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摘要通过对8个审定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周麦22、淮麦22和淮麦25在产量、抗性和群体结构上表现均较好,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潜力,适合在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麦;品种;群体结构;抗逆性;产量;淮北地区

近年来,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很多,但是真正适合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却很少。该试验选用8个审定的小麦品种,通过对其群体结构、产量形成因素和综合抗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合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涡阳县城东镇棉麦原种场,该场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灌溉方便,栽培方式统一,耕作管理水平一致。

1.2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开麦18、富麦2008、新辐麦1号、荔高6号、周麦22、淮麦22、淮麦25、烟农19,均为半冬性品种。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接近大田的大区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烟农19为对照(CK)。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340 m2(40.0 m×8.5 m)。

1.4试验过程

基肥施氮、磷、钾复混肥(25-16-10)1 050.0 kg/hm2,折合施纯N 262.5 kg/hm2、P2O5 168.0 kg/hm2、K2O 105.0 kg/hm2,于整地前撒施于田内,用专用小麦拌种剂甲基乙柳酮(甲柳酮40%,三唑酮10%)10 g拌10 kg种子。2008年10月16日播种,基本苗225万株/hm2。10月20日有1次降水,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定苗。12月2日喷施除草剂。2009年4月18日和5月5日分别化控防治蚜虫(毒死蜱,25%乳油),人工喷雾均匀[1-2]。

1.5调查内容

优质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_郑麦583

麦类作物学报 2014,34(2 ):封三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 s doi:10.7606/j .issn.1009-1041.2014.02.24网络出版时间:2014-1- 21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kcms/doi/10.7606/j.issn.1009-1041.2014.02.24.html优质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郑麦583 收稿日期:2013-07- 16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5B03);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2010-01-G 03)。第一作者E-mail:caotingj ie893@yahoo.com.cn曹廷杰,赵虹,王西成,胡卫国,陈渝,张改凤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河南省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 小麦新品种郑麦5 83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采用“异地种植,品质检测”的方法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2003 ),已申请国家小麦新品种权保护。1 特征特性 1.1 综合农艺性状优 郑麦583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早0.3d。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单位面积穗数多,穗层整齐;成株期株型偏紧凑,穗下节偏短,旗叶半披,株高79cm左右。穗偏大、 均匀,结实性好;籽粒角质,饱满度好。成熟落黄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为:每公顷成穗数635.3万,穗粒数32.6粒,千粒重45.0g。1.2 抗逆能力强 郑麦583抗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具有一定耐旱性和抗干热风能力。经河南省区试病害鉴定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2008-2009年度和2010-2011年度在河南省内6点鉴定,表现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中感叶锈病、纹枯病。1.3 品质优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2009、2011年河南省区试统一抽样(混合样)进行测定。两年度平均:蛋白质15.78%,容重795g·L-1,湿面筋35.2%,降落数值426s ,吸水量59.5mL·100g-1 ,形成时间4.2min,稳定时间7.6min,弱化度49F.U.,沉淀值73.5mL, 硬度65HI,出粉率69.5%。 2 丰产、 稳产性好2008-2009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Ⅰ组区试, 12点汇总,平均产量7 312.5kg·h 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减产3.17%,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8位;因品质测试结果滞后,2009-2010年缺试。2010-2011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Ⅰ组区试,12点汇总,平均产量8 376.0kg·h 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减产1.59%,居15个参试品种的第11位。2011-2012年度河南省冬水Ⅰ组生产试验,11点汇总,平均产量7 770kg ·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增产3.8%,居7个参试品种的第5位。 3 适应范围 郑麦583适应于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早中茬地块种植,适宜播期为10月上中旬。适宜播期内基本苗以每公顷180~240万为 宜,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播前应施足底肥,注意有机肥和氮磷钾配合施用。浇好底墒水,做到足墒下种, 一播全苗;春季管理应推迟,适当控制群体,防止因单位面积穗数过多而发生倒伏。后期注意搞好“一喷三防”,争取粒多粒饱。

