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十六章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简》教案_4
- 格式:doc
- 大小:163.5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16.1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整体思想:指把研究对象的某一部分(或全部)看成一个整体,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出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从而在客观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整体是与局部对应的,按常规不容易求某一个(或多个)未知量时,可打破常规,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把一组数或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一、二次根式的定义形如(≥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叫做二次根号,叫做被开方数.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2.二次根式具有非负性:≥0.三、判断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如果一个式子中含有多个二次根式,那么它们有意义的条件是:各个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必须是非负数;2.如果所给式子中含有分母,则除了保证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外,还必须保证分母不为零.四、二次根式的性质性质1:2=(≥0),即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它本身;性质2:2==(≥0)−(<0),即一个任意实数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绝对值.五、同类二次根式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①同类二次根式类似于整式中的同类项;②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在没有化简之前,被开方数完全可以互不相同;③判断两个二次根式是否是同类二次根式,首先要把它们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再看被开方数是否相同.六、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七、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①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o≥0,≥0);②积的算术平方根:∙=∙o≥0,≥0);≥0,>0);=≥0,>0).八、最简二次根式我们把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九、分母有理化1.分母有理化是指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分母有理化常常是乘二次根式本身(分母只有一项)或与原分母组成平方差公式;2.两个含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时,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这样的两个代数式成互为有理化因式.一个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不止一个.【典例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3−1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化.②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学习数学思想,其中一种数学思想叫做换元的思想,它可以简化我们的计算,比如我们熟悉的下面这个题:已知a+b=2,ab=-3,求2+2.我们可以把a+b和ab看成是一个整体,令x=a+b,y=ab,则2+2=(+p2−2B=2−2=4+6=10.这样,我们不用求出a,b,就可以得到最后的结果.(1(2)m是正整数,a b22+1823B+22=2019.求m.(3)已知15+2−26−2=1,求15+2+26−2的值.(1)由题目所给出的规律进行计算即可;(2)先求出+=2(2+1),B=1再由22+1823B+22=2019进行变形再求值即可;(3)先得到15+2⋅26−2=20,然后可得(15+2+26−2)2=(15+2−26−2)2+415+2⋅26−2=81,最后由15+2≥0,26−2≥0,求出结果.解:(1)原式=2+++⋯+2=3−1+5−3+7−5+⋯+2019−20172=(2)∵a b∴+==2(2+1),B=1,∵22+1823B+22=2019,∴2(2+2)+1823=2019,∴2+2=98,∴4(2+1)2=100,∴2=±5−1,∵m是正整数,∴m=2.(3)由15+2−26−2=1得出(15+2−26−2)2=1,∴15+2⋅26−2=20,∵(15+2+26−2)2=(15+2−26−2)2+415+2⋅26−2=81,又∵15+2≥0,26−2≥0,∴15+2+26−2=9.1.(2023下·浙江·八年级阶段练习)已知=2−3,=2+3,则代数式2+2B+2+−−4的值为()A B.34C.3−1D【思路点拨】根据已知,得到+=2−3+2+3=22,−=2−3−2−3=−23,整体思想带入求值即可.【解题过程】解:∵=2−3,=2+3,∴+=2−3+2+3=22,−=2−3−2−3=−23,∴2+2B+2+−−4=+2+−−4=222−23−4=8−23−4=4−23=32−23+1=3−12=3−1.故选C.2.(2022下·广西钦州·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已知+1=7(0<<1),则−)【思路点拨】,故<,将−由0<<1,得0<<1【解题过程】解:∵0<<1,∴0<<1,∴<2=−2+1,+1=7(0<<1),∵(−∴(−∴=-5或−=5,∵<0,∴∴故选B.3.(2023·浙江宁波·校考一模)若2+2=1,则2−4+4+B−3+−3的值为()A.0B.1C.2D.3【思路点拨】先根据2+2=1得出−1≤≤1,−1≤≤1,根据2−4+4+B−3+−3要有意义,得出+ 1−3≥0,根据−3<0得出+1≤0,从而得出J−1,将J−1代入即可求出式子的值.【解题过程】解:∵2+2=1,∴−1≤≤1,−1≤≤1,∵2−4+4+B−3+−3要有意义,∴B−3+−3≥0,整理得:+1−3≥0,∵−3<0,∴+1≤0,∴J−1,∴2−4+4+B−3+−3=−22++1−3=−1−22+−1+1−3=3+0=3,故D正确.故选:D.4.(2023上·四川达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已知xx6﹣22019x5﹣x4+x3﹣22020x2+2x﹣2020的值为()A.0B.1C.2019D.2020【思路点拨】对已知进行变形,再代入所求式子,反复代入即可.【解题过程】解:∵=2020−=2020+2019,∴6−220195−4+3−220202+2−2020,=5−22019−4+2−22020+2−2020,=52020+2019−22019−4+22020+2019−22020+2−2020,=52020−2019−4+22019−2020+2−2020,=42020−2019−1+22019−2020+2−2020,=2020+20192019−2020+2−2020=−+2−2020,=−2020,=2019,故选:C.5.