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由来检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21
人的由来主题单元设计适用年级七年级课内共用3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收集分析所需时间资料共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是《生物圈中的人》章节下的一个子主题,人是“生物圈”中的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圈中的人”这一理论,教材首先安排了《人的由来》这一主题单元,让学生先了解自己做为“人”的一些基本情况,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本单元安排的主题活动有两个,一是“人的由来”,二是依据学生特点开展的“青春期”教学。
单元主题下安排了三个专题,专题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专题二:《人的生殖》;专题三:《青春期》。
前两个专题从人类作为物种是从哪里来,又是怎么发展的和新生命是如孕育、出生的两个角度认识人的产生,第三个专题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符合学生实际的青春期教育。
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特点,本单元的重难点表述如下:重点: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青春期男女学生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的特点。
难点:1、学习使用对比的方法获取知识;2、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有观察思考、对比、列表分析、收集资料、合作探究等。
预期的学习成果是能说出人类起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掌握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受精,了解胚胎发育的过程,知道自己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特点。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2、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3、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全卷共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2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将塞外雪景写得广阔壮美的一句是“,。
”(4)小州即将告别初中生活,老师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勉励小州,即使遇到朔风逆旅,也要永葆豁达的胸襟;他的好友用一句连续的古诗词“,”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与君共勉;小州借用《虽有嘉肴》中的“,”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找到自己的不足,常常自我反思。
2.根据语境作答。
(12分)应“水韵江苏”摄制组的邀请,“央视专题栏目”来到了徐州这座润泽古城。
某中学文学社的学生小州,自发地为节目组写了一段文案:“三月来,百草开,盈香满袖万物苏;三月来,暖阳复,陌上花香开满路。
”徐州,不仅有古黄河,宛如玉带,穿城而过,但是云龙湖、大龙湖,湖湖青绿,恰似美玉。
水,正是徐州青秀的底色!徐州的水,,它们轻轻地抚摸着古老的城墙,仿佛在(A)着过去的故事;徐州的水,,在雨季来临之时,大雨pāng( )沱,汇聚成汹涌的洪流,展现出páng( )礴的力量;徐州的水,,它们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拂过岸边的垂柳,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梦幻;徐州的水,,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华灯初上,水面在灯光的映照下,与浪漫的月光(B)。
当你走在这青山绿水的城市中,你会惊讶于曾经的一城煤灰半城土,早已变为如今的一城青山半城湖。
一个“徐”字,道出楚风汉韵;一个“州”字,化为青山大河。
“徐州,请君来!”(1)小州感到有两个形近字拿不准,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2)小州在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帮他选出合适的词语。
(2分)A.诉说陈述B.相得益彰交相辉映(3)小州不小心把画线句记录成了病句,请帮他修改过来。
A.《长安三万里》通过一首首经典唐诗的影像化表达,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们的家国情怀。
B.长城、兵马俑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C.成都率先实现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的互联互通,解决了电子健康卡没有支付功能。
D.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围绕以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更幸福的主题为中心,探讨城市发展战略。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居:居住B.微斯人微:如果没有C.讲信修睦修:培养D.女有归归:女子出嫁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处江湖之远B.不以物喜大道之行也以其境过清C.然则何时而乐耶D.不必藏于己入则无法家拂士于我如浮云7.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宴在锦江夜色中徐徐展开。
⑤不仅如此,“夜游锦江”还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如夜游龙门阵、锦江雅聚等活动。
音乐广场码头的夜游龙门阵,将众多街头艺人汇聚于此,定制互动演出,带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体验。
大型沉浸式剧游《锦江之上》,通过一景一故事的方式,在真实与虚拟的重叠中,将游客带入历史空间,体验一幕幕动人的传奇故事。
(摘自“天府新生活”等,有删改)乙点赞“夜游锦江”①“夜游锦江”自2019年运营以来,短短三年间,迸发出夺目的色彩。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
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分类法2.请指出下列哪项活动不需要用调查法()A.测算中学生的近视率B.人物外貌描写C.校园内的植物种类D.全国主要城市的粮油价3.根据你的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蘑菇、沼虾、西瓜为陆生生物B.鸡、鸭、鹅为家禽C.小麦、玉米、杏树为农作物D.紫菜、海葵、珊瑚为水生植物4.调查是科学家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时可凭个人感觉记录B.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D.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字统计5.调查时要注意安全,下列哪项是比较安全的做法()A.一个人走到偏僻的地方B.攀爬高处C.下水捕捞生物D.全组同学集体行动6.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蜓,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斗决定把它删掉D.小时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了7.要对某社区人口状况建立档案,你认为调查方法能最全面、准确、省时的是()A.到每个人工作单位查资料B.抽样询问C.家庭多项目问卷调查D.逐一询问8.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
他们将油松、雪松、苏铁、水杉归为一类,而将白杨、樟树、玉兰归为另一类,请问他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A.按植物的经济价值B.按植物的观赏价值C.按植物的生活环境D.按植物的形态结构9.下列事物中,有些是你所熟悉的,有些是你听说地的,试着将它们进行简单的归类中。
