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的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201.76 KB
- 文档页数:2
《信息给予提》一、解答信息给予题的一般方法1.纵观信息,即认真阅读题干,分析和提取信息,并初步找到信息与知识的结合点。
2.提取信息,即结合提出的问题,筛选出有效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
3.迁移信息,即将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加工提炼,得出正确结论。
二、信息给予题的热点题型1.文字信息题文字信息题的特点是将信息以文字叙述的方式呈现出来,涉及的内容较广。
大部分问题的答案,通过仔细审题,提取信息可以找出,个别问题通过信息的迁移、拓展解答。
2.化学用语信息题此类题的特点是:通过化学式、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物质组成等把信息呈现出来,可以结合信息,根据化学用语的特点和意义以及书写原则进行解答。
3.实验类信息题这类题提供的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设计方案、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此外信息组合方式及覆盖的知识点较多,考查的问题难易不等。
解题时要把握题给信息的实质,把信息纳人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新旧知识相结合,对要解答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4.图像、表格数据信息题此类信息给予题涉及的信息都是以图片、表格、函数图像、关系网络图等形式呈现出来的,题型涉及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计算题。
解题的一般思路是:仔细审题,分析所给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推理。
5.微观结构类微观结构类试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频繁出现,这类试题的主要呈现方式是以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或分子,通过微观模型的展示,让学生对分子,原子或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对抽象的概念理解更深刻、具体。
如物质的微观模型图、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图等,考查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或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的认识与理解能力。
1.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化合反应B.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C.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D.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答案D反应②为铁的冶炼,反应原理为3CO+Fe2O3 2Fe+3CO2,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SO2+O2 2SO3、SO3+H2O=====H2SO4,均为化合反应,故A正确;反应①的反应物为FeS2和O2,生成物为Fe2O3和SO2,反应物中Fe、S、O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1、0,生成物中Fe、S、O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4、-2,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SO2可以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所以SO2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故C正确;稀释浓硫酸时不能把蒸馏水加入浓硫酸中,故D错误。
试析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的解答摘要:信息给予题又叫材料阅读题、化学新情境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成为中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基本结构是由”题干(叙述部分)”和”问题(发问部分)”两部分构成,要求考生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利用自身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短时间(有限)的临场阅读(自学)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初中化学信息题的来源主要是初中知识的延伸或扩展、高中知识及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平时学习中不易碰到或从未遇到,这种创设试题环境使试题从”基础型”向”基础--能力型”转变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因此近几年的初中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的试题中不断出现此类试题。
这些试题也展示了新的命题思路,考查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考查学生结合新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好信息给予题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处理信息;三是根据信息,应变创新(创设新情境)。
解题中不单是机械模仿,也不是随意发挥。
即要求学生能把现场自学所得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抓住信息特征,将”新”、”旧”知识衔接,问题便迎刃而解,下面举例说明。
【例1】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很软,可用小刀切割。
钠露置在空气中,很快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它能浮于水面上,并和水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金属钠熔化成小球,不一会儿,金属钠就”消失”了。
