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拒水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635.50 KB
- 文档页数:19
常见的后整理工艺机织物、针织物及其他各类织物下织机后,须经过染整加工,如练漂、染色或印花、整理等工序处理,才能成述之整理内容,系指织物经漂、染、印加工后为改善和提高织物品质,赋予纺织品特殊功能的为投放市场的纺织商品。
这些印染加工工序都属于织物整理范畴。
织物后整理按其整理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方面(1)使织物门幅整齐,尺寸形态稳定。
属于此类整理的有定幅、防缩防皱和热定形等,称为定形整理。
(2)改善织物手感。
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
这类整理可采用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二者共同作用处理织物,以达到整理目的。
(3)改善织物外观。
如光泽、白度、悬垂性等。
有轧光整理、增白整理及其他改善织物表面性能的整理。
(4)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
如棉织物的阻燃、拒水、卫生整理;化纤织物的亲水性、防静电、防起毛起球整理等。
一、织物一般整理手感整理纺织物的手感与纤维原料,纱线品种,织物厚度、重量、组织结构以及染整工艺等都有关系。
就纤维材料而言,丝织物手感柔软,麻织物硬挺,毛呢织物膨松粗糙有弹性。
本节手感整理仅指硬挺整理与柔软整理。
1、硬挺整理硬挺整理是利用能成膜的高分子物质制成整理浆浸轧在织物上,使之附着于织物表面,干燥后形成皮膜将织物表面包覆,从而赋予织物平滑、厚实、丰满、硬挺的手感。
2、柔软整理柔软整理方法中的一种是藉机械作用使织物手感变得较柔软,通常使用三辊橡胶毯预缩机,适当降低操作温度、压力,加快车速,可获得较柔软的手感,若使织物通过多根被动的方形导布杆,再进入轧光机上的软轧点进行轧光,也可得到平滑柔软的手感,但这种柔软整理方法不耐水洗,目前多数采用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
定形整理包括定幅(拉幅)及机械预缩两种整理,用以消除织物在前各道工序中积存的应力和应变,使织物内纤维能处于较适当的自然排列状态,从而减少织物的变形因素。
织物中积存的应变就是造成织物缩水、折皱和手感粗糙的主要原因。
1、定幅(拉幅)原理:定幅整理是利用棉、粘胶纤维、蚕丝、羊毛等吸湿性较强的亲水性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其门幅缓缓拉宽至规定的尺寸,从而消除部分内应力,调整经纬纱在织物中的形态,使织物的门幅整齐划一,纬斜得到纠正;同时织物经烘干和冷却后获得较为稳定的尺寸(主要指纬向),以符合印染成品的规格要求。
防酸整理一、防酸整理的原理纺织品的防酸整理是防护用纺织品的一类产品,它是以保护人体的安全性为目的,酸性液体透过织物的程度决定防酸性能好坏。
防酸的原理与防水、拒油原理相似。
一般酸液是以水为介质,其表面张力大于水的表面张力。
因此,防酸与防水,拒油整理都是改变纤维表面性能,使其临界表面张力降低,增大接触角,使液体在织物表面呈园珠状,防止织物表面被沾湿,润湿,渗透,并阻止毛细血管效应,达到防酸,拒水和拒油目的。
二、防酸整理的方法防酸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大部分是针对强无机酸对棉织物的作用。
1、改性整理法棉纤维是不含NH2 基因的,研究表明,当棉纤维中含有一定量的NH 2基因,耐酸腐蚀性提高,所以我们可以把含有NH2的化合物与棉纤维接技,获得一定的防酸性,我们把这类化合物称为防酸整理剂,这种整理方法称为改性整理法。
改性整理剂大多是含有NH2基因的高分子化合物,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酰胺等共聚物最为常见,共聚物中含有活泼基因,可以和棉纤维上的OH反应,不但可以把NH2基因接技到棉纤维上,而且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聚合物薄膜.从而达到防酸性。
如采用苯乙烯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对棉织物进行整理,使其具有一定的防酸和耐酸腐蚀性;采用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聚合物对棉织物进行防酸防水防碱整理;采用含氟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对真丝织物进行接枝改性,接枝率越大,在纤维便面形成的氟化物层越致密均匀,拒水性和耐碱性越高。
2、表面处理法这种方法与一般的防水整理相同,它是对织物表面进行防水处理,降低织物的表面张力,从而达到防止酸性液体透过,减小织物吸收酸性液体。
所采用的整理剂( 如涂层剂,有机氟,有机硅表面整理剂) 一般都是耐酸的。
如利用硅氧烷EGE-2防水剂,对各种纺织品如棉,人造丝,羊毛和涤纶等进行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拒水和耐酸性;利用含氟乳液LFM-3和LFM-H对涤纶和人造丝织物进行整理,显著降低织物表面能,可明显提高织物的拒酸拒水拒油性能;采用有机氟系防水剂AG710对涤纶弹力丝和柞蚕丝混捻交织物进行防酸处理,制备了一种具有相对耐洗涤性的防酸绸。
纺织品的拒污、易去污性能及其测试1织物的沾污1.1沾污的种类沾污是指油脂和颗粒状物质不必要地沉积在纤维构成的纺织品的表面或部的现象[1]。
一般污物可分成三类:a、固体粒子(干污),如泥土、尘埃、铁锈等,通常固体粒子是无机和有机的混合物;b、液状污物,这类污物主要是油脂类和脂肪类物质,如食物油脂、灰尘中的油脂、机械油脂及人体排出的油脂等;c、水溶性物质,这类污物主要是各种水溶性或半水溶性固体物质及着色物质,如盐、糖以及一些着色物质等。
污物往往是以上几类的混合[2]。
