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格式:doc
- 大小:125.50 KB
- 文档页数:13
Exclusive 32 专题策划影响有影响的人我于1964年大学毕业,毕业后分配到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工作。
至2000年退休,历时36个春秋,亲眼见证了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变革与发展。
我将以我的个人视角,带大家到我记忆中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游历一番。
初到1964年秋天,落叶纷飞的季节里,大学毕业后的我被分配到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工作。
当时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位于今天的西土城路8号院。
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大门口悬挂着两块牌子,一块写着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另一块写着交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领导成员由院长马奔同志、副院长王能何同志和黄屏同志组成,黄屏同志还兼任交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后来这个研究所改称为“交通部科技信息研究所”)。
当时,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院等研究院所都是院所室三级制,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是院室两级制。
我当时经验尚浅,便问了院内老同志,他们告诉我,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成立时,正赶上精简机构,所以只能实行院室两级制。
变革1971年6月22日,原交通部和铁道部合并成立新交通部,新交通部决定自1972年1月1日起,将原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和原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合并后成立新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合并后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把原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大院分配给铁路通讯信号总公司。
由于原来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是院所室三级制,所以合并后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分别成立了公路科学研究所、水运科学研究所和科技情报研究所三个所。
1975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恢复铁道部和交通部,于是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又分开设立了。
此后,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就搬离了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大院。
但是,由于合并时期交通部把原来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大院分配给了铁路通讯信号总公司,而铁路通讯信号总公司拒绝搬走,理由是这个大院是交通部分配给他们的办公用房,要搬离的话,交通部要给他们安排去处。
权衡之下,交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就在惠新里申请新建了办公大楼(即现在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
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开展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专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1.08.17•【文号】交规划函〔2021〕403号•【施行日期】2021.08.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开展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专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交规划函〔2021〕403号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关于申报交通强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专项试点的请示》(交科院院发〔2021〕30号)收悉。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经研究,主要意见回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在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及支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管理精细化、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现代化、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便捷化等方面开展试点(具体要点附后),请进一步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试点任务、落实具体举措,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进度,并及时向我部报备。
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
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创造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避免出现排他性问题。
三、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综合交通大数据支撑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四、加强跟踪、总结经验,试点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以及出现的值得引起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请及时报部。
每年12月底前向部报送年度试点工作总结。
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点工作给予指导,在规划编制和实施等工作中加强支持。
2019年4月 科学中国人 53剑指道路养护 此去初心如故——记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研究中心主任徐剑□ 张静怡徐剑,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道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分会秘书长、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公路工程材料循环利用分会秘书长、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他是国内从事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研究的知名专家,长期从事路面预防性养护、微表处与稀浆封层、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温拌沥青、路面融冰雪等技术研究,是交通运输部《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等标准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完成各类科研和技术咨询项目近4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出版学术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公路如同国家的血脉一般遍布神州大地,横贯东西、纵连南北,拉近了山川、河流、盆地、平原之间的距离。
“要想富、先修路”,发达的公路交通系统促进了地方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路,关乎整个社会的运行,道路交通从业者为保障社会秩序殚精竭虑。
对于像徐剑一样的路面研究人员来说,要建路更要养路,特别是在我国早期修建的沥青路面,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维修阶段的当下,养护的任务越大也就代表着他们肩上的责任越重。
“我自小就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要在交通方面能够给自己,也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出行平台。
”从业几十年,徐剑未曾忘记自己的初心。
他“要为改善交通出行出点力”,要用最先进的技术为他钟爱的道路交通事业完成一次科学化的“蜕变”。
17岁的路,通向了“不死的梦想”“人每天总会冒出很多念头,那些不死的才叫做梦想。
”而梦想若要活得长久除了靠时间滋养,还需要怀揣它的人笃定坚守。
说起来,在同龄人都将教师、航天员视作梦想的时候,幼年的徐剑已经决定要做一个“修路人”了。
他想修的第一条路就是通往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家的砂石路。
那条小路大约长40公里,是当地人口中的“搓板路”,因为小时候放假必定要坐班车走这条路,让本就晕车的徐剑饱受折磨。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关于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表
(第70批)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24.11.26
•【文号】
•【施行日期】2024.11.2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路
正文
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表(第70批)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现对通过技术审查的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见附件1),以及车辆生产企业申请撤销的车型(见附件2)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通过以下方式反映:技术异议受理渠道: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电子邮箱:***************,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100088。
投诉举报受理渠道: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电子邮箱:*************,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100088。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电子邮箱:**************.cn,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1号,100736。
