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新论_刘明生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新论_刘明生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新论_刘明生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新论_刘明生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新论

刘明生

(邯郸学院办公室,河北邯郸 056005)

摘 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在抉择研究方向时,要把控好前提、基础和目标三要素。在研究方向确定后,需要在这个研究领域选择具体的研究问题,即开展选题工作。科研方法决定着科研的效率和效益,应该培养三种能力,即发现问题、验证假设、提高升华的能力,同时还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G 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 (2010)06-0019-04

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未知、创造、发展和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英文叫“research ”,这是一个复合词,由前缀“re ”+词根“search ”构成。前缀“re ”表示“反复”,词根“search ”表示“寻找”、“探索”。从英文

单词词义上理解,科学研究就是反复寻找和探索。教育部给出的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1]

美国资源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定义是:“科

学研究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2]科学研究包含两部分核心含义:整理、继承知识和创新、发展知识。也就是说,科学研究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以推动学科的发展,或解决工程技术中的一些问题。其结果必须是在科学技术现有水平上前进一步,其成功与否的标准只能以是否取得了新的结果来衡量。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这个高度。

科学研究按照研究内容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创新或开发)三类[3]。基础研究主要是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探索自然界的普遍本质和基本规律,不是以哪个具体的、实际的或特殊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基础研究成果的本质特征是理论上的创新。应用研究主

要是根据基础研究的一般原理,针对某种具体的应用目标进一步研究技术理论问题,深入考察某一类事物的特殊规律,从而为实验发展提供比基础研究更为具体的指导性的理论和方法,应用研究成果的本质特征是技术发明。试验发展(技术创新或开发)是新技术引入(结合)经济系统,在“物化”后,获得经济效益,也就是利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或已有知识的新的综合(包括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分析),进行实验开发、生产、营销,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从而获得利益。

刚刚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教师,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选择哪个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是搞基础研究,还是搞应用研究,或是进行技术开发?

一、选择研究方向

开展科研工作的第一步是选择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是在一个时期中科研团队或个人进行科学探索的主攻方向或领域。发现、形成并坚持一个适合自己业务发展的相对固定的科研方向,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是研究的战略性抉择。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规定着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正因如此,科学家们都十分重视科研选题

[4]

。著名科学家维纳(Norbert Wiener )说过,知

道应该干什么,比知道干什么更重要。

收稿日期:2010-05-08

作者简介:刘明生(1960-),男,江苏镇江人,邯郸学院副院长,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信息管理,教学科研管理。

2010年6月第12卷/第6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 OU RNAL OF HEB EI NO RMAL UNIV ER SITY /E ducatio nal Scien ce E dition /

J un .2010

Vol .12N o .6

D OI :10.13763/j .c nki .jh eb n u .es e .2010.06.017

(一)选择研究方向的三要素

在进行方向选择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盲目赶时髦,选择的科研方向一定要代表学科的发展方向,具体地说,选择研究方向要考虑三个要素:前提、基础及目标。

前提 在高校,教师选择研究方向的前提有两个,一是要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二是要满足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社会应用永远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最大动力,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市场。科研方向的选择必须贴近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紧扣社会事业发展的主题,这样的研究方向将会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获得动力,快速取得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科研问题来自于社会,科研成果自然就能够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市场化渠道畅通,成果转化获得的经济效益为新的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高校教师选择科研方向的另一个前提是科研方向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核心竞争的关键所在,学校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方向与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相吻合,这样的研究方向能与学科专业建设相得益彰,互为驱动力。科研活动能从学科专业建设中获得人力资源、实验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推动科研快速发展,同时,科学研究又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的成果,提升了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基础 科研方向的抉择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做出的,这些基础包括研究者的专业基础、实验基础、研究基础和所在区域的经济和产业基础等。离开了这些约束条件去谈研究方向的选择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比如,随着高性能计算在核爆炸模拟、气象数值预报、石油勘探、地震数据处理、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研究具有可扩展性、可编程性、好用性的高性能计算机,一直是IT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但是把它作为一般高校年轻教师的研究方向是不合适的,原因是严重缺乏研究基础。好的科研方向,离开了现实的基础,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目标 科研方向的选择是目标驱动的,即在对科研方向做出抉择之前,必须明确回答选择这样的研究方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科研的目的在于创新,创新的外化形式之一就是领域领先,成为一流。问题在于,目前该领域的现状如何,标杆是什么?哪些关键理论和技术需要创新,怎么去创新,怎样才能赶超?这对一般科研工作者或对于科研新手来说,精准回答上述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科研难题。它要求科研工作者首先要对所从事的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还要综合考虑在当前认知条件下能不能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即创新。

(二)选择研究方向的方法

选择研究方向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要因人而异。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热点追踪法。即选择当前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作为研究方向。人们都有对研究热点的本能偏好,如果某个方向成了研究热点,那么大量的资源会涌向这个方向,至少在短期内,研究某个热点的学者和机构能够获得较多的研究项目和较充裕的研究经费,能够较快地出一批研究成果。但非热点领域,要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也可能会变成热点领域。比如,历史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遭受冷落,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地方文化、区域文化密切相关的专门史研究,在高校和研究院所又悄然兴起。

