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代十位陶艺家(上)
- 格式:docx
- 大小:10.64 KB
- 文档页数:6
日本陶艺人间国宝名录
截止2017年9月2日
从1954年到2017年,日本合计认定38位陶艺方面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和3个重要无形文化财技术保持团体。
名单如下:
*为目前仍在世。
一、陶芸合计38人
色絵磁器-富本憲吉、加藤土師萌、藤本能道、十三代今泉今右衛門、十四代酒井田柿右衛門、*十四代今泉今右衛門
鉄釉陶器-石黒宗麿、清水卯一、*原清
民芸陶器(益子焼)-濱田庄司
志野-荒川豊蔵、*鈴木藏
瀬戸黒-荒川豊蔵、*加藤孝造
萩焼-三輪休和(十代三輪休雪)、三輪壽雪(十一代三輪休雪)
備前焼-金重陶陽、藤原啓、山本陶秀、藤原雄、*伊勢崎淳
唐津焼-中里無庵
染付-近藤悠三
白磁・青白磁-塚本快示
琉球陶器-金城次郎
鉄絵-田村耕一
練上手(ねりあげで)-松井康成(こうせい)
白磁- *井上萬二、*前田昭博
三彩-加藤卓男
民芸陶器(縄文象嵌)-島岡達三
青磁-三浦小平二、*中島宏
彩釉磁器-三代徳田八十吉
常滑焼(急須)-三代山田常山
釉裏金彩(ゆうりきんさい)- *吉田美統(よしたみのり)
無名異焼- *五代伊藤赤水
小石原焼-福島善三
二、保持团体(陶芸)合计3个
柿右衛門(濁手)-「柿右衛門製陶技術保存会」
小鹿田焼(おんたやき)-「小鹿田焼技術保存会」
色鍋島-「色鍋島技術保存会」(1975年解除)、「色鍋島今右衛門技術保存会」(1976年認定)。
浅谈日本现代陶艺之父八木一夫【摘要】本文将对日本现代陶艺之父八木一夫进行全面介绍。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八木一夫的简介,包括其生平和成就。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从八木一夫的艺术理念、作品风格、影响与贡献以及成就进行详细分析。
八木一夫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在陶艺界拥有极高的地位。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八木一夫对日本现代陶艺的影响以及他在艺术界中的地位与价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加了解和认识这位杰出的陶艺大师,以及他对日本陶艺界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八木一夫、日本现代陶艺、艺术理念、作品风格、影响与贡献、成就、地位与价值1. 引言1.1 八木一夫简介八木一夫(1917年-2005年),日本现代陶艺之父,生于爱知县名古屋市。
在1948年成立自己的陶艺工作室,开始专注于创作独特的陶瓷作品。
八木一夫的作品结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工艺技法著称。
他坚信陶艺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陶艺作品传达他对自然美和生活哲学的理解。
八木一夫在日本现代陶艺界享有盛誉,被誉为日本陶瓷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得众多奖项和荣誉。
八木一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陶艺家,也是一位对后辈艺术家产生深远影响的先驱人物。
2. 正文2.1 八木一夫的艺术理念八木一夫的艺术理念主要体现在他对陶艺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上。
他认为陶艺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他强调作品应该具有个性和独特性,让陶艺作品传达出他的情感和理念。
八木一夫注重作品的细节和表现力,追求简洁而优雅的形式,同时又融入了自然的元素和人文的意蕴。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陶瓷工艺和技术,探索出新的创作方法和风格,使其作品不断创新,充满活力。
八木一夫的艺术理念体现了对传统陶艺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又结合了现代艺术的特点,开拓了一条新的艺术之路,影响了后来的陶艺艺术家和整个日本现代陶艺的发展方向。
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广受赞誉,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和尊重,成为了日本现代陶艺的重要代表之一。
浅谈日本现代陶艺之父八木一夫
八木一夫(1917-2021),是日本现代陶艺的重要人物,在现代陶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作品多以瓶、盘、碗等器物为主,作品造型简洁而大胆,釉彩独特,色彩鲜艳,表现出独特的日本文化特色。
八木一夫的陶艺之路始于1935年,当时他在神户市的早稻田大学就读。
由于对陶艺的热爱,他开始研究陶艺,并逐渐掌握了陶艺的技艺。
1941年,他加入了长谷川桃李创办的“美杓会”,并开始在市场上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
