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1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4
化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我们可以探索物质变化的原理、发现新的质、解决医学与环保问题等。
化学的学习并不仅仅是记忆化学元素的符号和命名方式,而是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础之一——有机化合物,我特别为高中教师们准备了一份最简单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教案。
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将了解甲烷定义、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点,启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2.教学内容:(1)甲烷的定义和性质甲烷是一种分子式为CH4的无色、无臭的气体。
它是天然气、沼气和一些矿井中的主要成分。
甲烷分子将碳和氢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
(2)甲烷的制备方法甲烷可由以下两种方法制备:① 通过碳酸钙来制备甲烷: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CO2 + 4H2 → CH4 + 2H2O;② 通过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和分解有机物质来制备甲烷:CH3COOH → CH4 + CO2↑(3)甲烷的应用甲烷是一种在生活和工业中广泛使用的燃料。
它可以作为燃煤的替代品,不仅更加环保,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源。
甲烷还可用于生物质燃料、塑料制品以及煤矿爆炸预防等。
(4)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点有机化合物是指由碳和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都是由生命体系中产生出来的。
有机化合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有机性质,如燃烧、加成、取代和酸碱性等反应,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
3.实验设计:为了直观地展现甲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实验器材:甲烷气罐、打火机、容器、烧杯。
(2)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甲烷气体倒入容器中。
2. 用打火机对甲烷进行点火,观察甲烷的燃烧情况和反应产物。
3. 在烧杯中加入一些甲烷气体和氧气,加热,再用实验棒将点燃的火焰悬挂到烧杯中间,观察火焰颜色和大小的变化。
初中化学甲烷的教案
教学内容:初中化学-甲烷
教学目标:
1. 了解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甲烷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3. 理解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2. 理解甲烷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甲烷是一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并提问学生甲
烷的化学式是什么,甲烷的结构是怎样的。
二、讲解甲烷的结构和性质(10分钟)
1. 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
2.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下是不易燃烧的。
3. 甲烷是一种非极性分子,由于分子内部没有极性键,所以甲烷不溶于水。
三、讲解甲烷的合成方法和应用(15分钟)
1. 甲烷可以通过碳热还原法、氢化法、催化裂解等方法合成。
2. 甲烷主要用于供暖、照明、燃料等方面,在烹饪、发电、工业生产等都有广泛应用。
四、课堂练习(15分钟)
1. 让学生完成甲烷的结构公式练习。
2. 班上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总结甲烷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并鼓励学生多关注环境保护,减少甲烷的排放。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甲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掌握甲烷的结构和性质,了解甲烷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让学生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燃烧反应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特点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物理性质4. 甲烷的燃烧反应5. 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制备方法、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燃烧反应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甲烷的发现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甲烷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实际应用。
3.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甲烷的性质。
4.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meth-(甲-)这个词根的含义,引导学生关注甲烷。
2. 讲解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特点:CH4,呈正四面体结构。
3. 讲解甲烷的制备方法:无机物制备(例如碳和氢气反应)和有机物制备(例如石油化工)。
4. 讲解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5. 讲解甲烷的燃烧反应:CH4 + 2O2 →CO2 + 2H2O,放热多,二氧化碳和水。
6. 讲解甲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燃料(天然气、沼气)、化工原料(合成氨、合成橡胶)、环保(生物质能转化)。
7. 进行实验操作:甲烷的制备和燃烧实验。
8. 分组讨论: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及环保意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甲烷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评估学生对甲烷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甲烷制备和燃烧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作业论文:评估学生对甲烷应用和环保意义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拓展:1. 有机化合物:介绍甲烷的同系物,如乙烷、丙烷等,并比较它们的结构和性质。
