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发展脉络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发展脉络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发展脉络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发展脉络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发展脉络

一、重商主义阶段(15世纪-17世纪中)

阶段划分:是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解决关系萌芽、形成和走向确立的阶段。代表商业资本的利益与要求。

主要理论:认为财富的产生源于流通:惟有金银才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除开采金银矿,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源泉,因为内部贸易只会改变一国内部财富分配,而不会增加这国家财富总量,只有通过对外贸易中外贸出超,是大量金银输入,从而增加本国财富。P8(胡希宁:《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5月;汤在新:《近代西方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P6-10) 主要代表人物:英国托马斯·曼(1571—1641),《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法国柯尔培尔(1619-1683)。

古典经济学阶段(17世纪中-19世纪70年代中)

阶段划分:是西方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并依靠自身力量得以发展。

主要理论:1将研究眼光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2第一次系统提出劳动价值论,提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的劳动时间决定;3提出较系统的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提出经济人的假设;5、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经济人在追求自己利益同时,往往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6、比较优势学说。主张各国家根据自己资源的比较优势从事生产,然后再通过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实现自身比较利益。(实现双赢)

主张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干预

主要代表人物:英国亚当·斯密(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大卫·李嘉图(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阶段划分:西方经济学成形的阶段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新古典理论它在意识形态上成为反对社会主义的武器。

主要理论:在理论上否定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取之以效用价值论代替,

将研究重心转移微观领域,建立微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和理论内容。基本观点坚持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传统。1、用效用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2、边际分析方法;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运行过程和调节机理作更为精密的分析阐述。指出资本主义市场价格体现调节能够自行实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资本主义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均衡地发展。因此,政府不必干预经济,应该信守自由放任的原则。

主要代表人物:英国马歇尔(1842-1924),《经济学原理》他以完全竞争作为前提,将边际效用理论以及以后西方解决学的新研究成果加以综合,形成边际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单个解决行为和市场机制度比较完整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当代西方经济学阶段

1、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50年代末)

背景: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一场经济大危机。一方面使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机器,不会出现失业的神话被打破;另一方面为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崩溃,各国政府出手干预经济。

主要理论:1、将视角又放回宏观领域,从国民收入决定分析出发,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偏好规律”作用下,社会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是不足的,所以总需求往往不是等于总供给而是小于总供给。总需求的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政府必须干预以刺激总需求。

主要代表人物:

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出现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割裂的漏洞,传统(庸俗)经济学从个量分析入手,根据对单个消费者、厂商和生产要素所有者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的市场因素能够自行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并据此主张自由放任的国家不干预经济政策。而凯恩斯则偏重于总量分析,根据他的国民收入论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不能自行解决失业问题,据此主张国际干预,由此形成宏观与微观矛盾。

2、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背景:二战后,各国政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国有与私人所有制并存,使理论上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互结合。

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张不过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的两种不同情况。因此又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

3、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80年代末)

背景:7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出现滞胀。经济停滞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形成由现代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供给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各种新自由主义纷纷亮相。

供给量对经济的重要影响已为西方经济学界所广泛接受,它所提出的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以稳定经济的建议已得到西方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但货币学派没有对失业和经济衰退现象提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另外,②供给学派强调增加供给对于摆脱停滞膨胀的重要作用也得到西方经济学界认可,它提出的降低税率以刺激供给也受到西方国家政府的重视。但是,供给学派还缺乏系统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⑵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派)

其中前者占据主导地位。

理论上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的自由主义政策。

新自由主义学派与前面新古典学派区别是前者不在局限于微观经济学领域,而将研究深入宏观经济学,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微观基础改造宏观经济学。

4、新凯恩斯主义(20世纪80年代-目前)

主张混合经济体制,国家干预不完全取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其经济基础),同时减少过多干预。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整理】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微观部分 第一章绪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 1 -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 E d与总收益 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 E d<1 P与TR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0 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 独立品:E xy=0 E M>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0 0< E 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 M<0 (如吉芬商品) 均衡Q d = Q s 蛛网理论 - 2 -

