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周期表周清试题

元素周期表周清试题

元素周期表周清试题
元素周期表周清试题

第二次周清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磷

B.铁

C.钙

D.碘 2.C 136-NMR (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 13

6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A .表示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

B .表示碳元素的一种核素

C .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

D .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中子

3.非金属元素R 其质量数为127,又知R 离子含有74个中子,54个电子,则该元素最高化合价组成的化合物是( )A .R(OH)3 B .R 2O 7 C .HRO 3 D .H 2R

)。

×10-10

m

5.下列各组微粒所含电子数目相同的是( )

A .NH 4+、OH —、K +

B .Na +、Mg 2+、S 2—

C .F —、NH 2—、Al 3+

D .Li +、Na +、K +

6、下列微粒半径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O>Cl>S>P

B.Al 3+>Mg 2+>Ca 2+>Ba 2+

C.K +>Mg 2+>Al 3+>H +

D.Cs>K>Na>Li 7、下列递变情况中不正确...的是( )。 A.钠、镁、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硅、磷、硫、氯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碳、氮、氧、氟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锂、钠、钾、铷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8、有短周期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 B.3 C.5 D.6 9、铊(Tl)是高温超导体成分之一。已知铊和铝同族,下列有关性质推断错误..的是( )。 A.是银白色质软的金属 B.Tl(OH)3和Al(OH)3一样是两性氢氧化物

C.能形成正三价化合物

D.与稀HCl 作用生成盐 10、在短周期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11、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

A.NaF

B.MgI 2

C.BaI 2

D.KBr

12、X 和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比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Z 和Y 两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 元素的原子半径,X 、Y 、Z 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X>Y> Z

B.Y>X>Z

C.Z>X>Y

D.Z>Y>X 13.下列物质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

A .NaOH

B .H 2

C .H 2S

D .NaCl

14.下列事实不能

..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

C.酸性:HClO4>HIO4 D.酸性:HClO3>HIO3

班级姓名分数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

15、(6分)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三个新元素。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气、液、固)态。

16、(1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列出了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2)①③⑤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3)②③④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元素⑦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②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该氢化物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5)①和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和。①和⑨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该化合物燃烧时的焰色为色,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①和⑤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⑥与⑧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单质⑨溶于该化合物所得溶液呈色。(8)⑧和⑨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为。

17、(12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B的核电荷数比A大2,C 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电子总数多4。1mol A的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氢气,这时A转变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回答:(1)填元素名称:A ,B ,C ;

(2)写出A、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与C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A离子的氧化性比B离子的氧化性(填“强”或“弱”);

(4)元素C在周期表中所处的准确位置是。

(5)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8、(8分)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①氟化钙②溴化钾 .

③二氧化碳④氮气

精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详解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 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练习】 1.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除氢) A .一定是8个 B .一定是2个 C .一定是18个 D .是2个、8个或18个2.若某ⅡB 族元素原子序数为 x ,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A .ⅢB 族B .ⅢA 族 C .ⅠB 族 D .ⅠA 族 3.已知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 最外层电子数的 2倍,则A 、B 元素 A .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 B .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 C .可能是二、三周期元素 D .可以相互化合形成化合物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 _______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_______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 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 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 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 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点燃 点燃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 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 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离子所带电荷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 ) ①0族②主族③副族④第Ⅷ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知该原子的周期序数 B.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原子的周期序数,前20号元素中,阳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减去1,阴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 C.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就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5.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 子层结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a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 关系是( ) A.a>b>c>d B.b>a>d>c C.c>b>a>d D.b>a>c>d 练方法技巧——元素推断的方法 6.