1.2污物的吸附纺织品沾污通常是上述污物沉积于纤维表面,有时污垢会渗入纤维表面或纤维束之间。
沾污是纤维性能、污物性能以及污物与纤维相互作用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污垢在纺织品上一般通过静电效应、物理接触及洗涤沾污而粘附。
污垢主要吸附于纤维或纱线间、纤维表面的凹陷处、缝隙和毛细孔中,也有颗粒状污垢粘附于纤维表面的光滑部分,但这种粘附粒子大部分属“油粘附”。
作为油性污一旦沾污纤维后,它们会在纤维上扩散,随着扩散的进行,使去除难度提高[2]。
1.3织物的沾污原因织物沾污的原因一般有物理性吸附、化学性吸附、静电吸附和再沾污等[3]。
a、物理性吸附:织物在服用中与外界接触,发生污物的转移。
如与皮肤、大气、其他衣服或物体的接触。
污物粒子越小,比表面积就越大,沾污接触面也就越多,越易沾污。
这种吸附作用与织物的组织、密度、纤维性能有关。
稀疏织物,污物颗粒保持量多,紧密织物虽然不易积尘沾污,但清洗污尘较困难;织物表面平滑不易沾污,高低不平的织物凹陷部分容易积污;不规则截面的纤维较圆形截面的纤维易藏污。
另外,当织物上有一层油脂或柔软的热塑性高聚物时,更会粘上污物。
b、化学性吸附:悬浮和溶有污粒的液体透入纤维部,污粒如果和纤维分子上的活性基做化学性的结合,以纤维作为固体溶剂而溶入其,污粒固着于纤维[1]。
c、静电吸附:在没有与污物结合的情况下,静电效应会使织物沾污。
1. 棉织物:cotton fabric2. 平纹织物:plain cloth3. 斜纹织物:twill cloth4. 缎纹织物:satin and sateen cloth5. 纯纺织物:pure yarn fabric6. 混纺织物:blended fabric7. 混并织物:mixture8. 交织织物:mixed fabric9. 服装用织物:dress fabric10. 装饰用织物:furnishing fabric11. 产业用织物:technical fabric12. 平布:plain cloth13. 粗平布:coarse sheeting14. 中平布:plain cloth15. 细平布:fine plain16. 粘纤平布:viscose plain cloth17. 富纤平布:polynosic plain cloth18. 粘/棉平布:viscose/cotton plain cloth19. 粘/维平布:viscose/vinylon plain cloth20. 涤/棉平布:t/c plain cloth21. 涤/粘平布:polyestere/viscose plain cloth22. 棉/丙平布:cotton/polypropylene plain cloth23. 棉/维平布:c/v plain cloth24. 细纺:cambric25. 涤/棉细纺:t/c cambric26. 府绸:poplin27. 纱府绸:poplinette28. 线府绸:thready poplin29. 涤/棉府绸:t/c poplin30. 棉/维府绸:c/v poplin31. 麻纱:hair cords32. 柳条麻纱:striped hair cords33. 异经麻纱:end-and-end hair cords34. 提花麻纱:figured hair cords35. 罗布:leno-like cloth36. 罗缎:bengaline,tussores37. 巴厘纱:voile38. 麦尔纱:mull39. 防绒布:down-proof fabric40. 双经布:double ends fabric41. 双纬布:double weft fabric42. 蓝白花布:indigo print43. 纱斜纹:single drill44. 线斜纹:thready drill45. 粗斜纹:coarse drill46. 细斜纹:jean47. 哔叽:serge48. 纱哔叽:single serge49. 粘胶哔叽:viscose serge50. 华达呢:gabercord51. 纱华达呢:single gabercord52. 线华达呢:thready gabercord53. 卡其:khaki drill54. 单面卡其:one-sided drill55. 双面卡其:reversible drill56. 纱卡其:single drill57. 线卡其:thready drill58. 人字卡其:pointed drill59. 缎纹卡其:whipcord60. 涤/棉卡其:t/c drill61. 直贡:twilled satin62. 纱直贡:single twilled satin63. 羽绸:satinet64. 线直贡:thready twilled satin65. 横贡:sateen66. 绒布:flannelette67. 单面绒布:irreversible flannelette68. 双面绒布:both-side raised flannelette69. 斜纹绒布:twilled fustian,flannel twills70. 厚绒布:heavy flannelette71. 灯芯绒:corduroy72. 粗条灯芯绒:spacious waled corduroy73. 中条灯芯绒:mid-wale corduroy74. 细条灯芯绒:pinwale corduroy75. 特细条灯芯绒:ultra-fine corduroy76. 提花灯芯绒:figured corduroy77. 弹力灯芯绒:elastic corduroy78. 棉/涤灯芯绒:t/c corduroy79. 仿平绒:velveteen-like fabric80. 烂花仿平绒:etched-out velveteen-like fabric81. 平绒:velvet and velveteen82. 纱罗织物:leno and gauze83. 牛津布:oxford84. 竹节布:slubbed fabric85. 结子布:knop fabric86. 提花布:figured cloth87. 提格布:checks88. 绉布:crepe89. 皱纹布:creppella90. 泡泡纱:seersucker91. 轧纹布:embossing cloth92. 折绉布:wrinkle fabric93. 