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内涵
- 格式:doc
- 大小:225.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不仅如此,建设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强大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无数中国精英分子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最高价值标准、道德标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息息绵延不断的“根”。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不畏强敌、捍卫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好和平、维护统一的民族主义精神;团结协作、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追求真理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真诚待人、童叟无欺的诚实守信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和谐精神;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大无畏精神;严义律己、宽以待人的仁爱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探险精神。
(1)不畏强敌、捍卫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最起码的良知和道德。
西方人也是如此。
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民族,不对自己的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士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代表,都把爱国主义奉为人生最高的追求目标和境界。
修身、治国、平天下,是历代精英知识分子的终极奋斗目标。
爱国主义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历代精英的血管里流淌,奔流不息,代代相传,演绎了一曲又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
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到不辱使命的唐睢;从持节牧羊十九载决不投降的苏武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高呼“还我河山”的岳飞;从面对强敌入侵、国破家亡的残败局面,眼望波涛汹涌的零汀洋,仰天长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从绝不食美国钗来之食的朱自清到“恨不抗日死、留着今日羞”的吉鸿昌……中国正是这些爱国主义至上的民族精英,才使得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才使得中国古老的文明国度,永远广大而统一。
1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说起中华民族精神,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爱国主义。
从屈原、岳飞到抗日战争的英雄等都是广义的爱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无疑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它并不为中华民族所独有。
事实上,美国和欧洲的国家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甚至极端化为一种白人中心主义。
人们之所以将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因为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来民族的欺凌、压迫和剥削,而需要以爱国主义来凝聚人心,努力奋斗而获得民族解放。
除了爱国主义外,人们还认为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各种具体的表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确显现了这些美德。
但也必须承认,世界上其他优秀的民族也拥有这些美德。
这就是说,它们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本性,而是人类文明所共有的属性,甚至可以说是普遍人性。
因此我们必须揭示出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不同的精神。
但何处可以寻找到它呢?民族精神不仅表现在其一般的日常生活和伟大的历史事件,而且表现为其智慧,并主要包含在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形态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 2 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
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民族精神【导语】作者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民族精神》,供高考考生参考,期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我们的民族精神3.2、我们的民族精神3.2.1、3.2.2、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大胆、发奋图强。
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气力。
使任何克服或*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为保护世界和平、增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奉献。
3)勤劳大胆:勤劳大胆是中华民族的良好品行,正是这种勤劳大胆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大胆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良好传统和作风。
4)发奋图强:发奋图强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辟进取的永恒的精神气力。
5)爱国主义:①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励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发奋图强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采和精神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寻求,是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火把。
3.2.3、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进程,也是随着时期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进程。
(1)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早在年龄战国的百家争鸣中,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
以后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的充实发展和创新。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民族精神的主体,具体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期性和先进性。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创造精神,是“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体现在群星闪耀的诸子百家,体现在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体现在风雅颂、诗词曲,体现在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存。
2、伟大奋斗精神
来的生产生活。
3、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是“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体现在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相融,体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守望相助。
4、伟大梦想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是“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体现在小康的理念、大同的情怀,体现在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扩展资料
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
在抚今追昔之中,在继往开来之时,习近平主席以激昂的语调、饱满的情感,讲述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更让人触摸到其中深沉的意蕴、丰厚的内涵。
让我们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角度,思考习主席“提纯”的伟大民族精神。
数十载长河浩荡,九万里风鹏正举。
有着民族精神的托举,有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伟大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一定能够扶摇而上,展翅飞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史上,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
在这个发展创造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地锤炼、铸造自己的性格、品质、理想和价值观念,形成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又引导、推动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脊梁”。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民族。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长久以来的民族向心力。
这种互补关系使得各民族在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在这种客观条件之下又产生了团结统一的主观要求。
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又要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指导之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所以,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光耀新世纪。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的美好形象。
当然,中国是具有爱好和平的悠久传统,这是应该发扬的,但这只是传统的一个方面。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称为盛世的朝代,都有扩张、侵略的记录。
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如果只有仁义和和平,哪会有广袤千里的辽阔国土?1954年12月1日,缅甸总理吴努就提到中国在元朝和清朝跟缅甸打过两次仗的事。
毛泽东对此还说:“这两次战争,都是中国人不对,中国侵略了你们。
