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灭活疫苗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26
十大儿童必打疫苗儿童免疫的10种疫苗1、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
2ml【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
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
【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注意事项】用75%酒精消毒皮肤,要待干后再注射;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2、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
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接种部位】口服。
【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禁忌】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
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注意事项】本疫苗只供口服;本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偶尔超剂量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3、百白破制剂:是将百日咳菌苗,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部位】臀部外上1/4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剂量】0。
5ml【反应】①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
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
②无菌性化脓。
多系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
③若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注意事项】使用时必须充分摇匀;制品不能冻结,冻结后出现凝块,不能使用;采用肌内注射,局部可能有硬结,可逐步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部位;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一、单选题1. 计划免疫是指通过预防接种,使人群对某种传染病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以下哪项不属于计划免疫的目的?A. 提高人群免疫力B. 减少传染病发病率C. 减少传染病死亡率D. 降低传染病传播速度答案:D解析:计划免疫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降低传染病传播速度并非计划免疫的主要目的。
2. 以下哪种疫苗不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A. 卡介苗B. 乙肝疫苗C. 白破疫苗D. 麻疹疫苗答案:D解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白破疫苗等。
麻疹疫苗不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3.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预防接种的禁忌症?A. 患有严重过敏性疾病B. 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C. 患有流感D. 既往接种过疫苗解析:预防接种的禁忌症主要包括患有严重过敏性疾病、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等。
患有流感不属于预防接种的禁忌症。
4. 以下哪种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A. 卡介苗B. 乙肝疫苗C. 乙脑疫苗D. 麻疹疫苗答案:A解析:减毒活疫苗是指将病原体经过处理后,使其失去致病力,但仍保留免疫原性。
卡介苗属于减毒活疫苗。
5. 以下哪种疫苗属于灭活疫苗?A. 乙肝疫苗B. 乙脑疫苗C. 麻疹疫苗D. 乙肝疫苗和乙脑疫苗答案:B解析:灭活疫苗是指将病原体经过处理后,使其失去致病力,但仍保留免疫原性。
乙脑疫苗属于灭活疫苗。
二、多选题1. 计划免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人群免疫力B. 减少传染病发病率C. 减少传染病死亡率D. 降低传染病传播速度答案:A、B、C解析:计划免疫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2. 以下哪些情况属于预防接种的禁忌症?A. 患有严重过敏性疾病B. 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C. 患有流感D. 既往接种过疫苗答案:A、B解析:预防接种的禁忌症主要包括患有严重过敏性疾病、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等。
3. 以下哪些疫苗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A. 卡介苗B. 乙肝疫苗C. 白破疫苗D. 麻疹疫苗答案:A、B、C解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白破疫苗等。
接种疫苗的意义接种疫苗的类型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各有哪些接种疫苗有什么重要意义?接种疫苗的好处有哪些?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什么?接种疫苗有哪些类型?什么是计划外疫苗?计划外疫苗有哪些?下面店铺一一为您介绍。
疫苗的意义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即提前将病毒抗体植入体内,形成免疫系统,达到提前预防疾病或减少疾病发生概率的目的。
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类毒素。
1灭活疫苗用细菌、病毒杀灭制成的一种疫苗,已失去了繁殖能力,不用担心对身体有过多伤害。
但还保留了其免疫原性,可以起到免疫的作用。
此类疫苗有甲肝灭活疫苗等。
2减毒活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等都属于这种,是一种接近自然感染的疫苗,免疫持续时间长。
比死疫苗的免疫效果要好,常见的减毒活疫苗有水痘疫苗等。
3类毒素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的细胞外毒素,类似灭活疫苗,该种疫苗可以长时间刺激抗体,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会产生更高度的抗体,达到加强免疫效果的作用。
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就属于这种。
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所谓计划内疫苗,是指在国家计划内按国家规定免费提供给接种人打的,也称第一类疫苗,我们以前在学校打的就是这种。
计划外疫苗,即不在国家计划之中的要收取一定费用的疫苗,接种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要不要打。
有时去医院的时候医生会询问你要不要打某某种疫苗,这时你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个疫苗是计划外的还是计划内的,孩子身体状况是否需要接种疫苗以及接种费用是多少。
如果是计划外的,而孩子又没有相关疾病明确需要打的话就可以不打。
计划免疫疫苗:卡介苗作用: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接种时间: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
接种方法:在新生儿的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内接种。
接种后反应:接种后2-3天仅可见在接种部位有小红点样的针眼,几天后便很快消退,似正常皮肤。
疫苗的主要分类
1. 灭活疫苗,就像给敌人拍了张照片,把敌人的模样清楚地呈现出来。
比如乙肝疫苗就是灭活疫苗呀!咱小时候不都打过嘛,这就是让身体提前认识一下敌人,以后遇到真家伙就能快速反应啦!