水洗布:washer wrinkle fabric94. 稀密条织物:thick and thin striped fabric95. 经条呢:warp stripeed fabric96. 华夫格:walf checks97. 巴拿马:panama98. 服装衬布:pading cloth99. 树脂衬布:resin padding cloth100. 热熔粘合衬布:hot-melt adhesive padding cloth101. 黑炭衬:hair interlining102. 马尾衬:hair cloth103. 粘纤织物:spun rayon fabric104. 富纤织物:polynosic fabric105. 氨纶弹力织物:spandex stretch fabric106. 中长化纤织物:midfibre fabric107. 纬长丝织物:weft filament mixed fabric108. 纬长丝大提花仿绸织物:silk-like fabric jacquard109. 仿麂皮织物:suede fabric110. 仿麻布:linen type cloth111. 合纤长丝仿麻布:polyster linen type filament fabric112. 低弹涤纶丝仿毛织物:wool-like fabric with true-ran low-elastic yarn113. 凉爽呢:wool-like fabric114. 雪尼儿织物:chenille fabric115. 柔道运动服织物:fabric of judo wear116. 医药用纱布:medical gauze117. 尿布:diaper118. 烂花布:etched-out fabric119. 全包芯纱烂花布:composite yarn etched-out fabric120. 混纺纱烂花布;blended yarn etched-out fabric121. 帆布:canvas122. 遮盖帆布:canvas of cover123. 橡胶帆布:rubber canvas124. 鞋用帆布:plimsoll duck125. 百页布:baiye fabric126. 滤布:filtration fabric127. 印花衬布:printing blanket128. 圆筒布:tubular fabric129. 43-3丙纶长丝滤布:polypropylene filament filtration fabric130. 729-涤纶大圆筒滤布:polyester tubular filtration fabric 131. 318锦纶布:318 polyamide fabric132. 锦纶布:601 polyamide fabric133. 伞布:umbrella cloth134. 砂皮布:abrasive cloth135. 玻璃纤纬织物:glass-fibre fabric136. 土工模袋布:fabricform137. 标准贴衬织物:standard adjacent fabric138. 家具布:upholstery fabric139. 窗帘布:window blind fabric140. 贴墙布:wall cloth141. 粘晴大提花装饰织物:r.a jacquard ornamental fabric142. 漂白织物:bleached fabric143. 染色织物:dyed fabrics144. 印花织物:printed fabric145. 拒水整理织物:water repellent fanish fabric146. 拒油整理织物:oil-repellent finish fabric147. 阻燃整理织物:flame retardant finish fabric148. 预缩整理织物:shrunk finish fabric149. 防皱整理织物:crease resistant finish fabric 150. 柔软电整理织物:antistatic finish fabric 151. 易去污整理织物:soil release finish fabric 152. 减量整理织物:deweighting finish fabric 153. 增重整理织物:weighted finish fabric 154. 液氨整理织物:liquid ammonia finish fabric 155. 电光整理织物:schreiner finish fabric 156. 轧光整理织物:calender finish fabric 157. 涂层整理织物:coated finish fabric158. 轧纹整理织物:gauffered finish fabric 159. 磨绒整理织物:sanded finish fabric160. 防蛀整理织物:moth proof finish fabric 161. 防毡缩整理织物:antifelting finish fabric。
王薇1,段智岗1,施秋萍2,朱泉1(1.东华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2.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5)摘要:研究了不同结构柔软剂与自制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WR-1在棉织物上同浴整理时,柔软剂的加入对拒水拒油效果的影响,并对二者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脂肪酰胺类柔软剂对拒水拒油效果影响较小,有机硅类柔软剂对拒水效果影响较小,但会严重影响拒油效果,非离子型柔软剂对拒油性影响较小但会严重影响拒水效果.关键词:拒水拒油整理剂;柔软剂;拒水拒油;棉织物中图分类号:TQ610.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39(2010)05-0043-04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WR-1与柔软剂在棉织物上同浴整理探讨Study on finish of fluorine-containing water repellent agentWR-1and softeners on cotton fabrics in one bathWANG Wei 1,DUAN Zhi -gang 1,SHI Qiu -ping 2,ZHU Quan 1(1.