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5.23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作者:余明江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航天事业得到迅猛发展,为了使航天炉项目获得优质的产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对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关键词: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特点;比较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属于加压气流床工艺,是在借鉴壳牌、德士古及GSP加压气化工艺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由北京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具有独特创新的新型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此项技术未经小试和中试,直接按照工艺设计于2008年先后在安徽临泉、河南龙宇建成2套单炉日投煤量720 t的示范装置,从当时运行情况看,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最长连续运行时间已达到128天。
发展至今,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已应用于36个项目,已投运的有24个项目43套气化装置。
在已运行的装置中,最长年累计运行时间为365天,单炉最长的连续运行时间为407天。
本文将介绍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以及其气化技术的主要特点,然后分析航天炉的主要特点,并将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与其他煤制合成气相比较,探讨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优势,确保在煤制天燃气、油、烯烃、乙二醇、合成氨、甲醇等项目中,能利用准确的煤气化技术来生产粗合成气。
1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特点1.1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必须使用适应性较强的原料煤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经过试烧之后,试烧人员观察得知,煤粉粒度会对碳的转化率造成影响;另外,如果煤粉含水量过高就会降低粉煤加压输送单元的输送效率;如果原料煤的灰分含量较少,试烧过后渣无法顺利挂在水冷壁上,因而航天炉燃烧室内无法形成稳定的保护渣层。
综上所述,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必须要使用适应性较强的原料煤。
1.2 应用此技术缩短了开停车的时间,提高了负荷升降的速度通过对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开停车时间大大缩短,并且负荷升降的速度得以提高。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原始开车总结张洪刚(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ꎬ安徽阜阳㊀236000)㊀㊀摘㊀要:对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在安装㊁试车及开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ꎬ主要从装置优化㊁质量控制㊁人员培训㊁安全控制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ꎬ并提出了改进措施ꎮ㊀㊀关键词:航天炉ꎻ质量控制ꎻ长周期运行㊀㊀中图分类号:TQ546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 ̄3548(2021)04 ̄0037 ̄03㊀㊀DOI:10.19910/j.cnki.ISSN2096 ̄3548.2021.04.012㊀㊀近几年来ꎬ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ꎬ传统的固定床工艺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ꎬ高产能㊁低能耗㊁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煤化工工艺已经成为煤化工行业的主流[1]ꎮ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年产50万t二甲醚项目ꎬ采用了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2]ꎬ配套2台气化炉ꎬ该项目于2018年5月全面建成ꎬ并一次性投产成功ꎬ随后顺利完成装置性能考核ꎻ目前ꎬ该装置运行稳定ꎬ各项指标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ꎮ1㊀流程介绍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工艺是一种以干煤粉为原料ꎬ采用激冷流程生产粗合成气的工艺ꎮ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工艺采用了盘管式水冷壁气化炉ꎬ顶置式烧嘴ꎬ粉煤干法进料及湿法除渣ꎬ在较高温度(1450ħ)及压力(4.0MPa)下ꎬ以纯氧及少量水蒸气为气化剂在气化炉中对粉煤进行气化ꎮ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工艺流程共分为4个单元ꎬ即磨煤及干燥单元㊁煤加压及进煤单元㊁气化及合成气洗涤单元㊁渣及灰水处理单元ꎮ1.1㊀磨煤及干燥单元磨煤及干燥单元采用辊式磨煤机磨煤ꎬ惰性气体发生器干燥的工艺方案ꎮ该单元每条线的处理能力为100%的设计能力ꎬ采用2开1备的操作方式ꎮ原料煤被送入磨煤机研磨ꎬ并用来自惰性气体发生器的干燥热风进行干燥ꎬ经干燥后的粉煤进气化炉前的含水质量分数降至2%以下ꎮ1.2㊀煤加压及进煤单元煤加压及进煤单元采用锁斗方案对粉煤进行输送ꎬ实现了粉煤从低压到高压的连续输送ꎮ粉煤用高压二氧化碳进行加压和密相输送ꎮ粉煤在二氧化碳压力下ꎬ经粉煤进料的锁斗系统被输送到气化炉烧嘴ꎮ气化炉烧嘴共有3个粉煤通道ꎬ各粉煤通道的进煤量可以通过其管线上的流量测量及控制系统实现单独调节ꎮ1.3㊀气化及合成气洗涤单元气化及合成气洗涤单元采用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和激冷流程生产粗合成气ꎬ气化炉采用水冷壁结构ꎬ顶烧式单烧嘴ꎬ液态排渣ꎮ气化炉是一个在压力容器壳体内装有水冷壁的膜式壁反应器ꎮ粉煤在气化炉内与氧气在高温高压下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生成合成气(主要为CO+H2)和液态渣ꎮ气化炉内的反应温度为1450ħꎬ压力为4.0MPaꎮ炉内盘管水冷壁通过盘管内的锅炉水的强制循环ꎬ不但可以将粉煤部分氧化反应产生的部分热量回收ꎬ转化为中压蒸汽ꎬ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承压壳体的温度ꎮ气化炉水冷壁产出的中压饱和蒸汽减压后送入厂内蒸汽管网ꎮ渣经激冷环及下降管被水激冷后ꎬ沿下降管导入激冷室水浴ꎬ熔渣迅速固化ꎬ合成气被水饱和ꎮ出气化炉的合成气再经文丘里洗涤器用水进一步润湿进入旋风分离器ꎬ大部分的灰被分离ꎬ带有少量细灰的粗煤气进入合成气洗涤塔洗涤ꎬ除去残余的飞灰ꎬ然后送入变换单元ꎮ激冷后固化的渣为琉璃状的颗粒ꎬ绝大部分迅速作者简介:张洪刚(1988 )ꎬ男ꎬ助理工程师ꎬ从事化工生产管理工作ꎻ156885759@qq.com沉淀ꎬ并通过渣锁斗系统定期排至捞渣机中ꎮ1.4㊀渣及灰水处理单元渣及灰水处理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对气化炉㊁旋风分离器㊁合成气洗涤塔及渣池排出的灰水及渣锁斗排出的固渣进行初步处理ꎬ实现热量的回收和水的循环使用ꎮ锁斗送出的渣水经链式捞渣机脱水后ꎬ渣送出气化装置界区ꎬ分离出的灰水用渣池泵送至真空闪蒸罐ꎮ渣水单元采用三级闪蒸及汽提的工艺回收灰水的热量ꎬ同时清除灰水中的不凝气ꎬ采用沉降及板框压滤机过滤工艺回收灰水中的固体ꎮ经初步处理后的水大部分循环使用ꎬ一小部分送至厂内污水处理工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ꎬ起到平衡灰水中盐分的作用ꎮ2㊀装置优化(1)在两套真空闪蒸冷凝器进口闪蒸汽管线之间增加串联管线ꎬ当一套真空闪蒸冷凝器结垢严重需要检修时ꎬ可以把真空闪蒸罐来的闪蒸汽切换到另一套真空闪蒸冷凝器ꎬ通过安装盲板ꎬ对结垢的真空闪蒸冷凝器进行隔离ꎬ实现对真空闪蒸冷凝器的在线检修ꎮ真空闪蒸冷凝器结垢ꎬ将会影响真空闪蒸罐的操作压力ꎬ直接影响沉降槽的水温ꎬ从而导致黑水的絮凝沉降槽效果变差ꎬ水质恶化ꎬ增加水系统结垢的风险ꎮ(2)低压灰水泵到低压闪蒸汽提塔的管线与其他管线分开ꎬ以减小低压灰水管线阻力ꎮ进入低压闪蒸汽提塔的补水管线主要有低压灰水管线㊁蒸汽冷凝液管线㊁脱盐水管线ꎬ这些管线最初设计时最终并到一根总管上ꎬ然后再进入到低压闪蒸汽提塔ꎬ这样一来会造成相互之间形成背压ꎬ特别是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ꎬ管线存在结垢情况ꎬ将会进一步增加低压灰水管线阻力ꎬ严重时影响装置运行ꎮ(3)气化炉合成气出口折流挡板开口方向改为向下ꎬ可以防止积灰ꎮ合成气离开气化炉时不可避免地携带一些固体颗粒物ꎬ这些固体颗粒物在经过分离挡板时ꎬ会有部分沉积在挡板上面ꎬ长时间运行后ꎬ很容易造成挡板处大量积灰ꎬ导致气化炉阻力大ꎬ严重时ꎬ气化炉因压力高被迫停车检修ꎮ将分离挡板开口方向改为向下后ꎬ解决了合成气夹带的固体颗粒在分离挡板处的聚集ꎬ从而避免了合成气出口堵塞的问题ꎮ3㊀仪表控制气化装置开车ꎬ仪表的准确性非常关键ꎬ高准确性的仪表系统ꎬ对装置顺利开车会带来很大的便利ꎮ设备㊁管线安装结束后ꎬ仪表人员开始进行控制系统的组态工作ꎬ同时各个设备厂家来人进行调试ꎬ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ꎬ从系统开车经验来看ꎬ往往一个看视不起眼的测点就可能使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开车ꎮ因此ꎬ在此阶段ꎬ要特别安排专人配合仪表人员对所有仪表测点进行排查ꎬ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开车ꎬ确保每一个阀门动作正常ꎬ每一个测点显示准确ꎮ与此同时ꎬ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对逻辑程序㊁控制回路㊁操作画面进行全面排查ꎬ发现问题立即通知仪表人员处理ꎬ如果不能及时处理ꎬ应及时做好记录ꎬ避免遗忘ꎬ从而影响开车进度ꎮ气化装置开车前对仪表阀门进行了多次排查ꎬ发现个别阀门接线盒存在进水问题ꎬ主要原因是仪表桥架没有完全覆盖ꎬ甚至出现个别参与跳车的阀门气源管线松动的情况ꎬ这些阀门任何一个故障都会导致系统停车ꎬ因此ꎬ必须做好仪表接线盒防水及气源管线紧固工作ꎮ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联锁点较多ꎬ且比较复杂ꎬ稍有不慎ꎬ就可能会因为人为原因导致气化炉停车[2 ̄3]ꎮ根据以往的事故案例ꎬ在现场凡是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系统停车的测点㊁阀门全部挂上警示牌ꎬ防止因人为原因造成测点故障ꎮ开车后现场仍有外来施工人员作业ꎬ包括新进厂员工对现场不熟悉ꎬ就有可能触碰表联锁点ꎮ当现场挂上警示牌后ꎬ作业人员会主动远离这些位置ꎬ有效减少了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ꎮ4㊀质量控制4.1㊀吹除质量吹除质量直接影响开车质量ꎬ在试车阶段ꎬ发现个别调节阀无法正常动作ꎬ甚至险些造成系统停车事故ꎬ检查时ꎬ发现阀芯内部有焊渣等异物ꎻ磨煤系统开车期间也出现过液压站电磁阀卡异物的情况ꎬ导致液压系统出现故障ꎬ磨煤机被迫停车ꎮ因此ꎬ要严格把控管线吹除的质量ꎬ否则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ꎬ甚至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ꎮ4.2㊀安装质量项目开车是检验安装质量的最有效手段ꎬ项目试车阶段ꎬ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ꎬ必须得到处理ꎬ否则将严重影响系统开车及正常运行ꎮ开车前检查并处理了以下问题:部分螺栓未紧固ꎬ个别高压系统法兰缺少螺栓ꎻ设备人孔临时垫片没有更换ꎬ如洗涤塔㊁旋风分离器等ꎻ高温高压设备管线采用石棉板垫片ꎬ石棉板垫片受热后容易泄漏ꎬ特别是使用石棉板垫片后螺栓未紧固到位ꎬ一旦泄漏将很难处理ꎬ这些都不利于装置长周期运行ꎮ系统开车后ꎬ伴热蒸汽管线出现多处泄漏ꎬ虽然不会影响到装置的正常运行ꎬ但是如果不能认真对待ꎬ开车后处理起来十分棘手ꎮ这些管线盘根错节ꎬ往往很难查找ꎬ为今后的工作增加了难度ꎬ使有限的人力物力不能集中在关键的维保工作上ꎬ继而造成工作的被动ꎮ因此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ꎬ这些问题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ꎮ4.3㊀设备质量项目开车后ꎬ出现多台设备故障的事故ꎮ如循环风机电机轴承故障㊁烧嘴冷却水泵出口止回阀不能正常回座㊁锅炉水循环泵电机振动大等ꎬ这些问题与设备本身质量有很大关系ꎮ设备因质量问题发生故障后ꎬ对生产系统造成了一定影响ꎬ同时维修设备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ꎮ因此ꎬ设备采购应尽量选择优质供应商ꎬ特别是关键设备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ꎬ选用质量有保证的设备厂家ꎮ5㊀人员培训项目开车ꎬ所有工作的质量控制主要由操作人员㊁维修人员㊁管理人员负责ꎬ人员的业务水平对项目的顺利开车起到关键作用ꎬ业务水平薄弱ꎬ直接影响项目开车进度ꎮ所以ꎬ要求全体人员在熟悉管道及仪表(PID)流程图的基础上ꎬ熟练掌握开停车规程㊁事故应急预案等ꎬ同时不断深入现场进行学习ꎬ尽快熟悉现场ꎬ做到每一个设备㊁每一个阀门都能清楚地知道所处的位置ꎬ为开车做好准备ꎮ在系统调试及试车期间ꎬ因工作繁忙ꎬ也导致人员的疲惫ꎬ造成学习积极性不足ꎻ管理人员也因时间不足ꎬ缺少对工段成员的培训ꎬ特别是新员工的培训ꎬ主要交给师傅进行培训ꎬ培训效果不佳ꎮ在设备调试期间ꎬ对于出现的问题ꎬ如果相关人员没有吸取教训ꎬ可能在后续运行中再次出现类似问题ꎮ开车后ꎬ培训工作必须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ꎮ6㊀试车安全安全工作在试车期间是头等大事ꎬ试车在一定意义上讲比正式生产的危险因素还要多ꎬ试车人员因长时间脱离生产ꎬ大部分人的意识可能还停留在安装阶段ꎮ如机泵调试期间ꎬ如果设备发生故障ꎬ可能会出现电机电源在没有断掉的情况下ꎬ就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ꎬ此时发生事故的概率就比较大ꎮ由于只是试车ꎬ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维护意识可能还不够