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客车急转弯侧翻稳定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3
大客车侧翻原因分析作者:耿志彬来源:《丝路视野》2018年第09期【摘要】侧翻事故作为所有道路交通事故中致命率极高的恶性交通事故,对国民经济与人身安全具有很大的危害。
汽车侧倾稳定性在行车安全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交通事故中侧翻事故所占的比例逐年递增。
目前国内在防侧翻控制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防侧翻控制技术还不成熟,没有成熟可靠的防侧翻控制产品装配车辆。
即使是高端的客车车型,采用的也是国外公司匹配的产品,大部分营运车辆并没有装备防侧翻系统。
此外,国内公路交通运输普遍的超载现象,更进一步恶化了车辆的侧翻稳定性。
本文对大客车侧翻事故进行研究,对55起交通事故进行了调查以及对导致侧翻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对侧翻阈值的分析来评价大客车的侧翻稳定性,从而为主动控制技术、安全驾驶方面、疲劳监测方面等对其预防进行研究分析打下基础。
【关键词】侧翻原因;交通事故一、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体系包含四个子系统,第一为用路者因素,第二为道路因素,第三为交通流与车辆因素,第四为环境因素。
(一)用路者因素驾驶员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引起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有:感知不准、反应不当、判断失误;间接因素有:生理状况异常、心理状况异常、违章驾驶、驾驶经验不足等。
(二)车辆因素根据对某高速公路连续三年事故统计资料的分析,由于汽车机械故障所致交通事故占所有事故占所有事故的12.63%。
汽车的新旧、性能优劣、维修好坏等都会影响事故的多少。
车辆种类的多样化使行驶在路上的车辆尺寸不一、载重相差悬殊,性能差别很大,而驾驶员并不完全熟悉各种车辆的性能与特点,这些都给交通安全造成隐患。
(三)道路因素道路上交通事故的形成,其表象与直接的诱因多为驾车者的违章或过失,而潜在与间接的因素涉及到道路的线形设计。
线形设计通过对驾车者行为的客观干扰,据事故调查显示,事故在道路上会出现明显的集中分布,这与道路因素有关,而道路因素分为道路等级、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道路横断面构成和交叉口五个方面。
基于动态稳定性的汽车侧翻预警刘丁确(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摘 要:文章根据车轮侧倾外倾、变形转向影响轮胎侧偏特性等情况,建立了线性3自由度汽车侧翻动力学模型,并针对驾驶员的侧翻反映模型提出基于动态稳定性汽车侧翻预警的算法,旨在为提高汽车侧翻预警精确度提供参考,从而保障汽车防侧翻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动态稳定性;汽车;侧翻预警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8-0149-01——————————————作者简介: 刘丁确(1987—),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汽车智能检测。
1 汽车侧翻动力学模型汽车侧翻动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
为了让汽车侧翻预警更具备实时性和有效性,文章建立了线性3自由度汽车侧翻动力学模型。
这个模型不包含俯仰方向或者汽车纵向的动力学模型,把汽车左边及右边的车轮动力学设为关于x 轴对称,将车速u 设为常数。
在不计算非簧载质量、悬架和轮胎的非线性因素,前后轴不同特性影响汽车侧翻特性的情况下,假设侧倾角、横向速度和横摆角度相对车速都不大,可以进行线性化处理[2]。
将侧翻动态稳定因子R d 作为汽车侧翻动态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其结果可以通过将传感器实测数据输入汽车侧翻动力学模型计算中得到,取值范围为(0,1),如果要汽车侧翻动平衡稳定条件和抗干扰稳定条件同时具备,那么Rd 必须在取值范围内。
3 汽车侧翻预警的时间和算法汽车侧翻预警的时间:在结合科学合理的汽车侧翻模型以及准确的汽车动态侧翻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可以较为及时地获取侧翻预警的精确时间。
汽车侧翻预警的时间可以预测到汽车侧翻的危险,并且可以把目前汽车侧翻的危急信号转换为时间参数的形式,然后及时为驾驶员或防侧翻主动控制系统提供信息。
汽车侧翻预警的算法:以控制器的性能为基础,将侧翻预警算法的计算步长设为T s ,同时将预警时间的上限设为T up 。
侧翻的风险和安全措施是什么?一、侧翻的风险:1. 重心失衡: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如果重心失衡,就会增加侧翻的风险。
比如,在运输车辆上堆放过高或过重的物品,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重心失衡,进而增加侧翻的可能性。
2. 高风险环境:天气状况不良、路面湿滑、弯道急转等都会增加侧翻的风险。
特别是在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地方,车辆行驶时更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增加侧翻的可能性。
3. 驾驶行为不当: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也是导致侧翻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超速行驶、急刹车、急转弯等驾驶行为都会增加车辆侧翻的风险。
二、安全措施:1. 调整重心:在运输车辆上堆放货物时,应注意货物的重心位置,避免过高或过重,保持车辆的平衡状态。
同时,可以通过安装防滚架等设备,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减少侧翻的风险。
