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

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

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
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

作者:王维国, 章建成, 李想, Wang Weiguo, Zhang Jiancheng, Li Xiang

作者单位:王维国,章建成,Wang Weiguo,Zhang Jiancheng(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李想,Li Xiang(国家气候中心)

刊名:

气象

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MONTHLY

年,卷(期):2008,34(7)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1条)

1.冯佩之;李翠金;周自江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1951-1980 1985

2.毕宝贵;矫梅燕;廖要民2003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应用气象学报 2004(06)

3.龚振淞;王永光;许力2003年夏季中高纬度环流与淮河流域降水[期刊论文]-气象 2004(02)

4.王东生;康志明;杨克明2003年淮河流域梅汛期首场大暴雨成因分析[期刊论文]-气象 2004(01)

5.郁淑华长江上游暴雨对1998年长江洪峰影响的分析[期刊论文]-气象 2000(01)

6.万玉明;梅修宁;周雨华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洪灾中期天气过程分析[期刊论文]-气象 1999(09)

7.宗志平淮河流域出现流域性洪水,江南华南等地持续高温干旱[期刊论文]-气象 2007(10)

8.丁一汇1991年江淮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研究 1993(09)

9.周自江;宋连春;李小泉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降水分析[期刊论文]-应用气象学报 2000(03)

10.陶诗言;倪允琪;赵思雄1998夏季中国暴雨的形成机理与预报研究 2001

11.陶诗言中国之暴雨 198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龚振淞.王永光.许力2003年夏季中高纬度环流与淮河流域降水[期刊论文]-气象2004,30(2)

2.周文艳.Guo Pinwen.罗勇.Chen Xinwu.黄昌兴.Zhou Wenyan.Guo Pinwen.Luo Yong.Chen Xinwu.Huang Changxing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空间变率研究[期刊论文]-气象2008,34(8)

3.王九大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成效及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人民长江2008,39(14)

4.赵亮.邹力.王成林.尹洪波.ZHAO Liang.ZOU Li.WANG Cheng-lin.YIN Hong-bo ENSO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对中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期刊论文]-热带气象学报2006,22(4)

5.章国材.毕宝贵.鲍媛媛.廖要明2003年淮河流域强降水大尺度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期刊论文]-地理研究2004,23(6)

6.卢燕宇.吴必文.田红.孙维1961-2005年淮河流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会议论文]-2009

7.张娇.王东勇.田红.朱红芳.陈晓红.ZhangJiao.Wang Dongyong.Tian Hong.Zhu Hongfang.Chen Xiaohong

2003年与2005年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气象科学2008,28(4)

8.裴洪芹.邰庆国.尼玛临沂市降水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

9.胡姗姗.HU Shan-shan夏季热带对流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

10.王毅荣.WANG Yi-rong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旱涝年降水特征[期刊论文]-水土保持通报2006,26(2)

引证文献(2条)

1.王晓芳2007年7月8-9日淮河流域特大暴雨过程MCS观测分析[期刊论文]-暴雨灾害 2012(2)

2.郭锐.李泽椿.张国平ATOVS资料在淮河暴雨预报中的同化应用研究[期刊论文]-气象 2010(2)

引用本文格式:王维国.章建成.李想.Wang Weiguo.Zhang Jiancheng.Li Xiang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的雨情、水情分析[期刊论文]-气象 2008(7)

水情水害月度预测预报

2012年月度水情水害预报

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元月 2012年元月份水情水害预测预报 一、矿井水文概况 根据我矿历年来采掘揭露情况和井田地质报告提供,我矿井下充水源以底板岩溶裂隙渗水为主,次为顶板淋水,大气降水。矿井在构造裂隙发育和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薄弱地段还可能发生底突水,建议在矿井生产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二、回采工作面水情水害预报 我矿17011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无涌水现象。但老窑尚存有积水,部分水会渗入采面巷道中去,巷道必须砌筑水沟,保持水沟畅通。 元月份已经过去,该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简单,主要出水的原因与老空水有关,其直接充水水源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含水层为太原群八层灰岩含

水层,这几个含水层的富水极不均衡,在断层,裂隙发育带附近富水较强,其余地方富水性较弱,预计该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5m3/h,最小涌水量为3m3/h,与实际有较小的出入。但在回采过程中,仍应加强观测,同时做到防治水的准备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2012年三月份水情水害预测预报 一、矿井水文概况 根据我矿历年来采掘揭露情况和井田地质报告提供,我矿井下充水源以底板岩溶裂隙渗水为主,次为顶板淋水,大气降水。矿井在构造裂隙发育和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薄弱地段还可能发生底突水,建议在矿井生产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二、回采工作面水情水害预报 我矿17011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无涌水现象。但老窑尚存有积水,部分水会渗入采面巷道中去,巷道必须砌筑水沟,保持水沟畅通。 三月份已经过去,该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简单,主要出水的原因与老空水有关,其直接充水水源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含水层为太原群八层灰岩含水层,这几个含水层的富水极不均衡,在断层,裂隙发育带附近富水较强,其余地方富水性较弱,预计该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4m3/h,最小涌水量为2m3/h,与实际有较小的出入。但在回采过程中,仍应加强观测,同时做到防治水的准备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丽水2018年上半年水雨情分析