山东优质小麦品种简介

(一)豫麦34号 1、品种来源:郑州市农科所于1982年以矮丰3号╳(孟201╳中株特)为母本,以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名郑农7号,1994年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麦34号,1995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 2、特征特性:属弱春性大穗早熟品种。白粒、角质,分蘖力中等,千粒重40—50克,穗粒数28—30粒,株高80cm左右,稳产性好,抗倒伏力强,抗干热风,高抗条锈和叶锈病,中抗白粉病,高感叶枯病。 3、品质状况:蛋白质含量15.41%,湿面筋32.1%,沉降值55.1ml,吸水率62.6%,面团形成时间8.1分,稳定时间10.3分,面包体积732cm3 ,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面包小麦标准。 4、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适宜河南省北中部中高产地区中晚茬种植,中北部地区播期以10月15日左右为宜,南部地区亦相应推迟。播量每亩7—8公斤,返青、齐穗期注意喷洒粉锈宁、磷酸二氢钾及氧化乐果。 (二)豫麦35号 1、品种来源:内乡县农科所用(绵阳84—27╳内乡82C6)F1╳豫麦17杂交选育而成,原名内乡184,1995年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麦35号。 2、特征特性: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分蘖力强,千粒重42克,穗粒数45粒,株高75cm,籽粒白色,角质、粗秆抗倒,高抗条锈、土传花叶病,中抗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叶锈病。 3、品质状况:属面包用优质小麦,蛋白质含量15.38%,湿面筋33.72%,沉降值38.5ml,吸水率53.6%。面团形成时间7.2分,稳定时间13分,面包体积788cm3。 4、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适宜亩产300—500kg水平的高肥水地种植。播期10月10日—30日,每亩产量5—8公斤,重施有机肥,氮、磷、钾、锌配合,高产麦田在小麦生育中后期注意土壤墒情,保证高产需水要求,小麦齐穗至灌浆初期,叶面混合喷施粉锈宁、多菌灵等,可起到防病,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的作用。 (三)豫麦47号 1、品种来源: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于1988年引进新乡市农科所的宝丰7228╳百泉源3199F1代种子经过多年连续单株选择育成,原名丰优3号,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铜奖,1997年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命名豫麦47号。 2、特征特性: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千粒重40克,株高75cm左右,分蘖成穗率高,成熟落黄好,耐穗发芽。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中抗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中感叶枯病、白粉病。 3、品质状况:蛋白质含量15.68—15.80%,沉降值43.4ml,湿面筋37.8—42.8%,吸水率62.4—63.5%,面团形成时间7.5分,稳定时间13分,评价值68,面包体积771cm3,达到优质面包小麦品质标准。 4、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适于豫中北中晚茬中上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中部地区播期为10月中、下旬,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前后,播量每亩6—7kg,晚播适当加大播量,在管理上应施足底肥,适当补充磷、钾肥,为在较高的产量水平下达到优质,追肥应掌握氮肥后移原则,一般可在3月中、下旬追尿素5—7kg,灌浆期应注意防治蚜虫。 (四)高优503 1、品种来源:从河北省引进,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铜奖,在河南省新乡市、濮阳市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2、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幼苗壮、分蘖强,株高85—90cm,茎秆弹性好,叶片上冲,粒角质,千粒重40g,表现抗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在豫北地区一般亩产400—550公斤。 3、品质状况:容重828克左右,蛋白质含量16.5%,湿面筋含量34%,沉降值46.4ml,吸水率59%,面团形成时间5.8分,稳定时间13分,评价值64,面包体积715cm3,面包评分87.6,属优质面包小麦。 4、栽培技术:可在黄淮麦区早茬示范种植。该品种分蘖力强,播量不宜过大,适播期10月1日—10日,播量应掌握在5—7公斤为宜;亩施粗肥3—5方,碳铵50—60kg或尿素35公斤,磷肥25公斤,春节前适追肥,拔节后一般不再追肥,以防贪青晚熟。 (五)济南17 原代号92414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临汾5064为母本,鲁麦13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4月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47%),亩穗数可达60万,属多穗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长势和长相好;株高75厘米左右,秆强抗倒;中早熟(较鲁麦14号早熟2天),熟相好;穗纺缍型,穗粒数30—50粒,顶芒,白壳,白粒,角质,千粒重38—42克。据多年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15%左右(1978年测定17.8%),湿面筋33.5%—39.7%,沉降值39.8—54.7ml,面团稳定时间9—28min,面包体积800—950ml。其综合品质达到美国和加拿大优质小麦品质指标。可用其生产高档水饺、面包、面条(方

