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基础知识-72页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10.50 KB
- 文档页数:72
麻疹的预防知识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了预防麻疹的传播,以下是一些预防麻疹的知识和措施。
1. 接种疫苗: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建议所有儿童在12-15个月龄时接种第一剂麻疹疫苗,然后在18-24个月龄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成年人如果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或者没有患过麻疹,也应该接种疫苗。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麻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频繁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到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是非常重要的。
3.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果身边有人患有麻疹,应该尽量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麻疹患者在发病初期的2-4天内是最具传染性的,因此要尽量避免与其接触,特别是避免在同一房间内呆上长时间。
4. 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如果目的地是麻疹疫情高发地区,最好推迟旅行计划。
如果不得不前往,应该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并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5.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抵抗麻疹病毒的能力。
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以及避免疲劳和压力都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6.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麻疹的症状,如高热、咳嗽、流鼻涕、眼结膜炎和皮疹等,应该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症状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7. 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意识,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麻疹的预防知识。
通过媒体、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达麻疹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麻疹的传播。
总结起来,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增强免疫力,及时就医和提高公众意识也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麻疹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麻疹疫苗的正确操作方法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感染,可以导致发热、皮疹、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为了预防麻疹的传播,疫苗接种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麻疹疫苗的正确操作方法。
1. 确认接种者的适应症: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适用于12个月以上的人群,年龄在12个月至6岁之间的儿童应进行一剂疫苗接种,年龄在6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应进行两剂疫苗接种。
2. 疫苗需保存在恒温2-8摄氏度的冰箱中。
在接种前,确保疫苗的使用期限没有过期。
3. 在接种前,医务人员应洗手并佩戴手套。
确保工作台面、注射器和其他设备是清洁的。
4. 打开疫苗瓶盖前,摇动瓶子以充分悬浊疫苗。
疫苗应该是均匀白色的悬浊液。
5. 选择合适的针头,并在注射前将其连接到注射器。
确保针头是干净的。
6. 确认接种者的身份并核对相应的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7. 使用无菌消毒剂清洁接种部位,通常是上臂三角肌部位。
让消毒剂干燥。
8. 使用一根手指将接种部位拉紧,使皮肤紧绷。
9. 将注射器以45度角(针尖朝上)插入皮肤,注射约0.5mL的疫苗。
确保疫苗被注射到真皮下。
10. 注射完毕后,迅速将注射针抽出。
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接种部位,以减少出血和疼痛。
11. 迅速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和其他废弃物。
使用防护性手套将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垃圾袋中。
12. 记录接种者的相关信息,如接种日期、剂量等。
13. 告知接种者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和处理方法。
常见的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肿胀、低烧等。
注射后的观察期为15分钟,以便及时处理任何突发症状。
14. 提醒接种者按照时间表完成所需的剂量。
通常情况下,第二剂麻疹疫苗应在第一剂接种后的4至8周内进行。
15. 在完成接种后,再次洗手消毒。
清洁工作台面和其他接种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妊娠、免疫系统受损者或存在对某些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应谨慎使用疫苗,甚至可能需要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之,正确的麻疹疫苗接种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麻疹的传播至关重要。
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问题解答1、什么是麻疹?麻疹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传染性极强,要超过甲流,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
潜伏期一般为 10~14天,亦有短至 1周左右的情况。
通常病人在出疹前 4天到出疹后 4天均有传染性。
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 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有脱屑现象。
麻疹危害严重,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罕见并发症有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儿童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
2、麻疹在我国的流行情况?麻疹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与疫苗接种情况密切相关。
在麻疹疫苗使用以前,我国麻疹发病水平很高。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1950~1965年, 未进行麻疹疫苗大规模接种前, 我国年平均麻疹发病率为 590/10万。
我国过去民间一直有“孩子出过疹和痘, 才算解了阎王扣”的俗语, 这里的痘指天花,疹就是指麻疹。
如在 1959年发生了全国范围内的麻疹大流行,报告发病数约 1000万, 报告死亡人数约 30万, 年报告发病率高达 1432/10万, 病死率约为 3%。
1965年我国开始使用液体剂型麻疹疫苗,此后发病率不断下降,至上世纪 70年代中期, 发病率在 200/10万~600/10万之间波动, 报告发病数在 150万例至 500万例之间。
1978年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并开始建立冷链系统,麻疹发病下降更为显著,实施麻疹计划免疫之后,我国的麻疹发病率下降了近 99%。
1986年,麻疹疫苗改为有效期较长的冻干疫苗,并对儿童执行 8月龄和 7周岁两剂次免疫方案,此后报告发病率在 4/10万~12/10 万之间波动。
1998年我国提出加速麻疹控制的目标、提高了麻疹疫苗的接种普及率,当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 4.5/10万,此后每年报告病例数为 6万~10万例左右。
完整版)幼儿园麻疹预防知识幼儿园麻疹预防知识 (完整版)1.麻疹简介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感染病,常见于儿童。
它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直接接触传染。
麻疹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和皮疹等,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2.麻疹预防措施为了避免麻疹在幼儿园传播,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2.1 疫苗接种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根据国家疫苗免疫程序,幼儿应在满一岁时接种第一剂麻疹疫苗,满八岁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家长应确保孩子按时接种疫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2 确保个人卫生幼儿园应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教室、洗手间和玩具的清洁。
孩子们应养成勤洗手的惯,并避免与患者共享餐具、杯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2.3 隔离患者发现患者后,应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患者应尽早就医,并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
在病情恢复之前,患者应避免去幼儿园,以减少传播风险。
2.4 定期消毒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场所、玩具等物品的彻底消毒。
在疫情期间,消毒频率应加强,以确保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2.5 健康监测幼儿园应定期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注意发热、咳嗽、皮疹等麻疹症状。
如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注意事项家长应定期带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并保持接种证明的完好。
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麻疹预防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卫生制度,确保师生的卫生惯和环境的清洁安全。