附件:1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表(第70批公示)
2公示撤销车型汇总表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
2024年11月26日。
第1期(总第70期)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充满希望与活力的2007年,在这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我们谨代表公路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向全院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致以新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愿: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200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央召开了新世纪首次全国科技大会,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的科技方针,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交通部制定了《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及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为今后五年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公路院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标志着交通部党组为我院新的更大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院两级班子认真落实部党组有关要求,不断提高为政府、为行业、为社会服务意识,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科研、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业绩:全年共取得科研成果24项,其中国家和部重大科研成果9项,标准规范成果15项;全年共获奖项11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公路学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全年新增合同额5.1亿元,新增产值4亿元;潘玉利同志被评为交通部直属机关优秀党员标兵,王旭东同志获“首届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另有多名同志被项目业主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队员”等荣誉称号。
2007年是我院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的攻坚年,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刚刚召开的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上,李盛霖部长提出了“努力做好三个服务,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交通发展目标,部署了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贯彻落实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将是贯穿我院今年各项工作的主线。
我们要以交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公路院品牌建设为核心,着力构筑科研、检测、高新企业三大业务板块,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和名人意识。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名单的通知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名单的通知交科技函〔2020〕849号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部组织完成了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工作,现将认定名单予以公布。
各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参加单位要按照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有关管理规定,明确职责,强化管理,落实研发中心建设和运行相关支持政策,扎实推进研发中心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交通运输部2020年11月25日附件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名单序号认定方向认定单位参加单位推荐单位交通运输自动化作业技术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四川智能交通系统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川藏铁路国家创新中心、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安大学、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重庆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科院公路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海创科技(福建)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北京大成国测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运输厅4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东南大学、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厅5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江苏东印智慧工程技术研究院、长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用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大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九通衢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一帕尔菲格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上海机动车检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博雷顿科技有限公司、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当家移动绿色互联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交通委员会7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海勃物流软件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交通委员会8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交科院公路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山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运输厅9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10交通运输卫星技术应用四川天奥空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交信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地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智能交通系统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高德软件有限公司、陕西高速星展科技有限公司、地质防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国辰天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11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2航天科工海鹰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海事服务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国铁路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13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海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结束——。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路汽运函〔2018〕112号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关于公布营运货车(载货汽车)安全达标检测机构能力核实结果的通知各车辆生产企业: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1178.1-2018)实施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8〕44号)工作部署,依据《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检测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和《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 1178.1-2018)的具体管理规定与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组织能力核实组,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原则,对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能力进行了现场核实,并对检测机构提交的相关问题解释说明材料进行了确认。
经核实,以上四家检测机构均已取得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资格。
除附表所示的检测项目外,认可的检测能力涵盖JT/T附件《营运货车(载货汽车)安全达标检测机构检测能力限制表》序号检测机构名称限制标准/条款1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1. GB/T 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中第9.4条TEM小室法2. GB/T 18655-2010《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中第6.5条零部件/模块的辐射发射-TEM小室法3. JT/T 794《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4. JT/T 1046《道路运输车辆油箱及液体燃料运输罐体阻隔防爆安全技术要求》5. GB/T 22309《道路车辆制动衬片盘式制动块总成和鼓式制动蹄总成剪切强度试验方法》6. GB/T 22311《道路车辆制动衬片压缩应变试验方法》7. JT/T 230-1995《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中第4.3.2条表面电阻率注:该检测机构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的第5条与GB/T 33577-2017《智能运输系统车辆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中第5条的能力表述不准确,正在调整中,暂不作为限制标准/条款。