良星99小麦品种介绍

良星99小麦品种介绍 良星99小麦品种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生育期253天左右。一、选育单位: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二、审定编号:冀审麦2012009号三、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种植。四、品种来源:(济91102×鲁麦14)×PH85-16五、亩产量:498千克在河北、山东两省区试2003、2004年产量5个第一,一般亩产500-600kg,高产潜力可达751kg。2003年冀中南水地组冬小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483.9kg,比对照石4185增产4.38%,差异极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4年同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549.2kg;2004年同组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553.4kg,比对照增产6.48%。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9.13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17%(显著);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9.2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40%(极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 2.46%。 六、品种特点良星99小麦品种的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分蘖力一般。成株株型较紧凑,株高71.7cm。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亩穗数35.6万,穗粒数31.9个,千粒重43.7g,容重793.2g/L。抗倒性强,抗寒性略低于京冬8号。2011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干基)14.42%,湿面筋31.8%,沉降值27.2mL,吸水率61%,形成时间2.8分钟,稳定时间2分钟。

小麦品种识别

小麦品种识别 小麦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植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总贸易额最大、营养价值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营养价值方面,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小麦耐储藏,是重要的商品粮食作物。生产方面,小麦适应性广,产量稳定,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冬、春季节复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总产量。我国常年种植面积为3000万公顷左右,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食和战略性粮食储藏品种。面对21世纪中国及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小麦生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小麦基本属性 1、小麦的基本形态特征 小麦属于禾本科(Poaceae.),小麦属(TriticulnL.) ,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子实供制面粉,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播种时期的不同有春小麦、冬小麦等. 自花授粉.禾本科小麦属的重要栽培谷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具4~7节,有效分蘖多少与土肥环境相关。叶片长线形;穗状花序直立,穗轴延续而不折断;小穗单生,含3~5(~9)花,上部花不育;颖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具5~9脉;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盘,其形状、色泽、毛茸和芒的长短随品种而异。颖果大,长圆形,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2、小麦的分类 小麦按播种季节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但春小麦的容重和出粉率低于冬小麦。 小麦按皮色的不同,可分为白皮小麦和红皮小麦两种。白皮小麦呈黄色或乳白色,皮薄,胚乳含量多,出粉率较高,红小麦呈深红色或红褐色,皮较厚,胚乳含量少,出粉率较低;小麦按籽粒的质地不同,可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 具体的分类如下: ①、硬白: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 ②、软白: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 ③、硬红: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 ④、软红: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 ⑤、混合: 不符合(1)至(5)各条规定的小麦。 二、中国小麦种质资源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国各地都有小麦种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和土壤多样,耕作制度复杂,加之小麦栽培历史悠久,因此在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小麦种质资源。 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相比,具有四大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普通小麦。第一,早熟性,不论是地方品种,还是育成品种都明显比国外的早熟,如北方冬麦区多数品种比欧洲品种早熟5—10天,比美国品种早熟5天左右。第二,多粒性,圆颖多花类型和拟密穗类型,如地方品种平原50、蚂蚱麦等等,育成品种(系)攀枝花系统、咸阳大穗系统、兰考大穗系统和新疆阿拉尔农一师大穗系统,有的每小穗结实5—7粒,每穗结实60—90粒,多者达百粒。第三,高度适应性,有些品种对异常环境条件或病虫害具有很强的抗性或耐性,如抗寒品种涿鹿冬麦、五常冬麦,抗旱品种平遥小白麦,旱选10号,耐湿品种

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

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 扬麦12号(原名扬95-76)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育成的携抗白粉病基因Pm2+6的抗病小麦新品种。于2001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点:该品种春性,株高92cm左右,抗倒性较好。穗近纺锤形,长芒,白壳,大穗大粒,每穗38粒左右。红粒,半角质,千粒重为40g左右,容重每升780g以上。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每667m230~34万穗。产量三要素协调。中早熟,熟期与扬麦158相当,后期灌浆快,熟相较好。 主要特点:(1)高产稳产。在鉴定圃中表现突出,平均667m2产430.Okg,比扬麦158增产8.2%;品比圃中平均667m2产440.Okg,比扬麦158增产7.3%。1996~2000年参加全国南方大区区试、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区试和生产试验:1996~1997年度较对照鄂恩l号增产16.1%,较扬麦158增产3.4%;1997~1998年度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82%;1999~2000年度生产试验中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7个试点均表现比对照增产,增幅为0.51%~10.772。在长江中下游麦区范围内多年多点试验,无论丰年还是灾年均比对照增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稳产性。(2)抗性强。高抗白粉病,分子标记检测携抗白粉病基因Pm2+6;中抗赤霉病,耐寒性好于扬麦158,耐肥、抗倒性较好。(3)品质优。主要品质指标与扬麦158相仿,适宜制作面条、馒头等蒸煮类食品。(4)易栽培。适播期范围宽,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易争足穗,克服了扬麦158穗数偏少的缺点,生产上好种易管。 适用范围:适宜于长江中下游麦区作为扬麦158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尤其适应于白粉病重发及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土传病毒重发田块不宜种植。 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优化群体起点:在江苏淮南麦区适期播种范围为10月20日至11月5日,过早播种,易发生冻害。中等以上肥力田块,适期早播,每667m2基本苗15万左右为宜;缺肥田、迟播,基本苗相应增加。(2)合理运筹肥料,协调群体生长:在中等地力上栽培,667m2产400kg以上,一般需667m2施纯氮18kg左右,在肥料运筹上掌握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缺磷缺钾的土壤需增施磷、钾肥。(3)防治病、虫、萆害:在秋播及早春阶段搞好化除,以控制杂草滋生危害。因高抗至中抗白粉病,一般不需用药防治。根据病虫测报,及时做好赤霉病、纹枯病及蚜虫等病虫的防治。 高产、抗病、优质、早熟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 扬麦11号(原名扬96G25)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业大

