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141.56 KB
- 文档页数:9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课程标准课时数:60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先修课程:《正常人体结构》一、课程性质《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部分是康复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主要介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疾病的概述和诊疗常规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其它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等先修课。
二、课程理念1.《临床医学概论》进行课程整合,建立康复专业医学教育平台。
将多门临床医学课程整合,整合了教学内容,统一了标准,缓解了长期困扰、难以协调的课程门数多、课时量大等矛盾。
2.《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学概论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虑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
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认真体会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增强对职业的热爱,树立关爱患者的意识,将关爱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职业习惯。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6学分参考学时:总学时:96学时理论学时:96学时课内实践学时:0学时适用对象: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临床医学概要》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必修课程,是一门从整体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本课程涵盖诊断学、内科学、神经精神病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学科,主要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疾病的概述和诊疗常规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其它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知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和整体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在思想方面尤其突出新时代育人导向,各教材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精神。
该课程是依据“护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基础医学知识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理实一体、知识层面递进式培养,将课程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透彻。
以多媒体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教具模型、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以问题为中心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项目设计以诊断学基础中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诊断、辅助检查、内外科常见疾病为线索来进行,以课堂上的案例分析来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课程编号:G4000023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修课方式:必修总学分数:4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适用专业:药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教学时数:721.课程简介:《临床医学概论》是药学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从整体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本课程涵盖诊断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等学科,它简明介绍临床各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常见药物的毒性反应和解救方法,重点介绍临床与药物治疗的关系,并适当介绍临床医药领域的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药学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种疾病的概述和诊治的过程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药学和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其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2.课程性质:《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诊断学基础及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学科。
本课程论述了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急症、传染病、内、外、妇、儿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
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将重点讲述药物在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了解药物与临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重要原则及其重大意义。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专业基础4.课程作用:使学生了解药物与临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重要原则及其重大意义。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临床医学是研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学科群,在现代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十分丰富,领域宽广、涉及诸多学科。
本课程在内容上以人体各器官系统为中心,以内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临床各学科(包括内、外、妇、儿、传染病和肿瘤等)组织编写。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简介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旨在向医学学生介绍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该课程通常包括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神经科学、皮肤科学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临床医学概要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一、临床诊断学临床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在临床诊断学中,学生将学习各种临床症候群的表现,如疼痛、发热、呕吐等,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如血液化验、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等。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一些常见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二、内科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和病理生理过程。
在内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他们将学习心脏病学、消化系统病学、呼吸系统病学等。
通过学习内科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三、外科学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手术技术和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外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各种外科手术的原理和操作技巧,以及手术前后的护理和管理。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骨折、创伤、恶性肿瘤等。
通过学习外科学,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外科操作技能和手术管理知识,以便他们能够安全地进行手术并提供相关的术后护理。
四、儿科学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专门研究儿童疾病的学科。
在儿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儿童生长和发育的基本知识。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
通过学习儿科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的特殊生理和病理特点,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五、妇产科学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研究妇女生殖系统和妊娠的学科。
在妇产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宫颈癌、卵巢肿瘤等。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临床医学概论是五年制医药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通用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阐明临床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
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在今后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也有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知识,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临床医学概论是综合了临床专业各临床学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是药学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备内容。
学习临床医学概论的目的主要是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指导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正确地选择调配药物,制定和说明给药方案,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能对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一个正确评价,为药物的研制、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今后继续学习新药知识、不断更新药学知识奠定基础,以适应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任务, 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贯彻理论“必需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方针,就必须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
设置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念应为:(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文化素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文化素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在专业上的应用,贴近实际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应贴近实际,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和今后的职业的需求,通过学习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培养学生终身的求知和服务人民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三)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疾病基本知识的同时,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二)课程编码:100090070(三)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基础课(四)学时及学分:1.课内学时:总学时数108,其中:理论学时72,实验(实践)学时36。
2.自主学习学时:183.学分:6(五)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本科)(六)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七)授课学期:第四学期(八)教材及参考资料1.推荐教材:《临床医学概论》于峰,闻德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8月第2版。
2.参考书目:《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7月第9版。
《诊断学》,万学红、卢雪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7月第9版。
《传染病学》,李兰娟、任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7月第9版。
《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7月第9版。
二、课程简介(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临床医学概要》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它涵盖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等学科,重点讲授诊断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各学科、各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掌握该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够使非临床专业学生获得常见临床疾病诊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的疾病诊治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临床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认识常见疾病症状和体征,掌握各个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并且能够正确进行疾病的病史采集、查体、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制定正确合理的治疗措施。
(二)课程教学目标四、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一)考核方式1.课程考核总述由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组成。
综合成绩=过程性考核30%(课堂讨论、线上学习、作业、阶段性测试)+实验考核30%+期末考核40%。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临床医学概要》是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药剂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临床医学概要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1、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2、熟悉诊断学基本知识中的问诊内容、体格检查方法、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3、理解常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掌握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原则。
5、观察病变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病例讨论。
