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66 部分: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
- 格式:pdf
- 大小:359.99 KB
- 文档页数:9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通〔2017〕24号关于发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部分:总则》等96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7〕24号现发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部分:总则》等96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上述标准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被代替的标准同时废止。
特此通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11月9日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Z/T300.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部分:总则2017-11-092018-05-012GBZ/T300.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部分:锑及其化合物GBZ/T160.1-20042017-11-093GBZ/T300.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部分:钡及其化合物GBZ/T160.2-20042017-11-092018-05-014GBZ/T300.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部分:铍及其化合物GBZ/T160.3-20042017-11-095GBZ/T300.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部分:铋及其化合物GBZ/T160.4-20042017-11-092018-05-016GBZ/T300.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部分:镉及其化合物GBZ/T160.5-20042017-11-097GBZ/T300.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部分:钙及其化合物GBZ/T160.6-20042017-11-092018-05-018GBZ/T300.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部分:铯及其化合物2017-11-099GBZ/T300.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部分:铬及其化合物GBZ/T160.7-20042017-11-092018-05-0110GBZ/T300.1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部分:钴及其化合物GBZ/T160.8-20042017-11-0911GBZ/T300.1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部分:铜及其化合物GBZ/T160.9-20042017-11-092018-05-0112GBZ/T300.1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部分:铟及其化合物GBZ/T160.83-20072017-11-0913GBZ/T300.1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部分:铅及其化合物GBZ/T160.10-20042017-11-092018-05-0114GBZ/T300.1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6部分:镁及其化合物GBZ/T160.12-20042017-11-0915GBZ/T300.1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7部分:锰及其化合物GBZ/T160.13-20042017-11-092018-05-0116GBZ/T300.1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8部分:汞及其化合物GBZ/T160.14-20042017-11-0917GBZ/T300.1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9部分:钼及其化合物GBZ/T160.15-20042017-11-092018-05-0118GBZ/T300.2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1部分:钾及其化合物GBZ/T160.17-20042017-11-0919GBZ/T300.2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2部分:钠及其化合物GBZ/T160.18-20042017-11-092018-05-0120GBZ/T300.2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3部分:锶及其化合物GBZ/T160.19-20042017-11-0921GBZ/T300.2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4部分:钽及其化合物GBZ/T160.20-20042017-11-092018-05-0122GBZ/T300.2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5部分:铊及其化合物GBZ/T160.21-20042017-11-0923GBZ/T300.2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6部分:锡及其无机化合物部分代替:GBZ/T160.22-20042017-11-092018-05-0124GBZ/T300.2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7部分: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甲基氯化锡和三乙基氯化锡部分代替:GBZ/T160.22-20042017-11-092018-05-0125GBZ/T300.2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8部分:钨及其化合物GBZ/T160.23-20042017-11-092018-05-0126GBZ/T300.2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9部分:钒及其化合物2017-11-092018-05-0127GBZ/T300.3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0部分:钇及其化合物GBZ/T160.84-20072017-11-092018-05-0128GBZ/T300.3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1部分:锌及其化合物2017-11-092018-05-0129GBZ/T300.3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2部分:锆及其化合物GBZ/T160.26-20042017-11-092018-05-0130GBZ/T300.3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3部分:金属及其化合物2017-11-092018-05-0131GBZ/T300.34-201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第34部分: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2017-11-092018-05-0132GBZ/T300.3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5部分:三氟化硼2017-11-092018-05-0133GBZ/T300.3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7部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GBZ/T160.28-20042017-11-092018-05-0134GBZ/T300.3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8部分:二硫化碳2017-11-092018-05-0135GBZ/T300.4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3部分:叠氮酸和叠氮化钠GBZ/T160.29-20042017-11-092018-05-0136GBZ/T300.4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5部分:五氧化二磷和五硫化二磷GBZ/T160.30-20042017-11-092018-05-0137GBZ/T300.4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6部分:三氯化磷和三氯硫磷部分代替:GBZ/T160.30-20042017-11-092018-05-0138GBZ/T300.47-2017GBZ/T160.31-20042017-11-092018-05-0139GBZ/T300.4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8部分:臭氧和过氧化氢GBZ/T160.32-20042017-11-092018-05-0140GBZ/T300.51-2017GBZ/T160.33-20042017-11-092018-05-0141GBZ/T300.5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2部分:氯化亚砜GBZ/T160.33-20042017-11-092018-05-0142GBZ/T300.53-2017GBZ/T160.34-20042017-11-092018-05-0143GBZ/T300.5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4部分:碲及其化合物GBZ/T160.35-20042017-11-092018-05-0144GBZ/T300.58-2017GBZ/T160.85-20072017-11-092018-05-0145GBZ/T300.5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9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2017-11-092018-05-0146GBZ/T300.6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0部分: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和壬烷2017-11-092018-05-0147GBZ/T300.6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1部分:丁烯、1,3-丁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GBZ/T160.39-20072017-11-092018-05-0148GBZ/T300.6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2部分:溶剂汽油、液化石油气、抽余油和松节油2017-11-092018-05-0149GBZ/T300.6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4部分:石蜡烟GBZ/T160.40-20042017-11-092018-05-0150GBZ/T300.6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5部分: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2017-11-092018-05-0151GBZ/T300.6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6部分: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部分代替:GBZ/T160.42-20072017-11-092018-05-0152GBZ/T300.68-2017部分代替:GBZ/T160.42-2072017-11-092018-05-0153GBZ/T300.6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9部分:联苯和氢化三联苯GBZ/T160.43-20042017-11-092018-05-0154GBZ/T300.7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3部分: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GBZ/T160.45-20072017-11-092018-05-0155GBZ/T300.7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7部分: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部分代替:GBZ/T160.46-20042017-11-092018-05-0156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8部分: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部分代替:GBZ/T160.46-20042017-11-092018-05-0157GBZ/T300.8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0部分:氯丙烯和二氯丙烯部分代替:GBZ/T160.46-20042017-11-092018-05-01GBZ/T300.8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1部分:氯苯、二氯苯和三氯苯部分代替:GBZ/T160.47-20042017-11-092018-05-0159GBZ/T300.8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2部分:苄基氯和对氯甲苯部分代替:GBZ/T160.47-20042017-11-092018-05-0160GBZ/T300.8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3部分:溴苯部分代替:GBZ/T160.47-20042017-11-092018-05-0161GBZ/T300.8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4部分:甲醇、丙醇和辛醇部分代替:GBZ/T160.48-20072017-11-0962GBZ/T300.8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5部分:丁醇、戊醇和丙烯醇部分代替:GBZ/T160.48-20072017-11-092018-05-0163GBZ/T300.8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6部分:乙二醇部分代替:GBZ/T160.48-20072018-05-0164GBZ/T300.8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8部分:氯乙醇和1,3-二氯丙醇部分代替:GBZ/T160.48-20072017-11-092018-05-0165GBZ/T300.9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3部分:五氯酚和五氯酚钠2017-11-092018-05-0166GBZ/T300.9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7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GBZ/T160.82-20072017-11-092018-05-0167GBZ/T300.9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9部分:甲醛、乙醛和丁醛GBZ/T160.54-20072017-11-092018-05-0168GBZ/T300.10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1部分:三氯乙醛部分代替:GBZ/T160.54-20072017-11-092018-05-0169GBZ/T300.103-2017部分代替:GBZ/T160.55-20072017-11-092018-05-0170GBZ/T300.10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4部分:二乙基甲酮、2-己酮和二异丁基甲酮部分代替:GBZ/T160.55-20072017-11-092018-05-017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0部分:氢醌和间苯二酚GBZ/T160.57-2004部分代替:GBZ/T160.51-20072017-11-092018-05-0172GBZ/T300.11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2部分:甲酸和乙酸部分代替:GBZ/T160.59-20042017-11-092018-05-01GBZ/T300.11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4部分:草酸和对苯二甲酸部分代替:GBZ/T160.59-20042017-11-092018-05-0174GBZ/T300.11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5部分:氯乙酸部分代替:GBZ/T160.59-20042017-11-0975GBZ/T300.11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8部分:乙酸酐、马来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GBZ/T160.60-20042017-11-092018-05-0176GBZ/T300.12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2部分:甲酸甲酯和甲酸乙酯部分代替:GBZ/T160.63-20072017-11-092018-05-0177GBZ/T300.12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6部分:硫酸二甲酯和三甲苯磷酸酯部分代替:GBZ/T160.63-20072017-11-092018-05-0178GBZ/T300.12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7部分:丙烯酸酯类GBZ/T160.64-20042018-05-0179GBZ/T300.12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9部分: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GBZ/T160.65-20042017-11-092018-05-0180GBZ/T300.13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0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GBZ/T160.66-20042018-05-0181GBZ/T300.13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2部分: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GBZ/T160.67-20042017-11-092018-05-0182GBZ/T300.13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3部分:乙腈、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部分代替:GBZ/T160.68-20072017-11-092018-05-0183GBZ/T300.13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4部分:丙酮氰醇和苄基氰部分代替:GBZ/T160.68-20072017-11-092018-05-0184GBZ/T300.13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6部分:三甲胺、二乙胺和三乙胺部分代替:GBZ/T160.69-20042017-11-092018-05-0185GBZ/T300.13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7部分:乙胺、乙二胺和环己胺部分代替:GBZ/T160.69-20042017-11-092018-05-0186GBZ/T300.139-2017GBZ/T160.70-20042017-11-092018-05-0187GBZ/T300.14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0部分:肼、甲基肼和偏二甲基肼GBZ/T160.71-20042017-11-092018-05-0188GBZ/T300.142-2017部分代替:GBZ/T160.72-20042017-11-092018-05-0189GBZ/T300.14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3部分:对硝基苯胺部分代替:GBZ/T160.72-20042017-11-092018-05-0190GBZ/T300.14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6部分:硝基苯、硝基甲苯和硝基氯苯GBZ/T160.74-20042017-11-092018-05-0191GBZ/T300.14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9部分:杀螟松、倍硫磷、亚胺硫磷和甲基对硫磷部分代替:GBZ/T160.76-20042017-11-092018-05-0192GBZ/T300.15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0部分:敌敌畏、甲拌磷和对硫磷部分代替:GBZ/T160.76-20042017-11-092018-05-0193GBZ/T300.15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1部分:久效磷、氧乐果和异稻瘟净部分代替:GBZ/T160.76-20042017-11-0994GBZ/T300.15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3部分:磷胺、内吸磷、甲基内吸磷和马拉硫磷部分代替:GBZ/T160.76-20042017-11-092018-05-0195GBZ/T300.15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9部分:硝化甘油、硝基胍、奥克托今和黑索金GBZ/T160.80-20042017-11-09。