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格式:ppt
- 大小:270.00 KB
- 文档页数:66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法指导】1、课前15分钟,依据自学指导,通研课本内容,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发现问题。
2、课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探讨,充分展示,互相点评,分层次达成目标。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
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能够运用事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及职权2.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和职权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自主预习】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______________,由他们组成_______________,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_______________,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__________,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______________。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________________,它们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______________的完整体系。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__________、任免权、__________。
肩负人民的重托1、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_________的组成人员。
人大代表由__________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2、人大代表的权利包括_________权、_______权、_________权、_________权。
3、人大代表的义务:①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___________;②协助________和_________的实施;③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___________的意见和要求。
4、应当怎样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不同特点?上一页下一页【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都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由定期选举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
但二者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下面对此进行比较分析。
【问题解析】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建国5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实行一院制,而不是西方国家实行的两院制。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中国,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国家的重大事项由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行政机关负责执行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决议、决定。
法院、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国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国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多年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数占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99%以上,参选率在90%左右。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过间接选举产生,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无论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都依法实行差额选举。
选民和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或者撤换自己选出的代表。
目前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280多万人。
各级人大代表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代表。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人大代表的产生4、人大代表的职责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6、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知识1. 地位:(1)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_______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________行使。
(2) _____________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 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_____,受它____,对它负责。
(2)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去直接办,而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__具体去贯彻执行。
(二)人大代表的地位、权力和义务1. 产生方式(由民主选举产生):_________、 ___________。
2.法律地位:____________的组成人员。
3. 权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义务:(1)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____和______的实施。
(2)与_________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①地位 ②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间接) ①产生方式 ②地位 ③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直接)④职责(权力义务) ①地位 ②构成 ③职权 ④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 选举 人大代表 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政体) 体现 服务决定 人民民主专政 (国体)①含义及基本内容 ②地位 ③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④优越性 ⑤坚持和完善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综合复习《政治生活》考点分析教案学案之一一、【考点展示】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P55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563、人民代表的产生P564、人民代表的职责P57二、【重难点突破】(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1)人大的性质:是机关。
人大常务委员会是人大的机关。
在人大闭会期间,由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人大的部分职权。
(3)人大的构成:可分为和。
它们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常设机关是。
(4)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A、国家机关、机关、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B、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56 、、、。
(例题)1、近日,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奶粉,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罢免三鹿奶粉集团董事长,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田文华省人大代表职务,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石家庄市人大行使的是A、立法权B、任免权C、监督权D、决定权2、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提请代表们讨论、审议并通过。
这一情况表明()A、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向人大代表布置工作B、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C、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分工协作D、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1.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
这说明全国人大在行使()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4、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包括()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的国家机构具体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中央国家机关主要有:(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xx主席。
(3)国务院。
(4)中央军事委员会。
(5)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国家机关按行政区域划分级别:(1)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
(2)市(包括xx)。
(3)县(包括xxxx)。
(4)乡。
其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以各级人大为核心,包括该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集中的辩证统一,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2.责任制原则。
责任制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均应对其后果负责。
责任制原则是我国国家机关活动的普遍原则。
3.精简和效率原则。
我国国家机构是为实现人民民主专政职能而设,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应该是精简的、高效的、充满活力的4.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5.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是指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意志和利益的法律为依据来治理国家,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
第二节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和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在我国国家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组成和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3)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
