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学》复习题-17页word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93.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 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习题2-1解:⑴ 小时交通量:h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顶峰流率:h Q /27845602325辆=⨯= ⑶ 15min 顶峰流率:h Q /26841560)220219232(15辆=⨯++= ⑷ 15min 顶峰小时系数: 929.04671249315=⨯=PHF习题2-2 解:已知:%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h 1500C ,/d 50000AADT 3.13.11==-⨯=-====--x K x 辆辆设计小时交通量: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66301===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若是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100=⨯=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3206.3=⨯==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刻:2.12024===V S t h习题2-4 解:s t n t i i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11161=+++++++++++++++==∑=h km s m t nsV ni iS /72/2080100161==⨯==∑=h km V n V i it /16.726.1154161)9.673.786.767.669.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11161=⨯=+++++++++++++++==∑=习题3-1解:已知:t 东= min , t 西= min ,X 东= 辆, Y 东= 辆 X 西= 辆, Y 西= 辆一、先计算向东行情形:hkm t l v q Y t t ht t Y X q /67.66608.12min8.1525.75.10.2/5.451min /525.7225.16.28=⨯===-=-===++=++=东东东东东东东西东西东辆辆 二、再计算向西行情形: hkm t l v q Y t t ht t Y X q /27.6460867.12min 867.15.70.10.2/450min /5.7220.10.29=⨯===-=-===++=++=西西西西西西西东西东西辆辆习题3-4解:总停驶车辆数 = 28 + 25 + 38 + 33 = 124 辆 总延误 = 124×15 = 1860 辆•s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停车辆数= 1860/113 = s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 1860/(113+119)= s停车的百分数 = 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 113/232 = % 取置信度90%,那么K 2 = ,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允许误差 = %07.11232487.070.2)487.01(=⨯⨯-取置信度95%,那么K 2 = ,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允许误差 = %2.13232487.084.3)487.01(=⨯⨯-习题4-2解:已知:畅行速度h km V f /82=;阻塞密度km K j /105辆=; 速度与密度为线性关系模型。
5-1
解: 查表得诸修正系数:9.0=w f ,7.1=HV E
()
826.017.13.011=-⨯+=HV f ,0.1=p f 假设该高速公路服务水平达到四级上班不水平,V/C 为1.0,2000=B C ()D p H V w B K K AADT f f f C V N C ••=•••••• N=2.18
所以应规划成双向6车道的高速公路
5-3
解: 每个进口有两条车道,分为专用左道和直右两条车道 计算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ϕ⎪⎪⎭
⎫ ⎝⎛--=136000i g s t t t T C ,其中取3.20=t ,9.0=ϕ,i t 查表为2.65 g t 经计算为27,最后得h pcu C s /557=
直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h pcu C C s sr /557== 由于各引道属于设有专左而无专右的类型
()()h pcu C C C sr s e /6191/11=-+=∑β
该进口的专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h pcu C C e /62111=•=β
计算是否需要折减
e e C h pcu T
n C 11/240360044'>=⨯== 所以不需要折减
每个进口的通行能力都是一样的
所以整个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h pcu C e /247641=⨯。
有限元考试复习资料(含习题答案)1试说明用有限元法解题的主要步骤。
(1)离散化:将一个受外力作用的连续弹性体离散成一定数量的有限小的单元集合体,单元之间只在结点上互相联系,即只有结点才能传递力。
(2)单元分析:根据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变分原理建立单元结点力和结点位移之间的关系。
(3)整体分析:根据结点力的平衡条件建立有限元方程,引入边界条件,解线性方程组以及计算单元应力。
(4)求解方程,得出结点位移(5)结果分析,计算单元的应变和应力。
2.单元分析中,假设的位移模式应满足哪些条件,为什么?要使有限元解收敛于真解,关键在于位移模式的选择,选择位移模式需满足准则:(1)完备性准则:(2)连续性要求。
P210面简单地说,当选取的单元既完备又协调时,有限元解是收敛的,即当单元尺寸趋于0时,有限元解趋于真正解,称此单元为协调单元;当单元选取的位移模式满足完备性准则但不完全满足单元之间的位移及其导数连续条件时,称为非协调单元。
3.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轴对称单元求解?在工程问题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实际结构,它们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和外载荷均对称某一固定轴,我们把该固定轴称为对称轴。
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也都对称此轴。
这种问题就称为轴对称问题。
可以用轴对称单元求解。
4.什么是比例阻尼?它有什么特点?其本质反映了阻尼与什么有关?答:比例阻尼:由于多自由度体系主振型关于质量矩阵与刚度矩阵具有正交性关系,若主振型关于阻尼矩阵亦具有正交性,这样可对多自由度地震响应方程进行解耦分析。
比例阻尼的特点为具有正交性。
其本质上反应了阻尼与结构物理特性的关系。