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序号检测项目采样(测量)仪器吸收器采样方法、流量样品保存期限和保存条件检测(测量)依据1铬酸盐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部分:镉及其化合物》GBZ/T300.6-2017/4镉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2铜尘、铜烟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部分:铜及其化合物》GBZ/T300.11-2017/4铜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铅烟、铅尘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部分:铅及其化合物》GBZ/T300.15-2017/4铅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4锰及其化合物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7部分:锰及其化合物》GBZ/T300.17-2017/4锰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汞(蒸气)及其化合物QC-4S防爆型大气采样仪大气泡吸收管在采样点,串联2支各装有5.0mL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标准号标准名称分析方法GBZ/T 300.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1部分:总则GBZ/T 300.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部分:锑及其化合物4 锑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 锑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部分:钡及其化合物4 钡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5 钡及其化合物的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分光光度法GBZ/T 300.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4部分:铍及其化合物4 铍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桑色素荧光光谱法GBZ/T 300.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部分:铋及其化合物4 碲化铋的酸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5 碲化铋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部分:镉及其化合物4 镉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部分:钙及其化合物4 钙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 氰氨化钙的溶剂洗脱-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GBZ/T 300.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部分:铯及其化合物4 铯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部分:铬及其化合物4 铬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 六价铬的溶液吸收-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6 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分别测定GBZ/T 300.1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部分:钴及其化合物4 钴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部分:铜及其化合物4 铜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部分:铟及其化合物4 铟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部分:铅及其化合物4 铅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6部分:镁及其化合物4 镁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7部分:锰及其化合物4 锰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1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8部分:汞及其化合物4 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GBZ/T 300.1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8部分:汞及其化合物4 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5 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冷原子吸收光谱法5 汞和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冷原子吸收光谱法6 汞的溶液吸收-双硫腙分光光度法7 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Z/T 300.1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9部分:钼及其化合物4 钼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 钼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6 钼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GBZ/T 300.2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1部分:钾及其化合物4 钾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2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2部分:钠及其化合物4 钠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2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3部分:锶及其化合物4 锶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2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4部分:钽及其化合物4 钽及其化合物的干灰化-碘绿分光光度法GBZ/T 300.2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5部分:铊及其化合物4 铊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2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6部分:锡及其无机化合物4 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2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7部分: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甲基氯化锡和三乙基氯化锡4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溶液吸收-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 三甲基氯化锡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法6 三甲基氯化锡的溶液采集-气相色谱-质谱法7 三乙基氯化锡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2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8部分:钨及其化合物4 钨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GBZ/T 300.2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29部分:钒及其化合物4 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分光光度法GBZ/T 300.3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0部分:钇及其化合物4 钇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GBZ/T 300.3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1部分:锌及其化合物4 锌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 锌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Z/T 300.3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2部分:锆及其化合物4 