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单元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1.72 KB
- 文档页数:8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教版习题精选三十七第1题【单选题】下图为民国期间中国产业资本发展变化示意图,下表述正确的是( )A、1913-1920年民族资本的发展受内外形势影响B、1920年民族资本在产业资本中占据主体地位C、1913-1920年新增外国资本主要源自欧洲D、1920-1936年官僚资本萎缩缘于自然经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投资有80%、工业投资有67.1%。
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D、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据《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统计,1911年全国30人以上工厂数只有171家,1927年是1374家,1933年达到了2435家。
工厂数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A、科技发展的影响B、国内政局的稳定C、国际社会的支持D、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为《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曲线图》,该图第二个高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①“变法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阶级基础③实业救国思想产生④促使了新文化运动产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23年初,上海华商各纱厂因花贵纱贱相继停工。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单元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单选题1.下表为1651—1760年英国奴隶买卖价格表。
据此推断,奴隶贸易A.丰富太平洋贸易内容B.所得利润不断增加C.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D.奉行自由竞争思想2.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下列属于新航路开辟对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影响的是①推动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和物种的大交流①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①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①促使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如图中航海路线与之对应信息正确的是A.路线A发现美洲并到达纽芬兰岛B.路线B是开辟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C.路线C开辟了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D.路线D在航行过程中发现了合恩角4.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贸易蓬勃发展。
下图是其中一条贸易路线示意图。
西班牙王室在这条贸易路线中居于主导地位。
这一贸易路线的开辟()A.刺激了中国东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B.引发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C.加快了墨西哥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D.使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强国5.黄金进入西班牙的数量在16世纪上半叶是上升的,而在法国的数量却是下降的,1521年为5000单位,而1551年则只有1500单位,但法国的货币数量却是上升的,1521年为50000单位,1551年为100000单位。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法国政府滥发纸币B.黄金流入的持续增长C.大规模的殖民掠夺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尼德兰的安特卫普16世纪20-70年代成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和欧洲商品的集散地,每年输入安特卫普的商品总值达1600万金克朗。
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革命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C.价格革命影响D.资本主义崛起7.1565年开始,欧洲商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课时活页作业](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C.T2噬菌体内,由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D.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解析: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
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含S元素。
T2噬菌体内只有DNA,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3种。
答案:D2.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G与C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生物体所有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D.DN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进行解析:真核细胞生物体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
答案:C3.(2019·海淀质检)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核苷酸数量的多少解析:核酸分子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序有关,在核苷酸链中,核苷酸之间都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的。
答案:B4.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
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与作为对照的正常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这说明() A.基因在DNA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D.DNA具有遗传效应解析:根据对照实验,正常小鼠吃高脂肪食物则肥胖,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体重仍保持正常,说明肥胖由基因控制,从而得出基因能够控制性状,具有遗传效应。
答案:C5.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③两条链中A+T的数量为2n④G的数量为m-n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解析: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G的数量为(m/2)-n,DNA分子中氢键数=n×2+[(m/2)-n]×3=(3m/2)-n;两条链中A+T的数量等于整个DNA分子中A+T的碱基数,等于A 的两倍(2n)。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被称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撤退”的重大意义在于A.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B. 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C. 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奠定基础D. 促进了内地工商业的迅速发展2.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阶段,被称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C. 民国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3.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水平的折线图。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 1895至1912年,初步发展B. 1912至1919年,发展缓慢C. 1927至1936年,短暂春天D. 1949年之后,迅速消亡4.下图是根据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A. 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B. 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C. 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提高而扩大D. 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5.下图(1927—1937年官民营资本),这材料主要用于研究A. 晚清时期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发展1 / 7B. 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的较快发展D. 抗战时期官僚资本的空前膨胀6.下表所示为1872—1910年中国进口棉纱和棉布的数量。
它反映出近代中国A. 自然经济加速瓦解B. 民众的购买力低下C. 民族工业发展较快D. 外国棉布出现滞销7.下列是《益世报》所载上海海关1918年7月和1919年7月部分日货输入情况比较表,导致其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 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C. 民族资本主义快发展D. 战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D. 洋务运动的诱导9.根据下表信息可知,在1920-1936年期间,中国A. 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在同步增长B. 传统手工业阻碍机器工业的发展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答案解析)C. 民主共和政体稳固促进了工业发展D. 近代工业已经呈现出发展的态势10.据统计,与1913年相比,1918年法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总值减少了三分之一,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总值减少了一半。
一、语段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4题。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摽掠其人,倚叠..如山倚叠:积累B.金块珠砾,弃掷逦迤..逦迤:委婉曲折C.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磷磷:这里形容钉头露出而繁多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独夫:指秦始皇解析:选B。
