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9.36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水资源水情分析及其管理

莫子霆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利系 2015112052

摘要:山东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下限值,属严重缺水地区。

关键词: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河流湖泊,社会经济概况

引言:山东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下限值,属严重缺水地区。按全省耕地面积计算,亩均水资源占有量307立方米,也仅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1/6。我省水资源先天不足,又由于水资源年际年内及地区间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浪费和水体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加剧,水资源已成为21世纪初期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为全面调查、科学评价山东省水资源的量和质,摸清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科学地预测21世纪初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南水北调和省内调水工程的开工建设提供基本依据。

山东省水资源形势

一、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地理上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中,北靠渤海,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内陆部分北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与河北省为界,西与河南省相邻,南与江苏、安徽两省接壤。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山东省行政区现辖17个地级市,是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下设31个县级市、47个市辖区、61个县、2291个乡镇。(二)地形地貌

山东省东临海洋,西接华北平原,泰沂山脉横亘中央,地形地貌复杂。在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占29%,平原占55%,洼地、湖沼占8%,其他占8%。根据地形特征,可以分为泰沂山区、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和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三大部分。泰沂山区位于鲁中南地区,西起泰山,东至沂山,自西向东构成一断续的略成弧形的泰沂山脉,成为泰沂山脉南北山地、丘陵的脊背,地势最高,其中泰山岱顶海拔1532米,鲁山顶峰海拔1108米,沂山顶峰海拔1031米,蒙山平卧于泰沂山脉之南,主峰龟蒙顶海拔1150米。地势自山脊向南北两侧倾斜,中部多分布着海拔800米的中山,丘陵坡地一般高程在海拔200~500米,并逐渐过渡到海拔40米以下的山前平原和黄泛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势最低,仅海拔2~3米。各主要山脉之间分布着许多小型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山丘区土壤以粗屑质褐土和棕壤土复合镶嵌分布,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肥力差;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主要为普通棕壤、潮棕壤复区及潮褐土、淋溶褐土复区,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土层深厚,耕作性能良好,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高产基地。

(三)水文气象

山东省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度特征,四季界限分明,温差变化大,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冬季,全省在蒙古高气压冷气团的控制下,多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雪;夏季,亚热带太平洋暖气团势力增强,全省盛行东南、西南季风,冷暖气团在全省交绥机会较多,天气炎热,雨量集中;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天高气爽,春秋两季均干旱少雨。胶东半岛,因受海洋气候影响,春寒延后,夏季气温较内陆气温低且湿润。全省平均气温为11~14℃,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月气温以一月份最低,一般在–

1~– 4℃;最高气温内陆地区出现在七月份,月平均气温25~27℃,东部沿海出现在八月份,月平均气温24~26℃。气温的日温差内陆大于沿海,内陆为10~12℃,沿海为6~8℃。无霜期200~220天,年日照时数2400~2800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5%~65%。由于受地理纬度、距海远近、天气形势、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水文现象在时空分布上变化较大。

(四)河流湖泊

山东省河流均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独流入海水系。由于山东半岛三面环海,雨水集中,有利于河系的发育,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每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河道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他中小河流密布全省。干流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共计1552条,可分为山溪性河流和平原坡水河流两大类。

山溪性河流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在鲁中南山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辐射状水系,向南流的有沂、沭河两大水系,经江苏省入海;向北流的主要有潍、弥、白浪河及小清河的主要支流绣江河、孝妇河、淄河等,均注入渤海莱州湾;向西流的主要河流为大汶河,经东平湖注入黄河,其他还有泗河、城氵郭河、白马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等均流入南四湖;向东流的主要河流有绣针河、巨峰河、付疃河、潮白河、吉利河、白马河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

山东省是我国的重要省市之一,总体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山东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开发条件、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的海岸资源、悠久的文化历史、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这些都为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根据1999年统计资料,全省总土地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39千公顷(合9959万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7.4%,总灌溉面积5267千公顷(合7900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05.5千公顷(合7208万亩),其中水田197.3千公顷,旱田3968.9千公顷,菜田639.3千公顷。总人口8882.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城镇人口3252.6万人,农村人口5630.2万人,城市化水平3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8个百分点。1999年全省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088.8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占全国的9.3%,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980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5.9 : 48.4 : 35.7,三次产业比例日趋合理。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127.1亿元,粮食总产量4621.3万吨,播公顷单产5716公斤;全省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增加值3047.3亿元,火电装机容量1818.5万千瓦。全省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0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水资源及其特点

一、水资源量分析

(一)降水量

按水循环原理,大气降水量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其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数量和特征。

根据1956~1999年实测降水资料分析计算,山东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6.5毫米,折合水量1037亿立方米,保证率50%、75%、95%时年降水量分别为665.6、571.1、451.6毫米。各水资源分区(按流域)及各市年降水量

(二)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通常用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来表示,大气降水是地表水体的主要补给源。

根据1956~1999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计算,山东省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2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45.4毫米,保证率50%、75%、95%时年径流量分别为193.9、120.4、51.3亿立方米。各水资源分区及各市年径流量

(三)地下水资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