5.何谓等参单元?等参单元具有哪些优越性?①等参数单元(简称等参元)就是对坐标变换和单元内的参变量函数(通常是位移函数)采用相同数目的节点参数和相同的插值函数进行变换而设计出的一种单元。
①优点:可以很方便地用来离散具有复杂形体的结构。
由于等参变换的采用使等参单元特性矩阵的计算仍在单元的规则域内进行,因此不管各个积分形式的矩阵表示的被积函数如何复杂,仍然可以方便地采用标准化的数值积分方法计算。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答第二版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
2、简述我国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与重点任务。
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与作用。
第二章1、交通特性包括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2、交通特性对交通流理论建立、通行能力研究、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各有什么影响?在交通工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时间平均速度与空间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2、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3、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4、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5、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行车速度调查时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因素?6、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项目?各要调查什么内容?7、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第四章1、交通流三参数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特征变量?2、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3、简述离散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4、简述连续流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5、简述描点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6、简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服务方式。
7、简述车辆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8、简述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1、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及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
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些方面?3、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是如何定义的?4、道路的服务水平是如何定义的?服务水平的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服务水平高低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何关系?5、写出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第 1 页 华东交通大学 《交通工程学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1、 什么是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哪几个方面? 2、 我国目前的交通工程进展情况如何?从现状和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你认为我国交通的发展方向应如何? 第二章 人、车的交通特性分析 1、 为什么要研究交通特性?一般包括哪些特性?这些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感觉和知觉的差异。 3、 驾驶员在交通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职责是什么?驾驶员的交通行为及心理特性如何? 4、 驾驶员的哪些个性特征可以影响到驾驶行为?其影响如何? 5、 交通设施(设计。。。)中哪些情况考虑了驾驶员(行人或者乘客。。。)的交通特性?举例说明。 6、疲劳驾驶、饮酒与驾驶的危害。 第三章 交通量调查 1、 交通量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表达?有何用途? 2、什么叫高峰小时系数?如何计算确定?有何用途? 3、 何谓车辆换算系数?路段和交叉口该系数是否相同?你认为应如何求算较合理? 4、 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 第 2 页
5、 何谓第三十位小时交通量?有什么意义及用途? 6、 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_______ a、40% b、60% c、50% d、66.7% 7、、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1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0.96,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0.97,第30位小时系数为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 a、不需扩建 b、至少修建4车道 c、至少修建3车道 d、至少修建5车道 8、表为城市观测站与研究周交通量变化系数和月变系数记录的交通量,试由这些数据计算周变系数、月变系数值 表4 月周日交通量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一月 2000 2200 2250 2000 1800 1500 950 四月 1900 2080 2110 1890 1750 1400 890 七月 1700 1850 1900 1710 1580 1150 800 十月 2100 2270 2300 2050 1800 1550 1010 表5 该月的第三周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平均日交2250 2200 200 2100 1950 1850 第 3 页
通量 该月的第三周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平均日交通量 1800 1700 2000 2100 2150 2300