(4)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5)罢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6)其他应由它行使的职权。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性质和地位: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部分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一、国家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章国家机构第一节国家机构概述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分类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有机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国家机构具有一些特点:(1)阶级性。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作为国家组成要素及其存在形式的国家机构,其本质取决于国家的本质。
由于国家有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别,因而与此相适应也就有剥削阶级国家机构和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之分。
在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国家权力掌握在剥削者手中,为它服务的国家机构则成为对劳动阶级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工具。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权力,他们通过自己的国家机构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和组织经济、文化建设。
可见,国家机构实际上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2)历史性。
国家机构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职能是不一样的,并随着国家的发展变迁而变化。
(3)强制性。
国家机构的某些组成部分本身即是暴力机关,如警察、监狱,有的国家机关则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坚强后盾。
(4)组织性。
国家机关的建立、活动以及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均依据一定的原则和程序,不同层次的国家机关、同一层次的不同的国家机关、国家机关的整体与组成部分形成严密的系统。
从组成来说,现代国家的国家机构十分复杂。
如果以行使职权的性质为标准,则因各国宪法所确立的机关和赋予的职权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
如西方国家一般根据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将国家机关分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种;社会主义国家则按国家权力的统一原则将国家机关分为权力、行政和司法等机关。
如果以行使职权的地域范围为标准,则可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两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 人民民主专政C 人民当家作主D 依法治国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A 民主集中制B 对人民负责C 依法治国D 为人民服务3、以下不属于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是()A 立法权B 决定权C 任免权D 行政权4、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A 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B 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C 国家事务的直接管理者D 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者5、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这是因为()A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B 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和质询权C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D 对人民负责是人大代表的职责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A 民主集中制B 少数服从多数C 对人民负责D 平等原则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检察院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A 领导机关B 常设机关C 执行机关D 监督机关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那些不称职的代表。
这说明()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制度。
《人大研究》2012年第12期(总第252期)□罗述勇论人大常委会委员专职化人大制度研究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构成,人大代表、委员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体。
尽管法律上没有“专职”和“兼职”之分,但在现实工作中,人大代表均实行“兼职化”,人大常委会委员也存在专职、兼职之分。
关于人大代表和委员应该实行专职化还是兼职化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
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兼职化有利于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这已为实践所证实,应该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而将部分委员兼职化,把常委会也搞成一个在结构上与代表大会雷同的“小代表大会”,则是不妥的,值得商榷的。
一、委员专职化是人大常委会的应有之义何谓专职委员?从各地的情况来看,大家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些地方的做法是,专职委员就是除委员外不兼任其他任何职务,即“寡委员”。
笔者认为,所谓人大常委会委员专职化,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其在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期间不再在人大机关以外的其他任何部门、单位或社会组织担任任何职务或从事具体工作,并且运用政府财政建立专职委员的经费账户,使他们既有时间和精力、也有条件专门从事人大工作,一心一意、不偏不倚地履行好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职责。
委员专职化,是人大常委会的应有之义。
首先,从设立常委会的目的来看。
众所周知,1954年建立人民代表大会时,全国人大设立常委会,地方人大是没有常委会的。
其理由,就是刘少奇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讲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繁忙,当然不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能够相比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没有这方面的职权。
而且越是下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因为地区越小,就越易于召集会议。
所以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不需要在人民委员会之外再设立常务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也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机关的职权。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程标准】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高考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的产生、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课标和考纲解读】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人民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和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学情分析】19-22班基础稍弱一些,需强化记忆和理解。
知识点较零碎,易混点较多,通过判断、小组合作多种形式落实。
实验班基础较好,但需要对知识准确把握,考试出错较多。
【课时计划】一课时【过关检测题】最佳选择1.我国国家机关中有权修改宪法的是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2.一位人民代表说得好:每个人都要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人民代表,不能只是“张张口,举举手”。
这位代表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民代表应该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B.履行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C.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D.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3.今年沈阳市人大会议否决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
有媒体认为,这在中国各级人大会议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沈阳市人大行使的是A.立法权B.任免权C.监督权D.决定权4.据报道,2002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议案组收到代表的提案是1983年的20倍。
这些提案不但议题广泛,而且形式规范。
这表明①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不断加强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间接行使者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④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正在不断扩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③④5.2003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29•【文号】•【施行日期】2023.12.29•【效力等级】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策部署,更好地行使宪法、法律赋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职权,充分发挥备案审查制度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作用,提高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坚决纠正和撤销违反宪法、法律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结合实践经验,作如下决定: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开展备案审查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行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切实保证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二、坚持有件必备。
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浦东新区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以下统称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以下统称司法解释)依法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三、加强备案工作。
法规、司法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报送备案时,应当一并报送备案文件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负责法规、司法解释的备案工作,对备案文件进行形式审查。
对符合备案要求的,予以登记、存档,并根据职责分工分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