到位ꎬ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未必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ꎬ如试车期间机泵断密封水ꎬ未必能意识到密封水断流对机封的损害ꎮ新项目建成后ꎬ安全防护设施可能还不够齐全ꎬ甚至存在缺陷ꎬ发生人员伤害的概率就会提升ꎮ因此ꎬ应当高度重视安全工作ꎬ一方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作业ꎬ另一方面加强安全管理ꎬ提高安全意识ꎮ7㊀结语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投料试车ꎬ涉及到的专业较多ꎬ任何一方面控制不当ꎬ都可能导致装置试车的失败ꎬ处理不当甚至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ꎬ在当今安全高于一切的背景下ꎬ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安全运行更是不容出现任何闪失ꎮ所以ꎬ不断对装置进行优化ꎬ提高装置运行周期[4]ꎬ减少装置停车次数ꎬ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ꎬ成为化工行业不断的追求ꎮ参考文献[1]㊀钱伯章.煤气化技术创新发展[J].化工装备技术ꎬ2017ꎬ38(4):7.[2]㊀黄保才ꎬ童维风ꎬ任山ꎬ等.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总结[J].中氮肥ꎬ2013(5):4 ̄6ꎬ64. [3]㊀孙永才ꎬ任山ꎬ徐强.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试车总结[J].中氮肥ꎬ2010(4):22 ̄23.[4]㊀屈政.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拱顶加高扩产增效改造实践[J].煤化工ꎬ2019ꎬ47(4):47 ̄49.(收稿日期㊀2019 ̄12 ̄10)。
入炉煤质对航天炉运行影响的探讨摘要: 总结了干煤粉气流床气化工艺对煤质的具体要求,并介绍了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工艺流程特点。
结合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示范装置运行实际,系统地阐述了煤质参数变化对粉煤气化工艺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气化炉;煤质;灰分;黏温特性;干煤粉气流床。
1、工艺简述航天炉示范装置由磨煤及干燥单元、粉煤加压及输送单元、气化及洗涤单元、渣水处理及回收单元和气化公用工程系统组成,工艺流程为经盘式磨煤机研磨筛选的合格粉煤进入袋式过滤器。
在袋式过滤器风粉分离后的煤粉经螺旋输送机输送到常压粉煤储罐储存。
粉煤加压及输送单元采用低温甲醇洗单元分离出的CO 2气体为输送载气。
煤粉锁斗通过周期性的低高压变化操作,将常压粉煤储罐的粉煤间歇性地送入到粉煤给料罐中。
给料罐内的粉煤通过三条粉煤管线进入气化炉顶部的一体化烧嘴。
在粉煤进入烧嘴的同时,O 2和高压蒸气也被送入气化炉烧嘴处。
三股物料在烧嘴射流作用下进入气化炉并充分混合和反应,生成以CO 和H 2为主要成分的粗合成气。
气化炉作为核心设备是决定煤质适应性优劣的关键。
航天炉为单嘴顶置式结构,采用水冷壁内衬以渣抗渣,构建了单喷嘴顶置式直流射流流场;该炉型能适应大部分煤种,原煤适应性强,,更能满足高灰熔点、高灰分劣质煤的高效气化需要。
该流场由射流区、回流区和旋流区组成,具有中上部炉温略低、下部靠近渣口处炉温较高的温度场分布特性,有效促使渣口处熔渣顺畅排出,从而强化了其对高灰熔点、高灰分劣质煤的适应性,生成的熔渣和高温合成气从渣口流出经过下降管进入洗涤冷却室降温。
淬冷后的熔渣沉积在激冷室底部成为粗渣,定期通过渣锁斗排入渣池,并被捞渣机捞出,运出气化界区。
在激冷室完成初级洗涤后的粗合成气依次进入混合器和旋风分离器,进行二级洗涤分离以除去较大粒度的杂质; 然后再进入洗涤塔进行第三级洗涤除尘,以进一步除去较小粒度的细灰,从而达到灰质量浓度< 1.5 mg/m 3 的要求; 随后送出气化界区,进入后续的变换单元。
探讨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检测与优化策略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煤化工生产技术,其能够将煤炭转化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能源产品。
然而,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检测与优化策略来确保其高效运行和安全生产。
首先,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外部检测:主要是通过各种现场设备和监测系统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和检测,以确保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包括各种传感器、监测仪器等设备,如温度检测、压力检测、液位检测、气体检测等,以及图像监测和声音监测等。
二、内部检测:主要是对航天炉的内部状态进行检测和诊断,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包括气、固、液等多相流体的状态变化、炉内温度分布不均、煤加氧不均、炭灰分布不均、产气动力学行为等内容。
三、煤质检测:在生产过程中,对煤质的检测也十分重要,主要包括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硫分、热值、粘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煤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性、利用率和环保性。
以上这些检测内容需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化技术实现自动化监测和诊断,可以利用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化维护系统实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其次,针对检测结果,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操作优化:对煤、氧、水汽的比例、流速、温度、压力等进行精细调控及控制,在不破坏煤气化主反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煤的利用率和产品的收率。
二、反应机理优化:煤气化反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运行情况来优化反应机理,以达到更好的反应效果和产品质量。
三、热力学优化:煤气化过程中还涉及到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在保证基础设施不被损坏的前提下,控制反应后期的热力学性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新工艺开发与推广:不断对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进行技术创新和新工艺开发,不断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探讨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检测与优化策略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煤气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煤化工、发电和城市供暖等领域。
