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的病因

  • 格式:pdf
  • 大小:32.01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B J624

云南日报/2000年/12月/01日/第B02版/

科普

血瘀证的病因

上海中医药大学 沈施德 教授

这里说的血瘀证不光是人们想像中的外伤引起的血肿,而是泛指人体气、血、津液正常运行,受到气虚、气滞、寒凝、火热、外伤等原因,导致气滞、痰湿、血行不畅,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其临床表现为唇舌爪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疼痛而有定处,尤其为刺痛者,出现肿块、出血、肌肤甲错及温脉等特征者,由于瘀阻部位的不同,症状可以各异,如胸闷心痛(心)、咯血胸痛(肺)、呕血便血(胃)、胁下痞块(肝)等统称血瘀证,临床上可分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等。

血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而形成血瘀后又可以引发多种病变,中医对血瘀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因于寒。寒凝血脉是血瘀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血“得温而行,逢寒则凝。”临床常见的内寒引起的血

瘀阻络,多见于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等。

二、因于热。热邪内蕴,煎熬血液,血脉凝结亦可成以瘀。临床上可分扑感邪热和内生邪热。临床可见肺部感染、急

性肾功能衰竭等。

三、因于气。临床可见气滞血瘀,是因气机失调,情志异常,肝郁等均能导致该病。还有气虚血瘀,气虚无力推运血

行,血管天气,必停留而瘀。

四、因于血。临床上有血虚血液、出血血痕、污秽血瘀之分。

血虚血瘀是指出血之源障碍,或慢性耗血而血虚脉道干湿,临床上常指不通则痛,血有虚而滞者。

“瘀血不会,新血难生”,故治疗上应采用祛瘀生新,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活血化瘀。

出血血瘀: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形成的病理性瘀血,外伤性出血,脏器出血等。

污秽性血瘀:常见于指有外邪、内伤、自身代谢产物堆积体内不能排除,均可导致血瘀。《证治准绳》首倡“百病之源,来自血瘀”之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