锆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GBZ/T 300.3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3部分:金属及其化合物4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GBZ/T 300.34—201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第34部分: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4 16种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Z/T 300.3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35部分:三氟化硼4 三氟化硼的溶液吸收-苯羟乙酸分光光度法GBZ/T 300.3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7部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4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5 一氧化碳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GBZ/T 300.3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8部分:二硫化碳4 二硫化碳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二硫化碳的溶剂解吸-二乙胺分光光度法GBZ/T 300.4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3部分:叠氮酸和叠氮化钠4 叠氮酸和叠氮化钠的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GBZ/T 300.4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5部分:五氧化二磷和五硫化二磷4 五氧化二磷的溶液吸收-钼酸铵分光光度法5 五硫化二磷的溶液吸收-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GBZ/T 300.4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6部分:三氯化磷和三氯硫磷4 三氯化磷的溶液吸收-钼酸铵分光光度法5 三氯硫磷的溶液吸收-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GBZ/T 300.4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7部分:砷及其无机化合物4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的酸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5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的酸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6 氧化砷的溶剂洗脱-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7 砷化氢的溶液吸收-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Z/T 300.4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8部分:臭氧和过氧化氢4 臭氧的溶液吸收-丁子香酚分光光度法5 过氧化氢的溶液吸收-硫酸氧钛分光光度法GBZ/T 300.5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1部分:六氟化硫 4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GBZ/T 300.5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2部分:氯化亚砜4 氯化亚砜的溶液吸收-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GBZ/T 300.5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3部分:硒及其化合物4 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5 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二氨基萘荧光分光光度法6 硒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7 硒化氢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GBZ/T 300.5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4部分:碲及其化合物4 碲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5 碲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300.5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8部分:碘及其化合物4 碘的溶剂解吸-离子色谱法GBZ/T 300.5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59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法GBZ/T 300.6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0部分: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和壬烷4 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和壬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戊烷、己烷和庚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1部分:丁烯、1,3-丁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4 丁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5 1,3-丁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 二聚环戊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2部分:溶剂汽油、液化石油气、抽余油和松节油4 溶剂汽油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5 液化石油气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6 抽余油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7 松节油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4部分:石蜡烟4 石蜡烟的溶剂洗脱-称量法GBZ/T 300.6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5部分: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4 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6部分: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4 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法5 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 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8部分:苯乙烯、甲基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4 苯乙烯和甲基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6 二乙烯基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6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9部分:联苯和氢化三联苯4 联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氢化三联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7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3部分: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4 氯甲烷和二氯甲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5 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7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7部分: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4 四氟乙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5 六氟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7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8部分: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4 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5 二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7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无泵型采样器-气相色谱法GBZ/T 300.8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0部分:氯丙烯和二氯丙烯4 氯丙烯和二氯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1 部分:氯苯、二氯苯和三氯苯4 氯苯、二氯苯和三氯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氯苯的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法GBZ/T 