为了确保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效益,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方法和优化策略。
1.传感器监测法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通过安装传感器来监测炉内温度、压力、气体成分和流量等参数,以保证其稳定运行。
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炉内的温度分布,以确定反应器的温度梯度;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炉内的压力变化,以控制炉压;气体成分传感器用于监测炉内气体成分,以确定反应器反应过程是否正常。
2.化验检测法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通过取样分析法来检测煤粉和气体等成分的含量。
在炉内取出样品后,将其送至化验室进行分析。
化验检测法可以精确地分析煤粉成分,以帮助工程师理解反应器内部的实际情况。
3.模拟仿真法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还可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来进行检测。
通过建立反应器数学模型,模拟反应过程,推导煤粉和气体的流动和化学反应过程,以确定装置的性能和运行状态。
模拟仿真法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反应器的动态过程,以指导实际生产的操作。
1.定期维护保养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定期维护可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维护包括清洗反应器、更换磨损部件、调整传感器等工作,以确保反应器的正常运行和长寿命。
2.优化操作参数优化操作参数是提高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效益的重要手段。
操作参数包括煤粉进料量、氧气进料量、炉内温度、压力等,通过不断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反应器的最佳效益。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煤粉进料量和氧气进料量,提高产气量,降低煤粉消耗量。
另外,可以通过控制反应器温度和压力,调整反应速率,提高气体产率。
3.改进反应器结构改进反应器结构可以提高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效益。
例如,在炉内安装更多的喷嘴和增加反应器的长度,可以改善气体的混合和分布,提高反应速率和产气量。
此外,增加炉内加热面积和降低反应器的热损失,可以提高反应器的效率和热力学效益。
煤气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生产优化管理分析文章从煤气化装置中对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针对煤气化装置中长周期运行其生产优化管理的主要方法及具体的实施措施。
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煤气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生产优化管理引言煤气化装置是煤化工行业的关键装置,因其工艺复杂,高温高压,有毒有害介质多,操作难度大,正常生产运行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其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状况将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造成巨大影响,煤气化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运行,才能促进后系统正常生产运行,才能保证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节能、降耗、高效、达产。
1 影响煤气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在粉煤气化装置中会对长周期连续运行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五点:(1)煤粉质量的不稳定、粉煤分配不均、气化炉被煤渣堵塞等是首要的突出影响因素;(2)相关放料系統在对粉煤进行输送时能力存在缺陷,仪表阀门或其它的关键设备比较容易损坏;(3)在高温条件下煤烧嘴隔焰罩出现了泄漏,由于煤灰积累散热不畅导致合成气冷却器超温;(4)关键机组设备频繁出现故障,进口管道内出现大量的沉积结垢、磨损泄露等;(5)陶瓷过滤器内的滤芯出现断裂,磨煤机、特阀等设备中的内件比较容易损坏[1]。
2 在煤气化装置中针对长周期运行的主要生产优化管理方法2.1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定其优化目标以主要领导作为组长成立一个“煤气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研究领导小组”,并在该小组下设煤气化、空分、煤种优化、净化以及整体优化这五个专业的研究组,并制定出合理的研究小组具体工作规划,定期举行研究会议[2]。
研究小组要及时地制定各个单位工作目标,划定其工作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工作规章制度以及对应的考核细则。
2.2 具体工作思路(1)通过本企业局域网中的网页管理论坛作为交流平台,构建更适用的信息反馈体系,完善工作任务的具体督办程序,合理创新并针对“机电仪管操”强化所谓的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
行只需开三台泵的工艺条件,而6台洗涤塔给料泵中只要有三台运行一台备泵就能满足生产需求;其次,当泵出口压力过高时可通过PV 阀调节维持压力稳定,避免引起系统的波动,泵故障时也有足够的检修时间。
这样既能维持系统长满优安稳运行又降低生产成本。
1.2 事故激冷水量不足之处气化炉激冷水连续进入气化炉激冷环隙,主要作用是急速冷却高温合成气和保护下降管,当激冷水流量较低后无法起到保护冷却作用。
750 t 气化炉激冷水正常流量控制范围为150~250 m 3/h ,当激冷水流量低低低低106 m 3/h ,会导致激冷环水分布不均匀,烧坏下降管。
气流床气化炉在水煤浆领域设置有事故激冷水,在激冷水出现故障时,打开事故激冷水替代激冷水作用,避免停车及损坏设备事故。
航天炉对事故激冷水设计主要是在停车后保护下降管,无法起到避免停车作用,其原设计存在以下问题:(1)当过滤器出现堵塞,造成激冷水流量低,事故激冷水无法满足供给量;(2)当调节阀故障,造成激冷水流量低,事故激冷水无法满足供应;(3)当激冷水泵故障,开启事故激冷水后,流量压力和流量均达不到激冷水最低流量要求。
由于原事故激冷水由洗涤塔给水泵(高速离心泵)提供,在正常运行期间由于气化炉压力与高速离心泵出口压力的压差只有1 MPa ,无法在8 s 的时间内满足激冷水事故补水压力和流量。