此后,八木一夫开始跟随名陶师二宫照乐学艺,并参与筹办了名古屋市艺术博物馆的陶艺馆。
在1940年代至50年代,八木一夫通过对日本传统陶瓷的研究,深入研究了釉彩的技艺,大胆创新,发明了许多独特的釉料。
他在承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陶艺风格。
1964年,八木一夫在法国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自己的陶艺作品,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评价。
此后,他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欧美等地开设了陶艺工作室。
1982年,他获得了法国文化勋章,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该荣誉的日本陶艺家。
八木一夫对日本现代陶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对传统的敬畏,对现代陶艺的创新,让他的陶艺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陶艺圈内广受好评,也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总的来说,八木一夫在陶艺上的创新和创造,为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相融合,为世界展示了日本陶艺的独特魅力。
浅谈日本现代陶艺之父八木一夫日本现代陶艺之父八木一夫,是一位对陶艺有着深厚影响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在日本及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并对当代陶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八木一夫及其作品进行介绍,并探讨他在现代陶艺领域的重要地位。
八木一夫(1913-1997),出生于日本京都市,是一位备受推崇的陶艺家。
他的陶艺生涯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他在京都的陶艺工坊学习。
八木一夫深受日本传统陶艺的影响,但同时也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启发。
他将这两种不同文化的精髓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独具个性的作品风格。
八木一夫的作品大多以器形为主,他深谙陶器的制作工艺,并通过自己的创新和改良,赋予作品更加现代化的风格。
八木一夫在陶艺领域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他对传统焼物技法的巧妙运用。
他不拘一格地运用了古老的哥冈烧、窑变、灰釉等技法,使得他的作品兼具古朴与时尚的特点。
他还大胆地探索了新的釉色和质地,使得他的作品在审美上更加高雅和独特。
由于八木一夫的创新,他的作品展现了对传统陶艺的尊重和继承,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审美趋势,成为当代陶艺的佼佼者。
在作品风格上,八木一夫的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系列:一系列是以器皿为主的作品,另一系列是以雕塑为主的作品。
在器皿作品中,八木一夫大胆地探索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同时也注重了作品的实用性。
他善于利用陶器的本质特点,将日常生活中的器皿赋予艺术意义,使得作品既能被观赏,又能被使用。
而在雕塑作品中,八木一夫则表现出了对形态和空间的极致追求,他的雕塑作品常常富有动态感和抽象美,使人们不仅能够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艺术的热情与探索的精神。
除了作品本身的影响外,八木一夫在日本及国际陶艺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是第一位在1950年代代表日本参加意大利国际陶艺展的日本陶艺家,并在展览中获得了特别奖。
八木一夫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日本陶艺在国际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在美国、欧洲等地举办的展览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使得他的影响力超越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界限,成为当代陶艺领域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木村陶峰的介绍木村陶峰是一位备受尊敬的陶艺家,他是介于日本和中国两国的文化之间,所展现出来的作品也是融合了两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
下面,我们来一步步地了解他的创作和他对陶艺的理解。
一、木村陶峰的背景木村陶峰于1952年出生在日本,14岁时父亲教授了他陶器制作的技术。