300.8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2部分:苄基氯和对氯甲苯4 苄基氯和对氯甲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3部分:溴苯4 溴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4部分:甲醇、丙醇和辛醇4 甲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甲醇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6 丙醇和辛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5部分:丁醇、戊醇和丙烯醇4 丁醇和戊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丙烯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6部分:乙二醇4 乙二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8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8部分:氯乙醇和1,3-二氯丙醇4 氯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1,3-二氯丙醇的溶剂解吸-变色酸分光光度法GBZ/T 300.9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3部分:五氯酚和五氯酚钠4 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GBZ/T 300.9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97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4 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9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9部分:甲醛、乙醛和丁醛4 甲醛的溶液吸收-酚试剂分光光度法5 乙醛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 丁醛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0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1部分:三氯乙醛4 三氯乙醛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GBZ/T 300.10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3部分: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甲酮4 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甲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甲酮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0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04部分:二乙基甲酮、2-己酮和二异丁基甲酮4 二乙基甲酮、2-己酮和二异丁基甲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1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10部分:氢醌和间苯二酚4 氢醌的溶剂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5 间苯二酚的溶液吸收-碳酸钠分光光度法GBZ/T 300.11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2部分:甲酸和乙酸4 甲酸的溶剂解吸-顶空气相色谱法5 乙酸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1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4部分:草酸和对苯二甲酸4 草酸的溶液吸收-离子色谱法5 对苯二甲酸的溶剂洗脱-紫外分光光度法GBZ/T 300.115—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5部分:氯乙酸4 氯乙酸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18—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8部分:乙酸酐、马来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4 乙酸酐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马来酸酐的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6 邻苯二甲酸酐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GBZ/T 300.12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2部分:甲酸甲酯和甲酸乙酯 4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2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6部分:硫酸二甲酯和三甲苯磷酸酯4 硫酸二甲酯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5 三甲苯磷酸酯的溶剂洗脱-紫外分光光度法GBZ/T 300.12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7部分:丙烯酸酯类4 丙烯酸酯类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丙烯酸甲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2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9部分: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4 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0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2部分: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 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溶液吸收-气相色谱法5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溶剂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GBZ/T 300.13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3部分:乙腈、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4 乙腈、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丙烯腈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4—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4部分:丙酮氰醇和苄基氰4 丙酮氰醇的溶液吸收-异烟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5 苄基氰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6部分:三甲胺、二乙胺和三乙胺4 三甲胺、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7—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37部分:乙胺、乙二胺和环己胺4 乙胺、乙二胺和环己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3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39部分:乙醇胺 4 溶液吸收-气相色谱法GBZ/T 300.14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0部分:肼、甲基肼和偏二甲基肼4 肼和偏二甲基肼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甲基肼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4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42部分:三氯苯胺 4 溶液吸收-气相色谱法GBZ/T 300.14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3部分:对硝基苯胺4 对硝基苯胺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5 对硝基苯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6 对硝基苯胺的溶剂解吸-紫外分光光度法GBZ/T 300.146—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6部分:硝基苯、硝基甲苯和硝基氯苯4 硝基苯、硝基甲苯和硝基氯苯的气相色谱法GBZ/T 300.14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49部分:杀螟松、倍硫磷、亚胺硫磷和甲基对硫磷4 杀螟松、倍硫磷、亚胺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5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0部分:敌敌畏、甲拌磷和对硫磷4 敌敌畏、甲拌磷和对硫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5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1部分:久效磷、氧乐果和异稻瘟净4 久效磷、氧乐果和异稻瘟净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300.153—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3部分:磷胺、内吸磷、甲基内吸磷和马拉硫磷4 磷胺、内吸磷、甲基内吸磷和马拉硫磷的溶液吸收-酶化学法GBZ/T 