附件2017年交通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一)行业研发中心序号研发方向认定单位参加单位推荐单位1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联席会议,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信邦盛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北京国交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3 中国交通信息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黔通智联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交集团4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交科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江苏省交通运输厅5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6 交通运输网络安全技术梆梆安全(北京洋浦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北京市交通委员会7 交通运输信息安全中心有限公中电长城国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司研究所,360企业安全集团,同济大学中心8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匡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恒安嘉新科技股份公司,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9 中国交通信息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启明星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中交集团10 船舶与港口节能减排、污染防治技术及装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交通委员会11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厅12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万里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河南省交通运输厅13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河北省交通运输厅14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无甘肃省交通运输厅15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英达公路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中交西筑,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哈尔滨工业大学中交集团16 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交通运输厅17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18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技术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集团19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无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1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无安徽省交通运输厅22现代物流技术及装备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中铁二院集团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江山重工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2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技术及装备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省交通运输厅24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锦鸿希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25 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交通集团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技术及装备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6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公科桥梁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管理局,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温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7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绵阳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创汇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麦格天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华软件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8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建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中交第二航中交集团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29 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Bentley,阿里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30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二)重点实验室序号研发方向认定单位推荐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1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2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直属部门及其介绍⼀、交通运输部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A、交通运输部下属四⼤研究院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简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公路交通领域唯⼀⼀所交通部直属的科研机构。
主要从事道路、桥梁、交通⼯程、智能交通、公路运输、汽车运⽤、公路环保、交通物流等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作。
下属机构:研究中⼼:a、交通公路⼯程研究中⼼b、公路交通安全⼯程研究中⼼简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程部部成⽴于1973年,是中国第⼀家全⽅位从事交通⼯程设计和研究的单位。
交通⼯程部包括交通部公路交通安全⼯程研究中⼼(交通⼯程研究室)、交通部交通⼯程监理检测中⼼和全国交通⼯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交通⼯程部⾪属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成⽴于1956年,是交通部公路交通领域唯⼀直属科研院所)。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程部的前⾝是交通⼯程设计研究室。
作为国家交通⼯程⾏业的重要科研机构,交通⼯程设计研究室在以往承担的国家“六·五”⾄“⼗·五”科技攻关项⽬和交通部重点科研项⽬中,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已⼴泛应⽤于我国公路建设。
随着国家部属科研机关体制改⾰的不断深化,为了更好的开展⾏业科研⼯作,2003年在交通⼯程室的基础上成⽴了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程部,主要承担国家交通⾏业交通⼯程专业重⼤科研项⽬的可⾏性研究、科技攻关、国家及⾏业标准规范的制定、国家交通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以及⾏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等⼯作。
随着国家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程部结合国家的西部发展规划,提出了“⼗⼀·五”交通安全科技发展计划,致⼒于实现我国公路运输的安全化、科技化、⽹络化、智能化相关的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作,朝着“成为我国公路交通领域综合性的科研开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才培养基地”的⽬标不懈努⼒,为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c、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简介:公路院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简称“汽运中⼼”)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下属事业单位,与“北京中公⾼远汽车试验有限公司”合署运⾏,主要以汽车运⽤⼯程专业为基础组建的开展有关公路运输车辆安全、环保、节能及汽车使⽤技术范围内的研究、检测⼯作,和场地技术服务以及物业保障服务⼯作。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启事【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启事】- 助力科研突破,引领交通智能化发展引言:交通运输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交通方式面临着效率、安全和环境问题。