在他的良师益友的帮助下,在研究陶器制作过程的同时,了解了陶器在当代的发展。
他的作品很快便能够得到认可并展示在艺术馆,并迅速扩大了知名度。
二、木村陶峰的风格与特点木村陶峰在将中国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融合在陶艺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陶艺风格,其作品被誉为一种“把人物、动物、森林、河流等与生命相关的事物当作陶土素材,在其中融入个人哲学和价值观的现代陶瓷",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无论是器型、色彩、绘画,还是作品整体的风格,都备受推崇。
三、木村陶峰的陶器艺术在木村陶峰的作品中,他往往以陶土为主要的表现素材,其中以黏土、瓷土为多。
并且,他熟知各种陶器造型的技巧,通过瑞丽创新的手法来赋予作品以灵魂,往往能够在陶器表面上进行精细的绘画工作,并将人物、动物、自然景观等元素完美地融合在陶器的造型上。
四、木村陶峰对陶器的理解在木村陶峰看来,陶器是一种宇宙元素,它和大地是相通的,时间也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创作出出色的陶器作品,他认为必须能够掌握传统绘画、陶器制作等各种工艺,从而赋予作品灵活性,创造出流畅自然的线条和丰富多彩的色彩。
因此,他可以在陶器的造型、器型、装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突破,从而打破传统陶瓷艺术的束缚。
总之,木村陶峰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一直秉持着创新的思想,大胆运用多种工艺和技术,从而创造出了许多独一无二的陶瓷作品,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和关注的陶艺家。
日本当代陶艺家鲤江良二作者:正村美里覃继刚来源:《雕塑》2016年第03期“嗯……是啊,累是累。
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是鲤江了……”鲤江良二不停地奔忙着,步履轻盈。
深夜飞车在上矢作的工作室和常滑的家之间,往返于关东、关西的展览会现场,为筹备材料而奔波之时,还得到大学授课。
他完全忽视常人的生物钟规律,豪饮、豪睡、时而忽然醒来就开始创作……接二连三。
说过“那小子就像马一样”的画家也同是他的启蒙老师的稻叶实先生这样评价说:“他总是这样不停地奔忙着,如果停下,也许他会倒下。
”鲤江良二——这个像马儿一样不可思议的人,在不停地奔忙。
“四儿一女、妻子都健康,我,外表健康。
”和人闲聊时,他总喜欢这样说。
其实并非如此,他结实的身体和力量一般人难以效仿。
到底是什么燃料使他如此精力充沛?仅凭创作欲望一词难以解释。
想要活得有意义,他就不可能和他人一样。
他质疑既存的制度和规范,对令人窒息的空气和异味持敏感的嗅觉体验。
在陶艺界,他对以天皇制为首的社会、政治经济领域里隐藏的阶级制等形形色色清规戒律提出质疑,对时下一切隐藏在人们心里的歧视意识(小到家长制大到种族观)表示出强烈的愤慨。
1938年7月28日,鲤江良二出生于日本常滑市的保示镇,镇里渔业和制陶业发达。
家里经营渔具,父亲是个军人,幼年丧母,由叔母抚养大。
拥有六大古窑的常滑市出产红色的山土和陶土,产品基本上包括砖、瓷砖、陶管等,可谓是自降生之日到他下半生全浸染在陶器文化环境中。
生长在与陶艺无缘的家庭,鲤江良二最初接触陶土是在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当地的学生们一般都会在假期间到制陶工场打临工。
鲤江良二15岁时考入县立常滑高校窑业科学习,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他体验到了陶土带来的快乐,并掌握了烧陶的技术。
1960年代,东边的风·西边的风进入上世纪60年代,在以制陶业为主的常滑市培育出来的鲤江良二,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外面的世界。
他曾回忆道:“本来是想制作一个杯子,一个像样的杯子。
日本著名陶艺家介绍陶艺现已流传到世界各地,经过各国的改进,产生了不一样的陶艺文化。
那么,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的陶艺文化吧!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日本的现代陶艺文化,希望能帮到你。
日本现代陶艺掠影1992年3月-4月间,东邻扶桑——日本各地樱花烂漫盛开,人们载歌载舞,沉浸在赏花、唱花、与花同乐的气氛中,到处洋溢着节日的盛况。
在这美丽的季节里,笔者进行了一次以考察日本现代陶艺为主要活动的访问。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南起九州岛的鹿儿岛到本州的东京,行程达一千多公里。
经过日本的鹿儿岛、佐贺、长崎、山口、滋贺、冈山、岐阜、京都、名古屋及东京共十个县、府、都地区,参观考察了共52个单位,其中包括陶艺窑场13个。
接触到许多颇有名气的大陶艺家,了解到日本现代陶艺家的创作与生产状况。
还访问过5个陶研所与7个大型陶磁厂,并专访了8个陶磁博物馆、资料馆与陶磁文化馆。
其中包括著名的京都、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光美术馆。
访问了经销陶艺制品的商店五家,包括日本最大连锁销售百货店之一的西武百货店。