2. 生物化学:探讨甲烷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在环境监测和能源回收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3. 了解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甲烷与其他烷烃的区别;2. 甲烷的制备方法的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甲烷气体、火焰棒等;2.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PPT课件等;3. 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燃气灶、甲烷气体罐等,引出甲烷的概念,带领学生了解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结构和性质:通过PPT展示甲烷的结构式和性质,讲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2. 制备方法: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天然气的提取、甲烷的合成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甲烷的制备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指导书的步骤,通过实验制备甲烷气体,并观察气体的性质。
2. 实验二:甲烷的燃烧学生使用火焰棒点燃甲烷气体,观察燃烧现象,并了解甲烷在燃烧过程中的特点。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甲烷的性质和应用,总结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甲烷在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并撰写一份小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甲烷的结构特点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甲烷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甲烷的结构、制备和应用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互动性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甲烷模型或图片3. 甲烷制备实验器材4. 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五、教学内容1. 甲烷的发现和命名2. 甲烷的结构特点3. 甲烷的制备方法4. 甲烷的化学性质5. 甲烷的应用领域教案内容:一、甲烷的发现和命名1. 介绍甲烷的发现过程,如斯帕拉捷、舍勒等科学家的贡献。
2. 讲解甲烷的命名规则,如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甲烷”、“乙烷”等。
二、甲烷的结构特点1. 展示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了解甲烷的五个原子组成。
2. 讲解甲烷的空间构型,如正四面体结构。
3. 分析甲烷的键角和键长,如碳氢键的键角约为109°28′,键长约为1.09 Å。
三、甲烷的制备方法1. 介绍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如伍德合金法、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反应等。
2. 讲解工业制备甲烷的方法,如天然气、煤矿瓦斯等。
四、甲烷的化学性质1. 点燃甲烷,观察其燃烧现象,如火焰颜色、热量释放等。
2. 介绍甲烷的氧化反应,如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碳和水。
3. 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如与卤素单质反应卤代烃。
五、甲烷的应用领域1. 生活用途,如天然气作为燃料、化工原料等。
2. 工业用途,如合成氨、制造碳黑等。
3. 科学研究,如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新型材料等。
六、甲烷的物理性质1. 介绍甲烷的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2. 讲解甲烷的溶解性,如在水中溶解度较低。
3. 分析甲烷的稳定性,如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二《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新版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二《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新版————————————————————————————————作者:————————————————————————————————日期: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教学目标】1. 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2. 掌握甲烷的性质;3. 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特点【教学重、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学阅读,讨论分析,对比归纳,认识实质。
【教师具备】多媒体课件甲烷取代反应的有关试剂及仪器【教学过程】【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你能说出哪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吗?【设疑】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共同性质?【阅读】P60有机物的特点【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A. 多数熔、沸点低B. 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C. 多数易燃烧,受热易分解D. 多数不电离或者难电离,不导电【过渡】本章我们主要学习和讨论几种由代表性的烃的基本性质,先从最简单的烃——甲烷开始。
【板书】第一节甲烷【复习】说出甲烷的物理性质【板书】一、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天然气、沼气和石油气(天然气体积80%—97%)。
【讲解】写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构式(讲解结构式的书写方法并展示分子模型)【板书】二、化学性质:【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 点燃纯净的甲烷2.在火焰的上方罩干燥洁净的烧杯3、向反应后的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千焦气气点燃气气890O H CO O 2CH 2224++??→?+现象:火焰明亮并呈蓝色【思考】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把甲烷和氢气区分开?【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CH 4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气体通入KMnO4/H+溶液2气体通入含酚酞的NaOH 溶液中3 气体通入含石蕊的H2SO4溶液中结论: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演示实验]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石蕊变红。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一、甲烷概述甲烷是一种简单的烷烃,化学式为CH4。