2. 减毒活疫苗呢,那可比照片厉害点,就像把敌人稍微弱化了一下送进身体。
像麻疹疫苗就是这样的哟!让身体在可控的情况下和它过过招,以后就能更好应对啦!
3. 亚单位疫苗,哇哦,这就像是提炼出敌人的关键部分。
比如说HPV 疫苗,就是针对病毒的关键部位来刺激身体产生保护呢!
4. 结合疫苗呀,不简单呢,好比给敌人的关键部位加了个标记,让免疫系统能精准打击,像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就是这样的例子呢!
5. 多糖疫苗呢,就像是敌人身上的一种特殊标志,像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就是利用这种特殊来发挥作用啦,能很好地保护我们呀!
6. 重组疫苗,这可厉害啦,就像人为制造出一个很像敌人的东西来训练身体,乙肝疫苗中的一种就是重组疫苗哟!
7. 核酸疫苗,很新颖吧!就像是直接给身体送了份关于敌人的情报,让身体自己学会应对。
这可是未来的潜力股呢!
总之,疫苗的种类可真是丰富多样呀,每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它们都是保护我们健康的强大武器呀!。
疫苗接种原则————————————————————————————————作者:————————————————————————————————日期:2种灭活疫苗、1种灭活疫苗与1种减毒活疫苗或1种注射的减毒活疫苗与1种口服减毒活疫苗在同时接种时,一般不会产生免疫干扰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同时或任何时间在不同部位进行接种。
2种不同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4周以上。
免疫球蛋白一般不能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使用免疫球蛋需隔4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2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黄热、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乙肝:重组疫苗流脑:多糖疫苗麻风腮:减毒活疫苗(一)减毒活疫苗目前我国使用的减毒活疫苗包括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以下称腮腺炎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称风疹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以下称水痘疫苗)等。
(二)灭活疫苗目前我国使用的灭活疫苗有百白破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以下称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等。
(三)多糖疫苗目前我国使用的多糖疫苗有A群流脑多糖疫苗、A+C 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疫苗、肺炎双球菌多糖疫苗(以下称肺炎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等;使用的结合疫苗有b型流感嗜血杆菌(以下称Hib)疫苗等。
多糖疫苗中不含内毒素中的类脂A,故无毒性。
然而多糖疫苗为化学成份,无细菌在体内繁殖,亦需大量多次接种。
根据细菌的研究与分析,对细菌中引起特异性保护作用的抗原成份提取纯化,可以生产特异的抗原疫苗。
例如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中的多糖成份为可引起保护性抗体的部分,可提取后制成多糖疫苗。
多糖疫苗的免疫原性需通过加入适当的吸附剂来提高。
(四)重组疫苗如乙肝疫苗。
疫苗类型说明疫苗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剂量/剂次疫苗预防的疾病接种禁忌乙肝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新生儿首针可选择大腿前部外侧)肌内注射5μg1/0.5ml乙型肝炎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疫苗学知识点序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疫苗已成为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
疫苗学作为一门研究疫苗的学科,涉及了疫苗的原理、制备、接种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疫苗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以增进大家对疫苗的了解。
1. 疫苗的定义和分类疫苗是指通过给予人体或动物免疫原,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的一种制剂。
根据免疫原的来源和制备方法,疫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灭活疫苗:由病原微生物经过灭活处理制备而成,如灭活狂犬病疫苗、灭活流感疫苗等。
1.2 温活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培养并杀死后制成,如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
1.3 亚单位疫苗:以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产物或其代表性抗原制备而成,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1.4 构建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抗原基因插入其他生物体表达,如HPV疫苗、SARS-CoV-2疫苗等。
2. 疫苗的原理和作用机制疫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模拟感染引起免疫应答,进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保护。