2. 提高驾驶技术:驾驶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驾驶技术和安全行车知识。
在行驶过程中,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合理控制车速,稳定驾驶,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行为。
3. 定期检查维护:车辆设备的正常运行是确保安全的重要保障。
驾驶员应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制动系统、轮胎、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正常工作,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侧翻风险。
4. 谨慎选择行车路线:在选择行车路线时,要考虑路况、天气等因素,避免选择复杂地形、高风险区域的路段。
遇到恶劣天气或路况不良的情况时,应及时调整行车计划,选择安全的路段行驶。
5. 注意平衡防范:除了以上措施外,还要注意平衡综合因素。
比如,合理安排装载量,避免超载;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紧急脱险工具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综上所述,侧翻事故的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货运行业、工程运输等相关领域,更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引导驾驶员提高驾驶技术水平,减少侧翻事故的发生。
只有在全面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预防侧翻事故,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大客车驾驶技巧范文大客车的驾驶与普通小型车辆的驾驶有着很大的不同。
大客车驾驶需要具备更高的技巧和经验,因为其车身庞大,乘客众多,驾驶风险也相应增加。
以下是一些大客车驾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保持车辆稳定:大客车的车身高大且底部重心较高,因此在行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避免急刹车、急转弯、急加速等动作,尽量保持平稳的驾驶。
2.制动与加速:大客车的重量较大,所以制动和加速的效果会有所延迟。
因此,在制动和加速时要提前预判,并给予足够的距离和时间,以确保安全。
3.转弯技巧:大客车的转弯半径较大,所以在转弯时要扩大转弯半径,缓慢转向,避免急转弯和急刹车。
同时,避免超速行驶,以确保转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注意车身尺寸:大客车的车身尺寸较大,需要特别注意通过窄小的通道、驶入低矮的天桥或隧道时的安全性。
在这些情况下,要提前观察、慢速行驶,并避免与障碍物接触。
5.遵守速度限制:大客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有限制,根据道路条件和限速标志的规定,控制车辆的速度。
遵守法定速度限制,可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乘客的安全。
6.保持车距:大客车的刹车距离相较小型车辆较长,所以要保持足够的车距,以确保安全的刹车时间和距离。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和拥堵路段行驶时,要保持3秒以上的安全距离。
7.观察路况:大客车驾驶员要时刻观察交通路况,尽量提前预判前方路况和隐患。
注意观察道路标志、信号灯和其他车辆的动向,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驾驶决策。
8.驾驶途中休息:大客车的连续驾驶时间较长,容易产生疲劳。
在长途驾驶时,要合理安排行车时间,每隔2-3小时进行短暂休息或换驾驶员,以提高驾驶时的警觉度和安全性。
9.熟悉车辆的特点:不同的大客车在驾驶性能、转向力、刹车灵敏度等方面有所差别,驾驶员要熟悉和掌握所驾驶车辆的特点,以便更好地驾驶和应对突发情况。
10.与乘客沟通:作为大客车驾驶员,与乘客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及时向乘客提供行车信息和注意事项,告知乘客安全出行的重要性,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满意度。
汽车侧翻及稳定性分析
金智林;翁建生;胡海岩
【期刊名称】《机械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07(026)003
【摘要】通过对三自由度线性汽车侧翻模型的理论分析,得到了汽车侧翻系统准动态稳定因子.与静态稳定因子进行了比较,并应用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得到了汽车侧翻系统的稳定性条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得到了汽车结构参数对侧翻稳定区域的影响,并通过固定转角及变车道行驶两个实例仿真来验证,得到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总页数】4页(P355-358)
【作者】金智林;翁建生;胡海岩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辆工程系,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辆工程系,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辆工程系,南京,2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1.6
【相关文献】
1.大客车侧翻稳定性分析及防侧翻鲁棒控制 [J], 王超;金智林;张甲乐
2.重型汽车的侧翻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J], 王波;闫琳;周冰冰
3.汽车侧翻及稳定性分析 [J], 金智林;翁建生;胡海岩
4.汽车转向侧翻稳定性分析 [J], 薛俊;胡灿;覃正海