进而在原事故激冷水不变的情况下新增一条6.5 MPa 中压锅炉水(MBW)作为事故激冷水,当激冷水流量低低低时,事故激冷水调节阀自动开,在2.5 MPa 压差下事故激冷水可以快速满足激冷水量要求,将原事故激冷水联锁修改为:当激冷水流量低低低(135 m 3/h),自动开原始事故激冷水流量调节阀50%阀位和新增事故激冷水阀,关闭洗涤塔补水调节阀,以及激冷水流量低低低低(106 m 3/h)触发气化炉大联锁停车修改为0 引言黔希煤化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年产30万吨乙二醇,采用HT-L 气流床气化工艺,它是一种并流气化,用高压二氧化碳气将粒度<90 μm 占85%的煤粉输送至气化炉内,粉煤在高于其灰熔点的温度下与气化剂(氧气+水蒸汽)发生燃烧和化学反应,其部分熔渣飞溅在水冷壁上形成以渣抗渣的动态平衡保护水冷壁,熔渣以液态的形式排出气化炉,为实现长周期安稳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于是对目前影响长周期安稳运行的瓶颈问题进行优化改进[1]。
探讨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检测与优化策略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设备,可以将煤炭等固体燃料转化为燃气和燃料油。
由于操作条件的不同和设备磨损的影响,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存在一些问题,如气体组分波动大、能耗高、熔融温度不稳定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装置检测与优化策略。
下面将就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与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气体组分分析、能耗分析和温度测量。
气体组分分析可以通过气体分析仪进行,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煤气的组分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气体组分的变化和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能耗分析可以通过对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耗电量、耗热量和耗水量进行测量和记录,以评估装置的能源利用效率,发现能源浪费的问题并进行优化。
温度测量可以通过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不同部位的温度,以便及时发现温度异常和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优化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条件优化、设备维护和高效能源利用。
操作条件优化可以根据装置检测结果进行,根据煤气组分变化和异常、能耗高等问题,进行操作参数的调整,使装置运行在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状态下。
设备维护包括定期维护保养、更换磨损部件和清洗设备等,以保证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性能。
高效能源利用可以通过优化煤炭炭质选择、燃烧条件的调整和余热回收利用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与优化策略,需要借助先进的监测与控制技术。
在气体组分分析方面,可以采用激光光谱技术进行快速、准确的煤气组分分析;在能耗分析方面,可以采用智能仪表和监控系统进行能耗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在温度测量方面,可以使用远程红外测温技术进行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
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与优化策略是提高装置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通过对气体组分、能耗和温度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操作条件优化、设备维护和高效能源利用,可以提高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航天炉炉温的影响因素分析探究摘要:航天炉(HT-L粉煤加压气化炉)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借鉴国外先进煤气化技术自主研发的盘管式水冷壁气化炉,填补了我国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空白。
本文针对航天炉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炉温变化情况,分析了影响炉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避免炉温过高的预防措施,为航天炉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航天炉、炉膛温度、煤质、测温系统。
1、工艺概述HT-L粉煤气化工艺采用了盘管式水冷壁气化炉,顶喷式单烧嘴,干法进料及湿法除渣,在高温(1400℃~1700℃)、高压(4.0MPa左右)下,以纯氧及少量蒸汽为气化剂,在气化炉内对粉煤进行气化反应,产生以CO、H2为主要成份的粗合成气。
在航天炉正常工作状态,炉内换热以辐射为主,兼有一定比例的对流换热。
炉内温度一般在1400℃以上,高温气体和灰颗粒通过辐射和对流将热量传向炉壁,经过渣层后温度降低到400℃~500℃,再经过耐火材料,向火面炉壁受冷却水的作用温度降低到略高于冷却水的水平。
航天炉温度监测是保障气化炉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的的重要辅助手段,温度在操作过程中其至能够起到操作人员“眼睛” 的作用,能够最直观、最快速的反映气化炉运行状态的变化,因此确保气化炉温度在工艺指标之内非常重要。
2、航天炉测温系统概述气化室的温度测点包括:4个上锥段温度测点,位于上锥段的耐火材料内,测量耐火层的温度;6个炉膛插入式测温点,热电偶的头部伸出耐火料,在无结渣的情况下测量的是炉气温度,分为上中下3层,每层2个;12个炉膛埋入式测温点,热电偶的头部埋在耐火料里面贴近管壁,测量靠近壁面的耐火料温度,分为上中下3层,每层4个,和炉膛插入式测温点一起周向均布;环腔测温点,测量环腔内的气体温度;锥盘测温点,测量激冷室顶部锥盘的温度;外壳测温点,测量气化炉外壁的温度。
其中上锥段测温点和炉膛测温点是运行中重要的控制参数,关系着气化炉的操作安全。
锥盘温度一般较低(低于220℃),但是锥盘温度上涨(特别是超过操作压力下水的饱和温度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往往是激冷室内件损坏导致,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引起停车甚至设备损坏的事故。
探讨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检测与优化策略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是一种将固体煤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设备,具有能够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优点。