(提示:先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对于生物按动植物进一步归类。
)○1飘浮的云○2丹顶鹤○3眼镜蛇○4钟乳石○5松树○6喷发的火山○7海豚○8水稻○9海带10. 李明在调查本社区的生物时,遇到一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他小心地用铁铲将该植物挖出,带回学校请教老师,你认为他的这种做法对吗?请简述理由。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将活的水绵装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里,然后放到黑暗的环境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这些水绵( )A.生长得更好B.生长正常C.全部死亡D.停止生长2.下列蕨类植物中,能作绿肥和饲料的是( )A.卷柏B.肾蕨C.满江红D.贯众3.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A.不能开花、结果B.生殖离不开水C.体内无输导组织D.没有根、茎、叶的分化4.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的主要原因是( )A.具假根和真正的茎、叶B.靠种子繁殖的植物C.受精作用不受水的限制D.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5.下列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正确的是( )A.都有根、茎、叶的分化B.都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C.都没有输导组织D.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6.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水土保持有一定的作用,这是因为苔藓植物( )A.根系发达,能吸收大量水分B.输导组织中能蓄积大量的水分C.环境湿润,叶的蒸腾作用非常小D.密植植株间的缝隙能够蓄积大量水分7.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淡水中,衣藻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膜B.线粒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D.叶绿体探究创新★8.李明学习了藻类植物的知识后,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水绵是藻类植物,必须生活在水中吗?请你针对他提出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来探究一下。
(1)你作出的假设是。
(2)材料:水绵若干、培养皿、清水。
(3)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记为A、B,在A中注入2/3的,B中,保持,两个培养皿并排放在有阳光的地方;②取一些比较长的水绵,一端放入A的水中,另一端放在B中;③过一段时间后观察A、B培养皿中水绵生长的情况。
(4)预期结果: 。
(5)结论: 。
知能演练·提升1.C 水绵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自养生活,把水绵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它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会因缺乏营养而死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一、信息匹配1. 在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后面的括号里打“√”,读音有错误的,用“ ”把错误的读音画出来,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1.屠⋅苏(tǔ)加倍⋅(bèi)灵魂⋅(hún)创⋅造(chuànɡ)()2.携⋅带(xié)选择⋅(zé)制⋅作(zhì)横⋅跨(hénɡ)()3.积累⋅(lěi)栏⋅杆(lán)都⋅城(dōu)蔡伦⋅(lún)()4.朝鲜⋅(xiǎn)安济⋅桥(jǐ)石匠⋅(jiànɡ)设计⋅(jì)()二、填空题读拼音,写词语。
1.造纸shù(________)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wěi(________)大贡献之一。
2.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bǎo cún(________)都很不方便。
3.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zhì huì(________)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lì shǐ(________)文化遗产。
按要求写词语。
1.形容人学识渊博的四字词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形容名声大的四字词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信息匹配选词填空。
创举创造雄壮雄伟1.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________)。
2.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________)了美丽的宇宙。
3.赵州桥非常(________)。
4.解放军在(________)的乐曲声中接受检阅。
选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只填序号)A.摹状貌B.作比较C.列数字D.举例子 1.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___) 2.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___) 3.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练习及答案高考只有靠大量的真题训练,才能训练出题感,同时总结重难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1. (2013 郑州一模)“单就宗教而言,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大不同,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
”这集中体现于西周实行的(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井田制解析:C 殷人指商朝人,商朝以神权巩固王权,特别重视“神的世界”,周人实行宗法制,强调尊宗敬祖,特别重视“祖先的世界”。
2. (2013 深圳一模)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
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解析:B 从材料信息看,王国维认为,兄弟之间的血缘没有父子近,所以,兄弟之间不免有“争位之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多把位置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
由此判断,这是关于宗法制的描述,故选 B 项。
3. (2014 深圳调研)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
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解析:C 贾宝玉地位高是因为是正房所生,是嫡长子,贾环地位低是因为是妾室所生,是庶子。
这些特点符合宗法制的内容。
4.“在这样的时代……(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
”这一政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宗法制度B.采取了分封制度C.实行了郡县制D.推行了郡国并行制解析:B 从关键信息“政治实体的共主”可知选择 B 项,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D 两项都不正确。
海南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梨花白赵淑萍这世上,大部分的良善之人,不会咒别人死,当然,谋财害命者除外。
但是,对于村里一个叫“梨花白”的人来说,就不一定了。
因为,他是给死人穿衣的。
村里的老人们,在生前,就准备好了一套寿衣,专为以后赴阴曹地府时穿。
入殓或者火化前这行头就得全副换上。
那寿衣,往往是中式衣服,老太太的鞋子,还绣着繁密的花,和戏文里的一样。
为了留在阳间的最后印象,这衣服当然要穿得光鲜、体面,不能皱巴巴的。