5.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侧翻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J], 金智林;陈国钰;赵万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编号 2010021223毕业论文( 14 届本科)论文题目:汽车转弯的力学分析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班级: 10本(二)作者姓名:王久飞指导教师:杨丽寰职称:工程师完成日期: 2014 年 4 月 25 日目录诚信声明 (1)论文题目 (2)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2)1 引言 (2)1.1 历史背景及意义 (2)1.2 主要研究问题及目的 (3)2 汽车结构力学简易 (3)3 汽车转弯时析 (4)3.1 侧翻 (6)3.2 漂移 (6)4 综合分析 (7)5 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O一四年月日汽车转弯的力学分析王久飞,杨丽寰(陇东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摘 要:本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汽车转弯时发生侧翻、漂移等情况进行了受力分析。
并推出了汽车转弯时的运动学公式。
接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导出汽车安全转弯条件。
当汽车车轮距一定时,汽车和路面的摩擦系数越大,汽车的安全速率越大。
关键词:安全车速;汽车转弯;侧翻;漂移the Mechanic Analysis of Car TurningW ANG Jiu-fei, YANG Li-huan(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 Gansu ) Abstract: It i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rollover and drift of car turning. Then the formula of vehicle cornering are derive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safety conditions of car turning are deduce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car and road is greater, the rate of security is greater when the distance of wheel is fixed.Key Words: safe vehicle speed; vehicle cornering ; rollover; drift1 引 言1.1 历史背景及意义在现代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汽车作为一项简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被人们广泛使用,这就涉及到了汽车安全行使的问题了。
车辆冰雪路面的事故案例冬季来临,路面结冰成为道路安全的一大隐患。
特别是在一些寒冷地区,冰雪路面事故时有发生,给行车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下面就来看看一些车辆在冰雪路面上发生的事故案例,以及事故原因和应对措施。
案例一:一辆轿车行驶在结冰的路面上,因为车速过快,在转弯时失控撞上护栏。
造成车辆严重受损,驾驶员受伤。
案例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在冰雪路面上过快行驶,导致车辆失控。
冰雪路面的摩擦力较低,车辆行驶时容易打滑,需要减速慢行。
应对措施:在冰雪路面行驶时,驾驶员应减速慢行,保持车距,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
如果车辆出现打滑情况,应保持冷静,缓慢操作方向盘,避免过度转向。
案例二:一辆货车行驶在结冰路面上,因为驾驶员操作不慎,导致车辆侧翻。
货物散落一地,造成交通拥堵。
案例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在冰雪路面上操作不慎,造成车辆侧翻。
冰雪路面的不稳定性较大,驾驶员应加强对车辆的控制。
应对措施:在冰雪路面行驶时,驾驶员应谨慎操作,避免急转弯和急加速。
货车驾驶员应注意货物的安全固定,避免因为侧翻导致货物散落。
案例三:一辆客车在结冰路面上行驶,因为驾驶员未及时减速,导致与前方车辆追尾。
造成多人受伤,交通拥堵。
案例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未及时减速,导致与前方车辆追尾。
在冰雪路面行驶时,驾驶员应保持警惕,及时减速避让。
应对措施:在冰雪路面行驶时,驾驶员应保持安全车距,避免追尾事故发生。
如果发现前方车辆突然减速,应及时采取行动避免碰撞。
综上所述,冰雪路面上的车辆事故主要是由于驾驶员操作不慎和车辆控制不当所致。
在冬季行车时,驾驶员应加强对车辆的控制,保持稳定行驶,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冰雪路面的清理和保护工作,确保道路畅通,为车辆行驶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每位驾驶员都能牢记安全第一,文明驾驶,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客车侧翻安全性能研究作者:***来源:《时代汽车》2022年第15期摘要:通过客车侧翻数据库、分段侧翻试验、CAE仿真對比、整车侧翻试验,验证侧翻仿真分析的可使用性,提出提高客车侧翻性能的设计准则。