它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1 细胞免疫:疫苗中的免疫原通过被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引发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激活细胞免疫应答,并诱导生成记忆性T细胞,以实现对感染和肿瘤的清除。
2.2 体液免疫:疫苗中的免疫原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以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复制。
3. 疫苗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疫苗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从病原体的培养、灭活或减毒、纯化和稳定性测试等多个环节进行。
同时,为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制造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质检。
3.1 疫苗制备:疫苗的制备包括病原体培养、灭活或减毒、抗原提取和纯化等步骤。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原材料的选择和确保制备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性。
3.2 质量控制:疫苗的质量控制包括种子病毒的检测、活性测定、纯度检验、稳定性评价等环节。
其中,活性测定是疫苗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可以通过动物免疫试验、细胞培养等方法进行。
生物技术制药第五章疫苗及制备技术疫苗的种类与特点总结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品,通过引入病原微生物、病毒或其成分来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从而提供对特定疾病的保护。
疫苗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本文将对这些疫苗的种类和特点进行总结。
一、活疫苗活疫苗是指使用活而弱毒或难致病的病原微生物,通过人工方法将其培养、分离、净化得到,并加工成疫苗。
活疫苗的优点是能够迅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有效性较高,并且能够产生长期的免疫保护。
目前常见的活疫苗有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口腔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二、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指使用杀灭方法,如热灭活、化学灭活或辐射灭活等,将病原微生物杀死或失去活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
这类疫苗一般需多次接种才能产生免疫保护,但由于病原体已被杀灭,因此安全性较高。
常见的灭活疫苗有流感疫苗、狂犬疫苗和乙肝疫苗等。
三、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指将病原微生物中能够诱导免疫应答的特定成分提取、纯化得到,并加工成疫苗。
亚单位疫苗一般不含活病毒或活细菌,因此安全性较高。
同时,亚单位疫苗不会引起疾病的实际感染,而是只激发免疫反应。
常见的亚单位疫苗有百日咳疫苗、新城疫疫苗和流脑疫苗等。
四、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抗原的基因片段或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中,通过表达载体在宿主中表达抗原蛋白,进而引发免疫反应。
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安全性高、规模化生产和多价疫苗设计等优点。
常见的基因工程疫苗有乙肝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和甲型肝炎疫苗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疫苗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疫苗时,需根据疫苗预防的疾病、目标人群的年龄、免疫状态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此外,有的疫苗可能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达到充分的免疫效果,所以接种计划及时跟进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疫苗具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
麻疹疫苗WHO立场文件依据为各成员国提供卫生政策方面指导意见这一职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预防具有全球公共卫生影响的疾病的疫苗及联合疫苗问题,发布一系列定期更新的立场文件。
这些文件着重关注的是疫苗在大规模免疫规划中的使用。
范围有限的免疫接种(多为私营部门开展)对国家免疫规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不是这些政策文件的重点。
WHO的立场文件归纳了各相关疾病与疫苗的基本背景信息,并就如何在全球使用这些疫苗表明了WHO目前的立场。
这些文件在发布前经过WHO内部和外部众多专家的审阅,主要供各国的公共卫生官员和免疫规划管理人员使用。
不过,对这些立场文件感兴趣的还可能包括一些国际资助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医学界和科学媒体。
概要和结论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
在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之前,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感染过麻疹。
