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人南郑县军干所福苑饭店因汉中市卫生局卫生行政处罚上诉一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10
某医院不服工商局行政处罚案件上诉状【提要】本案案情是:某医院开办的门诊部,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工商局对其进行了处罚。
本案争议的焦点,一是该门诊部是否应当办理营业执照。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政策规定,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无需办理营业执照,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则应当办理营业执照。
判定是否是营利性的标准,是医疗机构的资金来源,而不是医疗机构是否对外营业。
二是“取缔”是否属于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强制措施。
上诉状论述了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认为“取缔”属于行政处罚,应当举行体征程序,否则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因违背法定程序而无效。
另外,上诉状对一审判决认为正确的处罚主体资格问题、适用法律条文错误问题、引用的“行政效率原则”违背行政处罚法的原则问题、混淆了处罚程序与行政诉讼程序问题。
行政上诉状上诉人(原审原告):××人民医院,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院长。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工商行政管理局,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该局局长。
上诉人因工商行政处罚纠纷一案,不服××人民法院(2006)××行初字第52号行政判决书,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撤销被上诉人××工商行处字(2006)第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一、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和理由:一、一审判决认定被上诉人具备处罚主体资格错误。
被上诉人是否具备行政处罚的主体资格,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域上的管辖权,二是处罚的事项属于其主管的范围。
被上诉人开庭后补充的证据,仅仅证明了地域上的管辖权,但没有证明其有主管的资格。
××市政府2004(第94号)《××市实施××风景名胜区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规定》第四条规定,将包括工商行政执法在内的许多执法权力集中给执法局行使,从该文件看,对违反工商行政管理的行为,行政处罚的主体是执法局,而不是被上诉人。
无效行政处罚的案例本文将以某市一家医院无效行政处罚案例为例,探讨行政处罚的相关问题。
一、案件概述某市一家医院因手术出现意外,致使患者死亡。
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对该医院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10万元,并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
医院负责人认为这是无效的行政处罚,提出上诉。
二、案件分析1.处罚形式与情节是否相符卫生监督机构罚款10万元以及停业整顿三个月的行政处罚,是否符合罚则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行政处罚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定性、定性、定罚、定期和定对象。
行政处罚应当实事求是,依照情节轻重适用不同的处罚方式和程度。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对医疗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管理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具体处罚情形如下:(一)警告;(二)罚款;(三)责令改正;(四)责令停业整顿;(五)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营业执照;(六)其他行政处罚。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卫生监督机构对该医院进行罚款和责令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符合相应罚则规定。
2.事实认定是否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对该医院的处罚,是否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上做出决定?据了解,患者手术后出现意外,最终死亡。
这一事实属实。
但是,卫生监督机构因此进行的处罚是否在事实得到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呢?该医院负责人认为,卫生监督机构在事实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的处罚,是无效的。
在行政处罚中,事实认定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卫生监督机构是否进行了充分的事实调查,是否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认定了事实,是该案是否无效的关键。
3.罚款金额是否合理卫生监督机构对该医院的罚款金额是否合理?罚款应当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应当根据违法事实的性质、情节、后果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当事人的经济状况,来确定罚款数额。
在该案中,卫生监督机构责令医院缴纳10万元罚款,是否合理呢?事实上,罚款金额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并不合理。
比如,医院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并非由该医院负责人犯罪,或者并非由该医院负责人直接导致,那么卫生监督机构罚款10万元,是否过分呢?4.程序是否合规卫生监督机构在处罚该医院时,程序是否合规?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处罚应当依法程序,实行公开、公正、公平、公正的原则。
