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牌坊一览表
- 格式:rtf
- 大小:60.59 KB
- 文档页数:4
古徽州牌坊的等级和分类
古徽州牌坊如今被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其中,一级牌坊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级牌坊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级牌坊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四级牌坊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此同时,古徽州牌坊还被分为三类,即祠堂牌坊、社稷牌坊和历史牌坊。
祠堂牌坊主要建于祖庙,用以祭奠祖先,多以宗室陈室和先人志石等示范先人崇敬守封等门第;社稷牌坊主要建于宗室祠坛社稷祠,以崇拜社稷为主;历史牌坊主要建于历史古迹遗迹等处,以纪念记忆历史古迹遗迹为主。
- 1 -。
安徽牌坊群景点介绍
安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中,牌坊是安徽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不仅是建筑历史的见证,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介绍几个安徽著名的牌坊群景点。
1. 安徽宿松县马鞍山牌坊群
马鞍山牌坊群建于明代,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坐落于安徽宿松县的南部,在宏村、西递等景区附近,是安徽牌坊群中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里有大小不同的牌坊40多座,构成了一道宏伟的牌坊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2. 安徽黟县南黄门牌坊群
南黄门牌坊群位于安徽黟县城南约2公里处,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牌坊18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高达13米的“尊经亭”,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大的牌坊之一。
南黄门牌坊群被誉为“东方巨型石雕博物馆”,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3. 安徽天柱山牌坊群
天柱山牌坊群位于安徽天柱山风景区内,由明代建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牌坊20多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高达26.6米的“天柱牌坊”,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牌坊之一。
天柱山牌坊群被誉为“华夏艺术瑰宝”,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是安徽著名的牌坊群景点介绍,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
和文化背景,是旅游者了解安徽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安徽皖南地区现存牌坊一览表安徽皖南地区现存牌坊一览表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安徽皖南地区现存牌坊一览表序号名称位置时代文物保护单位级别1 丞相状元坊歙县富乡槐塘村南宋始建历代皆修歙县文物保护单位2 贞白里坊歙县郑村乡郑村元末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叶氏木门坊歙县城关斗山街明洪武4 慈孝里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明永乐5 尚宾坊歙县城关城东路明成化6 汪氏科第坊歙县富乡大里村明成化始建7 进士第坊绩溪县浩寨乡冯村明成化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 世肖坊绩溪县瀛洲乡仁里村明成化9 洪氏宗祠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明弘治10 旌孝坊歙县郑村乡潭渡村明弘治11 进士坊旌德县白地乡江村明弘治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12 江文敏进士坊旌德县白地乡江村明弘治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13 五马坊歙县许村镇明正德14 龙兴独对坊歙县富乡槐塘村明正德歙县文物保护单位15 忠烈祠坊歙县郑村乡西溪南明正德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 翰苑坊歙县呈坎乡灵山村明正德17 白之门坊歙县郑村乡郑村后街明正德18 进士第门坊徽州区岩寺镇后街明正德徽州区文物保护单位19 江氏世科坊歙县城关东门外明中期20 薇省坊歙县许村镇高阳村明嘉靖21 罗田方氏宗祠坊歙县罗田乡罗田村明嘉靖22 大夫坊歙县城关城东路明嘉靖23 四柱四方坊歙县富乡丰口村明嘉靖歙县文物保护单位24 石冈汪氏宗祠坊歙县罗田乡石冈村明嘉靖25 郑氏世科坊歙县富乡丰口村明嘉靖26 方贵文进士坊歙县罗田乡虹光村忠塘明嘉靖27 鲍灿孝行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明嘉靖28 柯乔宅门坊青阳县九华乡柯村明嘉清青阳县文物保护单位29 栾世尚书坊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明嘉清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 大夫坊绩溪县浩寨乡冯村明嘉靖31 程定进士坊绩溪县华阳镇项家桥明嘉靖32 尚书府坊绩溪县瀛洲乡浒里村明嘉靖33 药公墓道坊绩溪县瀛洲乡仁里村明嘉靖34 节妇坊绩溪县家朋乡􏳢头村明嘉靖35 旌表坊绩溪县家朋乡􏳢头村明嘉靖36 胡淳墓道坊绩溪县临溪镇石榴村明嘉靖37 双寿承恩坊歙县许村镇明隆庆38 殷尚书坊歙县桂林乡殷家村明万历歙县文物保护单位39 大司徒坊歙县桂林乡殷家村明万历歙县文物保护单位40 三世二品坊歙县罗田乡虹光村忠塘明万历41 许国石坊歙县城关解放街明万历42 高阳里坊歙县城关东门外明万历43 父子明经坊歙县城关上路街明万历44 金紫祠坊徽州区潜口乡潜口村明万历45 龙章褒节坊歙县富乡沙溪村明万历歙县文物保护单位46 