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 格式:ppt
- 大小:695.00 KB
- 文档页数:85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100名句(常考哦)“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5、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春江花月夜》)6、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7、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春江花月夜》)8、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代悲白头翁》)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望月怀远》)10、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11、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魏万之京》)1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与诸子登岘山》)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1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1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豪放飘逸的李白诗17、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18、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1、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藐云汉。
2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6、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27、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28、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第一章: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1.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北宋词的文学特点理解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2 教学内容北宋时期的的历史背景介绍北宋词的文学特点分析北宋词的重要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词的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意义和影响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特点和意义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他们对北宋词的理解和感受第二章:北宋词人的文学成就2.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人的生平事迹掌握北宋词人的文学成就理解北宋词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2.2 教学内容介绍北宋词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分析北宋词人的文学成就和艺术特色探讨北宋词人的创作风格和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人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第三章:北宋词的题材与形式3.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的常见题材掌握北宋词的形式特点理解北宋词的题材与形式之间的关系3.2 教学内容介绍北宋词的常见题材,如爱情、自然、怀古等探讨北宋词的题材与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的常见题材和形式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题材与形式之间的关系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题材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他们对北宋词的理解和感受第四章:北宋词的艺术价值与影响4.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的艺术价值掌握北宋词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理解北宋词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分析北宋词的艺术价值,如情感表达、意象描绘等探讨北宋词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如词的发展、诗歌的演变等讲述北宋词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历史地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的艺术价值和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文化传承作用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艺术价值和影响第五章:北宋词的鉴赏与研究5.1 教学目标掌握北宋词的鉴赏方法学会研究北宋词的技巧培养对北宋词的欣赏和研究能力5.2 教学内容介绍北宋词的鉴赏方法,如了解背景、分析意象等讲解研究北宋词的技巧,如资料搜集、文本解读等探讨如何欣赏和研究北宋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的鉴赏方法和研究方向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欣赏和研究北宋词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欣赏和研究北宋词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他们的北宋词鉴赏和研究心得第六章:晏殊与北宋词的开端6.1 教学目标了解晏殊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晏殊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晏殊词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6.2 教学内容晏殊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晏殊词作的特点分析,如温润如玉、含蓄深沉晏殊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晏殊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晏殊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晏殊词作的艺术风格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晏殊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七章:欧阳修与北宋词的成熟7.1 教学目标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欧阳修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欧阳修词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7.2 教学内容欧阳修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欧阳修词作的特点分析,如豪放洒脱、细腻入微欧阳修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欧阳修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欧阳修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欧阳修词作的艺术风格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欧阳修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八章:柳永与北宋词的新变8.1 教学目标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柳永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柳永词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8.2 教学内容柳永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柳永词作的特点分析,如俚俗直白、情调感伤柳永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柳永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柳永词作的艺术风格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柳永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九章:苏轼与北宋词的豪放9.1 教学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苏轼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苏轼词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9.2 教学内容苏轼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苏轼词作的特点分析,如豪放不羁、意境超然苏轼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苏轼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苏轼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苏轼词作的艺术风格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苏轼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十章:周邦彦与北宋词的总结10.1 教学目标了解周邦彦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周邦彦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周邦彦词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10.2 教学内容周邦彦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周邦彦词作的特点分析,如工稳典丽、音律谐美周邦彦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周邦彦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周邦彦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周邦彦词作的艺术风格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周邦彦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十一章:李清照与北宋词的的女性视角11.1 教学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11.2 教学内容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分析,如柔情似水、凄婉动人李清照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李清照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李清照词作的艺术风格1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十二章: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12.