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 素原子序数的4倍,A、B、C三元素应分别为( ) A.C、Al、P B.O、P、Cl C.N、Si、S D.F、S、Ar 7.下列各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 8.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所示(第七周期填满,元素种类为32): 周期序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元素种类数2 8 8 18 18 32 32 分析元素周期序数和元素种类数的关系,然后预测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 ) A.18 B.32 C.50 D.64 题号1 2 3 4 5 6 7 8 答案 练综合拓展 9.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元素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中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元素组例外元素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 (a)S、Na、Mg、Al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精讲.doc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 【本讲主要内容】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三者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元素的推断等。其中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是学习的重点。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二. 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三者的关系 主族序数 原子半径 1.同周期左右: 非金属性增强。 2.同主族上下: 化学性质相似, 但又有递变。 1. 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 (3)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4)负价绝对值=8-主族数(限ⅣA~ⅦA) (5)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6)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越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形成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2. 周期表与电子排布 (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2)最外层有1个或2个电子,则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又可能是副族或零族元素氦。 (3)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4)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5)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 3. 从元素周期表归纳元素化合价的规律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等于主族序数,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其中氟无正价。非金属元素除氢外,均不能形成简单阳离子,金属元素不能形成简单阴离子。 (2)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与最低负价数的绝对值之和为8,绝对值之差为0、2、4、6的主族依次为ⅣA、ⅤA、ⅥA、ⅦA族。 (3)非金属元素的正价一般相差2,如氯元素正化合价有+7、+5、+3、+1等,某些金属也符合此规律,如锡元素正化合价有+4、+2价 (4)短周期正价变化随原子序数递增,同周期有一个+1到+7价的变化(ⅠA~ⅦA);长周期有两个+1到+7价的变化(ⅠA~ⅦB,ⅠB~ⅦA)。 三.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 周期 元素周期表分7个周期,第一、二、三为短周期,元素种类依次为2、8、8;第四、五、六周期为长周期,元素种类依次为18,18,32;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目前有32种元素。 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逐渐过渡到卤族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2. 族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其中7个主族、7个副族,还有1个零族和1个第Ⅷ族。 过渡元素包括全部副族和第Ⅷ族,都是金属,又称过渡金属。 除短周期外;族序数从左到右的顺序为:ⅠA→ⅡA→ⅢB→…ⅦB→Ⅷ→ⅠB→ⅡB→ⅢA →…→ⅦA→0族,前后从1→8更迭两次。 金属、非金属的分界线

元素周期表51号元素是什么意思

51号元素 (网络用语) 51号元素,网络流行语,是一个段子,段子里两位年轻人吵架,女孩对男孩说:“你全家包括你都是元素周期表51号元素!” 词语来源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础元素表,它的第51号元素是:锑。符号是:Sb。这样看的话,女孩的意思就非常明朗了 、原子序号:1;中文名:氢;读音:qīng;元素符号:H;英文名:Hydrogen 原子序号:2;中文名:氦;读音:hài;元素符号:He;英文名:Helium 3、原子序号:3;中文名:锂;读音:lǐ;元素符号:Li;英文名:Lithium 4、原子序号:4;中文名:铍;读音:pí;元素符号:Be;英文名:Beryllium 5、原子序号:5;中文名:硼;读音:péng;元素符号:B;英文名:Boron 6、原子序号:6;中文名:碳;读音:tàn;元素符号:C;英文名:Carbon 7、原子序号:7;中文名:氮;读音:dàn;元素符号:N;英文名:Nitrogen 8、原子序号:8;中文名:氧;读音:yǎng;元素符号:O;英文名:Oxygen 9、原子序号:9;中文名:氟;读音:fú;元素符号:F;英文名:Fluorine 10、原子序号:10;中文名:氖;读音:nǎi;元素符号:Ne;英文名:Neon 11、原子序号:11;中文名:钠;读音:nà;元素符号:Na;英文名:Sodium 12、原子序号:12;中文名:镁;读音:měi;元素符号:Mg;英文名:Magnesium 13、原子序号:13;中文名:铝;读音:lǚ;元素符号:Al;英文名:Aluminium

