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县市壮族人口排序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各民族人口总数排名在中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余55个民族都为少数民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各个民族在中国各个民族人口总数中的排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各民族人口总数排名1、汉族:1220844520人2、壮族:16926381人3、回族:10586087人4、满族:10387958人5、维吾尔族:10069346人6、苗族:9426007人7、彝族:8714393人8、土家族:8353912人9、藏族:6282187人10、蒙古族:5981840人11、侗族:2879974人12、布依族:2870034人13、瑶族:2796003人15、朝鲜族:1830929人16、哈尼族:1660932人17、黎族:1463064人18、哈萨克族:1462588人19、傣族:1261311人20、畲族:708651人21、傈僳族:702839人22、东乡族:621500人23、仡佬族:550746人24、拉祜族:485966人25、佤族:429709人26、水族:411847人27、纳西族:326295人28、羌族:309576人29、土族:289565人30、仫佬族:216257人31、锡伯族:190481人32、柯尔克孜族:186708人34、达斡尔族:131992人35、撒拉族:130607人36、布朗族:119639人37、毛南族:101192人38、塔吉克族:51069人39、普米族:42861人40、阿昌族:39555人41、怒族:37523人42、鄂温克族:30875人43、京族:28199人44、基诺族:23143人45、德昂族:20556人46、保安族:20074人47、俄罗斯族:15393人48、裕固族:14378人49、乌孜别克族:10569人50、门巴族:10561人51、鄂伦春族:8659人52、独龙族:6930人53、赫哲族:5354人54、高山族:4009人55、珞巴族:3682人56、塔塔尔族:3556人注:中国人口中的分民族数据没有每年的统计数据,现有的最详细的数据只有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9卷第7期 长 安 学 刊 2018年11月 159广西蒙古族溯源及人口分布情况概述乌云图 李毕力格(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学系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古族的来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元代时居住广西蒙古族官员的后裔。
第二类为清朝留居广西之蒙古八旗后裔。
第三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解放两广、海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业、复原留在广西的军人中有不少蒙古人。
本文主要通过利用社会调查资料及地方史志,分析了广西蒙古族来源及分布情况。
关键词:广西蒙古族;人口;分布文章编号:ISBN978-7-80736-771-0(2018)07-159-03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古族的来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元代时居住广西蒙古族官员的后裔。
元朝是由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将全国划分为一个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广西隶属于湖广行中书省辖今湖南、广西两省和湖北南部、贵州东部、广东西部及海南,且与江西行中书省相邻。
省下设路(府司)、州、县。
至正23年(1363年),分湖广行中书省令广西等处行中书省,为广西设省之始。
省直下辖12个路,一个路,一个安抚司,9个州,分别管辖各县。
[1]元朝时期全国各民族分为四等,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路府以上官员多以蒙古人和色目人充任,各路的达鲁花赤(长官)则由蒙古人充任。
元代桂林还建有蒙古文字学校,蒙古人也儿吉尼任广西平章政事,主政桂林,颇有政绩,后人曾在桂林城北建“平章庙”。
[2]元朝蒙古人入广西与广东、江西大体相当(元代蒙古军入广西、广东、江西在江西卷中有详细记载,关于蒙古军入广西的介绍看江西卷。
),且以蒙古军政官吏携家眷入桂施政而至,自然迁徙之可能不大。
在明朝时期,为避民族歧视、欺压、杀戮,而异乡易族改姓,或从闽、赣、湘等周边邻省流徙至桂者,也是分散隐居。
第二类是,清朝蒙古八旗在广西也留有后裔,但到民国时期也已散落各处但是此方面的档案资料欠缺无法详细解释。
2008年第2期第29卷Northwestpopulation西北人口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今天这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民族间出现不断的迁徙、流动、杂居,从而促使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是岭南特别是广西地区最早的开拓者,因此早在秦以前广西这块“蛮夷之地”基本以壮族先民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据广西地方志记载,到了唐宋时期,广西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的人口比例为“民七蛮三”,元明时期“民四蛮六”,清末“民七蛮三”,直至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西的汉族人口比例已占总人口61.66%,汉族人口比例已超过壮族。
这样的变化使我们不禁联想到今天的壮族人民,他们除了保留自己的语言和一些风俗习惯外,其他都和汉族相差无几,也有人说壮族是汉化程度最高的少数民族。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壮汉民族融合的步伐如此之快?自秦开发岭南之后,大批汉人或因驻军或因流放或因逃亡或因经商等,不断迁入广西,与壮族相错杂居,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壮汉民族关系显著的特征。
本文主要从历代汉族移民广西情况来探究其对壮族地区社会文化与经济变迁的影响。
一、历代汉族移民壮族地区具体表现(一)秦汉时期先秦时代,由于百越地区与中原华夏言语不通,风俗各异,一般很少有人迁移到这。
与设置郡县同步,中原华夏族人民第一次较大规模地移居百越地区,也是发生在秦朝。