9、 试述流动车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测定方法 10、交通量调查有哪些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11、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的类型如何选定?如何设置? 12、在编制《南昌某小区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时,对解放西路/上海南路交叉口进行了交通调查,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据表完成该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图。 解放西路/上海南路交叉口交通调查统计表
进口道 方向 交通量(pcu/h) 进口道 方向 交通量(pcu/h) 上海南路北进口 右转 144 上海南路南进口
右转 36
直行 156 直行 48 左转 132 左转 48
解放西路东进口 右转 348 解放西路西进口
右转 60
直行 1200 直行 996 左转 72 左转 60
解放西路/上海南路交叉口流量流向图 13、下表为进行《2011南昌市公交专用道交通方案》设计时调查的洪都南大道/墅溪路北进口交通量,据表中数据,计算北进口的机动车当量交通量及北进口直行机动车流的1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PHF15
洪都南大道/墅溪路北进口交通量汇总 第 4 页
北进口 时段 左转 直行 右转
备注 小汽车 大客车 货车 非机动车 小汽车 大客车 货车 非机动车 小汽车 大
客车
货车 非机
动车 7:30-7:45 59 7 1 62 381 9 1 448 / T形路口此方向无右转
7:45-8:00 81 4 0 81 377 22 5 492 8:00-8:15 72 1 1 67 346 14 14 275 8:15-8:30 104 2 0 51 270 9 10 306
合计 316 14 2 261 1374 54 30 1521 注:换算系数取小汽车1.0,货车2.0.,大客车2.0 14、下图为南昌市老城区的一个十字形信号控制交叉口,抚河中路及站前西路方向机动车流均较大,各方向均有直左右车流。现在拟采用人工计数法调查该交叉口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请为此拟定一个交通调查的方案,方案内容包括调查时间、调查表格设计、调查人员的具体安排、数据处理及调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第 5 页
注意:在方案设计时应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及调查费入的投入。第四章 车速调查 1、何谓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有何用途?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2、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1、车速频率分布统计意义何在? 3、你认为影响车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地点车速和区间车速有何异同?请分别描述各自的调查方法。 5、请列举几种车速统计的数字特征参数。 6、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有什么区别?其相互关系如何? 7、某路为交通安全考虑采用限制车速的措施,实测车速样本如下,试检验路段上车速的分布,并确定路段限制速度值。 车速(km/h) 24-26 26-28 28-30 30-32 32-34 34-36 36-38 38-40
出现频率 1 6 13 20 18 14 8 1 8、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东和向西行驶的流量和车速。
L=1500m 东→西 西→东 t(秒) X Y Z t(秒) X Y Z 1 215.3 88 2 0 210.5 100 5 0 2 220.2 85 3 1 220.2 81 2 3 3 198.1 73 0 3 192.8 70 0 1 4 193.4 66 1 2 207.4 77 1 2 5 199.6 68 2 1 196.7 84 4 0 第 1 页
6 211.7 82 4 0 224.3 90 3 1 9、在编制《南昌市交通疏解规划》时,应用雷达测速仪对北京西路上的车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车速分布情况 58 30 32 34 36 38 40 42 56 52 10 12 14 16 18 44 46 26 54 20 22 24 28 48 50 据表中数据,画出速度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图,并据此分析北京西路的15%车速及85%车速。 10、 已知某测站其分组点速度数据汇兑如下,试作速度特征参数分析 速度分组
45.1-46.7 48.3-49.9 51.5-53.1 54.7-56.3 57.9-59.5 61.1-62.7
组中值 45.9 49.1 52.3 55.5 58.7 61.9
组频率 0 1 2 14 7 20
速度64.4-66 67.6-69.2 70.8-72.4 74-75.6 77.2-78.8 82.5-82.1 83.7-85.5 第 2 页
分组 组中值 65.2 68.4 71.6 74.8 78 81.3 84.5
组频率 38 29 35 15 12 9 4 第五章 交通密度 1、什么是交通密度? 2、交通密度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其含义有何不同? 3、什么是道路占有率、车头时距、车头间距?它们和交通密度有何关系?和交通流其它参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5、简述出入量法的基本原理。用出入量法调查交通密度时,如何测定初始密度值? 6、在一条24km的公路路段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测得10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车速v=20km/h,试求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ht)、平均车头间距(hd)、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 第六章 延误 1、 什么叫延误?影响行车延误的因素有哪些? 2、 路段行车延误和交叉口行车延误有什么不同?各自的常用调查方法有第 3 页
哪些?如何开展、有哪些注意事项? 3、 延误的数据有什么用途? 4、 某交叉口采用抽样法调查停车延误,由10分钟观测(间隔为15秒)所得资料列于表中,试作延误分析。
时间(开始时间)
在下面时间内停在进口内的车
辆 进口流量
0s 15s 30s 45s 停驶车数 不停驶车数 8∶00 0 0 2 6 8 10 8∶01 2 0 4 4 10 9 8∶02 3 3 6 0 12 15 8∶03 1 4 0 5 10 8 8∶04 0 5 0 1 5 11 8∶05 9 1 2 6 15 12 8∶06 3 0 7 0 10 7 8∶07 1 2 6 2 9 8 8∶08 5 7 5 0 16 13 8∶09 1 3 0 4 8 16 8∶10 3 0 6 5 10 10 第七章 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 1、交通流中三参数间的关系如何?在交通分析中有何用途? 2、速度也密度之间的模型有哪些?分别是用于描述何种状态下的两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