柏台世宠坊歙县城关新安门内侧明万历47 砖雕门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明万历48 吴中明坊歙县篁墩乡西溪南村明万历49 旌表坊绩溪县华阳镇北大街明万历50 旌表坊绩溪县华阳镇北大街明万历51 鲍氏书孝坊歙县城关上路街明天启52 鲍象贤尚书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明天启53 父子大夫坊歙县富乡稠墅村明天启54 三朝典翰坊歙县许村镇高阳村明崇桢55 豸绣重光坊歙县城关北大街明末56 大郡伯第门坊歙县许村镇高阳村明代57 古亭坊宣州市敬亭山南麓时代宣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 金鳅地石坊广德县柏垫镇燕塘村明代59 龙源牌坊休宁县兰渡乡龙源村明代60 大夫牌坊休宁县商山乡商山村明代61 小牌坊休宁县冰潭乡小村明代62 齐云山牌坊群休宁县岩前镇齐云山明代63 太塘牌坊休宁县岩前镇太塘村明代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64 包大智坊泾县包合乡包村明代65 大夫第牌坊石台县六都乡大夫第明代66 胡文光刺史坊黟县东源乡西递村明代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 程名牌坊祁门县胥岭乡六都村明代祁门县文物保护单位68 育英坊南陵县烟墩乡格里村明代69 济美坊当涂县湖阳乡大邢村明代当涂县文物保护单位70 韦氏节孝坊广德县梨山乡双龙桥村明、清71 棠樾石牌坊群歙县富乡棠樾村明、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 稠墅牌坊群歙县富乡稠野村明、清歙县文物保护单位73 恩褒双节门坊歙县桂林乡江村明、清74 青云接武坊贵池市烟柳园老牌场明、清75 黄氏孝烈门坊歙县城关斗山街清顺治76 胡氏节孝坊歙县南沅口乡琳村清康熙77 宝婺中天坊歙县小溪乡小溪村清康熙78 吴蔚起坊歙县篁墩乡南溪南村清康熙79 胡氏进士坊歙县桂林乡吴川村清康熙80 同胞翰林坊徽州区潜口乡唐模村清康熙徽州区文物保护单位81 旌表坊绩溪县华阳镇项家桥清康熙82 蒋氏节孝坊歙县富乡徐村下街清雍正83 黄氏节孝坊歙县桂林乡新管村清雍正84 吴氏世科坊歙县城关中山巷清雍正85 吴家节孝坊徽州区岩寺镇下长林村清雍正85 吴家节孝坊徽州区岩寺镇下长林村清雍正86 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清乾隆87 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清乾隆88 吴氏节孝坊歙县富乡稠墅村清乾隆89 方氏节孝坊歙县富乡稠墅村清乾隆90 褒荣三世坊歙县富乡稠墅村清乾隆91 洪氏进士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清乾隆92 恩褒四世坊徽州区潜口乡麻榨下清乾隆93 吴氏贞节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清乾隆94 含贞蕴粹坊歙县城关北大街清乾隆95 徐氏祖祠坊歙县富乡徐村清乾隆96 姚氏贞节坊歙县昌溪乡昌溪村清乾隆97 宗仁公墓道坊歙县雄村乡雄村清乾隆98 鲍公墓道坊歙县雄村乡雄村清乾隆99 光分列爵坊歙县雄村乡雄村清乾隆100 仇氏贞节坊歙县富乡高金村清乾隆101 汪氏节孝坊歙县溪头乡兰田村清乾隆102 四世一品坊歙县雄村乡雄村清乾隆103 蜀源贞寿之门坊徽州区潜口乡蜀源村清乾隆104 蜀源鲍氏节孝坊徽州区潜口乡蜀源村清乾隆105 许氏节孝门坊歙县富乡大里村清乾隆106 黄氏节孝门坊歙县郑村乡郑村清乾隆107 崇报祠坊歙县雄村乡雄村清乾隆108 孙村贞节坊旌德县孙村乡玉屏村清乾隆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109 洋川贞节坊旌德县白地乡洋川村清乾隆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110 陈良台孝义坊青阳县南阳乡三溪村清乾隆111 沈氏贞节坊石台县六都乡银坦村清乾隆112 蜀源赞宪坊徽州区潜口乡蜀源村清中期113 彤史垂芳坊歙县许村镇环泉村清嘉庆114 双节坊歙县许村镇环泉村清嘉庆115 鲍逢昌孝子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清嘉庆116 乐善好施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清嘉庆117 牌边汪氏贞节坊歙县郑村乡牌边村清嘉庆118 洪坑吴氏节孝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清嘉庆119 百岁坊泾县黄村乡九峰村清嘉庆泾县文物保护单位120 贞烈坊泾县南容乡濂长村清嘉庆121 定潭吴氏节孝坊歙县定潭乡定潭村清道光122 徐氏贞节坊歙县桂林乡慈姑村清咸丰123 方守仁义石坊黟县宏潭乡竹溪村清同124 竹溪石坊群歙县西村乡竹溪村清末125 竹溪节孝石坊歙县西村乡竹溪村清末126 孝贞节烈坊歙县城关新南路清末127 南楼石牌坊宣州市内东鳌峰清代128 元氏妻贞节坊广德县邱村乡后岗村清代129 富溪牌坊休宁县榆村乡富溪村清代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130 金牌坊休宁县渠口乡金村清代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131 柔川三石坊歙县坑口乡柔川村清代132 屯田汪氏节孝坊歙县上丰乡屯田村清代133 白沙孝子坊旌德县南关乡白沙村清代。
歙县城⾥⽃⼭街内⾘绣重光坊:歙县城⾥⽃⼭街内黄⽒节烈门坊位于歙县徽城镇⽃⼭街上。
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
三间三楼,砖砌,⾼7.5⽶,宽6.4⽶,雀替砌成垫⽊式,叠涩出檐,现檐已毁。
字板上书有“旌表故儒童吴沛妻黄⽒节烈”。
事迹据《歙县志》载黄⽒以“夫亡绝粒以殉”。
⽃⼭街⼊⼝叶⽒⽊牌坊:叶⽒贞节⽊门坊位于徽城⽃⼭街道13号,明洪武⼆⼗四年(1391年)⽴。
上盖⼩⽡,檐枋墨书“旌表江莱甫妻叶⽒贞节之门”。
上有“圣旨”牌,是乾隆间维修时题写,现保存尚好。
叶⽒贞洁⽊牌坊极可罕见,因可牌坊横额上题有“双龙圣旨”、“⽟玺印”和“旌表江莱甫妻叶⽒贞洁之门”⼀⾏⼤字,。
叶⽒16岁就嫁给歙县⽃⼭街的江莱甫,26岁便死了丈夫。
因江莱甫⽆后就过继了侄⼉来抚养。
元朝末年兵荒马乱之时,她带着婆婆避难于⼭⾕中,权尽孝道。
明洪武⼆⼗四年(1391)已85岁的叶⽒受到了朝廷旌表。
她寿逾百岁⽽终,是⼀个地地道道的⽼寿星。
守节七⼋⼗年的百岁⼈瑞,令⼈敬服。
歙县城⾥许国⽯坊中国牌坊史上的巅峰之作,其有三绝:⼀、⼋脚牌坊,许国为造此牌坊,不惜犯上作乱,逾越规制,被天⼦笑批“下不为例”,中国绝⽆仅有;⼆、⽣前建造,中国绝⽆仅有;三、⽯刻技术,仿⽊接榫,中国绝⽆仅有。