300.159—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9部分:硝化甘油、硝基胍、奥克托今和黑索金4 硝化甘油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 硝基胍的溶剂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6 奥克托今的溶剂洗脱-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7 黑索金的溶剂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GBZ/T 300.160—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60部分:洗衣粉酶3 洗衣粉酶的溶剂洗脱-抗体结合-比色法短时间目标物采样介质采样流量时间锑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锑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钡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钡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铍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铋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铋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镉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钙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氰氨化钙超细玻璃纤维滤纸 4.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铯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铬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六价铬冲击式吸收管10.0 mL 水的冲击式吸收管,以3.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三价铬和六价铬碱性滤膜:使用前,将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水中煮沸10 3.0 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钴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铜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铟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铅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镁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锰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5.0 mL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 m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氯化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4.50 mL氯化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 m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5.0 mL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 m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氯化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4.50 mL氯化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 m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10.0 mL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1.0 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汞大气泡吸收管串联2支各装有5.0 mL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1.0 L/min流量采集≥15 min空气样品钼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钼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钼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钾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钠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锶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钽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铂坩埚铊及其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锡及其无机化合物微孔滤膜 40 0.8um或37 0.8um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多孔玻板吸收管用装有4.0mL硼酸缓冲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1.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三甲基氯化锡OVS 管:由直径13mm 超细玻璃纤维滤纸(在前)与溶剂解吸型XAD-2(270mg/140mg)吸附剂管(在后)组成的采样管用OVS管以1.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三甲基氯化锡用装有10.0mL水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三乙基氯化锡聚氨酯泡沫塑料管聚氨酯泡沫塑料管:在长60mm,内径10mm 的玻璃管内,装填两段高20mm、直径12mm 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圆柱,其间间隔2mm。
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测试方法比对发表时间:2019-11-14T09:59:02.05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2期作者:周玉娇[导读] 现如今,我国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本实验对苯系物的固体吸附/热脱附与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两种方法作比较。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本实验对苯系物的固体吸附/热脱附与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两种方法作比较。
结果表明,在检出限与精密度的分析比较中,热脱附法更具优势,适合用于分析清洁空气中的苯系物。
此外,解吸法不适用于较低浓度苯系物的测定,但优点是能对同一样品多次重复分析。
关键词:环境空气;苯系物;测试;气相色谱引言近些年来,随着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进入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越来越多,VOCs已经被视作继粉尘之后的第二大类量大面广的大气污染物质,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苯系物作为VOCs中最重要、含量最高、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通常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
它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各种化工原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以及木材、烟草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植物的自然排放物,是化工、石油、制药、印刷、喷涂等行业排放的最常见的污染物,其中汽车尾气对苯系物贡献很大,有研究表明大气中来自于汽车尾气的苯系物约占80%。
苯系物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同时苯是强致癌物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苯系物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须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某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空气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频繁的大范围雾霾天气更是提醒我们空气污染已经近在眼前。
大气中苯系物的污染控制与防治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某市永宁县周边有很多大型化工厂,如伊品生物发酵厂、紫荆花造纸厂、泰瑞制药厂、启元制药厂等,长年向空气中排放有刺鼻性气味的气体,严重影响某市周边环境质量以及附近居住人们的生活。
1测定方法固体吸附/热脱附:将样品管按要求放置在热解析仪上,其中有缺口的一头安装方向和采样时的分析相反,设置分析条件,经气相色谱仪检测分析。
1.目的规范检测方法的具体操作,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人身安全。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环境空气机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和苯乙烯的测定。
本标准也适用于常温下低浓度废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当采样体积为1L时,苯系物的方法检出纤维5.0×10-4 mg/m3,测定下限为2.0×10-3mg/m3。
