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说课课件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ppt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20
《大学语文》主讲:白晓航第四讲《秋水》一、作家作品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
庄子(约前369-前286)。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
做过蒙地的漆园吏。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庄子终生不仕,一生穷困,表现出敝屣富贵,出世脱俗的傲视态度。
在认识论上,是相对主义不可知论,认为: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把是非,善恶,美丑,大小,真伪都看成是没有区别的。
幻想有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要心若死灰,身如槁木,以求自身的解脱,是一种悲观厌世的没落阶级的人生观。
但在他的整个唯心主义的体系中,有辩证法的因素,在政治上对统治者做了大胆的揭露,对儒家所标榜的仁义的虚伪性也给了辛辣的讽刺。
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这既是研究庄子的重要资料,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和“杂篇”是他的门人和后学者所作。
二、课文讲解(一)文体知识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二)主旨本文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有意的启示,这就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中心论点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自多。
(三)翻译串讲全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大学语文教案》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教学难点:如何欣赏文学作品2. 第二章:诗歌鉴赏教学重点:诗歌的形式、意象、情感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3. 第三章:散文鉴赏教学重点:散文的主题、结构、语言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内涵4. 第四章:小说鉴赏教学重点: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5. 第五章:戏剧鉴赏教学重点:戏剧的情节、人物、冲突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戏剧的象征手法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使学生掌握文学鉴赏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语文素养。
3. 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品分析:评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经典的大学语文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教学。
3. 影视资源:选用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学鉴赏资源。
5. 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六、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节课,共计10周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
2. 每节课时安排:第1-4周,每周3课时;第5-10周,每周2课时。
七、教学步骤:1. 第1-4周: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诗歌鉴赏、散文鉴赏、小说鉴赏。
2. 第5-8周:戏剧鉴赏、现代文学鉴赏、古代文学鉴赏、民间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