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Ecological Textile,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1620,China;2.Dymatic Investment Co.,Ltd.,Foshan 528305,China)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softeners on water and oil repellent effect of WR-1were studied when differ -ent softeners and self-made fluorine-containing water repellent agent WR-1were applied on cotton fabrics in one bath.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oftener and water repellent agent was also discuss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fatty amide softeners had less effect on water-and oil-repellency,organic silicone softener had also less effect on water-repellency but had serious effects on oil-repellency,and nonionic softener was just the contrary.Key words :water repellent agent;softeners;water-and oil-repellence;cotton fabrics收稿日期:2009-06-05作者简介:王薇(1984-),女,山东烟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纺织品功能后整理助剂的研究与开发.织物经含氟拒水拒油剂整理后,含氟整理剂能与纤维表面聚合成膜.含氟共聚物中的氟烷基能形成暴露于空气、密集而又定向排列的低界面能层,充分发挥其拒水、拒油效果,但整理后织物手感、撕破强度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手感柔软性是影响纺织品销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三防整理时,柔软整理是必需的.为了改善织物的撕破强度、耐磨强度、外观及手感,整理中需加入一定量的柔软剂,以提高织物润湿性,但会降低拒水拒油性能,因此,应严格控制柔软剂用量,寻找织物柔软性与润湿性的平衡点.大部分柔软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并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及有机硅类.[1]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阳离子型柔软剂既可用于纤维素纤维,也适用于合成纤维整理.有机硅类柔软剂能赋予织物一定的平滑性、柔软性,也能与2D 树脂同浴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织物弹性,改善织物手感.[2-3]非离子型柔软剂与其他助剂的兼容性良好,且整理后织物不易变黄.在与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并用时,需慎重选择柔软剂.因柔软效果受拒水拒油整理剂的影响较小,除考虑离子性外,还不能影响三防整理效果.本文采用国产全氟烷基丙烯酸酯(C 6)作为含氟单体,和丙烯酸月印染助剂TEXTILE AUXILIARIES Vol.27No.5May 2010第27卷第5期2010年5月印染助剂27卷桂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甲基丙烯酸酯3种非氟代单体进行聚合,得到了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WR-1.分别选取不同类型的柔软剂与其同浴,用于棉织物的整理,比较了同浴整理对各自整理效果的影响.1试验1.1材料与仪器织物:纯棉梭织物(560×360根/10cm,110g/m2).药品: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WR-1(自制),德美柔SG、德美柔WE、T602、T606、T816、柔软剂DM-3950、非离子软片DM-3109(上海德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强耐碱耐盐软片WH-819、柔软剂KD(上海金典化工),柔软剂GKX(广州创越).仪器:UPE1连续式织物热定型机,M-TENDER立式轧车,AS-12震荡水浴锅,YH-86型织物沾水度仪, OCA40型视频接触角测量仪.1.2整理工艺按工艺配方配制工作液→棉织物一浸一轧(带液率65%,10r/min)→热风烘干(100℃,2min)→焙烘(160℃,2min)→回潮后测试.1.3测试工作液稳定性:选取不同类型的柔软剂,用自来水分别配制WR-1用量为10g/L、柔软剂用量为20g/L 的工作液,室温放置30min,若外观稳定,在振荡机振速100r/min的条件下,从室温开始,以2~3℃/min升温,并分别在30℃、40℃、50℃下恒温振荡20min,再静置20min,观察初始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工作液有无漂油、分层、絮状物或者沉淀物生成;拒水性:根据AATCC22-1964标准,采用织物沾水度仪进行测试;拒油性:根据AATCC118-1997标准测试;接触角:采用视频接触角测量仪进行织物与水的接触角测试,水量为6μL,当水滴与织物接触60s后读数.