3.方法原理用填充聚2,6-二甲基对苯醚(Tenax)采样管,在常温条件下,富集环境空气或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采样管炼乳热脱附仪,加热后讲吸附成分导入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4.试剂VOCs标准样品,用甲醇定容。
甲醇,色谱纯5.仪器吸附管:不锈钢管或玻璃管,内装填吸附剂。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0.5L/min。
连接管:聚四氟乙烯材料胶管,用于采样器体管路的连接。
热解吸装置。
气相色谱仪: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色谱柱,毛细管柱,固定液未聚乙二醇,30m×0.32mm×1.00μm载气:氮气、氢气、空气,纯度99.99%,用净化管净化。
微量进样器:1~5μL6.分析步骤气相色谱测试条件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20℃载气:N2,50ml/min;氢气40ml/min,空气350ml/min柱温箱程序升温:50℃,保持5min5℃/min,升温至170℃,保持1min30℃/min,升温至220℃,保持1min样品采集处理:常温下,用Tenax吸附管以10-200ml/min的流量采集空气10-20min,4℃遮光密闭保存,30d内分析。
现场采集一空白样品。
校准曲线的绘制:将苯系物标准品贮备液,用甲醇稀释定容,配制浓度为5、10、20、50、100μg/mg的标准系列。
常温下,用进样针注射1.0μL标准系列溶液,用100ml/min的流量通载气5min,得到5、10、20、50、100ng校准曲线系列采样管。
检测实验室可能接触的主要化学物质苯、甲苯、环已酮、氨等在作业场所空气中浓度进行检测。
按照GB/T 16758—200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对万向罩、通风橱的风速进行了检测。
2 结果与讨论2.1 现场调查实验室采用全新风变风量系统,排风热回收系统,进行全面通风和送新风。
分析检验室设置上拉门式侧板流侧上吸风式通风柜排风系统,有毒试剂操作均在通风柜内进行,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外逸。
各色谱试验台设置上抽风或者侧吸风的可移动式(万向)局部吸风罩。
2.2 检测结果化学物质检测结果见表1,局部通风设施检测结果见表2。
除了分析二厅化分万向罩和连续流动分析仪上吸方形罩的罩口风速低于0.3m/s 、管口风速低于1.8m/s ,其余检测点的罩口风速均大于0.3m/s 、管口风速大于1.8m/s ,说明检验部大部分万向罩和方形罩的罩口风速能满足吸风排毒要求,但是不排除仍有少量万向罩和方形罩风速不能达标。
另外,分析二厅化分万向罩和连续流动分析仪上吸方形罩的控制风速、分析一厅化分9号万向罩控制风速太低,均低于0.25m/s 。
由检测结果可见,检验部各通风橱关闭橱门至呼吸带以下,测得的控制风速均大于0.3m/s ,说明检验部大部分通风橱能满足吸风排毒要求。
2.3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公司为实验室人员建立了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选择本市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按规定对实验室全部52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100%。
体检项目有:血压、耳鼻喉科、眼科(眼底、视野)、内科、神经科、外科、皮肤及附属器、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2项定性、全胸片、B 超检查、心电图、0 引言某化工公司由于工艺路线,生产方案、产品结构随时可能需要调整,化学实验室是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产品检验检测和研发的必备场所,但和企业现场管理相比,企业往往以为化学实验室接触的化学试剂、产品、原料等物质质量较少对员工的职业伤害不大,对实验室的通风等职业病防护措施关注较少,现就某公司的化学实验室的通风效果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摘要】气相色谱用FID检测器法直接进样法来测定车间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结果,检出限在0.002~0.05μg/mL之间,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6),回收率85.7%~110.2%之间,方法的变异系数在3.1%~9.2%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其结果均未超过卫生标准(PC—TWA苯6 mg/m3、甲苯50 mg/m3、二甲苯50 mg/m3 ,PC—STEL苯10 mg/m3、甲苯100 mg/m3、二甲苯100 mg/m3)的要求。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车间空气苯、甲苯、二甲苯目前常用苯、甲苯、二甲苯测定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采样方法简单,采样仪器轻便,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高。
气相色谱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是大气测定污染的有效手段方法。
故我们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车间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实验方法1.1 实验原理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用无泵采集,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1.2 仪器与试剂北分SP—3420型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二硫化碳(优级纯),苯系物标准液、苯系物标样(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1.3 采样本次测定是对喷漆车间以5L/min速度采集2 -5L空气样品。
1.4 测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1.4.1 仪器操作条件色谱柱2m×4mm,10%PEG600,柱温 80℃;汽化室温度150℃;检测室温度150℃;载气(氮气)流量:40mL/min。
1.4.2 本法采用直接进样法,同时做空白对照试验。
1.4.3 标准气体配制:用100mL清洁注射器准确抽取100mL氮气作为底气,用微量注射器准确加入1μL苯、甲苯、二甲苯(色谱纯:在20℃,1μL苯0.8787mg、甲苯0.8669mg、邻二甲苯0.8802mg、间二甲苯0.8642mg、对二甲苯0.8611mg),注入注射器配制标准混合气体。
以下是一份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试题一、填空题1.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______,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2. 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 时,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______。
3. 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______、蒸气、气溶胶三种状态。
4. 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______。
5. 生产性噪声测量常用______或积分精密声级计、个人噪声剂量计。
6. 稳态噪声指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______dB(A)的噪声。
7.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______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8. 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______分钟,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______次。
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化合物检测的长时间采样方法: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或硅胶管两端,通常以______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
10. 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有______、自然沉降法。
二、判断题1. 同一工作场所或作业地点,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工种,不同设备,不同工序,须分别设测定点。
()2.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可用微孔滤膜采集。
()3. 稳态噪声是指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5dB(A)的噪声。
()4. 定点采样主要用于监测工人个人在接触有害物质期间的总接触量,能反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接触量。
()5.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采样时间为15min,最高容许浓度的采样时间也不低于15min。
()答案一、填空题1. 责任主体2. 标准采样体积3. 气体4. 微孔滤膜5. Ⅰ型、Ⅱ型声级计6. 37. 时间8. 15;49. 50ml/min10. 滤膜溶解涂片法二、判断题1. √2. √3. ×(正确答案为:稳态噪声是指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dB(A)的噪声。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66部分: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
1 范围
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无泵型采样、溶剂解吸和热解吸-气相色谱法,乙苯的溶剂解吸和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浓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 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基本信息
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基本信息
