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滋病自然史、诊断与分期
- 格式:ppt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39
艾滋病症状的四期完整的自然过程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不是每一个病毒感染者都会完整地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
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一)急性感染期急性感染期是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窗口期”也在这段时间,急性感染期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HIV后的1-6周。
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全身乏力、咽痛、关节疼痛和肝脾肿大等艾滋病症状。
另外,还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少数病毒感染者甚至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的表现。
急性感染期症状往往比较轻微,甚至是仅仅感到稍有不适,往往为人所忽视。
约50%--90%的人会出现急性感染期症状。
症状一般持续2-3周后可自愈。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最有可能在被感染的头几个星期或头几个月将病毒传染给别人。
病毒传染性的强弱决定于血液中病毒数量的多少,病毒越多,越容易在性交时通过体液传染给别人。
在受到感染的头几个星期或头几个月内,感染者的血液中充满了病毒。
但随后其免疫系统就会产生抗体,于是病毒就会下降,并在数年内保持低水平。
据估计,艾滋病病毒的初期感染者,将病毒传给性伙伴的可能比长期感染者要大一百倍。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不能因为出现以上的症状或不适就判定自己感染了HⅣ,诊断是否感染HIV的最好办法是到有关的医疗机构去进行HIV抗体检测。
HIV感染人体后,病毒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可在血液及其他体液中测出。
从感染HⅣ到产生抗体有一个免疫应答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无法检测出抗体,称为“窗口期”。
“窗口期”的而异,但绝大部分人在2周-6个月内可产生抗体,故目前认为“窗口期”为2周-6个月。
在“窗口期”可进行抗原或病原体的检测,但因这些检测往往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且假阳性率较高,故只能作为研究或辅助诊断技术,不能作为确诊手段。
爱滋病患者分期以及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1)急性感染期(I期):此期症状常较轻微,易被忽略。
病人有轻微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肌肉关节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
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CD8+T淋巴细胞升高。
一般3~14天症状消失。
(2)无症状感染期(Ⅱ期):无任何症状,但血清中能检出HIV以及HIV抗体,此期可持续2~10年或更长。
(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期(III期)。
(4)艾滋病期(Ⅳ期):为本病的终末期。
除易出现致命性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外,还有其他临床表现:①病人常有发热、乏力、盗汗、体重下降、厌食、慢性腹泻、肝脾大等;②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癫痫、下肢瘫痪、进行性痴呆;③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各种机会感染,最常见肺孢子虫感染;④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
2.各系统的临床表现:①呼吸系统以肺孢子菌肺炎引起的机会性感染最常见,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②消化系统以口腔和食管炎症或溃疡最为常见;③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机会性感染及机会性肿瘤等;④皮肤黏膜、眼部病变等。
HIV感染的自然史和临床分期郑重声明:1、本文初衷是总结我国CDC、诊疗学及发达国家CDC关于HIV感染的过程及临床分期的有关知识,是科普知识,用于交流和学习。
2、对于广大朋友,若因高危行为怀疑感染而经科学就诊、检测排除HIV感染后所出现的相关症状,不能与本文描述的症状断章取义加以对照,以免产生恐惧。
北京佑安医院性病防治中心李群辉1、HIV感染的自然史(1)急性感染期这种急性感染通常发生在接触艾滋病病毒后1~2周左右。
在急性感染期内, HIV大量复制而CD4细胞急剧下降。
结果造成大约50~70%的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在全身性以及皮肤、神经系统和肠道的症状,但轻重不一。
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咽痛、盗汗、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无痒性红色斑丘疹,偶尔有弥漫性荨麻疹或水疱疹,皮疹发生部位多为面部、躯干,重者全身都可出现。
在神经系统的损伤:约9%的病人可出现急性HIV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
上述症状持续2~3周后多可自行恢复。
但部分病人病程迁延,脑膜炎症状反复出现。
个别患者还可表现为末梢神经病、脊髓病及格林-巴利综合征。
胃肠道症状: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口腔及食道念珠菌病等。
一般而言,HIV的急性期症状持续2~4周左右。
但是,大多数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一般都很轻微和短暂,像感冒或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感染症状,经过对症处理甚至未经治疗,2至3周后可以恢复正常。
因此,临床上许多人不能肯定真正的急性感染期。
常见症状、体征的发生频率(不同的研究统计数据有所偏差):发热96%,肌痛54%,肝脾肿大14%,淋巴结肿大74%,头痛 32%,鹅口疮12%,咽喉炎70%,腹泻32% ,神经系统症状12%,皮疹70%,恶心或呕吐27% 。
急性感染期意味着一定量的病毒进入体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周围淋巴结,病毒迅速复制和繁殖,病毒量急剧猛增,每毫升血浆中HIV RNA可达10万至100万拷贝(105~106拷贝/ml血浆),因此急性期在血清中可以发现相当高水平的HIV 抗原。
艾滋病的病程分析
艾滋病发生到症状显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根据医学专家指出,艾滋病的病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潜伏期:艾滋病病毒从侵入人体到发生到临床症状显现的时间为6月至8~10年或更久,其中应注意“窗口期”问题,即HIV侵入人体到抗体出现,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称为HIV 的“窗口期”,多认为此期大约3个月左右。
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血液中虽然检测不到抗体,但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有传染性。
2、急性感染期:临床上表现为过性的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的症状,血清HIV抗体阳性,约有1/3以上感染者出现这类症状。
3、无症状HIV感染期:HIV抗体阳性,没有临床症状。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之间潜伏期可能1~15年,平均3~5年。
4、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首先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以后蔓延至全身。
持续3个月以上,非腹股沟部位肿大淋巴结超过3个以上,直径超过1厘米,而原因不明。
艾滋病经历这四个病程,症状会越来越明显,约1--2年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