旱地小麦新品种介绍_张宾

26 1.济麦262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6010号。 育种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临麦2号与烟农19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冬性,株形半紧凑,旗叶宽 大、下批,抗倒伏,熟相中等。生育期比鲁麦21晚熟1天;株高67.2厘米,667平方米穗数32.7万,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4.7克,容重750.9克/升;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长芒、白粒,硬质。籽粒蛋白质含量15.0%,面粉白度80.2。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度山东省旱地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462.62千克,较对照鲁麦21增产9.74%,是近十年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旱地小麦;2014~2015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492.97千克,比对照品种鲁麦21增产4.9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全省旱肥地种植。播期10月1~10日,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8万~20万。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和赤霉病。 2.齐民6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6009号。 育种者:淄博禾丰种业农业科学研究院、淄博市种子管理站。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临麦2号与烟农19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冬性,株形半紧凑,叶片较宽 大,较抗倒伏,熟相好。生育期比鲁麦21晚熟近1天;株高69.7厘米,667平方米穗数38.0万,穗粒数34.5粒,千粒重41.1克,容重774.9克/升;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越冬抗寒性好,抗旱性较好。长芒、白粒,半硬质。籽粒蛋白质含量13.5%,面粉白度74.4。 产量表现:在2012~2014年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450.58千克,比对照品种鲁麦21增产5.46%;2014~2015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01.51千克,比对照品种鲁麦21增产6.7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全省旱肥地种植。播期10月5~10日,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5万~18万。 (张宾 王法宏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旱地小麦新品种介绍

