①② ?B. ①③?C. ③④?D. ①④ 11、下列关于债券与股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是有价证券,都有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②都有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③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 ④股票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其收益比债券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假如某银行一年内贷款6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为5%,同年吸收储蓄存款5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息为2%。
一年中该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10万元,其他支出80万元。
这一年该银行的利润应当是( )A、200万元B、110万元C、210万元D、300万元 1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个体和私营经济在市场主体和工业增长上顶起了“半边天”。
目前,个体和私营经济对北京工业增长贡献率已经超过了60%。
2022年12月10---17日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43sin()4π-等于A22± B 23 C 22- D 12- 2、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 .22(),()()f x x g x x ==B .0()1,()f x g x x ==C .3223(),()()f x x g x x == D .21()1,()1x f x x g x x -=+=-3. .函数log (2)1a y x =++的图象过定点 A.(1,2)B.(2,1)C.(-2,1)D.(-1,1)4、已知⎩⎨⎧<+≥-=)6()2()6(5)(x x f x x x f ,则f(3)为 A 2 B 3 C 4 D 5 5.设扇形的周长为6,面积为2,则扇形的圆心角是(弧度) (A) 1 (B) 4 (C) π (D) 1或46.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是削减的,则实数a 的取值范 A 3-≤a B 3-≥a C 5≤a D 5≥a 7.设α为其次象限角,其终边上一点为(5)P m ,且2cos 4mα=,则sin α的值为A.104B.104- C. 104± D. 64 8已知函数()sin(2)f x x ϕ=+的图象关于直线8x π=对称,则ϕ可能是A 2πB4π-C 4πD 34π9.设13log 2a =,121log 3b =,0.31()2c = 则A a b c <<B a c b <<C b c a <<D b a c << 10.已知函数21y x x =--A.(,0]-∞B.[0,)+∞C.[1,)+∞D.1[,)2+∞11. 为得到函数y =cos(x-3π)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sinx 的图象A.向左平移3π个单位B.向右平移3π个单位 C.向左平移6π个单位D.向右平移6π个单位12、已知奇函数()f x 在(0,)+∞上满足1212()()f x f x x x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3)(5)f f >- B.(3)(5)f f <- C. (3)(5)f f ->- D. (3)(5)f f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13.若函数x x x f 2)12(2-=+,则)3(f =14.已知幂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32),则它的解析式是 .15.已知1cos()2πα+=-,α在第四象限,则3tan()2πα+=16.若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且f (21)=0,则不等式f (l og 4x )>0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2分)17. 已知A=}3|{+≤≤a x a x ,B ={|16}x x x ><-或.(Ⅰ)若=B A φ,求a 的取值范围;(Ⅱ)若B B A = ,求a 的取值范围.ABDQ P NM18.计算(121111332265a ba b---⋅ (2)4483912(log 3log 3)(log 2log 2)log 32++-19.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底边BC=60,高AD=40的三角形中作内接矩形MNPQ ,如图,设矩形的面积为S ,MN=x(1)把矩形的宽QM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写出面积S 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其定义域和值域20..已知函数()2sin(2)6f x x aπ=++(a 为常数)(1)求函数)(x f 的周期和和对称轴 (2)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3)当[0,]2x π∈时,min ()2f x =-,求a 的值21、已知函数y =3322++-x x (1)求定义域和值域. (2)求单调递减区间.22.已知函数12()2log (1)f x x x =--,求(1)函数的定义域(2)推断函数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 (3)当[2,5]x ∈时,求函数的最大值。
2014.12 高一上期12月考试题 语 文 (150分钟 满分150分) 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ě) 不屈不挠(ráo) 寥(liáo)廓 婀娜多姿(ē)B、遏(è)制 岿然不动(kuī) () 谆谆教导(zhūn)C、稠(chóu)密 病入膏肓(māng) 浸渍(zì) 神情尴尬(gà)D、惆怅(chàng) 长歌当哭(dàng) 糟粕(pò) 锲而不舍(qiè)2. A、家具 自由 殒身不恤 吉人自有天B、酝酿 东道主 峥嵘岁月 真金不怕火炼C、问侯 大卖场欢渡佳节 明人不说暗话D、遒劲 水龙头 桀锋利 在其位谋其政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中国60华诞在即,各种庆祝活动不断,纪念书籍也是应接不暇。
B、站在新的起点上,是继续走“高增长、高代价”的老路,出现问题再回头修补,还是未雨绸缪,主动转向新的发展轨道?中共十七大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后者,选择了挑战自我。
C、有些人妄想通过散布耸人听闻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来嘲笑罢了。
D、再想三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很,可现在回头一想,却白驹过隙一般。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人民有能力、有信心为世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有能力、有信心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C、在筹办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五年多时间里,广东省秉持“和谐亚运、绿色亚运、文明亚运”,亚运会搭建了新的广阔舞台。