许国⽯坊位于徽州府歙县,属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位于歙县城内,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明代⽯坊建筑,⽴于万历⼗⼆年(1584年)。
许国⽯坊四坊架连,⼋脚并⽴,俗称“⼋脚牌坊”,它以中华独⼀⽆⼆的雄姿成为举世瞩⽬的“国宝”,被誉为“东⽅凯旋门”。
⽯坊四⾯⼋柱,“⼝”字形,故俗称“⼋脚牌楼”。
南北长 11.54⽶,东西宽6.77⽶,⾼11.4⽶,⾯积78.13平⽅⽶。
许国⽯坊是仿⽊构造建筑,有脊、吻、⽃拱。
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坊组成。
⽯料全部采⽤青⾊茶园⽯,⽯料质地坚硬,粗壮厚度,有的⼀块就重达四、五吨,⽯坊雕饰艺术更是巧夺天⼯。
每⼀⽅⽯柱、每⼀道梁坊、每⼀块匾额,每⼀处⽃拱和雀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
徽州牌坊—歙县县城牌坊汇总春节回来一直没有更新,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写文稿而是写了很多但一直不尽如意。
这个公众号随着大家的关注和关心给了我动力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
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也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作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历史古迹爱好者,创建这个公众号的初心也仅仅是为了给大家分享介绍徽州地区的古迹、建筑和牌坊。
在新的一年我希望能继续给大家推送符合大家“口味”的文章,可以让大家注意到徽州有许多令人陶醉的地方。
我们大家都知道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是古徽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中歙县的牌坊应该是最较为独特的。
以下我为大家介绍我所知的位于歙县县城内的牌坊(纯属个人统计如有出入欢迎补充)大家也可以在假期去歙县挨个打卡这些牌坊。
多图预警!1、许国八角牌坊(八角牌楼)位于歙县中和街,通过歙县府衙穿过阳和门就可以看见。
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角牌坊,可以说“八角牌楼”是歙县牌坊的代表,在我的印象里像许国八角牌坊这种形式相似的一座牌坊是位于歙县富堨镇丰口的台宪四面坊(位于河边我会专门介绍这座牌坊的)。
2、叶氏贞洁坊(之前文章介绍过,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以前的推文)位于歙县斗山街,斗山街没有什么岔路比较好找。
叶氏贞洁坊相传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叶氏在元末躲避战乱时曾救助过落难的朱元璋,于是在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便为叶氏修建门坊以旌表叶氏贞洁。
3、吴氏节烈砖石坊(之前文章也介绍过)位于歙县斗山街,比较好寻找同样也是贞洁牌坊。
4、豸绣重光坊(之前文章介绍过)位于歙县大北街,在交通路口处比较好寻找。
这是一座朝廷为了弥补冤情、恢复人清白、补偿当事人而修建的牌坊。
5、孙氏贞洁坊位于歙县大北街,这个牌坊有点特殊位于房屋之上,如若不抬头仔细看非常有可能走过。
6、吴氏世科坊位于歙县中山巷,是为了纪念吴氏历代科举进士而建立。
7、鲍氏节孝坊位于歙县新路街,这座牌坊建于明天启六年是为了旌表许立德妻子鲍氏而修建。
西递宏村和棠樾牌坊群
曾经的足迹:2003年12月19-21日游览了安徽黟县的西递、宏村和歙县的棠樾牌坊群,回上海经过杭州时顺道游了钱王祠。
印象中还游了花山迷窟,但已找不到照片,是哪一次去的记不清了。
西递、宏村位于安徽黄山市黟县,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7月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1年5月升格为5A级景区。
棠樾七连座的牌坊群,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是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1996年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 西递古村。
02
03
04
05
06
07 棠樾牌坊群。
08
09
10
11 宏村。
12
13
14
15 歙县古城。
16
17
18
19
20
21 钱王祠。
22
23
24
25
26
27
28。
【徽州牌坊】歙县牌坊之八,大里汪氏世科坊在歙县的富堨镇大里村,村中有一座牌坊,俗称“汪氏世科坊”,牌坊前的照池还在。
可见,牌坊原来立在大里村原汪氏祠堂门,祠堂拆了,留下了牌坊和照池,在诉述着流逝的岁月。
上题:恩荣;进士。
(成化)己亥年(1479年)春月立,乾隆乙卯年孟冬月修,道光三十年秋月重修。
坊材料是青石和红砂石两种。
四柱三间冲天式,仿木结构,上有高浮雕,漏雕,麒麟,双狮戏珠,吉祥花卉等图案,有徽州石雕的特色。
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牌坊上记载,推测此坊建于明代天顺或成化年间,记载了大里村汪氏在天顺年间到清代道光年间的科举情况,计15名贡生,8名举人,3名进士。
牌坊上名次最高的人是汪永锡,是乾隆十九年庄培因榜传胪,一甲三名,他第四名,也就是二甲第一名。
乾隆十九年状元庄培因,乾隆二十四年就早早去世了,时年才37岁,甚为可惜。
同榜的榜眼王鸣盛,后来成为考据大师。
二甲四名,纪昀成为大学问家,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纪晓岚。
二甲第四十名钱大昕为汉学家、史学家,誉为一代儒宗。
因此,庄培因榜被称为"名榜"。
汪永锡,字孝传,号晓园,钱塘人,二甲第一名,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内阁学士。
与洪侨同科中式进士,也跟洪进士结下了莫逆之交,于乾隆四十二年为洪侨的妻子题写了碑铭。
汪贵,成化十四年进士,三甲。
民国《歙县志》记载:汪贵,字良贵。
由进士授嘉善令,首覈买田不割税小民赔纳之弊,省上下无名馈送钱,扶弱抑强豪,猾诬之送吏部。
民数千擁舟攀号,请留其衣作留衣亭。
邑士周寅等为上书讼冤。
家宰王恕特奏请复职,改固始县。
卒于官,所遗仅衣被而已。
牌坊上第三名进士是万历二十六年戊戌赵秉忠榜的汪之彦,三甲第十三名,建昌推官。
当时汪之彦已是江夏籍。
牌坊上遗漏的进士,详查民国《歙县志》,得知是嘉庆十四年洪莹榜进士,叫汪士侃,寄籍无锡县,祖籍歙县大里村人。