秦朝统一全国后,对越人地区采取了“南禽劲越”的政策。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谪遣戍。
”[1]为更好地控制岭南,秦始皇将几十万攻取岭南的将士除阵亡与病死者之外,全部留下,“谪戍以备之。
”[2]后又“以谪徙民五十万戍五岭,与越杂居。
”[3]这是历史上关于汉族移民壮族地区的最早记载。
此外,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为使谪戍五岭的军士能安心戍边,尉佗曾“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农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
广西有多少人口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37万人。
2021年末2022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74.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08%,比上年末提高0.88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48.7万人,出生率为9.68‰;死亡人口34.2万人,死亡率为6.80‰;自然增长率为2.88‰。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国的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
广西常用方言有粤语、壮语、桂柳话、客家语、平话、苗语、瑶语、湘语等,下辖14个地级市,省会为南宁市,著名景点有桂林山水、银滩、青秀山、德天瀑布、白浪滩、桂平西山等。
广西土著地域大姓,有你姓不?广西土著姓氏是:黄、韦、覃、陆、罗、农、莫、庞、梁、蓝、雷等(排名不分前后、隐匿不计的一律平等)。
广西地域大姓:黄姓,汉族、壮族、苗族等多民族姓氏,也有客家人闽南人等。
是南方一个大姓,跨地域,在广西广东是一个大姓。
在广西主要集中在白色地区。
韦姓,广西特有姓氏,广西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这个姓,壮族居多,壮族、汉族、苗族、瑶多等多源头民族。
这个姓来源于壮族的牛的谐音:壮语读成“怀”(牛)。
所以,读作韦(wei).是广西的土著大姓。
覃姓,广西姓氏之一,属于广西土著姓氏,在广西属于大姓,是个多源头姓氏,也是个泛民族的姓氏,在广西全境各个县市均有分布。
覃姓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西部、湖南湘西(在湘西属于当地大姓之一)、贵州东南部(同化为当地民族)、云南东部(、还有海南东部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同化为当地少数民族)、重庆市、西藏(同化为藏人)还有河南(这个地方人数很少,记得是1000多人左右、四处分散开来)。
陆姓,当地土著一姓,原本来源与骆越人,取陆为姓,是当地壮族大姓之一。
主要集中在桂西和桂南一带。
这个姓氏出了个广西名人,叫陆荣廷,是桂系的军阀,曾经统治两广地区,属于粤语人的精英,出身绿林,实际为汉化壮人,广东人对桂系为之震惊。
罗姓,桂西的大姓之一,广西西部集中,广西的罗姓来源于少民汉化,百色地区是他们的聚居地。
广西罗姓桂柳人居多,罗姓人豪爽性格果敢,属于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汉化而成。
属于当地土著姓氏之一。
农姓,当地壮族大姓,以南宁地区、桂西地区居多,是汉化的少民,以壮族为多,农姓这个姓氏民族属性属于壮人,在广西边境和南宁属于地方大姓。
莫姓,广西壮族大姓之一,属于广西桂北的一大姓,主要集中在桂林柳州一代。
莫姓是壮语黄牛的意思,同韦姓(韦是水牛、公牛的意思)庞姓,广西土著,属于骆越人,壮族血统,是个汉化的姓氏,在广西人不多,但是独特,其他地方此姓少,主要集中在桂东南和桂南。
梁姓,广西大姓之一,属于全广西分布,梁姓也是多源头,属于壮、汉、百越等多源头民族姓氏,主要是两广地区的大姓,在广西广东,梁姓属于两广地区第一大姓。
广西的世居少数民族广西共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分别是: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
壮族:主要聚居在桂西、桂中,即南宁、柳州、百色、河池、贵港、防城港等市。
瑶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形成“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局面,其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聚居千人以上的有60个县(市),其中都安、大化、巴马、富川、恭城等自治县地较集中。
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资源、龙胜、环江、西林、南丹等县。
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龙胜、融水等自治县。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罗城、宜州、柳城等县(市)。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回族:主要居住在桂林、柳州、南宁、百色4市及临桂、灵川、鹿寨、永福、宜州、北流等县(市)彝族:主要居住在隆林、那坡等县。
水族:主要散居在南丹、宜州、融水、环江、河池、都安、来宾等县(市)仡佬族:主要散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长发、克长、者浪、岩茶、蛇场等乡。
壮族风俗文化三月三和歌圩壮族传统歌节。
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壮语叫“窝埠坡”“双龙垌”。
意为到田间或岩洞外唱的歌。
分日歌圩和夜歌圩。
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 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
除农历三月初三,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满月、乔迁等时节都可形成歌圩。
甚至赶圩路上歌逢对手时,也可形成临时歌圩。
其起源有多种传说,一说刘三姐发明山歌,众人争相传唱,逐渐衍成歌圩; 一说为娱神,除灾驱疫; 一说为纪念一对坚贞情侣。
歌圩节前,人们要备好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还要赶制绣球。
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
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