(2)超前储备法。即选择准热点领域作为研究方向。科研人员如果能在某个非热点领域开始蓬勃发展前3~5年涉足,即使没有做出开拓性的工作,也至少会有许多积累,当多数人开始跻身其中时,就可能比后来者更有取胜的机会。这种方法对于年轻科研人员来说尤其重要。

(3)学科交叉法。即在不同学科交叉点的边缘地区选择研究方向。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处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而这些交叉的边缘地区又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科研人员如果能以较大的热情去了解一些本学科和其他多个学科的进展情况,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术敏感性和科学鉴赏力,适时地选择处于多个学科边界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4)“守株待兔”法[5]。选择一个研究对象,相对固定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的进展,不断推向前进。这种选题的方法,被形象地称为“守株待兔”法。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细胞与结构生物学系教授赖特(Reiter R J),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褪黑激素的研究,长期坚持不懈,在科研活动中,关于褪黑激素的研究发表了500余篇论著与评述性文章,成为国际上著名的褪黑激素研究专家之一。这种科研方向的选择,就是固定科学研究的对

·20·

象,但是所研究的内容、技术、方法、手段不断跟随科学的进展而调整。

(5)“隧道挖掘”法[5]。首先选择一个研究方向,然后在这个领域不断地推动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向前发展。这好比是选择一个方向进行隧道挖掘,所以把它形象地称作“隧道挖掘”法。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光远院士研究方向的确立就是隧道挖掘法的成功案例[6]。王光远教授首先选择结构优化设计作为研究方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工程项目的全系统优化的概念,即应该将各个元素放在工程整体中来考虑如何优化,以达到总体设计最为优化的目的。在取得成功后,他又提出全寿命优化的概念,认为优化应该贯穿在工程项目的全部阶段,如可行性论证、结构选型、工程施工、建成以后的管理等。

二、选择研究课题

研究方向选定之后,科学研究下一步工作是要在确定的研究领域选择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与选择研究方向的原则是一样的,也要全面地考虑学科专业发展、自身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课题选择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聚焦选题法、菜单选题法、多维选题法等。结合实例,简要介绍这几种方法。

(一)聚焦选题法

研究课题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缩小包围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朦胧、粗略的研究方向向具体、明确的研究课题逐步逼近的过程。

聚焦选题法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确定研究方向、课题聚焦、决定研究方法三个步骤。

(二)菜单选题法

菜单选题法类似于Window s操作系统中的下拉菜单,又称分解菜单法。这种方法是将某一研究范围分成许多类别,然后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其中一个类别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当然,如果类别还不够具体明确,可再将该类的某一项分成更细的次类别,再进行选择,直至获得满意的课题为止。一般说来,研究课题的菜单分解到三级菜单,这样的课题是具体明确的,可以操作的。

(三)多维选题法

菜单选题法是从一个研究方向出发,不断地分解研究对象,从而使研究课题具体化、可操作化。多维选题法则是从两个以上的层面来考虑问题的选题方法。具体操作是先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研究领域,应用菜单选题法,在每个研究维度中尽可能罗列各种可能的因素,然后将任何两个有关的因素连接起来,构成研究问题空间。这种选题方法又称为多层面模式选题法。

比如要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建设进行研究,可以先列出“质量建设主体”、“质量建设活动”和“质量建设效果”三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之下罗列各种可能的次级要素,然后根据研究者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例如,以“质量建设主体”中的“教师”为例,“教师”可以和“质量建设活动”或“质量建设效果”中的任何项目联系,组合成一个个研究课题。

在实际选题过程中,可以将“质量建设主体”中的“教师”与“质量建设活动”中的“毕业论文(设计)”联系起来作为研究课题,如果觉得这个研究课题还不够具体,还可将“教师”和“毕业论文(设计)”作进一步分解,最后将教师的科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于是,研究课题可以具体化为“结合科研实际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模式探讨”。也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研究课题可以是“毕业论文(设计)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中地位与作用研究”。

从理论上说,多维分类选题法各个因素之间构成网状关系,所产生的课题数量是各个因素数量的组合。某一领域分解的因素越多,可以组合的可能课题也就越多。在如此众多的课题组合中选择,必定存在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必定会产生许多有新意的研究课题,研究者选择课题的余地就会大得多。

三、选择研究方法

选题完成之后,要经历的是扎实的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因人、因事、因课题而异。有些人埋头做科学实验,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新的现象,如伦琴(Roentgen)发现X射线;有些人按照概念做实验,像居里夫人(M arie Curie),从大量的矿石里面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有些人是从广泛收集资料和观察,悟出一些道理,如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进化论;也有些人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像James Clerk麦克斯韦(M ax well)的电磁场理论等。

研究方法分为科学实验法、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资料收集整理法等。在实际研究中往往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或是不

·

21

·

同研究方法的轮换使用。

2009年4月16日的文汇报,发表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院士撰写的题为《科研创新的16条方法》文章,将科研创新的方法归纳为16条。这16条方法既是作者本人多年来探索科研如何创新的经验总结,也是世界范围内著名科学家科研创新的缩影[7]

归根到底,科学研究是要培养科研工作者的三种能力:一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选题的能力;二是批评、判断假设,提出、验证或否定假设的能力;三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理论提炼与升华的能力。

四、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一种互动、相长关系。许多科学家都有精辟的论述。例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早在1983年就说过,“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在高等学校,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