汉中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支队,王妙新与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其他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审理法院】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0.14【案件字号】(2020)陕07民终1032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刘兴平李小艳李晓【审理法官】刘兴平李小艳李晓【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汉中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支队;王妙新【当事人】汉中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支队王妙新【当事人-个人】王妙新【当事人-公司】汉中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支队【代理律师/律所】张文安陕西嘉盟律师事务所;陈春丽陕西嘉盟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张文安陕西嘉盟律师事务所陈春丽陕西嘉盟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张文安陈春丽【代理律所】陕西嘉盟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汉中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支队;王妙新【本院观点】本案双方当事人的劳动争议案件多年来讼争不断,原审法院为了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例外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认为该类案件劳动者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受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充分体现出对劳动者合法利益的司法保护,并无不当。
【权责关键词】撤销合同证明诉讼请求撤诉不予受理执行和解【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二审期间认定的事实与一审认定的主要事实一致。
但有关王妙新是否同时参加新农合以及其主张补充医疗保险问题的事实认定有误。
另查明:汉中市医疗保障局于2019年7月15日出具的王妙新参保证明,证实王妙新20某某年-2018年在汉台区参加了新农合,该局于同年9月23日出具证明注明“原2019年7月15日出具的证明作废",否定了其同时参与新农合医保的事实。
[案情介绍]
申请人A卫生局于2008年12月24日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被申请人衡山县B饭店卫生行政处罚一案,申请执行被执行人罚款3000元,加处罚款6210元,共计9210元。
[案情分析]
申请人于2008年8月21日以被执行人从业人员宾X未获得有效健康证上岗从事食品经营活动、货柜上陈列生产日期不清楚的苹果醋等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九条第九款的规定为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条的规定,对被执行人作出山卫食罚字[2008]1024号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被执行人罚款人民币3000元,同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本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作出的处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执法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
被执行人收到处罚决定书后既不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又不自觉履行义务,申请人申请本院强制执行,本院应予准许。
[判决结果]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三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一、准予强制执行申请人A卫生局作出的山卫食罚字[2008]102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限被执行人自本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A卫生局按决定书自觉履行。
逾期本院将依法强制执行。
本案申请费50元,案卷材料复制费100元,共计150元,由被执行人衡山县B饭店负担。
[相关法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三条之规定。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区某村村民李某,因经营一家小型餐馆,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也未对餐馆进行定期卫生检查和消毒,导致餐馆内环境脏乱,存在严重卫生隐患。
2020年5月,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群众举报,经调查确认李某餐馆存在违法行为,遂向某区卫生监督所提出处罚申请。
二、案件经过某区卫生监督所接到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处罚申请后,依法对李某餐馆进行了调查。
经调查,李某餐馆确实存在未办理卫生许可证、未进行定期卫生检查和消毒等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某区卫生监督所决定对李某餐馆进行以下处罚:1. 立即停止经营;2. 对餐馆进行整改,整改期间不得经营;3. 对李某处以罚款人民币5000元。
李某不服处罚决定,向某市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法院审理某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李某不服处罚决定提起的行政诉讼进行审理。
在庭审过程中,李某认为其餐馆虽未办理卫生许可证,但并未给消费者造成实际损害,请求法院撤销某区卫生监督所的处罚决定。
某区卫生监督所辩称,李某餐馆未办理卫生许可证,未进行定期卫生检查和消毒,存在严重卫生隐患,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应予处罚。
法院经审理认为:1. 李某餐馆未办理卫生许可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二条规定;2. 李某餐馆未进行定期卫生检查和消毒,存在严重卫生隐患,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3. 某区卫生监督所对李某餐馆的处罚决定符合法律规定,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综上,法院判决: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维持某区卫生监督所的处罚决定。