可以引发麻疹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包括婴幼儿、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免疫系统损伤的人群或者重度营养不良的人群(如维生素A缺乏者)。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开始广泛使用,现在世界上70%左右的儿童通过国家儿童免疫规划能获得麻疹疫苗接种。
目前,在那些发达国家,麻疹已得到很好控制,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实现了消除麻疹。
综合的免疫策略,包括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定期开展补充免疫活动(SIAs)和强化监测工作,已经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然而,麻疹病毒的高传染性意味着较少的易感者感染就足以造成病毒在数以十万计的人群中传播。
在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儿童的免疫接种率仍然很低,这些国家的麻疹死亡病例在全球的死亡病例(2002年约为61万例)中占了极大的比例,,其中大部分是婴幼儿。
更多的人还受到麻疹并发症的侵害,如营养不良和永久性的神经系统紊乱。
目前在全球使用的麻疹减毒活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可以被用于免疫规划。
在麻疹-风疹疫苗(MR)或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1等联合疫苗中,其中含有的各疫苗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没有发生变化。
024你真的知道疫苗吗?文+图=童话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打个比方。
假如你是羊村长,村子里每家每户的羊们一直都健康快乐地生活着。
虽然外界仍然有灰太狼等食肉动物虎视眈眈,但因为有汪汪队的存在,只要那些豺狼虎豹一进村,它们就能立即发现并赶去消灭那些猛兽。
不过有一天,某一只不知名的怪物闯进了村庄,可是汪汪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怪物,不知道它的危害性,任由这只怪物破坏了一只羊的家。
而等到村长你发现你的村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这只怪物已经分裂出了更多的怪物,而且汪汪队这时的抓咬驱赶对这种怪物完全没有任何效果。
更可怕的时,往往这种怪物还会想办法赶去旁边的村子,去祸害更多的羊。
直到有一天,你从外面请回来了一位专门侦察这种怪物的高手,经过他的指导和训练,汪汪队终于认清楚了这种怪物的招数,并通过演练已久的功夫,才成功消灭了它们。
其实在这个故事里,羊村长所领导的村子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每一家的羊就是我们的细胞,汪汪队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怪兽则是某种特殊的病毒,而那位侦察高手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疫苗!疫苗是怎么炼成的依据最为科学的说法,疫苗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用于人体预防接种,使我们的机体产生对某种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的生物制品。
是的,你没听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疫苗就是由病毒(或细菌,用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做成的。
好家伙,武侠小说025里的以毒攻毒看来不是没有道理啊!第一步,医学专家们从感染者或动物身上提取得到病毒,即野毒株。
不过这时的野毒株毒性太强,无法直接使用,所以第二步就是将病毒注入动物体内,让它变异,降低毒性。
因为病毒往往很不稳定,在不断的传染过程中,其毒性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观察动物们的状态,找到毒性稍弱的病毒,即减毒株。
第三步,将减毒株注射进某个细胞内,有了细胞这样的“口粮”,病毒就会在里面大量繁殖。
麻疹疫苗接种注意事项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资深人士,我深知家长们在孩子健康成长方面的心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麻疹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麻疹疫苗的简介麻疹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麻疹的疫苗。
我国目前使用的麻疹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减毒活疫苗免疫力持久,接种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第二剂接种后产生免疫力。
二、麻疹疫苗接种时间根据我国儿童免疫规划,麻疹疫苗的接种时间为8月龄和18月龄。
对于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建议在2岁以内完成两剂接种。
三、麻疹疫苗接种注意事项1.接种前:(1)了解孩子近期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应暂缓接种。
(2)告知医生孩子是否有过敏史、家族病史等特殊情况。
(3)提醒医生孩子是否已接种过其他疫苗,以避免重复接种。
2.接种时:(1)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避免伤口感染。
(2)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3)注意观察接种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现象。
