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值Leabharlann Baidu:
K
E ( G ) = ( 1- K = 1 xk 2 ) H
( 2)
式中: H 为某行业每个企业就业人数与该 行业
所有就业人数比值的平方和, 反映企业的规模 分配
情况。在此基础上, 推导出了衡量产业地区分 布集 中程度的 E - G 指数 [ 2- 4] , 用 表示:
=
[ G-
(
1
-
K
K =
整, 对现实世界做了如下假设: 对于每个区域 ,j 产业
i内的所有企业具有相同的规模, 即工业总产值相等
( 注: nij为 j区域 i行业的企业个数 )。则调整之后的 赫芬达尔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 1 ] :
Hi
=
r
j= 1 n ij [
( Ou tputij / nij )
/O utputi ] 2
国内关于产业聚集的实证研究, 主要体现 在以 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产业聚集因素分析, 二 是关于产业聚集度的测量研究。梁琦 ( 2003) 、白重 恩等 ( 2004 )、罗 勇等 ( 2005) 分 别利用 空间 基尼 系 数、H oover系数和 EG 系数对中国 工业行业的聚 集 度进行了计算, 路江涌、陶志刚 ( 2006) 运用 E - G 系 数分析了 1998~ 2003年中国制造业的聚集度。[ 1] 本 文收集了中国部分制造业从 1987年到 2006年的相 关数据, 对部分制造业 20年来空间集聚度变化趋势 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空间转移 路径
=
r
j= 1 ( 1 / nij )
( O utputij
/O utputi ) 2 =
r
(
j= 1
1 /nij )
sij2
( 4)
2. 行业地区集中度。行业集中度是产业经济学
中衡量市场结构最常用的指标, 指规模最大的 几位
企业的规模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行业地区集
中度作为产业集聚指标, 代表的是某产业规模 最大 的几个省区占全国的份额。[ 5 ] 选取 CR5 来直观地观 察产业在最大五个省区的集中程度。
0. 040458 0. 044842
0. 052302 0. 051582
中国主要制造业 E- G 指数表
化学原料及 交通运输
石油加工 电子及通信
金属制品业
化学制品业 设备制造业
及炼焦业 设备制造业
0. 006392 0. 019101 0. 006040 0. 039699 0. 029619
0. 007025 0. 019047 0. 009584 0. 037444 0. 03271
在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中, 传统方法 中的 H erfindah l指数 和区位 G in i系数较为常用, 而 1980年代以来出现的 E- G指数、M - S指数、K ( L ) 函数等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所没有的优势。本文主要 采用 E - G指数, 辅助以行业地区集中度, 分析产业 空间集聚问题。
( 1)
式中: K 为地理单元的个数, Sk 为第 k 个地理单
元中某行业 就业人 数占该行 业所有就 业人数的 比
重; Xk 为第 k个地理单元所有行业就业人数占整个 地区所有行业就业人数的比重, 反映某行业相 对于
全体行业地 理分布 的偏离 程度。 E llison 和 G laeser
进一步证明了在完全随机分布的 条件下, G 的 期望
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规律。
二、产业聚集程度测度方法
自 19 世纪 M arsha ll开始关注产业集聚现 象以 来, 发展了多种衡量产业地理集聚度的方法, 如传统 的图解法有集中曲线; 数值法有熵指数、Isard 指数、 H erfind- ahl指数、区位 G ini系数等。 20世纪 80年 代以来, 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 进而出现了 许多新方法, 如 E - G指数、M - S指数、K函数、L 函 数、D函数、M 函数。
0. 009850 0. 033363 0. 041535 0. 023032 0. 096759
0. 018213 0. 014530 0. 032525 0. 022248 0. 104420
0. 019510 0. 014730 0. 032680 0. 021693 0. 098979
仪器仪表及办 机械工业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1.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 1988~ 2007年的 中国 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及 中国统计年鉴 。由于部分 年份的数据无法获得, 本文只分析从 1987~ 2006年
中的 16个年份的产业集聚度, 研究范围为我国主要 制造业。且在 Sk、xk 的计算中以国内生产总值代替 相应地区或行业的就业人数, 在 H 的计算中以销售 收入代替就业人数。
公机械制造业 0. 007024 0. 022376 0. 009349 0. 023547 0. 010485 0. 024208 0. 010601 0. 024082 0. 010094 0. 026930 0. 011185 0. 034524 0. 016159 0. 035954 0. 019281 0. 041397 0. 021368 0. 064358 0. 016008 0. 095393 0. 027394 0. 093915 0. 028387 0. 110099 0. 027641 0. 105656 0. 023891 0. 108912 0. 022019 0. 073873 0. 021491 0. 063644
65
表1 电气机械及
年份 器材制造业
1987 0. 011255 1988 0. 015910 1989 0. 014275 1990 0. 016123 1991 0. 020313 1992 0. 019714 1993 0. 027037 1994 0. 029314 1997 0. 035304 1999 0. 041821 2000 0. 043711 2001 0. 048183 2002 0. 052257 2003 0. 051392 2005 0. 043333 2006 0. 041373
0. 008224 0. 019638 0. 009120 0. 037087 0. 032624
0. 009520 0. 018883 0. 009483 0. 037173 0. 033063
0. 009455 0. 018468 0. 011098 0. 028992 0. 046930
0. 010662 0. 010029
四、计算结果