丽水市2018年上半年水雨情分析 今年上半年,全市平均降雨量791.6mm,较常年同期偏少两成半,较少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主汛期6月晴热少雨,气候偏旱;梅汛期梅雨不典型,雨量相对偏少;江河水势平稳,水库蓄水量比年初略有增加。 一、雨情 1、总体情况 2018年1~6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791.6mm,比多年平均同期(1071.9mm)偏少26.2%,比去年同期(1002.4mm)偏少21.0%。其中龙泉市偏少最多,比多年平均偏少40.3%,比去年同期偏少33.6%;其他各县(市、区)与多年平均同期相比偏少幅度在16.6%~27.7%,与去年同期相比偏少幅度在 1.9%~26.2%。各县(市、区)逐月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对比见表1,与去年对比见表2。上半年偏少月份主要是6月份、2月份和3月份,与多年平均相比偏少幅度分别为45.52%、44.98%和44.44%。 根据83个代表站统计,上半年单站最大降水量为庆元县车根站(1124.5mm),单站最小降水量为龙泉市龙泉站(597.5mm)。

表1 各县(市、区)2018年逐月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对比表

表2 各县(市、区)2018年逐月降水量与去年对比表

2、典型强降水 (1)4月13日8时~14日8时 降水主要集中在我市北部、西部和中部,全市面雨量43.5mm。市县面雨量前三名分别为遂昌县57.9mm、松阳县55.7mm、龙泉市52.4mm,单站雨量最大前三名分别为莲都区平坑站105mm、庆元县竹口站105mm、庆元县双港潭98mm。 (2)5月30日8时~6月1日8时 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全市面雨量54.9mm,降雨主要集中在我市东部、中北部、南部。市县面雨量前三名分别为青田县76.2mm、松阳县70.9mm、莲都区县64.8mm,单站雨量最大前三名分别为青田县塘坑水库站171.5mm、莲都区平坑站159.0mm、松阳县根坑站147.0mm。 (3)6月5日8时~6月6日8时 除西北部和遂昌北部外,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全市面雨量62.0mm。市县面雨量前三名分别为庆元县84.4mm、云和县77.8mm、青田县70.5mm,单站雨量最大前三名分别为庆元县冯家山水库站116.0mm、龙溪站115.5mm、贵南洋水库站106.0mm。 (4)6月19日8时~23日8时(梅汛期内) 降水主要集中在我市庆元。全市面雨量36.7mm,市县面雨量前三名分别为庆元县95.9mm、遂昌县45.2mm、景宁县40.0mm,单站雨量最大前三名分别为庆元县熏山下站

长江流域水资源概述

长江流域水资源概述 摘要: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1956~2000年系列),总结了长江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一些特点,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长江流域水资源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且年际年内变化较大,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多。近20a来水资源量有所增加,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同时也反映出水体水质总体较好,但湖库营养状态趋于恶化,水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关键词: 水资源量;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长江流域 长江为我国的第一大河流,是我国水资源丰沛地区之一,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一位,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受季风气候影响,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且出现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的情况,给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一定困难。由于天然来水过程与社会需水过程要求不一致,多数地区需要通过水利工程调蓄天然水资源以满足用水需要,因此摸清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1 流域概况 长江地处我国中南部,位于24°30′~35°45′N,90°33′~122°25′E之间。西以芒康山、宁静山与澜沧江水系为界;北以巴颜喀拉山、秦岭、大别山与黄河、淮河水系相接;东临东海;南以南岭、武夷山、天目山与珠江、闽浙水系相邻。流域面积约180万km 2 。 长江水系发育,直接汇入长江的大小支流约7000余条,在江源区汇入干流的较大支流有当曲、楚玛尔河等;在上游汇入干流的主要支流,左岸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右岸有乌江;在中游汇入的,左岸有沮漳河、汉江,右岸有清江、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在下游汇入的,左岸有皖河、滁河、巢湖水系,右岸有青弋江、水阳江、太湖水系和黄浦江。长江流域划分为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以下、岷沱江、嘉陵江、乌江、宜宾至宜昌、洞庭湖水系、汉江、鄱阳湖水系、宜昌至湖口、湖口以下干流、太湖水系12个水资源二级区, 2 主要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 2.1 地区分布不均匀 水文要素的地区分布受气候、水汽来源、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存在着不均匀性。长江流域降水、径流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长江干流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径流深大于流域平均值,干流北岸支流降水、径流深小于流域平均值。水面蒸发、陆面蒸发和干旱指数的地区分布则相反,呈现南部小于北部,东部小于西部,山区小于平原的特点。