198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毕索普(J .Michael Bishop )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教学,这是大学教师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非履行不可的职责,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荣誉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学

的愿望是发自肺腑的,不需要辩护,不需要解释,它是一种文化义务,是一种使命。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是枯燥无味的。现代的从事教学和科

研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现和教学两方面的杰出本领结合在同一人身上。”[8]

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教学是高校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教学人员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决定了科研队伍的结构和水平,教学不仅为科研提出问题,也为解决问题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第二,科研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科研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科研可以充实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内容(科技活动月、电子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技能大赛、优秀课,精品课,教学成果奖等);科研可以改善办学条件,多渠道筹集教学经费。第三,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科研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应该充分把握科学研究的大好机遇,在科研和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吴 明.“科学研究”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EB /OL ].http ://

define .cnki .net /WebForms /WebDefault .aspx .

[2] 吴岱明.科学研究方法学[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3] 陈 劲,宋建元,葛朝阳,朱学彦.试论基础研究及其原始性创

新[J ].科学学研究,2004(3):317-321.

[4] Uri Alon .How to Choos e a Good S cientific Problem [J ].M ol ecu -lar C ell ,2009(6):726-728.

[5] 成 军.坚持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是关键[J ].世界华人消费杂

志,2003(12):1857-1861.

[6] 王光远.谈科研选题与科研方法[EB /OL ].http ://todayhisto -ry .hit .edu .cn /2004/12-06/12135009.sh tml .

[7] 徐光宪.科研创新的16条方法[N ].文汇报,2009-04-16

(12).

[8] Bis hop ,J .M ichael .How to W in the Nobel Prize :An Unexpect -ed Life in Science [M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On the researches of the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LIU M ing -sheng

(Handan Col lege ,Handan ,Hebei 056005,C hina )

A bstract :It is im perative that university teachers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es besides teaching .They should first confirm orientations w ith condition ,basis and objectives ,before selecting research questions .Proper methodology is decisive to efficiency and achievement .In general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obliged to both teach -ing and researches .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 ;research ;direction ;project ;methodology ;teaching

[责任编辑 霍素君]

·

22·

2019年大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2019年大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大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篇一 为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对象 1、新分配或调入本院工作,尚未取得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 2、进入本院工作,虽然取得中级职称,但未从事过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 二、导师制度 1、培养对象在到校工作的两年内,可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简称导师),导师一般根据培养对象所学专业特点,由相同或相近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双向选择后仍不能确定导师的,由学院指定,导师和培养对象不得拒绝。 2、导师一般由教授、副教授担任,1名导师一般指导1—2名培养对象,其主要职责是: (1)向培养对象传授教学经验,帮助培养对象熟悉备课、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组织研讨教学难点,通过教学过程的培养,提高培养对象的教学能力; (2)协同教学系(教研室)、培养对象一起制定《人文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指导、督促培养对象的工作。每学期末向教学系(教研室)填报一份《人文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情况表》,对培养计划执行情况做出全面总结;

(3)督促与指导培养对象搞好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 (4)为培养对象确定研究方向提供咨询和帮助; 3、培养对象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熟悉各个教学环节,认真练好教学基本功,并开展一定研究工作。 4、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学院可以对导师人选进行调整,但一般应在学期初或学期末进行。 三、培养计划 1、助课。培养对象一般不独立担任课程教学(学院教学工作需要的除外),而主要为导师助课,即协助导师进行课程辅导、组织讨论、批改作业、组织教学实践、草拟试题、批改试卷等。培养对象每学期要系统听完导师的一门以上课程,认真记录每一节课的内容摘要,教学要点等教学活动内容,并努力熟悉教学各个环节。助课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可试讲课内部分章节,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独立授课。根据学院教学工作的需要,培养对象在完成助课任务的同时,也可独立担任一定的课程教学任务,但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准备好至少三周的教学大纲、教案、讲稿、课件等教学材料;导师对独立授课的培养对象要进行期初、期中及期末听课检查,并做好指导记录,记录中要指明其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导师每学期至少要听培养对象授课4课时,并将听课情况与培养对象交流指导,填写记录备查。 四、管理计划 1、各教学系(教研室)要对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考核,导师每学期末要对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书面小结。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总结范文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总结范文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总结内容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工作总结了。那么如何把工作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教师科研工作总结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总结内容1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__年转眼就到了年底,这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更是一个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刻。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将这半年来的学习与工作进行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大学教师,作为共产党员,我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水平与道德修养的提高,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积极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时时处处以教师的职责、党员的标准鞭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非常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年是襄樊学院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我积极上*浏览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专*,认真学习学校的文件以及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积极参加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如学校的教师座谈会以及院里的师生座谈会)。通过这些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肩上的重大责任。认识到要培养人才,必须以学生为本,形成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同时要不断学习并钻研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科前沿,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工作方面 由于本人报到的时间比较晚,因此这半学年没排上课,院里领导研究后安排我行政坐班,主要协助市场营销教研室以及教科办的一些事务(其中以前者为主)。虽然没有走上讲台,接受教学实践的锻炼,但我多次旁听观摩同行的授课,