在同一样品的不同位置测量5次,取平均值.2结果与讨论2.1工作液稳定性工作液稳定性对工厂生产至关重要,车间的湿热环境对工作液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对拒水拒油柔软整理工作液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由表1知,在50℃以下,各柔软剂与WR-1工作液稳定性良好;50℃时,含有德美柔SG与WR-1的工作液出现漂油现象,T602、DM-3950、GKX与WR-1工作液出现沉淀.由此可知,这4种柔软剂与WR-1同浴整理织物时,温度不得高于50℃.2.2柔软剂对拒水效果的影响2.2.1脂肪酰胺衍生物类棉纤维在水中带负电荷,具有负的Zeta电位,脂肪酰胺衍生物类柔软剂属于阳离子型柔软剂,其分子中亲水性基团易吸附于棉纤维上,而憎水性基团向外侧排列,形成长链脂肪烷基薄膜覆盖于纤维上,使得整理后的纤维柔软、光滑.选取4种脂肪酰胺衍生物类柔软剂与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WR-1(5g/L)同浴整理棉织物.测试整理后棉织物的拒水性能,结果如表2.由表2可知,在低用量时,4种柔软剂与拒水拒油整理剂WR-1同浴整理织物均可略微提高织物的拒水整理效果.原因是该类柔软剂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生成酯键或醚键后,疏水性基团向外侧排列,提高表1工作液稳定性柔软剂工作液稳定性室温德美柔WE微乳浊液GKX微乳浊液KD微乳浊液30℃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40℃50℃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白色沉淀微乳浊液微乳浊液DM-3950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白色沉淀WH-819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DM-3109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T606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T816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德美柔SG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漂油T602微乳浊液微乳浊液微乳浊液白色沉淀表24种脂肪酰胺衍生物类柔软剂对拒水整理效果的影响柔软剂A10%德美柔SG10010%德美柔WE100WH-819100GKX100B C152.2150.0149.2144.7150.7152.9149.3145.8B100100100100接触角/(°)A150.2150.7149.6150.4拒水性/分C1009010090注:根据产品推荐用量确定各柔软剂的用量(下同),10%德美柔SG、10%德美柔WE、GKX的用量A、B、C分别为5、10、30g/L,WH-819的用量A、B、C分别为2、4、6g/L.单独用WR-1(5g/L)时,拒水性100分,接触角147.5°(下同).445期织物的疏水性.当柔软剂的用量提高到30g/L时,除了德美柔SG及柔软剂WH-819外,另2只柔软剂的拒水整理效果呈现小幅度下降.总的来说,脂肪酰胺衍生物类柔软剂与WR-1同浴使用,拼用性良好,以德美柔SG、WH-819的效果最佳,对拒水效果影响最小.2.2.2有机硅类有机硅类柔软剂的柔软特性来自于Si—O—Si (具有很大的键角),使甲基间有很大的间隙,可使每个硅原子与其连接在一起的基团绕Si—O键自由旋转,连接在硅原子的甲基张开,绕着连接在其上的硅原子转动.整理到织物上后,氧原子吸附在纤维上,Si—O键的键角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当外力消除后又复原,故硅氧链可以伸缩,使纤维具有弹性.[4]其次,有机硅类柔软剂以极性的硅氧链与纤维形成氢键,而疏水基朝外排列形成低表面能薄膜,大大减少了纤维间的分子间力,使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能.分别选取T602、T606、T816、KD4种有机硅类柔软剂与拒水拒油整理剂WR-1(5g/L)同浴整理棉织物,比较加入柔软剂前后织物拒水性能的变化,测试结果如表3.由表3可知,4只有机硅柔软剂分别与拒水拒油整理剂WR-1同浴整理后,织物的拒水效果均有所下降;随柔软剂用量的增大,织物的拒水性能随之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大.其中柔软剂KD的效果最佳.2.2.3非离子型非离子型柔软剂通式R(OC2H4)n OH或R(C2H4OH)n,不带电荷,主要有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二乙醇酯及酰胺、季戊四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单酯及嵌段聚醚类等.[5]非离子型柔软剂对纤维的吸附性、耐洗性较差,但与其他整理剂的相容性较好,整理后织物黄变小.选取非离子型柔软剂DM-3109、DM-3950,分别与拒水拒油整理剂WR-1(5g/L)同浴整理棉织物,观察柔软剂对织物拒水效果的影响,结果如表4、5.DM-3109为氧化聚乙烯型柔软剂,由低分子氧乙烯经氧化处理,并控制其反应产物达到一定酸值后用乳化剂乳化制得.[2]其作用方式为渗入纤维间,起隔离和润滑作用,使纤维分子易运动.由表4知,当非离子柔软剂的用量≥10g/L后,织物的拒水效果显著下降.