集团大数据平台整体方案业务需求分析

集团大数据平台整体方案业务需求分析 1.1总体需求 大数据平台应支持集团总部、省和地市三级使用方式。使用单位还包括下属单位和控股公司等。大数据平台要求使用Hadoop系统应实现主流数据仓库的功能,同时支持与现有系统Oracle数据库及Teradata数据仓库的无缝连接。 大数据平台需支持多应用管理,即支持对应用的服务级别管理(SLA)。能够实现应用的访问资源控制,支持资源隔离。同时支持多租户功能,例如多租户管理、租户的操作员管理、租户的分等分级分组管理、租户的度量管理、租户的角色管理、租户应用授权、租户数据隔离、租户的资源隔离等功能。 大数据平台应具有统一运维监控方面,可以图形化的实现安全管理、用户管理、监控运维、服务调度、应用部署、资源管理、作业编排、服务接口等。 大数据平台应同时支持作业调度管理,即实现统一的作业调度与编排管理功能,支持使用工作流的可视化的方式对工作任务进行统一编排和调度。同时支持作业的资源管理、流程管理、任务管理、数据管理、应用管理、租户管理、多

ETL 调度任务的部署和并行处理等功能。 集团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内容包含: Str/UnStr Cloud TOS (SLA )SOA R 、SQL Parser TDH Hadoop JDBC 、ODBC Map Reduce 、Spark 基础 平台架构计算 逻辑平台UI 主数据交互(ERP MDM )营销数据(ACRM 交互)综分平台融合 六大重点应用 量收业务分析(逻辑)迁移 量收接口迁移(对外接口) 四大核心功能量收数据迁移外围数 据量收(存量)业务 系统总部、省、地三级 多终端应用 图3-1大数据平台建设内容 重点建设内容包括: 1) 基础平台建设 2) 量收迁移 3) 六大重点应用 4) 与CRM 、综分、MDM 等系统的融合 5)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应用。 1.2 数据管理 集团大数据平台的数据管理,包含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存储与管理(包含结构化数据管理、半/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数据存储等)、数据清洗加工、数据计算和查询等方面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834-39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每年初由防治水办公室根据年度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采掘过程中存在的水灾隐患,编制年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和年度防治水计划,于元月上旬报公司;每月5日前及每季度末编制月度、季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并下发各生产单位及相关科室领导。同时,对于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巷道可能出现的矿井水害随时预测预报。 1、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较清楚时,根据生产施工进度,在过断层、构造带50m前下发地质预测预报。 2、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发生异常变化,或与已掌握的地质资料出现偏差、不符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立即补发地质预测预报。 3、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存在岩溶陷落柱、

11月份水情分析(改)

11月份航道运行情况分析 一、水情分析 1、上游河段11月上游来水量较10月份有所减少,各站点水位波动涨落,整体呈退落趋势。11月29日,高场流量突然减少1000m3/s,宜宾水位快速退落1.6米。从近5年平均水位来看,12月份宜宾、泸州水位波段涨落,基本保持平稳;重庆水位随着三峡库区水位的消落,呈小幅退落趋势。 2、三峡库区方面,11月上旬三峡出库流量大幅减少(11月1日:14500m3/s,11月2日:9900m3/s),后在10000m3/s上下保持;中旬,三峡出库流量进一步减少到8000m3/s以下;下旬,上游来水量有所增加,三峡出库流量小幅增大。从近5年平均水位情况来看,12月份三峡出入库流量保持在6000m3/s左右,并保持出入库平衡调度。

3、中游河段,11月以来,随着三峡出库流量的减少,中游河段水位全面退落,其中11月初中游近坝河段水位曾出现大幅退落的情况(宜昌11月上旬日降幅:0.25米,沙市11月上旬日降幅0.32米)。进入下旬,上游来水量有所增加,三峡出库流量小幅增大,中游河段水位小幅抬升,但总体仍呈退落趋势。从近5年平均水位来看,进入12月后,中游各站点水位保持低位运行,其中宜昌水位保持在1.0米以下,沙市保持在-1.0米以下。 4、下游河段,进入11月下游河段水位出现一段大幅退落的过程,

进入下旬后退落速度趋缓。从近5年平均水位来看,进入12月后下游水位继续保持缓慢退落趋势。 5、11月水位与往年数据对比。 与去年同期比较,重庆、宜昌、沙市、镇江河段小幅偏低,其他各站点水位月均值都略偏高于去年同期月均值。 与近5年均值比较,除城陵矶小幅偏低外,各站点水位月均值都高于多年月均值。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实用版

YF-ED-J119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每年初由防治水办公室根据年度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采掘过程中存在的水灾隐患,编制年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和年度防治水计划,于元月上旬报公司;每月5日前及每季度末编制月度、季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并下发各生产单位及相关科室领导。同时,对于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巷道可能出现的矿井水害随时预测预报。 1、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较清楚时,根据生产施工进度,在过断层、构造带50m前下发地质预测预报。