大学青年教师五年职业发展规划

大学青年教师五年职业发展规划 (2017年12月12日) 职业生涯是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人的一生主要是在职业生涯生活中度过的,职业生涯的成败对一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教师也是如此。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近五年的时间做一职业发展规划。 一、自我认识 作为高校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与弱点,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仍显不足,专业著作的阅读欠缺,尤其是学科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学任务中,在平时思想上出现惰性,不能很好借鉴、运用一些名家的教法及观点解释教育现象。写作水平要不断提高,很少能抓住教学灵感等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等。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虽感觉到责任重大,但由于工作中的挫折,产生了一定的职业倦怠感,也在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了困惑。 二、岗位认知 教师岗位是指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以教学为主,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并承担一定科研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根据我校与今年七月份的教师岗位设置,作为讲师,(1)要承担二门(至少承担一门全校性通识选修课)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承担课程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完成288学时/学年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较好;

(2)参加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积极参与校级及以上的科研、教研项目,参加编写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等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或教学研究论文;(3)承担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充实实验内容,革新实验手段,组织和指导实验教学工作,编写实验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等工作;(4)聘期内完成科研业绩积分(按《吕梁学院科研业绩量化考核标准》计分):十级须6分以上;(5)积极参与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其它公益活动,根据需要担任班主任、学生导师等工作;(6)积极参与优秀教学团队和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工作。 教师工作的核心是教书育人。作为班主任,要积极配合学校系部尽最大可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目标定位 学习为重心,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读书不止,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成为学习型教师。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研究型反思性教师。汲取名家教学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细而言之,认真备好每一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善于请教,及时总结。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坚持写教学反思、随笔。研读教学理论专著,定期阅读本学科专业刊物,做好读书笔记,尤其写好深刻的学习心得,每年不少于1万字。作为班主任,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握教育脉搏。

2020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2020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篇一 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对学院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我院青年教师比例较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必须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使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尽快成为各学科的骨干力量,带动我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总体要求,结合我院青年教师的实际,围绕理想信念、敬业态度、操守德行、学问修养、业务能力、管理水平诸方面,努力开展以理想、责任、敬业、奉献为主旋律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学科素质、工作技能、科研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优良、思想稳定、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培养对象 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 三、培养方案 (一)强化岗前培训制度,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水平 凡我院新进青年教师,必须在学院统一安排下,参加有计划,有目的的岗前培训班(包括由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教师理论知识培训”,学院新教师上岗培训),圆满完成岗前培训任务,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岗前培训工作由院人事

处统一布置安排。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考核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凡没有经过岗前培训的教师一律不得认定教师资格和晋升助教以上职务。 (二)实行上课前试讲制度,使学院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青年教师到岗后,应根据各系安排的授课任务,认真备课。在正式上课前,由各系部安排,系主任参加,在教研室内部进行试讲,并就试讲情况提出具体参考建议。试讲过程应做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试讲人、试讲过程及内容,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情况,具体建议等。对试讲合格者,由相关系部填写《教师试讲考核表》。《教师试讲考核表》一式三份,分别由系部、教务处、人事处保存备案。 新教师只有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和试讲合格后,方可申请开课 (三)积极倡导导师制,促使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教学科研关 随着我院青年教师数量的急剧增长,实行导师制度,积极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是帮助广大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教学科研关的重要举措之一。 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且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治学严谨、教学科研水平较高。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教案编写、课堂板书、讲课方式、教学法研究、实践技能培养途径、科研方法与程序、科研报告与论文写作以及自学提高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并定期检查、年终写出考核评语,帮助他们制订个人成长计划或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培养措施。学院鼓励并要求广大中老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发扬伯乐和甘为人梯的精神,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 指导教师人选由各系部会同教务处、人事处根据每年补充新教师的具体情况拟定,并报经分管院领导审批。指导教师根据指导对象的具体情况制订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措施、步骤,经教研室讨论通过后,由教研室报所在系部审核,系部审核通过后将培养方案统一报院人事处、教务处各一份备案,并

高校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高校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导语: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以下是为大家的高校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作为一名刚刚博士毕业新入职的高校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武汉大学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培训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左右,中间因工作的原因旷了几次课,这是我难以抹平的遗憾。 博士在一定程度上是“专士”,相对于整个人类知识这一浩瀚“海洋”,我所了解的极为有限。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我之所以聪明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自己谦逊却不失智慧的评价。当我面临全新知识之际,承认自己无知,谦卑俯伏在曾经的大学课桌面前,是提升自己的见识和技能的唯一途径。 开学第一课,胥青山的《高等教育学》游龙走凤,大气磅礴。说实在的,每位学生都喜欢有气场的老师讲课,这样的老师首先就应该是一名知识广博而又精专的学者,身上有一种不拘的风格,用孔子七十岁的境界来形容:“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武汉大学之所以成为全国著名大学,乃在于有大师。胥青山老师从高等教育的起源、发展、功能讲起,进而论述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即将发生的变革,提到武汉大学校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刘道玉校长”,言语之间,充满尊敬而又扼腕叹息,我就知道,将来的武汉大学不仅仅只有一位刘道玉校长。 讲授《高等教育法》的汪习根教授,作为博士论文全国百优获得者,讲起课来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身躯虽不魁梧,却蕴藏着一股