小度写范文[小麦品种筛选试验总结]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模板

[小麦品种筛选试验总结]小麦品种区域试验 1 试验目的筛选出适合嫩江县不同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当的小麦新品种,特制定本方案。 2 试验基本情况本试验落实在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地。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3%左右。秋浅翻深松整地,春起垄。亩施化肥尿素8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氯化钾4公斤。5月5日人工播种,设计平方米保苗600株。每个处理6行,行距30厘米,行长10米,面积30平方米。田间管理同生产田。 3 供试品种供试品种43个:龙辐麦18、龙06-6508、龙辐麦16、克04-213、克06-578、龙麦33、龙06-6626、龙06-6269、龙10135、龙6162、龙06-6798、龙30342、克06-804、克07-174、克06-247、克06-127、克06-109、克06-782、克06-511、克06-186、龙辐麦06-0988、龙辐麦05-0613、克04-923、克02―368、龙辐K06-1613、龙辐麦06-0277、克06-964、克06-30、克06-842、克06-772、克06-388、克06―1191、克06-486、克06-698、克06-484、克07-183、克07-829、克06-874、克06―703、克06-479、克06-778,克旱16和龙麦26为对照。 4 生育期调查及结果5月5日播种,5月20日出苗,各品种生育期差别不显著。只有龙辐麦06-0988,8月6日成熟,生育日数78天,其他各品种生育期都在80天以上。对照品种龙麦26和克旱16都在8月18日成熟,生育日数90天。比对照品种生育期长的品种(系)有21个,是克06-578、龙麦33、龙06-6626、龙10135、龙06-6798、龙30342、克06-804、克07-174、克06-247、克06-127、克06-109、克06-782、克06-964、克06-842、克06-772、克06-388、克06―1191、克06-484、克07-183、克07-829、克06-778。和对照品种生育期一致的品种(系)有3个,是龙06-6626、克02―368和克06-479。其他各品种生育期都在87天~90天之间。 5 产量调查结果 5.1 千粒重千粒重在40克以上的品种(系)有8个,是克06-30、龙30342、克06-964、龙麦33、龙辐麦18、克06-578、龙06-6798、龙06-6269,千粒重分别是46.9克、45.8克、44.9克、42.6克、40.6克、40.3克、40.2克、40.0克。其他品种(系)千粒重都低于40克。 5.2 穗粒数穗粒数40粒以上的品种(系)有3个,依次是克06-127、克06-388、克06-698,分别是41.2粒、40.0粒、40.0粒。穗粒数在35―40粒之间的品种(系)有8个,依次是克06-484、克06-874、克06-486、克06-964、克02―368、龙麦26、克06―1191、龙6162,穗粒数分别是38.5克、38.3克、38.2克、36.9克、36.3克、36.1克、35.8克、35.5克。其他品种(系)千粒重都低于35克。 5.3 测产结果经测产,比对照品种克旱16公顷产量4881.5公斤,增产10%以上的品种有13个,比龙麦26公顷产量5172.7公斤,增产10%以上的品种有7个。比克旱16和龙麦26均增产10%以上的品种有7个,产量排序依次是克10-109、克06-127、克06-772、龙麦33、龙06―6798、克06―186、克06―30,公顷产量依次是6732.3公斤、6499.9公斤、6378.1公斤、6047.2公斤、6068.7公斤、6045.公斤、5709.5公斤。较克旱16增产10%以上,而较龙麦26增产低于10%的品种有6个,依次是克06―484、龙辐麦K06―1613、龙辐麦18、克02―368、是龙辐麦16、克07-183。其他各品种均比克旱16和龙麦26增产小于10%。 6 试验结论比对照品种克旱16和龙麦26均增产10%以上的品种有7个,其中克10-109、克06-127、克06-772、龙06―6798、克06―186、克06―30,均比克旱16和龙麦26增产10%以上,克06―484、龙辐麦K06―1613、克02―368、克07-183,比克旱16公顷增产10.0%,建议继续进行试验。而龙麦33、龙辐麦18、是龙辐麦16在嫩江县进行了三年以上实验,并且是已经审定的品种,建议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

高产稳产耐高温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8

高产稳产耐高温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8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矮抗58/周麦16//洛麦21。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独家拥有知识产权。该品种201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15),2018年7月获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品种权号:CNA20150391.6)。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30~230.9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春季生长稳健,起身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抗倒春寒能力中等;株型适中,旗叶小、上冲,穗下节长,穗层整齐,长相清秀;株高适中(76~84cm),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较强;纺锤型穗,长芒,结实性好,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根系活力强,后期叶功能好,耐高温,成熟落黄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41.2~42.2万,穗粒数30.6~32.6粒,千粒重48.5~50.3g。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水地冬水C组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亩产584.8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3.54%,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的第4位。2014-2015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D组区试,10点汇总,8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点率80%,平均亩产528.2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