4 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法
4.1 原理
空气中的蒸气态苯、甲苯和二甲苯用无泵型采样器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4.2 仪器
4.2.1 无泵型采样器,内装活性炭片。
4.2.2 溶剂解吸瓶,10mL。
4.2.3 注射器,1mL。
4.2.4 微量注射器。
4.2.5 气相色谱仪,具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a)色谱柱:30m×0.32mm×0.5μm,FFAP;
b)柱温:80℃;
c)气化室温度:150℃;
d)检测室温度:250℃;
e)载气(氮)流量:1mL/min;
f)分流比:10:1。
4.3 试剂
4.3.1 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峰。
4.3.2 苯,20℃时,1μL液体的质量为0.8787mg。
4.3.3 甲苯,20℃时,1μL液体的质量为0.8669mg。
4.3.4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20℃时,1μL液体的质量分别为0.8802mg、0.8642mg和
0.8611mg。
4.3.5 标准溶液:容量瓶中加入二硫化碳,准确称量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苯、甲苯和/或二甲苯,再准确称量,用二硫化碳定容。
由称量之差计算溶液的浓度,为苯、甲苯和/或二甲苯标准溶液。
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4.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4.4.1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4.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无泵型采样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呼吸带,或悬挂在呼吸带高度的支架上,采集2h~8h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密封无泵型采样器,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15d。
4.4.3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无泵型采样器的进出气口,并立即封闭,然后与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
每批次样品不少于2个样品空白。
4.5 分析步骤
4.5.1 样品处理:将活性炭片放入溶剂解吸瓶中,加入5.0mL二硫化碳,封闭后,解吸30min,不时振摇。
样品溶液供测定。
4.5.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4支~7支容量瓶,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表2所列的浓度范围的标准系列。
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进样1.0μL,分别测定标准系列各浓度的峰高或峰面积。
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对相应的苯、甲苯和/或二甲苯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应≥0.999。
4.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值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苯、甲苯和/或二甲苯的浓度(μg/mL )。
若样品溶液中待测物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二硫化碳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4.6 计算
4.6.1 按式(1)计算空气中苯、甲苯和/或二甲苯的浓度:
10000⨯=
kt
v
C C
.................................... (1) 式中:
C ——空气中苯、甲苯和/或二甲苯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C 0——测得的样品溶液中苯、甲苯和/或二甲苯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 v ——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k ——无泵型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单位为毫升每分(mL/min ),由生产厂家提供; t ——采样时间,单位为分(min )。
4.6.2 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 TWA )按GBZ 159 规定计算。
4.7 说明
4.7.1 本法按照GBZ/T 210.4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研制。
本法的检出限、定量下限、定量测定范围、最低检出浓度、最低定量浓度(按采样2h 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吸附容量和解吸效率等方法性能指标见表3。
表中的方法性能指标与使用的无泵型采样器有关。
表3 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法的性能指标
直对风扇或风机。
采样时要注意防止超过吸附容量。
4.7.3 本法也可采用等效的其他气相色谱柱测定。
根据测定需要可以选用恒温测定或程序升温测定。
4.7.4 无泵型采样器的操作(如采样和溶剂解吸方法)、吸附容量和采样流量(k )等由生产厂家提供。
4.7.5 本法的色谱分离图见图1。
说明;
1——丙酮;
2——二氯甲烷;
3——二硫化碳;
4——丁酮;
5——乙酸乙酯;
6——三氯甲烷;
7——1,2二氯乙烷;
8,9——苯,环己烷;
10——三氯乙烯;
11——甲基环己烷;
12——甲苯;
13——氯苯;
14——乙酸丁酯;
15——乙苯;
16,17——对-二甲苯,间-二甲苯;
18——苯乙烯;
19,20——环己酮,邻二甲苯。
图1 色谱分离图
5 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5.1 原理
空气中的蒸气态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用活性炭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5.2 仪器
5.2.1 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
5.2.2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mL/min~500mL/min。
5.2.3 溶剂解吸瓶,5mL。
5.2.4 微量注射器。
5.2.5 气相色谱仪,具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a) 色谱柱:30m ×0.32mm ×0.5μm ,FFAP ; b) 柱温:80℃;
c) 气化室温度:150℃; d) 检测室温度:200℃; e) 载气(氮)流量:1mL/min ; f)
分流比:10:1。
5.3 试剂
5.3.1 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峰。
5.3.2 标准溶液:容量瓶中加入二硫化碳,准确称量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一种或多种待测物,再准确称量,用二硫化碳定容。
由称量之差计算溶液的浓度,为待测物的标准溶液。
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5.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5.4.1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5.4.2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活性炭管以100m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5.4.3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活性炭管以50mL/min 流量采集2h ~8h 空气样品。
5.4.4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7d ,置4℃冰箱内可保存14d 。
5.4.5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并立即封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
每批次样品不少于2个样品空白。
5.5 分析步骤
5.5.1 样品处理:将前后段活性炭分别放入两支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 二硫化碳,封闭后,解吸30min ,不时振摇。
样品溶液供测定。
5.5.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4支~7支容量瓶,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表4所列的浓度范围的标准系列。
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进样1.0μL ,分别测定标准系列各浓度的峰高或峰面积。
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对相应的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浓度(μg/mL )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应≥0.999。
表4 标准系列的浓度范围
5.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值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浓度(μg/mL )。
若样品溶液中待测物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二硫化碳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5.6 计算
5.6.1 按GBZ 159的方法和要求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5.6.2 按式(2)计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浓度:
D
V v
c c C 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