因此,实验室里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1).阅读上文后,归纳金属钠的物理性质;(2).钠有哪些化学性质?(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两个概念的理解,通过阅读上文,理解了哪些是属于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哪些是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一定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如:可燃性、氧化性等),然后进行归纳、表达。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专题22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及其解法★题型特点“知识型〞向“才能型〞、“从近年中考化学试题来看,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有如下特点:〔1〕从题型构造来看,该类试题一般由“新信息〞和“问题〞两个局部组成;〔2〕从所给的信息来看,信息对大局部学生而言是生疏的,而且信息可以以文字、图表、装置等形式呈现,信息的内容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或者构造、化学式、有关物质的性质、用处或者使用本卷须知,可以是有关反响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3〕所给的信息往往从高科技、消费生活、社会热点等方面取材;〔4〕从试题解答要求来看,又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即题目看来很新颖、要求很高,但解决问题用到的知识往往却很根底;〔5〕而且,有些试题往往会呈现一些无用的或者具有干扰作用的信息,而有些题目给出的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这类试题相对会难些,中考虽然出现过,但出现频率不高〕;〔6〕从题型来看,信息给予题既可以是选择题,又可以是填空、实验或者计算等。
虽然信息题有很多特点,有些或者存在干扰信息,而且可以设置不同的题型,但从解答要领来看,信息给予题的解答一般经历以下几个环节:一、阅读题目,明确解题要求;二、认真审题,根据答题要求,获取有用信息;三、把新信息和已有知识进展整合、提炼,形成新知识;四、按要求答题,并加以检验〔验证〕。
其中关键步骤是根据题目要求获取新信息、把新信息和已有知识进展整合。
下面以近年中考典型试题来加以说明。
★★中考典例精析〔2021·〕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1氯元素〔Cl〕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气是双原子分子,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
材料2氯原子的构造示意图如右图,在化学反响中易得到1个电子,到达8电子的稳定构造,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响。
材料3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响,都可以叫做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
谈谈化学信息给予题的解答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中出现一种新题型:信息给予题。
其题目内容来源主要是对初中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或高中知识及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易碰到或从未遇到的,就象是一顶“大帽子”,学生读后都会感到十分陌生,容易被吓“懵”。
而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学生经过临场阅读自学,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思考创造性地解决所给的新问题。
考查的仍然是已学过的知识点,这犹如大帽子下的一个“小头”。
如何从容面对“小头”戴“大帽子”的题型呢?一、信息给予题的一般解法掀开“大帽子”,抓紧“小头”不放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在解答过程中还必须认真完成以下三个环节:(1)认真审题,获取信息。
不要因其外貌生疏,无头无絮而被“大帽子”障目不见“泰山”。
要认真审题,从中寻找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2)结合所学的知识,将所获信息加以分析整理,从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把未学过的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掀开“大帽子”。
(3)把整理出的信息和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之间加以联想和迁移,找到要考查的知识点,即找到“小头”且抓住“小头”不放,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二、典型题解析下面就信息给予题三方面知识范围举例加以说明:1、物质性质方面。
如:阅读下列关于铝的短文,然后用序号回答:①铝是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为660℃密度为2.7g/cm3;②铝是制造各种轻质结构材料的重要金属;③铝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④工业上大量用铝代替铜做导线和热交换器、散热材料;⑤铝在空气中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在铝表面可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薄膜,它可以阻止铝和空气接触、防止铝被氧化,起保护作用;⑥纯铝的延展性很好,但强度低,所以一般都是用铝的合金,如铝硅合金与硬铝;⑦液态铝粉在高温下能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热,可作为航天高能燃料。
叙述铝的物理性质的有__;叙述铝的化学性质的有__。
揭密:铝的性质在高中时才讲到,在初中出现自然很陌生,由初中所学不难得知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指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延展性、熔(溶)点、沸点、溶解性等;而化学性质主要指物质所具有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分解性、腐蚀性等。
卢老师家教内部资料信息给予题(有机化学部分)的解析姓 名______【典型例题】例1. 烯键碳原子上连接的羟基中的氢原子,容易自动迁移到烯键的另一个碳原子上,形式较为稳定的羰基化合物C CC C O H H O有机分子内、分子间常可脱去水分子。
下列反应图式中就有六步可以看作是脱水反应。
所有的反应条件和其他无机物都已略去。
请从图中情景推断化合物A 、B 、E 、G (有六元环)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 B_________ E_________ G_________。
解析:在解此种类型题时,要认真思考和分析,理顺各物质间的衍生关系,找出解题的关键和突破口。
突破口有两处:(1)是A (C H O 6104)水解后生成乙酸和B (C H O 262),由此可推断A 为乙酸和乙二醇酯化的产物——二乙酸乙二酯,B 为乙二醇。
(2)D 为乙炔,根据试题所给的信息判断E (C H O 24)为乙醛。
再由B 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有六元环的G ,可知G (C H O 482)应为环状化合物。