此行感到收获最大的是有机会踏访了日本著名的陶磁产地,有唐津烧、荻烧、备前烧、信乐烧、织部烧、京烧、濑户烧、有田烧、锅岛烧、伊万里烧等日本历代名窑场,采访了许多著名陶艺家,收集了许多珍贵的信息资料和陶艺作品。
这些对于研究日本陶磁与陶艺的历史、现状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尤其是日本陶艺制品,已深深渗透到普通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与大工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达到将传统的民族陶艺与现代化生活的完美结合。
这些情况为我国传统陶艺制品如何保存发展与进入人民日常生活中去,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鉴于此,笔者将此行的收获成文,今借《陶磁研究》杂志发表。
1.日本的陶艺流派与陶艺家1.1 唐津烧与中里隆先生日本著名影星中野良子谈到她婚后对烹调与陶磁器很感兴趣时,唐津烧陶艺家中里先生说:“美食强健人的体魄,美器赋予人心灵的力量;只有将两者巧妙地结合,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家庭主妇。
浅谈日本现代陶艺之父八木一夫父八木一夫(1915-1987),是日本现代陶艺的先驱和创造者,被誉为日本现代陶艺之父。
他以其独特的陶艺风格和对传统工艺的创新,为日本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对日本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木一夫的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了现代陶艺的代表之一。
八木一夫是湾岸美术学校(现为东京艺术大学)陶瓷科的第一届毕业生。
在学校期间,他就对陶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直到战争结束后才真正开始从事陶艺创作。
八木一夫受到了西方现代派画家的影响,尤其是莫里哀和格列科。
他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创作理念,将其运用到陶艺中,打破了传统陶瓷的束缚,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八木一夫的作品以其简约、朴实和自然的风格而著称。
他强调形式的简洁和线条的流畅,试图通过简单的形态和纯粹的材料来表现出内在的美感。
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对器物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通过对器物的塑造和琢磨,表达出对自然界的感悟,并将这种感悟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加具有内涵和艺术价值。
八木一夫在陶艺的创作上,还不断探索新的工艺和技术。
他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陶瓷工艺,如高温烧制、陶轮制作等,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陶艺作品。
他深入研究陶瓷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不断尝试新的配方和工艺,努力寻求突破和创新,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八木一夫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作品,他还对日本陶瓷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东京设立了自己的陶艺工作室,吸引了许多年轻的陶艺师前来学习和创作。
他积极参与到陶瓷教育和推广活动中,致力于传承和发展日本陶瓷艺术。
通过他的努力,现代陶艺在日本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为其后继者的成长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八木一夫的作品也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高度关注。
他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陶艺展览,并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作品展。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世界各地的赞誉,开拓了日本现代陶艺在国际上的影响。
浅谈日本现代陶艺之父八木一夫八木一夫(1913-1989),日本陶艺家,被誉为现代日本陶艺之父。
他以其独特的创新精神和艺术理念对日本陶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当代陶艺界的领袖人物,被誉为“陶瓷的画家”。
八木一夫出生在日本爱知县常滑市,自幼酷爱陶艺。
1933年,八木一夫进入了当地的陶瓷学校学习,开始了他在陶艺领域的探索之旅。
在学习期间,八木一夫受到传统日本陶艺的深刻影响,对陶瓷的纹样、色彩和造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从事陶艺创作。