- 3 -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0Q 000 ()p f Q dQ Q -?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宏观经济学脉络图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加入时间浏览:3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 3 总学时:54 理论学 时:0 实验学时:0 开课对象:经济学类、财经类、管理类各专业本科 开课分院、系:经济分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宏观经济学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本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就是经济类各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就是经济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所以该课程在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运行及其后果作为研究对象,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就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课程研究涉及经济增长、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主要的宏观经济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来说明决定国民收入、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危机的根源,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宏观经济学还对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等进行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以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与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为背景,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经济数学》《微观经济学》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2、课程教学内容、要求 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当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特别要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要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国民收入各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就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前提。国民收入就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国民收入的各个总量中,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本章说明的就是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各个国民收入总量及其关系、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一、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 四、名义GDP与实际GDP 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三、用生产法核算GDP 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与其她消费理论,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投资乘数原理。 【教学内容】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包含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与国际市场四个市场,只涉及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关于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产出或者总收入如何被决定的理

西方经济学重点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序论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彳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序论■ Z 古典学派 J ’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 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凯恩斯学派 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I 新制度经济学派 -重要名词区别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 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J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L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C E d 与总收益 E d 〈1 P 与TR 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IEFo 相当缺乏弹性:|E | 〈0 V 常弹性 单位弹性:∣E ∣=1 相当富有弹性:|E| 〉1 I 完全有弹性:|E | →∞ -替代品: E Xy >0 交叉弹性- —互补品: E Xy <0 ■独立品: E xy =O 劣质品:E M 〈0 (如吉芬商品) 均衡 Q =Q 蛛网理论 E d , E S (注意:转嫁与 E d , E S 的关系) 应用题Y (TR 的关系 E d >1 P 与TR 成反比 V E d =1 P 与TR 无关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弹性 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 Y EM>1 则为奢侈品 0< E M VI 则为必需品

第三章效用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MU 1 /P 1= MU 2/P 2 =……=MU n /P n =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f (Q )dQ -P o Q o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 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i X 计P 2X 2=1 消费者均衡J [均衡条件:MU i /P ι= MU 2/P 2 价格一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一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第四章生产论 Z 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TP 、AP 、MP Z-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 <长期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 I θ=f (L, K )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正常物品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分析) 效? 用]序数效用分析 论 (无 差异曲线分析)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Y 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I 扩展线 递增: f (入L, 入K ) >λ θ 固定: f (入L, 入K ) =λθ 不变: f (入L, 入K ) <λ θ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i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 E d与总收益 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 <1 P与TR成正比 E d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 常弹性 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 >0 交叉弹性 互补品:E xy <0 :E xy =0 E M >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E M >0 0< E 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 M <0 (如吉芬商品) 均衡 Q d = Q s 蛛网理论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0 Q 000()p f Q dQ Q -?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四章 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 、AP 、MP 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 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 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 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 饿死了。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 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 古典主义 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 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 3、市场自动出清 凯恩斯主义: 1、需求为中心 2、工资、价格刚性 3、市场非出清 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 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 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国民收

西方经济学史学习心得

西方经济学史学习心得 西方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历史史诗。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西方经济学史》,着实让我获益匪浅,感触也是良多。在这本新颖而权威的著作中,罗杰E巴克豪斯教授向读者详细全面地论述了从古希腊到21世纪初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作者不但在历史的背景下论述了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穆勒、马克思、凯恩斯、瓦尔拉斯等经济大师的思想,还论述了人们常常忽略的很多重要的主题。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17世纪英国的科学、政治和经济是怎样相辅相成快速发展起来的以及美国经济学是如何兴起的,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经济的影响、20世纪晚期经济学领域的扩张这些深奥的问题。 读过这本书,我深知了经济学是一个专门的科学体系,而且它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建立的,实践证明这门学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尔萨斯也为此被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之中而名垂青史。而其后的亚当斯密和凯恩斯更是将经济学的发展推向高峰。 亚当斯密认为,个人追求其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这似乎是当时西方人公认的,在原有的宗教主义的压抑人性的教条下,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应运而生。人们认为相比于压抑人性的主张节俭,克制欲望的宗教主义,追求人之本性并没有错,因此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为盛行,当然享乐主义后来使人们成为金钱的奴隶,马克思主义随之产生是后话了。而亚当斯密认为在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整个社会也会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原因就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自发调整供给与需求,使整体利益最大化。亚当斯密本人也成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 在自由主义的指导下,人们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引发震惊世界的经济危机。而凯恩斯的《通论》就在这时产生。《通论》一经出版,立即风靡世界。人们把它作为拯救世界的良药。《通论》指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因为需求的降低造成的。需求为什么降低呢?他指出就是因为追求最大利益的人在财富增加时,将财富更多的储蓄了起来,而不是像自由主义者认为的转化为消费或投资。大量的财富未转化为消费或投资,最终造成需求减少,产能过剩。所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脉络图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一一一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一一一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 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E s (注意:转嫁与 E d ,E s 的关系) E d 与总收益 应用题 E d >1 P 与 TR 成反比 (TR )的关系 E d =1 P 与 TR 无关 E d <1 P 与 TR 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 常弹性 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 >0 交叉弹性 互补品:E xy <0 :E xy =0 E M >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E M >0 0< E M <1 则为必需 品 劣质品:E M <0 (如吉芬商品) 均衡 Q d = Q s 蛛网理论