能力(技能)目标1、运用诊断学基本知识,对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提出初步诊断。
2、具有将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相联系的初步能力。
3、具有识别和分析常见疾病的初步能力。
4、具有将临床疾病与药物治疗原则相联系的初步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2、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3、具有爱护标本、仪器及与他人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临床医学基础1.掌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疾病发展中的共同规律,经过和转归。
2.熟悉血液循环障碍的一些概念。
3.了解肺淤血、肝淤血的临床表现。
4.掌握组织损伤的一些概念。
5.熟悉影响再生的因素。
6.了解各种变性、坏死的病理变化特点。
7.掌握炎症概念、基本病变。
8.熟悉炎症局部表现及全身反应。
9.了解炎症分类、炎症的结局。
10.掌握肿瘤的一些概念,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11.熟悉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
第二章问诊与体格检查1.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2.熟悉书写规范的体检记录。
3.熟悉一些重要的阳性体征及其意义。
4.了解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实验室与特殊检查1.熟悉实验室三大常规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熟悉肝、肾功能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3.了解特殊检查及应用范围。
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1.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临床医学概要总学时: 108学时(理论108学时)开课单位:内科教研室、外科教研室、妇产科教研室、儿科教研室、五官科教研室。
适用专业:检验技术专业、药学专业三年制大专推荐教材:《临床医学概要》朱明德、石应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2版。
参考书: 《内科学》马家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6月,第5版。
《诊断学》邓长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6月,第5版。
《传染病学》刘应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3版《外科学》梁力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6月,第5版。
《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儿科学》汪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眼耳鼻口腔科学》王斌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临床医学概要是医学检验专业、药品营销专业重要课程之一。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各科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所选编的病种以国内常见病为主。
病种的分类均按病原体分类为依据。
教材内的病种有的供课堂讲授,有的在实习中参阅,有的为自学之用。
学生应当在广泛牢固的掌握基础医学及内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内容,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医学概要学时数为108学时,全部为课堂讲授。
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第一章常见症状 6 学时第二章体格检查 12 学时第三章问诊 2 学时第四章医学影像学和器械检查自学第五章实验室检查自学第六章传染性疾病 8 学时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4 学时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 6 学时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12 学时第十章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2 学时第十一章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4 学时第十二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 学时第十三章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病自学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4 学时第十五章精神疾病自学第十六章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2 学时第十七章老年性疾病总论自学第十八章妇产科疾病 10 学时第十九章儿科疾病 10 学时第二十章运动系统疾病 6 学时第二十一章外科学基础 8 学时第二十二章损伤与战伤自学第二十三章口腔疾病自学第二十四章耳鼻咽喉科疾病 6 学时第二十五章眼科疾病 4 学时第二十六章皮肤疾病自学第二十七章性传播疾病自学第一章常见症状(6学时)教学内容 :发热、头痛、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与咯血、水肿、腹泻、消化道出血、黄疸、心悸。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精选五篇)第一篇: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 Synopsis of clinic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时:51 学时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内、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
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诊断学基础 3学时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
体格检查:1、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4、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5、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6、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7、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8、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二)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B类)(三)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程(四)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三学期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临床医学概论》是高等职业教育非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本课程根据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岗位需求设置。
临床医学概论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关于认识临床常见疾病的表现和治疗的课程。
其任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根据病人身心健康与社会家庭文化需求提供整体治疗,以切合临床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教师在系统性教学和实践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人文关怀精神,使学生的各项能力达到各项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医学基础课程等,同步课程包括康复医学、社区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学等,后续课程顶岗实习。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临床医学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主要内容2.熟悉临床医学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要点3.了解临床医学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辅助检查(二)能力目标1.学会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2.学会临床医学常用技术,能进行临床常见病患者的专科操作3.能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急重症患者4.能使用临床医学常用器械、仪器和设备5.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开展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能进行医护团队内的专业交流(三)素质目标1.具有医疗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念,自觉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保护其隐私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3.具有医疗安全、医患交流、团队合作的职业意识及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能给予服务对象以人文关怀四、参考学时108学时。
五、课程学分4学分。
临床医学概要第一版教学大纲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
2.临床医学的概念与分类
3.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4.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5.结语
正文
一、引言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医学课程,旨在为医学生提供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临床医学的概念、分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临床医学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科学,以病人为中心,关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2.分类:临床医学可分为多个专业领域,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
三、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相关学科,如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课程的学时安排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而有所不同,通常为 2-4 学年。
四、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相关学科,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学伦理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
2.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医学伦理和职业素养,能够独立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
五、结语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课程,为医学生提供了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体结构》、《正常⼈体机能》、《异常⼈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实⽤”为度、适度拓展知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多种教学⽅法和⼿段,提⾼学⽣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药物咨询和⽤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在医院、药店⼯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标课程总体⽬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可持续发展能⼒。
学⽣只有掌握⼀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药物咨询和⽤药指导。
3-1知识⽬标(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3-2能⼒⽬标(1)能熟练运⽤所学的知识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案。
临床医学概要第一版教学大纲
摘要:
一、前言
二、临床医学的定义和范畴
三、临床医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四、临床医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五、临床医学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前言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介绍临床医学概要第一版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
二、临床医学的定义和范畴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其范畴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领域。
三、临床医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临床医学的教学目标是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临床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
其任务包括传授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
四、临床医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
基础医学课程包
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临床实习等多种形式。
五、临床医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临床医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未来,临床医学将更加注重预防和个性化治疗,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医学伦理和人文关怀。
这将为临床医学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上就是临床医学概要第一版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临床医学的教学目标、任务、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及其发展前景。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7074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
课程学分9 总学时148
适用专业药学
制定人殷俊才制定时间2012年7月
审核人朱蓓审核时间2012年8月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
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
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
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
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
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
(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生在医院、药店工作中应掌握的常见
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工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
识拓展,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
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
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行
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3-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3)能熟练对心跳骤停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