15、原子序号:15;中文名:磷;读音:lín;元素符号:P;英文名:Phosphorus 16、原子序号:16;中文名:硫;读音:liú;元素符号:S;英文名:Sulphur 17、原子序号:17;中文名:氯;读音:lǜ;元素符号:Cl;英文名:Chlorine 18、原子序号:18;中文名:氩;读音:yà;元素符号:Ar;英文名:Argon 19、原子序号:19;中文名:钾;读音:jiǎ;元素符号:K;英文名:Potassium 20、原子序号:20;中文名:钙;读音:gài;元素符号:Ca;英文名:Calcium 21、原子序号:21;中文名:钪;读音:kàng;元素符号:Sc;英文名:Scandium 22、原子序号:22;中文名:钛;读音:tài;元素符号:Ti;英文名:Titanium 23、原子序号:23;中文名:钒;读音:fán;元素符号:V;英文名:Vanadium 24、原子序号:24;中文名:铬;读音:gè;元素符号:Cr;英文名:Chromium 25、原子序号:25;中文名:锰;读音:měng;元素符号:Mn;英文名:Manganese 26、原子序号:26;中文名:铁;读音:tiě;元素符号:Fe;英文名:Iron 27、原子序号:27;中文名:钴;读音:gǔ;元素符号:Co;英文名:Cobalt 28、原子序号:28;中文名:镍;读音:niè;元素符号:Ni;英文名:Nickel 29、原子序号:29;中文名:铜;读音:tóng;元素符号:Cu;英文名:Copper 30、原子序号:30;中文名:锌;读音:xīn;元素符号:Zn;英文名:Zinc 31、原子序号:31;中文名:镓;读音:jiā;元素符号:Ga;英文名:Gallium 32、原子序号:32;中文名:锗;读音:zhě;元素符号:Ge;英文名:Germanium 33、原子序号:33;中文名:砷;读音:shēn;元素符号:As;英文名:Arsenic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基础练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2.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 正确的是() A.已知Ca是第4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4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3.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4.(双选)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5.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Cl2+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6.(能力挑战题)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C.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铊的相关信息卡片如图所示: (1)铊的原子序数为81,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族。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Tl>Al B.原子半径:Al>Tl C.碱性:Al(OH)3>Tl(OH)3 D.氧化性:Tl3+>Al3+ (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C.Tl3+的氧化性比Ag+弱 D.Tl+的还原性比Ag强 8.(10分)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在学过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结合《化学1(必修)》中学习的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对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探究,整合Ⅷ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对金属钾性质的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归纳得出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旧教材是根据第3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通过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而新教材则是在学过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让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和金属钾性质,再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教材这样处理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来指导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 2、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整体学习,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元素的发现等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2、通过对元素“位、构、性”间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事物的普遍联系”和“量变引起质变”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下探究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1、第1课时前,布置学生预习并准备实验探究方案; 2、第2 课时前,教师绘制“ⅦA族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比较”表格,并布置学生完成。 3、第3 课时前,布置学生上网查阅“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高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高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高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共分18纵行: 其中 第1、2、13、14、15、16、17七个纵行依次为Ⅰ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族(纵行序号的'个位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第3、4、5、6、7、11、12七个纵行依次为ⅢB族、ⅣB族、ⅤB 族、ⅥB族、ⅦB族、ⅠB族、ⅡB族(纵行序号个位数与副族序数相等); 第8、9、10三个纵行为合称为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氢除外); ⅡA族称为碱土金属元素; ⅢA族称为铝族元素; 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 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 ⅥA族称为氧族元素; ⅦA族称为卤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称为七个周期, 其中第一(2种元素) 二(8种元素)

三(8种元素)周期为短周期(只有主族元素) 第四(18种元素) 五(18种元素) 六(32种元素)周期为长周期(既有主族元素,又有过渡元素); 第七周期(目前已排26种元素)为不完全周期。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在左下部的元素,其金属性越强;越在右上 部的元素(惰性气体除外),其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最强的稳定性 元素是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或氢氧化物通常具有两性,如Be、Al等。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 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的部分电子;镧系、锕系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 外层电子和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在目前的112种元素中,只有二十二种非金属元素(包括6种稀 有气体元素),其余九十种都是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通常在周期表的右上部的元素用于合成新农药;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元素用于制造半 导体材料;过渡元素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等。 从原子序数为104号往后的元素,其原子序数的个位数与其所在的副族序数、Ⅷ族(包括108、109、110三号元素)、主族序数分别 相等。第七周期若排满,最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号。 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第二、 三两周期)或11(第四、五两周期)或25(第六周期)。 若主族元素xA所在的第n周期有a种元素,同主族的yB元素所在的第n+1周期有b种元素,当xA、yB位于第IA族、ⅡA族时, 则有:y=x+a;当xA、yB位于第ⅢA~ⅦA族时,则有:y=x+b。