(2023·安徽·校联考模拟预测)设a为3+5−3−5的小数部分,b为6+33−6−33的小数部分,则2b−1的值为()A.6+2−1B.6−2+1C.6−2−1 D.6+2+1【思路点拨】首先分别化简所给的两个二次根式,分别求出a、b对应的小数部分,然后化简、运算、求值,即可解决问题.【解题过程】解:3+5−3−5-=5+15-1=2∴a的小数部分为2-1,6+336−33−=3+33-3=6∴b的小数部分为6-2,∴2b−1=6+2-2-1=6-2+1,故选:B.6.(2022上·湖南益阳·八年级统考期末)设1=1+112+122,2=1+122+132,3=1+132+142,……,=1+ 12+1(r1)2.其中n为正整数,则1+2+3+⋅⋅⋅+2021的值是()A.202020192020B.202020202021C.202120202021D.202120212022【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先求出=1+1or1),然后把代数式进行化简,再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题过程】解:∵n为正整数,∴=2+r1or1)=1+1or1);∴1+2+3+⋯+2021=(1+11×2)+(1+12×3)+(1+13×4)+…+(1+12021×2022)=2021+1﹣12+12−13+13−14+⋯+12021−12022=2021+1﹣12022=202120212022.故选:D.7.(2023上·上海金山·八年级校考期中)如果=5−2,则1=.【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先根据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可得1,从而可得1−>0,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二次根式,代入计算即可得.【解题过程】解:∵=5−2,∴1=5−2=5−2=5+2,∴1−55−2∴1=1+=1+−=5+2+4=5+6.故答案为:5+6.8.(2022上·湖南长沙·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42−3B+42=.【思路点拨】先把和的值分母有理化得到==−=−12,B=1,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原式得到4(−p2+5B,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题过程】解:∵==∴====∴−=−12,B=1,∴原式=4(−p2+5B=4×(−12)2+5×1=6.故答案为6.9.(2022下·浙江杭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已知=2的值等于.【思路点拨】通过完全平方公式求出+1=2,把待求式的被开方数都用+1的代数式表示,然后再进行计算.【解题过程】=2,解:∵+∴=4,∴+1+2=4∴+12===10.(2023下·广东深圳·九年级深圳中学校考自主招生)已知x,y为正整数,+−7−7+ 7B=7,求+=.【思路点拨】将等式进行因式分解,得到++7B−7=0,求得B=7,即可求解.【解题过程】解:∵+−7−7+7B=7,∴+−7−7+7B−7=0,∴B+−7++7B−7=0,∴+B−7+7B−7=0,∴++7B−7=0,∵++7>0,∴B−7=0,∴B=7,又x,y为正整数,则s=1,7或7,1,从而+=8,故答案为:8.11.(2023下·黑龙江绥化·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设=3−2,则6+35+113+2+1=.【思路点拨】利用+22=2+4+4和=3−2,推得2+4+1=0,借助该式将多项式进行降幂化简,即可求解.【解题过程】解:∵=3−2,∴+22=3−2+22=3,又∵+22=2+4+4,即2+4+4=3,整理得2+4+1=0,6+35+113+2+1=42+4+1+35+113+2+1−45−4=−5−4+113+2+1=−32+4+1−4+113+2+1+44+3=34+123+2+1=322+4+1+2+1−32=−32+2+1=−32+4+1+2+1+12+3=14+4,将=3−2代入原式可得14×3−2+4=143−24.故答案为:143−24.12.(2022下·湖北武汉·九年级统考自主招生)已知=则代数式23−32−7+2022的值为.【思路点拨】将已知条件=2−3=−1,再将所求代数式变形为23−62+32−7+2022,由此即可求解.【解题过程】解:已知=∴2=3+5,即2−3=5,等式两边同时平方得,2−32=52,整理得,42−12+9=5,即42−12=−4,∴2−3=−1,∵23−32−7+2022=2o2−3p+32−7+20022把2−3=−1代入得,=2×−1+32−7+2022=32−2−7+2022=32−9+2022=3(2−3p+2022把2−3=−1代入得,=3×−1+2022=2019,故答案为:2019.13.(2022上·上海闵行·=3,=13.【思路点拨】首先对第一个式子的分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第二个式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然后约分,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化简,然后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题过程】解:原式=K=+++=2+2当=3,=13时,原式=23+=23+=14.(2023·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求2+2的值.【思路点拨】首先把x和y进行分母有理化,然后将其化简后的结果代入计算即可.【解题过程】解:∵==5−26,===5+26,∴原式=(5+2(5−26)=2620626206=26)(49206)6)(49206)6)(492026)(49206)=245−1006−986+240+245+1006+986+240=970.15.(2023下·山东威海·九年级校考期中)已知+=−8,B=12,求+【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判断a和b都是负数,然后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公式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化简并求值即可.【解题过程】解:∵+=−8,B=12,∴a和b均为负数,2+2−2B=40=B+B=2B2B=2+2B=−−==2=−4012=−401212=−40×2312=−203316.(2023上·上海杨浦·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2B−15=0【思路点拨】讨论:当>0,>0,利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得到−5+3=0,解得=25,当I0,<0,则−−+5−−−3−=0,解得=9,然后把=25,=9化简求解.【解题过程】解:∵−2B−15=0要有意义,即B≥0,∴>0且>0或I0且<0,当>0且>0时,∵−2B−15=−5+3=0,∴−5=0或+3=0(舍去),解得:=25,把=25=25r5r225K10r=2;当I0且<0时,∵−2B−15=−−+5−−−3−=0,∴−r5−=0(舍去)或−−3−=0,解得:=9,把=9==9K3r29r6r=12.17.