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掌握北宋词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北宋词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意义12.2 教学内容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介绍北宋词中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北宋词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意义探讨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1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他们对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第十三章:北宋词的传承与影响13.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的传承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掌握北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析北宋词的传承与影响因素13.2 教学内容北宋词的传承过程介绍北宋词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北宋词传承与影响因素探讨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的传承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传承与影响因素1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传承与影响第十四章: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14.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掌握北宋词的批评标准和理论分析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关系14.2 教学内容北宋词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介绍北宋词的批评标准和理论分析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关系探讨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的创作方法和批评标准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关系1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他们对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的理解和感受第十五章:北宋词的现代意义与研究15.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掌握北宋词研究的最新动态分析北宋词的现代意义与研究方向15.2 教学内容北宋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介绍北宋词研究的最新动态分析北宋词的现代意义与研究方向探讨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研究动态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现代意义与研究方向1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现代意义与研究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围绕“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展开,涵盖了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词人的文学成就、题材与形式、艺术价值与影响、鉴赏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云霞出海曙,。
(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2、画栋朝飞南浦云,。
闲云潭影日悠悠,。
阁中帝子今何在?。
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杨炯《从军行》)4、明月隐高树,。
5、江流宛转绕芳甸,。
(《春江花月夜》)6、人生代代无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人,。
(《春江花月夜》)7、,鱼龙潜跃水成文。
8、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
(《代悲白头翁》)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9、,。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望月怀远》)10、鸿雁不堪愁里听,。
11、莫见长安行乐处,。
(《送魏万之京》)12、,。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与诸子登岘山》)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14、,。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15、战士军前半死生,。
1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高适《燕歌行》豪放飘逸的李白诗17、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
18、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
19、,使我不得开心颜。
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21、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22、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2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26、,但愿长醉不复醒。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27、去时里正与裹头,,边庭流血成海水,。
28、生女犹得嫁比邻,。
29、细草微风岸,。
星垂平野阔,。
30、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31、一去紫台连朔漠,。
,。
3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33、身多疾病思田里,。
闻道欲来相问讯,。
34、欲为圣明除弊事,。
云横秦岭家何在?。
35、惊风乱飐芙蓉水,。
岭树重遮千里目,。
36、人世几回伤往事,。
今逢四海为家日,。
37、吊影分为千里雁,。
共看明月应垂泪,。
3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
诗国余晖中唐诗39、,菊花须插满头归。
4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从军行杨炯滕王阁王勃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送魏万之京李颀山居秋暝王维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燕歌行高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送友人李白将进酒李白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旅夜书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客至杜甫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天上谣李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安定城楼李商隐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长安晚秋赵嘏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 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卜算于(缺月挂疏桐) 苏轼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游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歹带香人) 