2、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发生异常变化,或与已掌握的地质资料出现偏差、不符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立即补发地质预测预报。 3、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存在岩溶陷落柱、老巷道、采空区、老钻孔等水害隐患时,要提前60m下发水情、水害隐患通知书。 4、井下采煤工作面及煤(岩)巷掘进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时,要立即下发地质预测预报。 5、井下揭煤巷道、井筒在距被揭突出煤层距20m前下发地质预测预报通知书,距10m前根据钻探资料发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时,及时下发揭煤预报。距小于10m时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边探边掘。

长江口海岸概况

长江口海岸概况 () 【摘要】基于参考分析整理各类长江口文献资料,总结长江口海岸的基本概况。长江口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前沿,是一个多级分汊的三角洲河口。长江口水域是上海市重要水源地,也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对于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巨大意义,同时长江河口港埠众多,如中国最大的海港上海港扼守长江的咽喉。 【关键词】长江口;岸线;冲刷;淤积 长江口作为我过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也是我国第一大港-上海港的门户,同时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之一,研究长江口的海岸情况有着极大的意义。 1. 岸线描述 如今的长江口在徐六泾下由崇明岛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在吴淞口以下被长兴横沙两岛分为南港、北港,南港在九段沙再被分为南槽和北槽. 河道平面形态呈喇叭状,长江口形态呈一展宽的平面扇形三角洲。[1]南北支,南、北港,南、北槽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格局。长江口陆海相互作用剧烈,受河口分汊、上游输水输沙、外海掀沙、水动力、海岸工程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江口河段河势动荡,滩涂地形冲淤变化十分显著。 2.冲淤变化 长江作为世界上输沙率第四大的河流,入海泥沙堆积了巨大的三角洲,长江的发展演变主要依赖于河流流量、输沙量、河口潮流、波浪、周围海岸泥沙供给量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总体上,崇明东滩、长江南支、长江南港、长江北港、南汇东滩、九段沙近期冲刷大于淤积,而崇明北沿、横沙东滩以淤积为主,长江南支冲刷作用明显,江心沙洲往东南方向推移,分析表明长江入海泥沙年输移量以及年均含沙量变化是造成长江口江心沙洲冲淤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2] 最近几十年来,长江入海泥沙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库的拦沙作用,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陆续实施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长江入海泥沙减少。由于三峡工程的蓄水运行,长江入海泥沙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长江口门外的水下三角洲出现了严重侵蚀[3]在不考虑沿程冲刷恢复的条件下,下游大通站的输沙量减少了约40 %[4],同时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已造成长江三角洲前缘海床的蚀退[5] . 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可能会随着泥沙的减少而出现海岸线后退的现象。 3.岸线防护 造成海岸侵蚀的动力有波浪、潮流、风暴潮等。在近岸水浅处,波浪可直接强烈地作用于底部,引起岸滩的冲淤变化。沿岸的防护工程措施应该是增加底部摩擦,或者在岸外建造消浪工程设施,大大损耗波浪作用的部分能量,从而削弱波浪动力对岸滩的侵蚀作用。[6]长江口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海堤、丁坝、人工海滩补沙、生物护岸等。 海堤、海塘在河口海岸地区为了防止潮、浪侵袭在沿岸地面上修建的一种垄状挡水建筑物。它不仅能拦流截沙到挑离主流线的功效。同时也能消耗正面入射波的能量。如上世纪60年代长江口的崇明岛南岸的海堤,近几年上海市己完成沿江50年一遇的防洪、抗浪达标海堤更显实效。长江口的南支南边、崇明、长兴、横沙3岛分布数百条海堤。 丁坝,主要起到护滩保堤的作用。它不仅能拦流截沙,起到挑离主流线的功效。同时也能消耗正面入射波的能量,使其到达岸边的波浪减弱。 人工补沙,是从海中或陆上采集合适的沙补充到被侵蚀的岸滩上。海滩补沙或填沙护滩已被证明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而且它对下游岸滩的影响也比其他防护设施为小。[7]

矿井防治水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贵州省黔西县五里乡宏和煤矿 矿 井 水 害 预 测 预 报 制 度 总工程师: 方案编写:李林军 贵州省黔西县五里乡宏和煤矿技术科制

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第一条水害预测预报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地测防治水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尖兵”作用,超前、准确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水害预测预报的依据 1、根据《地质报告》中已经查明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陷落柱、冲刷带、褶曲、薄煤区,查明的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预测预报。 2、根据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实际揭露水文地质情况,利用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的规律,对相邻巷道或工作面进行预测预报。 3、利用现有的物探设备,在井下巷道进行超前物探,结合井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对富水等物探异常区进行预测预报。 4、根据超前钻探探查结果,发现地质构造或富水区,进行补充临时水文地质预报。 5、根据精查地质勘探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6、根据井巷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巷道顶板淋水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7、利用有关水文地质科研成果进行预测预报工作。