关键词:侧翻仿真客车上部结构强度Research on Safety Performance of Passenger Car RolloverZhang TianrongAbstract:Through the passenger car rollover database, segmented rollover test, CAE simulation comparison, and vehicle rollover test, the usability of the rollover simulation analysis is verified, and the design criteria for improving the rollover performance of passenger cars are proposed.Key words:rollover, simulation, passenger car, superstructure strength1 引言客车作为大众出行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结构安全一直倍受关注,客车侧翻安全性能是客车被动安全的重要部分。
本文利用客车整车侧翻试验、分段侧翻试验和CAE仿真分析手段,提出了基于客车侧翻安全的结构设计准则,为客车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2 建立客车侧翻数据库根据多款不同车型样车的侧翻试验结果,建立客车侧翻数据库,针对其中4款车型,收集的数据如表1所示。
B柱和C柱的生存余量为车辆侧翻后立柱内侧与生存量规的最近点距离,如图1所示。
通过对比车型的侧翻数据分析,得出在车辆质量和质心相近的情况下,车辆骨架关键部件的材质和规格是影响侧翻结果的重要因素[1]。
铰链式工程车辆动态侧翻稳定性研究摘要:铰链式工程车辆通常都具有机动性好、转向半径小等非常优秀的特征,因此,铰链式工程车辆在目前非常广泛的运用在了能源、矿山开发以及修路筑桥等工程中,它比普通车辆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些工作恶劣的环境。
但是,由于铰链式工程车辆的车体通常都不规则,而且车体前后是由铰链连接到一起的,所以这就导致铰链式工程车辆在转向时非常容易出现事故。
近几年,在工程建设中铰链式工程车辆的侧翻事故给施工方和工程建设方造成了很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铰链式工程车辆的侧翻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其行驶稳定性。
关键词:铰链式工程车;车辆稳定性;侧翻汽车侧翻最主要的原因可以分成两种,一是车辆和前面的障碍物发生碰撞引起其侧翻,另外一种是车辆在进行曲线也就是转弯运动时由于车辆的横向速度过大而导致的侧翻事故。
近几年来,由于铰链式工程车辆侧翻事故频发发生,所以国内外学界对铰链式工程车辆侧翻问题进行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
在这些研究中,专家和学者从车辆的轮胎性能、行驶速度、前轮转角等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车辆侧翻事故进行了研究。
本文为了研究铰链式工程车辆动态侧翻的稳定性,构建了铰链式车辆行驶的动力模型,并对其稳定性评价指标与静态横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从理论上寻找出提升车辆稳定的的科学依据。
一、构建铰链式工程车辆行驶的动力学模型铰链式工程车辆基本上都是由车前体、后体、后桥以及轮胎等部件共同构成,每一部分都是车辆行驶必不可少的,同样每一部分都对车辆的形式和侧倾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影响。
因此,构建铰链式工程车辆行驶的动力学模型是对其进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构建了精准的铰链式工程车辆各个部位的动力学模型,才可以实现对稳定性各项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普通车辆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主要针对的是平坦的路面,但考虑到铰链式工程车辆的作业环境,其动力学模型主要针对和反应的应该是工作状态的各项数据。
二、分析铰链式稳定性评价指标和静态横向稳定性铰链式工程车辆最典型的类型是轮式工程车辆,本研究以轮式装载机作为基础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车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行驶的能力,是汽车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行车安全的关注不断增加,汽车稳定性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在日常驾驶中,很多交通事故都与汽车稳定性不足有关,因此研究汽车稳定性,探索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汽车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车辆的重心位置、车辆的重心高度、轮胎的摩擦力、悬架系统的性能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表现。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为提高汽车稳定性提供有效的对策。
本文旨在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汽车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还将介绍汽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汽车稳定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汽车制造商和驾驶员提供参考,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研究背景内容到此结束】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并综合研究影响汽车稳定性的因素及提高汽车稳定性的对策。
