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概论
- 格式:docx
- 大小:28.37 KB
- 文档页数:5
食品安全概述食品安全是指确保人们在食用食品时不会受到潜在的健康风险。
随着全球食品贸易和食品供应链的增长,食品安全问题变得越发重要。
食品安全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食品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主要威胁因素以及相关监管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概述食品安全问题。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安全的食品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例如食物中毒、过敏反应、营养缺乏、肠道疾病等。
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来说,食品安全更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此外,食品安全也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因为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故可能导致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进而影响到食品行业的发展。
二、主要威胁因素1.微生物污染: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可能会污染食物,导致食物中毒。
这些微生物常常存在于土壤、动物、水源等环境中,并通过不洁的食品加工方式被引入到食品中。
2.化学物质残留:化肥、农药、激素和兽药等化学物质的残留会对食品质量造成威胁。
这些化学物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被使用,如果使用不当或超过安全限量,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3.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而添加的物质。
然而,过量或不当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4.基因改造食品:基因改造食品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对食品进行基因改造,以增加其产量和抗病能力等特性。
然而,人们对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争议,因为对其长期食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未知风险。
三、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监管措施:1.食品安全法规:各国都颁布了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和要求。
这些法规对食品企业进行监管,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2.食品安全监测与检验:通过对食品样品的收集和检测,可以及早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检验包括对微生物、化学物质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等进行检测,以确保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食品专业书籍读后感《食品安全概论》读后感自从“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危机事件爆发以后,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口中常说道的话题。
民以食为天,我们所吃下的东西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近日,在读了《食品安全概论》一书以后,让我对于食品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具体了。
首先,书中区别了一个我们大多数人常爱混淆的观念,那就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其实在这之前,我觉得两者的概念差别不大,不过了解之后才知道,食品安全原来包括了“量”与“质”的区别,比如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食物供应不足,无法解决民生的基本温饱问题,这就是食品安全中“量”的本质,而在解决了供应量这个问题后,人们所摄入的食物是否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这就是“质”方面的食品安全问题。
而“食品卫生”应该是单纯指食品是否可靠,有保障。
说到食品添加剂,我顿然觉得我们在外就餐时所吃的美食,几乎都会被这些添加剂所覆盖,食品添加剂总体上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
而食品添加剂虽然在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并不属于食品的基本成分,而且就目前看来,大多数都是通过化学合成的,因而食品添加剂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
谈到这里,想到在外面买一杯豆浆,也许会都难逃“豆浆精”,喝下一杯杯自认为很营养的豆浆,我不紧捏了一把汗。
所以,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理性的认识,切不可过度的使用它,也不能盲目的排斥它。
在书中,了解了一个新的食品概念叫做“辐照食品”,听起来感觉很不可思议,确切的说它是一种保藏食物的方式,它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照能量对食物进行处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食品的损失。
辐照处理能够使得食品的卫生安全性更高,杀死微生物的效果也很显著,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会不会在辐照的时候产生其他的有害物质,这个问题还有待继续的研究。
毕竟每一个技术的出现,都难免存在有一些不足和缺陷。
在了解了新的食品安全知识以后,我对食品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姓名:谢棋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学号:20090300 学习《食品安全概论》后对食品安全的新认识———食品包装安全的认识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永远也离不开衣食住行四个字,而食品安全一直以来也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是媒体大众一直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当网络传播愈加迅速,媒体监督曝光愈加频繁的今天,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不停的闯入人们的眼帘。
在学习食品安全概论之后,我对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在这里,我想就食品的包装安全问题谈一谈我的认识和观点。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成为所谓的白领一族。
以家庭为单位,耕种自给自足的情况并不能用来描述如今的情形。
人们追求的是快速和方便的解决“食”的问题,而似乎快和安全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不能兼得,这种情况在我们大学城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特殊的身份让我们并不能像以前那样每天还能够回家吃饭,基本上所有的用餐问题都是在学校解决的,而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有时候并不允许我们坐在食堂或者是餐馆里慢慢享受用餐,也可能是跟现在大学生普遍的生活习惯有关系,都不太喜欢太早起床,而上课怕迟到,时间来不及的情况下,在路上解决早餐的情况在校园里就随处可见了,而要在路上吃早餐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食品包装了。
现在食堂和餐馆都提供打包的服务,但是不得不说,这样食品的卫生问题就成了一个大大的问题,因为据我所知,学校并没有对食堂或者是周边餐馆的食品包装做出一定的监督或者是规范,一切都是食堂或者说餐馆自发决定的。
也许大家都还记得当我们在对瘦肉精、牛肉膏、染色馒头心有余悸时,塑化剂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再一次触动了我们对食品安全忧虑的神经,导致我们基本上现在都是处于谈食色变的地步了。