可是,死者的身体僵硬了,不好穿,而且亲人们穿,又怕眼泪掉在上面,怕逝者后世流泪烦忧。
于是,就有了专门给死人穿衣的人。
这钱好赚,以前两三百现在七八百了。
而且,主家还得给穿衣人好酒好烟伺候着,伺候他也等于在给死者尽孝。
这村里能够给死人穿衣服的也就两人。
有一人已经很老了,穿得不利索了,现在,有丧事的人家都来找“梨花白”,甚至,外村的人也慕名来请他。
“梨花白”眉清目秀,长得不赖。
他爹娘去世得早,就剩下了他和弟弟两个。
以前大家都穷,这两兄弟孤苦伶仃的日子更难过。
平时,就种点庄稼,还给人家干点杂活。
“梨花白”的弟弟,绰号叫“猫头鹰”,经常小偷小摸。
比如别人家地里的瓜熟了,番薯可收了,他就半夜三更去偷,但是,绝对是东家偷一点,西家偷一点,匀开偷,偷瓜挑熟的,决不踩死瓜藤和生瓜蛋子。
偷桃子常偷那种歪劣干瘪的,但不偷饱满丰润的。
除了吃的,其它东西都不偷。
日子长了,村里人知道是他,只是骂几声,也不怎么理论。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一、二级理论及实操“Robot”的由来1920年,原捷克斯洛伐克剧作家卡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情节剧《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第一次提出了“机器人”(Robot)这个名词。
在捷克语中,Robot这个词是指一个服役的奴隶。
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二、机器人发展史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机器人”最早是以自动机械装置或自动人偶的形式出现,西方国家将早期的机器人称之为automation(自动机)或是self-operating machine(自行控制机器)。
1)古代机器人指南车。
人类记载的最早的机械装置。
《古今注》记载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所用。
春秋时期,“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记载于《墨子.鲁问》中,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空中机器人的记载。
记里鼓车。
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
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木马车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春秋时期,“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记载于《墨子.鲁问》中,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空中机器人的记载。
记里鼓车。
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
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木马车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木构水运仪象台。
北宋时期,苏颂等人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钟。
它由水力驱动,能以多种形式表现天体运行。
它能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根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一种用来运送军用物资的机器人,名为()A.记里鼓车B.指南车C.木牛流马D.千里船答案:C题型:单选题•漏壶。
公元前1400年由古巴比伦人发明,用水流来计量时间的计时器。
也是历史上可考据的最早的机械装置之一。
公园前270年左右,古希腊发明家特西比乌斯改进了漏壶——采用人物造型指针指示时间。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是( ) A.同现代人一样,过着陆栖社会生活 B.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C.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寒带丛林生活 D.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洞居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2.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 A.下肢骨增长 B.直立行走 C.骨盆变短增宽 D.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其他动物入侵 B.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扩大领地 D.躲避敌害 4.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相比,下列不属于智人独有的特征是( ) A.人工取火 B.会制造工具 C.脑容量已达到现代人的大小 D.能完全直立行走 5.(2018山东潍坊)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 B.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 C.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成 D.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6.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 ) ①身体重心下移 ②骨盆变长变窄 ③下肢骨增长 ④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人类和类人猿所共有的特征是( ) A.发达的大脑 B.复杂的语言 C.会制造工具 D.会使用天然工具 8.下列哪项是南方古猿所具有的特征?( ) A.直立行走 B.会制造工具 C.会用火 D.会狩猎 9.下列有关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到地面上生活 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 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到地面上之前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D.环境影响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 10.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几个主要过程,请按照进化的顺序将各序号排列起来( ) ①下到地面生活 ②使用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使用火 ⑤大脑发达 ⑥制造工具 ⑦产生丰富的语言 ⑧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⑥⑦⑧④⑤③ C.③①⑧②⑥④⑤⑦ D.③①⑧④②⑥⑤⑦ 11.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都有蚓突;人和猿的胚胎在发育初期的前五个月也是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12.(2018山东东营)女性的卵巢和输卵管通常被称作子宫的附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附属器官,摘除后不影响第二性征 B.卵巢是女性的性腺,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C.月经在子宫内周期性形成,与卵巢的功能无关 D.卵巢作为子宫的附件,表明子宫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13.(2018山东威海)右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① B.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② C.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③的内膜的过程 D.胚胎发育的场所是③ 14.下列几组器官中,在功能上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 A.睾丸和卵巢 B.阴茎和阴道 C.输卵管和输精管 D.子宫和前列腺 15.(2018天津)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 ) A.胎盘 B.卵巢 C.输卵管 D.子宫 16.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人的受精过程是指( ) A.