资料概述与简介 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注意事项: 1.务必用黑色墨水笔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分,每小题3分) 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回到家后,他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D、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A、“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
“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勒默尔·汉斯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
” B趁着在家无聊,我这个捣蛋鬼又有新点子咯!别以为我又要恶作剧,这次啊,我准备亲身下厨露一手——做一道家常小菜——炒土豆丝。
D对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9分,每小题3分)“断桥”考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先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坊而改称宝桥。
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
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诉纷纭。
1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郑板桥有诗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多,在教学上要兼顾合作探究,培养个性,健全人格,但教学时间少,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总是难以按时完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实践证明,让语文课堂教学简约起来才是根本。简约是语文教学的追求目标,但简约并不等于简单,并不是无为随意、粗糙低效,而是举重若轻、删繁就简,把非课堂的因素、非学科的赘余彻底摒除,从而避免无谓的课堂消耗,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因此,简约的语文课应该是一种精心设计、注重高效整合的语文课,是归于纯净的艺术境界,有一种如同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所说的“体素储洁,乘月返真”的洗炼之美。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达到这种洗炼、简约之美呢? 一、精简教学目标 要使语文教学达到“简约”,首先要精简教学目标。若教师对每一篇文章都希望三维目标能个个落实,必然导致教学目标多而杂。如果不对其进行突破、重组、整合,一味追求面面俱到,顾及所有细节,则课堂表面看似充实,教学步骤井然,时间把握争分夺秒,实际上却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众味一锅,像大杂烩,眼花缭乱,如万花筒,使学生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如《雷雨》一课,在考虑多方面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必须守住课堂的主要目标:抓住文章的主要矛盾分析人物形象。曾见过有教师在课堂上时为了显示课堂的开放、个性的张扬,让两组学生排演一幕话剧,还准备了雪茄一类的道具,课堂热闹非凡,掌声阵阵。但一阵忙乎之后,老师想回到主要问题上时,却发现时间所剩无几了,而学生却还为哪组演得好而争论不休。这样一来,可有可无的表演冲淡了课堂的主要目标,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使得教学质量不高。 二、精简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信息,可谓兼容并蓄,包罗万象,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决不能全面撒网,而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应当恰当取舍,选择教材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我们应当选准精讲的地方,抓住主要矛盾,精心点拨重点问题,把课堂聚焦在教的重点、学的难点、答的疑点上。若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是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当然,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意改变教材或删减教材,而是思考我们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然后根据具体学情,有意将某一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来呈现,使之不但要有利于“教”,更要有利于“学”。 如《荆轲刺秦王》,篇幅较长,我们在赏析文章时,可重点分析“易水辞诀”和 “廷刺秦王”两个场面。因为“易水辞诀”是最能展示其慷慨悲歌的悲壮美的一幕,而 “廷刺秦王”,是描写最为精彩、荆轲的性格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高潮。至于其他情节,则可简略带过。这样一来,长文短讲,便于驾驭,且节约了时间又突出了重点,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精简教学环节 “万山旁薄,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完成一堂课需要若干环节——导入、整体感知、具体赏析、问题探究、拓展延伸等等,这些环节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并不是每一个环节在每一堂课中都是必须存在的,至少各环节不是平均用力和用时的。课堂教学中的各环节不能太庞杂,否则会剪不断,理还乱。次要环节应围绕主要环节服务,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因而,语文课上,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文本和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舍得忍痛割爱,减少累赘环节,加大主要环节的成本投入,使课堂教学成为主旋律和伴奏既分明又协调的流 2
畅乐曲。 以“导入”这一环节为例,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大可不必在导语上作过多的介绍而浪费时间,可直接用《战国策》中“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一句引入,简洁明了,既扣住了主题——“辩”,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三寸之舌”何以能“强于百万雄兵”?简短的导入,为主要环节——赏析烛之武如何以“辩”“退秦师”挤出了相当的时间,从而使课堂各环节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四、精简教学方法 语文课上的教学方法种类繁多,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型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高效、易行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中,教学方法并不是越多越好。不能为追求课堂的好看而使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方法一起上阵。