逦迤:绵延不断,这里指到处都是。
2.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解析:选B。
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关系,一个表顺承关系。
3.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二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C项,错选的原因在于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质认识不清,误认为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已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正确的理解应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依然会存在。
答案:B2.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如图所反映的趋势你认为应该是()A.建立国营企业,出现国有化趋势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D.出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趋势,产生“新中间阶层”解析: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不断增加,呈现出股票分散化,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反映了资本社会化趋势。
答案:C3.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独家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独家拥有,它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
这反映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哪些变化()①经营者革命②人民资本主义③福利制度的建立④实现企业国有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解析:惠普公司不是单个家族所拥有,是资本社会化的表现,这就是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公司不是由惠普家族经营,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是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即“经营者革命”。
由此可见,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福利”“国有化”问题,③④不正确。
答案:C4.股份公司在二战后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一些大企业通常把股票划分数百万份上市销售,同时鼓励公司职工个人购买。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2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A卷(人教版)一、基础知识巩固(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氾.南(fán) 逢.孙(féng)夜缒.而出(zhuì) 若不阙.秦(quē)B.瞋.目(zhēn) 忤.视(wǔ)皆为戮.没(lù) 切齿拊.心(fǔ)C.鲰.生(zōu) 彘.肩(zhì)目眦.尽裂(cī) 按剑而跽.(jì)D.师箴.(zhēn) 瞍.赋(sǒu)川壅.而溃(yōng) 并行不悖.(bèi)【答案】 D【解析】A项,“逢”读páng。
B项,“瞋”读chēn。
C项,“眦”读z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弥谤督亢之地斟酌夜缒而出B.玉缺交戟之士刀俎不胜杯杓C.偏袒扼腕而进箕踞目眩良久D.慷概晋军函陵濡缕唯君图之【答案】 C【解析】A项,弥—弭。
B项,缺—玦。
D项,概—慨。
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秦军.氾南军:驻军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乃:才秦王购.之金千斤购:收购C.将军战河北..河北:黄河以北沛公安在..安在:在哪里D.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好,交好终已不顾.顾:回头【答案】 B【解析】购:重金征求。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 )A.张良出,要项伯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D.朝济而夕设版焉【答案】 D【解析】A项,“要”通“邀”。
B项,“蚤”通“早”。
C项,“卒”通“猝”。
5.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3分)( )A何厌之有 B.惟利是图C.君之所知也 D.沛公安在【答案】 C【解析】C项是判断句,其他三项是宾语前置句。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无礼..于晋 B.行李..之往来C.所以....遣将守关者 D.而听细说【答案】 A【解析】A项,无礼:古今义相同,不合礼节。
2021届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基础素养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故:有老交情的人,老朋友。
B.求之靡途. 途:门路,途径。
C.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惮:期盼。
D.眷然有“归欤”之情.情:想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问征夫..以前路 B.抚孤松而盘桓.. C.既窈窕..以寻壑 D.悦亲戚..之情话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舟遥遥以.轻飏农人告余以.春及B.⎩⎨⎧门虽.设而常关饥冻虽.切,违己交病C.⎩⎨⎧感吾生之.行休深愧平生之.志 D.⎩⎨⎧既自以心为.形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乐琴书以消忧”中的“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园日.涉以成趣B.眄庭柯以怡.颜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悦.亲戚之情话 5.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寓形宇内复几时 C.乐夫天命复奚疑D.遂见用于小邑6.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
他被看作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归去来兮辞并序》选自《陶渊明集》,作者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还乡的畅快心情。
高一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过关试题命题人:付勇使用时间:2013年12月1日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保存好,以备评讲使用。
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亦足以畅叙幽情幽:幽深内藏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期许B 纵一苇之所如如:相似旌旗蔽空,酾酒临江酾酒:斟酒C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简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命名D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尚:尚且而又不随以怠怠:停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望美人..之间..兮天一方B、徘徊于斗牛C、凌万顷之茫然....D、挟飞仙以遨游4、“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固一世之雄也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⑤驾一叶之扁舟⑥渺沧海之一粟⑦哀吾生之须臾⑧羡长江之无穷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5、选出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B、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凌.万顷之茫然6、下列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正襟危.坐而问客曰A、危.如累卵B、民怨则国危.C、邦有道,危.言危行D、转危.为安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何为其然也A、托遗响于悲风B、石之铿然有声者C、君欲何往D、客有吹洞箫者8、下列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入春以来,我国北方不少地区还是出现大雪甚至暴雪,南方各个地区也是五风十雨....,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第三单元课时练习题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1)2. 中国建筑的特征 (5)3. 说“木叶” (9)第三单元测验 (13)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四十年________,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四十年开放包容,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十年来,中国从________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生活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的面貌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
四十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98倍,累计吸引外资超过2万亿美元左右,多年连续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四十年来中国不仅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
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复制。
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________的教师爷。
我们只有(),从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的辉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宵衣旰食一无所有惊天动地颐指气使B.砥砺奋进一穷二白翻天覆地指手画脚C.宵衣旰食一无所有翻天覆地指手画脚D.砥砺奋进一穷二白惊天动地颐指气使解析:砥砺奋进,形容在磨炼中奋勇前进;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
这里“宵衣旰食”对象使用有误。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
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