由于煤炭的种类和质量有所不同,以及工艺参数的不同设置,粉煤气化装置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其性能和效益。
对于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进行检测与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对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进行检测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通过定期的设备检查和参数测试,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问题,并进行修复。
在检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检测:粉煤气化过程中的温度对反应的进行有很大的影响。
应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及时监测气化室内的温度变化,以确保反应温度能够达到设定值。
2. 压力检测:气化装置中的压力也是关键参数之一。
应安装压力传感器,监测气化室内的压力变化。
需要检测气化过程中的压力波动情况,以避免发生压力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3. 气体组分检测:粉煤气化过程会产生多种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
通过气体分析仪器检测气体的成分和浓度,可以了解气化反应的效率和产气质量,以便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针对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结果,可以采取一些优化策略来提高其性能和效益。
1. 工艺参数调整:根据检测结果,可以适当调整气化炉内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工艺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气化效果。
增加氧气供应量可以提高气体产量和质量。
2. 燃料选择:根据煤炭的种类和质量特点,选择合适的煤种作为气化燃料。
不同的煤种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和气化效果,选择合适的燃料可以提高气化产气量和质量。
3. 炉内部结构优化:通过优化气化炉的内部结构和设计,可以改善气化反应的均匀性和效率。
合理安排气体流动路径、增加催化剂的使用,可以使气化反应更加充分,提高产气效率。
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与优化策略可以通过定期的设备检查和参数测试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合适的优化措施,提高其性能和效益。
这将有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发展。
航天炉运行情况及煤种适应性分析摘要:我国在世界上已率先实现了煤制乙二醇(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成套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煤制乙二醇路线系通过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酯,草酸酯再加氢制取乙二醇。
实践表明:草酸酯转化率可达100%,乙二醇选择性高于95%。
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和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因而开发以合成气为基础的各种新乙二醇生产工艺引人关注,更是受到各化工企业的看好。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合成气制取装置航天炉的运行情况及煤种适应性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航天炉;运行情况;煤种适应性;分析1、航天炉运行情况航天炉2015年7月7日23:50点火成功,7月8日03:52投煤成功。
航天炉投料成功后经过6~8h稳定挂渣后逐渐趋于稳定,目前炉况比较稳定,单炉日投煤量为1200t左右,干气产量为90000~95000m3/h(标态),粗煤气中有效气体(CO+H2)体积分数为84%~89%,CH4体积分数为(400~700)×10-6。
现总结了开车试运行期间开停车情况(数据统计时间为2015年7月)见表1。
表1 航天炉运行情况从表1可看出:开车试运行期间气化炉共停车6次,其中因为二氧化碳压缩机原因造成的停车有两次次;氨压机故障造成停车一次,空分增压机故障造成停车一次,气化炉本身造成的停车有两次次,全部都是因为灰水硬度高而造成联锁停车。
经过对气化炉系统的氧煤比调整和灰水系统的改进,目前灰水有关指标(硬度、pH等)得到了有效控制,排水量由原来的150m3/h降至100m3/h,渣水系统平稳运行。
2、存在的问题与技术改造2.1磨煤系统堵煤原料煤的品质决定了磨煤系统的运行稳定情况,原煤的粒度分布、含水量及杂质均对原煤仓的下料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此,严格把关原料煤,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1)原料煤皮带输送机增加用于除杂的耙子。
从现场实际运行来看,原料煤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夹杂塑料袋、纤维绳等杂物,这些杂物在振动料斗处堆积,造成下煤不畅,甚至堵煤,故在原料煤皮带输送机上增设移动式耙子,不但能有效去除原煤中杂物,而且使用方便、安全。
探讨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检测与优化策略一、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方法1.传感器检测: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中有各种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参数的变化。
通过传感器检测,可以实时获得装置的操作数据,为后续的优化提供依据。
2.化验分析:化验分析是对各种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样品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各种成分的含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3.在线监测: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可以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
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操作异常,并进行调整。
1.工艺参数优化:通过对于粉煤气化装置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以及减少物料损耗。
通过调整气化温度、气化时间等参数,可以提高产气率和气体质量。
2.设备运行优化: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中的各种设备需要进行运行优化,包括气化炉、冷凝器、净化塔等。