蓬勃的能量,精气神十足。开篇一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GDP,而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种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教育”“教育的职责是赋能”“教育停留在道德、伦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字字珠玑,如醍醐灌顶,将我从沉闷中拍醒。汪习根老师不仅从广阔的层面论述了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还硬是将枯燥严谨的法律赋予其艺术权能和人情味,“律法乃是将人的最低需求/保障法制化”。人治与 法制相辅相成,人治在很大程度上有其盲目性,法制能够引导规范人治,在情理和法理之间寻求合情合法的最优方案。中国历代和近现代的动荡很大程度上由于不重视法制地位而导致,因此,党和国家很重视法律。 讲授《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钟年教授,结合现实中的常见例子 将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的解析出来,听起来远没有书本上的那般难以理解,让我们也能够更好的在现实和教学中运用所学过的心理学知识。 《武汉大学百年史略》本是一道特色小菜,却没想到,被毕业 留校没多久的吴骁做成了一顿满汉全席。资料的收集详尽充分,考证的历史和年限也是极尽久远,对武汉大学历史上所发生的几乎所有的人或事都有着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精细而不失深刻,百花齐放又不失条缕清晰,执着中严谨求证,又不失优雅风趣。对武大的爱就像深深爱慕的恋人,令人拍案叫绝。不愧为武大图书情报系(档案馆)的明日之星。 ……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总结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总结 篇一 1.强化师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 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发展。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职业理想是教师从事教育专业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所要达到的最高预期目标,是教师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价值的最理想化的期待。因此职业理想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就是教师事业航程的风帆,是抵制平庸化状态的催醒剂。如果缺少了职业理想就失去了专业成长的动力。职业道德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现在的职业道德已经被变成明文规定的显性的、具体的规则了,可实际上,职业道德大多还是属于隐性的,是无法明文规定的,只能靠教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教师的工作大多被通俗地说成是“良心活”,实际就是这个意思。师德是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 职业情感是教师对待教育职业,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待教育对象—学生的主观情意,是一种职业情绪。当然,这里说的职业情绪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那种临时波动的心理状态或情绪状态。我们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是否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是否自爱,这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真正涵义。

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教育的最大悲哀,也是孩子的最大悲哀。教师也是社会工作者,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造福社会的人才,因此教师也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立志为祖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有用的人才。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就是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的事。许多像陶行知一样的人之所以成为教育家,和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分不开的。此外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要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帮教师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人才,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教育家。教师的师德和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般都要经历一个由懵懂到彻悟,由肤浅到精深,由片面到全面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当一个教师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无怨无悔无惑时,说明自己也就达到了教育家的境界了。 2.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乃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大的历史潮流,谁也不可能逆水行舟。新课程改革要求高水平的教师,业务能力强,专业理论高,实践再实践、。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都将不复存在,老师不再仅仅是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师生在平等交流、相互探讨的对话中共同成长。每节课通过学生自学预习,将教材内容以问题的

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Training scheme for young teachers

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一)动员阶段 1、征询青年教师培训意见。 2、宣传动员,传达培训计划。 3、邀请城港路街道杨超副校长做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学生发明创造专题报告。 4、部分骨干教师做成长交流,(骨干教师、教导主任、学科带头人、老教师代表) 5、自己制定发展计划(成长规划) (二)课堂教学与听评课能力方面培训 1、推荐参加市级以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能够承担市级公开课、研究课。 2、中心小学每学期全校主题性听评课活动,全镇青年教师全程参与。 3、参加中心学科教研组教研活动,在学科教研中主动承担公开课、研究课,评课中有自己的教学观点。 4、选拔参与全镇送课活动,鼓励敢于毛遂自荐。 5、参加学校常规性听评课活动,并主动承担公开课、研究课 6、推荐集中观摩名家课堂教学或专业讲

座7、每人每学期提供一节主题课堂教学,一篇学术论文或教学案例。 (三)科学研究能力方面培训 1、为教导主任、中心教研组长每人订阅《人民教育》、《山东教育》 2、为青年教师推荐学习的教育理论。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结合,有自己的读书随笔。 3、每人每月推荐一本书,教育类、文学类、综合类皆可,交流或上交读书心得。 4、积极承担学校教育教学先锋,参与上级、学校科研课题研究,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在镇校教研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5、邀请全市各研究领域专家、名师讲座、作课。 (四)德育方面培训 1、阅读班主任工作经验书籍,撰写自己的教育随笔。 2、每人每月讲一个教育故事。 3、举行镇校班主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或师德经验交流培训会 4、安全教育知识培训 5、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研讨会 6、学习研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五)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2、能够制作简单实用的教学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細高校衬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中期检查总结 ,2014年4月29日, 林学院提出“三三期”的发展思路?现平稳于“滑翔期”?随着学院快速发展、品牌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化?我院将重心转到科教方面的内涵建设上?对自身的教学、科研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优秀的科教成果离不开一线教师?对此我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刻体会到“名师培育名生?名生铸造名校?名校成就名师”?因此?在师资队伍上“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的理念是专业品牌化建设的保证。我院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全院教师的一半?整个教师队伍既是一支年轻、有为、灵动、富有激情的团队?也是一支教学经验、案例积累还需加强?教育知识还需尽快转化为教育能力?整体教学研究能力还有待提高的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兴则学院兴,青年教师强则学院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学校搭建的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下?我院积极创造条件?提升专业技能?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使青年教师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总结这一年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儿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做好工作布置 我院按照学校校行人字[2013J6号文要求?林等10位青年教师与 学院副教授及以上的指导老师结对?并成立学院青年教师考核小组?山**院长担任小组组长?林副院长和桂副书记担任副组长?5位教学单位负责人担任组员?负责帮助和督查青年教师及指导老师的相关工作。 二、建设学院核心文化,营造教师成长氛围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有专家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场。这是启示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培育基地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所需要的环境?要用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一流文化去影响教师。因此?我院在以“尚高重德奋进”为核心文化的氛围中?近年申报了“**学专业硕士授权点”、“**重点研究室”、9个校内教学质量工程项H等多个平台?学院全部青年教师参加不同项LI?全程跟踪。通过这样的文化氛围?提升青年教师的向上性和凝聚力。践行学校文化思想的过程?就是凝炼教师的进取精神和高尚师德?使教师乐于成为一个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正气正义?富有责任的外校人的过程。我院青年教师虽然毕业于不同的院校?但是到了我院?那种无形的核心文化让他们积极凝练自己?很快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争先恐后?迅速站稳了讲台?成长为一个学生喜欢、大家欣赏的青年教师。 三、制定发展口标,践行制度落实,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把握方向 LI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明确的、有价值的LI标能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并指引人的活动方向。青年教师结合工作和自身发展实际?提出适合自己特点的个人发展要求?在导师的指 导下建立个人专业化成长规划和年度培养计划?让每一位青年教师明确培养H 标并督促有计划的逐个达到。 1、有目的、有目标的培养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培养、综 合素质拓展。 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都说“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大学生的成长 影响不仅来源于学生科?更多的是一线教学教师的潜移默化?因此我院提出以“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勤奋学习、精通业务,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青年教师“重德”的要求?同时提倡青年教师积