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
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
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
56个民族人口排名:1、汉族:1220844520人2、壮族:16926381人3、回族:10586087人4、满族:10387958人5、维吾尔族:10069346人6、苗族:9426007人7、彝族:8714393人8、土家族:8353912人9、藏族:6282187人10、蒙古族:5981840人11、侗族:2879974人12、布依族:2870034人13、瑶族:2796003人14、白族:1933510人15、朝鲜族:1830929人16、哈尼族:1660932人17、黎族:1463064人18、哈萨克族:1462588人19、傣族:1261311人20、畲族:708651人21、傈僳族:702839人22、东乡族:621500人23、仡佬族:550746人24、拉祜族:485966人25、佤族:429709人26、水族:411847人27、纳西族:326295人28、羌族:309576人29、土族:289565人30、仫佬族:216257人31、锡伯族:190481人32、柯尔克孜族:186708人33、景颇族:147828人34、达斡尔族:131992人35、撒拉族:130607人36、布朗族:119639人37、毛南族:101192人38、塔吉克族:51069人39、普米族:42861人40、阿昌族:39555人41、怒族:37523人42、鄂温克族:30875人43、京族:28199人44、基诺族:23143人45、德昂族:20556人46、保安族:20074人47、俄罗斯族:15393人48、裕固族:14378人49、乌孜别克族:10569人50、门巴族:10561人51、鄂伦春族:8659人52、独龙族:6930人53、赫哲族:5354人54、高山族:4009人55、珞巴族:3682人56、塔塔尔族:3556人。
广西各县市壮族人口排序——沙南曼森整理
说明:
(1)广西各县市壮族人口数量常四舍五入为1万的倍数,因此在排序时,采用壮族人口数量相同的县市壮族比重较大则排名靠前的标准。
(2)设区的市所辖各区合并计为一个“县市”,如贵港市港北区、港南区、覃塘管理区合称“贵港市辖区”计为一个“县市”。
沙南曼森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行政区域人口统计分析口径。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3月版)即是以这样的口径标注县级界线和政区人口的。
根据这一口径,广西壮族自治区共计为90个“县市”。
(3)各县市总面积、总人口基本上是以中国行政区划网提供的数据为准,各县市的壮族人口及比重则是由沙南曼森根据多种资料整理而成(尽量以2000年前后的数据为准)。
所列数据仅供参考,准确的最新数据请另行查证。
(一)壮族人口40万以上的县市(共9个)
邕宁县面积4725平方公里,总人口91.2万人,壮族比重91.6%,壮族人口83.6万
来宾市兴宾区面积4404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人,壮族比重68.3%,壮族人口65.6万
靖西县面积3331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壮族比重99.7%,壮族人口56.8万
武鸣县面积3367平方公里,总人口64.6万人,壮族比重85.8%,壮族人口54.4万
贵港市辖区面积3533平方公里,总人口166万人,壮族比重28.5%,壮族人口47.3万
南宁市辖区面积1834平方公里,总人口135.6万人,壮族比重34.0%,壮族人口46.1万
都安县面积4092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壮族比重72%,壮族人口45.4万
宜州市面积3869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壮族比重74.0%,壮族人口44.3万
平果县面积2485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壮族比重90.6%,壮族人口40.8万
(二)壮族人口30万至39万的县市(共15个)
横县面积3464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人,壮族比重37.4%,壮族人口39.6万
天等县面积2159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壮族比重98.8%,壮族人口39.5万
柳江县面积2504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壮族比重75.6%,壮族人口39.4万
马山县面积2365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人,壮族比重75.8%,壮族人口37.3万
上林县面积1876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壮族比重82%,壮族人口37万忻城县面积2541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壮族比重90.9%,壮族人口36.4万
隆安县面积2264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人,壮族比重96.3%,壮族人口35.6万
大新县面积275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壮族比重97.2%,壮族人口34万扶绥县面积2876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壮族比重82%,壮族人口33.6万德保县面积2558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人,壮族比重97.8%,壮族人口33万田东县面积2816平方公里,总人口39万人,壮族比重85.2%,壮族人口33万钦州市辖区面积4657平方公里,总人口117万人,壮族比重26.5%,壮族人口31万
田阳县面积2395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壮族比重90.2%,壮族人口30万宁明县面积3709平方公里,总人口39万人,壮族比重77.6%,壮族人口30万大化县面积2754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壮族比重74%,壮族人口30万
(三)壮族人口20万至29万的县市(共10个)
武宣县面积1739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壮族比重67.2%,壮族人口27万崇左市江洲区面积3290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壮族比重80.7%,壮族人口26.6万