因为这样的课堂中,太多学习障碍、陷阱和解决方法都是教师事先故意设置好的,还变着法儿让学生去钻。它过分强调“预设”,而忽略了“生成”,表面上看似一环扣一环,行云流水、精彩纷呈,但冷静分析,这种热闹的表象下,却是学生被牵着鼻子走,丧失了主体性,而疲于迎合甚至应付教师“预设”的众多方法。事实上,教师只有使复杂多变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才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增强学生的探究信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给学生自由和发展的空间。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虽然它是诗歌,但由于篇幅太长,也不可能多次诵读全诗,因此在教学时可灵活运用局部诵读法。也由于诗歌太长,不可能对其方方面面逐一分析,所以可重点使用局部探究法,品析其中饱含深意的句子。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句话,学生往往不经意,教师则可引导学生探究它的底蕴,道出它的内涵——揭示了作者动情写诗的背景:牢房阴冷,铁窗临风,大雪飞舞,诗人因冷而思暖,睹雪而思人,这正是作者"情动而辞发"之所在。它定下了讴歌大堰河的感情基调,总领全诗,引出一系列“大堰河爱我,我也爱她的往事”,从而使学生“鸟瞰式”地领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情感。再如“呈给你黄土地下紫色的灵魂”中“紫色的灵魂”该如何理解——体现了大堰河令人伤感的一生和高贵的灵魂。 五、精简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条件的日异优化,多媒体等现代教具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档次也越来越高,,这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拓展视野、产生联想,有纯语言难以企及的效果,但教具的选用一定要科学、合理,依据教材的内容而定,该出手时才出手,绝不多用、滥用。如果不顾教材内容特点而过于依赖教具,任意求多,求新,求异,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则会显得生搬硬套,效果也难以深入和持久。 如在教学舒婷的《致橡树》时,我们没有必要把幻灯片做得太纷繁,只需根据诗作的意境,制成蓝天白云下橡树与木棉并排挺立的画面,使从未见过橡树和木棉的学生们,即刻由橡树高大粗壮的树干、钢铁般的枝桠,联想到身材伟岸、颇具阳刚之气的男子;由木棉红硕的花朵、挺拔的外形,联想到刚柔并济的女子。而那相触的枝叶、紧紧相连的根须和各自又独立的外形,也很快使学生理解恋人之间彼此独立而又紧紧相依的关系,从而正确地把握了诗作的主旨,在短时间里达成了教学的目标,提高了教学预期的效率。 六、精简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中应精简教学语言,省去了不必要的烦言赘语,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有时,教师仅以精当的片语只言,或点击要旨,或褒奖鼓励,或启发补充,或释疑解难,师生之间的对话便成了心灵之歌,师生便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语言的修炼非常重要,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充实自己的语言库,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展示出条理性、启发性、艺术性,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
比如上《卫风·氓》时,可引钱钟书《围城》中把婚姻比作金漆鸟笼、比作围城的经典语句。这种颇具哲理的导语,对正处于青春期、对爱情或多或少已有朦胧的好奇心的高中生来说,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上《虞美人》时,可引古代诗人郭磨《南唐杂咏》的评价:“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这样的引入,精炼地概括了李煜一生的政治经历和文学成就,并扣住了《虞美人》的写作背景,同时又提出了一个让学生颇感困惑的问题——“作君王”怎么还会“薄命”呢?因而巧妙地把学生引向对作品的解读。 七、精简作业训练 听说读写等作业训练是促进学生吸收、掌握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作业不管是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都必须遵循精简的原则。既要精心选择针对性强的,避免随意性,又要注意可操作性,便于落实,还要注意量的大小,以避免题海战术。总之,作业训练应是有意义的训练,应充分体现出效率。 比如《项链》中,学生往往对小说的情节尤其是结尾部分很感兴趣。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耐人寻味,是作者有意给读者留下的一个悬念式的“空白”:玛蒂尔德知道自己付出了青春的代价换来的项链原来不过只值几百法郎时,会怎么想呢?真项链最终归谁呢?笔者曾启发学生设计一个尾声,填补这一“空白”。结果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设想玛蒂尔德和好朋友为了争项链的所有权而打官司,因败诉而郁郁寡欢终至病死;有的认为玛蒂尔德因此而发疯,进了疯人院;也有的认为玛蒂尔德会因得项链而故态复萌,追求享受,再次陷入虚荣深渊;还有的学生根据小说的内容多方证明,玛蒂尔德在经历这样一次惨痛教训以后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性格,因此在一惊之后又随之释然,感叹一番命运捉弄人之后又回去当她的平民妇人去了„„经过一番争论后,学生最终取得了一致的看法——无论哪一种设计,都比不上原作这样看似残缺的“空白”式结局,这样的结局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使其充分理解了此类结局的小说的艺术魅力。 其实,简约的语文课堂教学不管方法如何变换,不管模式怎样不同,都应当实现三个回归:回归原点——课堂价值,回归本体——语文学习,回归落点——学生发展,在精简的过程中让课堂的隐性浪费大大降低,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简约而不简单,把复杂的语文教学变简约,本身就是一种不简单。这种“体素储洁,乘月返真”的洗炼、简约之美,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大气,是一种境界,更是语文课堂回归本色的选择。
第二篇: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其委婉含蓄的抒情方式、蕴味悠远的艺术境界等,都是值得高中生反复咀嚼、细细品味的。然而在快餐文化和流行娱乐的冲击下,学生花在古诗词上的阅读时间少之又少,阅读空间缩小,阅读品位变低,久而久之,大量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兴趣。因此,古诗词的教学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尴尬和困惑点。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杨振宁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兴趣对语文教材中那些与高中生有巨大时空距离的古诗词的学习,尤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如何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成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曾思考并尝试过用以下方法作为突破口,来引导学生爱上古诗词,起到了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