8、探查井田地质构造的导水性,总结地质构造的导水规律,预测预报矿井涌水情况。 第三条预测预报工作要求 1、地质测量按《矿井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要求,收集当月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等原始资料,作为开展预测预报的基本工作内容。 2、地测科在年、季、月初根据矿生产衔接安排,编制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预测预报》,部门审核后经总工程师签字,于下一年度、季度、月度的第一个月3日前报送有关职能部门及矿领导。 3、地测科对上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预测预报》进行总结,评价预报准确率,分析预测预报不准确的原因。 4、根据施工单位及调度室的反馈信息,施工现场出现地质构造时,地测科技术人员应及时深入现场观测,编写临时地质预报并发放施工队组及相关职能部室。 5、各施工单位生产技术员要认真参照水害预测预报,并纳入到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及时向职工学习贯彻,使生产作业人员了解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学习要有记录、签字。地测科要不定期检查贯彻学习记录。 6、相关施工队组在预报下发后要严格按水害预报执行,当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发生异常变化时,必须及时向地测科反馈现场情况。

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文集doc

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文集 篇一:周庄水韵教案 篇一:周庄水韵教案设计 ———XX度睢县报市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课例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睢县潮庄镇二中 高祥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睢县潮庄二中:高祥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游记教学,意在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本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情式游记类散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中写景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周庄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周庄的意义就不仅在欣赏、旅游的价值,更应该是我们汲取民族历史文化营养的脐带。课文包含一种韵致,两相联系,三次游历,四个画面,四种方法。 二、学生学情分析 在学习《巴东三峡》的基础上,理解了山河的壮丽可爱。

现阶段的中学生感情丰富,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不可低估的想象力。课文文字清丽,似一幅幅充满流动感的画面,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和个人内心的情感。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初二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较为被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品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4)学会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感受。(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4)增强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八煤矿月度水情水害预报

老鹰山镇八八煤矿 2012年月水情水害预测预报 编制:邹珍明 总工:刘涛 矿长:周勇

2012年度 1月份水情水害预测预报 一、1月份采掘作业地点 回采工作面:回采工作面 掘进施工地点为:泵房、203b2回风巷。经排查,施工地点范围内无封闭不良钻孔、采空区及大的断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二、采掘作业地点构造变化及突水危险性预报 203a采煤工作面回采时注意1620以上采空区积水,必须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 经排查,1月份掘进203b21运输巷、203b2回风巷。施工范围内无封闭不良钻孔、无承压水、溶洞、暗河、采空区等重大水害危险源,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掘进过程中局部会有淋水出现,不会有大的涌水。对生产不会造成威胁。 203b2回凤巷: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巷道沿203b2煤掘进,其上下岩层无强含水层,无大的断层构造、导水裂隙带等,施工中顶板破碎或遇断层时局部有少量淋水。排查迎头施工范围内无顶底板水、断层水等水害威胁。 三、矿井涌水量 矿井涌水量约18min3/h ,其中东大巷采空区12min3/h,1565石门采空区2.0min3/h。东绕道涌水量1min3/h,主井下车场1min3/h,1201回风巷1.5 min3/h左右,副井涌水量为0.5 min3/h。

四、排水、供电情况 矿井排水系统,水仓容量1950m3,安装D85-45×6水泵3台,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敷设6吋排水管路,功率110kw,扬程270m,水泵额定流量85 min3/h。矿井供电系统,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要加强供电线路巡查和排水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供电可靠。 四、地表水体及地质灾害情况 井田范围内无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的地表水体,山体冲沟除降雨时无水流,冲沟畅通,无明显的堵塞现象。 井田内地表塌陷区近期无明显的斑裂、塌陷、积水、漏水现象。 五、报废老窑调查 调查原报废老窑2个,其开采范围内地表无塌陷、斑裂、积水、漏水等现象发生。无盗采现象。 六、井下密闭墙、挡水墙状况 203b2运输巷密闭墙1处,204运输巷密闭墙1处,全部合格,无损坏现象。 2011年12月28日

汀江水情调查

汀江水域水情调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 201501921 林强|农业水利工程|2017-1-20

目录 汀江(韩江支流) (1) 干流概况 (2) 河道走向 (2) 河道特征 (6) 水文特征 (7) 地表径流 (7) 泥沙 (9) 水力资源 (9) 主要支流 (10) 长汀县段 (10) 长汀县城区水域情况 (12) 水利概况 (13)

引水工程 (13) 蓄水工程 (15) 水电工程 (19) 汀江(韩江支流) 汀江,广东省南海独流入海韩江的支流,因流向从北向南,按八卦方位,称为“丁水”,后“丁”加水成“汀”,形成“汀江”得名。位于福建省西部,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宁化县治平乡境内木马山北坡,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永定县峰市镇出境进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汀江支流众多,流域大于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桃澜溪(又名小澜溪)、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6条。 汀江是闽西最大河流,位于东经115°59′~117°10′,北纬24°28′~26°02′之间,干流长度约285千米(石下坝以上)(武平县志谓:汀江全长220公里,大埔县志谓:干流总长323公里),流域面积为9022平方千米(其中:从永定峰市出境的汀江流域,面积8997.40平方千米;另自永定下洋镇出境,在广东大埔县茶阳镇汇入汀江的金丰溪流域面积668.37平方千米)(大埔县志谓:总集雨面积1.18万平方公里)。