通过合理的设备运行优化,可以降低设备的磨损和维护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控制系统优化: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控制系统对于整个装置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优化控制系统的参数和控制策略,可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复杂的装置结构: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由多个设备和系统组成,其中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种复杂性给装置的检测与优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多种因素的影响: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原料性质、气化温度、压力等。
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3.数据处理与分析: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实时数据量大,需要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合理的优化决策,是一个挑战。
1.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与优化将趋向智能化。
通过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和优化决策系统,可以实现装置的自动化运行和优化。
2.多元化优化方法:未来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检测与优化将采用多元化的优化方法,包括基于模型的优化、数据驱动的优化、经验优化等。
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运行总结朱玉营;赵静一;彭书;王延吉;张承锋;郭宝方【摘要】重点介绍了300 kt/a合成氨项目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所用原料煤煤质特性、原始开车和运行情况.系统总结了采用航天粉煤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氨的消耗定额和综合能耗,进行了成本分析.与固定层气化炉相比,采用航天粉煤气化技术的合成氨生产成本可下降400元/t.%A description is given of the 300 kt/a Hangtian pulverized coal pressure gasifier in an ammonia project, with stress on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ed coal, its initial start up and operation. Ammonia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Hangtian technology of pulverized coal summarizes systematically its norm quota of consumption and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 cost analysis is done. Compared with the fixed bed gasifier the ammonia production cost based on the Hangtian process will be decreased by 400 yuan/t.【期刊名称】《化肥工业》【年(卷),期】2012(039)004【总页数】4页(P19-21,42)【关键词】航天粉煤气化;合成氨;运行总结【作者】朱玉营;赵静一;彭书;王延吉;张承锋;郭宝方【作者单位】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76;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76;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76;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211;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211;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211【正文语种】中文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西化工公司)300 kt/a合成氨项目以黏温特性差、灰分含量低的神华煤为原料,气化装置采用航天粉煤气化技术。
中能化工关于航天炉粉煤给料系统影响因素的分析刘东伟程雷发布时间:2021-09-25T15:18:08.57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刘东伟程雷[导读]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合成氨项目一期于2020年5月建成投产,其中气化装置中的气化炉采用的是HTL-4/S-32/38-II/Y型号粉煤加压航天炉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临泉 236400摘要: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合成氨项目一期于2020年5月建成投产,其中气化装置中的气化炉采用的是HTL-4/S-32/38-II/Y型号粉煤加压航天炉。
从开车至今粉煤给料系统对航天炉炉况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装置中的粉煤给料系统影响航天炉长周期运行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加以分析可行的解决方法,为航天炉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煤线;气化炉;影响因素1、工艺概述航天炉气化技术又称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开发。
目前各工段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操作经验,并广泛用于煤化工生产中,航天炉的长周期运行离不开粉煤给料系统的稳定供应,粉煤给料系统的不稳定会增加粉煤输送过程负担,会导致航天炉炉况波动,出口合成气成份变化,严重时会造成整个合成氨系统停车,增加生产成本。
根据我公司航天炉装置运行经验,总结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关问题并进行阐述。
2、粉煤给料系统工艺我公司的粉煤给料系统采用的是DN65的粉煤管线,从粉煤给料罐下部三个充气锥送出来的粉煤(4.7MPaG、80℃)进入粉煤加料器X-1701A/B/C,由调节阀17FV-1101/1201/1301控制粉煤质量流量,该阀主要由氧/煤比例控制(一般为O2/C:0.5~0.9),并参照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一般为3.0~15.0V%,干基)或者甲烷(<1000ppm)的含量进行调节。
