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123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食品中添加剂含量尽管食品供应商经常声称其产品不含任何有害添加剂,但我们无法确保它们的说法是准确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实验来测定某种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化学实验的方法来准确测量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
实验材料和仪器:- 某种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样品- 硫酸钠(Na2SO4)- 碘化钾(KI)- 碘化钠淀粉溶液- 滴定管- 平板电子天平- 容量瓶- 显微镜实验步骤:1. 根据所需分析的食品样品的个数和大小,使用天平称量适量的食品样品,并记录下质量。
2. 将称量好的食品样品加入到一个容量瓶中,并加入足够的纯水搅拌均匀。
3. 取出一定量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4. 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碘化钠淀粉溶液,直到呈现出蓝色颜色。
5. 用滴定管加入稀硫酸钠溶液,并同时观察溶液的变化。
6. 当溶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并记录下滴定消耗的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7. 重复以上步骤3至6,直到测定完所有的食品样品。
8. 根据滴定消耗的硫酸钠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添加剂的含量。
实验原理:该实验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硫酸钠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可以将食品样品中的添加剂氧化成一种可滴定的物质。
当滴加稀硫酸钠溶液到溶液中时,硫酸根离子氧化添加剂,其颜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
滴定过程中的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可用来计算添加剂的含量。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测得的滴定结果,可以计算出食品样品中添加剂的含量。
通过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如果多个样品之间的添加剂含量存在差异,可以进一步研究食品供应商的生产工艺和添加剂使用量,从而找到潜在的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实验误差的产生。
这包括保证溶液的均匀搅拌,避免空气泡的产生,以及准确读取滴定消耗的硫酸钠溶液体积。
此外,在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室设备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结论:通过本实验所描述的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某种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品的真实成分,并对食品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进行评估。
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测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充实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自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酸度调整剂(用以维持或转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拢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淌的物质)、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松软或酥脆的物质)、着色剂(使食品给予色泽和充实食品色泽的物质)、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收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展现良好色泽的物质)、增味剂(补充或增加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养分强化剂(为增加养分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自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自然养分素范围的物质)、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伸食品储存期的物质)、甜味剂(给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等23个功能类别,2000多个品种。
食品添加剂的用法促进了食品工业的进展,如威式食品从食盐呈味进展到味精呈鲜,以至现在鸡精等的复合调味的浮现,正是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结果。
假如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会有种类繁多、满目琳琅的食品。
因此食品添加剂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
固然食品添加剂也是一把“双刃剑”,若根据国家标准正确规范用法食品添加剂,是对食品美味的“锦上添花”,但若超限量或超范围用法,则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损害,使公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
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平安、正确、合理、有效的用法,我国在《GB2760-2011食品平安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用法标准》、《GB14880-2012食品平安国家标准食品养分强化剂用法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用法原则、允许用法的品种、用法范围及最大用法量。
本项目主要介绍防腐剂、漂白剂、抗氧化剂、护色剂、着色剂、增味剂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