原因是柔软剂分子结构中的氧原子易与水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使整理后织物的亲水性增大,造成拒水效果的下降.DM-3950属于蜡乳类柔软剂,由表5可以看出, DM-3950的加入使得织物的拒水效果下降.原因是此类非离子柔软剂会扰乱拒水拒油整理剂与纤维之间的交联反应.[6]若先进行柔软整理,再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则织物的拒水性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这也证实了上面的结论.2.3柔软整理对拒油效果的影响在棉织物拒水拒油整理工艺的探索研究中发现,当拒水拒油整理剂WR-1的用量为25g/L时[7],纯棉织物将具有良好的拒油效果,因此,确定WR-1用量为25g/L.由表6可知,脂肪酰胺类(德美柔SG、德美柔WE、WH-819、GKX)、非离子类(柔软剂DM-3950、DM-3109)对织物拒油性影响较小.其中德美柔SG、德美柔WE、WH-819和DM-3109可提高织物拒油效果1级,而有机硅类柔软剂(T602、T816、KD)对织物的拒油性影响很大,其与拒水拒油整理剂WR-1同浴整理后,织物的拒油性消失,原因是有机硅和有机氟混合后形成一个分子,表现出有机氟的特性,有机硅的加入使得形成的皮膜表面的氟基团整齐度降低[8],且有机硅链段有拒水亲油性,严重影响了织物的拒油性.表3有机硅类柔软剂的加入对拒水整理效果的影响有机硅类柔软剂A T602100 T60690 T81690 KD100B C141.7137.2140.3133.1138.4136.7148.6147.1 B90909090接触角/(°)A145.4146.7144.2151.0拒水性/分C90809090注:有机硅类柔软剂用量A、B、C分别为5、10、30g/L.表4非离子软片DM-3109对拒水整理效果的影响非离子软片DM-3109用量/(g·L-1)51030拒水性/分908080接触角/(°)141.7137.3133.7表5柔软剂DM-3950对拒水整理效果的影响注:最后一组是棉织物先用柔软剂DM-3950整理后再进行拒水整理.柔软剂DM-3950用量/(g·L-1)3030拒水性/分80100接触角/(°)133.7148.3590137.31080135.2王薇,等: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WR-1与柔软剂在棉织物上同浴整理探讨45印染助剂27卷2.4同浴整理对手感的影响由表7知,加入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WR-1对柔软整理效果无显著影响.对于柔软剂德美柔WE 、GKX 、WH-819,与单独进行柔软整理相比,同浴整理会使手感下降0.5级.3结论(1)脂肪酰胺类柔软剂对拒水效果的影响较小,在低质量浓度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织物拒水性能,而用量较高时,使得拒水性能下降;有机硅类柔软剂与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同浴整理对织物的拒水性能影响不显著,但因其亲油性链段的存在,会显著影响拒油性能;理论上,非离子类柔软剂与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但试验结果证明对织物的拒水性能有较大影响.(2)除了有机硅类柔软剂会使拒油效果显著下降外,脂肪酰胺衍生物类、非离子型柔软剂对拒油效果的影响不显著.(3)同浴整理时,加入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对柔软整理效果影响不显著.参考文献:[1]丁忠传,杨新纬.纺织染整助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235-250.[2]林杰.染整技术[M].第四册.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6-21.[3]陆锦昌,方纫芝.丝绸染整手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82:683-686.[4]沈一丁,李小瑞.表面活性剂在造纸工艺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16-218.[5]傅科杰.纺织加工用的柔软剂[J].国外纺织技术,2004(1):25-30.[6]翟保京,张瑞军.纯棉织物复合功能整理生产实践[J].印染,2008(9):11-13.[7]王薇,施秋萍,朱泉.含氟拒水整理剂WR-1在棉织物上应用性能研究[J].染整技术,2009,11(31):10-14.[8]罗巨涛,姜维利.纺织品有机硅及有机氟整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129-130.表7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WR-1加入前后对手感的影响整理剂未加10%德美柔WE 410%德美柔SG4原布1加3~441WH-81943~4KD 44DM-39503~43~4GKX 43~4T60244T81644DM-31093~43~4手感/级注:WR-1用量为5g/L,柔软剂用量与表6中相同.表6柔软剂对拒油效果的影响注:WR-1用量为25g/L,拒水性均达100分.柔软剂用量/(g ·L -1)10%德美柔WE 30KD30拒油性/级6010%德美柔SG306T602300GKX 305WH-81966T816300DM-3109306DM-3950305(上接42页)4结语通过对纺织品服用性能的测试和研究,可以评价织物的性能,确定其用途,并可以根据织物性能提出合理的使用要求,还可以实现旧品种的改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这对满足人类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有着积极的意义.