此人做过四川双流县知县,主持编撰《双流县志》。
道光三十年村里人重修牌坊时,大概汪士侃与家乡已经失去联系了,但《歙县志》上汪士侃嘉庆九年中举人,嘉庆十四年中进士都有记载。
安徽牌坊群景点介绍
安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其中,牌坊是安徽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徽的牌坊群更是集中展示了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安徽省著名的牌坊群景点。
1. 三联大牌坊群: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三联镇,是安徽省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清时期的牌坊群,被誉为“华东第一牌坊群”。
2. 天柱山牌坊群: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天柱山景区内,共有
牌坊33座,其中最有名的是“天柱山户部大牌坊”,是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尚书李绩为祭祀牛头马面而建的。
3. 诏安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诏安镇,由元代至清
代不同的官员和地方名士建造而成,共有牌坊16座,是安徽省现存
最大的一组牌坊群。
4. 郎溪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淮南市郎溪县城内,始建于明代,
共有牌坊19座,其中最有名的是“天下第一坊”,高达17米,是中
国现存最大的单孔石拱牌坊。
以上就是安徽省著名的牌坊群景点介绍,每一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了解和感受安徽传统文化的绝佳去处。
- 1 -。
各地祠堂牌坊资料(部分)各地祠堂牌坊资料(部分)【漫敬堂】祠堂名。
位于黟县际联乡万村。
是韩氏宗祠。
建于明万历年间。
进深 39米,宽22米,占地约85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宽敞庄穆。
祠堂分三进,上厅为三层楼享堂,中厅为把堂,下厅为敞厅,前低后高,二个天井,石板铺地。
东西两侧山柱不靠壁,祠前有小塘,俗称"绣球",整幢祠堂成"扑地狮滚绣球"状。
内部斗拱为二跳五踩式,曲梁硕大,呈梭形,脊瓜柱二侧叉手楼有卷心花饰,平盘斗为仰花莲瓣,雕楼精美。
天井四周下斗拱,层叠相承,嗟峨多姿,气势壮观。
全祠共有99根柱,柱梁为白果、株树制作,历400余年无蜘蛛网,堪称奇异。
横仿上挂有"盛世人龙"、"宿德重恩"、"黍山硕望"、"名重一乡"、"寿考维棋"、"内阁中书"等功名匾额,显得富丽堂皇。
【北岸吴氏宗祠】祠堂名。
位于歙县北岸村。
建于1826年。
三间三进。
门厅为五风楼,八字墙须弥座石刻与檐下砖雕、博缝板木雕均极华美。
中进享堂月报梁、金柱粗硕宏大。
檐柱前有"黟县青"石栏,望柱头刻石狮,栏板上镌杭州西湖风景,洗练精致。
寝殿台基前立石栏与两边台阶垂带石栏板相接,寝前栏板刻"百鹿图"通景,群鹿隐现于山林间,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中进后廊天井栏杆,由13方栏板组成,望柱上饰石狮,栏板上刻镌礼器,亦极工丽。
下为蓄水池。
寝殿右侧墙上置一砖雕神龛,三间殿字式,雕作细腻。
左侧墙上竖嵌修饲碑记一方。
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门厅】祠堂名。
位于徽州区潜口村,1986年拆迁至潜口明居博物馆。
建于明弘治年间。
原为汪氏敦本堂的分祠,堂屋被毁,现存门厅五间及廊庑。
通面阔19.75米,进深12.5米,平面呈凹形,中间为天井水池。
阑额上加用补间铺作,以栌斗出双抄五铺作,一跳头并出45度斜拱承檐槽,以代令拱。
DA Y:1 目的地~鲍家花园、棠樾牌坊群、呈坎、渔梁坝早点:豆腐锅贴+小米粥=5.5¥。
鲍家花园+棠樾+男祠+女祠+古民居联票100¥学生半价出景点大门顺着大路走几分钟到棠樾村口,歙县被誉为“牌坊之乡”,据史料记载,歙县历代共建牌坊250多座,现存牌坊82座。
棠樾村里共有七座牌坊,明建三座清建四座.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动人故事。
连红楼梦都曾在这个拍摄过。
七座棠樾牌坊的来历:1、鲍灿孝行坊建于明嘉靖初年。
牌坊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侍郎鲍灿”。
据《歙县志》记载: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
其母两脚并,延医多年无效。
鲍灿事母,持续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
其孝行感动乡里,敬请旨建造此坊。
因鲍灿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故赠兵部右侍郎衔。
2、慈孝里坊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余岩、鲍寿逊父子而建。
为明代牌坊,横匾上刻“御制慈孝里”几个大字。
据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掠夺。
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并要二人杀一,让举感动天地,连乱军也不忍下刀。
后朝廷为旌表他们,赐建此坊。
清乾隆皇帝也曾为鲍氏宗祠题联“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
3、鲍文龄妻汪氏孝坊此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额刻“矢贞全孝”、“立节完孤”。
据县志记载,汪氏为棠樾人,25岁守寡,45岁去世,守节二十个春秋。
4、乐善好施坊据传,棠樾鲍氏家族当时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
其村鲍氏世家,至鲍漱芳时,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
他欲求皇帝恩准赐建”义“字牌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粮十万石,输银三万两,修筑河堤八百里,发放三省军饷,此举获得朝廷恩准。
于是,在棠樾村头又多了一座“ 乐善好施坊”。
5、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
因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劲三冬”、“脉存一线”而建。