汀江是福建四大河流中左右最不对称的水系,左岸来汇支流多而大,如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它们都以北东—南西的流向,和主流北北西—南南东流向作直角相交或斜交汇合。汀江基本是顺着两组发达的构造线而发育的,河流比降都在1‰以上,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峰市以下石下坝到潮安可通航小轮船。 汀江流域是客家人的世居地,汀江被称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发源地福建省宁化县治平乡赖家山 在福建省宁化县,河源称下坪溪(又名奄香溪),发源于武夷山南麓南段东侧的治平乡赖家山(长汀县志谓:源在木麻山(木马山)北坡。另有一源长汀境内),至沙罗排纳桥下溪入汀江。流域内森林茂密,水质清澈,境内河长13.5公里,流域面积41.2平方公里,总落差801米,年径流量0.43亿立方米。 汀江汀县城区段

长江流域水情概况

长江流域 1、水情概况 2007年汛期,长江水势总体平稳,部分干支流发生了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其中洞庭湖水系湘江上游发生了大洪水,支流耒水和洣水发生了超过历史记录的大洪水;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了大洪水;汉江支流丹江发生了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第3位洪水,丹江支流淇河和老灌河发生了超过历史记录的大洪水;重庆璧南河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 2007年,受降雨偏少影响,长江来水偏少,嘉陵江、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部分河流出现了历史最低水位或最小流量。 2、主要洪水 (1)湘江部分干支流发生大洪水 受6月初强降雨影响,湘江上游发生了大洪水;受第9号台风"圣帕"登陆的影响,湘江支流耒水和洣水发生了超过历史记录的大洪水。 6月5~7日,洞庭湖水系湘江上游普降大到暴雨,湘江上游面平均雨量约为120mm。受其影响,湘江上游干流全州水文站(广西全州)6月7日23时12分洪峰水位152.12m,超过警戒水位(148.00m)4.12m,列1956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2位(历史最高水位152.56m,最大流量6750m3/s,1985年),相应流量5500m3/s,重现期约15年;上游支流潇水双牌下水文站(湖南双牌)6月8日1时40分洪峰水位132.61m,超过警戒水位(129.60m)3.01m,列1960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2位(历史最高水位132.82m,最大流量7600m3/s,1994年),相应流量7220m3/s,重现期约50年;上游干流老埠头水文站(湖南永州)6月8日13时30分洪峰水位106.60m,超过警戒水位(102.00m)4.60m,相应流量12300m3/s,为1940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2位大洪水(历史最高水位107.18m,最大流量14700m3/s,1978年),重现期超过20年。湘江中游归阳水文站(湖南归阳)6月9日9时30分洪峰水位48.02m,超过警戒水位(44.00m)4.02m,相应流量10600m3/s。湘江下游衡山水文站(湖南衡山)6月10日11时洪峰水位49.87m,超过警戒水位(49.00m)0.87m,相应流量11700m3/s。 受第9号台风"圣帕"登陆影响,8月19~22日,湖南东部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出现了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其中湘江流域平均面雨量127mm。受其影响,湘江支流耒水、洣水发生了超过历史纪录的洪水。耒水永兴水位站(湖南永兴)8月22日3时洪峰水位101.73m,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01.65m,1961年8月)0.08m,重现期为50年;下游耒阳水文站(湖南耒阳)8月22日13时30分洪峰水位82.49m,超过保证水位(80.00m)2.49m,相应流量6560m3/s,列1951年建站以来第2位(历史最高水位83.38m,最大流量7360m3/s,2006年7月),重现期30年。洣水上游五里牌水文站(湖南炎陵)8月21日2时洪峰水位93.39m,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58m,相应流量1390m3/s,列1959年建站以来第1位(历史最高92.74m,历史最大1340m3/s,1998年6月),重现期50年;下游甘溪水文站(湖南衡东)8月23日4时洪峰水位57.56m,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52m,相应流量7380m3/s,列1970年建站以来第1位(历史最高水位57.04m,最大流量6940m3/s,1982年6月),重现期超过30年。湘江干流衡山水文站(湖南衡山)8月23日16时洪峰水位51.77m,超过保证水位(51.50m)0.27m,相应流量14500m3/s,重现期5年;下游湘潭水文站(湖南湘潭)8月24日8时洪峰水位38.43m,超过警戒水位(38.00m)0.43m,相应流量14300m3/s。 (2)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大洪水 受7月初强降雨影响,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了超过实测历史记录的大洪水。渠江上游支流南江巴中水文站(四川巴中)7月5日10时洪峰水位47.38m,超过保证水位(47.12m)0.36m,相应流量7230m3/s;支流通江控制站通江水文站(四川通江)7月5日14时30分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299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每年初由防治水办公室根据年度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采掘过程中存在的水灾隐患,编制年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和年度防治水计划,于元月上旬报公司;每月5日前及每季度末编制月度、季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并下发各生产单位及相关科室领导。同时,对于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巷道可能出现的矿井水害随时预测预报。 1、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较清楚时,根据生产施工进度,在过断层、构造带50m前下发地质预测预报。 2、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发生异常变化,或与已掌握的地质资料出现偏差、不符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立即补发地质预测预报。 3、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存在岩溶陷落柱、老巷道、采空区、老钻孔等水害隐患时,要提前60m下发水情、水害隐患通知书。 4、井下采煤工作面及煤(岩)巷掘进头在施工过程中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水害预测预报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地测防治水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尖兵”作用,超前、准确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划分 第二条地质测量组职责 1、负责水害预测预报日常管理工作,制定落实《水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2、编制矿井年度、季度、月度、每周《水害预测预报》及临时预报,并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3、负责督促施采掘技术员按照水害预测预报或临时地质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负责施工队组超前探放水、地质钻探、物探等指令性工作任务的安排及报工工作。 第三条调度室职责 1、负责井下开掘及回采过程中出现地质条件变化时信息的传递。 2、负责地质构造、探放水、物探施工的有关协调工作。 第四条通风管理部职责 负责提供各采掘开头面实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数据、分析预测结果,用来作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资料。 第五条施工队组职责 1、根据职能部门的指令安排,负责(配合)本单位作业头面超前探放水、地质构造的钻探施工。 2、负责在掘进或回采过程中水文发生异常时,及时向矿调度室和地质测量部汇报。 第三章预测预报的主要依据 第六条水害预测预报的依据 1、根据《地质报告》中已经查明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陷落柱、冲刷带、褶曲、薄煤区,查明的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预测预报。 2、根据现有勘探查明的地质构造,主要是落差≥3m的断层、直径≥25m的陷落柱、褶曲、冲刷带、薄煤区和积水区等进行预测预报。

