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淋巴结炎
- 格式:ppt
- 大小:823.51 KB
- 文档页数:18
杨震分阶段辨治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经验陈香妮;郝建梅【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2(034)011【总页数】2页(P1607-1608)【关键词】坏死;急性病;淋巴结炎;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杨震【作者】陈香妮;郝建梅【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陕西西安710001;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陕西西安7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2.605.31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属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
主要累及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临床上呈亚急性经过,主要症状为持续高热,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轻度下降,抗生素治疗无效。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多按发病情况分为急性、慢性2类,属中医学颈痈(急性期)、瘰疬(慢性期)范畴。
颈痈出自《素问·病能论》,多因感受风温、风热,肝胃火毒上攻,热痰壅结于少阳、阳明之络而成。
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虽多生于颈旁两侧,但颌下、耳后、颏下亦可发生。
症见颈项部渐之肿赤,灼热疼痛加剧,渐至溃脓,且伴有寒热往来,头项强痛等全身症状。
治以疏风、清热、消肿为主。
可用牛蒡解肌汤,或奇命丹加减,亦可用仙方活命饮加玄参、桔梗、升麻等,外用金黄散围箍。
瘰疬之名始见于《灵枢·寒热病》,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是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
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连贯如串者为瘰疬。
《疮疡经验全书》中对瘰疬的发病部位、临床发展过程及治疗方法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此症手少阳三焦主之。
大抵此经多气少血,因惊忧思虑故生此疾。
”阐明了瘰疬的病因大多由情志不调所致,“初起生于耳下及项间并顺颌下至缺盆,在锁子骨陷隐隐皮肤之内”,明确了瘰疬的发病部位。
书中又指出:此症原不系膏粱之变,因虑劳气郁所致,宜以益气养荣之药治之,其疮自消。
郑某,女,40岁。
2009-11-20初诊。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例分析作者:王淑君刁兆花代迎春车丽新【关键词】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
因反复发热伴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5天入院。
患者入院前先后静点青霉素、头孢噻肟钠等药物但仍发热,入院后查体:T38.9℃,双侧颈部可触及7~8个肿大的淋巴结,局部皮肤不红、皮温正常,直径1~3cm,质中等,弹性好,轻度压痛入院后化验血常规:WBC3.4×109/L,N65.3%,L24.6%,PLT161×109/L。
胸片:肺纹理增粗,心膈未见异常。
肾功、血沉、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生化正常,心肌酶谱: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升高,肝功:ALT轻度升高。
行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骨髓穿刺骨髓象未发现异常。
入院后给予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考虑普通淋巴结炎,继续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6天体温一直波动在38℃~39.5℃之间,颈部淋巴结逐渐增大,故转入上一级医院确诊再次行淋巴结穿刺检查确诊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回来后经激素治疗,口服泼尼松30mg/d,逐渐递减为2.5mg/d,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2讨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necrotizinglym2phaderitis,Kikuchidisease,HN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肿瘤性淋巴结疾病。
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临床呈亚急性经过,持续性发热,应用抗生素无效,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不升高或轻度减少为特点。
由于本病发病率较低且具有自愈性,在临床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容易被误诊。
坏死性淋巴结炎由日本学者滕氏1972年首次报道,发热常为首发症状,起病初多为轻中度发热,常伴随畏寒或寒战,病程极期可有高热。
病因尚不明确,根据前驱症状有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表现,有人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
直到今天,虽然做了E-B病毒、副流感-Ⅲ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HHV-6)、巨细胞病毒等检查,但仍没明确导致本病的特异病毒及血清病毒抗体〔1〕。
坏死性淋巴结炎
彭向欣
【期刊名称】《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坏死性淋巴结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临床诊断率较低,特别是早期诊断尤为困难。
我院自1985年开院至今,通过病理证实了5例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均误
诊为其它疾病,而未能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
1972年日本学者 Kikuchi 首次提出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概念,指出这一疾病有不同于其它淋巴结疾病的临床及病理过程,并
引起了各国专家的重视。
各国陆续有多例报导,并对此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免疫、生化等方面的研究。
坏死性淋巴结炎有许多名称,如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假性淋巴瘤增生、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最近
【总页数】2页(P118-119)
【作者】彭向欣
【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传染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并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学特征 [J], 岳筱;雷如意;刘景荣;杨宇霞
2.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分析 [J], 柯岩;冯海凤;郑义;赵志伟;
贾岩龙
3.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8F-FDG PET/CT表现 [J], 郭娜;张燕燕
4.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一例 [J], 王雪;刘宏;宫利
5.坏死性淋巴结炎超声表现3例 [J], 韩玥;李菲;王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与治疗
赵钧生;卢明花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3(026)002
【摘要】@@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ritis,Kikuchi disease,HN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肿瘤性淋巴结疾病.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临床呈亚急性经过,持续性发热,应用抗生素无效,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不升高或轻度减少为特点.由于本病发病率较低且具有自愈性,在临床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容易被误诊.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赵钧生;卢明花
【作者单位】胶南市人民医院,山东,胶南,266400;胶南市人民医院,山东,胶
南,26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32.6
【相关文献】
1.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张学辉;万仁强;肖平;刘华盛
2.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临床诊治体会 [J], 杨程;李国琳;朱慧志;张念志
3.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与治疗 [J], 许天文;吴春霖;潘敬新;王英俊
4.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石晓;刘一;张波;
5.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J], 段帅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分析杜平功;曲伟栋;赵丽娟;于晓红【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具有诊断意义的临床特点,提高该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出该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19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均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均经激素治疗后有效.15例临床有发热症状、血沉增快,13例白细胞减少.结论: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但抗生素无效,激素治疗好转,伴有白细胞减少、血沉加快,可作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诊断的主要参考依据,能够提高该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Objective:To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Methods:19 patients (8 male and 11 female),whos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ere 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ge group was 19~45 years,with a mean of 22 years.Course of disease lasted from 2 weeks to 3 months.Variable numbers of cervical lymph nodes adenopathy was the most prominent syndrome.Hormone therapy was the first choice.Results:19 cases of 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were improved after hormone therapy,15 patients with fever and elevated ESR,13 cases with leucopenia included.Conclusion:Young person with unexplained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fever,leukopenia,ESR,invalid with antibiotic therapy and effective response to hormone therapy can be used as the main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年(卷),期】2013(023)004【总页数】3页(P296-298)【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特点;诊断【作者】杜平功;曲伟栋;赵丽娟;于晓红【作者单位】烟台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山东烟台2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是由日本学者Kikuchi[1]和Fujimoto[2]于1972年首先描述的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又称Kikuchi病。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郭新珍;徐潜【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0)005【摘要】目的总结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顺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06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7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HN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17例,15例伴发热,6例伴关节.疼痛,5例伴乏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13例,单核细胞比例增高10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9例(64.3%).15例伴发热患者中,12例在确诊前应用抗生生素治疗无效.15例伴发热患者中,3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3例自行退热;9例在确诊后给予泼尼松治疗,体温恢复正常.2例仅表现为单纯淋巴结肿大患者,在行病理检查后未予特殊治疗.所有患者未发现复发或进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 HNL临床特征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依据,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预后良好.【总页数】3页(P404-405,407)【作者】郭新珍;徐潜【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1.2【相关文献】1.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诊断与治疗 [J], 李蜀光;魏海刚;邱雅;陈蕾;许海凤;陈玉婷2.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治疗 [J], 郑杨3.奶牛肠便秘的病因、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J], 杨国庆4.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J], 王玉丰5.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 [J], 徐凯;吴传玲;尹凤娇;李文登;胡旺;刘处处;王海久;王志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