”中国要想顺利崛起就必须正视周边国家的感受,和平解决一切问题。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封建主义压近、反对侵略与奴役,赞成平等的交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正在满怀信心地为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应,是中华文化最实质、最集中的表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崇奉、价值观点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计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提及中华民族精神,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爱国主义。
从屈原、岳飞到抗日战争的英豪等都是广义的爱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无疑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它其实不为中华民族所独有。
事实上,美国和欧洲的国家都拥有激烈的爱国主义,甚至极端化为一种白人中心主义。
人们之所以将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来民族的欺辱、压迫和盘剥,而需要以爱国主义来凝集人心,努力奋斗而获取民族解放。
除了爱国主义外,人们还以为勤奋、英勇,热爱和平、不卑不亢、发奋图强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各样详细的表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确实展现了这些美德。
但也一定认可,世界上其余优异的民族也拥有这些美德。
这就是说,它们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到天性,而是人类文明所共有的属性,甚至能够说是广泛人性。
所以我们一定揭露出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余民族不一样的精神。
但哪处能够找寻到它呢 ?民族精神不单表此刻其一般的平时生活和伟大的历史事件,并且表现为其智慧,并主要包括在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形态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观点,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单纯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绚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卑不亢、历经劫难而发奋图强的民族。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耐羞耻,前仆后继,用血肉长城驱赶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
今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华昌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是每其中国人的崇敬理想,是爱国主义的实质所在。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围,在不一样社会发展期间、不一样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详细内容。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灵魂。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团结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优秀品质和共同价值观念。
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种高尚情感和价值观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观的核心。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始终坚守的信念和行动指南,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时的精神支撑。
改革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探索的成功经验。
从改革开放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人民一直在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开拓新路径、积极探索新途径,形成了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全新精神风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国家发展、推进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灵魂,是中国人民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灯塔,是引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指南针。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果,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的内容中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特色,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根基。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精神强调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历经风雨,曾经辉煌。
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祖国的热爱溢于言表。
中国精神中蕴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这种情怀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中国精神注重道德伦理和人文关怀。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道德传统的国家,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民族秉持着“仁爱”、“孝道”、“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合作。
中国精神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弘扬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精神强调智慧和创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知识和智慧的国家,儒家思想提倡学问修养和博学多才。
中国人民注重思考和思考,追求知识和智慧的提升。
中国精神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和探索,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人民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展现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和智慧。
中国精神强调团结和和谐。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国精神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和谐。
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各个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传统,这种和谐共处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精神倡导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特色,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强调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注重道德伦理和人文关怀,强调智慧和创新,以及团结和和谐。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根基,它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高二政治必修三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归纳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动力,在高二政治必修三课本中有涉及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三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三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1、是什么(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文化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关于爱国主义P74-75:(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3)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为什么: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P71②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
③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文化生活中存在喜与忧。
3、怎样做(如何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化与分化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⑥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民族精神的内涵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二、民族精神的内涵
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
2、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勤劳勇敢: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丰富内涵的理解
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其内涵包括但不限于:
一、诚实守信:中国历史使用这个教育启迪民众的重要概念就非常古老,中国人把“诚实守信”放在很重的位置上,中国的商业世界也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
二、家庭团聚:中国有句古话叫“家国安危”,这表明家庭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家庭友谊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价值观。
三、勤劳敬业: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劳动密集的国家,对勤劳工作有很高的认可度,中国勤奋努力的传统仍然被当代中国人所传承。
四、礼仪礼节之道:中国文化认为,包括仪式在内的礼节之道,可以治理社会,使社会更加秩序。
礼仪礼节直接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智慧。