在网上不难查到,塑化剂是塑料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工业高分子材料助剂,但是这种本应该只出现于工业塑料加工的化学制剂却因为一些无良厂家利益熏心而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用来添加到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袋中。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概论》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姓名: 得分: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食品安全:2、有机食品:3、 FAO:4、绿色食品:5、食品的化学污染: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10分)1、按来源进行分类,农药可以被分为2、农药对人体的危害可概况为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方面。
3、影响真菌产生毒素的因素有、__、、三、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正确打√、错误打×)1、革兰阳性菌比革兰阴性菌对压力敏感,杆菌比球菌对压力敏感,对数期微生物比生长期微生物对压力的敏感性高。
()2、食品辐照加工技术产生的热量极少,可保持原料食品的特性,在冷冻状态下也能进行处理()3、最高级的安全食品就是绿色食品。
( )4、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就是黄曲霉毒素。
( )5、乳及乳制品中的沙门氏菌经巴氏消毒或煮沸后迅速死亡,但沙门氏菌可以耐受较高的盐浓度。
( )6、有机食品属于安全食品。
( )7、河豚、藻类、海兔等水生动物本身没有毒,却因摄取了海洋浮游生物中有毒藻类或通过食物链间接摄取将毒素积累与浓缩于体内。
()8、食品中使用新原料、新工艺会对食品安全带来影响。
( )9、适宜的温度会加速所有微生物、酶、光与氧引起的食品腐败反应。
( )10、暴露在阳光下的瓶装牛奶会由于光诱导脂肪氧化与蛋白质变化而出现意味。
( )四、简述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简述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2、简述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3、简述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4、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5.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有哪些?试简要说明五、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计10分)论述如何提高中国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
答案一、名词解释1、食品安全: 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概论》一、大作业题目(内容):一、名词解释(共计20分)1. FAO答:FAO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英文简写。
2.辐照食品答:利用辐照加工帮助保存食物的食品叫着辐照食品。
3.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
真菌毒素造成中毒的最早记载是11世纪欧洲的麦角中毒,这种中毒的临床症状曾在中世纪的圣像画中描述过。
由于麦角菌的菌核中会形成有毒的生物碱,所以这种疾病至今仍称为麦角中毒。
4.食物过敏食物过敏(foodallergy)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foodallergy)或消化系统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ofdigestivesystem)、过敏性胃肠炎(allergicgastroenteritis)等,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二、简答题(共计60分)1. 简述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答: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和动物都有强烈的毒性,而且有强烈的致癌性,其中黄曲霉毒素氏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黄曲霉毒素除能致癌,还能致突变和致畸。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包括: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增生、肝细胞脂质消失延迟、肝出血等。
②慢性毒性,如肝功能异常、肝脏组织学变化,严重者可以发生肝硬化。
③致癌性、致突变性及致畸性,如黄曲霉毒素可导致发生肝癌、胃肠道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还可导致体内细胞突变和畸变。
2.简述从安全性的角度如何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分类。
答:一、食品添加剂种类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增味剂、酶制剂、被膜剂、发泡剂、保鲜剂、香料、营养强化剂、其他添加剂。
二、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作用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
食品安全概述一、食品安全的概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这句话道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食品安全包括两重含义,一是食品供给保障安全,即粮食安全(数量安全),为宏观性食品安全概念;二是以保障人民个体健康安全为内涵的食品安全,即食品质的安全,为微观性食品安全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食品量的安全保障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忽视了食品质的安全性。
事实上,随着现代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品质的安全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受到全球公众的普遍关注。
时下公众理解的“食品安全”实际上应属于食品质的安全范畴。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食品安全概念的理解上,国际社会基本的共识是,食品安全是个综合概念,涉及到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和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诸多方面。
二、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一)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真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有些真菌被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但有些真菌也通过食品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由真菌引起的食品中毒类型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致毒、赤霉病麦中毒、食物中毒性白细胞减少症、毒变甘蔗中毒等。
人类食用了由这些霉菌污染的食品可损坏肝脏,导致癌变等。
2.细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细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些食品如食醋、味精及多种氨基酸都是应用细菌制造的,但有些细菌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据统计,在国内各种食物中毒事件中,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
引起中毒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肉毒梭菌、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属等。
3.病毒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毒主要有猪水庖病毒、狂犬病病毒、口蹄疫病毒、慢性病毒等。
4.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近年来卫生部每年接到食品中毒报告100~200起,数千人发病,百余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
