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的会谈及会谈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30
个案工作辩论技巧总结第1篇第三节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大纲要求: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重点及难点:1.个案会谈的技巧(支持性、引领性、影响性)2.建立关系的技巧知识点一、会谈(个案面谈)个案会谈的类型建立关系的会谈收集资料的会谈诊断性会谈——问题分析和推断治疗性会谈——针对问题开展介入及运用专业技巧一般性咨询会谈——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帮助服务对象做出准确的选择(二)个案会谈的安排个案工作辩论技巧总结第2篇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一、基本资料案主姓名:吴某性别:男年龄:73 岁二、个案来源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 (一)重要引发事件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
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
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 6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
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 1.自我调试。
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
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
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
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
一、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一)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为了保证个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开展个案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个案工作中相关的服务模式。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有很多,而且差别很大,这里将着重介绍四种常用的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①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
③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所谓直接治疗技巧,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状况,以及反映服务对象内在想法和感受的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①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个案社会⼯作通过专业关系的建⽴和发展,针对个⼈的特殊情况和需要,了解个⼈内在的⼼理特性和问题,以激发个⼈潜能,协助其改变态度,调整其与外在环境的社会关系,并运⽤社会资源来改善或恢复其社会⽣活功能,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和发展个⼈或家庭的社会适应能⼒。
⼀、个案⼯作的基本技巧——⼈际沟通 1.沟通的效果 ⼈际沟通的⽬的⽆外乎是分享感受、获取信息、寻求帮助、说服他⼈等,鉴于此,良好的沟通效果应该是: (1)对⽅接收到信息。
(2)对⽅理解信息。
(3)对⽅接受信息。
(4)对⽅产⽣⼼理愉悦,良好的沟通效果必须是让对⽅⼼悦诚服。
2.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1)树⽴尊重理念——重视对⽅,接纳对⽅(接纳并不等于认同),关注、关怀对⽅。
(2)培养同感能⼒(同感是指感受他⼈的感受)——培养⾃⼰的感受能⼒,提⾼表达同感的能⼒。
(3)训练沟通技巧——运⽤语⾔符号(把话说得悦⽿,把话说得清楚,把话说得准确,把话说得恰当,把话说得巧妙),运⽤⾝体符号(⾝体符号即能够传递信息的⼈的眼神、⾯部表情、⾝体的姿势、动作及仪表等),运⽤环境符号(环境符号即能够传递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因素)。
⼆、个案⼯作的基本技巧——个案会谈 1.⽀持性技巧 (1)表达关注——⾯向案主,上⾝前倾,开放的姿势,良好的视线接触。
(2)主动倾听——警惕倾听时常犯的错误,如:选择性的倾听、批判性的倾听、过滤性的倾听、同情性的倾听及急于回应或打断性的倾听等。
(3)同理⼼(即⼯作者进⼊并了解案主内⼼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种技术与能⼒,包括情绪同理和⾓⾊同理)——觉知的能⼒,语⾔表达能⼒,传达的及时性。
⼯作者应注意三点:⼀是给⾃⼰思考的时间,不要急于表达。
⼆是恰当反应。
三是把握⾃⼰的情绪,使之与案主情绪相协调。
(4)⿎励⽀持。
2.引领性技巧 (1)澄清——即⼯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做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
(2)对焦——即将游离的话题、过⼤的谈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并顺其讨论。
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对人尊重的态度和同感的理解是需要通过语言来传递或表达的,因此,沟通双方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艺术是取得良好沟通效果的关键。
下面小编整理了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一)运用好语言符号第一,把话说得悦耳,悦耳的声音会令人心情舒畅。
第二,把话说得清楚,必须让人明白所要传达信息的意思,这就要求沟通者思维有条理,吐字清晰,把意思说明白。
第三,把话说得准确,要完整地表达句意,说话用词尽量科学准确。
第四,把话说得恰当,说话必须符合特定的身份和场合。
第五,把话说得巧妙。
例如,如何说好第一句话?怎么才能开启对自己有利又令对方愉悦的话题,一般的原则是寻找对方的兴趣谈话区域和自己的有知区域,而要避开对方忌讳的区域和自己的无知区域。
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二)巧妙使用身体语言身体符号包括人的眼神、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动作及仪表等。
专家认为,在人面对面的信息沟通中,有6 5%的社会意义是通过身体符号传递的。
身体符号具有无伪装性的特点,人可以言不由衷,但强装笑脸总要露出破绽。
人们可以通过恰当的身体符号向沟通对象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接纳、关心,更可以通过细心地观察对方的身体符号解读其内心世界。
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三)环境符号环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因素。
时间在传递信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人约会姗姗来迟,传达给对方的可能是不认真、时间观念不强、对对方不重视等信息,进而会引起对方很多的心理活动:失落-、不信任、不愿意合作等。
空间因素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位置以及沟通场所的气氛。
谁都知道远远的打招呼表示热情与友好,与人擦肩而过没有任何表示说明彼此的敌意或冷淡。
一般而言,人与人之间相隔O厘米~15厘米是亲密距离,其语意是亲密而热烈;15厘米~75厘米是个人距离,语意是亲切友好;75厘米~215厘米是社交距离,语意是严肃而正式;215厘米以上是大众距离,表明彼此之间没有心理的联系,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则是例外情境。