?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 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Q 0 f (Q )dQ -p 0Q 0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四章 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 、AP 、MP 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扩展线 规模报酬 递增:f (λ L, λ K )>λ θ θ =f (L, K ) 固定:f (λ L, λ K )=λ θ 不变:f (λ L, λ K )<λ θ

宏观经济学脉络图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加入时间:浏览:3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 3 总学时:54 理论学时: 0 实验学时:0 开课对象:经济学类、财经类、管理类各专业本科 开课分院、系:经济分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宏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本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类各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所以该课程在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运行及其后果作为研究对象,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课程研究涉及经济增长、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主要的宏观经济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来说明决定国民收入、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危机的根源,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宏观经济学还对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等进行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以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和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为背景,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经济数学》《微观经济学》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2、课程教学内容、要求 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当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特别要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要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国民收入各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前提。国民收入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国民收入的各个总量中,最基本的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本章说明的是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各个国民收入总量及其关系、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一、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 四、名义GDP和实际GDP 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三、用生产法核算GDP 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其他消费理论,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投资乘数原理。 【教学内容】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包含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四个市场,只涉及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关于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产出或者总收入如何被决定的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说明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其内容包括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各章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知识结构图 均衡含义 需求函数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和需求法则共同作用 供给曲线供给函数决定 供给曲线和供给法则均衡价格 变动 一般含义含义 弹性弧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 需求的收入弹性 弹性概念的扩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易腐商品的售卖 价格放开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限价: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谷贱伤农”

第三章效用论 知识结构图 效用论概述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概述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剩余 关于偏好的假定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消费者均衡价格消费曲线 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 预算线的含义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预算线 预算线的变动收入消费曲线 含义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从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和风险 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第四章生产论 知识结构图 生产要素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几种具体形式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短期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内容;(2)成因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长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等产量曲线(1)含义;(2)形状及特征长期生产函数含义,表达式 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成因 含义,方程 等成本线 特征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生产者最优要素投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入组合均衡条件 等斜线、扩展线的含义 规模报酬(1)含义;(2)类型;(3)规律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 , E M, E xy, E s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E d 与总收益 应用题 E d >1 P与TR 成反比 (TR)的关系 E d =1 P与TR 无关 E d <1 P与TR 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 >0 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 <0 独立品:E xy =0 E M >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 >0 0< E 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 M <0 (如吉芬商品)

均衡 Q d = Q s 我们学习的是经济学,可是学习的不仅仅是经济学。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0 Q 000()p f Q dQ Q -?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四章 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 、AP 、MP 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1: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主义 1、大危机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第一、理论脉络:从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亚当·斯密、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著名的萨伊定理“供给自身创造需求”,其核心是:重申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政策主张,反对国家干预。 第二、现实的冲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人们开始怀疑自由的市场经济。传统的经济学面临挑战,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 2、凯恩斯革命 第一、在经济理论方面 否认资本主义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肯定了资本主义存在失业,并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失业的原因。由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论。 第二、在经济政策方面 否认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并提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等。 第三、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上 以前的经济学强调个量分析或微观分析。凯恩斯提出对经济进行总量分析,或宏观分析。 3、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于萧条时期,一直集中于短期问题的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出现了滞胀问题。宏观经济学的关注便发生转移。今天,宏观经济学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短期经济波动和失业。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为什么经济中存在失业,如何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2、价格水平是如何变动的?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如何稳定物价? 3、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短期波动,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如何实现物价稳定资源利用问题 如何实现长期增长