人教版必修二《1.1.1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依据的是() A. 原子的核电荷数 B. 原子的中子数 C. 原子的质子数 D.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答案:B 点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而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是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所以不能用原子的中子数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 2. 在周期表中,第3、4、5、6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 8,18,32,32 B. 8,18,18,32 C. 8,18,18,18 D. 8,8,18,18 答案:B 点拨:元素周期表中1?6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分别是2,8,8,18,18,32 ,故选B。 3. (2018 ?经典习题选萃)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 B.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C. 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D. 碱金属元素是指IA 族的所有元素 答案:B 点拨:在周期表中18个纵行代表16个族,即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忸族,A项错误;副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项正确;第2、3周期均为8种元素,第6周期有32种元素,C项错误;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除H以外的所有元素,D项错误。 4. (2018 ?试题调研)原子序数为Z的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A B、C、D四种元素的中间,A、B、C D 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下列数据,其中不可能的是() n_C t A_ o A.4Z B. 4Z+ 10 C. 4Z+ 5 D. 4Z+ 14 答案:C 点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左右相邻原子序数差1;由题图中结构可知,C不可能在第1周期,故C与R或R

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整理

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编辑本段]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巩固练习 元素周期表基础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中有七个横行,分为七个周期 B. 元素周期表中有九个横行,分为七个周期个族 C.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分为 18 D. 元素周期表中有16个纵行,分为16个族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 A.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布而成的16个族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B. C. 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第Ⅰ族都是金属元素 D.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在同一族)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B. C. 元素所在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所在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D. 1816)O和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 A18 16 OA.互为同位素O和221816OB.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O和1816O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O和间的相互转化1816标准状况下,1.12L0.1NO和1.12L个氧原子O均含有D.A22 )5.卤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44 D..36 16B.26 C A.222,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该同位(6.2015 海淀会考模拟)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Rn86) 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 D.222 B.50C.86136A. 碱金属元素都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原因是()7. 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存在 B. A. 密度小,熔、沸点低 D.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 C. 常温下易液化 )8. 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B. 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A. 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D. 加热时,钾比钠更容易汽化C. 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如图所示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 正确的结论9 是() ,②加入苯,③加入酒精.①加入的是CCl A4 CCl,③加入苯B.①加入的是酒精,②加入4,③加入酒精.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CClC4 CClD.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酒精,③加入4).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10. CsOH D.NaOH C.LiOH A.KOH B.) (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1.(2016 四中同步)下列关于铷.铷的密度比钠小,熔点比钠高A .铷与冷水不反应,但与热水反应,并放出氢气B .铷盐大多数都易溶于水C D.铷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比钠的小)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A 个元素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1010)B有较好的抗癌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3.据报道,用B合成的2010 A.是一种新型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终极版)

元素周期表的高中化学问题终极总结 一、最外层电子数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 主族(IA族)、副族(I B、VIII族部分等)。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 主族(IIA族)、副族(II B、III B、IV B、VIIB族)、0族(He)、VIII族(26Fe、27Co等)。 3.最外层电子数在3~7之间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0族(He除外)。 二、数目规律 1.元素种类最多的是第IIIB族(32种)。 2.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以下三种情况:(1)第 2、"3周期(短周期)相差1; (2)第 4、"5周期相差11; (3)第 6、"7周期相差