通过探讨汽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和案例分析,旨在为汽车设计和制造领域提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以提高汽车在各种道路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汽车制造商更好地设计出更加安全与稳定的车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驾驶者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汽车工程领域的相关专家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2. 正文2.1 汽车稳定性分析汽车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的能力。
汽车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车辆的重心高度、悬挂系统、操控系统以及路面状况等。
通过对汽车稳定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性能。
汽车的重心高度是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重心越低,车辆在转弯时的侧倾角就会越小,稳定性就会越好。
设计车辆时应该尽量降低重心高度,以提高稳定性。
某客车整车侧翻分析及优化方案王煜;汪中传【摘要】根据国标GB 17578-2013《客车上部结构强度要求及实验方法》,基于LS_DYNA软件对某新开发客车车型进行仿真分析及优化.通过HyperMesh建立客车仿真分析模型及客车生存空间,设置初始状态为整车翻转与地面接触瞬间,然后采用LS_DY-NA进行求解,通过HyperView查看结果.对生存空间侵入部分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或更换材料,使优化后仿真结果达到国标要求.【期刊名称】《汽车零部件》【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客车;侧翻仿真;生存空间;优化【作者】王煜;汪中传【作者单位】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51;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9.1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旅游业增长速度较快,客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长,对客车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侧翻安全性逐步重视[1]。
汽车侧翻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绕其纵轴线转动90°或更大角度,以至车身与地面相接触的一种极其危险的侧向运动。
很多因素可能引起汽车侧翻,包括汽车结构、驾驶员和道路条件等。
作者参照GB 17578-2013《客车上部结构强度要求及实验方法》要求,以某客车为研究对象,利用LS_DYNA对建立的客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侵入生存空间的结构位置,对其进行结构优化或材料的更换。
1.1 三维模型的创建首先利用NX8对该客车进行建模,为了使后期仿真结果尽可能地反映真实情况,整车骨架及主要零部件均按照实际尺寸进行建模。
此外根据CAE分析简化原则,对模型进行正确合理的简化[2-3]。
1.2 有限元模型创建1.2.1 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车身骨架采用壳单元,连接以节点重合为主,对应规则的“T”形接头,RigidBody为辅;线焊采用MAT100单元;动力总成采用刚性壳单元模拟,与车身连接采用RigidPatch方式[4-5];材料需考虑应变率效应。
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补充材料3 典型事故案例1.一辆在城市道路以11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的小型客车,与一辆小货车追尾后,驾驶人弃车逃离被群众拦下。
经鉴定,事发时小型客车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为135.8毫克/百毫升。
分析小型客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
【答案】2. 一辆大型货车夜间在没有灯光的城市道路上,一直开启远光灯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通过一段窄路时,因加速抢道,导致对面驶来的一辆小客车撞上右侧护栏。
分析大货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
3.一辆大客车从早上6时出发,连续行驶至上午11时,在宣汉县境内宣南路1公里处,坠于公路一侧垂直高度8.5米的陡坎下,造成13人死亡、9人受伤。
分析大客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
4.一辆中型客车13时10分从高速公路0公里处出发,下午14时10分行至该高速公路125公里加200米处时,发生追尾碰撞,机动车驶出西南侧路外边坡,造成11人死亡、2人受伤。
分析中型客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
5.一辆乘载53人的大客车(核载47人),行至高速公路454公里加100米处,被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追尾,导致大客车翻出路侧护栏并起火燃烧,造成17人死亡、27人受伤。
分析大客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
6.一辆大型卧铺客车(乘载44人,核载44人),行至540县道58公里加500米处时,在结冰路面以每小时50公里速度行驶,导致机动车侧滑翻下公路,造成15人死亡、27人受伤。
分析大型卧铺客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
7.一辆中型客车(乘载27人,核载19人),行至一上坡路过程中发生后溜,驶出路外坠入落差约80米的山崖,造成11人死亡、7人受伤。
分析中型客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
8.一辆大型客车(乘载54人,核载55人),以45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一处泥泞道路时,客车侧滑驶出路外坠入深沟,导致14人死亡、40人受伤。
