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95.00 KB
- 文档页数:59
№:
10KV线路架设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公司名称: 设备编号:
编写: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XX供电公司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荆州供电公司6-10kV线路架设工作。
2引用文件
为了正确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
1.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2.能源部-88《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施工规程》
3.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4.SDJ206-1987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3作业前的准备
3.2 人员要求(根据工程情况合理安排)
3.3 备品备件
3.4 工器具(根据工程情况组织工器具)
3.5 材料表(根据现场实际组织材料)
3.6 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措施(作业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7 人员分工
四、架设作业流程图
五、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5.1 开工
5.2 安装内容和工艺标准
5.3 竣工
六、验收记录
七、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八、报告及记录
注: 1.在作业指导书中的各项栏目及空格均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填写。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填写。
2、本书未尽事宜, 请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对应的旧标准:SDJ 8-79;SD 119-8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rounding for AC edectrical insf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DL/T621—1997Grounding for AC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1998-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7)参考IEC有关标准补充了低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等内容。
本标准发布后,SDJ8—79和SD119—84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忘记一个人最先忘记的是他的缺点作文When it comes to forgetting someone, the initial things we tend to forget are their flaws and imperfections. It is only natural for humans to remember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a person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their shortcomings. We often associate memories with emotions, and as time passes, our emotional connection to the person fades away, causing us to forget their faults.忘记一个人时,最先被我们遗忘的往往是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与其关注某人的缺点,人们更愿意记住他们积极的一面。
我们通常将记忆与情感联系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某个人的情感联系逐渐淡化,使得我们渐渐忘记了他们的缺陷。
As time goes by, our brains naturally filter out negative information. 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the "positivity bias." Our minds have a tendency to prioritize positive experiences over negative ones in order to maintain emotional well-being. Therefore, it becomes easier for us to focus on the good traits of a person while overlooking or gradually forgetting their flaws.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大脑自然而然地过滤掉负面信息。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rounding for AC edectrical insfallationsDL/T621—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Grounding for AC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1998-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7)参考IEC有关标准补充了低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等内容。
本标准发布后,SDJ8—79和SD119—84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接地线的埋设深度要求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92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条文说明前言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92,经中华人民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1号文批准发布。
为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的章、节、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条文说明》,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
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本规的治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良乡,邮政编码:102401)。
本条文说明仅供国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时使用。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条简要地阐明了本规编制的宗旨,是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订。
第1.0.2条本条明确了规的适用围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接地装置。
其他如电子计算机和微波通讯等接地工程应按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执行。
第1.0.3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随意修改设计,必要时需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按修改后的设计执行。
第1.0.4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凡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的器材,均不得使用和安装。
第1.0.5条本规容是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为主,有关施工安全问题,尚应遵守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
第1.0.6条电气装置接地工程应及时配合建筑施工,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
第十款至第十四款根据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和征求修订意见中要求增加而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 T 621—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 1998-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 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2) 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6kV 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3) 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4) 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5) 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6) 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7) 参考IEC有关标准补充了低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等内容。
本标准发布后,SDJ8—79和SD119—84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附录F 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2 名词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名词术语。
2.1 接地 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对应的旧标准:SDJ 8-79;SD 119-8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rounding for AC edectrical insf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DL/T621—1997 Grounding for AC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1998-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 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7)参考IEC有关标准补充了低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等内容。
本标准发布后,SDJ8—79和SD119—84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对应的旧标准:SDJ 8-79;SD 119-8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rounding for AC edectrical insf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DL/T621—1997 Grounding for AC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1998-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 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7)参考IEC有关标准补充了低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等内容。