五、民族企业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民族企业首创、发扬民族精神”的宗旨,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民族企业精神就是企业的灵魂,要把企业的民族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念,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注入企业的发展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表集现植根于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3、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区别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据此,回答1~2题。
1.鲁迅所说的“民魂”是指()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2.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3.清朝时,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之后重返祖国。
这说明()①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②团结统一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证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④中华各民族没有分治的历史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现在()A.先有中华民族精神,后有中华文化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C.二者是相互区别,互不相干的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6、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7、勤劳勇敢精神()①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⑤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A、①②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8、“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中国精神知识点总结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积极与自然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中国精神强调社会和谐,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倡兄弟和睦、邻里互助、国家安定的社会和谐状态。
二、仁爱之道。
中国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之道,倡导仁爱、慈悲、同情心等高尚品德。
儒家思想中提倡仁爱,主张人际关系应该以仁爱为基础,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网。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三、孝道。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孝道,认为孝顺父母是人之本,是一种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孝道强调儿女应该尊敬父母,孝敬祖先,传承家风,维系家族和睦。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四、礼乐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礼乐文化,认为通过礼仪和音乐可以教化人心,陶冶情操。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五、求真务实。
中国精神倡导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反对虚伪浮夸,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强调实干和创新,强调处理问题和解决困难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六、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和关系。
中国精神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七、民族自信。
中国精神强调民族自信,认为中国人应当自信、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追求国家的繁荣富强。
总之,中国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灵魂,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中国人民对生活、道德、社会等方面的认识和追求的集中体现。
在当代社会,中国精神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
首先,中国精神包括了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之一。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利益的无私奉献,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其次,中国精神还包括了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质和道德风貌,它包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根本。
此外,中国精神还包括了团结精神。
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
另外,中国精神还包括了勤劳勇敢的精神。
勤劳勇敢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勤劳勇敢的精
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
最后,中国精神还包括了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
总之,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中国精神包括了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团结精神、勤劳勇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内容。
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的不竭动力。
这些精神将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二之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类问题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具体体现是什么?①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③具体体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女排精神等。
2.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①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②表现在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4.民族精神、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女排精神分别指什么?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
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铁人精神:爱国主义,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埋头苦干。
谈谈你对中国精神丰富内涵的理解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创新、包容、厚德、谦虚、务实、奋进、诚信、务实、兼容、好学、互信、互利、协商、尊重、爱心、公德、平等、平和,“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它的内涵深刻,它的意义深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中国精神”的的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使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必须传承的。
我们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中国精神”,才能具备更高更可贵的“中国精神”,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革命精神,“中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是树立和弘扬的中心任务。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是坚强不屈的中国魂,“中国精神”就是中国魂,需要弘扬那种让中国人自强、自信的国民精神和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九年级政治1. 中华民族精神啊,那里面有爱国主义,就像钱学森爷爷一样。
他在美国已经有了很高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可一听到新中国成立,那爱国的心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啥都挡不住他回国的脚步。
他心里想的肯定是:“我可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我必须回去!”这种爱国情怀,就是咱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大内涵,不管啥时候,爱国都是刻在咱骨子里的。
2. 团结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一部分呢。
你看啊,就像拔河比赛一样,一个班的同学都紧紧地拽着绳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要是有一个人松了劲,那整个队伍就可能输了。
咱们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像外敌入侵啥的,大家都是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就像古代抵御匈奴,各民族团结起来,组成坚固的防线,这就是团结统一的力量。
3. 爱好和平也是咱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咱中国人啊,就像一群友善的使者。
你看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带着那么多好东西,到各个国家去,不是去抢去打,而是去交流,去传播文化。
郑和心里可能在想:“大家都是地球上的小伙伴,和平相处多好啊,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这就说明咱中华民族从骨子里就向往和平,爱好和平。
4. 勤劳勇敢那更是没话说。
像我的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里忙外的。
不管是种地还是做家务,从没有喊过累。
这就像无数的中国人,从古至今,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
面对困难的时候,就像大禹治水,那时候洪水那么大,大禹勇敢地站出来,带领大家去治水,一点都不害怕。
这勤劳勇敢的精神,在咱们民族里就像星星之火,一直传承着。
5. 自强不息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哦。
你知道海伦·凯勒吧,她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她非常坚强。
咱们中华民族里也有这样的人,就像史铁生。
他双腿残疾,可他没有放弃,一直在文学的道路上探索。