5.49%,不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5位。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4.3公斤,15点汇总,14点增产,增产点率93.3%,比对照周麦18增产5.9%,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 抗病鉴定:2013~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中感-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郑州),蛋白质含量14.3%,容重792g/L,湿面筋含量28.4%,降落数值391,吸水量63mL/100g,形成时间2.9min,稳定时间1.8min,弱化度201F.U,出粉率68.4%,沉淀指数58mL,硬度64 HI,白度70.6%;2015 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郑州),蛋白质含量14.4%,容重808g/L,湿面筋含量29.6%,降落数值406S,吸水量61.8mL/100g,形成时间3min,稳定时间3.7min,弱化度109F.U,出粉率73.1%,沉淀指数64mL,硬度63HI,白度74%。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2)播期播量:10月5~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8~10日。高肥力地块亩播量7~8kg,中低肥力可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kg播量为宜。6~7寸等行距种植。 (3)田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肥量,纯氮12kg,五氧化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4,34(5):628- 634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  doi:10.7606/j .issn.1009-1041.2014.05.09网络出版时间:2014-5- 12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kcms/doi/10.7606/j.issn.1009-1041.2014.05.09.html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收稿日期:2013-12-22 修回日期:2014-02- 13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3)2022);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BE2013439);淮安市农科院院长基金项目;淮安市产学研合作促进计划项目(HAC201118 )第一作者E-mail:yang zibo1986@126.com通讯作者:顾正中(E-mail:hynksg zz@163.com)杨子博1,顾正中1,周羊梅1,王安邦1,李立群2,李学军2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为明确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的遗传基础,选用31对SSR标记对107份近年来淮北地区所育小麦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170个等位变异,单个引物的等位变异数为3~8个,平均为5.48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176~0.791,平均为0.543;3个基因组的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及遗传多样性指数均为D>B>A;江苏淮北5个地区中以徐州小麦材料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0.613),以淮安小麦材料与江苏淮北另外4个地区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0.282)。聚类结果表明,品种间遗传距离变幅为0~0.935,平均为0.586,除淮麦20与华瑞0049外,SSR标记能将其他供试材料相互区分开;所有供试材料被聚为3大类,聚类结果与品种(系)的系谱来源比较吻合。 关键词:小麦;遗传多样性;SSR标记 中图分类号:S512.1;S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41(2014)05-0628- 07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Wheat Cultivars fromHuaibei Region of Jiangsu Province using  SSR MarkersYANG Zibo1,GU Zhengzhong1,ZHOU Yangmei 1,WANG Anbang1,LI Liqun2,LI Xuej un2 (1.Huaiyi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Xuhuai Region of Jiangsu Province,Huai’an,Jiang su 223001,China;2.College of Agronom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Shaanxi 712100,China)Abstract:Thirty-one SSR primers located on different wheat chromosom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107wheat cultivars from Huaibei region of Jiangsu province.Totally  170variationswere detected among all tested materials,with allele number per locus ranged from 3to 8and a meanallele number of 5.48.The range of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was from 0.176to 0.791,withan average of 0.543.Both the average genetic richness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dexes for three ge-nomes were as D>B>A.The genetic diversity index of Xuzhou wheat cultivars were the highest a-mong the five Huaibei regions(0.613),and the averag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Huaian wheat culti-vars and wheat cultivars from another four regions were the smallest(0.282).Cluster analy sisshowed the genetic distance(GD)variation range was 0~0.935,with an average of 0.586.Except forHuaimai 20and Huarui 0049,all the other cultivar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SSR markers.All culti-vars were clustered into 3groups,which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ir pedigrees.Key words:Wheat cultivar;Genetic diversity;SSR marker 长期以来, 小麦育种工作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对产量、品质、抗性等主要目标性状的选择 上,在育种过程中又大量使用少数骨干亲本,致使所育成的小麦品种遗传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水

高产优质最新小麦品种太麦198

高产优质最新小麦品种太麦198 孙鹏程1、徐伯阳1、翟亮2、王志伟1、赵泽飞1、朱军祥1 (1山东中农汇德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聊城252000 2泰安市泰山区久和作物研究所,泰安271000) 摘要:太麦198是由山东中农汇德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2016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矮秆、抗倒、适应性强、综合表现突出等优势,适宜山东省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小麦;太麦198;矮秆;中抗赤霉; 太麦198是由泰安市泰山区久和作物研究所以良星619为母本和山农2149为父本杂交后经过多年精心选育而成,由山东中农汇德丰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生产经营,该品种是高产、优质、多穗、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最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审定编号:鲁审麦20160056),还是中抗赤霉病、矮秆、高产、广适等突出优点集于一身的优质小麦品种,具备成为山东大品种和换代品种的潜力,是一个很有推广前景的好品种。 一、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型半紧凑,叶色深绿,叶片上挺,较抗倒伏,熟相好,两年区域实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3天,对照济麦22相当,株高73厘米,亩最大分蘖99.2万,亩有效穗43.5万,分蘖成穗率43.9%;穗型长方,穗粒数36.5粒,千粒重43.6克,容重786.8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2014、2015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0%,湿面筋33.1%沉淀值30.2ml,吸水量61.9 ml/100克,稳定时间4.4min,面粉白度76.3。品质与强筋麦二等接近,太麦198是一个受食品加工企业欢迎的品种。 二、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小麦品种太麦198是山东省2016年底审定的唯一中抗小麦赤霉病的高肥水品种,不仅抗赤霉病,还高抗小麦叶锈病,对小麦白粉病和纹枯病仅是中感。越冬抗寒性不错。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高抗叶锈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越冬抗寒性较好。适宜山东省高中肥水区推广种植。 太麦198籽粒性状和品质都是表现比较好的品种,山东在小麦灌浆后容易遭受阴雨高湿不良气候的影响也较大,一旦小麦遇到这些对籽粒性状和籽粒品质有威胁的病害或气候,将会导致小麦商品性的降低,最终不管小麦产量如何,种植者的收入难以得到保证,甚至粮食产量安全和商品卫生安全都会不保。所以,在这样的小麦种植区域,就要求品种的籽粒较硬,有一定的抗穗发芽能力,另外就是对小麦赤霉病有一定的抗性或耐性,目前太麦198就是这样类型的一个小麦品种。该品种对小麦赤霉病有一定的抗性或发病较轻的特性,这在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或易发地区是个极大的亮点。 三、产量表现 在2013-2014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14点平均亩产602.09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4.8%,12增两减;在2014-201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14点平均亩产597.9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5.94%,13增1减;两年山东区试平均亩产599.9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5.4%;2015-2016年山东省高肥水组生产试验中表现产量最高,16个试验点平均亩产634.3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6.2%。居参试品种中第一位。2017年在聊城市于集金吕实打验收亩产达到了728.5公斤的高产纪录。2017年在鲁南滕州国家级小麦展示田中,太麦198平均亩产684.2公斤,比对照增产6.2%。连续两年荣获产量第一的好成绩。2017年在菏泽曹县一高肥水产地块亩产在730.5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多产80多公斤。在山东的聊城、菏泽、滨州、德州、潍坊等地经多年示范推广种植,深受种植户欢迎。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介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介绍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22日来源: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 “藁城8901 ”、 “豫麦34 ”、 “高优503 ”、 “济南17 ”、 “野猫 ”、 “格来尼