三、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1、内容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它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相关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以说明如何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2、理解 第一、研究对象是经济总体而非单个经济单位 第二、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总量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 四、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重点 1、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提出三个模型 第一、收入─支出模型(或曰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第二、IS─LM模型 第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短期经济波动) 2、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三大理论 第一、通货膨胀理论 第二、就业理论(失业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 3、针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重点探讨两大政策 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4、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开放经济中的均衡: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均衡 (注:课堂上不作统一讲解。) 五、GDP的概念及其理解 1、什么是GDP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第二、熟悉GDP的其他可替代概念: 在涉及到一国每年商品和劳务的产出时,经济学家和媒体还用了除GDP以外的许多名称,如:产出、总产出、国民产出、收入、总收入、国民收入以及总供给、最终产品价值、增加值、新创造的价值。 2、对GDP的内容的分析 第一、市场价值 第二、统计的对象是最终产品 第三、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 第四、时间和地域限制 3、与GDP有关的其他概念 第一、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是以基年(如某一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来计算的某一时期的GDP。 二者的关系:其差异表现为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没有价格的变动则二者相等。 第二、潜在GDP和实际GDP

微观经济学脉络图

微观经济学脉络图 知识掌握要系统化西方经济学属于纯理论性学科,它所包括知识也基本上是比较模式化,也就是说,相对于政治经济学它联系实际东西比较少,能与实际联系起来地方主要是宏观部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部分等章节。另外,西方经济学中理论模型很多,要引起注意。下面具体谈几点: 首先,也是最重要,就是图形。可以发现,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图形贯穿起来,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图形,而且,要想阐述一个原理,没有图形配合是做不到。因此,在复习时,我把每一个图形都画在一个本子上,图形旁边还加注上有关图形解释和说明,以及图形所代表政策含义。总结在一起以后,就可以常常拿出来看一看了,仔仔细细地看懂每一个图,并且牢记。许多题目即使没有要求画出图形也可以利用图形帮助解答。另外,答题时能用得上图形就尽量用上。 其次,重要概念要进行理解记忆。一般专业课考试中都有名词解释,按常理说这属于基础题,是给你分得,所以不能丢分。对这些重要概念,不需要一字不差地背出来,还是要首先理解,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可以用自己话说。 最后,知识掌握要系统化。这一点也尤其重要。因为西方经济学中涉及到许多不同学派,不同学派理论模型、观点、政策主张都是有一定差异。很可能会出题让你比较它们之间异同。所以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去联想记忆,看到一个学派因素分析时,要回想一下其他哪个学派也在这一领域有分析,异同点在哪里。比如,消费理论就包括凯恩斯、弗里德曼、莫迪利亚尼等,货币需求理论包括货币数量说、货币交易说、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等,厂商理论中包括四种厂商类型,它们之间需求供给曲线、均衡状态、均衡条件以及效率比较等。从而我们能够看出,这些理论之间相关性是很大,因此,在复习时候,你也要体现出这一方面偏向。你可以把这些相关联知识点也都总结在一个本子上,总结过程也就是你去理解、系统掌握它过程。

西方经济学史以及学习心得

工商管理学院课程考试 答题纸 考试时间:2015/5/7 课程名称:高级宏观经济学 任课教师: 专业班级:物理院 学号: 姓名: 考试成绩: 教师签名:

经济学史思维导图 古典经济学 重商主义萨伊 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穆勒重农学派马尔萨斯 非古典经济学 历史学派制度学派马克思经济学→前苏联新古典经济学 约翰?穆勒 奥国学派马歇尔凯 边际效用学派数理学派恩 马尔萨斯斯 现代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新剑桥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货币主义(弗里德曼) 新古典主义 经济学说的历程:

第一个时期——前古典经济学时期 一、中世纪的经济思想(5~15世纪) 这一时期是经济学知识的积累时期。其中,11世纪至15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和商业的繁荣,使得这一阶段的经济思想与前期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一些与商品经济有关的经济范畴如价值、价格、货币、利息等成了讨论的主题。这个阶段也是欧洲中世纪教会的全盛时期,教权已经普遍确立。在意识形态领域,它几乎统治一切,使得包括经济思想在内的各类学科都成了神学的“侍婢”,这严重制约着经济思想的发展。 二、重商主义(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 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a.认为只有金银货币才是真正的财富,金银多寡才是一国是否富强的标志,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实行都是为了获得金银货币; b.认为顺差的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来源,发展顺差贸易,就要使出口大于进口; c.要发展顺差贸易,国家就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利用立法和行政手段,奖励出口,限制进口。 2.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 (约翰·海尔斯,威廉·斯塔福德,托马斯·孟,柯尔培尔) 3.重商主义的影响: a.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观点和主张,一再成为贸易保护论者手中武器。各国都力求把顺差的对外贸易当作提高本国的有效需求,解决