本标准发布后,SDJ8—79和SD119—84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消防验收标准目录前言 (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项目类别的确定及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水灭火系统 (13)气体灭火系统 (32)防排烟装置 (49)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52)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54)防火卷帘、防火门 (55)资料 (61)检验规则 (62)检测结果处理 (63)前言本标准共分13章,适用于7类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装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电梯及其配电、防火卷帘及防火门等。
本标准中如有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定不符之处,按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青海省公安厅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青海省公安厅消防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星旭东、火花、李芳、董国才、丁曼、高琳、高先伟、韩玉平。
本标准从2002年03月01日起实施。
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验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装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电源及其配电、防火卷帘及防火门七类建筑消防设施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程等。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工业和民用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安装后的竣工检验、质量评比检验及系统的定期检验、特殊检验。
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弹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设置的消防设施评定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5DJ8—79 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范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2—83 工业及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3 项目类别的确定及要求3.1 系统单位产品及项目,按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分为:A类(关键项)、B类(主要项)、C.类(一般项)。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留坝县紫柏路电网入地工程10kV户外箱变招标文件(技术部分)2012年1月货物需求一览表1. 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仅限用于留坝县紫柏路电网入地工程户外箱式变的招标技术要求。
它包括本体及其驱动装置,柜内设备的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容量为315kVA和400kVA详见系统一次图。
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相关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技术规范的产品。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4供方必须具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0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1.5 供方应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并经过同类工程三年以上运行经验。
1.6 本技术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7 本技术规范书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中《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8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方和供方双方协商确定。
2. 引用标准(应符合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DL/T537 6 ~35kV 箱式变订货技术条件GB311.1~311.6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技术GB11022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985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 39063~3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 763高压开关设备在常温下的机械试验GB3309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GB2706GB38043~63kV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GB1094.1~1904.5 电力变压器GB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 9466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4208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 404DL 447电能计量柜DL/T 539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和元部件凝露及污秽试验条件SD 318高压开关柜闭锁装置技术条件电力设备接地设计规程SDJ 8GB包装储运标志JB/DQ 2080 高压开关设备防雨试验方法3. 使用环境条件3.1 户外3.2 海拔高度:1600m 以下3.3 气象:最高日平均气温+40 C最低日平均气温-20 C日平均湿度:W 95%月平均湿度:w 90%3.4 抗震能力:地震设防烈度:7 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不大于0.1g4. 额定参数4.1 额定电压:高压侧额定电压10kV高压侧最高电压:12kV低压侧额定电压:0.4kV合闸、分闸机构和辅助回路电源工作电压:交流4.2 变压器型号:全密封配电变压器型号分别为S11-M-400/10。
对应的新标准:DL/T 621-97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J8—7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J8—79的通知(79)水电规字第3号《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J8—76于一九七六年颁发试行后,对电力设备接地设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提高作用。
现依照近年来的建设经验和各单位的意见,对本规程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颁发执行。
在执行中如遇到问题,请告我部规划设计治理局。
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基本符号电流、电压、电位和电势I——计算用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计算用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厂、所内外接地短路时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I nax——接地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I z——发生短路电流I nax时,流经发电厂、变电所接地中性点的最大接地短路电流;I jd——考虑5~10年进展的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低压电力网中,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短路电流,向量值;I ch——通过接地体的雷电冲击电流;E w——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装置的电位;E j——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势;E k——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装置的跨步电势;E jm——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网地表面的最大接触电势;E km——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网外地表面的最大跨步电势;——电力网的额定相电压,向量值。
电阻、阻抗和电阻率Z d——相线与零线回路的总阻抗,复数;Z b——变压器正序、负序和零序阻抗的算术平均值,复数;R c——垂直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R p——水平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R c,ch——每个垂直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R p,ch——水平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R——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单独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R ch——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每根水平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R w——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ρ——计算防雷接地装置所采纳的土壤电阻率;ρb——人脚站立处地表面的土壤电阻率;ρ0——雷季中无雨水时所测得的土壤电阻率。
几何特征b——扁钢的宽度,等边角钢的边长;b1、b2——不等边角钢的两个边长;d——水平接地体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垂直接地体的直径或等效直径;——钢管的外直径;——垂直接地体间距;h——水平接地体的埋设深度,水平均压带的埋设深度;L——水平接地体的总长度;L1——接地网的外缘边长;l——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单个水平接地体的长度,水平环型接地体的环的直径;r——与接地网面积S等值的圆的半径,即等效半径;S——接地网的总面积;S jd——接地线的最小同意截面。
计算系数A——水平接地体的形状系数;a、、m、p——接地体冲击系数公式中与接地体的形状有关的系数;K h——接地线的热稳定系数;K f——避雷线的工频分流系数;K j——接触系数;K k——跨步系数;K d——接地导体直径阻碍系数;K n——均压带根数阻碍系数;K s——接地网面积阻碍系数;α——单独接地体的冲击系数;η——接地体的工频利用系数;ch——接地体的冲击利用系数;ψ——考虑土壤干燥所取的季节系数。
时刻参数及其他t——接地短路电流的持续时刻;t d——短路的等效持续时刻;n——均压带计算根数。