”和 “辽春10号 ”、 “小偃54 ”、 “烟农15 ”、 “烟农19 ”、“滋麦12 ”、 “皖麦33 ”、 “皖麦38 ”和 “中优9507 ”等。具体如下: (1) “藁城8901 ”:河北藁城农科所培育。硬质白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的石家庄、保定,特别是石家庄市下属的藁城县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8901

”为主。2002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优质小麦会议中,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第一名。2002年,由于授粉季节降雨, “8901 ”整体品质下降,面粉厂普遍反映,2002年产 “8901 ”品质低于 “豫麦34 ”。 (2) “豫麦34 ”:郑州市农科所1982年选育。该品种品质好且产量几乎赶上普通小麦,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品种推广种植的区域较广。河南中部郑州、许昌,北部新乡、濮阳、安阳、焦作,东部开封、商丘及周边邯郸、菏泽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河南中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 (3) “高优503 ”:河北省农科所选育。豫北地区种植较多,而且集中在新乡、濮阳、安阳、邯郸和邢台等地区。 (4) “郑州902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属于硬质冬小麦,大多种植在河南省黄河南部的几个地市,北部新乡和焦作等地区也有种植。 (5)

《[小麦品种筛选试验总结]小麦品种区域试验》

《[小麦品种筛选试验总结]小麦品种区域试 验》 1试验目的筛选出适合嫩江县不同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当的小麦新品种,特制定本方案。2试验基本情况本试验落实在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地。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3%左右。秋浅翻深松整地,春起垄。亩施化肥尿素8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氯化钾4公斤。5月5日人工播种,设计平方米保苗600株。每个处理6行,行距30厘米,行长10米,面积30平方米。田间管理同生产田。 3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43个。龙辐麦18、龙06-6508、龙辐麦16、克04-213、克06-578、龙麦33、龙06-6626、龙06-6269、龙10135、龙6162、龙06-6798、龙30342、克06-804、克07-174、克06-247、克06-127、克06-109、克06-782、克06-511、克06-186、龙辐麦06-0988、龙辐麦05-0613、克04-923、克02―368、龙辐k06-1613、龙辐麦06-0277、克06-964、克06-30、克06-842、克06-772、克06-388、克06―1191、克06-486、克06-698、克06-484、克07-183、克07-829、克06-874、克06―703、克06-479、克06-778,克旱16和龙麦26为对照。 4生育期调查及结果 5月5日播种,5月20日出苗,各品种生育期差别不显著。只有龙辐麦06-0988,8月6日成熟,生育日数78天,其他各品种生育期都在80天以上。对照品种龙麦26和克旱16都在8月18日成熟,生