姜夔12、“龙腾虎掷”稼轩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目录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从军行——杨炯滕王阁——王勃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送魏万之京——李颀山居秋暝——王维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燕歌行——高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送友人——李白将进酒——李白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旅夜书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客至——杜甫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天上谣——李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安定城楼——李商隐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长安晚秋——赵嘏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乌夜啼——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歹带香人)姜夔12、“龙腾虎掷”稼轩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l、“ 神初震〞的初唐春夜友人二首 (其一 )——子昂※和晋陵丞早春游望——杜言※从行——炯滕王——王勃春江花月夜——假设虚2、“声律骨兼〞的盛唐望月——九※送魏万之京——李山居秋暝——王与子登山——孟浩然燕歌行——高适※走川行赠予出西征——岑参3、“豪放逸〞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李白※送友人——李白将酒——李白4、“沉郁挫〞的杜甫兵行——杜甫旅夜——杜甫※咏古迹五首 (其三 )——杜甫※客至——杜甫5、“ 新求〞的中唐※寄李儋元——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关示侄湘——愈西塞山古——刘禹※自河南乱关内阻⋯⋯——白居易天上——李6、国余中的晚唐无 (相亦)——李商※平定城楼——李商九日山登高——杜牧※寄州判官——杜牧安晚秋——嘏商山早行——温庭筠目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菩蛮 (小山重叠金明)——温庭筠※菩蛮 (人人尽江南好)——庄踏枝 (道情抛久)——延巳浣溪沙 (菡萏香翠叶残)——李璟※ 夜啼——李煜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 ) ——李煜8 、“格高韵〞的北宋(一 )破子 (燕子来新社 ) ——晏殊※踏莎行 (候梅残 )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欧阳修幕遮 (碧云天 )——范仲淹※天仙子 (水敷声持酒听)——先八声甘州 (暮雨洒江天)——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坡※定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水吟 (似花似非花 ) ——※卜算于 (缺月挂疏桐 )——10 、“格高韵〞的北宋来(二)江仙 (梦后楼台高 ) ——晏几道※ 天 (彩袖殷勤捧玉)——晏几道清平 (春何 ) ——黄庭踏莎行 (失楼台 ) ——秦横塘路 (凌波不横塘路)——※ 幕遮 (燎沉香 )——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的南宋※如梦令 (昨夜雨疏 )——李清照醉花阴 (薄云愁永昼 )——李清照江 (怒冲冠 ) ——岳卜算子 (外断 )——游州慢 (淮左名都 ) ——姜夔※鬲溪梅令 (好花不与歹香人)姜夔12、“ 虎〞稼※菩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吟 (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青玉案 (夜放花千)——辛弃疾※丑奴儿 (少年不愁滋味)——辛弃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能够展开联想,驱驰想像,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
2、背诵“碧云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四首词3、理解“情景交融”和“直抒胸臆”两种艺术手法二、导学重点背诵“碧云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四首词四、导学难点1、理解“情景交融”和“直抒胸臆”两种艺术手法2、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
五、导学过程(一)检查作业(二)导学“苏幕遮”1、初读正音感知:(1)找一生朗读,余生听辨纠正。
重点注意“黯、思”两字。
(2)进一步感知:本诗要求同学背诵,你认为哪些地方容易写错或记错,请找出来让其它同学注意。
2、详读理解作品:(1)请结合注释,自己理解本词,划出不好理解的地方,请教其它同学。
(让学生有疑)(2)再读上片。
上片主要是写景,写了哪些意象?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什么情感?从哪里看出是表达了这种情感?(意象略,表达思乡,从“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和“寒”看出。
)(3)请在练习本上写出本片的意境,100—200字。
(4)下片写“黯乡魂,追旅思”,这种“思乡和羁旅”之愁,作者是想如何排遣?(一是寄希望于“好梦”。
二是登高望远,但不能独倚。
三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化作相思泪。
)3、美读品味作品。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本词,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导学《八声甘州》1、导学作者:(1)让学生说说了解柳永哪些信息。
后找一名学生读注①。
(2)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柳永(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
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
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唐诗宋词发展简史目录:1.“风神初振”的初唐诗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12.“龙腾虎掷”的稼轩词1.“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尽管距离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但是许多诗篇至今仍为我们传诵不绝。
历经六朝的蕴积,诗发展至初唐一方面格律上较为完备,形式上日趋成熟,一方面受齐梁余绪影响,内容上绮靡浮艳。
王、杨、卢、骆,心中充满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热情,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面向广阔的时代生活和现实人生,创作出一系列气势壮大、慷慨悲凉的诗作,宫廷诗风终被突破。
其后陈子昂高举诗歌革新的大旗,以复古求创新,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婉媚诗风,高倡建安文人的慷慨意气和人生理想。
正是由于“四杰”、杜审言、陈子昂等诗人的积极探索,使初唐的诗歌创作呈现出“风神初振”的景象,为“盛唐气象”新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的初唐诗人张若虚,虽然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诗》中仅存二首,然而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全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意味,它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融入优美的兴象中,营造出了一个空明纯美的诗歌意境。
特别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几句更是成了千古绝唱,为后人一直所传诵。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从玄宗开元元年到天宝末年,为唐诗的繁荣期。
这个时期的诗人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第一章:北宋词的概述1.1 北宋词的背景介绍北宋时期的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强调北宋词的出现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
1.2 北宋词的特点分析北宋词的文学特点,如语言的精炼、情感的真挚、意境的深远等。
通过具体的词作品来说明北宋词的特点。
1.3 北宋词的意义探讨北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北宋词对后世词坛的影响和传承。
第二章:北宋词的代表人物2.1 苏轼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和词人身份。
分析苏轼词作的特点和风格。
举例讲解苏轼的代表作品,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2.2 辛弃疾介绍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和词人身份。
分析辛弃疾词作的特点和风格。
举例讲解辛弃疾的代表作品,如《青玉案·元夕》等。
第三章:北宋词的主题与情感3.1 爱情词介绍北宋词中爱情词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分析爱情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
举例讲解典型的爱情词作品,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
3.2 友情词介绍北宋词中友情词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分析友情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
举例讲解典型的友情词作品,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第四章:北宋词的艺术手法4.1 意象运用分析北宋词中意象的运用和作用。
举例讲解典型的意象运用作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4.2 修辞手法介绍北宋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举例讲解典型的修辞手法作品,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
第五章:北宋词的鉴赏与研究5.1 北宋词的鉴赏方法介绍如何欣赏和理解北宋词的作品。
强调欣赏北宋词需要关注的意象、情感、修辞等方面。
举例讲解如何鉴赏典型的北宋词作品。
5.2 北宋词的研究现状概述当前学术界对北宋词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介绍一些重要的北宋词研究著作和论文。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北宋词的研究和探讨。
第六章:晏殊与北宋早期的词风6.1 晏殊的生平和词作介绍晏殊的生平背景和对词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