1. E - G指数总体趋势分析 本文选择了对国民经济影响力较大、集聚状况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的部分制造业, 具体选取并分 析了纺织业、服装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 品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 业、电子及 通信设备制造 业、电气 机械及器材 制造 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十个 行业的产业集聚度指数。在这十个行业中, E - G 指 数比较高的行业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 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电 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并且这些行业集聚度具有逐 年提高的特点, 最高值多在 0. 05以上, 个别年份甚 至在 0. 10以上, 达到高度集聚水平。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机械工业集聚度指数则相对偏 低, 个别年份在 0. 03 上下, 多数年 份都在 0. 02 以 下, 产业集聚度较低。在机械工业内部, 如果从 1993 年以后将机械工业分为普通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 制造业单独考察, 则专用设备制造业集聚度偏低, 多 在 0. 02 以下, 而普通 设备制造业集聚指 数在 2000 年以后则较高, 接近 0. 04。
一、前言
产业空间集聚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20世纪初马歇尔 ( A. M arshall) 就对产业集聚问题给 予了高度关注。产业集聚便成为新经济地理学、产 业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克 鲁格 曼运用不完全竞争及收益递增理论对产业集聚现象 进行了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 波特从创新和 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聚展开研究, 引起了国内 外学 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 中国学者王缉慈等 ( 2001) 、 金碚 ( 2003) 等人对产业集聚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
1
xk
2
)
H
]
/[
(
1-
K K=
1 xk 2
)
( 1- H ) ]
( 3)
E - G 指数最大的意义在于区分了随机集中和
企业间由于共享外部 性或自然优势的集中, 比 G in i 系数的地理意义更明确。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中国没有公布国有及 规模
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详细数据, 因而无法完 全按
照 E llision and G laeser的方法来计算赫芬达尔指数。 为此, 杨洪焦对赫芬达尔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 了调
集聚状况分析, 可以总结出中国制造业在不同时 期的集 聚度及 产业空 间分布 变化, 得出中 国制造 业在地 区之间 的转
移路径, 进而揭示出产业空间转移规律及特定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 集中度; 产业结构
[ 中图分类号 ] F062.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2670( 2009) 06- 0064- 06
2. 行业调整。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 统计局对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进行了两次修订 ( 分别为 GB / T 4754- 1994和 GB /T4754- 2002)。为了保持行业 的前后一致, 将普通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数据合并为机械制造业。
3. 地区调整。由于资料限制, 本文 的分析不包 括港、澳、台地区。西藏部分行业无数据, 但考虑到 西藏缺失数据的行业在全国所占份额一般很小, 可 忽略不计, 所以按产业为零处理。重庆于 1997年被 设为直辖市, 考虑到重庆从四川省分离出来对集聚 度的影响, 将 1997年各产业数据按四川与重庆数据 合并与不合并两种方式计算 E - G 指数, 发现两种情 况下的 E - G指数非常接近, 说明重庆设市对产业集 聚度没有太大影响, 所以 1997年以后增加重庆市数 据。
纺织业 服装制造业
0. 016118 0. 022873 0. 023330 0. 029645 0. 027505 0. 034335 0. 050211 0. 057826 0. 042556 0. 050790 0. 052505 0. 058367 0. 064294 0. 060851 0. 066127 0. 065961
1. E - G 指数。 E - G 指数由 E llison 和 G laeser 于 1997年首次提出, 其假设前提是企业区位选择模 型: 即如果企业间的区位选择是相互依赖的, 企业将 趋向具有特殊自然优势或能够从行业内其他企业获 得溢出效应的地区集中。类似于 G i- n i系数, E - G 指数也是通过与全部行业的比较来分析某行业的地
0. 012360 0. 030335 0. 039631 0. 018764 0. 083728
0. 013187 0. 029104 0. 040275 0. 018229 0. 081596
0. 012929 0. 031170 0. 040242 0. 019791 0. 092906
0. 012562 0. 032281 0. 042917 0. 023776 0. 099149
0. 019713 0. 017965
0. 013355 0. 028615 0. 052558 0. 015324 0. 030147 0. 054722
0. 010888 0. 020242 0. 016929 0. 029695 0. 057247
0. 009582 0. 026637 0. 019509 0. 024439 0. 066996
[收稿日期 ] 2009- 09 - 14 [作者简介 ] 刘东林, 男, 山东嘉祥人,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
64
理分 布。 E llison 和 G laeser首先定义了一个总 体地
理集中度指数 G, 公式为:
K
G = K= 1 ( Sk - xk ) 2
产业经济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双月刊 )
2009年第 6期 (总第 104期 )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变化及其 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刘东林
(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 摘 要 ] E - G 指数和行业集中度是分析产业集聚水平 的理想方 法, 运 用该方 法对中 国制造 业进行 较长时 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