3.接种后:(1)让孩子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保持接种部位干燥,避免沾水。
(3)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接种反应,如出现轻微反应,可自行处理;如反应严重,应及时就医。
(4)注意观察孩子食欲、精神状态等,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四、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1.患有严重免疫缺陷症的孩子。
2.患有严重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
3.患有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孩子。
4.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等疾病的孩子。
5.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孩子。
五、麻疹疫苗接种误区1.麻疹疫苗会引起autism(自闭症)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麻疹疫苗与自闭症之间存在关联。
相反,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降低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
2.麻疹疫苗会引起infertility(不孕不育)麻疹疫苗不会影响孩子的生育能力。
相反,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降低成年后患子宫癌的风险。
3.麻疹疫苗会引起allergies(过敏)麻疹疫苗不会引起过敏。
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其中用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
根据疫苗的不同特性,可以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
1. 活疫苗:这类疫苗是在对病原体进行人工处理后,使其丧失毒性或能稳定其毒力,但仍能保持其免疫原性的疫苗。
常见的活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
2. 死疫苗:这类疫苗则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将病原体灭活,使其完全丧失毒力,但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疫苗。
常见的死疫苗包括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流脑菌苗、霍乱菌苗等。
除了上述的分类方式,还可以根据疫苗的生产方式和成分将其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1.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经人工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如白破疫苗、狂犬病疫苗都属于灭活疫苗。
2. 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是病原体经过甲醛处理,将病原体毒性减弱而制成的疫苗,常见的有水痘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
总体来说,不同种类的疫苗在生产、成分、接种要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种类。
各种疫苗类型和作用原理的详细比较疫苗是防范疾病的最佳手段之一。
通过注射疫苗,人体会产生免疫力,抵御疾病的攻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疫苗的种类也不断增加。
本文将详细比较各种疫苗类型和作用原理,为读者解答有关疫苗的疑惑。
1. 传统灭活疫苗传统灭活疫苗是通过将细菌或病毒杀死,使其无法复制,再注射到体内。
人体感知到这些死细菌或死病毒后,会产生免疫应答,形成对疾病的保护。
例如脊髓灰质炎、乙肝等疫苗都是传统灭活疫苗。
优点:传统灭活疫苗制作简单、安全性高,通常能够提供长时间的免疫保护。
缺点:由于采用死细菌或死病毒制作,所以需要大剂量注射,注射多次以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此外,这种疫苗可能还会引发轻微的副作用,例如发热、肌肉疼痛等。
2. 活疫苗活疫苗是指将弱毒或减毒的细菌或病毒注射到人体内部,以刺激免疫反应。
由于病毒或细菌已被减弱,因此感染的症状通常较轻。
这种疫苗可以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使得注射者拥有更长时间的保护。
例如麻疹疫苗、风疹疫苗等都属于活疫苗类型。
优点:活疫苗注射即可形成免疫反应,且免疫保护时间通常较长。
缺点:适用范围比较窄,不能用于免疫力较弱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
3.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通过分离并纯化病原菌或病毒的特定部分制成的。
这些部分通常是能够识别并结合人体的抗原物质,能够刺激免疫反应,并且不会导致疾病的其他症状。
目前许多疾病如狂犬病、HPV等都是通过亚单位疫苗的方式来预防的。
优点:亚单位疫苗拥有高度纯净度和非常低的毒性,因此通常不会引发副作用。
缺点:由于使用的是部分抗原,因此免疫保护时间较短,需要定期接种。
4. 核酸疫苗核酸疫苗则是以DNA或RNA的形式注射到人体内,通过引导人体细胞自行产生与特定病原体相同的蛋白质,从而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目前新冠疫苗采用的就是核酸疫苗的技术原理。
优点:核酸疫苗注射简单、安全性高,且注射次数较少,保护时间也较长。
缺点:目前这种疫苗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