它是碳氢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种,也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甲烷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下是易燃的。
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基本的结构。
二、甲烷的制备1. 实验一:甲烷的制备与收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甲烷的制备方法及收集过程。
实验原理:甲烷可以通过甲醛和碱金属的水合氢氧化物(如NaOH)反应来制备,同时通过反应管进行收集。
实验步骤:(1)将甲醛溶液和NaOH混合在制备瓶中;(2)通过反应管收集产生的甲烷气体;(3)观察观测气体产生情况及收集结果。
2. 实验二:用木钠还原氯甲烷制备甲烷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甲烷的制备过程,了解木钠与氯甲烷在酒精中反应产生甲烷的原理。
实验原理:氯甲烷与木钠在酒精中反应生成甲烷气体。
实验步骤:(1)将氯甲烷与催化剂、木钠、酒精混合,并置于反应瓶中;(2)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3)收集并观察产生的甲烷气体。
三、甲烷的性质1. 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下呈火焰蓝色。
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是一种轻于空气的气体。
2. 化学性质:甲烷在空气中容易燃烧,产生氧化碳和水。
甲烷也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氯甲烷、二氯甲烷等卤代烃。
此外,甲烷还可以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
四、甲烷的应用1. 行业应用: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烹饪等领域。
天然气燃料具有清洁、高效、环保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2. 化工应用:甲烷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是许多化学合成、变性、氧化还原等反应的重要原料,也用于生产一些有机化合物。
五、甲烷的安全注意事项1. 气体收集: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和处理甲烷气体时的安全问题,避免火灾和爆炸等意外事故。
2. 实验操作:进行甲烷实验时,应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靠。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甲烷的基本概况、制备方法、性质特点和应用领域,进一步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课题:甲烷教学内容:甲烷的性质和应用学科:化学年级:高中时长: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掌握甲烷的制取方法和应用;3. 能够分析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难点: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
教学准备:实验室设备:气体收集瓶、试管、气体洗瓶等。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氢钠等。
课件、教案、实验操作说明、知识点总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2. 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出甲烷这一主题。
二、理论学习(20分钟)1. 环顾本课的内容,介绍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讲解甲烷的制取方法和应用,包括天然气中的甲烷、工业中的甲烷制取等;3. 分析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操作:以制取甲烷的实验为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2.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课堂讨论与总结(5分钟)1.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对甲烷的制取方法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2. 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甲烷的制取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讨论和总结环节,学生展示了对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的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甲烷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高中化学甲烷点评课教案
教学内容:甲烷的性质、结构、制备和应用
课时安排:2课时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实验材料和示范实验过程。
2. 学生预习有关甲烷的性质和结构的知识。
3. 准备相关教学工具和实验器材。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甲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甲烷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甲烷的结构和成分,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
1. 实验:进行甲烷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实验过程。
2. 总结:总结甲烷的特点和应用,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环境和健康影响。
3.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甲烷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实验操作和课堂参与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甲烷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同时,通过作业和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甲烷相关知识的消化和掌握情况。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化学知识的联系,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甲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使学生记住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存在、用途。