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B.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 C.精子进入输卵管 D.受精卵进入子宫 17.成年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在生理上表现为( ) A.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B.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C.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变 D.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变 18.在青春期,饮食上应注意( ) A.多补充脂肪 B.多补充维生素 C.多补充糖类 D.营养全面、合理 19.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声音变粗、喉结突出、长胡须,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 ) A.促性腺激素 B.雌性激素 C.雄性激素 D.生长激素 20.进入青春期后,有的同学愿意与异性接近,甚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种现象属于( ) A.正常的性意识萌动 B.不正常的非分想法 C.特别丢人的事 D.不务正业,误入歧途 21.下列关于月经期间的卫生常识的叙述,不妥的一项是( ) A.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B.月经期间不能运动 C.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D.避免着凉,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22.八年级男生小华今年14岁了,最近他发现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开始长出胡须,声调变得低沉。请你判断小华正处在人生的哪个时期?(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青春期 D.中年期 23.(2018山东东营)八年级一班的班级QQ群上(如下图),同学们对青春期遇到的烦恼、焦虑、失望、紧张、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处理方式发表了很多意见,你认为谁的做法不可取?( ) A.缥缈 B.星星雨 C.天边的云 D.双节棍 24.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不正常的是( ) A.身高突增 B.性器官迅速发育 C.失眠多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D.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25.下列关于青春期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身高迅速增长 B.出现第二性征 C.心脏的功能明显增强 D.脑细胞的数量迅速增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8分)根据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科学家在对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的DNA分子分析的基础上,主张黑猩猩和大猩猩应该和人划分到一个分类属性。分析结果如下:在上述四种类人猿中,长臂猿与人类DNA分子相差最大,猩猩次之,而黑猩猩与人类DNA分子相差较小,并且小于黑猩猩和 大猩猩之间DNA分子的差别。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四种类人猿在进化过程中,与人类分开最早的是哪种?次之是哪种?分开最晚的是哪种?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战争不断爆发,资源被疯狂掠夺,环境污染严重,森林遭到砍伐,使黑猩猩和大猩猩濒临灭绝。试从“人猿同祖”谈起,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猿类?
27.(16分)阅读下面有关的图文资料,分析人类进化的过程。 资料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东非大裂谷东边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人类学家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早期人类化石。1974年,发现了距今大约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少女(甲图)。该化石包括头骨碎片、下颌骨、躯干骨、四肢骨等,占全部骨架的40%。她的骨盆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这些与人相似;但脑容量较小,犬齿较大,臂长大于腿长,这些与猿相似。1959年发现的距今200万年前的能人头骨化石(乙图),比“露西”的脑容量几乎大出50%,头骨形状更像人,牙齿较小,并且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还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 甲 “露西”少女 乙 能人头骨化石及遗物
资料2 研究表明,北京猿人(丙图)生活在50万年前,住在天然洞穴里,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他们的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基本相同,能和现代人一样直立行走;但他们还表现一些原始的性状,如身材稍矮,体格粗壮,前额低平并向后倾斜,鼻子宽扁、颧骨高突、眉脊粗大,没有明显的下颌。与早期人类相比,他们的大脑发达,脑容量平均已达1 059 mL,并且能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另外,在他们居住过的山洞里,还发现了上下数层的灰烬,内有被烧过的木头、各种动物骨骼和石块等。
丙 (1)“露西”的骨盆、下肢骨与现代人相似,请你尝试描述她的运动方式。
(2)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同时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灰烬的遗迹,这说明了什么? (4)从“露西”到北京猿人,脑容量逐渐增加。这对人类的进化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28.(12分)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 。 (2) (填序号)是人类的祖先。 (3)②具备( ) A.直立行走的能力 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D.使用火的能力 E.使用语言的能力 (4)由图可见,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与人类有共同祖先的一类生物是 ,如 、 、 和 ,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原因是 。 29.(6分)请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一中可以了解到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在 (A.12.5,B.10.5)岁左右,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孩发育 (A.早于 B.迟于)男孩。 (2)从图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性器官睾丸从 岁到 岁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性器官卵巢从 岁到 岁处于快速发育阶段。 30.(8分)下图为受精和受精卵植入子宫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③ 与④ 融合的过程叫受精,形成② ,此过程发生在① 中。 (2)胚胎在 里发育,此过程称为妊娠。 (3)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 (填“能”或“不能”)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 (填“消失”“不消失”)。 (4)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期间需要大量养分,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