四、案件评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案件。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依法保护了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1. 法院依法审查了某区卫生监督所的处罚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确保了法律的正确实施;2. 法院通过审理本案,提醒了经营者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3. 法院审理本案,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促进我国传染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不断扩大,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甚至违规开展医疗活动,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某市卫生行政部门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卫生行政法律案例。
二、案情简介2019年3月,某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市某医院存在违规开展医疗活动的情况。
经调查,该医院存在以下违规行为:1. 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该医院未取得相关资质,擅自开展美容整形手术。
2. 违规使用医疗设备。
该医院使用未经批准的医疗器械,对患者进行诊疗。
3. 伪造、篡改病历。
该医院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存在伪造、篡改病历的行为。
4. 未按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处置。
该医院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三、调查取证接到举报后,某市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该医院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采取了以下措施:1. 查阅相关资料。
执法人员查阅了该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登记、医疗废物处置记录等相关资料。
2. 实地检查。
执法人员对医院进行了实地检查,查看了医疗设备、病历、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等。
3. 询问相关人员。
执法人员询问了医院负责人、医务人员等相关人员,了解医院诊疗活动情况。
四、处理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某市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该医院进行了以下处理:1. 责令立即停止违规诊疗活动。
该医院立即停止了美容整形手术,并取消了相关诊疗科目。
2. 没收违法所得。
对该医院违法所得进行没收,并处以罚款。
3. 暂扣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对该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进行暂扣,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4. 责令整改。
要求该医院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诊疗活动,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五、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卫生行政法律案例,涉及医疗机构违规开展诊疗活动、违规使用医疗设备、伪造篡改病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本案的几点分析:1. 卫生行政法律的重要性。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卫生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某医药公司未经批准擅自生产、销售假药,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某市卫生局依法对某医药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
二、案件经过1. 案件发现2019年4月,某市卫生局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某医药公司生产的“特效感冒药”涉嫌假冒伪劣。
经调查,该药品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批准文号,且在药品包装上标注的成分与实际成分不符。
2. 调查取证某市卫生局立即成立调查组,对某医药公司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组依法收集了相关证据,包括药品样品、生产记录、销售记录、购销合同等。
3. 处理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等规定,某市卫生局认为某医药公司的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假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等规定,某市卫生局决定对某医药公司进行以下行政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XX万元;(2)罚款人民币XX万元;(3)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4)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认定本案中,某医药公司未经批准擅自生产、销售假药,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处罚。
2. 处罚依据某市卫生局在处罚决定中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条款,确保了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处罚程序本案中,某市卫生局依法进行了调查取证、处理决定等程序,确保了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4. 处罚效果本案中,某市卫生局对某医药公司进行了严厉的行政处罚,既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又起到了警示和震慑作用,有利于维护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
四、启示与建议1. 加强药品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等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上诉人南郑县军干所福苑饭店因汉中市卫生局卫生行政处罚上诉一案-(2005)陕行终字第10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南郑县军干所福苑饭店。