大学年轻教师培养计划

新教师培养计划 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青年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初任教师发展成长为具有智慧的优秀教师,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科学的反思探索,外部的支持和帮助。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优秀教师的知识、经验、实施教学常规的智慧、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技巧艺术,传、帮、带给新教师;但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性智慧是无法传授的,表现在实践中,如教师具有敏锐的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面临对象实际和情境及时作出决策的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使学生积极学习、追求创新、愿意进入心灵对话的魅力等。 一、培养的宗旨 从青年教师的素质能力、工作成绩两个纬度确定培养的模式和发展的标准,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全能型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教师。 以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全面娴熟的教学技能,很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有现代化、教育科研、教学改革意识和素养为标准,逐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熟度,使其尽快成长、成材。 同时,防止单纯训练教学基本功,培养提高教学成绩的机器,使其成为“教书匠的传统教师培养观,确立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专业化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教师培养和发展理念。 二、培养的目标 1、素质性目标: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2、发展性目标:一年适应;三年合格教师;五年骨干教师;八年教育教学能手。 3、专业水平的三项要求:专业知识的整合化、专业能力的整体化、个性品质的优化。 4、专业综合素质的“三术”合一:教学专业的“学术”;课堂教学的“艺术”;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优化。

如何促进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如何促进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科研重要还是教学重要,是高等学校讨论的永久主题。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保证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与协调,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我院是江苏盐城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优化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制定了教学与科研相互推动的机制,取得了教好的成效。 一、转变思想,充分理解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关系。 科研工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人才,提升学生能力,关键在老师的教,老师的教学能力非常关键,因此必须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学队伍,而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教师素质提升的关键。近10多年来,我院越来越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最近提出“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办学思路,学校不仅有科研成果奖励,年底教师发津贴也充分考虑到老师的科研成果,这大大提升了老师做科研的积极性,也促进了老师的教学水平。 二、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建立科研教学联动机制 1、培养科研骨干与教学骨干 在高校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不能完全分开的。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建立了科研骨干队伍和教学

骨干队伍,搭建教学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平台。让广大教师认识科研的重要性,将具有潜力的老师送到一流高校进行培训,做访问学者等,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引进一些教学或者科研骨干教师。 2、增加科研投入,完善科研管理、科研奖励等制度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在同类高校中,我院对科研的投入,对科研奖励的力度都是非常高的。纵向科研项目我们进行一比一配套,对于层次比较高的项目,在申报初期还资助1000元的赞助费。对于横向合作的项目,学校不仅不收管理费,还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这大大提高了老师们做科研的积极性,以前对科研没有兴趣的老师,也逐步开始转变思想,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来。 3、建立科研成果与教学工作量互换机制 科研成果应该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及学校发展相结合,还要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和教材的编写中去。让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也可以通过科研成果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学习技能。鼓励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参加全省、全国等各类比赛。学院制定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相互转换的机制,要把教学和科研打通。 4、加强学术交流 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不出去交流肯定不会有好成果。地方院校科研能力比较弱,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总结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总结 2017高校教师工作总结1 自进入高三下学期以来,师生的共同压力更加大了。特别是为了完成本校本年度的高考目标,同仁们深感肩负重任,因而更加地努力工作,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以往,先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上学期我们主要进行了语文高考复习的第一阶段,稳扎稳打,对高考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要面面俱到,即使没有涉及到的,只要和高考有关的,仍有复习的必要。备课要细,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补漏要勤,检测要有针对性。 为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做准备。本学期要进行的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是知识的网络系统阶段。以专题训练为依托,以第一轮复习为为基础,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以专题促归纳,让学生对所有考点的知识心中有数并自我成体系。 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归纳。第三阶段是模拟提高阶段,主要是进行“东三省”的三次模拟考试。在模拟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必须精讲,而且坚决不再留任何尾巴,不把遗留的问题带到下一次的考试。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语文基础相对较差,而且是部分学生根本不重视语文学科学习,我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尽管如此,我对学生依然是不抛弃、不放弃,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语文,让他们认识到语文对于他们的高考的重要性。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大部分学生总觉得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高考语文成绩完全靠运气,而且到高三,各学科大量的做题,势必给可怜的语文学习带来了没时间做语文看语文的局面。语文教学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在课堂上要质量,要效率。努力为学生学语文、自己教语文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学习环境。 二、营造民主课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课堂上多关注语文弱科同学,给他们精神鼓励,让学生在自信的阳光下成长,学习。对各班成绩优秀但语文总拖后腿的学生,利用课余和周六时间帮他们扫除学习中的疑问,耐心的讲解以此打动他们,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收到良好效果。善于捕捉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某一闪光点,以此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提高效率,上好讲评课 进入高三,面临着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等一系列