徽州古牌坊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徽州古牌坊走进徽州最使人受到震撼的意象,是一座又一座的牌坊。
在徽州牌坊是与民居、祠堂并存的古建筑,共同构成徽州独举一格的人文景观。
徽州原有牌坊一千多个,现尚存有百余个,被誉为“牌坊之乡”。
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
徽州的牌坊种类很多,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志坊;二类为功德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
徽州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到清一代达到登峰造极。
大学士牌坊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牌坊”,俗称“八脚牌楼”。
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1584年),距今已月400余年的历史。
许国,歙县人。
明嘉靖乙丑年(1565年)中进士,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故人称“三朝元老”。
曾获御赐一品服出使朝鲜,驻外期间“馈赠一无所受,朝鲜勒石以颂”。
万历十一年(1583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赞机务,旋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次年9月又晋少保,授武英殿大学士。
不久,他即在故乡修建了这座石坊。
许国石坊集徽派文化于一身,在建筑上代表着16世纪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它实际是一座“科举纪念碑”,象征着在官本位的传统社会中读书入仕的崇高地位和科举成功为家族带来的无上荣誉。
西递胡文光牌坊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 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石雕牌坊,通体采用当地的“黟县青”大理石雕筑而成,整个牌坊上下用典型的具有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来,而每一处图案都蕴含有极深刻的寓意。
胡文光牌坊造型庄重、典雅,石刻技艺出众,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潜口方氏宗祠石牌坊潜口方氏宗祠石牌坊,刻有精美雕刻文魁星,是方姓祟文重儒的一个有力例证。
牌坊建于明嘉靖丁亥年(1527),四柱三间五楼,用徽州的白麻石雕琢砌筑,通体遍饰高浮雕,上枋和额枋的图案全都镂空,最高的浮雕高出底板28公分。
安徽皖南地区现存牌坊一览表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安徽皖南地区现存牌坊一览表1、丞相状元坊:歙县富乡槐塘村,南宋始建历代皆修。
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2、贞白里坊:歙县郑村乡郑村,建于元末。
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叶氏木门坊:歙县城关斗山街,建于明洪武。
4、慈孝里坊:歙县富乡棠樾村,建于明永乐。
5、尚宾坊:歙县城关城东路,建于明成化。
6、汪氏科第坊:歙县富乡大里村,明成化始建。
7、进士第坊:绩溪县浩寨乡冯村,建于明成化。
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世肖坊:绩溪县瀛洲乡仁里村,建于明成化。
9、洪氏宗祠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建于明弘治。
10、旌孝坊:歙县郑村乡潭渡村,建于明弘治。
11、进士坊:旌德县白地乡江村,建于明弘治。
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
12、江文敏进士坊:旌德县白地乡江村,建于明弘治。
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
13、五马坊:歙县许村镇,建于明正德。
14、龙兴独对坊:歙县富乡槐塘村,建于明正德。
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15、忠烈祠坊:歙县郑村乡西溪南,建于明正德。
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翰苑坊:歙县呈坎乡灵山村,建于明正德。
17、白之门坊:歙县郑村乡郑村后街,建于明正德。
18、进士第门坊:徽州区岩寺镇后街,建于明正德。
徽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19、江氏世科坊:歙县城关东门外,建于明中期。
20、薇省坊:歙县许村镇高阳村,建于明嘉靖21、罗田方氏宗祠坊:歙县罗田乡罗田村,建于明嘉靖。
22、大夫坊:歙县城关城东路,建于明嘉靖。
23、四柱四方坊:歙县富乡丰口村,建于明嘉靖。
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24、石冈汪氏宗祠坊:歙县罗田乡石冈村,建于明嘉靖。
25、郑氏世科坊:歙县富乡丰口村,明嘉靖。
26、方贵文进士坊:歙县罗田乡虹光村忠塘,建于明嘉靖。
徽州区岩寺镇9座牌坊介绍引言概述:徽州区岩寺镇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下辖的一个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迹而闻名。
其中,岩寺镇的9座牌坊是该地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牌坊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正文内容:1. 第一座牌坊:岩寺镇牌坊1.1 历史背景:岩寺镇牌坊建于明代,是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2 建筑风格:该牌坊采用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构造而闻名。
1.3 文化内涵:岩寺镇牌坊代表了徽派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徽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2. 第二座牌坊:文昌阁牌坊2.1 历史背景:文昌阁牌坊建于清代,是为了纪念文昌帝君而建造的。