25。" 3.设n为周期序数,每一周期排布元素的数目为: 奇数周期为;偶数周期为。如第3周期为种,第4周期为种。 4.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 第I 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数目;第IIIA~V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数目。 三、化合价规律 1.同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由+1+7(稀有气体为0价)递变、最低负价由-4-1递变。 2.关系式: (1)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 (2)最高正化合价=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价电子数。 3.除第VIII族元素外,原子序数为奇(偶)数的元素,元素所在族的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偶)数。 四、对角线规律 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对角(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主要表现在第 2、"3周期(如Li和Mg、Be和Al、B和Si)。 五、分界线规律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随堂练习】 1.医生建议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 A .钾元素 B .铁元素 C .碘元素 D .锌元素 2.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 .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 .单质的氧性逐渐增强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3.砹(At )原子序数85,与F 、Cl 、Br 、I 同族,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砹是有色固体 B .非金属性:At <I C .HAt 非常稳定 D .I 2 可以从At 的可溶性的盐溶液置换出来。 4.元素X 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 ) A.第4周期ⅢA 族 B.第4周期ⅦA 族 C.第3周期ⅣB 族 D.第3周期ⅣA 族 5.A 、B 两元素可形成AB 型离子化合物,如果A 、B 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A 、B 两元素所处的 周期为-------------------------------------------------------------------------------( ) A.在同一周期 B.一种在第一周期,一种在第二周期 C.一种在第二周期,一种在第三周期 D.一种在第三周期,一种在第四周期 6.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是 -----------------------------------------( ) A.一定是IIA 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7.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 .第17列为卤族元素 C .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D .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卤素离子(X -)只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 B.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 负一价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在同一族中从上至下逐渐减弱 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HCl 由H 2和Cl 2在点燃的条件下制得 B .氢氟酸比盐酸的酸性强 C .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碘单质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10.足量的氯气或盐酸分别跟下列金属反应,均有MCl 2型化合物生成的是-----------------( ) A.Al B.Mg C.Fe D.Na 11.以下各组表示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中,错误的是 -------------------------( ) A .得电子能力 F 2>Cl 2>Br 2>I 2 B .还原能力 F -HCI>HBr>HI D .酸性 HF>HCI>HBr>HI 12.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 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13.下列各组原子序数的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 2型化合物的是---------------------------( ) A.12和17 B.13和16 C.11和17 D.6和8 14.若某ⅡB 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 ,那么原子序数为x +1的元素位于---------------------------( ) A .Ⅲ B 族 B .ⅢA 族 C .ⅠB 族 D .ⅠA 族 15.钛(Ti )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Ti 4622、Ti 4722、Ti 4822、Ti 4922、Ti 5022中,中子数不可能... 为( )

元素周期表38个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38个知识点归纳1、元素定义:核电荷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形式的原子存在 形式,如:氢元素的几种形式:H、D(2 1H)、T(3 1 H)、H+、H-。 2、元素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分四层,元素符号在第一层,黑色字体,用拉丁文大写字母表示,当大写字母相同时,加一个小写字母予以区别。 例如:H(氢)、He(氦);C(碳)、Cl(氯)、Ca(钙);N(氮)、Ne(氖)、Na (钠);Al(铝)、Ar(氩)。 3、元素名称: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分四层,元素名称在第二层,黑色字体,大多数元素的名称是由形声字构成,气态非金属的名称有气字头,固态非金属的名称有石头旁,液态非金属用三点水旁(溴),液态金属用水字底(汞),金属的名称都有金字旁,个别的元素的名称不是形声字,例如:氮不读“炎”音。 4、元素分类: (1)按元素所在的周期分类:同周期元素和不同周期元素 同周期元素共同点:电子层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行中,处于左右关系。 不同周期元素不同点:电子层数不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处于同一行中。 (2)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分类:前20号元素或第n号元素 (3)按元素所在的族分类: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第VIII族元素、0族元素 (4)按元素周期表(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2)分类:金属、非金属、过渡元素 其中金属元素专指主族元素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包括主族非金属和稀有气体,过渡元素是指所有副族金属元素和Ⅷ族金属元素,。 5、元素的特有数值: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在核组成符号中处于元素符号的左下角位置,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内的第一层,位于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呈鲜红色。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按照元素各核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的平均值(见课本P10),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内的第四层,通常保留有效数字4位,数字呈黑色。 6、元素周期表 (1)将化学元素依照某种特有数值从小到大顺序依次排成一行,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依照某种特有数值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所形成的表格叫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特有数值: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3)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现行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数值是原子序数。 7、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由七行和十八列构成,其中每一行为一个周期,从左到右第8、9、10列合起来为VIII族,其余每一列为一族,所以元素周期表由7个周期和16个族构成。

