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8D基本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734.20 KB
- 文档页数:29
8D知识点1.紧急响应措施(ERA):指在决定是否采用8D时或之前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目的在于保护顾客及相关的各方不受故障现象的影响。
2.标杆分析:指问题现状与标杆(标杆车、标杆部件、竞品、企业内部的产品及企业内部、外部的管理方法等)进行对比,从而在技术或管理经验方面提出行动方法,作为评价的基准或目标,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或缺失。
3.横展的目的是对已发生问题的现象、原因、对策应用于类似的过程和产品,以发现不合格或消除不合格的原因。
4.现象: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能被人知觉到的一切情况。
失效:产品丧失了预定的工作能力或其性能已劣化成不合格的状态。
失效模式:指失效或故障的标准样式,由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中抽离出来的一种共同特征5.反省:以过程的输出未达到规定要求作为新的输入,致力于寻找过程、流程、环节的不足/缺失,并加以流程优化、再造。
8. 遏制措施(ERA):为了阻止或制止不利情况扩大趋势的措施。
控制问题产品的流出临时措施(ICA,即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控制问题产品生产后的问题的消失9.纠正(临时控制措施/ICA)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ICA在根本原因知道前用来保护顾客。
如果根本原因已知或者ERA能够继续可靠保护顾客,ICA可以不需要。
ICA是针对问题而不是针对根本原因。
其措施是暂时的,但效果是有效的、永久的。
11. 验证: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12. 确认: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13.问题描述按照问题是什么和问题不是什么定义问题的边界。
问题陈述提供基本事实,而问题描述提供需要的细节来找出根本原因,问题描述帮助小组缩小研究的范围14. 纠正措施(即长期措施PCA):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失效已发生15.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失效还未发生,有可能会发生16. 8D的步骤:D0、知道问题;D1、成立小组/问题调查描述;D2、制定目标及计划;D3、追溯/纠正实施及验证;D4、真因分析;D5、纠正措施制定/选择;D6、纠正措施实施/证实;D7、预防措施;D8、标准化/目标确认/恭贺小组。
8D基础知识8D是起源于福特公司处理质量问题的一种方法。
凡是福特公司的供应商遇到问题必须强制用这种方法。
后来这方法好,其他的非福特公司的供应商也引进这方法处理问题。
就这样家喻户晓,各行业通吃。
而且不仅仅解决工作问题,解决家庭生活问题也很有效。
一、8D报告八步骤D1-第一步骤: 建立解决问题小组----由品质部召集相关人员若问题无法独立解决,通知你认为有关的人员组成团队。
团队的成员必须有能力执行,例如调整机器或懂得改变制程条件,或能指挥作筛选等。
备注:执行者不列入。
D2-第二步骤: 描述问题----由品质部收集,并向小组人员传达向团队说明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严重程度、目前状态、如何紧急处理、以及展示照片和收集到的证物。
想象你是FBI的办案人员,将证物、细节描述越清楚,团队解决问题将越快。
D3-第三步骤: 执行暂时对策---由小组人员负责执行若真正原因还未找到,暂时用什么方法可以最快地防止问题?如全检、筛选、将自动改为手动、库存清查等。
暂时对策决定后,即立刻交由团队成员带回执行。
备注:为了防止遗漏,纠正措施五要→客户仓库、在途、客户生产线、工厂生产线 & 工厂仓库D4-第四步骤: 找出问题真正原因----由小组人员讨论后确定找问题真正原因时,最好不要盲目地动手改变目前的生产状态,先动动脑。
第一件事是要先观察、分析、比较。
列出所知道的所有生产条件(即鱼骨图),逐一观察,看看是否有些条件走样,还是最近有些什么异动?换了夹具吗?换了作业员?换了供应商?换了运输商?修过电源供应器?流程改过?或比较良品与不良品的检查结果,看看哪个数据有很大的差异?尺寸?重量?电压值?CPK?耐电压?等等不良的发生,总是有原因,资料分析常常可以看出蛛丝马迹。
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您缩小范围,越来越接近问题核心。
当分析完成,列出您认为最有可能的几项,再逐一动手作些调整改变,并且观察哪些改变可使品质回复正常及影响变异的程度,进而找到问题真正的原因。
8D报告知识培训一、引言8D报告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团队合作、系统分析、根本原因探究和持续改进,实现问题的快速定位和有效解决。
为了提高员工在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本次培训将针对8D报告的编写方法和应用技巧进行详细讲解。
二、8D报告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8D报告8D报告是一种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方法,起源于美国汽车行业,后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8D报告的名称来源于其包含的8个基本步骤,分别为:D0(预备阶段)、D1(成立团队)、D2(问题描述)、D3(临时措施)、D4(根本原因分析)、D5(制定和实施永久措施)、D6(实施永久措施)、D7(预防措施)、D8(团队总结与认可)。
2.8D报告的特点(1)结构化:8D报告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问题解决流程,使问题解决过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2)团队合作:8D报告强调团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鼓励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专长,共同解决问题。
(3)系统分析:8D报告要求从系统层面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4)持续改进:8D报告强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工作流程,实现持续改进。
三、8D报告的编写方法1.D0(预备阶段)在D0阶段,要明确问题,确定问题解决的优先级,并通知相关人员。
还需对问题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需要启动8D报告流程。
2.D1(成立团队)在D1阶段,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影响范围,组建一支跨部门、跨职能的团队。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共同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3.D2(问题描述)在D2阶段,要对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包括问题的现象、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
同时,还需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4.D3(临时措施)在D3阶段,要制定并实施临时措施,以减轻问题的影响。
临时措施应能够在短时间内见效,为后续根本原因分析争取时间。
5.D4(根本原因分析)在D4阶段,要通过数据分析、现场调查等方法,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8 D 基本知识
IQA:李史珍
任何问题均应有三种对策
¾纠正措施
¾临时对策
¾预防对策
8D报告
是美国康柏公司(Compaq)对供应商要求改进之程序
哪些问题会用8D ?