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例2. 由IIIA 族元素A 和VIA 族元素B 组成的阴离子结构如下,所带电荷x y z 、、依次为AAAAAAA BBBBBBBBBB BB z-y-x-A. 2,3,4B. 2,3,2C. 5,6,4D. 4,3,2解析:试题给出三种阴离子的结构式,对求离子电荷数来讲,这是一种复杂的表示形式,为解题方便,可将三种阴离子结构式分别变换成下面的简单形式: [][][]A B A B A B x y z 253624---、、因为A 是IIIA 族元素显+3价,B 为VIA 族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得下面一组关系:答案:D例3. 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
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 A. 卤代羧酸 B. 酯 C. 氨基酸 D. 醇钠解析:从结构及题目提供的选项看,有四种不同颜色的球,即有四种元素,其中绿球相当于碳原子,白球相当于氢原子,关键是分析红球和蓝球。
2011年中考信息赐予题透析专题透析信息赐予题又称为新情境题,其形式是依据题中所给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太短时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的思想活动创建性地解决问题。
其思想活动中要许多地运用到比较思维、整体思想、概括演绎思想、迁徙思想、辨证思想等多种思想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某一问题。
信息赐予题的特色:(1)题干所给信息常常是学生不曾学过的新知识或是新情境。
(2)题中信息拥有启迪性,能够加以充足利用。
(3)解答问题时,要运用重新信息中抽象出来的新知识和新规律并将之与已有知知趣联系。
信息赐予题的基本形式:题干(表达部分)+若干简洁问题题干是向学生供应解题信息,它能够是对某一实验、生活现象或工业过程的描绘,也可以是对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化学反响)或一系列物质间互相关系的描绘。
所以,它的作用是说明已知的条件、供应基础知识或为解决问题铺设台阶。
问题部分常常是环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睁开的,一种是借助你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情境问题,或借助你已拥有的能力去获取新的知识并解答有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常以连环式、渐进式、并行式或综合式的构造关系形成系列,构成对主题的比较完好的研究。
问题部分的形式许多的是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得出某一化学反响新规律、得出已知物质的未知性质或未知物质的有关性质等新知识、或进行一些与情境有关的计算等,也有一些题目出现了与评价或设计相联系的新题型。
解答信息赐予题的一般过程:1、阅读理解要求仔细审题,尽可能多的获取有关的实用信息。
2、解析所给信息,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综合运用多种思想方法,与已有知识成立联系,进行类比推理,将解析所得的信息概括出新知识或新方法。
我们能够用图1形象的表示出解答信息赐予题的解题模式:图1精题解读例1(安徽省)“豆腐发源于我省淮南八公山。
食用豆腐能获取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此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02)。
以下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由四种元素构成B.一个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C.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属于有机物解析:此题以赐予的信息:亮氨酸的化学式(C6H13N02)为载体考察化学式的意义及有机物的观点。
信息给予题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已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液氢、氢气 B.金刚石、刚玉C.氧气、臭氧(O3) D.SO2、SO32.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不合实际的是 ( )A.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 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C.用来做保险丝 D.可用来制造人造骨3.如图是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元素原子序数为8 B.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l6C.氧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氧元素在地壳的含量为16%4.意大利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分子——O4,这种氧分子把更多氧原子集中在同样大小的空间里,因此它液化后的能量密度将高于普通液态氧,可用作更强力的’火箭推进氧化剂。
以下关于O4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O4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 B.O4和O2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C.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 D.O2、O3、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5.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氯气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
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
为辨别真假,可用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6.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的有毒的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剧毒的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H2S)。
又知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小于H2SO3,现在室温下向饱和H2S03溶液通入过量H2S气体,反应方程式为:2 H2S +H2S03=3S↓+3H2O,则溶液的pH值随通入H2S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76分)7.(4分)淡黄色固体氮化镁(Mg3N2)遇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