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1、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A.14 B.15 C.16 D.17 2、一种元素的原子它的核内有13个中子,质量数为2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 、13 B 、11 C 、24 D 、37 3、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16O 和18O B.H 2O 和D 2O C.H 2、D 2 D. 24Mg 和24Na 4、与Ar 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的离子是 A. K + B.Na + C.Cl — D.Ca 2+ 5、同一周期X 、Y 、Z 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 H 2Y < H 3Z D.原子序数 X H 3PO 4 B. H 2CO 3 > H 4SiO 4 C.HClO 4 < H 2SO 4 D.H 3PO 4 > H 2SO 4 7、R 的气态氢化物为H 2R ,则R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A.H 4RO 4 B.H 3RO 4 C.H 2RO 4 D.H 2RO 3 8、短周期元素中 A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Li B 、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是Cl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Cl D 、元素金属性最强是Al 9、某粒子用 n A Z R 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Z - n B.所含中子数=A -Z+n C.所含电子数=Z+ n D.质量数=A+Z 10.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11、某元素二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该元素是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精)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知识与技术 1、知道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初步学会 运用元素周期表。 2、知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它的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直接观察法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研究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采用研究性学习学方式学习有关周期表的史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了解科学发现和发展的历程。 2、认识周期表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元素周期律的有关内容,现在请大家来完成一个任务:将1—18号元素排列在一张表格中,这张表格必须体现出周期律内容。 学生活动,交流: 评价: 展示:元素周期表 投影: [问题与探究] 1、元素周期表有几行几列? 2、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 3、有几种不同的族?族是如何排列的? 4、如何确定周期和主族序数? 学生交流、讨论: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结构 1周期 短周期:第1、2、3行分别有2、8、8种元素 长周期:第4、5、6行分别有18、18、32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第7行有26种元素 2族 主族:(A)有7个 副族:(B)有7个 Ⅷ族:1个有3纵横 0族:1个 提问:请写出氮、铝、氖元素周期中的位置?

学生活动: 提问:通过以上练习你能看出这些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化合价与周期数及族的序数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交流: 板书: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投影:指出下列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推测其主要化合价 学生回答: 投影:锂、钠、钾、铷、铯的性质具有哪些相似性? 学生活动 演示实验:钾与水反应 学生观察: 视频:锂、钠、钾、铷、铯与水反应 结论:性质相似,但金属性逐渐增强。 投影:氟、氯、溴、碘元素 讲述:(性质的递变) [练习] 依据碳、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下列空格中填上必要的内容。 [板书] (1)、核电荷数:碳氮 (2)、原子半径:碳氮 (3)、非金属性:碳氮 (4)、氧化性:碳氮气 (5)、热稳定性:甲烷氨气 (6)、酸性:碳酸硝酸 [结论] 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随着核电荷递增,最外层电子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思考与探究] 根据氟、氯、溴、碘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对下列事实给出合理解释 (1)、它们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越来越难。 (2)、它们的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难。 (3)、氯、溴、碘的置换顺序为:氯>溴>碘。 (4)、它们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氟>氯>溴>碘。 (5)、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氯>溴>碘。 [结论]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知识回顾: 1、原子的结构: 肿f时示F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对外显中性 2、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自左向右排成横行,每行叫做一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 各周期内的信息表

3、族 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18行 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除& 9、10三个纵行叫第毗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一个族,它们又被划分为十六个族。 族分为主族和副族,主族用罗马数字加“ A”表示,如I A族;副族用罗马数字 加” B”来表示,如U B。0族和毗族则不加“ A”或“ B” 注意:① 1,2行对应为I A,n A;13---17行对应为川A---A ②3---7行对应为川B --- W B; 11,12行对应为I B,n B o ③8,9,10对应为忸 ④18行对应0族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知识回顾:Na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上到下原子的电子层数在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包括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R+2H2O====2ROH+H 4Li+Q====2L2O 4Na+Q====2Na;O(缓慢氧化) Na+Q==A ===Na s O2 2 卤族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

元素周期表基础练习

元素周期表 1.试根据元素周期律将1~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填入下面的表格,解释你的编排理由: 年,俄国化学家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3.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4.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上而下排成纵行。 5.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中,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个主族,个副族,一个零族和第Ⅷ族。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如:ⅠA、ⅡA、ⅢA、

ⅣA、ⅤA、ⅥA、ⅦA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 ⅤB、ⅥB、ⅦB 第Ⅷ族:三个纵行 (注意: 第Ⅷ族既不是主族也不是副 族) 零族:第 __ _ 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主族序数= 周期序数= 分析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之间的元素名称,它们的偏旁均为“金”,说明它们均为。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族到族个纵行,包括第族,通称为过渡元素。6. 画出具有下列原子序数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指出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9、16、14、5、18 7.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周期第族;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在元 素周期表中位于周期第族。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的元素符号为。第56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116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核素同位素 1.质量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____。忽略电子的质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相对质量取____________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2.关系式:质量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Z X表示的意义:它表示的是________为Z,________为A的X元素的原子。 4.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__的________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________和一定数目的________的________原子。 (3)同位素: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同一元素的________原子,互称同位素。 5.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