在他的引导下,日本的传统陶瓷艺术迎来了一股新的潮流,八木一夫也因此成为了当代陶艺界的领军人物。
八木一夫在创作中秉承了“以新颖的形式表达传统的美感”的创新理念,尝试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
他不断探索使用新的技术和工艺,大胆尝试新的设计风格,创造出了许多极具个性和独特美感的作品,成为了当时陶瓷界的新星。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陶瓷的元素和现代艺术的融合。
八木一夫善于运用大胆的线条与色彩,打破了传统陶艺的束缚,创作出了许多充满创意和活力的作品。
他的作品不仅在造型上富有变化,而且在纹样和装饰上也大胆创新,展现了日本陶瓷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八木一夫在陶艺创作的也非常关注陶瓷的功能性。
他不仅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更加强调作品的使用功能,追求“实用美”的理念。
他设计的陶瓷作品不仅形式美观,而且质地优良,适合日常生活的使用,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除了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八木一夫还为日本的陶艺教育和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曾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和陶艺讲座,传播陶艺知识,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陶艺人才,推动了日本陶瓷业的繁荣发展。
他还积极参与陶瓷产业的改革和升级,推动了当地传统陶瓷的现代化进程,为日本陶瓷产业的国际化贡献了力量。
八木一夫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陶艺大师,他的杰出成就不仅为日本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用他独特的艺术感悟和创新精神,为人们展现了陶瓷艺术的美丽和魅力,成为了当代陶艺界的一面旗帜。
浅谈日本现代陶艺之父八木一夫1. 引言1.1 八木一夫的背景介绍八木一夫,日本现代陶艺之父,出生于1921年,祖籍京都。
自幼酷爱陶艺,13岁开始在京都的陶瓷工坊学习陶艺技术。
20岁时,八木一夫前往美国留学,先后在美国多家陶艺工作室学习,接触到了当时的西方陶艺潮流和理念。
回国后,他将西方现代陶艺的创新理念与日本传统的陶艺工艺相结合,创造了独具个性的陶艺风格,成为日本现代陶艺界的先驱。
八木一夫深受日本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笃信陶艺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
他对陶艺的热爱和执着,使他在日本现代陶艺领域独树一帜,成为当时备受推崇的艺术家。
八木一夫一生致力于探索陶艺的可能性,不断研究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开拓了陶艺的新境界。
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广受赞誉,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好评。
通过他的努力与成就,八木一夫为日本现代陶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后人学习与借鉴的典范。
1.2 八木一夫对现代陶艺的贡献八木一夫在陶艺风格上的创新和探索为日本现代陶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他将传统的陶艺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开创了独具个性和创意的风格,为后来的陶艺界树立了新的标杆。
八木一夫的作品特点突破了传统陶艺的局限,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结合,注重细节和工艺的精湛。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实用性,为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八木一夫的艺术理念强调个性与创新,强调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强调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影响了许多后来的陶艺家和艺术爱好者。
八木一夫以其独特的艺术眼光和创作理念,对日本现代陶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日本现代陶艺的重要代表和奠基人之一。
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作品本身,更体现在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上,为陶艺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和可能性。