第一章总则第1条电力设备的接地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认真总结运行经验,并依照设备的类型和运行方式,接地的性质,以及地质特点等,因地制宜,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交流和直流电力设备的接地。
有专门要求的电力设备的接地,还应按有关专用规定执行。
雷电活动专门强烈的地区,还应依照当地实践经验,适当加强接地措施。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3条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电力设备宜接地或接零。
交流电力设备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但应校验自然接地体的热稳定。
第4条直流电力回路中,不应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电流回路的零线、接地线或接地体。
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接地体以及接地线,不应与自然接地体连接。
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第5条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另有规定者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第6条如因条件限制,按本规程的要求接地有困难时,同意设置操作和维护电力设备用的绝缘台。
绝缘台的周围,应尽量使操作人员没有偶然触及外物的可能。
第7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地短路故障的爱护装置。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装设能迅速反应接地故障的信号装置,必要时也可装设延时自动切除故障的装置。
第8条低压电力网的中性点可直接接地或不接地。
当安全条件要求较高,且装有能迅速而可靠地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装置时,电力网宜采纳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
第9条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宜采纳低压接零爱护,即接零。
如用电设备较少、分散,采纳接零爱护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采纳低压接地爱护,即接地。
但如用电设备漏电,设备外壳和与其有电气连接的金属部分、变压器外壳及其接地线都可能带电,应采取装设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爱护装置、使用绝缘垫、安装围栏或采取均压等安全措施。
由同一台发电机、同一台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宜采纳接零、接地两种爱护方式。
在低压电力网中,全部采纳接零爱护确有困难时,也可同时采纳两种爱护方式,但不接零的电力设备或线段,应装设自动节除接地故障的继电爱护装置。
在城防、人防等场所或条件特不恶劣场所的供电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应采纳接零爱护。
第10条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应防止变压器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引起的危险。
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上必须装设击穿保险器,低压架空电力线路和终端及其分支线的终端,还应在每个相线上装设击穿保险器。
以安全电压供电的网络中,为防止高电压窜入引起危险,应将安全电压供电网络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接地;如接地确有困难,也可与该变压器一次侧的零线连接。
第11条在确定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型式和布置时,应考虑尽可能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
在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点两相接地时,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不应超过下列数值:(1)(2)式中E j——接触电势,V;E k——跨步电势,V;——人脚站立处地表面的土壤电阻率,·m;t——接地短路电流的持续时刻,s。
在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一般不迅速切除故障,现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不应超过下列数值:(3)(4)在条件特不恶劣的场所,例如矿山井下和水田中,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同意值宜适当降低。
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计算,可参照附录二。
第12条设计接地装置时,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阻碍,接地电阻在四季中均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但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可只考虑在雷季中土壤的干燥状态的阻碍。
第三章爱护接地的范围第13条电力设备的下列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底座和外壳;二、电力设备传动装置;三、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四、配电屏与操纵屏的框架;五、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构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六、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和电缆的外皮,穿线的钢管等;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八、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小接地短路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九、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力设备;十、铠装操纵电缆的外皮、非铠装或非金属护套电缆的1~2根屏蔽芯线。
第14条电力设备的下列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不接地或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380V 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440V及以下的电力设备外壳,但当维护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力设备外壳和接地物件时除外;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127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110V及以下的电力设备外壳,但爆炸危险场所除外;三、安装在配电屏、操纵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可不能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金属底座等;四、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架构上的设备(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如套管等,但爆炸危险场所除外;五、额定电压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六、与已接地的机床底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但爆炸危险场所除外;七、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但第30条所列的场所除外。
第四章接地电阻第一节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电力设备第15条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电力设备,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宜符合下式的要求:(5)当I>4000A时,可采纳(6) 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I——计算用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A。
注:按(5)式计算时,R不计入引进线路的避雷线接地的作用,按(6)式计算时,则可计入上述作用。
第16条公式(5)中计算用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采纳在接地装置内、外短路时,经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最大短路电流周期重量起始值,该电流应按5~10年进展后的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确定,并应考虑系统中各接地中性点间的短路电流分配,以及避雷线中分走的接地短路电流。
第二节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电力设备第17条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设备,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的要求:一、高压与低压电力设备共用的接地装置(7)二、仅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8) 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电电阻,Ω;I——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A。
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
注:变电所的接地电阻值,可包括引进线路的避雷线接地装置的散流作用。
第18条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中,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按公式(7)、(8)计算时,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应采纳下列数值:一、对装有消弧线圈的发电厂、变电所或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计算电流等于接在同一接地装置中同一电力网各消弧线圈额定电流总和的1.25倍。
二、对不装消弧线圈的发电厂、变电所或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计算电流等于电力网中断开最大一台消弧线圈时的最大可能残余电流值,但不得小于30A。
第19条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应按5~10年的进展后的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确定。
第20条在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为保证迅速切除接地故障,应依照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验算继电爱护装置的两相异点接地短路动作电流,或熔断器熔体的熔断电流。
接地短路电流不应小于继电爱护装置换算到一次侧的动作电流的 1.5倍,或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4倍。
当不能符合要求时,可降低接地电阻或采取其他措施。
第三节低压电力设备第21条低压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