由调节阀控制加入粉煤加料器的二氧化碳(开车时为氮气)(5.1MPaG、80℃)的流量来调节粉煤悬浮速度。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分析
伴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工艺技术、材料以及设备得以出现,其中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便是最为关键的高端技术之一,其主要根据煤制合成气技术加以研发,不但在航天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而且还充分发挥出传统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效果良好。
有关调查资料信息显示,尽管航天炉相关技术没有通过大量的实验检测过,不过在针对航天工程项目的基本需要满足方面却表现突出,十分有助于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
因此,深入探讨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2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工作开展的装置要求
对于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工作而言,一般来说,为了保证良好的运行效果,要求粉煤加压气化的装置功能正常、覆盖全面,主要涵盖四个不同的单元,具体来说依次为:以磨煤与干燥处理为主要任务的15单元;以粉煤加压与运输为主要任务的16单元;以粉煤气化为主要任务的17单元;以灰水与渣处置为主要任务的18单元。
对于15单元而言,其中包括了两条生产运行线,即1开1备,以便达到维持装置持续运行的效果。
对于装置当中的16单元来说,可以实现针对所储存粉煤的加压处理,完成之后,使粉煤被运输到料罐当中。
对于17单元来说,属于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发挥出一定的燃烧作用,并合理进行气激冷與相关设施的清洁处理。
对于18单元而言,可以对装置实施黑水的有效处理,并且能够反复循环使用,节约了资源。
3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运行状况分析
本次研究将以安徽昊源化工集团企业的两套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情况作为分析案例,该项目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工程项目在2021年10月份正式开工,其中一期项目气化炉于2021年4月14日首次成功点火。
该项目从基建到首次点火成功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其二期项目也于2021年4月一次性点火成功。
其两套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2021年全年有效运行时间为354d,2021年全年有效运行时间为360d,2021年全年有效运行时间为361d。
从2021年到现今,其单炉连续运行的最长时间高达320d,创世界气流床气化技术连续运行(A级)时间世界纪录。
通过对炉温、煤质类型、磨煤颗粒以及合成气灰分的相关检测之后,经过系统地分析与商讨,使得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得到了很大改进,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让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可以有效适应不同的煤种类型,保持稳定运行,并使该周期获得了增加。
从当前针对此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相关调查资料中可知,其单炉日处理煤量高达950t,其中每小时的产气量则为*****m3,此为标准状态下的产量,从而成功产出合成氨28t。
以其年运行360d作为计算分析的前提,可以得出每年的合成氨生产量大概为241kt。
从下表1 中可知,2021年该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停车因素情况。
从上表1当中了解到,由于电器、仪表设备的因素导致1次停车故障,为氧气放空阀阀检故障连锁跳车;其中相关设备的故障因素导致停车故障出现2次,占据比例66.7%,皆因为长周期运行,设备存在隐患,计划停车检修。
鉴于操控装置的熟练性与适应性程度的增强,操作工操控技能越来越熟练,操作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在增强操作工艺的掌握与管控之后,因人为操控失误造成停车的情况逐渐被规避。
所以,为了达到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运行周期延长的目的,应注重对电器、仪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4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
第一,在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运行过程当中会受到合成气带灰因素的不良影响,由此造成一定的问题,鉴于该影响问题的严重性,导致系统的阻力快速提高,对系统的长久运行产生了十分严重的阻碍影响。
那么,对于此问题所采取的解决对策具体为:通过对文丘当中的洗涤器部件加以更换处理,并由洗涤塔替代文丘当中的洗涤器喷淋水装置,完成供给料泵的任务,从汽提塔当中抽取水之后,有效
洗涤合成气。
同时,使得系统当中的黑水排放量加大,从以往的15m3/h提升到不低于25m3/h,而激冷室外的相应排水量则从以往的130m3/h提高到165m3/h,使系统的水循环量得以增加。
通过利用此解决对策,使得洗涤塔替代文丘里当中的洗涤器喷淋水装置,完成供给料泵的任务,虽获取到相应成效,不过却不够显著;利用对系统的水循环量增加的方法,使合成气的洗涤成效较为显著。
当完成合成气带灰缺陷的处理之后,相关装置的运行稳定性便获得增强。
第二,在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运行过程当中会受到磨煤机液压油站的油温太高的因素影响。
鉴于磨煤机液压油站属于单台泵的运行方式,在设计油循环管路的过程当中,忽略了针对液压油的冷却处理因素的考虑,致使装置在运行的时候液压油的温度不断提升,最高达到了70℃。
对于此问题采取的解决对策具体为:针对磨煤机液压油站,加大冷却器设备购买量,采用循环冷却水的方式,实现液压油的连续冷却处理。
通过利用此解决对策之后,液压油站的油温从70℃下降到40℃,从而确保了磨煤机的稳定运行,提高了安全,规避了故障风险。
5结论
从此次论文的阐述和分析中可知,深入探讨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状况非常重要,有利于确保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依据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工作开展的装置要求,分析了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运行状况,并说明其中的不足与解决对策。
望此次研究的内容和结果,能够获得相关部门人员的重视,并从中得到相应帮助,有效推进航天事业管理的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