(二)化学性污染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概论》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食品安全:2. 有机食品:3. FAO:4.绿色食品:5.食品的化学污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1. 按来源进行分类,农药可以被分为2. 农药对人体的危害可概况为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方面。
3.影响真菌产生毒素的因素有、__、、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正确打√、错误打×)1. 革兰阳性菌比革兰阴性菌对压力敏感,杆菌比球菌对压力敏感,对数期微生物比生长期微生物对压力的敏感性高。
()2. 食品辐照加工技术产生的热量极少,可保持原料食品的特性,在冷冻状态下也能进行处理()3.最高级的安全食品是绿色食品。
()4.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
()5. 乳及乳制品中的沙门氏菌经巴氏消毒或煮沸后迅速死亡,但沙门氏菌可以耐受较高的盐浓度。
()6.有机食品属于安全食品。
()7.河豚、藻类、海兔等水生动物本身没有毒,却因摄取了海洋浮游生物中有毒藻类或通过食物链间接摄取将毒素积累和浓缩于体内。
()8.食品中使用新原料、新工艺会对食品安全带来影响。
()9.适宜的温度会加速所有微生物、酶、光和氧引起的食品腐败反应。
()10.暴露在阳光下的瓶装牛奶会由于光诱导脂肪氧化和蛋白质变化而出现意味。
()四、简述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简述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2. 简述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3. 简述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4.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5.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有哪些?试简要说明五、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计10分)论述如何提高中国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
答案一、名词解释1.食品安全: 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重庆大学
食品安全概论食品安全事故分析
2011级材控一班吴松 20113779
2012/11/18
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概论>>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苏丹红事件“、”禽流感”、“三鹿奶粉事件”等等,给广大消费群体带来
严重的恐慌感,使得能吃一口干净饭、能喝一口干净汤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一种
奢望。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此类问题接连发生呢?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
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挽救呢?这不仅仅是关乎个人的棘手问题,也是整个国家、乃至整个国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事故原因措施
引言:一连串的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
注和担忧。
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发现并不是偶然,而是目前特殊条
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作为食品安全的直接承受着,
我们有必要就食品安全作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改善食品安全现状,促进人类与
社会的长远发展。
正文:
一、我国近年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
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不力;
2、食品安全的法律和标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3、食品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
4、食品生产与流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5、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产生威胁;
6、违法生产,经营食品;
7、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
8、食品安全教育滞后;
三、针对目前形势的建议:
1、与国际接轨,迅速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及相关法律程序,做到有法可依。
社会的需求也是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即便是在同一个时
间段,其需求也是多样性的,分不同层次的。
目前,新的产业不断产生或派生
出来,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多彩。
同时,不同的需
求也在创造着五花八门的新产业。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更多的是纵
向的来划分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而现实中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却是横向的,
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有着不同的质量安全要求和标准。
我们好象还只是用一个
同一质量安全标准去面对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产业发展。
此外,需通过强制性
手段贯彻执行,严抓严打。
2、创新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能力,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整顿工作,务求在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加强现场监督检查、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加大监督抽验力度、创建示范工程、强化重大保障、推广农村50人以上集体聚
餐报告指导制度等方面取得实效。
3、通过请专家解读、办班培训、研讨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餐饮服务食品
安全监管业务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帮助执法人员熟悉相关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要求,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科学监管、
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4、是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督促、检查、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强有关法律知识
的学习,提升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营造“企业支持、百姓欢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
5、要保证质量和安全,靠政府部门、靠企业自律、靠舆论监督是能够解决
一定问题的,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产业的发展、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完
备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来保障。
这种保障更持久、更有效。
参考文献:《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张勇
《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何文娟
《食品安全法释义》
《刑法修正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