3、根据巷道在掘进、回采过程中实际揭露水文地质情况,利用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的规律,对相邻巷道或工作面进行预测预报。 4、利用现有的物探设备,如坑透仪、直流电法仪在井下巷道进行超前物探,结合井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对富水等物探异常区进行预测预报。 5、根据超前钻探探查结果,发现地质构造或富水区,进行补充临时水文地质预报。 6、根据精查地质勘探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7、根据井巷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巷道顶板淋水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8、探查井田地质构造的导水性,总结地质构造的导水规律,预测预报矿井涌水情况。 第四章预测预报工作及程序要求 第七条预测预报工作要求 1、地质测量组按《矿井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要求,收集当月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等原始资料,作为开展预测预报的基本工作内容。 2、地质测量组在年、季、月初根据矿生产衔接安排,编制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预测预报》,部门审核后经总工程师签字,于下一年度、季度、月度的第一个月3日前报送有关职能部门及矿领导。 3、地质测量组对上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预测预报》进行总结,评价预报准确率,分析预测预报不准确的原因,于下一年度、季度、月度的第一个月3日前报送有关职能部门。 4、根据施工单位及调度室的反馈信息,施工现场出现地质构造时,地质测量部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应及时深入现场观测,编写临时地质预报并发放施工队组及相关职能部室。 5、各施工单位分管技术员要认真参照水害预测预报,并纳入到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及时向职工学习贯彻,使生产作业人员了解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学习要有记录、签字。 6、相关施工队组在预报下发后要严格按水害预报执行,当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发生异常变化时,必须及时向地质测量部反馈现场情况。 7、地质人员必须跟踪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现场情况变化较大时,及时跟踪补充预报。 8、地质测量部要严格按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及时收集编录原始地质资料、涌水资料,并分析总结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预报的结果应能保证煤矿正常生产,不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 9、《水害预测预报》必须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要做到及时、准确,能够