当今,人们对服饰产品的重视程度更是越来越高,开发新型纺织纤维,研究其面料的服用性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对各类优良纺织材料的深层次研究,重视产品的开发,追求资源的优化,最大程度地保持和赋予纺织品优良的服用性能.参考文献:[1]屈一斌.从服装的服用性能看我国纺织面料开发[J].毛纺科技,2006(6):56-57.[2]李汝勤.纤维和纺织品的测试原理与仪器[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5:399-484.[3]姚穆.纺织材料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518-640.[4]蒋耀兴,郭雅琳.纺织品检验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48-165.[5]李梅,张会青.毛织物的服用性能与纱线和织物结构的关系[J].毛纺科技,2005(6):32-34.[6]殷姗姗.当代服装面料设计的市场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6):76-77.[7]朱松文.服装面料的新发展[J].棉纺织技术,1999(8):454-455.!!!!!!!!!!!!!!!!!!!!!!46。
织物的抗污性能与整理技术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织物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舒适与美观。
然而,织物容易受到污渍的侵袭,这不仅影响了它们的外观,还可能降低其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织物的抗污性能以及相应的整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织物容易沾染污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织物的纤维结构和表面特性对污渍的吸附和渗透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一些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微小颗粒,从而为污渍的附着提供了条件。
其次,织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与各种物质接触,如油脂、汗液、食物残渣等,这些物质容易渗透到织物内部,难以清洗。
此外,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等也会影响织物的抗污性能。
为了提高织物的抗污性能,人们研发了多种整理技术。
其中,常见的有拒水拒油整理、易去污整理和抗菌防臭整理等。
拒水拒油整理是通过在织物表面施加一层特殊的化学物质,使其具有拒水拒油的性能。
这些化学物质通常是含氟或硅的化合物,它们能够改变织物表面的能态,使水和油在其表面形成水珠或油珠,从而轻易滚落,减少污渍的附着。
例如,经过拒水拒油整理的衣物在遇到雨水时,不会被迅速浸湿,而是让雨水滑落,保持衣物的干爽;在接触油污时,油污也不容易渗透到织物内部,便于擦拭清洁。
易去污整理则是通过改变织物的表面性质,使污渍在沾染后能够更容易被清洗掉。
这种整理技术通常是在织物表面引入一些亲水性的基团或涂层,当污渍附着时,亲水性基团能够与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促进污渍的分散和去除。
比如,经过易去污整理的桌布在沾上油渍后,只需用普通的洗涤剂轻轻搓洗,就能迅速恢复干净。
抗菌防臭整理主要是针对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的问题。
通过在织物中添加抗菌剂,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异味的产生,并降低因细菌感染而导致的健康风险。
常见的抗菌剂有银离子、季铵盐类化合物等。
经过抗菌防臭整理的内衣、袜子等贴身衣物,能够更好地保持卫生,减少皮肤疾病的发生。
涤棉织物抗皱加耐久性三防易去污整理工艺抗皱整理是指纺织品通过某些热固性高聚物高温整理后,获得一定的尺寸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抗皱整理只是对纤维素纤维才具有其价值。
三防整理是通过物理的和机械的作用,再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由低表面能原子团组成的保护膜,不损伤织物天然手感的情况下赋予织物耐久性的拒水拒油拒污的性能,使水、油等液体污渍不能润湿并在织物表面形成小球而滚落,但不封闭织物的孔隙而保持织物原有的透气性能,使织物的亲水性降低到最小,疏水性达到最佳状态。
但三防整理无法做到织物在水中纤维溶胀或者干态高温状态下,纤维再次被污染的问题,那么就要考虑易去污整理。
易去污整理使织物获得将污染织物的污垢在织物洗涤过程中容易被去掉的性能。
所以,易去污整理使织物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与三防整理协同作用于织物时,使织物获得全面的防污性能,良好的易去污性能会损失掉部分三防性能,拒污和去污同时作用于织物,须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即要保持织物最佳的拒污性能又要保持好的去污性能。
二、抗皱整理和三防易去污整理的特点1、抗皱整理的化学和物理机理一般有两种观点:(1)现代的抗皱类树脂,至少有两个官能团能与两个纤维素分子链中的羟基共价健合或形成分子桥,由于将纤维素中相邻的分子链相互联合起来,于是就限制了纤维素中相邻分子链的相对滑移,改善织物的变形,满足抗皱需要。
如果只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处理,很难达到上述效果。