考研微观经济学发展脉络图

消费者理论研究消费者行为准则与目的对可见需求的影响戈森、杰文斯和瓦尔拉 定义了消费者需求首次发展了消费者理论马歇尔 费希尔(I. Fisher, 1892)帕累托 (V. Pareto, 1909) 用序数效用替代了基数效用弗里希(R. Frisch, 1932)阿尔特(F. Alt, 1936) 提出了基数效用的公理化处理 提出了显示性偏好 萨缪尔森(1938) ”

方法汇合阶段(1961——) 1964,普拉特(J. W. Pratt) 提出了“风险规避理论” 戴蒙德(P. A. Diamond, 1967)拉德纳(R. Radner, 1968)提出用“ 主观概率”刻画事先无法充 分估计概率的不确定性 拉德纳还用它来解释市场是怎样起 消息传递作用的提出了市场需求理论 研究市场需求函数所共有的性质 近年来对于经济核的研究 无限维经济学方面涉及不确定性、信息及市场的不完全性不不不不 希克斯1939年提出,1946年出版的《价值与资本》著作中得到发展 时际均衡与非均衡都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思想的体现 1964,莫利什玛(M. Morishima)在《均衡、稳定性与增长》一书中以耐用商品为重点,深入研究了时际竞争均衡 1966,德兰大基斯(E. M. Drandakis)在“论货币经济的竞争均衡”一文中把货币理论置于价值理论体系之中 1971, 阿罗与翰恩(F.H. Hahn)在《一般竞争分析》一书中研究了确定性 下的时际竞争均衡 史蒂格姆(G. Stigum,1972) 格兰德蒙特(J.M. Grandmont,1974)首次研究了不确定环境下的时际竞争均衡 格拉斯托夫(E. Glustoff, 1968)尤纳斯(Y. Younes, 1975) 贝纳西 (J. P. Benassy, 1973)把配给制时际均衡置于一般均衡框架之中,并作了系统研究 都认为交易活动分期进行 时际均衡假定经济活动者能正确地预测未来,短期内能实现均衡非均衡允许不能正确预测未来,未来的计划可以 不协调,短期内可以不实现均衡 不不不不不 1969,斯卡夫 发表论文“论均衡价格的计算”,开创 了均衡计算的理论与方法 不不不不不不如何通过个人选择来确定社会选择 1951,阿罗证明了社会选择的不可能性定理 集中研究怎样给出社会选择原则、在什么 条件下社会选择是可能的、又在什么条件 下社会选择是不可能的 后来的研究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研究证券与商品的定价原理 冯诺伊曼—摩根斯顿的风险期望效用 萨维奇(L.J. Savage)的不确定期望效用 期望效用的表示以及如何测量决 策者对风险的态度问题 基本问题 源于 焦点独立性公理与绝对事件原理之间的关系 不不不不不不不 1972,贝利(T.F. Bewley) 用扩充维数法把商品空间 变成了泛函空间 1983, 阿里普兰蒂斯 (C. D. Aliprantis) 布朗(D. J. Brown) 伯金少(O. Burkinshaw) 创造性地把出现的这些商 品空间统一在黎斯(Riesz) 空间的框架之下,进行一 般性研究 把不确定性、风险、金融、动态问题等都纳 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 无限维经济学 不不不不不不不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寡头垄断(oligopoly)和完全垄断(perfe ct monopoly)三种 研究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以使 厂商能够取得最大利润 产品差别与无限维经济相联系,如果把同行业的产品无 限细分加以区别,就得到无限维商品空间 基斯勒(H.J.Keisler,1986,1990)用洛伊布测度建立了随机经济的价格调整机 制,并讨论了快速调整下的市场分散化问题 斯大策(M.J.Stutzer,1987)用非标准分析观点,研究了总体无不确定性的个人风险问题

西方经济学重点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 E d与总收益 应用题E d>1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 d=1P与TR无关 E d<1P与TR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0 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 独立品:E xy=0 E M>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E M >0 0< E M <1则为必需 品 劣质品:E M <0 (如吉芬商品) 均衡 Q d = Q s 蛛网理论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0 Q 000()p f Q dQ Q -?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递减规律) 预算线:P1X1+P2X2=I 效消费者均衡 用序数效用分析均衡条件:MU1 /P1= MU2/P2 论(无差异曲线分析)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四章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AP、MP 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扩展线 规模报酬