2.2 建筑风格:该牌坊采用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屋顶和雕刻而著名。
2.3 文化内涵:文昌阁牌坊是岩寺镇的重要文化遗产,代表了崇尚学问和教育的精神。
3. 第三座牌坊:兴隆门牌坊3.1 历史背景:兴隆门牌坊建于明代,是岩寺镇的北门。
3.2 建筑风格:该牌坊采用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以其壮观的规模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
3.3 文化内涵:兴隆门牌坊象征着岩寺镇的繁荣和发展,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4. 第四座牌坊:梅园牌坊4.1 历史背景:梅园牌坊建于明代,是岩寺镇的南门。
4.2 建筑风格:该牌坊采用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构造而著名。
4.3 文化内涵:梅园牌坊代表了岩寺镇的园林文化,梅花象征着坚韧和美好的寓意。
5. 第五座牌坊:义庄牌坊5.1 历史背景:义庄牌坊建于清代,是为了纪念义庄而建造的。
5.2 建筑风格:该牌坊采用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以其庄重的气势和精美的雕刻而著名。
5.3 文化内涵:义庄牌坊是岩寺镇的重要历史遗迹,代表了徽州地区的传统美德和社群精神。
总结:岩寺镇的9座牌坊是该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们代表了徽派建筑风格的精髓,同时承载着岩寺镇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些牌坊不仅是岩寺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了解徽派文化和徽州地区历史的重要窗口。
徽州牌坊----歙县棠樾牌坊群棠樾牌坊群就没什么可多说的了,非常知名,几乎尽人皆知,“国4”。
很多年前就经常见到那幅经典的照片,一溜儿青灰色的石牌坊由近至远默然肃立,在绿色的原野里划出一道弯向天际的曲线,以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愫摇荡着人们的心旌。
然而真的走到近前,却不能不说,它的门票实在太贵了。
2008年的那次,过门未入。
2011年的这次,从郑村出来顺便走到它的门前,“门票130,惠售100元”,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走了。
岂料,在槐塘、稠墅转了一圈儿后,返回途中跑迷了道儿,阴差阳错地行至棠樾村侧翼,不期然发现,看上去戒备森严的景区,居然也可以……呵呵。
进入村内,穿过古巷,眼前豁然开朗,在一座典型徽派建筑跟前儿,牌坊群由西向东呈倒“L”形一线排开,由内向外数,第一座是位于鲍氏支祠右翼的“鲍灿孝子坊”。
每座牌坊脚下都有一面“文介”铭碑,逐一照录:“鲍灿孝子坊,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
鲍灿为母口吮脓疽,为时文人竞相歌颂,奏请于朝,立坊旌表。
嘉靖间鲍灿又为孙鲍象贤官禄庇荫,封赠兵部右侍郎。
”龙凤板刻“圣旨”二字,字牌两面皆书“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第二座牌坊是鲍氏支祠左翼的“慈孝里坊”。
“慈孝里坊,明初建,弘治十四年(1501)、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
此坊为表彰宋末元初鲍宗岩、鲍寿孙父子遭盗缚争死一事而建,事载《宋史·孝义传》。
明成祖立诗碑,追表所居里——棠樾为‘孝慈里’。
”龙凤板刻“御制”二字,字牌书“慈孝里”三字,两面同“鲍灿孝子坊”与“慈孝里坊”均为四柱三间三楼式,明代始建时选用白麻石,清乾隆年间重修时改用灰凝石,从石材色差上一眼便可辨别新旧构件。
第三座为“鲍文龄妻节孝坊”。
“鲍文龄妻节孝坊,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建。
鲍文龄妻汪氏,年廿五守节,抚孤子成立,四十五岁殁。
”龙凤板刻“敕建”二字,字牌正(东)面书“矢贞全孝”,背(西)面书“立节完孤”。
安徽牌坊群景点介绍
安徽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牌坊群景点,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
1. 长丰牌坊群:位于合肥市长丰县,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两代牌坊群之一,共有22座牌坊,很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2. 歙县牌坊群:位于黄山市歙县,是安徽省现存最大的牌坊群,共有18座,建于明代至清初,是江南古建筑的代表之一。
3. 南陵牌坊群:位于芜湖市南陵县,有“东南第一牌坊群”之称,共有19座牌坊,其中最著名的是清代的“百丈牌坊”,高达2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牌坊之一。
4. 九华山牌坊群:位于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内,共有15座牌坊,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牌坊群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清代的“蓬莱三岛牌坊”,成为九华山的标志。
5. 凤阳牌坊群:位于凤阳县城内,是安徽省最早的古代牌坊群,共有6座牌坊,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凤阳门”,是中国古代城门建筑的代表之一。
以上就是安徽牌坊群景点的简介,欢迎大家前往一探究竟。
- 1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位于黄山市歙县棠樾村东大道上
建于明清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歙县城区乘2路公交车到棠樾牌坊群。
村外的停车场建的很大,店铺不少,一看就是开发时间较长的景区。
同程订的门票,省了点钱,但不给门票,只打白条。
票价不菲,门市价100大元,除牌坊群外还包括棠樾古民居和鲍家花园,鲍家花园不在我的计划之列。
进入景区,一眼就能看到早已非常熟悉的画面---一排牌坊。
棠樾牌坊群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是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为顺序。