水资源分析

山东省水资源水情分析及其管理 莫子霆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利系 2015112052 摘要:山东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下限值,属严重缺水地区。 关键词: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河流湖泊,社会经济概况 引言:山东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下限值,属严重缺水地区。按全省耕地面积计算,亩均水资源占有量307立方米,也仅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1/6。我省水资源先天不足,又由于水资源年际年内及地区间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浪费和水体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加剧,水资源已成为21世纪初期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为全面调查、科学评价山东省水资源的量和质,摸清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科学地预测21世纪初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南水北调和省内调水工程的开工建设提供基本依据。 山东省水资源形势 一、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地理上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中,北靠渤海,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内陆部分北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与河北省为界,西与河南省相邻,南与江苏、安徽两省接壤。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山东省行政区现辖17个地级市,是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下设31个县级市、47个市辖区、61个县、2291个乡镇。(二)地形地貌 山东省东临海洋,西接华北平原,泰沂山脉横亘中央,地形地貌复杂。在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占29%,平原占55%,洼地、湖沼占8%,其他占8%。根据地形特征,可以分为泰沂山区、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和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三大部分。泰沂山区位于鲁中南地区,西起泰山,东至沂山,自西向东构成一断续的略成弧形的泰沂山脉,成为泰沂山脉南北山地、丘陵的脊背,地势最高,其中泰山岱顶海拔1532米,鲁山顶峰海拔1108米,沂山顶峰海拔1031米,蒙山平卧于泰沂山脉之南,主峰龟蒙顶海拔1150米。地势自山脊向南北两侧倾斜,中部多分布着海拔800米的中山,丘陵坡地一般高程在海拔200~500米,并逐渐过渡到海拔40米以下的山前平原和黄泛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势最低,仅海拔2~3米。各主要山脉之间分布着许多小型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山丘区土壤以粗屑质褐土和棕壤土复合镶嵌分布,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肥力差;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主要为普通棕壤、潮棕壤复区及潮褐土、淋溶褐土复区,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土层深厚,耕作性能良好,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高产基地。 (三)水文气象 山东省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度特征,四季界限分明,温差变化大,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冬季,全省在蒙古高气压冷气团的控制下,多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雪;夏季,亚热带太平洋暖气团势力增强,全省盛行东南、西南季风,冷暖气团在全省交绥机会较多,天气炎热,雨量集中;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天高气爽,春秋两季均干旱少雨。胶东半岛,因受海洋气候影响,春寒延后,夏季气温较内陆气温低且湿润。全省平均气温为11~14℃,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月气温以一月份最低,一般在–

长江水源调查报告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摘要为了根据所给的近十年长江流域水质监测报告及近两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水质监测报告给出合理的长江流域水质污染改善方案,并尽可能地预测出今后十年内长江流域水质恶化情况,我们建立了基于图形分析的模型一和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模型二,并在模型扩展中运用已建成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对所得的结果和我们对于长江流域水质恶化进行改善的想法进行分析和评价。长江流域水质监测报告和长江流域主要城市水质监测报告中的数据是巨大的,所以如何有效地重组、利用已知数据是我们建立模型一的突破口。我们首先利用Mathematica、Matlab等相关数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一个以长江干流水质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利用灰色预测法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六类水质的参数分布函数,进而预测出未来十年的水质状况:可饮用水占比例为4.3%四五类水占比例为52.6%劣五类水占比例为43.1%。然后依此为参照值,再运用时间序列模型的自回归形式,预测了在控制水质恶化的条件下,未来十年内每年所需要处理的污水量。最后,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的相关理论建立随机规划模型,给出概率灵敏度和误差分析,进而得出治理污染的最佳方案。我们也对整个模型进行了推广和评价,指出了有效改进方向。一、问题的重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附件3给出了长对于我国大江大河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应是重中之重。专家们呼吁:“以人为本,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改善人与自然的环境,减少污染。”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水质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已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20xx年10月,由全国政协与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组成“保护长江万里行”考察团,从长江上游宜宾到下游上海,对沿线21个重点城市做了实地考察,揭示了一幅长江污染的真实画面,其污染程度让人触目惊心。为此,专家们提出“若不及时拯救,长江生态10年内将濒临崩溃”(附件1),并发出了“拿什么拯救癌变长江”的呼唤(附件2)。附件3对长江沿线17个观测站近两年多主要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以及干流上7个观测站近一年多的基本数据。通常认为一个观测站的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于本地区的排污和上游的污水。一般说来,江河自身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自然净化能力,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通过物理降解、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等使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反映江河自然净化能力的指标称为降解系数。事实上,长江干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可以认为是近似均匀的,根据检测可知,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降解系数通常介于0.1~0.5之间,比如可以考虑取0.2 (单位:1/天)。附件4是“1995~20xx年长江流域水质报告”给出的主要统计数据。下面的附表是国标(GB3838-20xx)给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4个主要项目标准限值,其中Ⅰ、Ⅱ、Ⅲ类为可饮用水。请你们研究下列问题:(1)对长江近两年多的水质情况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并分析各地区水质的污染状况。(2)研究、分析长江干流近一年多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污染源主要在哪些地区?(3)假如不采取更有效的治理措施,依照过去10年的主要统计数据,对长江未来水质污染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比如研究未来10年的情况。(4)根据你的预测分析,如果未来10年内每年都要求长江干流的Ⅳ类和Ⅴ类水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且没有劣Ⅴ类水,那么每年需要处理多少污水?(5)你对解决长江水质污染问题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附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中4个主要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分类标准值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1溶解氧(DO)≥7.5(或饱和率90)6532 02高锰酸盐指数(CODMn)≤2461015∞3氨氮(NH3-N)≤0.150.51.01.52.0∞4PH值(无量纲)6---9二、模型假设1)长江干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可以认为是近似均匀的。2)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降解系数取0.2。3)不考虑由于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特殊值。4)假设各物质间没有化学反应。5)假设长江水的密度均为1g/cm^3。6)不考虑人为因素在水体自净过程中的作用,污染物除流出外不因腐烂沉积或其他任何方式从江中消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