小学新教师培养计划【最新版】

小学新教师培养计划 篇一:xxx小学新教师培养工作计划(3011字) 历年来,上级主管部门相继为我校分配进来一批刚踏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培养新教师尽快上轨工作并使他们得到师德、履职、专业成长与发展使我们本期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和今后的中长期重点工作。 一、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1、造就一支“勇立潮头、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新教师队伍,具有团队精神,争创一流业绩,促进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创造条件,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通过几年的培养与锻炼,使新教师能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二)、远景目标:

1、积极高尚的思想品质 2、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 3、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具体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 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树立勤奋、拼搏、奋斗精神。 2、较强的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能够全面深入地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了解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讲课时重点突出,选用方法得当,难点突破。 3、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激励与鼓励为主,能以富于情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驾驭课堂能力强,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睿智。 4、较强的教学能力 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5、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新教师的基本功概括为“四个一”,即写一笔好字,练一副好口才,记一肚子好诗文,写一手好文章;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6、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能按教育规律组织管理学生,筛选、用好班干部,悉心管理班级日常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工作,能和家长交流沟通,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一:青年教师培训心得 破茧成蝶完成高校教师的华丽转身 —— XX年青年教师培训心得 艺术学院 X X 回想儿时,曾有段时间我对美丽的蝴蝶充满了好奇,几乎洞悉其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珍珠一般的卵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于寂静之中的蛹,最后羽化成蝶。饱经坎坷,这些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蜕变,让生命得以绚烂绽放。 恋恋不舍地脱下期待已久的硕士服,告别了学生时代,尚显青涩的我们,幸运地成为XX大学一名神圣的教师。初登讲坛,胸怀万丈豪情的同时,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不安——面对人生新的际遇与挑战,面对重于泰山的责任,我们该如何应对,又如何破茧成蝶般地完成向一名优秀高校教师的华丽转型? 带着迷惘与期待,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XX年第三期青年教师培训。总体来说,本次培训从报告人到报告内容,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针对性,主题鲜明,教育意义深刻,也体现出我校对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视。围绕人事制度改革、学校沿革、教学规范、科研方法、教学艺术、廉洁从教、论文规范等与我们今后发展息息相关的几个方面,我校九位教

学、管理经验丰富的前辈在培训班上向我们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带着问题去接受培训,总是能收到更显著的效果。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我对我校的历史沿革、当前的人事制度、教师基本素质、本科教学评估要求等方面有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受益颇多。总结起来,自己的感悟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 一、教师天职,任重如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短短的六个字,道出的不仅仅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更包含了重于泰山的责任。在培训班上,我对XX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记忆深刻:“教师教坏一个学生,要比生产一件坏的机器责任大得多!”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着,它让我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深重。作为大学生一生之中仅有的几位授业恩师之一,我们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的高度,决定了学生将来能否成才,甚至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命运!面对重如泰山的责任,我们又有哪一位老师能够坦然处之? 在从事教学任务的过程中,X老的那句话一直在鞭策着我,让我时刻把教书育人、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一刻也不敢放松自己,这在另一方面也成为激励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良方妙药。

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关系到教师整体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一 3月14日,我参加了我校青年教师培训。通过这半天的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讲话也为我将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对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在培训中,马廷芳校长为我们主讲了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以及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张苏校长对我们进行了教学技能的培训;佟欣铭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她在美国教学的经历。 通过学习,我了解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义务——教书育人。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在培训期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谈到职业道德,其实每一项职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但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榜样和标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种年龄阶段,教师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过他们的父母。所以,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品德发展。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觉得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体现在教育责任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业关系着下一代的身心发展,关系着祖国建设的明天,是中国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应该是极其强烈的,只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带动起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留意学生的反应和变化,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改正不良的习惯都是教师的基本责任。如果缺乏对学生负责的心态,又如何将工作热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呢?更别谈兢兢业业地为学生服务了。 教师的职业道德还体现在工作效率上。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应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知识,传授学生先进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艰难的事,关键看一个老师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单调地将自己肚中的知识塞给学生,这就是件简单的事。如果要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既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学习,又能懂得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是件艰难的事。优秀老师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研究教学方法,有所