分析大型客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
9.一辆载有84.84吨货物的重型自卸货车(核载15.58吨),行至262省道34公里加623米处,与前方同向行驶的一辆载有45.85吨货物的货车(核载1.71吨)追尾碰撞后,侧翻撞向路边人群,造成19人死亡、17人受伤。
10.16638/ki.1671-7988.2018.13.011某客车急转弯侧翻稳定性分析赵治军,张天宇,黄喆,吴岩(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摘要:随着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公路旅客运输蓬勃发展总体客运量年年攀升。
然而,有关客车的重、特大事故屡见不鲜,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
其中,客车侧翻事故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程度上都已成为仅次于碰撞的第二大道路交通事故形态。
文章以一款8m客车为基础,通过Trucksim 软件建立了客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急转弯稳定性虚拟试验。
通过鱼钩试验(Fish-hook)分析了方向盘转角与客车侧向加速度、轮胎垂直反力的关系,探讨了侧翻倾向性。
通过单因素的仿真试验,揭示了方向盘最大转角、方向盘角速度对8m客车侧翻倾向性的影响,表明方向盘转角对侧翻倾向性影响最为明显,方向盘角速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对于8m客车设计改进、风险预测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科学意义。
关键词:客车侧翻;鱼钩试验;侧翻倾向性;Trucksim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18)13-36-03Analysis of Rollover Stability of a Passenger CarZhao Zhijun, Zhang Tianyu, Huang Zhe, Wu Yan( Automotive College of Chang'an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6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oad traffic,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 is booming and overall passenger volume rises year after year.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lots of bus accidents and those accidents lead to the considerable losses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mong them, the bus rollover accident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r casualties have become second only to the collision of the bus. A dynamics model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8m-bus dynamics and sharp turn stabilit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teering wheel angle, lateral acceleration, and tire vertical force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fish-hook virtual tests. The influences of bus structure, traffic conditions,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n the rollover tendency were also analyzed in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 max angl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with the vehicle 's center of gravity and other parameters also having some influence on the rollover tendency.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8m-bus redesigns, improve risk predi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raffic accidents.Keywords: Rollover; Fish-hook; Rollover tendency; TrucksimCLC NO.: U467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8)13-36-03前言客车的翻车事故虽然发生率虽不如正撞、尾撞高,但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
据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统计,美国轻型客车发生侧翻的事故只占所有交通事故的30%,但是却占到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的1/3,每年死于汽车滚翻事故的人数约10000人;根据我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资料,2007年全国交通事故中,翻车事故作者简介:赵治军,长安大学,硕士,车辆控制技术。