(2)抗皱用的热固性树脂的初缩体是微小的粒子,能够扩散到纤维非晶(无定型)区内,树脂化合后即沉积于纤维中和纤维分子建立氢健,将纤维分子链互相缠结起来,结果限制了分子链的相对滑移作用,从而改善了织物的变形,满足抗皱需要。
2、抗皱整理加耐久性三防易去污整理的特点(1)抗皱整理赋于织物一定的平整度,穿着平整挺括,洗后无需熨烫,保持穿着平整外观,每时每刻衣冠楚楚,清新怡人。
同时,提高了织物的穿着寿命。
(2)抗皱整理工艺中柔软剂赋于织物柔软、厚实、丰满的感觉,穿着舒适。
防油防水整理剂HS1100是以纳米含氟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拒水拒油整理剂,适用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混纺织物的三防整理。
处理后的织物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油、防污的效果;同时赋予织物丰厚的手感,使织物远离各种有害细菌及污染。
HS1100一般采用于浸轧——焙烘工艺,对织物的手感与色泽影响低;且对人体安全,对皮肤无刺激、透气舒适;耐水洗和干洗。
目前广泛应用于雨具、风衣、油田工作服、台布、帆布、帐篷及包装用布等。
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HS1100整理后的织物拒水性可达到90分以上;拒油性可达到4级;无芳香胺残留物;无PFOS和APEO;PFOA的含量<1ppm。
韩笑含氟防水防油剂1 前言自本世纪初人造纤维工业化生产以来,至今化纤已占了纺织纤维中的五成以上。
其中,涤纶产量又占了化纤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涤纶是纺织用化学纤维中左右全局的最大一个品种。
近年来,随着涤纶细旦、超细旦纤维的迅猛发展,除了在仿真丝薄型服装面料方面应用广泛之外,用于装饰和产业方面,如:帐篷、高性能清洁布、汽车,飞机等内装饰布、地毯、沙发面料、墙布等也愈来愈广泛。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产品向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未来纺织品发展的主要趋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除了传统的坚牢、耐用等力学性能要求外,各种舒适性能、外观性能和特殊性能等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经过特种整理的新型纺织品能给人们提供各种优异的功能,从而满足特殊用途的要求,涤纶织物的防水透湿及拒水拒油整理就是其中之一[4]。
2 防水与防水透湿整理2·1 防水性织物的防水性是指织物阻抗水分子透过的性能。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在织物的表面涂上一层不透水的涂层,如聚氯乙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等,以消除其透水性,此类方法过去应用较多,但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这种涂层不能透过水蒸汽,它限制了人体汗液蒸发后的散发,并使水汽冷凝在织物的内表面,穿着很不舒服。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氟防水整理在棉织物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实验验证无氟防水剂对棉织物的防水性能、耐洗性以及环保性能的影响,为棉织物的后整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纯棉面料(规格:29.2 tex×29.2 tex,密度:472315,单位面积质量:220 g/m2)2. 实验试剂:无氟防水剂XSY-C3103. 实验仪器:连续式定形烘干机、热风焙烘机(德国门富士)、DHG-9140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SDLATLAS Vortex M6型洗衣机、YB813型面料沾水性测试仪、YG461E型静水压数字式透气量仪三、实验方法1. 面料前处理:将纯棉面料进行退煮、丝光、染色等前处理工艺,以确保面料表面平整、无杂质。
2. 无氟防水整理:将前处理后的纯棉面料浸轧无氟防水剂XSY-C310,设定工艺参数如下:- 浸轧时间:5分钟- 浸轧温度:30℃- 润湿剂浓度:1%3. 焙烘:将浸轧后的面料进行高温焙烘,设定工艺参数如下:- 焙烘温度:150℃- 焙烘时间:2分钟4. 性能测试:(1)防水性能测试:按照AATCC 22—2010《拒水性:喷淋实验》测定,评价面料防水效果。
(2)耐洗性测试:将整理后的面料进行洗涤,洗涤次数分别为5次、10次、15次,观察面料防水性能的变化。
(3)环保性能测试:测定整理剂中的重金属含量,评价整理剂的环保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防水性能测试结果表1 防水性能测试结果| 洗涤次数 | 静水压(Pa) || :-------: | :----------: || 0次 | 5200 || 5次 | 4800 || 10次 | 4500 || 15次 | 4200 |由表1可知,整理后的棉织物在经过多次洗涤后,仍保持较高的防水性能,说明无氟防水剂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2. 耐洗性测试结果表2 耐洗性测试结果| 洗涤次数 | 防水性能(级) || :-------: | :------------: || 0次 | 5 || 5次 | 4 || 10次 | 3 || 15次 | 2 |由表2可知,整理后的棉织物在经过多次洗涤后,防水性能逐渐下降,但仍保持良好的防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