3.使学生学会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认识甲烷的化学性质。
4.通过动手搭建模型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与化学性质难点:甲烷的结构三、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探究演习四、教学过程【导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
【展示目标】组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过渡】学生观察几种常见物质的组成,初步感知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学习新知】1.引导学生明确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2.设计文字游戏:从“碳”、“氢”这两个汉字中各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汉字“烃”,以及它的发音,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烃的概念。
3.推理甲烷是最简单的烃,引导学生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完成巩固练习,深化对有机物知识的认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COB. CO2C. H2CO3D. CH3CH2OH2.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的是:()A.H2OB.C2H2C.C2H5OHD.金刚石(C)【过渡】组织学生书写甲烷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激发学生对甲烷分子机构的探究欲望。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依据甲烷的结构式,利用老师提供的圆球和牙签制来作甲烷的结构模型。
当学生完成甲烷的结构模型后,点评学生制作的模型,提出问题,再利用气球模型来验证,最后总结得出甲烷的分子结构:正四面体结构。
介绍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
【检测】组织学生完成检测题,巩固认识甲烷的分子结构。
3.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B.甲烷分子中4 个C-H 键是完全等同的键C.甲烷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共价键D.甲烷分子中均是极性键共价键【学习指导】组织学生阅读课本61 页第2.3.4 自然段,了解甲烷的相关知识,思考完成下列任务:1.记忆甲烷的物理性质。
2.了解甲烷的稳定性。
3.书写甲烷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
第四章系统内存——RAM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2.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课题导入】
计算机应用基础我们已经学过内存分类,包括ROM(只读内存,Read Only Memory)和RAM(随机存取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
本章中提到的内存实质是指内存条,是计算机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独立商品,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购买与组装。
【讲授新课】(2课时)
一、了解内存的外观
1.规格贴纸
内存上方都会贴有一张小小的规格说明贴纸,可以让消费者知道它的品牌、型号、等级和容量。
2.内存颗粒
即内存芯片,俗称内存颗粒,内存颗粒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内存的兼容和耐用性。
颗粒上会有制造厂商的商标、颗粒编号,要注意的是内存颗粒的制造厂商和内存的制造厂商并不是一回事。
3.PCB板
PCB电路板用以连接内存芯片与内存接点,有时内存颗粒会贴满PCB板的两面,不过有些仅有单面,PCB是优质内存的根本,我们应当尽量选择更多层数、更厚实的PCB电路板。
4.内存接点(金手指)
内存与内存插槽接触的点数,单位为pin,俗称金手指。
不同规格的内存pin脚数目会有不同,如DDR规格为184pin,DDRⅡ与DDRⅢ的规格为240pin。
5.防错凹槽
为了避免用户将内存插反而导致烧毁,因此设计了“防错凹槽”,如果方向错误就无法将内存插入内存插槽,不同的内存条的防错凹槽的位置也会不一样。
6.固定扣槽
用来将内存固定在内存插槽的凹槽里。
二、内存的功能
内存是用来存储计算机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是CPU与外设间的中转站。
内存在计算机中是个关键角色,如果它质量不好、不稳定,轻则导致计算机死机、停止工作,重则导致计算机无法开机,而且它的容量大小与性能表现,也是决定系统整体性能快慢的关键。
另外,在CPU和内存之间用CACHE解决它们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三、内存的安装位置
主板一般提供2~4条内存插槽,高端的主板可以提供6~8条,两旁有白色的卡扣。
有些CPU支持“多通道内存”,或支持两种不同形态的内存类型,所以内存插槽都会使用不同颜色来区分。
四、内存的类型
1.DDR内存
DDR全名是DDR SDRAM,DDR内存有不同的工作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 等,一般简称为DDR266、DDR333,以此类推。
DDR的电压是2.5V,有184pin接点。
2.DDRⅡ内存
DDRⅡ内存的速率比DDR内存高两倍,DDRⅡ的电压降到1.8V,比DDR省电约65%,再加上制造工艺的进步,DDRⅡ的单位容量会更大,工作频率更高。
DDRⅡ的频率最低为
DDRⅡ400,再延伸至DDRⅡ533、DDRⅡ667等。
3.DDRⅢ内存
DDRⅢ内存可以看作DDRⅡ的改进版,特点是容量大以2GB为起点,工作频率提高,周期数据传输量再增大一倍,内存的工作电压降到1.5V,降低了功耗,另外还增加了一些DDRⅡ不具备的重要新功能。
【技能训练】
一、目标任务
1、观察内存条,识别内存的品牌。
2.识别内存的类型,区别DDR、DDRII和DDRIII。
二、示范讲解
1、通过实物或图片来识别内存的品牌,展示主流内存品牌标志。
2、可以上网查看不同类型的内存注意观察区别,还有性能的区别。
内存品牌标志:
三、分组练习
1、同组同学间互相提问内存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2、观察DDR、DDRII和DDRIII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四、巡回指导
适当讲解,指导学生
【布置作业】
1、技术先进,性能最好的内存条类型是________。
(A)SDARM (B)DDR (C)DDRII(D)DDRIII
2、以下不内存条品牌的是________。
(A)海盗船(B)金仕顿(C)希捷(D)黑金刚
【课题总结】
内存可以和CPU直接沟通,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它的物理实质就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内存只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
通过本次课,能掌握内存条的基本知识。