住所地:南郑县大河坎镇东大街85号。
法定代表人殷小华,经理。
委托代理人郑清平,南郑县军干所福苑饭店职工。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汉中市卫生局。
住所地: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
法定代表人魏金海,局长。
委托代理人黎明华,汉中市卫生局法制与监督科干部。
委托代理人文伟,陕西兴振业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南郑县军干所福苑饭店因汉中市卫生局卫生行政处罚一案,不服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汉中行初字第04号行政判决,于2004年11月22日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2005年1月6日受理。
并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5年1月28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上诉人南郑县军干所福苑饭店的法定代表人殷小华及其委托代理人郑清平,被上诉人汉中市卫生局的委托代理人黎明华、文伟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经庭审质证认定,2004年4月24日下午6点30分,汉中职工旅行社带团依约到原告处就餐,就餐过程中有游客提出豆腐鱼有异味,为此与原告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后旅行社又于下午7时将游客带到石狮大酒店再次用餐,餐后均回宾馆休息。
晚9时左右有游客出现不适,被送往医院诊治,后陆续共有27名游客住院,症状均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被告于2004年4月25日立案后,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依照《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及《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作出了汉卫食罚字(2004)0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处罚前告知了被处罚人相关权利,并进行了听证。
原审认为,被告根据游客在原告处用餐中途提出豆腐鱼有异味,并对汉宝大酒店和石狮大酒店进行了合理排除,而且发病人员在原告处有共同就餐史、有共同发病时间和症状,依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规定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认定游客在原告处就餐时中毒的事实成立。
被告未在七日前通知原告听证的时间、地点等,程序上虽存在瑕疵,但原告已实际行使了其听证的权利,对实体处理亦没有影响,被告的处罚程序合法。
但被告对原告处没收违法所得1200元并据此罚款6000元,缺乏事实依据。
故原告的主张部分成立,对其部分请求应予支持。
被告处罚认定事实清楚,处罚程序合法,唯适用法律不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之规定,判决:一、维持汉中市卫生局汉卫食罚字(2004)01号处罚决定第一条,即:责令停业之处罚。
二、撤销汉中市卫生局汉卫食罚字(2004)01号处罚决定第二、三条,即没收违法所得1200元、罚款6000元之处罚。
案件受理费398元,由原告负担200元,被告负担198元;案件实际支出费2028元,由原告负担1528元,由被告负担500元。
上诉人南郑县军干所福苑饭店(以下简称“福苑饭店)上诉称:原判认定游客在原告处就餐时中毒的事实成立这一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其理由:1、上诉人向游客提供的食品是合格的,被上诉人和原审判决仅认为游客提出上诉人提供的豆腐鱼有异味就进而引伸为由此导致”食物中毒“,显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2、原判认为被上诉人对汉宝大酒店及石狮大酒店进行了合理的排除,也不能成立。
因为游客是在石狮酒店就餐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被上诉人在未对石狮酒店有关食物进行检验的情况下,就进行排除,这样合法合理吗?3、旅行团在进入上诉人饭店前,就有过就餐行为,原判没有认定。
4、被上诉人没有检验报告或医院结论证明属食物中毒。
综上,原审判决只强调游客在上诉人处的共同进餐史,而将游客先前进餐及事后又去石狮酒店进餐的事实割裂开来,在认定证据过程中,只强调《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规定的推理依据,而忽视了推理认定的主体应是专业技术机构或人员,而不应是被上诉人直接推理认定这一关键问题,从而作出了错误的认定和判决。
请求本院依法对原审判决予以改判,撤销被上诉人对上诉人作出的汉卫食罚字(2004)0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被上诉人汉中市卫生局答辩称:上诉人认为原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所列举的四点理由与客观事实不符。
其一,被上诉人并不是简单地根据游客的反映就下此食物中毒的结论,而是进行了必要细致的个案调查,采样检验,现场勘验等大量的工作。
上诉人认为其向游客提供的食品是合格的,试问合格的食品会致人中毒吗?其二,在中毒的人员中有3名病人未在石狮大酒店用餐而出现与其他在石狮用过餐的中毒患者相同的症状,表明不可能是在石狮大酒店引起的食物中毒,因此也根本不必要进行食物采样检验。
在汉宝大酒店同一时间进食相同午餐的其他游客未在上诉人处进晚餐无发病,故排除汉宝大酒店造成食物中毒的可能。
上诉人认为被上诉人对汉宝大酒店及石狮大酒店的合理排除不能成立,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说法。
其三,上诉人认为旅行团在进入上诉人饭店前就有过就餐行为,进而认为被上诉人所认定的游客在上诉人饭店有共同进餐史是错误的,这是对共同进餐史的曲解。
其四,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的规定,缺乏检验结果并不影响对食物中毒的诊断。
同时该《总则》亦明确规定,对食物中毒事件的确定“由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确定”。
故被上诉人作为法律授权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依据该《总则》进行调查处理作出的食物中毒诊断,依据充分,认定准确,调查处置人员的身份合法。
请求本院依法维持原判。
经审理查明,2004年4月24日下午6点30分,汉中职工旅行社带团依约到福苑饭店就餐。
在就餐过程中,因有游客提出豆腐鱼有异味和有的饭菜不热,福苑饭店的工作人员与游客发生争执。
后旅行社将游客又带到汉中市石狮大酒店再次用餐。
餐后游客均回宾馆休息。
晚9时左右,有游客出现不适,被送往医院诊治。
后陆续共有27名游客先后被送往医院就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经治疗,大部分患者到次日4月25日晚症状全部消失。