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计划正 式版

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积极探讨评价改革,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强化指导服务职能,促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抓学习,强研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理论学

习的实效性。 课程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本学期学习内容分为学校推荐必读学习文章和教师自选文章两部分。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和教学实际撰写较深刻的学习,以加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每一个教师一学期要写的学习笔记。学校将定期对学习和学习笔记的质量进行重点检查评估。 2、继续开展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活动,[莲山课件 ]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看待教学和科研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看待教学和科研 传统印象中认为,大学教师既是发表学术专著的学者,又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提到教学与科研,我们想当然成那是大学教师的必修课,因为它们都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力的必要条件,二者似乎并无矛盾。然而随着高校评审体制的改革和一些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下降,特别是一些貌似公平竞争的评定职称与奖励制度使得我们的高校科研活动严重变形,应运而生的就是学术腐败,为世人诟病。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免引起人们的重新审视,那么教学与科研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当前的高校科研陷入了怎样的误区?对于走上高校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而言,很值得去探讨一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三大职能已经得到公认。但是,不同的大学,由于科研的类型和范围不同,以及动机的差异,对教学所产生的作用亦迥然不同,有的科研活动对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的则微不足道,有的甚至产生消极的影响。 大学目前盛行的科研,根据其动机的不同,可分四种情形。首先是一种“形式上的科研”。应该说,科研本身是一种思维创造活动,它的成果可以以文章、产品等形式体现,但并不意味着写文章就等于搞科研,观念上的错误导致现实中把不同质量的文章数量当作衡量科研水平的尺度。大学教师们为了证明科研能力或职称评定需要,盲目地编写文章,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发表。一时间,学术刊物和书籍泛滥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可悲的是就有许多刊物就靠这种来源在生存。其次是一种“理论化的科研”。如果说科研工作取得一点进展,也大多停留在理论假设阶段,有80%以上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性尚待证明,如何纳入教学?尤其是面对经费短缺、设备陈旧、信息闭塞的普通院校,用纸上谈兵的科研去促进教学更是不免有些荒诞。第三是一种“效益的科研”。当今的高校已非“象牙塔”的纯净之地,受经济动机的驱使,很多教师投身于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研究之中,只要能有效益,他们无须考虑与谁合作,合作怎样的项目。客观上可能带给企业以活力,为社会提供了服务,然而,这种科研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是难以确定的。如果说这种研究活动鉴于它不同于形式上和理论化的“科研”,对教学会有一点影响的话,那也是极少的。第四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但是具体牵涉到与教学的关系,我想也不应并列地看待,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学科,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很难在一个人身上集中体现,应该因人而异。 作为大学教师,教育一个国家最有前途的年轻人这项工作才是他们最有意义的事业,倘若都舍本逐木地投身于所谓的研究之中,是不可想象的。还有随着教师级别的上升,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越发不明显。越有经验的教授实际上越来越脱离本科教学岗位,有些学校只能硬性规定教师必须担当本科教学。

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根据学校安排,我担任两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两名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能胜任各自的教学工作。在校内开展公开课,得到好评,参加赛教取得好成绩。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学初根据教师具体情况制定培养计划,明确目标。首先要抓好教学基本功,因为教学基本功是完成教学任务务必具备的基本条件,把教学基本功转化为课堂教学潜力,就会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是着重提高专业技术及教学水平。提高青年教师准确把握课标、正确处理教材和灵活运用教法的潜力,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课外辅导更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做好辅导,实现教学的差异化。 二、言传身教,形成高尚师德。培养青年教师,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核两名青年教师在一起经常讨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义,自己爱学生、工作认真负责,引导她们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她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做学生敬爱的好老师。徐维维老师获得年度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三、立足教学常,促业务提升。我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五个方面入手,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养。指导和帮助她们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懂得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落实教学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耐心指导青年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结合学情备好每节课。指导青年教师做好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指导她们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评估课堂效果,学生学习效果。引导青年教师做好课外辅导,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对学困生用心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信心。

四、共同研讨,增强授课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善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一年来,多次推门听课,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了她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课程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透过这个活动来提高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驾驭能力。指导她们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经过长期的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以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展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的过程,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我们一起成长。 指导教师XXX 2016年7月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doc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教师行列的新教师,经过参加青年教师培训,我懂得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时候,看着这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眸,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让人尊重的职业,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心”。它包括“对学生的爱心,耐心,以及责任心”当拥有此“心”时,才意味着教学生涯的刚刚开始。 我认为作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做到: 一、强化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神圣而光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责任更加重大,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少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书”同时更要做到“育人”。做老师难,做一名好老师更难,需要我们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素质,因为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榜样和标准,所以,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品德发展。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注重课堂效率 保证课堂效率要做到: 1、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2、有效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 3、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不只学会,更重要的是学会“学”。 三、总结教学经验,做好课堂开发向课程教程的转变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在上好课的同时,还要给自己一个定位,给未来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不能一味的去教学,教好一堂课了,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万万不能的,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不足。 四、取众人之长、补己之短。 “老教师”们有着及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听完授课大赛和老教师的讲座后,都让我收益非浅。综合自己的教学,作出及时调整,力求对知识点不重,不漏。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由衷感谢学校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平台,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同时也给我日后的教学起到了引导作用。培训后,我更感觉到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我在日后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碰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有通过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