36赵治军 等:某客车急转弯侧翻稳定性分析37死亡人数占机动车乘员死亡人数的近20%[1]。
可见,汽车滚翻事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总体交通事故死亡率的平均水平,是一种恶性的交通事故。
由于微型客车重心较高,更容易发生事故。
目前对客车侧翻研究主要有以下方法:1)通过对复杂的客车系统建立等效的物理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2)通过试验来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并且试验人员操作风险较高,所以目前并没有充分开展;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客车在高速行驶急转弯情况下进行稳定性仿真,能够进行较好的侧翻倾向性预测和评估。
1 动力学模型建立本文以某型号8m 客车作为仿真车型,使用动力学软件TruckSim 对该客车进行参数化建模,进而实现对其急转弯侧翻稳定性的分析。
通过设置TruckSim 软件中Test specifica tions 模块实现整车的参数化建模,该模块共包括了车体、空气动力学、转向系、制动系、动力传动系统、轮胎、车桥与悬架等共七大部分。
1.1 某客车参数化描述首先在TruckSim 的Test specifications 模块中选择Tour Bus Loaded ,其相关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某客车参数1.2 试验环境设置这部分在TruckSim 的Test specifications 模块中Proce -dure 下设置。
鱼钩工况直接选用软件自带的试验配置,仿真环境选用3D road 模型。
2 虚拟试验目前国内外严格针对车辆侧翻的评估试验标准还没有颁布,现在比较通用的对汽车稳定性进行评价的试验有J-turn 试验和鱼钩(Fish-hook)试验。
由于Fishhook 的行车路线可以近似看作两次J-Turn 的叠加,所以本文选择Fish-hook 试验模拟汽车紧急避障这种侧翻的典型工况。
具体分析的对象是汽车行驶因素中的超速、超载和过度转向三种因素。
其中超载由客车质心高度的变化来表征,过度转向则由方向盘转向角度和角速度来描述。
2.1 鱼钩试验工况鱼钩试验被认为是模拟侧翻的最佳工况。
因为该工况中的第二次大幅度回转运动经常引发车辆侧翻。
本章利用鱼钩试验讨论方向盘转角和转角速度对侧翻稳定性的影响,并以此说明驾驶员在慌乱情形下过度转向带来的危害。
2.1.1 方向盘最大转角对侧翻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的入线车速定为80km/h ,方向盘最大转角分为80°、120°和150°三种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鱼钩试验的方向盘转角输入图2说明了横摆角速度表征的车辆横向稳定性能随方向盘最大转角的增大而下降,这两个参数都是随着方向盘最大转角的增加而变化幅度越来越大。
在方向盘最大转角达到150°时,横摆角速度急速减小,这说明客车己经发生了侧翻。
图2 不同方向盘转角的横摆角速度图3-4是不同方向盘最大转角时客车侧向加速度和侧倾角的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方向盘最大转角越大,侧向加速度和侧倾角越大,车辆越容易发生侧翻。
方向盘最大转角达到150°时,侧倾角无限增大,这表明客车正在发生侧翻。
图3 不同方向盘转角的侧向加速度汽车实用技术38图4 不同方向盘转角的侧倾角图5-6是不同方向盘最大转角时客车左右轮胎垂直作用力的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方向盘最大转角越大,左右轮胎质量转移越大,车辆越容易发生侧翻。
方向盘最大转角达到150°时,内侧车轮垂直作用力为0N,这表明客车正在发生侧翻。
图5 外侧车轮垂直作用力图6 内侧车轮垂直作用力2.1.2 方向盘转角速度对侧翻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设置了250°/S和100°/S两种方向盘转角速度,如图7所示。
图7 鱼钩试验的方向盘转角输入图8 不同方向盘转角速度的横摆角速度图9 不同方向盘转角速度的侧向加速度图8所示,方向盘转角速度小,横摆角速度的变化都要慢一些,但峰值和方向盘转角大的情况基本一致。
这说明,方向盘转角速度的变化对车辆的横向稳定性能影响不大。
图9-10说明方向盘转角速度小的情况下,车辆的侧向加速度和侧倾角变化幅值都要相对小一些。
图10 不同方向盘转角速度的侧倾角图11-12则更为明显的表明,方向盘转角速度100°/s的客车,其转弯时内侧轮胎的垂直反力并未下降至零;而方向盘角速度为250°/s的客车己经进入了侧翻临界状态。
图11 不同方向盘转角速度的内侧轮胎垂直反力图12 不同方向盘转角速度的外侧轮胎垂直反力3 结论本文以某款8m客车为基础,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鱼钩试验,分析了方向盘转角与客车侧向加速度、轮胎垂直反力的关系,探讨了侧翻倾向性,估测出在这种试验条件下8m客车急转弯不侧翻的侧向加速度不宜超过0.8g。
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单个参数对客车侧翻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方向盘转角对侧翻倾向性影响最为明显,方向盘角速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1] 米奇克M.汽车动力学C卷[M].陈荫三,译.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2] 高晋.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某车悬架K&C特性及其对整车影响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3] 张甲乐.客车侧翻稳定性分析与防侧翻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15.[4] 郭孔辉.汽车操纵动力学[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 富子丞.营运客车侧翻稳定性及其控制算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