2. 正文2.1 八木一夫的陶艺风格八木一夫的陶艺风格主要体现为现代、简约、抽象和自然。
日本当代十位陶艺家(上)
日本当代十位陶艺家(上)
陶艺最真实地反应工匠的灵魂。
诸君要问了,难道油画、雕塑、书法、古琴等就不能反应艺术家的灵魂了么?能!但油画家、雕塑家、书法家等大多放不下“大师”的包袱,表达真实的自己。
成名的怕失足,未成名的我们也不认识。
如颜真卿《祭侄文稿》这样表达真情又不矫揉造作的书法,其实不多。
唯有陶人,大部分能没有偶像包袱地去创作,且陶土更亲近人的特性,相比木作、漆器等,更便于陶人掌控并快速表达个人的情感。
去年佳士得拍出7500 万的雍正珐琅彩碗,有熊觉得是技术的高峰,而不是灵魂的表现。
同样,诸君可以看到,在没有陶艺家这个概念的中国古代,陶瓷产品是最能自由表达当下时代风气的门类,大汶口的想象力、盛唐的丰满、宋的精炼、明的官制、清的繁缛都在其陶瓷上展现的无处可逃。
唐代邢窑白瓷盖罐,最丰满的朝代,才会产生的体积感。
而当下中国,有熊感觉大部分陶人还是背着各种”包袱“在创作。
相比之下,邻国日本的陶人则更加轻装上阵。
今天,百陶会将通过一本新书,分上下集介绍10 位日本当红陶人,虽然他们的风格比较清新且接近,但他们都有着平常心。
安藤雅信平凡的生活素陶? 文化与情感的渗透安藤雅信,日本当代著名陶艺家,1957 年出生于岐阜县多治见市。
少年时在武藏野美术大学研习雕塑,热爱文学与音乐,并曾以现代作家的身份活跃于公众视野。
30 岁那年,他前往印度和中国西藏旅居,学习佛教,后重返乡,开启了生活陶器的创作之路。
1998 年,安藤雅信与妻子明子一同创立百草艺廊,主张朴素、适度的生活美学。
两年后,他创立了支持年轻陶艺家的机构STUDIO MAVO ,鼓励更多的陶艺爱好者为梦想而实践。
安藤雅信的陶艺作品,代表了日本文化中善于汲取与提炼的精神本源。
他总能用最简单的形态,赋予陶器最不凡的质感。
他的作品多半经过亚光釉色理,素美中带有一种东方人喜欢的包浆感。
你能从中感受到现代之影,也能体会到传统之意,但更为强烈的,是一种根植于生活的情感渗透,以及平凡中追求极致的精神洗礼。
奥田英山回归凡朴生活? 塑造陶的枯寂之美奥田英山,1944 年出生于日本滋贺县信乐町,18 岁跟随父亲学习制陶技艺,20 岁开始系统学习里千家茶道,受命茶名『宗英』,现任里千家茶道滋贺县会长。
在学茶期间他跟随父亲学习制陶,沿袭信乐传统古法烧陶至今。
他曾在日本多地举办个人作品展及讲座,并受邀出访美国、德国等地,举办个人陶作品展。
奥田英山制作的信乐茶具现是日本各大著名茶会上热选的茶器。
71 岁的奥田英山至今仍与妻子仁美生活在信乐,过着制陶与品茶的宁静生活。
三代制陶世家出身的奥田英山先生承继了父辈古朴的制陶手艺,在信乐这片远近闻名的古窑胜地,与妻子过着陶与茶相伴的宁静生活。
奥田先生的制陶生涯已有40 余年,他的陶作品表达着一种空灵的枯寂之美,仿佛将时间凝固在了用信乐泥土塑造出的
杯一盏中。
大村刚金属般的质感? 心手合一之陶大村刚,崇尚手工创作的陶艺家,1977 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
他先后跟随著名陶艺家岩田圭介及安藤雅信学习陶艺,并于
2007 年创立个人陶艺工坊。
大村刚现与同为陶艺家的妻子黑畑日佐代,居于福冈县浮羽作品反映出的状态,即是生活。
町青山间的家庭陶坊中。
他相信制陶最好的工具,即是双手;大村刚是一位朴素且谦逊的陶人,他温厚沉稳的性格特质就如同他的作品,在看似苍古冷静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细腻体贴的一面。
若是远观大村刚的陶器,你会觉得它们总是散发着独特的金属味道和硬朗的气息;若是近看每一件器皿,你又会发现它们的设计里透着新颖,制作中饱含情感。
谷井直人信乐生人? 泥土风味谷井直人,信乐陶艺家,1976 年出生于滋贺县信乐市,1996
年毕业于信乐窑业试验场『大型器物手拉坯专业』。
1997 年毕业于京都府立陶工高等技术专门学校成形系,之后成为信乐陶瓷家笹山裕昭门生。
1998 年与哥哥在信乐一起开『游乐窑』,继承和善用着信乐陶人的制器手法和信乐优秀的陶土,并坚持开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制器之路。
谷井直人坚持创作诠释“用之美”的日常器皿。
他常用纯银的金属釉(银彩)来制器,风格鲜明,造型节制。
银彩的美器,将银釉的光和粗陶的素绝妙地融合为一,捧在手器,
中是略带沧桑的华美,也是作者对生活沉稳而悠扬的赞叹。
井山三希子黑白素陶? 惜物于日常静雅之美谷井直人,是专注于餐具食器制作的陶艺家,标志性的作品是黑白两色的器物。
由于一直强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之美,三希子坚持以石膏模具做陶,做出具有不规则造型的器皿。
每一件器具都因为手工的触感而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既有生活的味道又不乏艺术美感。
器物最美的姿态,尽在日常的使用中。
一件器物若是精雕细
琢、描金镶钻,仅在大宴宾客时小心使用,平日即束之高阁, 便远离了它被造的本质。
以餐具食器制作为主的日本知名陶艺家井山三希子,一直强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之美。
她从创作初期就坚持石膏模具制陶法,以手工触感做出不规
则造型的器皿,并且年来只采用经典的黑白色,令每
件器物以朴素的静雅姿态融入生活。
另外五块日本的他山之石,下期再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