交通智能化成为了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加强交通智能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特别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诚邀有志于交通智能化研究的博士后加盟,共同助力科研突破,引领交通智能化发展。
一、工作站背景与使命1.1 工作站背景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直属领导下设立的科研机构。
工作站紧密围绕交通智能化领域的前沿问题,以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大数据、智慧物流等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和创新,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便捷性和安全性,推动交通事业的发展。
1.2 工作站使命工作站的使命是培养高水平的交通智能化科研人才,开展前沿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交通智能化应用,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突破。
二、招收对象及条件2.1 招收对象本招收启事面向国内外博士毕业生,具备交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并对交通智能化领域有浓厚的兴趣与热情的人才。
2.2 招收条件- 申请人必须是已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士,且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优秀;- 申请人具备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学术造诣;- 申请人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融入到科研团队中,并与他人合作开展科研工作;- 申请人应具备较好的英文读写能力,能够顺利进行科研论文的撰写和交流;- 申请人具备交通智能化领域相关项目的科研经历和实践经验优先考虑。
三、研究方向与工作内容3.1 研究方向本工作站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智慧物流与仓储技术等。
具体的研究方向将根据申请人的研究背景和兴趣进行灵活选择,并与导师共同制定研究计划。
矢志天堑变通途不渝交通强国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标准大师张劲泉侧记本刊编辑部"—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颂扬祖国建设的豪迈气概以及对未来景象的展望,经过几代中国工程建设者的努力奋斗,如今逐步实现并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交通运输先行理念,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先行官作用。
2018年末,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和公路里程分别比1949年末增长5倍和59倍。
中国交通运输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总体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运输发展道路。
中国在桥梁隧道等领域的综合实力更是“当惊世界殊”。
张劲泉和他的同仁们,30年来执着地在迈向交通强国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尤其在桥梁结构检测与诊断、维修加固、桥梁结构监测与安全评估、桥梁耐久性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张劲泉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央“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交通科技英才等。
张劲泉多年同事、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桥梁隧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亮这样评价他:“对工作,以身作则,充满激情;学术上,思想超前,追求卓越;对同事,真诚待人,富有感染力。
”现任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的张劲泉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桥梁结构长期性能与安全可靠性研究团队”和"桥梁结构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负责人,曾荣获交通运输行业科技特殊贡献大奖,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交通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2019年“标准科技创新奖”人才奖,荣获"标准大师"称号”。
2020年第14期•工程建设标淮化19I 人物访谈I Exclusive Interview大跨结构技术破解难题虎门大桥获殊荣蜚声海外"要想富、先修路”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强调 交通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重要性的一句常见的口号。
第24卷第2期2022年6月防灾科技学院学报J.ofInstituteofDisasterPreventionVol.24,No.2Jun.2022考虑支座摩擦特性的中小跨径高墩桥梁抗震性能研究宋曰建1,张秉哲2,3,王克海2,3,高双全4(1.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2.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 211189;3.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4.河北省工程减隔震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北衡水 053020)摘 要:支座摩擦特性对中小跨径高墩桥梁的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且与对常规桥梁的影响不同。
为研究中小跨径高墩桥梁抗震性能,考虑橡胶支座的摩擦滑动特性,对临猗黄河大桥引桥部分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联端桥墩的内力远大于联中墩地震响应,联端桥墩的地震响应超出联中墩约95%,在进行中小跨径高墩桥梁抗震设计时,应重点关注联端桥梁,尤其是连接主、引桥部位的桥墩抗震特性。
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高墩桥梁,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支座更容易发生摩擦滑移特性,建议在进行同类桥梁抗震设计时,应关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高墩桥梁中较矮墩支座的位移响应,以防止出现落梁、支座移位等震害。
关键词:高墩桥梁;动力时程分析;抗震性能;滑动特性;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U44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047(2022)02-0027-06收稿日期:2022-01-13基金项目: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20-2-01);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行业标准项目(JTG 202060)作者简介:宋曰建(1971—),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桥梁、隧道工程研究.通讯作者:王克海(1964—),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桥梁抗震研究.0 引言 中小跨径高墩桥梁结构由于具有良好的穿越性,常作为特殊地形下的桥梁结构形式,且多为主、引桥的连接部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
交通部下四大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Stencil/001/index.asp)简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公路交通领域唯一一所交通部直属的科研机构。
主要从事道路、桥梁、交通工程、智能交通、公路运输、汽车运用、公路环保、交通物流等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人事安排: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周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黄卫津副院长:常行宪总工程师:王笑京总工程师:王笑京副院长:张劲泉副院长:易振国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郭大进组织机构:见/Stencil/001/gywm.asp?dtid=4( 涉及到的交通信息化机构-----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ITS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ITSC)。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ITS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ITSC)是1999年科技部批准成立,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运行,并与智能交通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三位一体,构成面向全国智能交通运输领域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研发实体。
ITSC以国民经济、交通运输行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智能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发,对有市场价值的重要科技成果进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系统集成以及后继工程化、产业化;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以及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咨询与技术支持,是我国智能交通战略思想的主要源泉之一;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智能交通方面的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测试、咨询和评估等服务。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index.html)简介: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组建于1998年3月4日,是由分别成立于1953年和1954年的原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和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中从事规划工作的部门成建制合并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