环江县面积4558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壮族比重75%,壮族人口26.3万龙州县面积2318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人,壮族比重95.8%,壮族人口26万象州县面积1898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壮族比重70.4%,壮族人口24.6万
东兰县面积2435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壮族比重85.0%,壮族人口23.8万
百色市右江区面积3713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壮族比重73.5%,壮族人
口23.5万
鹿寨县面积3358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人,壮族比重49.0%,壮族人口23万河池市金城江区面积2340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人,壮族比重73%,壮族人口22.6万
柳城县面积2124平方公里,总人口40.6万人,壮族比重51.6%,壮族人口20.9万
(四)壮族人口10万至19万的县市(共12个)
隆林县面积3542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壮族比重53.7%,壮族人口19万上思县面积2816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壮族比重86.8%,壮族人口18.2万
那坡县面积2230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人,壮族比重90.6%,壮族人口17万宾阳县面积2314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人,壮族比重18%,壮族人口17万巴马县面积1966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壮族比重69%,壮族人口16.6万柳州市辖区面积650平方公里,总人口90.7万人,壮族比重18%,壮族人口16.3万
田林县面积5584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壮族比重63.1%,壮族人口14.5万
罗城县面积2639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壮族比重39.4%,壮族人口14万融安县面积2904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壮族比重35.4%,壮族人口11.3万
凤山县面积1743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人,壮族比重58%,壮族人口11万桂平市面积4074平方公里,总人口163万人,壮族比重6.5%,壮族人口11万防城港市辖区面积2815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壮族比重23%,壮族人口10万
(五)壮族人口不足10万但壮族比重不小于30%的县市(共8个)
合山市面积 350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人,壮族比重69.5%,壮族人口9.8万
南丹县面积3902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壮族比重33%,壮族人口9万
西林县面积2955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壮族比重66.1%,壮族人口8.6万
凭祥市面积 650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壮族比重83.5%,壮族人口8.4万
天峨县面积3196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人,壮族比重56%,壮族人口8万
乐业县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壮族比重50.1%,壮族人口7.5万
金秀县面积2517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壮族比重44.0%,壮族人口6.4万
凌云县面积2306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壮族比重33.1%,壮族人口6万
(六)壮族人口在1万至9万之间且比重小于30%的县市(共18个,不参加排序)
融水苗族自治县总人口46万,壮族人口6.4万
三江侗族自治县总人口34万,壮族人口2.2万
龙胜各族自治县总人口17万,壮族人口3.4万
桂林市辖区总人口64万,壮族人口2.1万
临桂县总人口45万,壮族人口1.7万
阳朔县总人口30万,壮族人口3.5万
永福县总人口27万,壮族人口2.8万
荔浦县总人口37万,壮族人口4.3万
平乐县总人口43万,壮族人口2.2万
钟山县总人口49万,壮族人口2.5万
贺州市八步区总人口89万,壮族人口3.9万
昭平县总人口39万,壮族人口1.8万
蒙山县总人口20万,壮族人口1.4万
平南县总人口124万,壮族人口2.0万
兴业县总人口65万,壮族人口2.1万
博白县总人口146万,壮族人口1.2万
灵山县总人口132万,壮族人口2.3万
东兴市总人口12万,壮族人口2.5万
(七)壮族人口较多或壮族比重较大的广西县市分布状况分析
(1)壮族人口较多(10万以上)或壮族人口比重较大(30%以上)的广西县市共54个,占广西县市总数(90个)的60%。
而壮族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46个县市,占广西县市总数(90个)的51.1%。
(2)上述54个县市,全部分布在桂林—桂平—钦州连线以西。
除贵港、桂平、钦州、上思、防城港5个县市以外,其他49个县市均位于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柳州、来宾6个地市。
而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柳州、来宾6个地市的51个县市中,除了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56%,壮族2.2万)、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39%,壮族6.4万)2个县市以外,其他49个县市均为壮族人口较多或壮族比重较大的县市。
(3)上述54个县市中,壮族人口在30万以上的县市有24个,占44.4%。
(4)上述54个县市以外的广西其他36个县市,壮族人口大部分在2万以下。
其中约有12个县市的壮族人口在2万至9万之间。
%E8%87%AA%E6%B2%BB%E5%8E%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