(2023上·四川成都·八年级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已知==(2【思路点拨】(1)先将x、y进行分母有理化,再代入式子计算可得;(2)先将式子化简再代入x、y进行计算即可.【解题过程】(1)∵=10−3=10+3,=10−3,=∴+=210,−=6,∴2+2B+2=(+p2=(210)2=40.(2)∵=10+3,=10−3,∴1∴o−2)=−2o−2)−+1o+1)=1−1=1010=10−3−10−3=−6.18.(2023上·河北衡水·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2−3,=2+3.(1)求+和B的值;(2)求2+2−3B的值;(3)若的小数部分是,的整数部分是,求B−B的值.【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无理数的估算,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代入=2−3,=2+3即可求出+和B的值;(2)将原式变形为+2−5B,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3)先估算出1<3<2,从而得出=2−3,=3,再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题过程】(1)解:∵=2−3,=2+3,∴+=2−3+2+3=4,B=2−32+3=4−3=1;(2)解:由(1)得:+=4,B=1,∴2+2−3B=+2−5B=42−5×1=11(3)解:∵1<3<4,∴1<3<4,即1<3<2,∴−2<−3<−1,∴0<2−3<1,∵的小数部分是,∴=2−3,∵3<2+3<4,的整数部分是,∴=3,∴B−B=2−32−3−32+3=4−43+3−6−33=1−73.19.(2023下·广东江门·八年级统考期中)有这样一类题目:将±2化简,如果你能找到两个数m、n,使2+2=且B =,±2将变成2+2±2B ,即变成(±p 2,从而使±2得以化简.(1)例如,∵5+26=3+2+26=(3)2+(2)2+22×3=(3+2)2,∴5+26=(3+2)2=______,请完成填空.(2)仿照上面的例子,请化简4−23;(3)利用上面的方法,设=6+42,=3−5,求A +B 的值.【思路点拨】(1)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2==o >0)0(=0)−o <0),即可得出相应结果.(2)根据(1)中“5+26=3+2+26=(3)2+(2)2+22×3=(3+2)2”,将代数式转化为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形式,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值,即可得出结果.(3)根据题意,首先把A 式和B 式分别转化为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形式,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A 式和B 式的结果分别算出,最后把A 式和B 式再代入A +B 中,求出A +B 的值.【解题过程】(1)∵5+26=2+3+26=22+32+2×2×3=2+32∴5+26=(3+2)2=3+2故答案为:3+2(2)∵4−23=3+1−23=32+1−23=3−12∴4−23=(3−1)2=3−1.(3)∵=6+42=4+2+42=42+22+2×4×2=(2+2)2∴=6+42=2+2∵=3−5=∴=3−5====∴把A 式和B 式的值代入A +B 中,得:+=2+2=2+2220.(2023下·广西钦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我们将+、−称为一对“对偶式”,因为+−=(p2−(p2=−,所以构造“和−====3+22.像这中的“”样,通过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式子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或把根号中的分母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根据以上材料,理解并运用材料提供的方法,解答以下问题:“>”、“<”或“=”填空);(1(2)已知==,求K2rB2的值;+…+(3【思路点拨】(1)先分母有理化,然后根据作差法,比较大小即可求解;(2)先求得−s B的值,然后代入即可求解;(3)将每一项分母有理化,然后就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题过程】(17−2=7−2===∵7>6,2>3−137−6+2−3>0,>故答案为:>.(2)∵==5+45+4=9+45,==5+2=5−45+4=9−45,∴+=9+45+9−45=18,−=9+45+−9+45=85,B=9+45945−80=1,∴K 2rB2+⋯+(3=3)2(53−35)35)(5−3979799⋯+2(99979799)(99979799)(9997−97=1−33+33−55+55−77+⋯+9797−9999=1−9999=1−。
二次根式的化简教学目标:1、掌握最简二次根式概念及分母有理化。
2、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和乘除法化简二次根式。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最简二次根式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和分母有理化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复习1、二次根式的性质: 当a ≥0时,a 2= a 当a <0时,a 2= -a 也就是说:a 2 = |a|即 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1分别等于多少?学生讨论并回答。
(22、新课引入:(1)根据以上问题的回答,有些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开的尽方,例如32不是某个有理数的平方。
(2)教师讲解:对于有些二次根式虽然不能直接开方但是我们可以化简,使得最终的被开方数最简。
三、新课探究⎪⎪⎩⎪⎪⎨⎧<-=>)0a (a )0a (00a (a a a 2,,),==0,0)a b =≥≥0,0)a b =≥>1、概念引入-----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中不能含有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②分母里不能有根号③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使分母变成有理数的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2、典例分析例1解:(1(2注:(1)根号下是一个正整数时:将该数字拆分成一个完全平方数和某一个数的乘积,然后将完全平方数开平方放到根号外面。
例2、化简:解:10(15(2 注:分母含有一个单独根式时:①先将分子、分母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能约分的进行约分②将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分母有理化)③最后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例3、化简解:1=====注:分母含有两项时:①先将分子、分母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能约分的进行约分。
②借助平方差公式 进行分母有理化 。