以上是幼儿园麻疹预防知识的完整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向我们咨询。
谢谢!。
麻疹的预防知识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了预防麻疹的传播,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知识和措施。
1. 接种疫苗: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建议所有儿童接种两剂麻疹疫苗,第一剂在12-15个月龄接种,第二剂在4-6岁接种。
成年人如果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或者没有患过麻疹,也应该考虑接种。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是预防麻疹和其他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使用肥皂和温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可能被感染的表面后,如咳嗽、打喷嚏或触摸公共设施之后。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因为这些部位是病毒进入身体的通道。
3. 避免接触患有麻疹的人:如果您知道有人患有麻疹,尽量避免与其接触。
麻疹患者在发病初期和发疹期间最具传染性,因此与他们的密切接触应该尽量避免。
如果您必须接触患者,确保戴上口罩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4. 避免到麻疹流行地区旅行:如果您计划旅行,了解目的地是否有麻疹的流行情况。
如果有,最好推迟旅行或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5. 隔离患病者: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有麻疹,应尽量避免与其他人接触,特别是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
在发热和发疹期间,最好呆在家里,避免去公共场所。
6. 加强室内通风:麻疹病毒可以在空气中存活数小时,因此保持室内的通风是预防麻疹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有助于稀释空气中的病毒浓度。
7.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麻疹的风险。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疲劳和压力。
8. 及时就医: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麻疹的症状,如高热、咳嗽、流鼻涕、眼结膜炎和皮疹等,请及时就医。
及早确诊并隔离患者,有助于控制疾病的传播。
总结起来,预防麻疹的关键是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病者和加强室内通风等。
通过这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麻疹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麻疹防治知识培训资料(一)一、什么是麻疹?麻疹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是冬末春初易发的一种传染病,也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且又易传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传染性极强,要超过甲流,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的情况。
通常病人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
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有脱屑现象。
二、临床表现(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
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
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
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
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
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
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
麻疹的预防知识引言概述: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为了预防麻疹的传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预防知识。
本文将从疫苗接种、个人卫生、社区防控、旅行预防和密切接触者保护等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麻疹的预防知识。
正文内容:1. 疫苗接种1.1 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儿童应在12-15个月龄时接种第一剂麻疹疫苗,然后在18-24个月龄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成年人如果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或者无免疫力,应及时接种疫苗。
1.2 接种疫苗后应密切观察疫苗的副反应。
常见的副反应包括发热、皮疹、注射部位红肿等,普通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但如果浮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2. 个人卫生2.1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时常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到可能被麻疹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者场所后,如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厕所等。
2.2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用纸巾或者手肘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以减少麻疹病毒的传播。
2.3 避免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特殊是在麻疹患者浮现症状时,如高热、咳嗽、眼结膜炎等,应即将与医生联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3. 社区防控3.1 针对麻疹疫情,社区应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麻疹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推广麻疹疫苗接种知识。
3.3 组织麻疹疫苗的免费接种活动,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鼓励居民及时接种疫苗。
4. 旅行预防4.1 出国旅行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者疾控部门,了解目的地的麻疹疫情和预防措施,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接种。
4.2 避免前往麻疹疫情高发地区,特殊是在疫情爆发期间。
4.3 在旅行途中,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和场所,如公共交通工具、旅馆等。
5. 密切接触者保护5.1 如果身边有人患有麻疹,应尽量避免与其密切接触,特殊是在患者浮现症状时。
5.2 在密切接触者中,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者无免疫力的人群应及时接种疫苗。
麻疹的预防知识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为了预防麻疹的传播,以下是一些预防麻疹的知识和措施。
1. 接种疫苗: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般情况下,建议在12个月龄时接种第一剂麻疹疫苗,然后在15-18个月龄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预防麻疹的发生。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麻疹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包括经常洗手,避免接触鼻腔、口腔和眼睛等黏膜部位,尽量避免与患有麻疹的人密切接触。
3. 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麻疹在一些地区可能存在爆发和流行。
如果您计划旅行,了解目的地的麻疹情况,并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隔离患者: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有麻疹,应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特别是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
隔离患者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保护他人的健康。
5.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麻疹。
如果您有麻疹的症状,如高热、咳嗽、流鼻涕、眼结膜炎、皮疹等,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症状和旅行史。
6.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麻疹病毒在空气中可以存活数小时,因此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打开窗户,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措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7.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此外,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 等营养物质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总结起来,预防麻疹的关键在于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隔离患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以及增强免疫力。
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麻疹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麻疹的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咨询医生或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