明坊三座:慈孝里坊,鲍灿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
前二坊为卷草型纹头脊式,后一坊为冲天柱式,三坊都是四柱三间三楼。
慈孝里坊上面镌刻“御制”、“慈孝里”字样,是旌表棠樾人鲍寿孙和他的父亲,即“父慈子孝”的牌坊。
明坊结构、规格基本相同,只是雕刻内容有所不同。
清坊四座是:鲍文龄妻节孝坊,鲍漱芳乐善好施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都是冲天柱式,结构类似,但雕刻比明坊精致。
牌坊群紧邻鲍氏支祠
鲍氏支祠又名敦本堂,在牌坊群西侧。
明嘉靖年间兴建。
清嘉庆二至六年重修。
门外有砖雕八字墙,上为五凤楼,“进而为堂,又进而为室。
门三楹,堂与室五楹”。
“清懿堂”坐落在棠樾村西端,与牌坊群相邻。
清懿堂是座女祠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用以纪念为徽商的辉煌同样作出牺牲和贡献的鲍氏妇女。
徽州牌坊群景点介绍说起徽州,那可真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徽州牌坊群,那里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每一块牌坊都像是会说话的老人家,讲着过去的事儿。
你走进牌坊群,一眼望去,哇塞,那叫一个壮观!牌坊一座挨着一座,像极了一排排威严的守护神,屹立不倒,历经风吹雨打,依旧挺拔如初。
这些牌坊啊,高的高的直插云霄,矮的矮的也有个三四层楼那么高,每一座都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你走近了看,那雕刻,哎呀,简直是艺术品中的艺术品!花鸟鱼虫,龙凤呈祥,啥都有。
工匠们的手艺真是绝了,每一刀每一划都透着匠心独运。
这些图案啊,不仅寓意吉祥,还藏着不少历史故事呢。
比如说那个龙凤呈祥的牌坊,说不定就是哪位达官贵人为了彰显自己家族的荣耀和地位,特意找人刻上去的。
再往前走几步,你会发现这些牌坊的故事真是数不胜数。
有的牌坊是为了纪念贞洁烈女,有的则是为了表彰孝子贤孙。
比如说那座“节孝坊”,听说就是为了表彰一位年轻寡妇,她丈夫去世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守节,一辈子没改嫁,把孩子拉扯大,还教育得特别有出息。
这故事听起来就让人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你说这牌坊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吗?还有一座牌坊挺有意思的,叫“父子尚书坊”。
这座牌坊啊,是为了纪念一对父子俩,他们都是朝廷里的大官,一个尚书还不够,俩都是!你说这得是多大的荣耀啊?这牌坊一立,整个村子的人都跟着沾光,走到哪儿都能挺起胸膛,自豪地说:“瞧,那就是我们家的牌坊!”走在牌坊群里,你会感觉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每一座牌坊都像是一个时光机,带你穿越回那个时代,感受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和信仰。
这些牌坊啊,虽然静静地立在那里,但它们却像是活的一样,有着自己的情感和灵魂。
你知道吗?这些牌坊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它们的“影子”。
你站在牌坊下面,抬头往上看,阳光透过牌坊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道道斑驳的光影,就像是给牌坊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些光影啊,会随着太阳的位置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拍照留念。
安徽皖南地区现存牌坊一览表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安徽皖南地区现存牌坊一览表
序号名称位置时代文物保护单位级别
1 丞相状元坊歙县富乡槐塘村南宋始建历代皆修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2 贞白里坊歙县郑村乡郑村元末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叶氏木门坊歙县城关斗山街明洪武
4 慈孝里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明永乐
5 尚宾坊歙县城关城东路明成化
6 汪氏科第坊歙县富乡大里村明成化始建
7 进士第坊绩溪县浩寨乡冯村明成化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世肖坊绩溪县瀛洲乡仁里村明成化
9 洪氏宗祠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明弘治
10 旌孝坊歙县郑村乡潭渡村明弘治
11 进士坊旌德县白地乡江村明弘治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
12 江文敏进士坊旌德县白地乡江村明弘治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
13 五马坊歙县许村镇明正德
14 龙兴独对坊歙县富乡槐塘村明正德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15 忠烈祠坊歙县郑村乡西溪南明正德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 翰苑坊歙县呈坎乡灵山村明正德
17 白之门坊歙县郑村乡郑村后街明正德
18 进士第门坊徽州区岩寺镇后街明正德徽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19 江氏世科坊歙县城关东门外明中期
20 薇省坊歙县许村镇高阳村明嘉靖
21 罗田方氏宗祠坊歙县罗田乡罗田村明嘉靖
22 大夫坊歙县城关城东路明嘉靖
23 四柱四方坊歙县富乡丰口村明嘉靖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24 石冈汪氏宗祠坊歙县罗田乡石冈村明嘉靖
25 郑氏世科坊歙县富乡丰口村明嘉靖
26 方贵文进士坊歙县罗田乡虹光村忠塘明嘉靖
27 鲍灿孝行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明嘉靖
28 柯乔宅门坊青阳县九华乡柯村明嘉清青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29 栾世尚书坊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明嘉清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 大夫坊绩溪县浩寨乡冯村明嘉靖