表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状况,用“一穷二白”比较合适。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这里修饰“变化”,“惊天动地”不合适。
颐指气使,指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必修2第三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最能说明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
C.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丝茶 D.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我国自然经济解体进程率先开始于( )
A.东北地区 B.环渤海湾 C.长江流域 D.东南沿海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使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分离 ②刺激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 ③
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 ④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4.下列历史人物不是洋务运动代表的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张謇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
说明洋务运动( )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C.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6.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遭受外国资本的大力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7.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企业性质不同的是( )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贻来牟机器磨坊
C.开平煤矿 D.继昌隆缫丝厂
8.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最先出现在( )
①上海 ②广东 ③天津 ④重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甲午战争后,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下列关于其初步发展原因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欧洲帝国主义列强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D.民族危机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10.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这一情况对近代
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民族资本的总额大幅度增加 B.民族工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促成中华实业团等成立
11.辛亥革命后,促进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观能动因素是
(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D.有识之士为救国大力发展实业
12.在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
①烟草业 ②纺织业 ③火柴业 ④面粉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3. 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
于( )
A.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萧条 B.国民政府的措施而得到较快发展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C.官僚资本的挤压而萎缩 D.日本的经济侵略而陷入困境
14. 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中,产品出口
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
A.化学工业 B.橡胶工业 C.钢铁工业 D.制碱工业
15.抗战胜利并未给民族工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本原因在于
( )
A.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的摧残 B.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C.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D.国民政府反动的政治经济政策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状况
地点
19世纪80年代前状况
19世纪80年代末状况
山东
土纱每公斤价6两白银,洋纱仅3两多
浙江鄞县
家庭纺织业发达
“百里不闻机声”
江西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茶叶每公斤700文
茶叶每公斤640文
广西
桂皮每50公斤白银7~8两
桂皮每50公斤白银8~9钱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额由四五十年代的每年一千万至
三四千万海关两,迅速上升到1864年的1.05亿两,中国也很快由
出超国变为入超国。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到中国的航线
大为缩短,更多的西洋商品涌入中国。……促使晚清中国的洋务运动
发生渐进的质变。
材料三从1861年美国在华设立旗昌轮船公司开始,航行于中国沿海
及内河的各国商船逐渐增多。在一些河段,甚至90%以上的航运被
外商控制。机动船严重冲击了旧式航运业,中国船户纷纷破产。……
为“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72年底,李鸿章
奏请筹建轮船招商局,得到慈禧太后的“恩准”。
材料四19世纪中后期我国创办的商办企业
年代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数(家)
新投资(万元)
平均增长(万元)
1872~1894年
53
2
470.4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1.4
1895~1900年
104
17
2 300
383.3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促使晚清中国的洋务运动发生渐进
的质变”的原因有哪些?“渐进的质变”指什么?
(3)据材料三,李鸿章筹建轮船招商局的原因有哪些?试简要加以
评价。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19世纪中后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是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
弟。……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
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经营后更名茂新面粉厂。
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其“兵
船”牌面粉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一战期间出口达80万
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材料二 荣德生曾对自己的经营之道以一副对联作过总结:“意诚言
必中,心正思无邪”;而荣宗敬的名言是:“造厂力求其快,设备力
求其新,人弃我取将旧变新,薄利多做竞胜于市场,庶其必能成功。”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材料三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1914~1918年,
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
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
亦皆消沉”。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接受华中、华东一带敌伪的蚕丝厂,成
立了中国蚕丝公司,强行规定蚕农只能把蚕茧卖给这个公司,致使江
浙民营蚕丝业一蹶不振。
请回答:(1)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述历史现象出现
的原因。
(2)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D 3. B 4. D 5. D 6. B 7. C
8. A 9. A 10. C 11. D 12. D 13. B 14. D
15. D
二、材料解析题
1.(1)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大量涌入中国沿海省份,并逐步取
代土纱、土布,使沿海地区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
西方列强开始操纵中国的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服从于国际市场
的需要。
(2)原因:中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并由出超国变为入超国;苏伊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士运河开通后,外国加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内忧外患局面更加严重;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
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渐进的质变”指的是洋务派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
工业。
(3)原因:外国的轮船公司严重冲击了中国的旧式航运业,中国船
户纷纷破产;与外国的轮船公司抢占市场、争夺利润。
评价: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进程,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4)历史现象: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
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5)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逐步把
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的经济近代化有了一定的发展。
2.(1)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
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
近代企业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宽了
空间;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荣氏兄弟善于把握机会,策略正确,勤劳创业。
(2)历史现象: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压力下,民族工
业发展艰难,直至陷入绝境而倒闭。实质问题: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