次日4月25日凌晨,汉中市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即立案展开调查。
到达现场时,福苑饭店的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卫生,剩余食品已清理。
经检查,发现福苑饭店存在着粗加工间与外界相通,操作间无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无专用凉菜间,无专用洗消设施,无专用冷藏设施,无专用保洁柜等食品加工场所、设施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问题。
同时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中还发现在发病的27名游客当中,有3人未在石狮大酒店用餐,亦出现了上述症状。
汉中市卫生局随根据游客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确定27名游客系食物中毒,并拟对福苑饭店作出行政处罚。
2004年4月30日,汉中市卫生局向福苑饭店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2004年5月10日,汉中市卫生局根据福苑饭店的听证申请,向福苑饭店送达了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并于2004年5月12日举行了听证。
在听证前,就听证是否延期征询了福苑饭店的意见,福苑饭店的委托代理人表示:听证可以正常进行。
2004年5月27日,汉中市卫生局以福苑饭店食品加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造成27人食物中毒,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一款第(十二)项的规定为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和《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对福苑饭店作出了汉卫食罚字(2004)0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决定:(1)责令停业;(2)没收违法所得1200元;(3)罚款6000元。
福苑饭店不服,向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事实有原审被告在举证期限内向原审法院提供的案件移送书、案件受理记录、立案报告、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询问情况笔录、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汉中市人民医院救治情况汇报、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举证听证申请书、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听证笔录、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等证据在案佐证,并经质证核实,可以作为本案定案的根据。
本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理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和该法第三十三条第(五)、(七)项卫生行政部门的食品卫生监督职责是“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追查责任,依法进行行政处罚”之规定,对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系被上诉人汉中市卫生局应履行的法定职责。
被上诉人汉中市卫生局根据27名游客在上诉人福苑饭店有共同的进餐史,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亦较短,临床表现相似,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等事实确定27名游客系食物中毒,符合《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中“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的规定。
另根据该《总则》中“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技术、学术上的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的规定,因客观原因,未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并不必然影响对食物中毒的确定,故上诉人认为没有检验报告或医院结论不能证明系食物中毒的理由,本院不予采纳。
当天,游客虽然先后在汉中市汉宝大酒店(午餐)、上诉人福苑饭店、汉中市石狮大酒店(其中3名中毒病人未在此就餐)就过餐,但从病人发病的时间、发病的潜伏期以及共同进餐史的情况看,无证据证明游客食物中毒与汉中市汉宝大酒店和石狮大酒店有关,故被上诉人汉中市卫生局将上述两酒店排除并无不当。
上诉人认为,旅行团在进入其饭店前就有过就餐的行为,而原判没有认定之理由,因该就餐行为,据上诉人所依据的听证笔录上记载,系游客零散地到不同的地方就餐,不具有共同进餐史,因此该情节与本案无关,原判不予认定正确。
经现场检查,上诉人福苑饭店食品加工的场所、设施不符合卫生要求属实。
且造成游客转至汉中市石狮大酒店再次就餐的前因,是游客提出豆腐鱼有异味和有的饭菜不热,并与上诉人的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所致。
综上情况,被上诉人汉中市卫生局作出的卫生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上诉人食品加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造成27人食物中毒,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十二)项的规定,事实成立。
据此对上诉人作出责令停业的决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于法有据。
原审判决对此予以维持,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
上诉人认为原审判决认定游客食物中毒事实成立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理由,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被上诉人汉中市卫生局在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决定时,未对上诉人是否获取违法所得的事实予以认定,即依据《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二)的规定,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200元并据此罚款6000元的处罚决定,显属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