品質、交期、服务、效率、生产……
要求回复8D改善报告之时机
•品质水准持续低于品质目标时•QA抽样不良发生时
•客户投诉发生时
•严重质量问题发生时
•……
8D的目标
1.QA 1小时内组织相关人员(生产/PE/SQA/线长等必要人员)分析初步原因并发布Quality-alert;
2.PE应在问题发生后4小时内分析出原因;
3.涉及本厂内作业不良的应在12小时内给出根本原因及改善对策的8D报告(如对策在生产过程可以实施的应立即执行并更新SOP或工艺文件);
4.涉及外协厂作业不良的应在24小时内给出根本原因及改善对策的8D报告;
8D的目标
5.涉及工程更改的PE应在48小时内发行ECN;
6.涉及部品质量改善的国内供应商在3个工作日/国外供应商在5个工作日内给出根本原因及对策的8D报告;
7.针对STQC 抽样不良FQA应在第二个工作日内负责主导回复8D改善计划(如无根本对策时可以是计划性的);
8D (discipline)
•Use the team approach:成立改善小组•Problem description:问题描述
•Short-term actions:临时对策
•Root cause analysis :根本原因分析•Permanent actions:根本对策•Verification of effectiveness:效果验证•Prevent recurrences:防止再发标准化•Congratulate your team:恭喜你的团队
制作步骤
•选择内部及外部小组成员(一般为问题直接责任人或处理人).
•选择小组捍卫者(应有能排除小组工作障碍的管理阶层人员).
•选择小组长(应为能直接投入问题处理并承担小组责任的人,一般为问题发起人)
应思考的问题
•小组长是谁?
•需要供应商加入团队吗?
•需要客戶加入团队吗?
•这些队员分别担任什么任务?
•填写8D之前,小组成员开会了吗?
•采用脑力激荡法来解决问题吗?
•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发挥作用了吗?
注意事项
98D应是所有小组成员的工作结果,避免闭门造车9选择的小组成员不在多,在于发挥作用
9事前应通知选择的小组成员
9尊重每个小组成员的意见
D1:成立改善小组
事例
问题描述方法What 什么(问题/事件)?
Where 什么地方发生的?(那条LINE/工序)When 什么时候?(发生日期/时间)Why 为什么?(什么原因/起因)
Who 谁?(负责人/协助人/肇事者)How many 多少比率/数量/次数量
How to do 如何去做?(完成一件事的方法)
5W 2H
注意事项
•从客户观点来描述问题,客户看到什么?
•现况尽可能详细、深入(批次/包装/生产信息)•说明客户提供之数据
•说明规格之要求
•说明所有电子、机械验证(实验)結果
•应采用客户了解的术语
•以量化表示
•以事实说话,不要加入自己的想法或经验
事例:问题描述中有问题吗?
没有说明规格之要求
制作步骤
9体现正在生产品如何处理
9体现生产完成品(包含客户处)如何处理
9体现在库品(包含供应商处)如何处理
9体现在途品如何处理
9体现FCR风险(如可以通过关联的实验证明)
注意事项
•临时对策应在问题发生后4小时内答复
•立即执行临时对策
•说明目前你如何控制该项不良,同时防止该不良品再度流入客户手中
•应考虑因临时对策造成其他不良的可能性,是否有评估?
•嫌疑品可与制造日期、批号等做判别
•应评估临时紧急对策是否能有效区分嫌疑品
•临时对策是进行中还是已完成?注意时效
•检查/测试/返工/分析结果说明,详细列出检查数、不良数、不良率
•详述检查方法,方法可性吗?有做有效验证吗
事例
•5个Why •从6M 入手:
人、机、料、法、环、测量
寻找根本原因之方法
为什么?为什
么?为什么?
……
注意事项
•不良的根本原因应详细叙述
•为你的原因提供相关的调查或证据数据•以前发生同样的问题吗?是否前次的对策无效所致?
•详述制程及系统的漏洞
•有没有思考不良流出的原因?
D4:根本原因分析事例
制作方法
•针对根本原因逐条对策
•针对不良流出原因要对策
•以5W2H說明你如何改变材料,方法等以完全消除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
注意事项
•详述根本对策的内容
•每一项对策必须有明确的完成时间及负责人•根本对策的负面效果应充分考虑
•多思考是否有防呆法
•对策应现场验证
事例
制作方法
•验证临时对策及根本对策的有效性,应以量化标识验证结果(如生产了10000台无不良发生,OQA抽样了10批未发生不良)
•追踪根本对策执行后的品质推移状况,必要时附上数据
事例
D7:防止再发标准化
制作要素
•对策是否可以横向展开(各个工厂/各条线/各个机型)•所有相关标准书或系统文件应修正并实施
•预防对策完成日期及负责人
小组捍卫者及组长应确认小组成员在解决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
总结此次小组改善的成果与不足D8:恭喜及总结你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