结合实例说明个案会谈的支持技巧、引领技巧和影响技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个案会谈是指在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领域中,咨询师或社工与个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或社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便有效地支持个案、引领个案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以实例的方式,详细介绍个案会谈中的支持技巧、引领技巧和影响技巧,并探讨它们的应用和效果。
在个案会谈中,支持技巧是指咨询师或社工为个案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以增强其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技巧的关键是倾听和接纳个案的感受和经历,表达关心和理解,并通过积极的回馈和肯定来鼓励个案的表达和思考。
例如,在与一个焦虑的个案进行会谈时,咨询师可以使用支持技巧来帮助个案识别和探索焦虑的根源,并鼓励其表达情感和拓展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引领技巧是咨询师或社工在个案会谈中引导、激励和启发个案的思考和行动的技巧。
通过运用引领技巧,咨询师或社工可以帮助个案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例如,在与一个迷茫的青少年进行会谈时,咨询师可以使用引领技巧来启发其自我探索和发掘潜在的兴趣和能力,以帮助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影响技巧是咨询师或社工在个案会谈中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个案进行积极的影响和干预的技巧。
这一技巧的重点是在给予个案支持和引领的同时,能够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并协助个案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例如,在与一个有进取心但缺乏实际行动的个案进行会谈时,咨询师可以使用影响技巧来帮助个案制定明确的目标,并提供具体的步骤和资源,以促使其行动起来。
通过掌握个案会谈中的支持技巧、引领技巧和影响技巧,咨询师或社工可以更好地与个案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个案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个案会谈中这些技巧的要点和应用,并总结它们在实践中的效果和意义。
阅读本文后,读者将能够了解个案会谈的关键技巧,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它们,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咨询效果。
第四篇专业服务第一章专业工作技巧一、个案工作常用技巧(一)会谈技巧1、支持性技巧(1)专注:社工借助友好的视线接触、开放的姿势以及专心的态度关注服务对象的表达。
(2)倾听:社工用心聆听服务对象传达的信息,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
(3)同理:社工设身处地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
(4)鼓励:社工运用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的方式肯定服务对象的一些积极表现,例如,点头、微笑等,是社工常用的鼓励方式。
2、引领性技巧(1)澄清:社工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
(2)对焦:社工将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
(3)摘要:社工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
3、影响性技巧(1)提供信息:社工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2)自我披露:社工有选择地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处理事情的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
(3)建议: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有利于服务对象改善生活状况的建设性意见。
(4)忠告:社工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为。
(5)对质:社工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二)建立关系1、感同身受社工在与服务对象接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服务对象所面对的处境,把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位置上,体会服务对象面对的压力和挑战。
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不了解,社工就需要借助澄清服务对象的目标、彼此的希望和角色等方式,与服务对象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通过选择和安排与服务对象初次见面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气氛,促进专业合作关系的建立。
4、积极主动社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友善的行为可以减轻服务对象的紧张和不安,增强服务对象的改变信心。
(三)收集资料1、会谈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会谈是社工收集资料的直接有效方法。
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包括个案会谈技巧、建立关系技巧、搜集资料的技巧、方案筹划技巧、评估技巧,详细内容如下,欢送大家阅读!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1一、会谈技巧个案会谈是工作者与案主进展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包括三个方面的技巧:支持技巧;引领技巧;影响技巧1、支持技巧支持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另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承受,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
包括:(1) 专注即通过你的姿势、手势、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将非口语信息传达给你的案主。
让你的案主理解你对他的真诚、认真和尊重的态度。
重要的是这种专注的运用必须与你的语言相一致。
身体上专注的根本要素包括:正面朝向你的案主。
倾身向着案主。
开放的姿势。
表示你对案主完全开放,不带一丝防卫性。
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表达你有兴趣理解案主及其忧虑。
尽量放轻松。
向案主表达你的自信心,使案主也放松。
(2)倾听指工作者主动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
内容包括:案主的经历,他所经历的和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案主的行为,他已做的和没有做的事情;案主的感受,他的经历和行为所引发的感觉和情绪;案主对自己经历、行为和感受的看法。
(3)同理心指工作者进入并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理解传给案主的一种技术和才能。
同理心包含初层次同理心和高层次同理心。
初层次同理心。
是指个案工作者让案主知道他理解案主的感受,以及在这些感受下的经历和行为。
高层次同理心。
即不仅要理解案主的陈述,同时也要理解案主所隐含的,或是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
(4)鼓励指工作者通过恰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去鼓励案主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的技术。
包括:身体符号的表达,专注的表情和倾听的技巧去传达你的关心和认真。
如点头、微笑、用手示意、眼神鼓励等。
语言鼓励。
如“对。
”“你做得很好。
”“请继续。
”等等来传达。
2、引领技巧指工作者主动引导案主详细、深化地探究自己的经历、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