他就像一棵在石头缝里生长的小草,虽然环境恶劣,但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努力生长。
他肯定在想:“我虽然身体不行了,但是我的精神不能垮,我要自强不息。
”6. 中华民族精神里还有创新精神呢。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与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此外,实事求就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与合精神等等,都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与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
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这些不同乐章既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与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1、团结统一
内涵:整体意识、凝聚力、向心力,
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土尔扈特东归;文成公主入藏;抗击雪灾;神州七号;
2、爱好与平
内涵: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
举例:与为贵;朝核问题;一国两制、与平统一;独立自主与平外交政策
3、勤劳勇敢
内涵: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自强不息
内涵: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举例:抗震救灾、灾民自救;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自古男儿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具体解释:
一、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就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与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与精神财富就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爱国主义就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它表现为对祖国与家乡的热爱与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与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就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祖国的富强,保卫国家的独立与尊严。
第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第三,爱中华民族、爱中华人民共与国、爱社会主义。
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的爱国主义,才就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才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团结统一。
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就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与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与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中华民族就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
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
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以自己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整体感与责任感。
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就是民族生存、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颂歌。
中国从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聚,但主体一直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与忠实于群体的价值取向,在于各个民族之间与睦合作、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
离开了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的中国要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统一与繁荣,就是不可思议的。
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国家只有统一才能强大,民族只有团结才能发展。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与、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三、爱好与平。
爱好与平的民族精神就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她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与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贡献的精神。
爱好与平就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天性。
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与平著称于世,被誉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的爱好与平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各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上,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的其她民族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
“以与为贵”、“君子与而不同”、“协与万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四海之内皆兄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与”,这些中国先哲的著名言论,精彩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
题上的海纳百川的宽宏胸怀,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
中国人民对待其她民族,从不就是采取敌视态度,更不主张刀兵相加,而就是强调以仁政“陶冶万物,化正天下”,强调普遍的人类博爱,注重在文化交往中增多共识,促进民族的融合与合作。
郑与七下西洋,玄装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扶桑……这些典型的事例,就是中华民族善于与勇于与毗邻异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的历史见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与平的精神。
今天,我们所说的“与为贵”,包括了与谐、与睦、与平、与善、祥与、中与等含义,蕴涵着与以处众、与衷共济、政通人与、内与外顺等处理人际关系与国际关系的深刻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与平外交政策,在世界上首倡了处理国与国关系的与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维护世界与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审度天下大势,把与平与发展确定为时代的主题。
面对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继承与借鉴中国古代先哲“与而不同”的思想,主张维护世界多样化,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坚持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郑重声明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展示了爱好与平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四、勤劳勇敢。
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就是指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与抗击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勤勤恳恳,努力不懈,勇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勤劳勇敢就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民族性格与伦理精神。
自古至今,它贯穿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德行的各个方面。
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就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就是兴家的传家之宝,就是兴国的立世之本,也就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克勤为邦,业广唯勤”、“业精于勤,荒于嬉”、“勤
则难朽,逸则易”,这些立身、立业、立国的古训至今仍就是我们处世之身的重要准绳。
勤劳与勇敢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中,要想如愿以偿,达到理想的彼岸,既要有勤奋耕耘、艰苦奋斗的品格,又要有勇敢拼搏、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勇敢就是值得崇尚的美德,强调“不畏强御”、“勇者无惧”,要求人们面对权势与强暴,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
同时还认为,“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强调“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要求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要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大无畏精神。
这样的勇敢精神突出体现了贯穿中华古今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与浩然正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只有勇敢,才能排除万难,只有勇气才能克敌制胜。
五、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精神深深渗透在中华各族儿女的灵魂中,它几乎成为中华精神永恒性的烙印。
它不仅浸染在我国古代大量的传说、神话、文学作品与史料记载中,而且为历代文化所承传,以致它绵延至今,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所认同并发扬光大。
可以说,哪里有中华民族文化,哪里便涌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
她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临危不惧舍生取义。
她们的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正就是这样的国魂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