31 程定进士坊绩溪县华阳镇项家桥明嘉靖
32 尚书府坊绩溪县瀛洲乡浒里村明嘉靖
33 药公墓道坊绩溪县瀛洲乡仁里村明嘉靖
34 节妇坊绩溪县家朋乡􏳢头村明嘉靖
35 旌表坊绩溪县家朋乡􏳢头村明嘉靖
36 胡淳墓道坊绩溪县临溪镇石榴村明嘉靖
37 双寿承恩坊歙县许村镇明隆庆
38 殷尚书坊歙县桂林乡殷家村明万历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39 大司徒坊歙县桂林乡殷家村明万历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40 三世二品坊歙县罗田乡虹光村忠塘明万历
41 许国石坊歙县城关解放街明万历
42 高阳里坊歙县城关东门外明万历
43 父子明经坊歙县城关上路街明万历
44 金紫祠坊徽州区潜口乡潜口村明万历
45 龙章褒节坊歙县富乡沙溪村明万历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46 柏台世宠坊歙县城关新安门内侧明万历
47 砖雕门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明万历
48 吴中明坊歙县篁墩乡西溪南村明万历
49 旌表坊绩溪县华阳镇北大街明万历
50 旌表坊绩溪县华阳镇北大街明万历
51 鲍氏书孝坊歙县城关上路街明天启
52 鲍象贤尚书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明天启
53 父子大夫坊歙县富乡稠墅村明天启
54 三朝典翰坊歙县许村镇高阳村明崇桢
55 豸绣重光坊歙县城关北大街明末
56 大郡伯第门坊歙县许村镇高阳村明代
57 古亭坊宣州市敬亭山南麓时代宣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8 金鳅地石坊广德县柏垫镇燕塘村明代
59 龙源牌坊休宁县兰渡乡龙源村明代
60 大夫牌坊休宁县商山乡商山村明代
61 小牌坊休宁县冰潭乡小村明代
62 齐云山牌坊群休宁县岩前镇齐云山明代
63 太塘牌坊休宁县岩前镇太塘村明代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64 包大智坊泾县包合乡包村明代
65 大夫第牌坊石台县六都乡大夫第明代
66 胡文光刺史坊黟县东源乡西递村明代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7 程名牌坊祁门县胥岭乡六都村明代祁门县文物保护单位
68 育英坊南陵县烟墩乡格里村明代
69 济美坊当涂县湖阳乡大邢村明代当涂县文物保护单位
70 韦氏节孝坊广德县梨山乡双龙桥村明、清
71 棠樾石牌坊群歙县富乡棠樾村明、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 稠墅牌坊群歙县富乡稠野村明、清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73 恩褒双节门坊歙县桂林乡江村明、清
74 青云接武坊贵池市烟柳园老牌场明、清
75 黄氏孝烈门坊歙县城关斗山街清顺治
76 胡氏节孝坊歙县南沅口乡琳村清康熙
77 宝婺中天坊歙县小溪乡小溪村清康熙
78 吴蔚起坊歙县篁墩乡南溪南村清康熙
79 胡氏进士坊歙县桂林乡吴川村清康熙
80 同胞翰林坊徽州区潜口乡唐模村清康熙徽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81 旌表坊绩溪县华阳镇项家桥清康熙
82 蒋氏节孝坊歙县富乡徐村下街清雍正
83 黄氏节孝坊歙县桂林乡新管村清雍正
84 吴氏世科坊歙县城关中山巷清雍正
85 吴家节孝坊徽州区岩寺镇下长林村清雍正
85 吴家节孝坊徽州区岩寺镇下长林村清雍正
86 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清乾隆
87 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清乾隆
88 吴氏节孝坊歙县富乡稠墅村清乾隆
89 方氏节孝坊歙县富乡稠墅村清乾隆
90 褒荣三世坊歙县富乡稠墅村清乾隆
91 洪氏进士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清乾隆
92 恩褒四世坊徽州区潜口乡麻榨下清乾隆
93 吴氏贞节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清乾隆
94 含贞蕴粹坊歙县城关北大街清乾隆
95 徐氏祖祠坊歙县富乡徐村清乾隆
96 姚氏贞节坊歙县昌溪乡昌溪村清乾隆
97 宗仁公墓道坊歙县雄村乡雄村清乾隆
98 鲍公墓道坊歙县雄村乡雄村清乾隆
99 光分列爵坊歙县雄村乡雄村清乾隆
100 仇氏贞节坊歙县富乡高金村清乾隆
101 汪氏节孝坊歙县溪头乡兰田村清乾隆
102 四世一品坊歙县雄村乡雄村清乾隆
103 蜀源贞寿之门坊徽州区潜口乡蜀源村清乾隆
104 蜀源鲍氏节孝坊徽州区潜口乡蜀源村清乾隆
105 许氏节孝门坊歙县富乡大里村清乾隆
106 黄氏节孝门坊歙县郑村乡郑村清乾隆
107 崇报祠坊歙县雄村乡雄村清乾隆
108 孙村贞节坊旌德县孙村乡玉屏村清乾隆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109 洋川贞节坊旌德县白地乡洋川村清乾隆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110 陈良台孝义坊青阳县南阳乡三溪村清乾隆
111 沈氏贞节坊石台县六都乡银坦村清乾隆
112 蜀源赞宪坊徽州区潜口乡蜀源村清中期
113 彤史垂芳坊歙县许村镇环泉村清嘉庆
114 双节坊歙县许村镇环泉村清嘉庆
115 鲍逢昌孝子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清嘉庆
116 乐善好施坊歙县富乡棠樾村清嘉庆
117 牌边汪氏贞节坊歙县郑村乡牌边村清嘉庆
118 洪坑吴氏节孝坊歙县罗田乡洪坑村清嘉庆
119 百岁坊泾县黄村乡九峰村清嘉庆泾县文物保护单位
120 贞烈坊泾县南容乡濂长村清嘉庆
121 定潭吴氏节孝坊歙县定潭乡定潭村清道光
122 徐氏贞节坊歙县桂林乡慈姑村清咸丰
123 方守仁义石坊黟县宏潭乡竹溪村清同
124 竹溪石坊群歙县西村乡竹溪村清末
125 竹溪节孝石坊歙县西村乡竹溪村清末
126 孝贞节烈坊歙县城关新南路清末
127 南楼石牌坊宣州市内东鳌峰清代
128 元氏妻贞节坊广德县邱村乡后岗村清代
129 富溪牌坊休宁县榆村乡富溪村清代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130 金牌坊休宁县渠口乡金村清代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131 柔川三石坊歙县坑口乡柔川村清代
132 屯田汪氏节孝坊歙县上丰乡屯田村清代
133 白沙孝子坊旌德县南关乡白沙村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