宏观经济学脉络图

《宏观经济学》教学年夜纲教学年夜纲加入时间:510 10:09:35 浏览:3 欧阳歌谷(2021.02.01) 《宏观经济学》教学年夜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 3 总学时:54 理论学时:0 实验学时:0 开课对象:经济学类、财经类、管理类各专业本科 开课分院、系:经济分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宏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本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类各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所以该课程在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位置。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运行及其后果作为研究对象,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课程研究涉及经济增长、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主要的宏观经济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阐发和研究来说明决定国民收入、长期经

济增长的因素,危机的根源,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宏观经济学还对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等进行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以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和我国经济变革实践为布景,注重提高学生阐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天职析办法,并能结合实际阐发与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经济数学》《微观经济学》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派 1、课程体系及课时安插 2、课程教学内容、要求 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当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特别要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要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办法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国民收入各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办法。 【教学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办法是进行宏观经济阐发的前提。国民收入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国民收入的各个总量中,最基本的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本章说明的是包含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各个国民收入总量及其关系、国民收入核算办法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一、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 四、名义GDP和实际GDP 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办法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三、用生产法核算GDP

经济学发展脉络及方向

经济学发展脉络及方向 ----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益的新视角分析 [摘要]论文从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益的新视角分析了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沿革,找出了各个思想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且得出富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在于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益正相关;然后,通过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分析验证这个结论;最后,指出经济学发展方向。 [关键词]经济学发展个人效用社会效益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产生种种困惑现象(直观感觉):为什么有目的、有计划的经济体制是如此低效,如农村人民公社下的出工不出力,城市工厂生产时工人磨洋工;为什么看似盲目无序的市场竞争比有计划有目的计划经济有效率;为什么中国经济改革先从分配制度开始(无论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国有企业的利改税、承包制等),最终经过艰苦的探索走向市场体制;为什么中国市场化进程没有按西方经济学家主流学派的“华盛顿共识”的激进式方式而走双轨制的渐进式改革不仅没有出现经济崩溃反而取得让世界惊讶的成绩;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其后发优势在慢慢丧失,怎样才能保持未来二十年及长久的稳定增长,在学习了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特别是掌握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后,好像找到了答案,即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是有效率的,但是更多的问题产生了,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条件过于严密,特别是其理论基石之一关于完全理性人假设和实际不完全相吻合,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市场经济到目前为止为什么仍然是最有生命力的;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唯一有效途径吗;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界限是什么;合作经济有生命力吗;组织经济学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和假设前提,如何进行机制设计...带着很多问题我们走进了现代经济学,并且需要用理性的思考、执着的追

西方经济学形成与发展历程

西方经济学形成与发展历程 一、重商主义阶段(15世纪-17世纪中) 阶段划分:是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解决关系萌芽、形成和走向确立的阶段。代表商业资本的利益与要求。 主要理论:认为财富的产生源于流通:惟有金银才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除开采金银矿,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源泉,因为内部贸易只会改变一国内部财富分配,而不会增加这国家财富总量,只有通过对外贸易中外贸出超,是大量金银输入,从而增加本国财富。P8(胡希宁:《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5月;汤在新:《近代西方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P6-10) 主要代表人物:英国托马斯·曼(1571—1641),《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法国柯尔培尔(1619-1683)。 古典经济学阶段(17世纪中-19世纪70年代中) 阶段划分:是西方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并依靠自身力量得以发展。 主要理论:1将研究眼光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2第一次系统提出劳动价值论,提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的劳动时间决定;3提出较系统的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提出经济人的假设;5、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经济人在追求自己利益同时,往往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6、比较优势学说。主张各国家根据自己资源的比较优势从事生产,然后再通过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实现自身比较利益。(实现双赢) 主张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干预 主要代表人物:英国亚当·斯密(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大卫·李嘉图(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阶段划分:西方经济学成形的阶段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新古典理论它在意识形态上成为反对社会主义的武器。 主要理论:在理论上否定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取之以效用价值论代替,将研究重心转移微观领域,建立微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和理论内容。基本观点坚持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传统。1、用效用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2、边际分析方法;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运行过程和调节机理作更为精密的分析阐述。指出资本主义市场价格体现调节能够自行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