22))((b a b a b a -=-+最后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有理化因式:如果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非零代数式相乘,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就说这两个非零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章节测试题1.【答题】若与互为相反数,则x+y的值=______。
【答案】27【分析】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解答】根据题意得+=0,∵≥0 且≥0∴=0 且=0∴且解得∴x+y=15+12=272.【答题】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______.【答案】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化简二次根式,根据整式的加法,可得答案.【解答】解:+a=1﹣a+a=1,3.【答题】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______.【答案】x≥2【分析】根据被开方数非负来解.【解答】根据被开方数非负,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x-2≥0求解即可.4.【答题】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x≥3【分析】被开方数或被开方式是非负数【解答】由于被开方数或被开方式是非负数得x﹣3≥0,即x≥35.【答题】要使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x≥4【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解答】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因此可得x-4≥0,解得x≥4.故答案为:x≥4.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意义,解题时要注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条件,然后列不等式求解即可,是一个中考常考的简单题.6.【题文】想一想:将等式=3和=7反过来的等式3=和7=还成立吗?式子:9==和4==成立吗?仿照上面的方法,化简下列各式:(1)2(2)11(3)6【答案】成立,、、【分析】当a≥0时,a=,所以对于有理数与二次根式相乘的形式的化简,可以将根号外的非负数通过这样的变形后,再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化简.【解答】解:等式3=和7=成立,9==和4==成立.(1);(2);(3).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非负性,二次根式有双重非负性,即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二次根式的值是非负数,所以每一个非负数都可以根据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写成二次根式的形式.7.【题文】若y=++3,求xy的值。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3)
教学内容: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运用它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计算或化简的结果来提炼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根据它的特点来检验最后结果是否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要求.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最简二次根式的运用.
2.难点关键:会判断这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教法:1、引导发现法: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悟新知,建立分式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参与问题讨论,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对实现教学目标起了重要的作用;2、讲练结合法: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类比,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配以精讲,并进行分层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
媒体设计:PPT课件,展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1.计算(1
(2
(3
2.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如果两个电视塔的高分别是h1km,h2km,•那么它们的传播半径的比是_________.
.
二、探索新知
观察上面计算题1的最后结果,可以发现这些式子中的二次根式有如下两个特点: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那么上题中的比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呢?如果不是,把它们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3~4个人到黑板上板书.
老师点评:不是.
2
==
例1.辨别下列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1):12 (2):
3
1
(3):y
x22 (4):y
x2
2+
例2:把下列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1):32(2):40(3):5.1(4):
3
4
三、应用拓展
例3.观察下列各式,通过分母有理数,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1
21
=
-
-1,
32
=
-
,
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
+
)的值.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所给的是一组分母有理化的式子,因此,分母有理化后就可以达到化简的目的.
解:原式=
+……
)
=
)
)
=2002-1=2001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五、布置作业
一、选择题
1
y>0)是二次根式,那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
A
(y>0) B
y>0) C
(y>0) D.以上都不对
2.把(a-1中根号外的(a-1)移入根号内得( ).
A .. 3.在下列各式中,化简正确的是( )
A ±12
C 2
D .
4
的结果是( )
A .
B .
C .. 二、填空题
1=_________.(x ≥0)
2.化简二次根式号后的结果是_________
二、1. 2.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