育日数90天。比对照品种生育期长的品种(系)有21个,是克06-578、龙麦33、龙06-6626、龙10135、龙06-6798、龙30342、克06-804、克07-174、克06-247、克06-127、克06-109、克06-782、克06-964、克06-842、克06-772、克06-388、克06―1191、克06-484、克07-183、克07-829、克06-778。和对照品种生育期一致的品种(系)有3个,是龙06-6626、克02―368和克06-479。其他各品种生育期都在87天~90天之间。 5产量调查结果 5.1千粒重千粒重在40克以上的品种(系)有8个,是克06-30、龙30342、克06-964、龙麦33、龙辐麦18、克06-578、龙06-6798、龙06-6269,千粒重分别是4 6.9克、45.8克、44.9克、42.6克、40.6克、40.3克、40.2克、40.0克。其他品种(系)千粒重都低于40克。 5.2穗粒数 穗粒数40粒以上的品种(系)有3个,依次是克06-127、克06-388、克06-698,分别是41.2粒、40.0粒、40.0粒。穗粒数在35―40粒之间的品种(系)有8个,依次是克06-484、克06-874、克06-486、克06-964、克02―368、龙麦26、克06―1191、龙6162,穗粒数分别是38.5克、38.3克、38.2克、36.9克、36.3克、36.1克、35.8克、35.5克。其他品种(系)千粒重都低于35克。 5.3测产结果 经测产,比对照品种克旱16公顷产量4881.5公斤,增产10%以上的品种有13个,比龙麦26公顷产量5172.7公斤,增产10%以上

河南省2019年小麦品种利用共10页word资料

河南省2010年小麦品种利用 河南省2010年小麦品种利用 暨秋播品种布局意见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今年全省小麦生产是继2004年以来第七个丰收年。在粮食增产的诸多因素中,品种居诸因素之首。因此,合理选择品种,搞好品种布局,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是我省小麦夺取丰收的关键。在综合各市品种考察的基础上,经过有关专家论证,提出河南省2010年小麦品种利用暨秋播品种布局意见,供各地选择和利用品种、制定品种布局意见时参考。 一、小麦品种利用情况 据各省辖市种子部门汇总,目前全省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的品种有98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62个,超过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7个,超过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个。 1、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的品种 矮抗58面积1822.0万亩,比去年增加503万亩,增幅38.1%;郑麦366面积815万亩, 比去年增加263万亩,增幅47.6%;西农979面积603万亩,比去年增加133万亩,增幅17.3%;周麦18面积588万亩, 比去年减少42万亩,减幅6.7%;周麦16面积552万亩,比去年增加119万亩,增幅27.4%。这五大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面积的51%。 2、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有12个 豫麦49-198面积443万亩,比去年减少233万亩;郑麦9023面积369万亩,比去年减少333万亩;众麦1号面积356万亩,比去年增加85万亩;衡观35面积236万亩,比去年增加139万亩;偃展4110面积191

万亩,比去年减少79万亩;周麦22面积190万亩,比去年增加130万亩;豫麦18-99面积178万亩, 比去年减少14万亩;豫麦70-36面积158万亩,比去年增加11万亩;新麦19面积155万亩,比去年减少63万亩;郑育麦9987面积128万亩,比去年增加76万亩;百农160面积103万亩,比去年增加71万亩;洛麦21面积100万亩,比去年增加17万亩。这12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面积的30%。 3、品种利用的特点 今年小麦品种利用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半冬性品种种植比例进一步提高,半冬性品种的种植面积已占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的 80%以上,弱春性品种种植比例已降至20%;二是优质麦产业化规模逐步扩大,强筋类型小麦品种基本是区域性成方连片种植,订单生产和收购;三是后备品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周麦22、衡观35、周麦23、中育12、郑育麦9987等为代表新品种在各地表现优异,呈扩大趋势。 二、小麦品种评价 (一)推广面积居前十位的小麦品种 1、矮抗58: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主要特点:根系活力强,冬季抗寒性好,成穗率高,矮秆抗倒,穗层整齐,成熟落黄好,丰产稳产性好,抗穗发芽能力强。连续两年成为全省第一大小麦品种,同时也是全国第一大小麦品种,在山东、安徽、江苏等周边省份也已大面积种植,预计秋播推广面积会保持稳定。今年的倒春寒对该品种有一定影响,部分麦田存在小穗缺粒现象,由于其小穗排列较密,扬花期遇雨易诱发赤霉病,利用时应结合防病,在豫南部麦区慎用。 2、郑麦366:属半冬性优质强筋早中熟品种。主要特点:冬季抗寒性好,耐旱性强,春季起身快,长势旺,对春季低温敏感,今年的倒春寒对其结实性影响较大。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抗倒性好;穗层整齐,成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